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三院简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以下简称“三院”)成立于1961年,隶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集预研、研制、生产、保障于一体,配套完备门类齐全的飞航技术研究院。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壮大,三院逐步形成了本部位于北京,涵盖天津、黑龙江、河北等10余个省市自治区及境外欧洲卢森堡等国家的产业区域布局。

建院以来,三院发扬航天精神和“团结奋进、负重拼搏、科学求实、敢为一流”的飞航精神,按照“基本型、系列化”的指导思想,走出了一条从仿制改型、自行设计到自主创新的成功发展之路,创造了我国武器装备发展历史上多项第一,多型装备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建军9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接受党、国家和人民的庄严检阅。

三院现有在职职工25000余人,拥有5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和5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培养出了一批有突出贡献的知名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先后产生或走出了10位两院院士,7位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60余位国家级、省部级专家及学术技术带头人,500余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近百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 三院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160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7项,一等奖14项,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15项。拥有15个国家级、4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在整体设计、动力、制导与控制等核心专业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院1983年开始自主培养研究生,是经教育部批准具有培养研究生学历教育资格的科研单位。在机械、电子信息、能源动力3个专业类别招收培养专业学位博士、硕士研究生,5个一级学科招收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现有研究生导师二百余名,已培养1600余名硕士研究生。一大批毕业生已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或成长为科研技术负责人,多人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研究生在读期间,享受较高的助学金及其他福利待遇,是一个理想的从事科学研究的地方,欢迎莘莘学子报考。

二、报考条件

报考三院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研究兴趣浓厚,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三院规定的体检标准;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正高级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招生方式及报考要求

三院2025年博士生招生方式包括:硕博连读和普通招考。

(一)硕博连读

招生对象为三院2023级在读硕士生。除满足报考基本要求外,须符合下列条件:

1.已修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位课和指定选修课,并获得相应的学分,不得有重修科目,成绩优秀。

2.无任何学术不端行为、未受过任何处分。

3.综合表现优异,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和较强的学术研究潜力。综合表现由培养单位根据申请者已取得的课程成绩、学术成果、学术专长、工程实践和科研能力等审核认定。

4.综合表现考核成绩80分以上,学位论文研究进展顺利,开题评审一次通过,阶段考核合格。

(二)普通招考

2025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选拔方式为“申请-考核”制。参与“申请-考核”制的招生对象除满足报考基本要求外,须符合下列条件:

1.硕士研究生毕业且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报到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2.申请者本科和硕士期间所学专业原则上应与报考专业类别相同或相近具备所攻读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以往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中表现优异,在与报考学科、专业类别相关的领域中取得较出色的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

3.申请者的学习经历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

1)高水平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高水平大学或重要科研院所学历教育硕士毕业(应届硕士生必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2)本科、硕士毕业专业和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4.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较好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可适当放宽申请条件,须报三院招生领导小组审批。

报名

(一)报名时间(于2025年9月入学)

报名时间:2025年317-2025年428

(二)报名方式

三院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博士网报系统进行2025年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及网上确认。考生须提交报名材料、完成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方可参加考核。

(三)提交报名材料(所有材料均为非密)

     1.硕博连读

① 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

② 202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

③ 两名所报考专业领域的正高级职称专家的推荐信;(注:报考的博士生导师不撰写推荐信,如申请者报考博士生导师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导师为不同老师,其中一封推荐信原则上由申请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导师撰写。)

④ 个人陈述一份(格式不限,不少于1500字),内容包含本人的学习、工作及学术研究的简要经历,攻读博士学位的目的与目标,学术或专业背景及兴趣,科学研究设想职业目标和规划等;

⑤ 开题评议结果,其他材料复印件如已获得的奖励证书、外语水平证明、本人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等其它可以体现本人学术水平与能力的相关材料。

自培硕士生需将以上材料按规定时间交报考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

2.普通招考:

考生需将以下材料4月28日前邮寄至三院招生办公室:

① 202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

② 工作或学习单位同意报考的介绍信(应届硕士毕业生需提交所在学校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证明信);

③ 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具有正高级职称专家的推荐信;

④ 身份证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还需提交学生证的复印件);本科和硕士的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及相应的学信网认证报告应届生硕士提供在籍学生证明或学籍验证报告复印件

⑤ 本科和硕士阶段的课程学习成绩单(须授课单位或档案保存单位盖章)、外语等级证书或成绩单复印件;

⑥ 个人陈述一份(格式不限,不少于1500字),内容包含本人的学习、工作及学术研究的简要经历,攻读博士学位的动机与目标,学术或专业背景及兴趣,职业目标和规划、攻读博士期间科学研究设想等;

⑦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往届生还需提供结论部分;

⑧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期刊封皮和目录复印件,已录用未刊出的论文复印件和录用证明复印件。如论文已经被EI或SCI收录,需提供文章检索证明复印件;如论文发表的期刊为EI或SCI刊源,但论文尚未检索,则需提供期刊为EI或SCI的刊源证明复印件以及文章DOI出版号;

⑨ 硕士期间及以后获得的奖励证书、参与科研项目佐证材料、已取得授权的专利证书、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奖励证书等复印件,可以体现本人英语水平与学术能力的其它相关材料。

(四)网上报名

考生提交报名材料后,我单位进行材料审核,材料审核通过后,我院将通知考生进行网上报名。考生需按我院要求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进行网上报名和确认,研招网开通时间另行通知。三院不收取报名费。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或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消报考、录取资格,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参加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核及录取

(一)材料审查

1.硕博连读:初审专家组对申请者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并给出审核结论。

2.普通招考:实行“申请-考核”制初审专家组对申请者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并给出审核结论

(二)复试录取

审核结论合格的考生可参加复试。复试时间安排在2025年5-6月上旬,复试考核内容和方式由各培养单位确定,具体时间由各培养单位通知考生博士生的录取工作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

招生专业目录

三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类别代码、名称及专业领域

研究方向

培养

单位

拟招生

人数

备注

0854电子信息



11


085401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惯性导航技术

三部

 33所

35所

8357所

11


导航定位技术


量子信息技术


半球谐振陀螺技术


微惯性仪表设计


惯性系统设计


雷达成像与识别技术


雷达系统设计及信号处理技术


飞行器智能探测处理与制导技术


智能感知与信息处理


认知干扰对抗技术


通信与测控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微系统


085406

控制工程

全电驱动与伺服技术

33所


自动化与电力传动


085408

光电信息工程

光电成像与探测

8358所

303所


光电与红外探测


光学制造与检测


光电信息工程


0855机械



9


085504

航天工程

智能装备及体系总体设计

三部

301所302所

9


飞行器总体设计


飞行器先进制导控制技术


飞行器智能协同与控制技术


飞行器制导信息融合技术


电磁信息控制与效应


飞行器先进制造技术

159厂

239厂


085506

兵器工程

水中兵器总体设计

三部

301所


武器装备系统设计


兵器先进发射理论与技术

8359所


0858能源动力



4


085804

航空发动机工程

航空发动机总体及气动热力技术

31所

4


航空发动机结构与可靠性技术


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


085806

航天动力工程

冲压及组合动力总体及燃烧气动技术


冲压及组合动力多模态控制技术


冲压及组合动力结构与热管理技术


七、其他

1.三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拟招生人数包括硕博连读生和统一招考生。

2.三院招收的是国家计划内定向、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学习年限6年(含硕士阶段),最长不超过7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4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博士生在读期间不收取学费、住宿费,并享受8000//月的研究生助学金和其他各类奖学金。

3.三院研究生招生信息全部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简称“研招网”)进行发布,最终以研招网发布为准。请考生进行查询,及时注意信息更新。

4.教育部不允许考生同时被两个或以上招生单位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5.我院实际录取总人数以及各博士生导师的实际录取人数将根据国家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等进行适当调整。

6.相关信息:

单位代码:83241

单位名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

   话:010-68191133  

E_mail  : yjsht03@163.com

通信地址:北京市7200信箱3分箱教育处 

   编:100074

联系人  :王老师  

7.各培养单位联系方式

序号

单位

联系人

电话及电子邮箱

1. 

第三总体设计部

陈老师

010-68377435

yjs_htsysb@163.com

2. 

第三〇一研究所

张老师

010-68742735

ktjs301@126.com

3. 

第三十一研究所

谭老师

010-88538551

31hr@sina,com

4. 

第三十三研究所

老师

010-68375437

casic33s@163.com

5. 

第三十五研究所

老师

010-68377934

yjszs35@163.com

6. 

第八三五七研究所

老师

022-58168030

zhaosheng8357@163.com

7. 

第八三五八研究所

老师

022-58168573

zhaosheng_8358@163.com

8. 

第八三五九研究所

老师

010-88527112

yjs8359@126.com

9. 

第三〇三研究所

老师

010-68190948

ht303@263.net.cn

10. 

一五九厂

穆老师

010-68375774

bjxh_hr@***

11. 

二三九厂

张老师

010-88103545

Peixun239@163.com


附:

报名登记表、专家推荐书格式下载:https://qr61.cn/oqkgnQ/qDUOWVR。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5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1821其中全日制1601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20。最终招收人数以教育部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一、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报名参加工商管理[代码为125100]、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旅游管理[代码为125400]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三、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

除工商管理(125100)、工程管理(125601)、物流工程和管理(125604)和旅游管理(125400)专业外,我校其他学科专业均可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进行注册,按要求填报志愿并参加我校复试。复试合格并被接收的考生,不得再次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欢迎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详情请浏览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

其他符合免初试资格(如在服役期间获得三等战功、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二级以上表彰,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退役人员等)的考生,应在国家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报名。

四、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报考该类型的考生如果出现不能报考的专业,请和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

五、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并按照报考点的要求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125100)、工程管理(125601)、物流工程和管理(125604)和旅游管理(125400会计125300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相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合理确定)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考生的报考费请按照各省有关规定,在网报期间通过网上缴纳或在网上确认时缴纳。

()网上报名要求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10月15日至10月28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4109日至1012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4.考生要如实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5.名期间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请于10月21日前出具教育部学信网下载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访问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s://www.chsi.com.cn/),将扫描件发至邮箱yjsyyzb@csuft.edu.cn。

6.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7.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8.注册学籍在202312月以前,在录取当年入学之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本科生,报名时必须在备用信息1中填写考生本人的考籍号。请未毕业的自学考试本科生网报时认真查看,凡不符合要求的考生,一律不得报考。

9.我校遵循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和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组织规则,参照《教育部 中国残联关于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17]4号)有关要求,积极为残疾人参加考试提供必要支持条件和合理便利。残疾考生如需我校在考试期间提供合理考试便利服务的,应于报名阶段与我校沟通申请,以便提前做好安排。

10.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招生单位官方网站等方式,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等,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二)网上确认要求

请考生及时关注所选择报考点的公告,逾期不再补办。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根据核验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等,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3.所有考生应按规定缴纳报考费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者,报考无效。考生报名时不需要档案单位介绍信,报考材料也不需要加盖公章,但录取时仍需考生档案单位同意,请考生务必征得单位同意;若因上述问题使学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的后果,学校不承担责任。

4.注册学籍在202312月以前,在录取当年入学之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本科生,在网上确认时,考生需持本人身份证准考证或合格成绩单确认。

5.考生所填各种信息及所有报考材料必须真实,学校会根据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一经查实,将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发现有考生伪造、变造证件时,会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

6.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六、入学考试

(一)初试

1.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412月21日至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长为6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举行。

2.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色打印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3.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1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

12月21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2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月22日下午 业务课二

12月23   业务课二(考试时长为6小时)

4.考试大纲及命题

101思想政治理论、199管理类综合能力、201英语(一)204英语(二)203日语、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14数学(农)、396经济类综合能力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是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有关考试内容请参照教育部统一编制的考试大纲。其他科目我校自命题

5.考试地点:考生在报名点指定的地点参加考试,详见考生准考证。

(二)复试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1.复试时间、地点、内容、方式、成绩使用办法、组织管理等由我校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自主确定。相关通知将及时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进行公布。

2.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可以不加试。

3.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在复试阶段进行,届时考生须出示下列材料:

1)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

3)档案所在单位政审材料;

4)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资格审查时还需持教育部学信网下载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原件和复印件;

5)持国(境)外学历报名考生,资格审查时还需出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留学认证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6)未毕业的自学考试本科生,考生还需要提供准考证或合格成绩单

4.按照研究方向复试的说明

我校林学(090700)、林业工程(082900)、材料与化工(085600)、土木工程(081400)、土木水利(085900)、电子信息(085400)、风景园林(086200)、工商管理学(120200)、翻译055100音乐(135200)10个专业按照研究方向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七、体检

体检时间:考生在拟录取后须参加体检,具体时间、要求由我校在复试时通知。

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等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执行。如学科、专业有具体要求,请以学校公布的要求为准。

八、录取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和考生入学考试(包括初试、复试)成绩,结合考生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情况、业务素质、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档案单位政审材料确定录取名单。

九、学习年限及学费

我校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具体学费标准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教育厅关于我省研究生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湘发改价费规【2023】262号)文件为准。学费标准如有调整,以最新文件为准。

奖助政策

为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保障研究生安心学习、潜心研究,我校统筹财政投入、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等各种资源,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多种奖学金,以及国家助学金、三助岗位(助研、助教、助管)、贫困补助等多种助学金。奖助学金管理办法以学校最新文件为准。

十一、违纪处罚

考生应自觉树立遵章守纪、诚实考试的意识。初试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场规则》及各考点考场纪律;复试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我校考场规则及考生所签署的《诚信复试承诺书》等内容,在复试工作结束前不得对外透露或传播复试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对在研究生考试招生中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

十二、申诉

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接受考生和社会的监督,有异议者可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申诉,如发现有违规违纪情况可向学校纪委办公室、监察专员办公室反映。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方式:0731-85623266,电子邮箱:yjsyyzb@csuft.edu.cn

纪委办公室、监察专员办公室

联系方式:0731-85623108,电子邮箱:jwjcc@csuft.edu.cn

十三、其他事项

1.非全日制硕士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学校不安排住宿,且不享受国家奖助学金和学校奖助学金。

2.我校实行“硕博连读”选拔博士研究生,每年选拔部分优秀硕士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3.考生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的招生信息及通知。招生信息如有变动,以报名期间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考试大纲、复试内容及相关信息为准。有关业务课考试问题咨询,请直接与报考学院联系。

4.请考生报名后不要随意更改联系电话,以免影响录取通知书的发放。

5.招生过程中,如果上级部门出台新的政策,我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公告。

6.本简章中未明确的其他相关事宜,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或要求执行。

联系部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498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崇德楼1203

    话:0731—85623266 

    真:0731—85623266

    址:http://yjsb.csuft.edu.cn/

    箱:yjsyyzb@csuft.edu.cn

  人:王老师

热忱欢迎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在职人员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49月30

 

相关附件下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xlsx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各研究生招生学院联系方式.xls


2025年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招生简章

一、研究所简介
  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招生单位代码83112)始建于1956年,是从事国防技术研究的大型综合性研究所,地处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建所五十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研制任务,成果斐然。共获得科技成果1500余项,国家级科技成果30余项、省部级科技成果120余项,其中“国家 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
  研究所专业门类多样,专业涉及飞行器设计、控制与仿真、光电子技术、精密机械、图像处理、飞行器动力工程、空气动力学、非金属材料等20余类,并拥有国内一流的仪器设备和大、中、小型实验室。研究所有很强的师资力量,拥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和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中国兵器首席科学家2人,中国兵器科技带头人14名。目前,有20多名研究员担任着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重点高等院校的博士生导师和兼职教授,有硕士生导师20余名。研究所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培养单位,招生专业为“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2002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在所内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研究所科研任务饱满,经费充足。可为科技人员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舒适工作环境。研究所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向科技型企业转化的步伐,确立了“建设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的战略构想和“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目标。
  招生录取类别包括非定向与定向培养,研究生被录取后,按所内规章制度统一管理,免交学费,入学后第一年在有关高校进行基础课程学习,给予2800元/月的补助,第二年回所或回定向就业企业做课题给予3500元/月的补助。
  热忱欢迎热爱国防现代化事业的有志青年报考我所研究生。
二、目录说明
       1、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为“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专业代码082601),计划招生21人(其中接收推免生1人),为国家计划内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
       2、凡全日制重点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已取得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重点大学毕业并应具备相关专业工作经历)、年龄在26岁周岁以下,均可报考。应届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3、在职人员报考须经档案所在单位同意。
       4、经初审同意报考的考生,应寄个人简历、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在校期间课程成绩单(须加盖学校教务部门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及相关获奖证书的复印件。
       5、报名期间系统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报名截止日期前三天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6、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时间与全国统一考试时间相同,复试时间及具体办法由我单位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自行确定,具体信息另行通知。

招生专业研究方向

拟招生数

考试科目

082601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21


01制导兵器总体技术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1飞行力学

02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

4

①②③同上

④802自动控制原理

03飞行器结构设计

4

①②③同上

④803机械设计基础

04飞控系统设计

4

①②③同上

④804电子技术基础

05动力技术

4

①②③同上

④805工程力学

三、复试办法
  1、满足我所复试分数线方可进行复试。
  2、复试为专业课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分笔试、面试、外语听说三部分。笔试的课目名称及考试时间请在初试成绩公布后与我所研究生招生管理办公室联系。
  3、考生在接到复试通知后,须按时到我所参加复试,并进行健康检查。过期按自动放弃处理。
  4、复试为差额复试,择优录取。
、联系方式
  联系人:宋老师
  电话:029--88295022
  电子邮箱:bq203ssd@163.com



中国兵器科学院(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2024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兵器科学院(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是经陕西省学位委员会1998年审核,并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估,批准“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专业为硕士学位授权点(陕学位[1998]24号),自1999年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一、招生类型

招收非定向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学制三年。

二、报考条件:报名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二)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本科所学专业为电子、通信、自动化、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对抗、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计算机、软件工程类等专业。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或往届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往届生必须具有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四级及以上;应届生毕业以后必须能够获得以上证书)。

3.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年龄不超过30周岁。

 三、报名手续   

(一)报考我所的考生请于10月8日~25日(9:00~22:00)登陆网址http://yz.chsi.com.cn进行网上报名。

(二)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三)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计划余额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考生报考兼招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专业时,应慎重选报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学习方式,一经确定不得更改。

(四)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五)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六)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截止前三天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七)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我校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参加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八)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考试

(一)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具体时间由教育部统一公布。

(二)初试地点:考生在报名点指定的考试地点参加考试。

(三)复试时间、地点、科目及方式由我所自定,具体要求请在初试成绩公布后与人力资源部联系。

(四)复试方法为差额复试,择优录取。

五、体格检查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我所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时间、地点、要求在复试前和我所人力资源处联系。

六、录取与培养

2024年“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专业计划招生30人。其中,10人是与国防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ATR国家重点实验室采取3年定向培养模式;6人与东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毫米波全国重点实验室采取3年定向培养模式,14人委托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采取“1+2”培养模式,一年后回所跟随导师及项目组开展课题研究和工程实践。

研究所科研任务饱满,科研经费充足,可为广大科技人员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具有优雅、清新、优越的生活、工作环境,可为员工提供参加国内外培训和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欢迎有志献身国防科研事业的青年朋友们,到研究所学习、深造、工作,研究所将为你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和条件。

学校名称: 中国兵器科学院(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单位代码: 83113

  址:陕西省西安市132号信箱人力资源部研招办

  话:029-85616075      邮政编码: 710100

联 系 人: 赵老师            E-mail:yz206yz@163.com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中钢洛耐院”)隶属于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始建于1963年,为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科研院所,是中国耐火材料专业领域唯一的大型综合性研究机构,也是我国耐火材料行业技术、学术、信息和服务中心。1999年转制为高科技企业,业务范围涵盖科研开发、中高端耐火材料产品及高温仪器设备生产、工程设计与总承包、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服务、行业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多个业务领域。组建有10个不同研究方向的创新团队,其中功能耐火材料、复合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团队为河南省创新型团队。

先进耐火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耐火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耐火材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耐火材料认可实验室、中国耐火材料标准化委员会、中国金属学会耐火材料分会、耐火材料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耐火材料国家行业机构均挂靠在中钢洛耐院;编辑出版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耐火材料》、英文《China’s Refractories》和《耐火材料信息》等刊物。

中钢洛耐院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科研单位和我国第一个耐火材料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中钢洛耐院招收硕士研究生免收硕士研究生学费,并有生活补贴。目前中钢洛耐院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5人,还与郑州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专业

招生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1功能高温材料

2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02数学(二)

④ 807 物理化学


02高性能复合材料

2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02数学(二)

④ 807物理化学


03材料高效制备技术

2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2 数学(二)

④ 811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04高温节能材料

2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③ 302 数学(二)

④ 811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合计

8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专业招生方向、人数及考试科目

二、报考注意事项

1.报考条件、报名时间、报名注意事项详见《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各报考点的网报公告。

2.体检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并结合我的科研性质决定。

3.除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生外,也欢迎化学、冶金专业的考生报考。

4.导师选择实行师生互选制,报名时,一般填写报考专业即可。

5.录取的在读研究生,第一年送高校学习专业课和其它相关的基础理论课。

6.在读期间免收研究生学费,并享受生活费补贴办理自入学注册当月起为期三年意外伤害、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研究生在高校学习基础课期间,每学期为研究生报销一次由高校所在地至家庭所在地往返硬卧或者高铁二等座票;研究生在院期间,每年为研究生报销一次洛阳至家庭所在地往返硬卧或者高铁二等座车费


7.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82606  单位名称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单位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 43 号  邮编 471039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人:王

电话:(037964205818     15538806577  (微信同号)

网址http://www.lirrc.com/     E-mailwangguan@lirrc.com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4年9月29日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2025年招生简章

一、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简介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地处湖北武汉,是国内领先的光电与导航防务装备研究单位,长期坚持理论创新,以光子基础理论及光电工程技术应用为核心,利用光的信息属性和能量属性,坚持围绕光频域的信息感知、互联和智能的需求牵引实施技术创新,同时坚持产研一体、产融一体的科技应用产业之路,在履行我国自主建立光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发展使命中克难攻坚!

六十年的创业、苦斗、突围、跨越,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聚焦军工主责主业,坚持兴装强军、创新驱动,历经消化吸收跟进研仿、自主研制并行发展、前沿创新局部领跑的发展之路,肩负“引领光电技术发展,服务国防装备建设”的企业使命,以创新驱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为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学科建设情况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拥有“光学工程”和“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两个硕士培养点,学位授予单位为中国舰船研究院。学位点拥有研究生导师40人,其中研究员(正教授级)专业技术职称占比90%,包括集团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等众多行业领军人才,其带领的团队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百余项,至学位点获批以来,共招收培养研究生130余人,毕业后大多走向国防科研建设重要岗位。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绿色生态的学习环境、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建立了完善助学金资助学体系以及奖学金评选机制,同时配备了专业的研究生的管理队伍,可为研究生提供最佳的学习条件,是有志学子理想的成长平台。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主要培养研究方向如下:

(一)光学工程包含个研究方向:

1、光电空间探测技术;

2、光电信息处理技术;

3、量子精密测量技术;

4、超精密光学制造技术;

5、光纤传感器技术

(二)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包含个研究方向:

1、动平台稳定技术研究

2、动目标探测跟踪技术研究

3、微弱信号光电检测技术研究

4、智能图像处理智能探测研究

三、招生信息

2025年,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招收上述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报考者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按要求填写报考、调剂信息。

(一)报考者需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国防高科技事业贡献力量,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本科阶段所学专业与我所招生专业相同或相近;

3、本科阶段在一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或获科研成果奖、或在全国重大竞赛中获奖者,优先考虑

4、身心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二)报名方式

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官网)报名如要了解其它信息,请与招生工作人员联系。

 

 

真诚欢迎您:加入中国国防科技人才队伍,

为实现中国梦释放青春力量!

 

   址: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717号

邮政编码:430223

联系电话:027-59001676/59001612

人:陈 吴非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202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单位介绍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62年7月1日,是我国历史最久、种类最全、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研究院,是国防科工局确定的唯一的固体发动机统筹建设单位。研究院地跨陕西、湖北两省,有6家研究所及其他直属单位,从业人员12000余人,培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专家12名,省部级专家100余名,200多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一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

建院60余年来,圆满完成了以“两弹一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等为代表的重大任务,先后助推我国东方红一号卫星、第一颗返回式侦察卫星、试验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国际卫星等精准入轨。研制生产的200余种固体火箭发动机,为国防装备现代化和世界一流军队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研究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能源动力、材料与化工2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力学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毕业生已经成为院科研生产、预先研究、经营管理、民用产业发展的骨干。

报考须知

  一、  学制说明

研究院招收国家计划内定向专业型博士研究生,学制3-5年,毕业后留院工作。

二、招考方式

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实行“申请—考核”制。

三、报考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2.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3.已获硕士学位并取得硕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

4.具有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考生报考前应与所报考单位取得联系,了解导师科研方向与招生指标,征询报考单位的其他具体条件和实施细则。

四、奖助体系

1.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免收学费,每月发放普通奖学金7000元,另加每月助研费1000-2000元,以及其他福利保障等。

2. 提供学生宿舍、内部食堂、图书资料等,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施、高算中心、本地化AI大模型等,学习科研地点设在院属各相关单位。

3.设置(集团级、院级)优秀毕业生奖、三好研究生奖、入学成绩优秀奖、课程学习优秀奖、优秀学位论文奖等,鼓励研究生勤奋学习。

五、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2025年1-2月,综合考核时间2025年4月。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入博士网上报名系统,按要求填写个人信息、提交相关材料。

六、申请材料

考生须按时提交以下基本材料,逾期或所交材料不全者,按放弃处理。

1.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2.个人报考信息和前期成果清单

3.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领域相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信

4.学历学位证明材料

5.考生本科、硕士阶段成绩单(须加盖公章)

6.硕士学位论文中英文摘要(应届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简介及研究进展)

7.本人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应届硕士生还须提供学生证复印件)

8.科研计划报告

9.报考单位需要的其他资料

考生在准备材料期间需与报考单位联系,获取材料准备清单和格式要求等。

七、其他

1.现场确认和综合考核以报考单位的实际通知为准。

2.考生填报信息、提交资料应真实准确,一经发现弄虚作假,一律取消申请及录取资格。

3.资格审查或录取阶段发现信息有问题的考生须配合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因提交材料不及时无法录取的,后果自行承担。

招生专业目录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通过下属单位进行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培养。

一、能源动力(0858)

招生单位: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01航天固体发动机总体设计   

2

02新型储能系统和释能控制

1

03新型固体动力技术

1

联系人:单云

联系电话:(029)83601101

通信地址:西安市169信箱人力资源处 

邮编:710025           

E-mail:shanyun82@163.com

二、材料与化工(0856)

1.招生单位: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01先进结构材料及应用   

2

02先进功能材料及应用

联系人:冯阳阳

联系电话:(029)83601290

通信地址:西安市101信箱人力资源部 

邮编:710025          

E-mail:283598430@qq.com

2.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03固体火箭发动机金属材料成型技术

1

联系人:岳守明

联系电话:(029)83601684

通信地址:西安市灞桥区田洪正街特字一号14号

邮编:710025

E-mail:yueshm@126.com

3.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01固体推进剂用材料设计、制造与应用  

4

02固体推进剂配方设计

03固体推进剂性能设计与调节

联系人:方陆军

联系电话:(0710)3219136

通信地址:湖北省襄阳市清河路58号

邮编:441003       

E-mail:casc42@126.com

4.西安航天化学动力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04固体推进剂制造工艺

1

联系人:陈思宇

联系电话:(029)83608851

通信地址:西安市 126 信箱人力资源处

邮编:710025

E-mail:htzp7416@163.com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206所)2025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是经陕西省学位委员会1998年审核,并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估,批准“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专业为硕士学位授权点(陕学位[1998]24号),自1999年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一、招生类型

招收非定向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学制三年。

二、报考条件:报名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二)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本科所学专业为电子、通信、自动化、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对抗、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计算机、软件工程类等专业。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或往届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往届生必须具有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英语水平达到国家四级及以上;应届生毕业以后必须能够获得以上证书)。

3.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年龄不超过30周岁。

 三、报名手续   

(一)报考我所的考生请于10月9日~12日(9:00~22:00)登陆网址http://yz.chsi.com.cn进行网上报名。

(二)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三)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计划余额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考生报考兼招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专业时,应慎重选报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学习方式,一经确定不得更改。

(四)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五)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六)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截止前三天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七)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我校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参加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八)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考试

(一)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具体时间由教育部统一公布。

(二)初试地点:考生在报名点指定的考试地点参加考试,陕西省内考须在西北工业大学考点报考。

(三)复试时间、地点、科目及方式由我所自定,具体要求请在初试成绩公布后与人力资源部联系。

(四)复试方法为差额复试,择优录取。

五、体格检查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我所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时间、地点、要求在复试前和我所人力资源处联系。

六、录取与培养

2025年“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专业计划招生30人。培养方式如下:委托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采取“1+2”培养模式,一年后回所跟随导师及项目组开展课题研究和工程实践。与国防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签订战略培养协议,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研究所科研任务饱满,科研经费充足,可为广大科技人员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具有优雅、清新、优越的生活、工作环境,可为员工提供参加国内外培训和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欢迎有志献身国防科研事业的青年朋友们,到研究所学习、深造、工作,研究所将为你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和条件。

学校名称: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206所)  

单位代码: 83113

  址: 陕西省西安市132号信箱人力资源部研招办

  话:029-85616075      邮政编码: 710100

联 系 人: 赵老师            E-mail: yz206yz@163.com

 

 

 

专业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2601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30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1电子技术基础


01火控雷达系统的综合与分析


02火控雷达电路与系统综合和分析


03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04火控雷达目标探测跟踪与仿真技术


05电子对抗与信息融合技术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单位简介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成立于1961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舰船材料研制和工程应用研究的综合性军工科研单位。研究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起步于1998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形成具有船舶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现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硕士培养点和博士后工作站。研究所37名研究生导师均遴选自长期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研究的专家,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32名,80%以上导师具有研究员(教授级)职称。

研究所设有9个研究室、9个高科技产业公司,总部在洛阳,青岛、厦门、三亚等多地建有科研中心和产业基地,拥有海洋腐蚀与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8个国家级创新平台、4个国家级检测认证中心、4个海洋环境试验站点。研究所有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检测与评价四个专业领域10余个重点专业,以及特种装备、钛及钛合金、防腐及水处理、橡塑复合材料、战略新兴产业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五大产业板块。

二、招生总则

1.研究所学位工作旨在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能独立承担研究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2.硕士研究生招生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

3.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初试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和推荐免试,复试由研究所自行组织。

4.研究所招收研究生为非定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5.研究所按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招生计划

研究所拟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12名,专业方向及考试科目如下:

(一)专业方向

(1)船体结构钢及配套焊接材料、焊接技术研究

(2)舰船特种功能材料及表面处理工艺研究

(3)非金属复合材料、减振降噪和隐身材料研究

(4)舰船腐蚀与防护技术研究

(5)舰船材料表征及评价技术研究

(6)钛合金材料研制及应用工艺研究

(二)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1材料科学基础

(三)学习年限及待遇

研究生学制为3年,第1学年委托相关高校代培基础课,研究所承担学费、住宿费及体检费;第2、3学年在研究所开展论文研究工作,安排入住青年公寓,享受就餐补贴、劳动保护等福利。研究生在学期间每月发放生活补贴3000元,设有推免生专项奖学金、研究生助学奖学金,表现良好者毕业时优先留所工作。

四、报名

1.报名我所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须符合全国硕士生统一招生考试规定的报考条件,考生本科专业为材料类、机械设计、力学、化学等相关专业。

2.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学生,须按照国家规定按要求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

3.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按照教育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学校的网上公告要求进行报名,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及学习情况,提供真实材料,并牢记网上报名编号。

4.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5.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获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6.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填写个人网报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或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不能参加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被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五、复试

1.在复试前对考生的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等报名材料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仍有疑问的,考生须在规定复试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2.复试权重为50%,复试单项成绩有控制线要求,研究所实行差额复试,具体要求以复试通知为准。

3.复试包括业务能力、综合素质、思想品德、外语听力和口语等考核内容,具体复试办法按照教育部有关政策制定,并在研招网上公布。

4.考生在复试阶段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文件执行,考虑到我所科研、生产技术岗位的工作特点,对存在影响学习和工作疾病的考生,我所原则上不予录取。

六、调剂

研究所根据复试录取情况,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公布相关信息,考生可根据成绩和相关专业填报调剂志愿。

七、录取

1.研究所按照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及相关要求开展招生录取工作,依据考生统考成绩、复试成绩、综合素质以及身体情况确定录取名单。

2.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所不承担责任。

八、违纪处罚

对有提供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考试纪律行为的考生,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九、其它

1.请考生在报名前认真阅读《2025年全国硕士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了解报考流程,知晓自身责任。

2.如有与教育部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不符之处,以教育部政策为准。

3.2025年国家招生计划尚未下达,研招网硕士专业目中的拟招生人数为我所根据往年招生人数拟定,实际人数将依据2025年国家招生计划进行动态调整。

4.我所不允许考生破格参加复试。

5.我所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研招网和单位网站上公布,未委托任何考研辅导机构公布,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不提供往年考研试题,不出售任何参考资料。

6.未尽事宜,考生可与我所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联系。

招生单位:中国舰船研究院(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  

学校代码:86214

  联系人:徐老师        联系电话:0379-67256512

邮   箱:rlzyc@***.cn    网    址:www.***.cn

地    址:河南洛阳洛龙区滨河南路169号       邮政编码:471023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 单位简介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隶属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兵器非金属材料应用研究的专业研究所,同时也是国防科技工业应用化学一级计量站、兵器工业非金属材料理化检测中心,地处美丽的泉城济南,始建于1960年,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现有特种非金属材料及工艺研究和国防化学计量两大保军专业,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隐身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烧蚀与热防护材料、特种橡胶制品及密封材料、信息材料、防腐材料、军用胶粘剂、化学计量校准技术、标准物质、标准方法等,并负责建立、维护国防最高化学计量标准,开展化学量值传递工作。

二、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和服务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身心健康。在材料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能力,国际视野宽广,能够在推动新材料产业和工程应用方面做出创新性研究的高层次应用型领军人才。

三、招生类别、招生专业与考核方式

招生类型: 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类型为全日制专业博士研究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及社会考生招生类别为非定向;我所在职职工及兵器集团内部单位选送委培攻读博士人员招生类别为定向,定向单位为原工作单位。

招生专业:材料与化工,专业代码为085600

考核方式:申请考核

四、招生计划与招生方向

2025年计划招收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3名。实际招生指标以国家最终下达为准。   

招生方向

方向简介

招生数量

导师姓名

导师邮箱

新型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设计,配方组织设计调控,特殊性能表征,材料制造工艺及在装备上的工程应用等。

1

郑威

zhengwei53s@163.com

高性能树脂基结构、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

高性能树脂基结构、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及其智能化研发。

1

李大勇

15965639188@163.com

电磁功能材料

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机理、电磁参数频谱特性设计、电磁功能涂层材料制备等。

1

潘士兵

psb7@163.com

   五、招生对象

应届硕士研究生或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往届硕士毕业生、我所在职职工、兵器工业集团内各单位具有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均可报考我所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

六、学制

基准学制4年,最长不得超过8年。

七、学生待遇

(一)统招全日制非定向博士:

1. 学费:全免。

2.发放生活补贴,享受相关福利待遇。

3.提供研究生人才公寓。

(二)委托培养定向脱产博士:

1、学费:定向单位承担。

2、在读待遇:按原单位相关规定执行。

八、2025年博士研究生报考流程

(一)报考条件

1.报考人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勤奋学习,愿意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

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最迟应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4.两名本学科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的推荐书。

(二)报名程序

1.网上报名:请于2025年3月1日至2025年3月20日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我所2025年博士招生目录,进行网上报名。

2.网上确认:请于2025年3月20日至2025年3月30日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博士报考网上确认。报考人员须在3月25日前寄送下列材料:

(1)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应届考生在读学院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

(2)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报名后可在研招网下载附件1);

(3)科研成果汇总表(报名后可在研招网下载附件2)及相关成果证明材料复印件;

(4)身份证复印件、硕士毕业证、学位证(复印件)或证明(应届硕士生);

(5)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加盖单位人事部门或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公章);

(6)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和评议书(应届生不提供);

(7)体格检查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

(8)1张1寸近期正面免冠蓝底照片;

(9)网上确认后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网上确认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10)本地考生可携报考材料直接到我所,外地考生可邮寄报名材料。

(三)考试录取

1. 考试日期:2025年4月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 考试科目:英语、专业课、综合面试;

3.考试相关要求在考前向考生公布,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本着“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勿滥”的原则,结合博士生招生计划情况,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并结合其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提出拟录取名单,报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按要求予以公示;

5.考生体检工作在拟录取后组织进行,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6.应届硕士毕业考生入学时(具体时间以学校当年开学报到时间为准)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相应学历学位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7.新生报到后,可对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专业素质、健康状况等组织全面复查,发现有不符合标准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8. 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在录取前须签署三方定向培养协议,录取数据上报后不得变更录取类别

(四)其他说明

1.考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委培、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我所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又考生自行承担;

2.考生提交的材料为复印件,不再退还。身份证、硕士阶段学生证或学历学位证书(证明)等材料原件在复试或入学时查验;

3.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以新政策为准;考生可直接同我所研究生办公室联系咨询报考事宜;

4.我所每年招生一次,9月份入学。

九、联系方式

1.招生单位代码及名称:83115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2.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张老师  0531-85878353

3.邮寄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田家庄东路3号

  资料投递 E-mail:ws2013yjs@163.com,邮件主题标注为“姓名+博士申请材料”。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