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2011年重庆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011年重庆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院(研究机构)、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指导老师

考试科目

复试笔试科目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参考书目

(含初试、复试、同等学力加试书目)

业务课(自命题)

考试题型

001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院)

020202区域经济学

01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

0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03城镇化与城市经济

04 区域商贸与市场

 

40

王崇举教授

黄志亮教授

廖元和研究员

陈新力教授

曾庆均教授

  勤教授

校外兼职

唐路元教授

段小梅研究员

周兵教授

饶光明副教授

张宝均教授

杨军副教授

韩渝辉研究员

周立新研究员

朱莉芬副研究员

杨庆育研究员(校外兼职

易小光研究员(校外兼职

蒲奇军研究员(校外兼职

骆东奇副教授

陈天培教授

校外兼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801经济学综合(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综合》

《发展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初试参考书目: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078月出版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071月出版

复试参考书目:

《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不指定版本)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

《发展经济学》张培刚、张建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月第1

《产业经济学》苏东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月第2

1.辨析题

2.计算题

3.简答题

4.论述题

002管理学院、商务策划学院

120202企业管理

01管理决策与支持系统

02 战略规划与管理

03人力资源管理

0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05投资项目管理

 

 

 

 

 

 

 

 

 

 

 

06营销管理与策划

07现代物流管理

50

梅洪常教授

白健明教授

  教授

  教授

徐剑锋教授

校外兼职

康世瀛教授

徐世伟教授

朱淑芳教授

母小曼教授

  群教授

  鑛教授

外兼职)

周立新研究员(

内兼岗) 

  孜副教授

钱仲威教授

 

 

靳俊喜教授

  教授

左小平教授

刘苍劲教授

  教授

龚顺清教授

  志教授

  辉教授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802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

《企业战略管理》

《管理学》

《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管理Ⅱ加试:

《市场营销》

《现代物流管理》

初试参考书目:

《管理学》,王凤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复试参考书目:

《管理学》,王凤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企业战略管理》,杨锡怀,高等教育出版社(京),第二版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

《管理学》,王凤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企业战略管理》,杨锡怀,高等教育出版社(京),第二版

企业管理(Ⅱ)参考书目《市场营销学》吴健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物流学导论》,黄辉、林略,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8

1.论述题

2.案例分析题

 

003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083002环境工程

01环保关键技术与设备研究

02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与政策研究

03环境规划与管理

04环境功能材料与三治理

05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

06资源保护与利用

20

郑旭煦教授

张贤明研究员

  敏教授

钟成华教授

邵承斌研究员

任建敏教授

唐春红教授

刘建辉教授

冯有胜教授

李川高级工程师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80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或804有机化学

《环境监测与分析》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

初试参考书目:

1、《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周群英主编

2、《有机化学》(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徐寿昌主编

复试参考书目:

《环境监测与分析》(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奚旦立编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张小平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郝吉明,马广大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1.选择题

2.判断题

3.填空题

4.简答题

5.论述题

 

有机化学:

1.命名

2.完成反应式

3.性质比较

4.合成题

5.反应机理

6.推导结构

004会计学院

120201会计学

01会计理论与方法

02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

30

章新蓉教授

陈兴述教授

李定清教授

罗勇教授

王宗萍教授

张国康教授

唐俐教授

李光凤教授

陈永丽副教授

丁时勇教授

(校外兼职)

冯树清教授

校外兼职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805会计学(含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管理会计》

《成本会计》

《高级会计学》

初试参考书目:

《初级会计学》,朱小平、徐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财务会计学》,戴德明、林钢、赵西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财务管理学》,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复试参考书目:

《管理会计学》,孙茂竹、文光伟、杨万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

《管理会计学》,孙茂竹、文光伟、杨万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高级会计学》,耿建新 、戴德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第五版

本专业业务课考试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三门课程,其中基础会计占20%的分值,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各占40%分值。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为:

1.简答题

2.论述题

3.业务题

005数学与统计学院
020208
统计学

01 统计理论与方法

02经济及社会发展统计方法及应用

15

陈正伟教授

袁德美副教授

陈修素教授

应绘副教授

谭湘渝副教授

罗泽举副教授

秦瑶高级统计师

校外兼职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806应用统计学

《统计专业综合》

《政治经济学》

《统计学原理》

初试参考书目:

《统计学》范秀荣,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9月 第1

复试参考书目:

《统计学》范秀荣,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9月近1年相关统计杂志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

《统计学》范秀荣,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9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判析题

2.简答题

3.计算题

4.论述题

006经济贸易学院
020205产业经济学

01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

02产业结构与布局

03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04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研究

25

廖元和研究员

黄大勇教授

曾庆均教授

余兴厚教授

  教授

韩渝辉研究员

周兵教授

(校内兼岗)

王宁教授

陈淑祥教授

文举副教授

赵小鲁教授

文传浩教授

邱继勤教授

田喜洲教授

杨军副教授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303数学三

4801经济学综合(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综合》

 

《金融学》

《统计学原理》

 

初试参考书目: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政治经济学》(第三版),逄锦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复试科目参考书

《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不指定版本)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

《统计学原理》,曹刚、李文新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金融学》,曹龙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辨析题

2.简答题

3.论述题

4.计算题

007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0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与发展研究

0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

03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

25

周希贤教授

李春茹教授

朱伯兰教授

何勇平副研究员

  宪教授

余常德教授

  教授

张学书教授

古世平教授

李滨研究员

应红教授

王仕勇副教授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01思想政治教育学

807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思想道德修养》

《政治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初试参考书: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陈万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20077月第2版)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200411月第五版),李秀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科本),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等教育出版社,示范教材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

《政治学基础(第2版)》,王浦劬,北京大学出版社,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2007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田克勤,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200812

1.概念

2.简答题

3.填空

4.案例

5.论述题

008文学与新闻学院

050302传播学

01传播理论与传播史研究

02传媒经济与创意产业研究

03广告与公共关系研究

04影视传播与文化研究

05新闻传媒与新媒体研究

 

30

敏教授

尘教授

王逸虹教授

洁教授

包晓玲教授

冯鹏义教授

周定泰研究员(校外兼职

  勇研究员(校外兼职)

田义贵教授

(校外兼职)

  俊副教授

  静教授

万书辉教授

校外兼职

刘瞬发高级编辑

校外兼职

邹定宾一级编辑

校外兼职

践主任编辑

校外兼职

苟欣文教授

校外兼职

李晓枫高级编辑

校外兼职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02传播史论

4808传播实务

《新闻传播专题》

 

《新闻学》

《广告学》

初试参考书目: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丁淦林,四川人民出版社

《外国新闻史论纲》,郭亚夫,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版)

《应用广告学》,吴建,四川大学出版社

《新闻写作思考与训练》,黄晓钟,四川大学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

《媒介新闻评论学》,殷俊,四川大学出版社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

《应用广告学》,吴建,四川大学出版社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3.论述题

4.材料分析题

5.写作题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01中国古代韵文学研究

02巴渝古代文学及文化研究

03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

15

傅正义教授

薛新力教授

郑敬东教授

段庸生教授

康清莲教授

钟维克教授

梁华荣副研究员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03文学理论

4809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汉语言文学综合》

《文学评论写作》

初试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学理论基本教程》,童庆柄,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学理论基本教程》,童庆柄,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学理论基本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3.论述题

009MBA教育中心

1251工商管理硕士

01商贸流通与物流管理

02营销管理与商务策划

03媒介经营管理

04企业发展与治理

05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

06金融投资与管理

07旅游开发与管理

08经济分析与统计管理

09投融资管理

10期货投资管理

11质量管理

 

150

MBA教育中心相关资料

204英语二

3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政治理论》

《管理学》

 

 

复试参考书目

《管理学》,王凤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

《企业战略管理》,杨锡怀,高等教育出版社(京) 第二版

 

 

 

 

 

 

 

 

 

 

考试题型:

1.填空题

2.选择题

3.判断题

4.简答题

5.论述题

考试题型:

1.论述题

2.案例分析题

 

 

 

 

 

 

 

 

 

 

 

 

 

 

 

 

 

 

 

 

 

 

 

 

 

 

 

 

 

 

 

 

 

 

 

 

 

 

 

 

 

 

 

 

 

 

 

 

 

 

 

 

 

 

 

 

 

 

 

 

 

 

 

 

 

 

 

 

 

 

 

 

 

 

 

 

 

 

 

 

 

 

 

 

 

 

 

 

 

 

 

 

 

 

 

 

 

 

 

 

 

 

 

 

 

 

 

 

 

 

 

 

 

 

 

 

 

 

 

 

 

 

 

 

 

 

 

 

 

 

 

 

 

 

 

 

 

 

 

 

 

 

 

 

 

 

 

 

 

 

 

 

 

 

 

 

 

 

 

 

 

 

 

 

 

 

 

 

 

 

 

 

 

 

 

 

 

 

 

 

 

 

 

 

 

 

 

 

 

 

 

 

 

 

 

 

 

 

 

 

 

 

 

 

 

 

 

 

 

 

 

 

 

 

 

 

 

 

 

 

 

 

 

 

 

 

 

 

 

 

 

 

 

 

 

 

 

 

 

 

 

 

 

 

 

 

 

 

 

 

 

 

 

 

 

 

 

 

 

 

 

 

 

 

 

 

 

 

 

 

 

 

 

 

 

 

 

 

 

 

 

 

 

 

 

 

 

 

 

 

 

 

 

 

 

 

 

 

 

 

 

 

 

 

 

 

 

 

 

 

 

 

 

 

 

 

 

 

 

 

 

 

 

 

 

 

 

 

 

 

 

 

 

 

 

 

 

 

 

 

 

 

 

 

 

 

 

 

 

 

 

 

 

 

 

 

 

 

 

 

 

 

 

 

 

 

说明:1.目录中本单位招生规模和各专业招生人数仅供参考,以国家下达的2011年研究生招生规模为准。

本单位将保留根据国家下达的规模以及各专业上线生源情况对各专业招生人数进行调整的权力。

      2.以上考试科目、参考资料仅供考生参考,如有变化,以教育部规定的考试科目为准。

      3.培养方向以2011级培养方案为准。

宁夏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宁夏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宁夏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

宁夏大学现有3个博士学位授予专业,49个硕士学位授予专业,另有工商管理(MBA)硕士、教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10大学科门类。学校现有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300余人,在校研究生2000余人。

2011年,我校拟招收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900名左右,各专业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

 

 

一、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前须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2年或2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1)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时须具备:

①参加过所报考专业至少5门以上本科课程学习,报名时应附大专毕业证书及成绩证明;

②在正式公开的核心刊物上发表与所报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篇以上;

③不能跨专业报考,考生初试成绩合格后,复试时需加试两门以上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

④所报考专业的其他条件,以各学院、各专业的具体要求为准。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仅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5)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6在读研究生报考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需提供所在学校同意报考的证明,并在录取前先办理原就读学校的退学手续。

7)报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②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5年或5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体检要求。

二、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1、网上报名 

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按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现场确认

所有考生(含推免生)均须持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等部队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号,在指定的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三、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时间按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时间进行,初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复试:复试时间及相关事宜,考生届时可登陆我校研究生院网页查询相关信息。

四、录取

学校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健康状况等综合情况,按照“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录取名单。

五、其他

1、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

2、招生专业目录中所列参考书目,请考生自行购买。

3、欢迎访问宁夏大学首页(http://www.nxu.edu.cn)或宁夏大学研究生院网页

http://graduate.nxu.edu.cn)查询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

4、其他未尽事宜,以国家教育部及我校的相关规定为准。

5、联系电话:0951-2061096

 

宁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八月三十日

 

 

 

2011年河南中医学院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我校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拥护四项基本原则,热爱中医药事业,掌握坚实的中西医、药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本学科专业的专门知识,能运用中西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从事本学科专业的科学研究、教学、医疗、管理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91,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8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1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

2.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应试的外国语语种按招生单位的规定任选一种。

3)同等学力的报考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4.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有关报考规定,遵守保密规定,按照有关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

(二)所有考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

2.现场确认地点

到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公告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确认报名。

3. 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三、考生资格审查

审查考生资格时,发现伪造证件情况时,可扣留伪造证件;发现可疑学历证书时,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指定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招生单位审查考生网上报考信息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招生单位将在复试时对考生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

四、考试

(一)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二)初试日期和时间

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四)考试大纲及命题

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西医综合、中医综合。

全国统考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统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

(五)初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具体出场时间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规定,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七)考生初试成绩由考生报考的招生单位负责通知。

(八)复试

1.复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方式由我校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时间另行公布。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时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2.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为准)报考的考生,复试时,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

3.少数民族地区仅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中所列的民族自治区域。考生的少数民族身份网报时应如实填写,现场确认后不得更改。

(九)教育部依据硕士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确定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五、调剂

报考我校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之间可相互调剂。其他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按教育部录取政策确定并公布。届时,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调剂服务系统填写报考调剂志愿。

六、体检

考生复试时进行体格检查。具体要求见复试通知。

七、录取

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硕士研究生录取类别分为定向、非定向、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

招收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硕士生均实行合同制。招生单位、用人单位、拟录取为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的考生之间,必须在考生录取前,分别签订合同。

被拟录取的新生如保留入学资格,需在录取前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招生单位同意,可以参加工作12年,再入学学习。

对在报考及考试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有关部门视不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给予处理。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考试诚信状况将作为考生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招生单位不予录取。

对作弊考生的有关情况,有关单位将按规定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并记入考生的诚信档案和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当年作弊的考生下一年度不允许报考;对严重作弊的在校生,将予以直至开除学籍的处罚;对作弊的在职考生由有关部门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对于违法者,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其他

(一)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二)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被录取为硕士生后,培养经费及在学期间的待遇按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培养合同办理。

(三)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生及军队系统的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办理。 

 

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贵州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517,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贵州省重点建设的高校,是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学校坐落在享有“高原明珠”美誉,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花溪城市湿地公园。

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将面向全国拟招收全日制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两个类别硕士研究生共132

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是指按传统的如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设立的学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主要培养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及师资等。我校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点有刑法学、经济法学、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社会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6个专业,计划招生90人。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应用型学位类型,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点有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计划招收42人。

全日制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际招生专业、人数以教育部批准的招生计划为准。

一、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学术型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91),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831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全国联考,简称“法律硕士(非法学)联考”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全国联考,简称“法律硕士(法学)联考”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的(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二、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

报考2011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 网上预报名时间:20109月;网上正式报名时间:201010月(具体时间,请留意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或贵州民族学院研究生网相关通知,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专业。

2)同等学力的报考人员,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3)对于以定向、委托培养方式录取的硕士研究生,须在拟录取前分别签定合同。  

4)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或者工作单位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范围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定向或委托培养方式),方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5)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

(二)所有考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201011月(具体时间,请留意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贵州民族学院研究生网相关通知)。

2.现场确认地点

考生到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公告指定的报考点(即网报时本人自行选择的报考点)进行确认报名。

3. 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三、准考证发放

现场确认后,我校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查考生网上报考信息,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

四、入学考试(含初试和复试)

(一)初试

初试日期:20111月(具体时间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

初试科目:

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

全国统考科目:思想政治理论(100分)、英语一(100分)

自命题科目:基础课(150分)、专业基础课(150分)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

全国统考科目:思想政治理论(100分)、英语一(100分)

全国联考科目: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或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150分)、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或法硕联考综合(法学)(150分)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考试地点一般由考生现场确认时的报考点安排。

(二)复试

1.我校执行国家当年划定的各学科门类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C区分数线。

刑法学、经济法学、民族学、社会学专业属法学学科门类,复试时执行法学C区分数线;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属文学学科门类,复试时执行文学C区分数线;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属理学学科门类,复试时执行理学C区分数线;

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执行各自对应专业学位C区分数线。

2.在复试前我校将对考生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进行审查,审查不合格的考生将取消其复试资格。

3.复试主要对考生思想政治素质、专业基础、科研能力、外国语水平等方面进行考查,采取面试与笔试相结合,实行差额复试。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

五、录取

(一)我校将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按一定权重进行计算,并结合考生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硕士研究生录取类别分为定向、非定向、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硕士生均实行合同制,招生单位、用人单位、拟录取为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的考生之间,须在录取前分别签订合同。

(三)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被录取的考生优先考虑公费。

六、其它事宜

(一)学 制:我校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均为3年。

(二)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顺利毕业后可获取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三)我校设立了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及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体系,支持和鼓励研究生成长成才。

(四)本招生简章各项内容如与教育部2011年研究生招生政策和规定有不一致者,按教育部有关政策和规定执行。

七、联系方式

  贵州民族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传真):0851-3610705

联系人:老师    电子邮箱:  dcwyesok@***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民族学院研究生处   邮编:550025

贵州民族学院研究生网:http://yjs.gznc.edu.cn/ 

 

 

 

 

贵州民族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二○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附件: 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贵州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517,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贵州省重点建设的高校,是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学校坐落在享有“高原明珠”美誉,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花溪城市湿地公园。

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将面向全国拟招收全日制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两个类别硕士研究生共132

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是指按传统的如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设立的学位,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主要培养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及师资等。我校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点有刑法学、经济法学、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社会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6个专业,计划招生90人。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应用型学位类型,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点有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计划招收42人。

全日制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际招生专业、人数以教育部批准的招生计划为准。

一、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学术型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91),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831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全国联考,简称“法律硕士(非法学)联考”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全国联考,简称“法律硕士(法学)联考”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的(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二、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

报考2011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 网上预报名时间:20109月;网上正式报名时间:201010月(具体时间,请留意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或贵州民族学院研究生网相关通知,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专业。

2)同等学力的报考人员,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3)对于以定向、委托培养方式录取的硕士研究生,须在拟录取前分别签定合同。  

4)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或者工作单位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范围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定向或委托培养方式),方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5)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

(二)所有考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201011月(具体时间,请留意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贵州民族学院研究生网相关通知)。

2.现场确认地点

考生到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公告指定的报考点(即网报时本人自行选择的报考点)进行确认报名。

3. 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三、准考证发放

现场确认后,我校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查考生网上报考信息,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

四、入学考试(含初试和复试)

(一)初试

初试日期:20111月(具体时间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

初试科目:

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

全国统考科目:思想政治理论(100分)、英语一(100分)

自命题科目:基础课(150分)、专业基础课(150分)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

全国统考科目:思想政治理论(100分)、英语一(100分)

全国联考科目: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或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150分)、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或法硕联考综合(法学)(150分)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考试地点一般由考生现场确认时的报考点安排。

(二)复试

1.我校执行国家当年划定的各学科门类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C区分数线。

刑法学、经济法学、民族学、社会学专业属法学学科门类,复试时执行法学C区分数线;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属文学学科门类,复试时执行文学C区分数线;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属理学学科门类,复试时执行理学C区分数线;

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执行各自对应专业学位C区分数线。

2.在复试前我校将对考生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进行审查,审查不合格的考生将取消其复试资格。

3.复试主要对考生思想政治素质、专业基础、科研能力、外国语水平等方面进行考查,采取面试与笔试相结合,实行差额复试。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

五、录取

(一)我校将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按一定权重进行计算,并结合考生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硕士研究生录取类别分为定向、非定向、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硕士生均实行合同制,招生单位、用人单位、拟录取为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的考生之间,须在录取前分别签订合同。

(三)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被录取的考生优先考虑公费。

六、其它事宜

(一)学 制:我校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均为3年。

(二)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顺利毕业后可获取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三)我校设立了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及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体系,支持和鼓励研究生成长成才。

(四)本招生简章各项内容如与教育部2011年研究生招生政策和规定有不一致者,按教育部有关政策和规定执行。

七、联系方式

  贵州民族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传真):0851-3610705

联系人:老师    电子邮箱:  dcwyesok@***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民族学院研究生处   邮编:550025

贵州民族学院研究生网:http://yjs.gznc.edu.cn/ 

 

 

 

 

贵州民族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二○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附件: 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57年,是新中国三大科学院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9年,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首批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国家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任务。全院建有2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6个国家农作物、畜禽改良中心、5个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4个农业部野外台站、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质检中心、37个部级质检中心、1座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10座中期库、12座国家农作物圃,1座馆藏文献210万余册、33万余种的国家农业图书馆。建院五十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获奖成果2495项,其中国家级成果奖273项,“十五”和“十一五”全院科研经费总计达43.4亿元。

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在读研究生已达3600余人,其中普通全日制在读研究生2200余人。现有两院院士11人,博士生导师450余人,硕士生导师1000余人。现有学科涉及农学、理学、工学、管理学4大门类,涵盖了15个一级学科,其中有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和农林经济管理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44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8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56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另外还有2个专业学位授权资格;8个博士后流动站。

201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36个研究生培养单位计划在50余个专业招收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600余名,在9个专业学位领域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00余名(招生数字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招生规模及生源情况确定)。欢迎广大青年学子踊跃报考!

一、培养目标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推荐免试

我院接收全国“211”工程建设大学、成绩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到相关研究所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学术型或专业学位)。考生应取得毕业学校2011年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具体办法参见《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接收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为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意见》及2011年推免生招收公告。

(二)全国统考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④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91),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修完大学本科全部必修课程;二,在所报考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1篇(含)以上文章;三,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⑤自考生和网络教育考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即20101114)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3.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通过初试后,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具体科目由报考研究所规定;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831以后出生者),报考类别为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报名

考生报名前要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1.报名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网上提交报考信息的时间在201010月,届时请考生自行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网址:http://yz.chsi.com.cn/)。现场确认时间为2010111014日。具体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时间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

2.报名点选择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考生,请在规定时间到我院现场照相、确认报考信息;选择其他外省市报名点的考生,请按当地招生部门要求,到指定的报名点现场照相、确认报考信息。

3.考生网上提交报考信息时,请正确详尽填写本人通信地址(确保其在2011630前有效),以便我院准确发放准考证和录取通知书等材料。凡因通信地址填写不详或填写错误导致准考证、录取通知书等材料无法寄达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4.我院实行按研究所、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报名考试,考生通过复试后与导师双向选择的招生录取办法。报名前请考生仔细阅读我院2011年招生专业目录。各研究所、各专业招生导师信息查询方法: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网站→招生就业→招生信息→导师信息。

四、初试

1.初试时间:20111月,具体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 1130,下午1400 1700,不在该规定日期举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2.考试地点:报名点选择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考生,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参加考试;报名点选择当地省、市招生办公室指定报名点的考生,在当地报名点进行考试。

3.招生研究所、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等信息详见《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中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04-英语二、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14-数学(农)、315-化学(农)、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使用全国统一命题;其他科目均由我院自行组织命题。

五、复试

我院研究生复试工作由各研究所在研究生院的统一安排下分别组织进行。复试时间、地点、科目、方式均由各研究所自行规定,并在复试前通过网站向考生公布。

1.复试分数线:进入我院各研究所复试的考生,初试成绩必须达到国家一类地区复试分数线要求,各研究所可根据上线生源情况制定不低于国家分数线的本所复试线。

2.复试时间:一般在4月,具体时间由各研究所规定。

3.复试内容:一般包括外国语口语和听力测试、专业笔试和综合面试,具体复试科目由各研究所自定。重点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4.复试比例及权重:实行差额复试,复试人数一般为招生人数的120%左右。各研究所根据本所生源情况和专业特点,差额比例可适当扩大。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考生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组成,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为40%

5.我院在复试时对考生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考生在复试时须查验和提交以下材料: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2份复印件;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应届生带学生证)原件及1份复印件;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应届生加盖学校教务部门公章,往届生加盖人事档案单位公章);反映考生英语水平的成绩证明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公开发表文章、所获专利、科研成果的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考生自述(网上自行下载表格,包括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等)。上述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如发现弄虚作假随即取消复试录取资格。

六、录取

经过初试、复试、体检等环节,各研究所在综合考察考生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及身心状况的基础上,以考生的总成绩排名决定拟录取名单,考生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本人导师。

拟录取为定向及委托培养的硕士研究生,须在录取前签订定向和委托培养协议书;拟录取的往届考生须在考生人事档案到达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录取考生入学报到时需携带本人录取通知书及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等材料。

七、调剂政策

我院调剂原则:先院内、后院外。根据各研究所和各专业的实际需求,对一志愿报考我院且成绩达到国家复试分数线的考生优先在院内各研究所之间调剂。

报考学术型和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之间的相互调剂政策,待初试结束后,根据教育部规定并视第一志愿生源上线情况而定。

八、学习年限

我院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均为3年,其中在研究生院(北京)进行集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符合规定的硕士生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九、硕博连读

学习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的硕士生可在二年级时申请硕博连读,通过我院组织的评审考核后,可在第三年直接进入博士阶段学习。

十、学生待遇

1.关于培养费:硕士研究生承担培养费比例不超过1/3(即三年培养费总和不超过5300元),剩余部分由招生研究所和导师承担。有条件的研究所可全部免除硕士生培养费。

2.关于资助体系:硕士研究生在一年级课程学习阶段助学金标准为500/月,二、三年级回所后助学金与助研津贴合计在900/月以上。

3.关于奖学金:研究生在学期间可申请各项奖学金,如“大连三仪奖学金”、“先正达奖学金”、课程成绩优秀奖、中期考核优秀奖、优秀毕业生奖等。

十一、就业

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毕业后回定向地区或委托单位。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硕士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十二、咨询方式及其他

1.我院实行院所两级管理,考生在报名、考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可与我院招生办公室联系咨询;考生在复试、录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可直接与报考研究所联系咨询。

2.我院研究生招生的最新信息,如招生专业目录、参考书目、报名公告、复试方案、拟录取名单等均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主页上查询,网址:http://***http://www.caas.net.cn

3.我院招生单位代码:82101;单位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邮编:100081;联系电话:010-621626928210676682106609(传真);电子邮箱:yzb@***

42011年我院将继续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考生,相关政策请参考《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5.我院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出售参考书或办理邮购业务。双休日及节假日休息,工作时间接待咨询。

6.本简章中如有内容与教育部最新政策相冲突,按教育部最新政策执行。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61基地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    单位简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61基地是1964年经中央专委批准建立的配套完整、生产能力较强的某类航天产品科研生产基地,是一个现代化的军民结合型大型企业集团。

基地现有17个工业企业(1个上市公司)、2个商贸企业、9个事业单位,资产总值107亿元;现有职1.6万余人,其中各类专业人员6000多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人员700多人,各类专家150人。

40多年来,061基地为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承担了大量航天产品的研制批产任务,为我国多个卫星、运载火箭、战略战术武器等配套研制生产了多项产品。作为运载火箭、“神舟”飞船和“嫦娥”奔月等工程的重要研制配套单位,承担了大量关键部件的研制生产任务,特别是在“神五”和“神六”飞船的成功发射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神七”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航天员出舱行走中,基地再立新功。

长期以来,基地积极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弘扬航天传统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倡导和践行用“三宽”政策对待“三高”人才的理念,即用宽松的环境、宽厚的待遇和宽容的态度,对待高级技术、高级管理和高级技能人才。基地于2000年底制定并实施了《关于开展“人才工程”建设的若干实施意见》,对各类骨干人才按照“定期考核、动态管理”的原则,发放人才津贴。基地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先后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工程硕士班和工商管理硕士班,并选派优秀硕士生到有关高校攻读博士学位。由于基地在人才工作中的艰辛努力和做出的突出贡献,国家教育部于200012月授予基地“珍惜人才奖”。20041011,《贵州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61基地用“三宽”的政策对待“三高”人才》,报道了基地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通过调整改造,并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目前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已建成,分为贵阳园区和遵义园区。基地正发动广大职工,努力把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成为员工“创业报国的工作乐园、求知进取的学习乐园、健康和谐的生活乐园”。经申请,原国家人事部于2003年底批准基地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贵州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基地从2009年底开始建设贵州省航天人才基地。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基地具有飞行器设计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从199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基地对录取的定向研究生实行优惠的待遇政策,并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二、报考须知

1.基地招收的是国家计划内定向硕士生研究生,学制2.5年。定向研究生在学习期间享受同等学历在职人员的待遇,毕业后留在基地所属单位工作,服务期6年。

2.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的应届或往届生,年龄不超过30周岁,身体健康,成绩优秀,热爱祖国,热爱航天事业,均可报考。

3.考生在报名时,须注明研究方向。

4.在职人员报考时,除符合国家规定报考要求外,须在相关工作领域,从事相关工作满两年以上。

5.考生如需了解基地有关情况,请来信或来电联系。

热忱欢迎有志于航天事业的青年报考基地的定向硕士研究生,这里将是你学习深造和施展才华的乐园!

三、专业课考试科目复习范围

 1.901  自动控制原理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过渡过程、误差分析、根轨迹法和频率特性法、综合与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李雅普洛夫稳定性分析、现代控制理论基础(20%,不考最优化控制及滤波估计)

 2.903  信号与系统

信号;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傅氏变换及其应用——滤波、调制与抽样;拉氏变换与S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Z变换及Z域分析。

3.904  材料力学

一般受力杆件的应力和变形分析,压杆的稳定性,能量原理,简单实验应力分析。弯曲杆件的强度和变形,杆件的扭转强度及刚度,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超静定分析,重力载荷及高温等效载荷下的强度。

4.905  理论力学

各种力学平衡,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重心,点的运动,刚体的运动,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质点直线振动,碰撞,动力学普遍定理,达朗贝尔原理,虚位移原理,点在非惯性力学中的运动,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

5.908  电子技术基础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50%):二极管、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和多级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等不作考试要求)。

    (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50%):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常用组合逻辑功能器件,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常用时序逻辑功能器件(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脉冲波形数模与模数转换及数字系统设计等不作要求)

6.909  物理化学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溶液——多组分体系热力学在溶液中的应用、相平衡、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电解及极化作用、化学动力学、界面现象。

四、2011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单位代码:83286                        单位名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61基地

人:杨凤鸣、郭贵容      联系电话:085186960378697334     邮政编码:550006

   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区红河路7061基地人力资源部

      E-mail302yjs @163.com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082501飞行器设计

8

 

 

 

01导弹制导与控制系统

1

李志维 研究员 
文国春 研究员
苏日新 高工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

限工科控制类考生报考

02地空导弹指挥控制总体研究

1

张春刚 研究员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3信号与系统

限工科电子技术类考生报考

03导弹武器系统总体研究

1

  研究员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

限工科电子类考生报考

04导弹测试与遥测

1

莫应强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3信号与系统或908电子技术基础任选一门

限工科电子技术类考生报考

05导弹发射控制技术

1

余德海 研究员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

限工科控制类考生报考

06导弹发射装置设计

1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4材料力学或905理论力学任选一门

限工科机械类考生报考

07导弹支援保障装备设计

1

张高峰 研究员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4材料力学或905理论力学任选一门

限工科机械类考生报考

08导弹、卫星电源

1

魏俊华 研究员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9物理化学

限工科电化学类考生报考

 

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单位简介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又称中航工业强度所,是中国航空工业惟一的飞机强度研究中心与地面强度验证试验基地。具有代表国家对新研制飞机强度进行验证试验并给出验证结论的职能。主要开展飞机结构强度技术领域的预先研究,为新机研制和改进、改型提供强度设计与分析关键技术和软件;负责承担全尺寸飞机结构地面强度验证试验,并为飞机结构寿命与可靠性评定提供试验数据与结论。设有静力、动力、疲劳与可靠性、复合材料、环境与噪声以及计算力学等专业研究室,专业领域涉及飞机结构的静力、疲劳及起落架的落震、摆振,全机地面共振及飞机结构环境等。

单位座落于西安市区电子城。在西安市阎良区飞机城、铜川市耀州区设有试验基地。现有职工16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约100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近300人。并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2名,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3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1名,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拥有各类先进的飞机地面强度试验设备及配套完整的试验、控制、检测一体化设备,研究和试验手段先进,专业配套,管理完善,具有结构强度预先研究和试验紧密结合的优势,飞机结构强度预先研究和地面验证试验的综合能力为国内领先。自1965年建所以来,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多项行业重点预研课题,各种系列飞机的全机静力/疲劳试验、全机地面共振试验、起落架的落震、摆振试验、全尺寸复合材料结构综合强度试验、飞机结构综合环境试验、飞机噪声控制等。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4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180余项,被授予“航空工业创建四十周年重大贡献单位称号。目前正按照国家“强化基础、提升能力”的要求,进行大型强度试验基地建设,已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试验设施,一个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国家级飞机强度研究中心将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热烈欢迎有志从事航空结构强度研究的 211工程”重点院校本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所的工学硕士研究生。

二、目录说明

     12011年我所拟招国家计划内定向硕士研究生6名。

     2、考试科目为四门。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一三门统考科目的复习大纲由国家教育部公布发行,材料力学的复习参考书可参照西北工业大学的同类科目。

  3、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具体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确定。

三、复试办法

采取差额复试,统一笔试和面试。笔试测试专业基础和专业英语,面试考察综合素质。专业基础包括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三门专业基础课的内容。

四、说明事项

  1、凡报考我单位的考生,参加全国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择优录取。录取后安排在重点航空院校学习硕士学位课程,取得规定学分后回本单位做毕业论文,合格者授工学硕士学位。学习期间享受本单位同类人员的待遇,毕业后留本单位从事科研工作。

  2、本单位接收相同/相近专业的在校应届推荐免试生,双向选择。

单位代码:82909           邮编:710065        地址:西安市电子城电子二路86 

人:研究生办公室王老师   电话:029-88268323   邮箱:hkb623@vip.163.com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人数

     

 

080104工程力学

  01全机气候试验技术研究

02结构数值仿真

03 结构动力学

04飞行器结构热强度

05复合材料结构强度技术

06结构健康监测

 

孙侠生

段世慧

牟让科

 

杨胜春

肖迎春

6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41材料力学

定向培养

中国日化院2011年研究生招生简介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二○一一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介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简称日化院)是我国最早从事表面活性剂/洗涤剂研究开发的部属科研机构。它是由解放前的中央工业试验所(上海)几经变迁,59年迁至北京,63年定名重组,69年迁至太原而成。全院占地82亩,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
    全院现有职工48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96人。技术人员中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中青年专家2人,省部级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4人。1995年以来日化院多次获科技部、轻工业部(中国轻工总会)和山西省“科技先进单位”称号。2002、2003年连续两年被山西省评为经济结构调整先进单位。
    全院设有四个工程研究部、表面活性剂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化中心、市场贸易部和其它配套部门。表面活性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洗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表面活性剂及洗涤剂标准化中心、全国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日用化学工业信息中心和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表面活性剂专业委员会均设在日化院。日化院直属单位有:中国日化院上海分院(上海金山)上海发凯化工公司以及太原发凯化工公司。
    日化院作为我国较早从事研究生培养的科研院所,具有独立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联合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每年招收应用化学、工业催化专业12-14人,目前读人数为硕士生36人,博士生10人。日化院同时具有乙级工程咨询、乙级工程设计资格和一、二类压力容器的设计权。编辑出版的《日用化学工业》、《日用化学品科学》已向国内外发行多年,其主要学术论文均为《美国化学文摘》(CA)等杂志收录。 在科研硬件设施方面,日化院拥有各种先进仪器设备和测试手段,拥有近百台套本专业的试验装备和成套中试设备,具有良好的研究条件和设施。图书馆馆藏图书10万余册,各种资料4000余种、期刊450余种,其中外文期刊百余种,是国内收藏日化行业图书资料最早最全的专业图书馆,新近建设的数字图书馆可利用Internet网进行资料联机查询。
    在科学研究方面, “九五”以来,有180余项科研成果通过技术鉴定,获部、省以上各种奖励5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出版多部专著。日化院十分重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及科技市场的开发。“九五”以来与国内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的数百家企业签订了“四技”合同近400个,其中70%以上的合同使日化院的科研成果在全国得到应用,为我国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日化院始终注重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法国、波兰、罗马尼亚、独联体、捷克、巴基斯坦、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业务往来。在与国外技术合作中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积极支持。先后派遣了出国考察或出席国际会议以及进修、留学人员200多人次。同时也邀请了数十位国外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和短期工作并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40多个代表团。从1990起日化院先后在太原、上海、西安、南京、杭州、成都、深圳、广州、上海、上海举办了十届国际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会议,与会者除国内各大公司、高校、院所代表外,还有来自几十个国家(地区)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近期日化院正在同美国、英国、丹麦、意大利、日本等国的有关公司进行合作,在表面活性剂/洗涤剂领域共同进行开发与研究。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正在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建设具有一流科研水平的现代科技型企业,热忱欢迎有志于表面活性剂/洗涤剂研究开发的人士报考我院硕士学位研究生。
                                     
 
                                                       说  明
1、日化院2011年招收12名研究生,专业为应用化学9人(其中有4名自费生)、工业催化3人。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6人。目标是培养在表面活性剂合成、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和化学工程等专业方面具有独立从事研究和开发的专门人才。
2、对同等学力报考者,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专业要求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3、研究生毕业后,除委培生、定向生外,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面向全国择业;
4、单位名称: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单位代码:83704
   地   址: 山西省太原市文源巷34号 邮政编码:030001
   联系电话:0351—2023734           联系人:张玉荣
   电子邮件:
zyr031024@163.com
   网址:www.ridci.cn
5、硕士生考试科目参考书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 徐寿昌编      高教出版社出版
物理化学 天津大学编    高教出版社出版
化工原理 天津大学编    天津科技出版社
分析化学 武汉大学编    高教出版社出版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二○一一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应用化学(081704)              9人 
1、表面活性剂合成工艺与工程                ①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数学二 ④物理化学或有机化学或化工原理
2、表面活性剂应用工艺与工程                ①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数学二 ④物理化学或有机化学或化工原理
3、表面活性剂与洗涤剂的物理化学           ①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数学二 ④物理化学或有机化学或分析化学
4、表面活性剂与洗涤剂的分析化学           ①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数学二 ④物理化学或分析化学

工业催化(081705)              3人 
1、表面活性剂工业催化                         ① 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数学二 ④有机化学或化工原理
2、新催化材料                                    ① 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数学二 ④物理化学或化工原理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