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吉林师范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一、招生计划

2025年我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1300人左右(最终招生总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其中,拟招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含“硕师计划”专项推免)100人左右(以最后推免生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将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交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否则不予发放准考证。

6.我校部分专业对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考生的报考条件有具体要求,详见《吉林师范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备注部分,考生在报名前须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后果由考生自负。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以报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6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以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报名

(一)推免生(含我校接收的“硕师计划”专项推免考生)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以及我校“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在规定截止日期仍未被招生单位录取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录取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我校推免生推荐和接收办法(含“硕师计划”)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并公布,具体招生专业见当年公布的专业目录。

(二)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的考生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1.网上报名要求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1015日至1028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4109日至1012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专业。

4)考生应按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5)考生要如实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到学历(学籍)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

7)符合报考条件并申请享受照顾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并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及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报考点对相关考生资格进行初审,我校在复试(含调剂)前进行复审。

符合报考条件并申请享受初试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进行审核。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享受相应照顾或加分政策。

8)现役军人报考我校,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我校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

9)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0)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1)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招生单位官方网站等方式,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等,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2.网上确认要求

1)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有关补充材料。

3)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四、报考资格审查

我校根据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准考试。网上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考生,须在我校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否则不准考试。

五、初试

(一)考生应在考前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需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请妥善保管。

(二)初试时间:20241221日至22日。

六、复试

(一)复试时间约在20253月下旬至4月,具体安排见我校网站通知。

(二)教育部公布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我校在此要求基础上,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确定我校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

(三)我校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复试录取办法,并在网站公布。不参加复试或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四)我校在复试前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学生证、初试准考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五)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除旅游管理硕士),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跨专业考生按学院要求进行加试。加试方式均为笔试,加试科目见《招生专业目录》。

(六)旅游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七)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由我校组织,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七、调剂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生源情况进行调剂。我校将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及时公布生源缺额信息及调剂要求,积极利用该系统为考生调剂提供服务。

所有调剂考生(包括接收外单位调剂考生,也包括接收本单位内部调剂,以及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与普通计划之间调剂的考生)均须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

八、体检

考生体检工作由我校指定医院统一进行。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具体执行。

九、录取

(一)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体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二)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网报信息中“就业类型”选择“定向就业”,并填写定向就业单位名称。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入学报到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

十、培养校区、学费、奖助体系及就业情况

(一)培养校区

具体培养校区见招生专业目录。

(二)学费、学制简介

类别

专业

学费标准

学制

备注

全日制学术学位

全部专业

8000//

3

分学年缴纳

全日制专业学位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

10000//

2

分学年缴纳

出版、新闻与传播、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教育、翻译、体育、旅游管理硕士

10000//

3

美术与书法、音乐硕士

12000//

3

“硕师计划”全部专业

前三年4000//年,

第四年10000//

4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

全部专业

7000//

3

分学年缴纳

(三)奖助体系简介(具体办法及要求参照国家和我校相关文件执行)

分类

奖助方案

覆盖范围

国家助学金

600/月,每年按10个月发放,

发放年限不超过基本学制

100%全覆盖(有固定工资的除外)

助研助教助管

200/

按需聘用

国家奖学金

20000/

名额以具体下达为准

学业奖学金

一等(8000元)、

二等(5000元)、三等(3000元)

覆盖面60%

(四)就业情况简介

近年来我校研究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左右,就业市场开发逐年增多,就业层次不断提升。毕业研究生中80%以上去往机关事业单位、高校教育科研机构、企业、中初教学单位,部分硕士研究生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江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十一、学习方式

硕士研究生按其培养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执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标准。我校部分专业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考生在报名时可自主选择报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校不提供奖助学金和住宿。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时,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习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十二、其他

我校不举办或参与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未委托任何社会培训机构进行考试招生辅导培训、招生宣传和组织活动。招生办公室不提供往年考研试题,不出售或办理邮购书籍业务。

在网上报名时,考生务必认真填写详细通信地址、邮编及长期联系电话(固定电话及手机),并在填写家庭成员时写清家庭成员的联系电话,以便发放复试通知、录取通知等。考生电话或通信地址发生变化时务必及时通知我办。

十三、招生信息、咨询、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人:王老师,高老师

地点:吉林师范大学(四平校区)双创大楼513

联系电话:0434-3294603 E-mailjlsdyzb@jlnu.edu.cn

吉林师范大学网址:http://www.jlnu.edu.cn/;研究生院网址:http://web.jlnu.edu.cn/sdyjs/

通讯地址: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海丰大街1301号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136000


本章程其他未尽事宜,按照《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执行。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2025年统考生招生简章


一、单位简介

八三五八所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是国内最早从事航天与国防光电工程技术研究单位之一,是航天与国防工业系统的骨干所、核心所,主要从事国防光电系统与配套的光学、光电部组件及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和批生产工作,特别是在红外成像与激光探测、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光电传感器、智能信息处理等专业技术领域拥有国内一流的人才队伍和一流的科研环境,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高科技成果,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为我国航天与国防装备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享受政府特贴专家26名,受聘军委科技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科工局专家31名,国家某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0名。现有1个国家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中心1个集团级工程中心,3个企业联合实验室设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八三五八所自1984年开始招收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全体导师的辛勤培育下,已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200余名,已成长为国防光电装备建设的核心骨干人才

二、报名须知

1、招生原则: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勿滥的原则;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的原则。

2、报名参加我所统招生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 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2025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3、接受具有本校对外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4、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录取,随时发现、随时处理。招生单位发现有考生伪造、变造证件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5、我所招生专业为光学工程(080300)专业,招生人数8人(含推免)。入学考试共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初试时间为202412月21日至22(每天上午 8:30— 11:30,下午14:00-17:00)招生专业目录及初试科目详见下表。

八三五八所2025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初试考试科目

招生

人数

备注

83246八三五八所


8


080300光学工程


8


01光电成像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833物理光学

2


02 光电制导与仿真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801自动控制原理

1


03光学系统设计和制造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806普通物理

1


04光电信号处理与分析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808电子技术基础

1


05实时图像处理与分析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803信号与系统

3


注:1)根据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相关要求,我所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专业课(第四单元科目)考试科目代码变更如下:
    901 自动控制原理  变更为: 801 自动控制原理;
    903 信号与系统  变更为: 803 信号与系统;
    906 普通物理  变更为: 806 普通物理;
    908 电子技术基础  变更为: 808 电子技术基础;
    933 物理光学  变更为: 833 物理光学

2)专业目录中所列计划人数均为根据以往生源情况所做的预估数,实际录取人数可能根据规划部门实际下达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研究院推免录取情况,报经本单位招生领导小组同意后进行调整。

6、我所根据“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以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复试基本分数线的要求,划定我所复试分数线。复试工作一般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我所复试录取办法将于复试前在网上公布。复试、调剂以及录取要求以我所公布的复试录取办法为准。

7、学 制:2.5年  

招生专业:光学、光电信息、计算机、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

招生性质:八三五八所招收的是国家计划内定向硕士研究生(学术型),毕业后原则上分配在我所工作。

8、在学期间待遇:研究生在读期间,不收取学费,享受每月4000元的助学金,并享受劳保、医疗及福利性补贴等与在职职工同等待遇。

三、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天津市空港经济区中环西路58号

通讯地址:天津市空港经济区中环西路58号(邮编:300308)

人: 刘老师                            

联系电话:022—58168573    邮箱:zhaosheng_8358@163.com

   真:022—58168358

四、监督和申述渠道

1、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举报电话:022-58168537  

2、举报邮箱 tj8358@163.com  

五、专业课考试科目代号、名称、复习范围或参考书目

801 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过渡过程、误差分析、根轨迹法和频率特性法、综合与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李雅普洛夫稳定性分析,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占20%,不考最优控制及滤波估计)。《自动控制原理》(1-9章),胡寿松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803 信号与系统: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傅氏变换及其应用--滤波、调制与抽样;拉氏变换与S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Z变换及Z域分析。《信号与系统》(第二版)上、下册,郑君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06 普通物理:力学:质点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守恒定律、刚体的转动(相对论基础不作要求)。热学: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多方过程不做要求)。电场和磁场:真空中的静电场,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恒定电流和恒定电场,真空中恒定磁场,磁介质中的磁场,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场(电场的边值关系,基尔霍夫定律不作要求)。振动和波动:机械振动和电磁振动,机械波和电磁波,波动光学(干涉条文的可见度,旋光现象不作要求)。《普通物理学》(第五版一、二、三),程守洙、江之水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08 电子技术基础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占50%):二极管、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和多级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等不作要求)。《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华中理工大学电子教研室编,康华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占50%):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常用组合逻辑功能器件,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常用时序逻辑功能器件,(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脉冲波形数模与模数转换及数字系统设计等不作要求)。《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华中理工大学电子教研室编,康华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833 物理光学:光的电磁理论;光波的叠加与分析(不含光波分析);光的干涉和干涉仪;多光束干涉与光学薄膜(不含薄膜波导);光的衍射(不含全息照相);傅里叶光学(不含光学信息处理)。《物理光学》(第五版),梁铨廷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注:能覆盖复习范围的其它参考书均可。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2025年统考生招生简章


一、单位简介

八三五八所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是国内最早从事航天与国防光电工程技术研究单位之一,是航天与国防工业系统的骨干所、核心所,主要从事国防光电系统与配套的光学、光电部组件及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和批生产工作,特别是在红外成像与激光探测、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光电传感器、智能信息处理等专业技术领域拥有国内一流的人才队伍和一流的科研环境,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高科技成果,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为我国航天与国防装备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享受政府特贴专家26名,受聘军委科技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科工局专家31名,国家某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0名。现有1个国家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中心1个集团级工程中心,3个企业联合实验室设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八三五八所自1984年开始招收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全体导师的辛勤培育下,已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200余名,已成长为国防光电装备建设的核心骨干人才

二、报名须知

1、招生原则: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勿滥的原则;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的原则。

2、报名参加我所统招生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 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2025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3、接受具有本校对外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4、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录取,随时发现、随时处理。招生单位发现有考生伪造、变造证件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5、我所招生专业为光学工程(080300)专业,招生人数8人(含推免)。入学考试共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初试时间为202412月21日至22(每天上午 8:30— 11:30,下午14:00-17:00)招生专业目录及初试科目详见下表。

八三五八所2025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初试考试科目

招生

人数

备注

83246八三五八所


8


080300光学工程


8


01光电成像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833物理光学

2


02 光电制导与仿真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801自动控制原理

1


03光学系统设计和制造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806普通物理

1


04光电信号处理与分析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808电子技术基础

1


05实时图像处理与分析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803信号与系统

3


注:1)根据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相关要求,我所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专业课(第四单元科目)考试科目代码变更如下:
    901 自动控制原理  变更为: 801 自动控制原理;
    903 信号与系统  变更为: 803 信号与系统;
    906 普通物理  变更为: 806 普通物理;
    908 电子技术基础  变更为: 808 电子技术基础;
    933 物理光学  变更为: 833 物理光学

2)专业目录中所列计划人数均为根据以往生源情况所做的预估数,实际录取人数可能根据规划部门实际下达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研究院推免录取情况,报经本单位招生领导小组同意后进行调整。

6、我所根据“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以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复试基本分数线的要求,划定我所复试分数线。复试工作一般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我所复试录取办法将于复试前在网上公布。复试、调剂以及录取要求以我所公布的复试录取办法为准。

7、学 制:2.5年  

招生专业:光学、光电信息、计算机、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

招生性质:八三五八所招收的是国家计划内定向硕士研究生(学术型),毕业后原则上分配在我所工作。

8、在学期间待遇:研究生在读期间,不收取学费,享受每月4000元的助学金,并享受劳保、医疗及福利性补贴等与在职职工同等待遇。

三、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天津市空港经济区中环西路58号

通讯地址:天津市空港经济区中环西路58号(邮编:300308)

人: 刘老师                            

联系电话:022—58168573    邮箱:zhaosheng_8358@163.com

   真:022—58168358

四、监督和申述渠道

1、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举报电话:022-58168537  

2、举报邮箱 tj8358@163.com  

五、专业课考试科目代号、名称、复习范围或参考书目

801 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过渡过程、误差分析、根轨迹法和频率特性法、综合与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李雅普洛夫稳定性分析,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占20%,不考最优控制及滤波估计)。《自动控制原理》(1-9章),胡寿松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803 信号与系统: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傅氏变换及其应用--滤波、调制与抽样;拉氏变换与S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Z变换及Z域分析。《信号与系统》(第二版)上、下册,郑君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06 普通物理:力学:质点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守恒定律、刚体的转动(相对论基础不作要求)。热学: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多方过程不做要求)。电场和磁场:真空中的静电场,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恒定电流和恒定电场,真空中恒定磁场,磁介质中的磁场,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场(电场的边值关系,基尔霍夫定律不作要求)。振动和波动:机械振动和电磁振动,机械波和电磁波,波动光学(干涉条文的可见度,旋光现象不作要求)。《普通物理学》(第五版一、二、三),程守洙、江之水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08 电子技术基础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占50%):二极管、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和多级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等不作要求)。《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华中理工大学电子教研室编,康华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占50%):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常用组合逻辑功能器件,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常用时序逻辑功能器件,(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脉冲波形数模与模数转换及数字系统设计等不作要求)。《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华中理工大学电子教研室编,康华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833 物理光学:光的电磁理论;光波的叠加与分析(不含光波分析);光的干涉和干涉仪;多光束干涉与光学薄膜(不含薄膜波导);光的衍射(不含全息照相);傅里叶光学(不含光学信息处理)。《物理光学》(第五版),梁铨廷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注:能覆盖复习范围的其它参考书均可。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所2025年推免生招生简章

 

一、单位简介

八三五八所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是国内最早从事航天与国防光电工程技术研究单位之一,是航天与国防工业系统的骨干所、核心所,主要从事国防光电系统与配套的光学、光电部组件及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和批生产工作,特别是在红外成像与激光探测、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光电传感器、智能信息处理等专业技术领域拥有国内一流的人才队伍和一流的科研环境,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高科技成果,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为我国航天与国防装备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享受政府特贴专家26名,受聘军委科技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科工局专家31名,国家某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0名。现有1个国家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中心1个集团级工程中心,3个企业联合实验室设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八三五八所自1984年开始招收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全体导师的辛勤培育下,已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200余名,均已成长为国防光电装备建设的核心骨干人才

二、报名须知

1、招生原则: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勿滥的原则;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的原则。

2、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报考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必须是2025年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且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优秀,专业成绩或综合成绩名列本专业前茅。

5)具有本校对外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资格。

6)在本科学习期间未受过任何处罚或处分。

3、培养专业:光学工程   

招推免生人数:4人    

研究方向:(1)光电成像技术          

2)光电制导与仿真技术

3)实时图像处理与分析

4)光电信号处理与分析技术

5)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

4、学 制:2.5年  

招生专业:光学工程、光电信息、计算机、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

招生性质:八三五八所招收的是国家计划内定向硕士研究生(学术型),毕业后原则上分配在我所工作。

5、在学期间待遇:研究生在读期间,不收取学费,享受每月4000元的助学金,并享受劳保、医疗及福利性补贴等与在职职工同等待遇。

三、接收流程

1、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 (网址: https://yz.chsi.com.cn/tm) 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已被招生单位录取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2、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在推免复试前将对参加复试的考生报名资格进行审查,核查内容包括:报名信息、身份证、推免资格、本科成绩单及有关证书原件等,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考生,不予复试;对提供证件弄虚作假者,经查实后取消录取资格。

3、加强综合考核既要加强对推免生专业素养、研究能力和创新潜质的考查,也要加强对科学精神、学术道德、专业伦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考核评价。复试主要以面试为主,外语水平、专业课和体检为辅,政治思想表现等在面试中考核。复试成绩实行百分制,六十分为合格,复试不合格的,不予录取。

4、考生体检工作由本单位在考生拟录取后统一安排组织进行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 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规定,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要求,结合我所职工入职体检要求执行。 

5、凡通过复试,被我接收的考生,我所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发布待录取通知,考生收到待录取通知后,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推免服务系统确认录取,否则视为放弃。                                                         

6、拟录取名单确定后,严格按照教育部及天津市有关要求以网上公示的形式向参加复试的考生公示,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公示网址为: www.fhjs.casic.cn

7、录取的推荐免试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其录取资格。

1)在申请推免生过程中发现有弄虚作假的;

2)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学校纪律处分或被追究法律责任的;

3)入学前未取得学士学位或本科毕业证书的。

四、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天津市空港经济区中环西路58号;

通讯地址:天津市空港经济区中环西路58号(邮编:300308)

人: 刘老师                            

联系电话:022—58168573    邮箱:zhaosheng_8358@163.com

   真:022—58168358

五、监督和申述渠道

1、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举报电话:022-58168537。  

2、举报邮箱 :tj8358@163.com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是省委领导的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是省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党的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省委省政府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校(院)现有哲学、政治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公共管理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政治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是湖南省首批7个省级重点智库之一,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首批来源智库、中国核心综合性智库榜单。内设省共青团学校、省妇女干部学校、省民族干部学校,有1个国家级科研基地、5个省级科研基地,挂靠管理湖南省政治学会、湖南行政管理学会、湖南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等7个省级学会。

一、招生计划

2025年面向全国拟招收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两种类型硕士研究生83名左右(最终招生数以教育部下达的为准)。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和公共管理5个一级学科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专业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公共管理(MPA)招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具体招生专业、名额、考试科目、参考书目等详见《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25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以下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必须符合第二条“报考条件”中的1、2、3、4各项要求外,报考前所学专业应为非法学专业。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必须符合第二条“报考条件”中的1、2、3、4各项要求外,报考前所学专业应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报考)。

3)报名参加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必须符合第二条“报考条件”中的1、2、3各项要求外,还须符合以下要求: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报考我校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须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1.网上报名要求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10月15日至10月28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4)考生应按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5)考生要如实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网址 :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我校复试开始之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否则不予复试。

7)符合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并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及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符合教育部规定享受其他初试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享受相应照顾或加分政策。

8)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提供真实材料。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等原因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网上确认要求

1)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有关补充材料。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行承担。

4)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5)我校根据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参加考试。

3. 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 A4 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4.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四、考试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1.初试时间:

202412月21日至22日(详细时间以准考证上注明的为准)。

2.初试科目:

12月21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

12月21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2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月22日下午  业务课二

3.初试方式均为笔试。全国统考初试的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定。其它科目由我校自行组织命题。

4.复试科目为专业课(笔试)、外语听力与口语、专业综合面试。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公共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公共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5.复试具体事项及要求将在我校网站上适时公布。

五、调剂和录取

我校按照教育部有关政策规定制定并公布调剂、录取工作办法,根据招生计划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将在我校网站公示,未经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六、体检

1.时间:体检工作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具体时间由我校另行通知。

2.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要求,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等文件规定执行。

七、学习方式与学制

我校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种基本学制均为三年。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及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校统一安排住宿。公共管理硕士MPA)的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课程学习等一般安排在双休日进行,学习期间档案、工资、户口及医保关系等不转入我校,学校不统一安排住宿。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毕业后都将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两者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八、学费和奖助学金

我校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887号)和湖南省相关文件的规定收取学费。我校通过设立学业奖学金、助学金、三助岗位等制度对研究生给予奖助。

1.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8000元/年,全日制法律硕士学费10000元/年,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学费14000元/年。

2.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资助对象为符合条件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

九、毕业与就业

学生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定向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就业,学校可按政策予以推荐。

十、其他

1.我校的招生信息一律在网上发布,考生在报名、考试过程中应随时关注我校网站研究生部网页上的最新信息。如遇国家政策调整,则以调整后的相关规定为准;其他未尽事宜按照教育部《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执行。

2.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未与任何其他社会机构合作开展考研辅导,也不接受要求提供辅导教师的咨询。

3.联系方式: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白云路386号

邮编:410006  学校代码:89643

网址:https://www.hlunet.cn

电话:(0731)82780216

联系人:薛老师

邮箱:315772742@qq.com

 

附件:《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研究生部

20249月30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是省委领导的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是省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党的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省委省政府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校(院)现有哲学、政治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公共管理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政治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是湖南省首批7个省级重点智库之一,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首批来源智库、中国核心综合性智库榜单。内设省共青团学校、省妇女干部学校、省民族干部学校,有1个国家级科研基地、5个省级科研基地,挂靠管理湖南省政治学会、湖南行政管理学会、湖南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等7个省级学会。

一、招生计划

2025年面向全国拟招收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两种类型硕士研究生83名左右(最终招生数以教育部下达的为准)。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和公共管理5个一级学科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专业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公共管理(MPA)招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具体招生专业、名额、考试科目、参考书目等详见《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25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以下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必须符合第二条“报考条件”中的1、2、3、4各项要求外,报考前所学专业应为非法学专业。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必须符合第二条“报考条件”中的1、2、3、4各项要求外,报考前所学专业应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报考)。

3)报名参加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必须符合第二条“报考条件”中的1、2、3各项要求外,还须符合以下要求: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报考我校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须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1.网上报名要求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10月15日至10月28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4)考生应按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5)考生要如实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网址 :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我校复试开始之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否则不予复试。

7)符合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并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及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符合教育部规定享受其他初试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享受相应照顾或加分政策。

8)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提供真实材料。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等原因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网上确认要求

1)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有关补充材料。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行承担。

4)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5)我校根据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参加考试。

3. 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 A4 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4.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四、考试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1.初试时间:

202412月21日至22日(详细时间以准考证上注明的为准)。

2.初试科目:

12月21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

12月21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2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月22日下午  业务课二

3.初试方式均为笔试。全国统考初试的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定。其它科目由我校自行组织命题。

4.复试科目为专业课(笔试)、外语听力与口语、专业综合面试。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公共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公共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5.复试具体事项及要求将在我校网站上适时公布。

五、调剂和录取

我校按照教育部有关政策规定制定并公布调剂、录取工作办法,根据招生计划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将在我校网站公示,未经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六、体检

1.时间:体检工作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具体时间由我校另行通知。

2.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要求,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等文件规定执行。

七、学习方式与学制

我校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种基本学制均为三年。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及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校统一安排住宿。公共管理硕士MPA)的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课程学习等一般安排在双休日进行,学习期间档案、工资、户口及医保关系等不转入我校,学校不统一安排住宿。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毕业后都将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两者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八、学费和奖助学金

我校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887号)和湖南省相关文件的规定收取学费。我校通过设立学业奖学金、助学金、三助岗位等制度对研究生给予奖助。

1.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8000元/年,全日制法律硕士学费10000元/年,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学费14000元/年。

2.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资助对象为符合条件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

九、毕业与就业

学生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定向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就业,学校可按政策予以推荐。

十、其他

1.我校的招生信息一律在网上发布,考生在报名、考试过程中应随时关注我校网站研究生部网页上的最新信息。如遇国家政策调整,则以调整后的相关规定为准;其他未尽事宜按照教育部《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执行。

2.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未与任何其他社会机构合作开展考研辅导,也不接受要求提供辅导教师的咨询。

3.联系方式: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白云路386号

邮编:410006  学校代码:89643

网址:https://www.hlunet.cn

电话:(0731)82780216

联系人:薛老师

邮箱:315772742@qq.com

 

附件:《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研究生部

20249月30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是省委领导的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是省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党的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省委省政府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校(院)现有哲学、政治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公共管理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政治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是湖南省首批7个省级重点智库之一,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首批来源智库、中国核心综合性智库榜单。内设省共青团学校、省妇女干部学校、省民族干部学校,有1个国家级科研基地、5个省级科研基地,挂靠管理湖南省政治学会、湖南行政管理学会、湖南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等7个省级学会。

一、招生计划

2025年面向全国拟招收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两种类型硕士研究生83名左右(最终招生数以教育部下达的为准)。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和公共管理5个一级学科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专业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公共管理(MPA)招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具体招生专业、名额、考试科目、参考书目等详见《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25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以下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必须符合第二条“报考条件”中的1、2、3、4各项要求外,报考前所学专业应为非法学专业。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必须符合第二条“报考条件”中的1、2、3、4各项要求外,报考前所学专业应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报考)。

3)报名参加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必须符合第二条“报考条件”中的1、2、3各项要求外,还须符合以下要求: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报考我校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须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1.网上报名要求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10月15日至10月28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4)考生应按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5)考生要如实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网址 :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我校复试开始之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否则不予复试。

7)符合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并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及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符合教育部规定享受其他初试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享受相应照顾或加分政策。

8)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提供真实材料。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等原因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网上确认要求

1)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有关补充材料。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行承担。

4)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5)我校根据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参加考试。

3. 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 A4 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4.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四、考试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1.初试时间:

202412月21日至22日(详细时间以准考证上注明的为准)。

2.初试科目:

12月21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

12月21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2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月22日下午  业务课二

3.初试方式均为笔试。全国统考初试的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定。其它科目由我校自行组织命题。

4.复试科目为专业课(笔试)、外语听力与口语、专业综合面试。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公共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公共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5.复试具体事项及要求将在我校网站上适时公布。

五、调剂和录取

我校按照教育部有关政策规定制定并公布调剂、录取工作办法,根据招生计划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将在我校网站公示,未经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六、体检

1.时间:体检工作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具体时间由我校另行通知。

2.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要求,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等文件规定执行。

七、学习方式与学制

我校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种基本学制均为三年。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及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校统一安排住宿。公共管理硕士MPA)的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课程学习等一般安排在双休日进行,学习期间档案、工资、户口及医保关系等不转入我校,学校不统一安排住宿。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毕业后都将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两者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八、学费和奖助学金

我校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887号)和湖南省相关文件的规定收取学费。我校通过设立学业奖学金、助学金、三助岗位等制度对研究生给予奖助。

1.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8000元/年,全日制法律硕士学费10000元/年,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学费14000元/年。

2.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资助对象为符合条件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

九、毕业与就业

学生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定向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就业,学校可按政策予以推荐。

十、其他

1.我校的招生信息一律在网上发布,考生在报名、考试过程中应随时关注我校网站研究生部网页上的最新信息。如遇国家政策调整,则以调整后的相关规定为准;其他未尽事宜按照教育部《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执行。

2.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未与任何其他社会机构合作开展考研辅导,也不接受要求提供辅导教师的咨询。

3.联系方式: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白云路386号

邮编:410006  学校代码:89643

网址:https://www.hlunet.cn

电话:(0731)82780216

联系人:薛老师

邮箱:315772742@qq.com

 

附件:《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研究生部

20249月30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是省委领导的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是省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党的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省委省政府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校(院)现有哲学、政治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公共管理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政治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是湖南省首批7个省级重点智库之一,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首批来源智库、中国核心综合性智库榜单。内设省共青团学校、省妇女干部学校、省民族干部学校,有1个国家级科研基地、5个省级科研基地,挂靠管理湖南省政治学会、湖南行政管理学会、湖南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等7个省级学会。

一、招生计划

2025年面向全国拟招收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两种类型硕士研究生83名左右(最终招生数以教育部下达的为准)。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和公共管理5个一级学科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专业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公共管理(MPA)招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具体招生专业、名额、考试科目、参考书目等详见《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25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以下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必须符合第二条“报考条件”中的1、2、3、4各项要求外,报考前所学专业应为非法学专业。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必须符合第二条“报考条件”中的1、2、3、4各项要求外,报考前所学专业应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报考)。

3)报名参加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必须符合第二条“报考条件”中的1、2、3各项要求外,还须符合以下要求: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报考我校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须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1.网上报名要求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10月15日至10月28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4)考生应按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5)考生要如实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网址 :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我校复试开始之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否则不予复试。

7)符合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并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及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符合教育部规定享受其他初试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享受相应照顾或加分政策。

8)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提供真实材料。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等原因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网上确认要求

1)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有关补充材料。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行承担。

4)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5)我校根据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参加考试。

3. 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 A4 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4.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四、考试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1.初试时间:

202412月21日至22日(详细时间以准考证上注明的为准)。

2.初试科目:

12月21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

12月21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2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月22日下午  业务课二

3.初试方式均为笔试。全国统考初试的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定。其它科目由我校自行组织命题。

4.复试科目为专业课(笔试)、外语听力与口语、专业综合面试。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公共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公共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5.复试具体事项及要求将在我校网站上适时公布。

五、调剂和录取

我校按照教育部有关政策规定制定并公布调剂、录取工作办法,根据招生计划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将在我校网站公示,未经公示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六、体检

1.时间:体检工作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具体时间由我校另行通知。

2.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要求,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等文件规定执行。

七、学习方式与学制

我校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种基本学制均为三年。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及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校统一安排住宿。公共管理硕士MPA)的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课程学习等一般安排在双休日进行,学习期间档案、工资、户口及医保关系等不转入我校,学校不统一安排住宿。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毕业后都将获得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两者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八、学费和奖助学金

我校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887号)和湖南省相关文件的规定收取学费。我校通过设立学业奖学金、助学金、三助岗位等制度对研究生给予奖助。

1.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8000元/年,全日制法律硕士学费10000元/年,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学费14000元/年。

2.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资助对象为符合条件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

九、毕业与就业

学生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定向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就业,学校可按政策予以推荐。

十、其他

1.我校的招生信息一律在网上发布,考生在报名、考试过程中应随时关注我校网站研究生部网页上的最新信息。如遇国家政策调整,则以调整后的相关规定为准;其他未尽事宜按照教育部《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执行。

2.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未与任何其他社会机构合作开展考研辅导,也不接受要求提供辅导教师的咨询。

3.联系方式: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白云路386号

邮编:410006  学校代码:89643

网址:https://www.hlunet.cn

电话:(0731)82780216

联系人:薛老师

邮箱:315772742@qq.com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研究生部

20249月30


中国航空研究院(640所)/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单位简介

中国航空研究院(640所)/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设计研发中心,担负着中国民用飞机项目研制的技术抓总责任,承担着飞机设计研发、试验验证、适航取证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等任务,是我国最大的民机研发中心。

单位类型:科研院所     院校代码:82937

二、培养目标

中国航空研究院(640所)培养热爱祖国,品德良好,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科研精神,进取精神的研究生。

三、本年度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

拟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研究方向

082501

飞行器设计

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力学综合

不区分研究方向

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

9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21自动控制原理

注:拟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最终批准的招生指标为准。

四、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和历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本科专业需与报考学科相近或相关);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五、报名办法

(一)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预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09日至10月12日),每天9:00-22:00。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查看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二网上确认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工作人员,根据核验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和网上报名编号等。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六、考试

1.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日期为全国统一考试时间。初试科目: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一)和专业课(详见专业目录),均为笔试。

2.初试合格者需进行复试,复试主要对考生专业知识、外语能力、综合素质进行系统综合测试。

七、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是保证入学新生质量的重要工作环节,复试前需由考生所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或工作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填报《思想政治品德情况表》,进行审核。

八、体检

考生复试时按规定提供近一个月内三甲医院体检报告。

九、录取

在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教育部有关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及中国航空研究院招生有关规定,根据本单位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依据总成绩从高到低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体检结果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不合格者均不予录取。

十、培养

录取研究生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制为3年,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可授予学历、学位证书。

十一、培养费用及奖学金

研究生需根据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入学通知交付学费

研究生在培期间可享受生活津贴、学期考核津贴、医疗保险补贴及寒暑假往返交通补贴等各类资助。

十二、联系方式

联系人:徐老师    联系方式:021-20865226  

邮箱:xuchen1@***

十三、申诉渠道

申诉渠道:sfyjwsj@***

上海材料研究所2025年硕士研究生(学术型)招生简章

一、上海材料研究所简介

上海材料研究所源于1946年成立的材料性能试验室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下,我所发展成为上海市新材料高科技企业、上海市工程材料技术骨干研发机构和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材料检测机构。

我所以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通过自主创新,在先进金属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工程陶瓷材料、功能陶瓷材料以及消能减振材料及技术等领域,开发了大量工程新材料及应用的关键技术,为产业竞争力提升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我所着力发展工程材料创新开发支撑体系,建立了以材料组成和性能检测、无损检测、质量评定和失效分析为依托的材料技术服务平台和服务链,检测资质的权威性、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可靠性等在国内外同行中有较高的信誉和影响。

我所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国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焊缝试验和检验分技术委员会全国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减振材料及设备分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单位我所编辑出版了《机械工程材料》、《理化检验-化学分册》、《理化检验-物理分册》、《无损检测》、《腐蚀与防护》、《电力与能源》等多种专业技术刊物。

多年来,我所完成了国家和上海市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及国内外各行业项目500余项,190多项科研成果或产品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及市级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298项,现有有效专利160项,培养了国家、省市级优秀人才24人次。

    我所从1979年开始培养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为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502材料学。我所承担了多项国家及上海市重点项目,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导师队伍,导师与研究生人数比例高达21;研究生课题既注重理论水平的提高,又注重深入实践。四十多年来,坚持培养材料领域技术和应用结合型人才,研究生得到理论基础和应用技能的双重提升,发表的科技论文多篇被SCIEI和中文核心期刊收录,就业的研究生均能较快较好地适应科研工作的需要。

我所具备优越的科研与教学条件,拥有配套的生产、检测和试验设备仪器。研究生在读期间设有助学金和奖学金,研究生可享受免费工作午餐和住宿,配备有空调、衣柜、电脑桌椅等,生活环境良好。研究生毕业后,在双向选择的原则下,所毕业的研究生优先聘用。

二、招生计划

     上海材料研究所2025年招收学术型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5人。

三、培养专业及方向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共计3)

01隔震减振制程技术(1人)

02声学超构材料(1)

03无损检测技术(1)

080502 材料学(共计2)

01铁基阻尼材料(1)

02功能陶瓷材料(1)

四、入学方式

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

五、学制

       3

六、授课安排

在上海材料研究所进行培养第一学年在复旦大学学习基础课程。

七、学费标准

每年学费为8000元。

免费提供住宿和工作日午餐。

八、助研金情况

研究生在读期间1500/月。

九、奖学金情况

设立有奖学金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优秀称号评选。

研二、三年级年底奖学金:一等奖3500元,二等奖2500元。

十、报考条件

报名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所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或2年以上的人员

4. 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前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十一、报名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选择上海材料研究所报名。

十二、初试

应在规定时间内,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身份证参加考试。

考试科目:

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101政治、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2材料力学(自命题);

080502材料学”专业:101政治、201英语一、302数学二、801材料科学基础(自命题)。

自命题考试参考书目

802材料力学:《材料力学》3,殷雅俊范钦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01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版,胡赓祥、蔡珣、戎咏华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十三、复试

(一)复试考生名单的确定

1. 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所、初试成绩总分和单科均满足A区国家统考分数线的考生,直接进入复试。

2. 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我所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

3. 复试人数比例1:2~1:4,人数约为10~20人。复试名单由我所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讨论确定。

(二)复试成绩计算方法

复试成绩满分100分,包含以下内容。

1. 专业知识情况,满分20分。

评分依据为考生的专业知识回答情况。

2. 科研与创新情况,满分45分。

评分依据为考生在校(在职)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情况,比如文章发表、专利申请、科研实践、项目经验等。

3.  综合素养情况,满分20分。

评分依据为考生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未来发展规划、对本单位了解程度、语言表达能力及其他综合素养体现。

4.  英语表达情况,满分15分。

评分依据为考生用英语表达的熟练度和准确性。

(三)录取方法

初试成绩×50%+复试成绩×50%为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按“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502材料学两个专业分别排列名次,按计划招生名额由高到低的顺序拟录取。拟录取的考生须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调查并体检,如有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或体检不通过,则按专业名次依次递补,直至达到招生名额。拟录取名单在我所官方网站上公示10个工作日。

十四、联系方式

联系 金老师

联系电话:021-65553912

电子邮箱:jinjingjing2014@163.com

       址:http://www.srim.com.cn

通讯地址:上海市虹口区邯郸路99

       编:200437

十五、申诉渠道

联系 马老师

申诉电话:021-65544873

电子邮箱:jjjc@srim.com.cn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2025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单位代码:83266

联 系 人:刘皓玉    

联系电话:(010)68745111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82号院实验楼研究生部

邮政编码:100086

E-mail:   cast_yanjiusheng@126.com

单位网址:www.cast.cn

  

一、单位简介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68年2月20日,首任院长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经过5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主要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研制基地,是中国空间事业最具实力的骨干力量。

自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研究院已抓总研制并成功发射了480余颗航天器,实现290余颗航天器在轨运行,研制的航天器覆盖载人航天、月球与深空探测、导航定位、对地观测、通信广播、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六大系列航天器,实现了大、中、小、微型航天器的系列化、平台化发展。研究院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工程、高分工程为代表的重大航天任务,为实现我国航天三大里程碑跨越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十分重视空间技术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名,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0人,15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和8400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自1978年招收研究生以来,已经形成学科专业齐全,管理体制配套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自主设置二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8个。博士生导师200余人,硕士生导师500余人。研究院拥有包括研究生教室、多媒体电化教室、集同设计实验室等8000多平米的教学实践场地。研究生基础课阶段在研究生部集中授课,研究院为在学研究生提供掌握航天器基础知识、增强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科研平台。研究生论文阶段将以预研、在研型号任务及各类基金项目作为论文研究背景,研究院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优良的实验条件和优厚的助学助研待遇,开展论文研究工作。

学生在学期间一律免收学费,统一安排住宿。硕士研究生享有每月助学金,以及研究院各类生活补贴和福利待遇,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意外伤害保险。

学生毕业后择优推荐至研究院各部、所(厂)工作,研究院也可为学生提供双向选择就业及自主创业等就业渠道。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充满着许多机遇与挑战,期待着有志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青年学子加入我们的团队,为共同建设航天强国、创造中国航天的辉煌施展你们的睿智与才华。

二、报考须知

1.具体报考程序参见国家教育部、北京教育考试院或当地省招办当年的相关招生文件规定。欢迎广大考生来电、来函或在线咨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招生信息。

2.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各招生专业接收相关高校应届推荐免试研究生,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可直接与研究院研招办联系。

3.报考研究院的北京市考生,选择报名点为(1176)中国农业科学院;外省市的考生,选择当地报考点进行报名,具体情况可查询当地省(市)招生办网站。

4.考生在报名时,培养方式为非定向培养,并在备注栏填写相关报考部(所)、厂。

三、专业课复习范围和参考书

1. 自动控制原理(801)

复习范围: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过渡过程、误差分析、根轨迹法和频率特性法、综合与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李雅普洛夫稳定性分析,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占20%,不考最优化控制及滤波估计)。

参考书目:

《自动控制原理》(1-9章),胡寿松编

2. 传热学(802)

复习范围:

传热的基本概念、方式、定律、各参量的物理意义,一维稳态导热的基本规律及计算,复合结构的导热计算,对流过程的特性物理量及其含义,基本的换热计算,辐射的基本定律、规划、常数及其应用,黑体、灰体的辐射换热,三种基本传热模式的基本复合计算。

参考书目:

《传热学》,杨世铭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 信号与系统(803)

复习范围:

信号;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傅氏变换及其应用——滤波、调制与抽样;拉氏变换与S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Z变换及Z域分析。

参考书目:

《信号与系统》上下册,郑君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 材料力学(804)

复习范围:

轴向拉压应力与材料的力学性能,轴向拉压变形,扭转,弯曲内力、应力、变形,应力应变状态分析,复杂应力状态强度问题,压杆稳定性,能量法,静不定问题分析,应力分析的试验方法,疲劳与断裂。

参考书目: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材料力学》(Ⅰ)、(Ⅱ),单辉祖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5. 理论力学(805)

复习范围:

各种力学平衡,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重心,点的运动,刚体的运动,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质点直线振动,碰撞,动力学普遍定理,达朗贝尔原理,虚位移原理,点在非惯性坐标系中的运动,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

参考书目:

《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理论力学》,李俊峰,张雄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6. 普通物理(806)

复习范围:

力学:质点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运动的守恒定律,刚体的转动(相对论基础不作要求)。

热学: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多方过程不作要求)。

电场和磁场:真空中的静电场,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恒定电流和恒定电场,真空中恒定磁场,磁介质中的磁场,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场(电场的边值关系,基尔霍夫定律不作要求)。

振动和波动:机械振动和电磁振动,机械波和电磁波,波动光学(干涉条文的可见度,旋光现象不作要求)。

参考书目:

《普通物理学》,程守洙、江之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7. 电子技术基础(808)

复习范围: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二极管、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和多级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等不作要求)。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常用组合逻辑功能器件,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常用时序逻辑功能器件(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脉冲波形数模与模数转换及数字系统设计等不作要求)。

参考书目: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华中理工大学电子教研室编,康华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华中理工大学电子教研室编,康华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8. 电磁场理论(850)

复习范围:

静电场的基本方程式和边界条件,静磁场的基本方程式和边界条件,位场计算方法,交变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及计算方法,电磁波的辐射,电偶极子的电磁场计算,磁偶极子的电磁场计算。

参考书:

《电磁场与电磁波》,谢处方、饶克谨,高等教育出版社

9. 应用光学(851)

复习范围:

几何光学基本原理,共轴球面系统的物像关系,眼睛和目视光学系统,平面镜棱镜系统,光学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辐射度学和光度学基础,色度学基础,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望远镜和显微镜,照相机和投影仪,光纤光学系统,激光光学系统,红外光学系统。

参考书:

《应用光学》,安连生,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0.复合材料(852)

参考书: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及工艺》,王汝敏等,科学出版社

11. 空间环境工程学(853)

复习范围:

空间环境的重要概念、航天器空间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日地空间环境、航天器空间辐射环境效应、航天器空间充放电效应、航天器中性大气及真空环境效应、微流星体及空间碎片、航天器力学环境试验、航天器热环境试验、航天器磁设计与试验、航天器空间环境工程设计、空间环境探测与预防等。

参考书:

《航天器空间环境工程》,杨晓宁等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2. 半导体物理(854)

参考书:

《半导体物理学》,刘恩科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招生单位代码:83266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03光学工程

4



01空间光学遥感器系统设计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51应用光学

508

02光学系统设计与检测技术


同上

508

03精密光电仪器控制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01自动控制原理

508

04航天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03信号与系统

508

 

05光电信号处理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08电子技术基础

508

06光学精密机械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05理论力学

508

07空间遥感器系统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51应用光学

508

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

4



01航天电磁测量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08电子技术基础

514

02远程校准与测量控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01自动控制原理

514

03深空探测弱信号测量与校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国家统考科目)

514

04航天遥感相机光学系统装调与像质评价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51应用光学

508

05航天遥感相机系统综合指标检测技术


同上

508

06精密仪器及机械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05 理论力学

514

07静电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06普通物理

514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10



01航天通信技术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03信号与系统

503

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704

02空间信息传输技术


同上

503

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704

03航天测控技术


同上

704

04航天微波与天线技术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50电磁场理论

503

704

05空间遥感信息处理技术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03信号与系统

503

704

06航天器导航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


同上

503

07空间信息应用系统集成技术


同上

503

08雷达信号处理技术


同上

704

★0810Z1空间信息网络与传输技术

3



01空间网络系统结构技术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08电子技术基础

513

02空间网络信息传输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03信号与系统

 

513

03空间网络信息管理技术


同上

513

04航天器电子信息管理技术


同上

513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

15



01航天控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01自动控制原理

502

02自适应控制


同上

502

03智能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


同上

502

04计算机控制


同上

502

05航天器控制系统及部件的检测技术


同上

502

06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


同上

502

07航天器控制系统任务分析与建模


同上

502

08航天器控制系统的构造、设计与集成技术


同上

502

09航天器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系统重构技术


同上

502

10航天器控制系统测试与仿真技术


同上

502

11航天器智能控制技术


同上

502

12空间操作与机器人控制


同上

502

13空间目标识别与图像处理技术


同上

502

14航天器自主故障诊断技术


同上

502

15航天器高精度姿态与轨道控制


同上

502

16航天器自主导航与轨道控制


同上

502

17智能自主交会对接制导、导航与控制


同上

502

18星座和编队飞行的控制


同上

13

19航天器推进技术


同上

502

20航天器敏感器技术


同上

502

21航天器执行机构技术


同上

502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



01空间容错技术及应用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国家统考科目)

502

02计算机辅助及应用技术


同上

502

03控制计算机及应用


同上

502

04航天器控制系统软件技术


同上

502

05操作系统及基础软件


同上

502

06空间微系统设计及抗辐射加固技术


同上

502

07空间信息物理系统


同上

502

08空间智能计算技术


同上

502

09空间计算机智能自主技术


同上

502

10空间计算机网络技术


同上

502

11并行处理与高性能计算


同上

502

12空间信息安全


同上

502

0825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20



01航天器总体设计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05理论力学

 

总体设计部

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

遥感卫星总体部

航天东方红

02航天器结构机构设计与分析


同上

总体设计部

529

03航天器电子与信息系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08电子技术基础

总体设计部

513

529

04航天器热控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02传热学

总体设计部

508

05空间光学遥感器总体设计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51应用光学

508

06航天器返回与着陆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05理论力学

508

07航天器复合材料技术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52复合材料

508

529

08航天器空间真空热环境工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53空间环境工程学

总装与环境工程部

09空间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技术


同上

总装与环境工程部

10航天器特殊环境工程


同上

总装与环境工程部

11航天器总装技术


同上

总装与环境工程部

12航天器力学环境工程


同上

总装与环境工程部

★0825Z1宇航材料工程

2



01宇航制造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04材料力学

529

★0825Z2宇航元器件工程

2



01宇航元器件保证总体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08电子技术基础

宇航物资保障事业部

02宇航元器件测试与试验技术


同上

宇航物资保障事业部

03元器件抗辐射技术


同上

宇航物资保障事业部

04元器件应用验证技术


同上

宇航物资保障事业部

0835软件工程

3



01空间数字媒体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国家统考科目)

503

02空间飞行器嵌入式软件技术


同上

503

03空间操作系统和操作环境技术


同上

503

04空间信息系统控制与管理技术


同上

503

05软件过程改进及产品保证技术


同上

503

06空间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技术


同上

503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单位代码:83269

联 系 人:朱姝

单位名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联系电话:(029)85613393

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航天城东长安街504号研招办

邮政编码:710100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

7



01空间微波技术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50电磁场理论


02航天器天线技术

03电磁对抗技术

04时频传递技术


同上

同上

同上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9



01航天器数据传输与处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03信号与系统


02航天器通信技术


同上


03航天器导航技术


同上


04航天器遥感技术


同上


05航天器测控技术


同上


0825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2



01空间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 ④805理论力学


02空间机构与机电系统设计

03航天器电子产品先进制造


同上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

单位代码:83271

联 系 人:胡梦姝

联系电话:(0931)4585206-604、4585232-604

通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飞雁街100号510所研招办

邮政编码:730010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

16



01真空技术与物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6普通物理


02表面科学与工程


同上


03空间环境效应及控制


同上


04空间电推进技术与工程


同上


05空间电子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8电子技术基础


06原子频标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6普通物理


07测量技术与仪器


同上


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

2



01空间制冷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2传热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内蒙古科技大学(原名包头钢铁学院)成立于1956年,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199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2000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学校并入;2003年更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2008年成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被教育部批准为新增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

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且均为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2个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6个提质培育学科,2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

一、培养目标

内蒙古科技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类别

内蒙古科技大学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主要招收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

学术型研究生是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例如:工学、理学、管理学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培养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

专业学位研究生又分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两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三、招生专业及计划

2025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1331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408人,专业学位研究生923人(含“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12人),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729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194名,最终招生人数以国家正式下达招生计划文件为准。

内蒙古科技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附件1)分学科、专业列出拟招生人数和拟招收推免生人数,未完成推免计划将转入普通招生计划中招生。我校在录取时将根据上线考生情况适当调整各学科、专业招生数。

、报考要求

(一)基本报考要求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需符合《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要求,且符合报考学科专业具体要求(见附件1《内蒙古科技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的“备注”栏)。

(二)其他要求

1.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请选择我校专业硕士相关专业

2.我校部分专业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具体专业及学业要求请查询《内蒙古科技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

3.报考非全日制专业的考生须是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定向单位必须填写具体工作单位,复试时需提交在职证明等材料。

、报名及资格审核

考生报名前,请务必认真阅读教育部有关规定、我校本年度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等,确认符合条件后再进行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

报考2025年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技术服务工作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

1.网上报名时间: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日9:00~22:00。相关工作安排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并公布

2.报名流程

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考生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3)考生(含推免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4)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招生单位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5)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符合上述规定条件并申请享受照顾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并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及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报考点对相关考生资格进行初审,招生单位在复试(含调剂)前进行复审。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享受相应照顾政策。

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以报考时查验的身份证为准,复试时不得更改。少数民族地区以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为准。

加分政策范围严格按照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执行,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必须符合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符合并申请享受初试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进行审核。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享受相应加分政策。

(二)网上确认

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在研招网或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1.网上确认时间由考生所选报考点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

请考生及时关注报考所在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报考点的公告。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有关补充材料。

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三)推免生报名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有意报考我校者,请阅读《内蒙古科技大学2025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招生章程》,并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在规定截止日期仍未被招生单位录取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录取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2025年我校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矿冶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7家企业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博士改革试点工作,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接收具有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

(四)报名资格审核

对于完成网上报名缴费和网上确认的考生,我校将按照招生章程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核,报考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考生不予准考。

(五)打印准考证。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具体时间以研招网通知为准),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初试

(一)初试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

12月21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

12月21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2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月22日下午 业务课二

)初试科目

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笔试科目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科目有: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管理类综合能力、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法律硕士综合(非法学)、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法律硕士综合(法学)、教育综合。

其他课程均由学校命题,具体内容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考试大纲

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考试大纲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编制或教育部指定相关机构组织编制;自命题科目的命题由我校自行组织,考试大纲由学校统一编制(详见附件2《内蒙古科技大学2025年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大纲》)。

、学制、学费及奖助学金

(一)学制

所有类别硕士研究生的学制均为3年。

(二)研究生学费标准为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000元/年;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12000元/年;

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15000元/年。

(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奖助政策

为确保全日制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充分展示才能,学校将为全日制研究生提供多方位,奖助学金。全日制研究生享受奖助政策主要包括: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自治区奖学金、自治区学业奖学金等(具体奖助政策及金额以最新文件为准)。

八、校区及住宿情况

内蒙古科技大学位于包头市昆区阿尔丁大街7号,以阿尔丁大街为分隔,分东校区、西校区。

学校为全日制研究生安排住宿,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安排住宿。住宿费:六人间1000元/年,四人间1100元/年。

、毕业就业

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我校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硕士研究生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其它

1.我校复试、调剂、录取相关办法将于20253月份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发布。

2.为方便联系,考生务必认真填写联系电话(固定电话和手机),联系电话须在20259月前有效。

3.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5.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招生单位官方网站等方式,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等,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6.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学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学校不承担责任。

7.本简章及其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学校研究生院,如有变更以最新公布为准。

十一、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内蒙古科技大学

学校代码:10127

通讯地址:内蒙古包头市昆区阿尔丁大街7号内蒙古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编:014010;

咨询电话:0472-5951507

内蒙古科技大学主页:https://www.imust.edu.cn/

研究生院主页:https://graduate.imust.edu.cn/

包头师范学院和包头医学院独立招生,如报考这两所学校相关专业请另行咨询。

包头师范学院咨询电话0472-61935036193505

包头医学院咨询电话0472-71678327167830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