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更多>>广播电视专业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制作、编辑、播出及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结合了新闻学、传播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知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广播电视专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领域:
广播电视新闻:学习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技能,掌握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规律。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包括节目策划、编导、摄像、剪辑、音效等制作流程的学习。
广播电视技术:了解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接收、处理等技术知识。
该专业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实践性强:通过大量的实验、实习和项目实践,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创新性要求高:鼓励学生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适应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跨学科融合:结合新闻传播、艺术设计、信息技术等多领域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
随着数字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专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广播电视技能,还需学习新媒体技术,如网络直播、短视频制作等,以适应媒体融合的时代需求。
招生院校
更多>>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电影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
辽宁大学
北京城市学院
河北大学
吉林艺术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北华大学
上海戏剧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统考科目
更多>>广播电视专业的统考科目因考试类型(硕士统考、博士申请考核等)和院校要求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公共课)
1. 思想政治理论(100分)
考试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时政热点
题型:选择题(50%)+ 分析题(50%)。
2. 英语一(100分)
考试内容:阅读理解、翻译、写作,部分院校允许选考其他语种(如日语、俄语)。
二、专业课(院校自主命题)
多数院校的广播电视专业课为 “广播电视艺术综合”,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50-60分)
核心考点:
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
广播电视艺术理论
广播电视艺术批评
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50-60分)
核心考点:
广播电视节目策划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
广播电视节目类型分析
三、代表院校考试科目示例
| 院校 | 专业课代码 | 考试内容 | 特殊要求 |
|---|---|---|---|
| 中国传媒大学 | 803 |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 侧重实践能力 |
| 北京电影学院 | 701 | 广播电视艺术理论 | 强调影视艺术 |
| 上海戏剧学院 | 802 | 广播电视艺术综合 | 包含戏剧元素 |
四、备考建议
公共课重点:
政治:重点关注时政热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英语:强化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专业课策略:
广播电视艺术基础:以《广播电视艺术学》为基础,学习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和理论。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关注最新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和节目类型。
真题利用:
研究目标院校近5年真题,总结高频考点。
考试专题
更多>>广播电视专业研究生考试真题示例及分析
广播电视研究生考试通常包括公共课(政治、英语)和专业课(广播电视理论、实务、历史等)。以下是典型院校的考试真题及命题特点分析,供考生参考。
一、公共课真题(全国统考)
1. 思想政治理论(马经相关考点)
2023年分析题(10分):
"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
问题:结合广播电视媒体的特点,分析其在意识形态传播中的作用和挑战。
二、专业课(院校自主命题)
1. 广播电视理论(50分)
中国传媒大学(2023年)
简答题(15分):
简述广播电视的公共性与商业性的关系。
论述题(20分):
结合实例,论述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媒体的转型策略。
2. 广播电视实务(50分)
北京电影学院(2022年)
案例分析题(25分):
分析某热门电视节目的制作特点及其受众吸引力。
创作题(25分):
根据给定主题,撰写一份电视节目策划书。
三、院校命题特点对比
| 院校 | 广播电视理论重点 | 广播电视实务重点 |
|---|---|---|
| 中国传媒大学 | 媒体融合、传播理论 | 节目策划、制作技术 |
| 北京电影学院 | 影视美学、叙事学 | 导演创作、摄影技术 |
| 中央戏剧学院 | 戏剧影视文学 | 表演、舞台设计 |
四、备考建议
1. 核心教材推荐
广播电视理论:
《广播电视概论》(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广播电视实务:
《电视节目制作》(王晓红)
《广播电视写作》(张颂)
2. 近年命题趋势
实务操作题占比提升(如节目策划、案例分析)
新媒体融合热点(如短视频、直播对传统广播电视的影响)
跨学科综合(如传播学+社会学分析)
3. 真题获取渠道
院校官网(部分学校会公布近年真题)
考研论坛(如"传媒人网"的回忆版真题)
辅导机构(如"圣才考研网"的《广播电视考研真题汇编》)
五、典型院校真题示例
1. 中国传媒大学(2023年)
论述题(25分):
结合实例,论述广播电视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传播策略。
2. 北京电影学院(2022年)
创作题(25分):
以"城市记忆"为主题,创作一档纪录片策划方案。
总结
广播电视考试实务题占比高(约50%-60%),需熟练掌握节目策划、案例分析,同时理论部分需结合最新传媒发展动态。建议:
重点突破实务题(如策划书写作、节目分析)
关注传媒热点(如媒体融合、5G技术应用)
研究目标院校命题风格(如中传偏重理论,北电偏重创作)
专业招生
更多>>广播电视专业招生情况分析(2024年最新)
一、招生院校层次分布
| 院校层次 | 代表院校 | 招生特点 |
|---|---|---|
| 顶尖名校 |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 | - 艺术类考试竞争激烈 - 重视作品集和面试表现 - 招生名额有限 |
| 985/211重点 |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 | - 综合素养要求高 - 部分院校有文化课成绩要求 - 提供跨学科培养 |
| 地方特色院校 | 浙江传媒学院、山西传媒学院、南京艺术学院 | - 专业性强 - 实践机会多 - 分数线相对较低 |
二、近年招生数据对比(2023年)
| 院校 | 招生人数 | 复试分数线 | 备注 |
|---|---|---|---|
| 中国传媒大学 | 50-60人 | 艺术类分数线+校考成绩 | 校考包括笔试和面试 |
| 北京电影学院 | 30-40人 | 艺术类分数线+专业考试 | 重视创意和表现力 |
| 中央戏剧学院 | 20-30人 | 艺术类分数线+面试 | 表演和导演方向竞争激烈 |
| 浙江传媒学院 | 100-120人 | 文化课成绩+专业成绩 | 广播电视编导方向热门 |
三、研究方向与热度排名
广播电视编导(最热门,就业面广)
播音与主持艺术(竞争激烈,要求高)
影视摄影与制作(技术性强,实践多)
戏剧影视文学(创意写作,剧本创作)
数字媒体艺术(新兴方向,发展快)
四、最新招生政策变化
艺术类考试改革:
部分院校取消校考,采用省统考成绩
文化课成绩要求提高:
一些院校提高了文化课成绩在录取中的比重
跨学科培养:
部分院校开设了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交叉课程
五、报考建议
准备作品集:
提前准备高质量的作品集,展示个人才华
关注政策变化:
及时了解目标院校的招生政策调整
提升综合素质:
除了专业技能,也要注重文化课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六、2024年预测趋势
招生规模:部分院校可能扩大招生,尤其是数字媒体艺术方向
考试形式:线上考试和面试可能成为常态
就业前景: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对人才需求增加
专业点评
更多>>广播电视专业深度点评
广播电视专业作为传媒学科的重要分支,在新闻传播、影视制作和媒体运营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以下从学科特点、就业前景、适合人群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并附院校梯队排名及报考建议。
一、学科特点与优势
1. 学科定位
广播电视专业主要研究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传播和管理,包括:
新闻采编(新闻报道、专题制作)
影视制作(剧本创作、导演、摄像、剪辑)
媒体运营(频道管理、广告经营)
新媒体技术(数字媒体、网络传播)
2. 核心优势
✅ 实践性强:适合喜欢动手操作、创意表达的学生
✅ 就业面广:可在电视台、广播电台、影视公司、新媒体平台等多领域就业
✅ 创意空间大:鼓励创新思维和艺术表达
✅ 技术前沿:涉及最新的媒体技术和传播手段
3. 潜在劣势
❌ 竞争激烈:优质岗位有限,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人脉资源
❌ 工作强度大:影视制作、新闻采编等工作常常需要加班
❌ 部分院校设备不足:若学校资源有限,可能影响实践学习效果
二、就业前景分析
1. 主要就业方向
| 行业 | 典型岗位 | 薪资水平(应届) | 发展路径 |
|---|---|---|---|
| 电视台/广播电台 | 记者、编导、主持人 | 10-20万/年 | 记者→主编→制片人 |
| 影视制作公司 | 导演、摄像、剪辑师 | 15-30万/年 | 助理→导演→制片人 |
| 新媒体平台 | 内容运营、短视频制作 | 12-25万/年 | 运营专员→内容总监 |
| 广告公司 | 创意策划、影视广告制作 | 15-35万/年 | 策划→创意总监 |
2. 就业竞争力
优势:实践经验丰富,创意能力强,适应新媒体环境
劣势:相比传统行业,稳定性较低,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
三、适合报考人群
1. 推荐人群
✔ 对传媒行业有热情:喜欢新闻、影视、创意工作
✔ 创意能力强:擅长写作、摄影、视频制作等
✔ 适应能力强:能够接受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环境
✔ 技术兴趣浓厚:对新媒体技术、影视制作技术有兴趣
2. 不推荐人群
✖ 追求稳定工作:更适合公务员、教师等传统职业
✖ 缺乏创意和激情:可能难以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脱颖而出
✖ 技术恐惧者:对新技术、新工具接受度低的学生可能学习困难
四、院校梯队与报考难度
1. 顶尖院校(学科评估A+)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影视制作顶尖)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摄影、剪辑强势)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表演相关)
报考难度:竞争激烈,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创意能力
2. 性价比院校(学科评估B+以上)
上海戏剧学院(影视制作、戏剧影视文学)
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新媒体技术)
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制作、动画设计)
报考难度:相对适中,适合中等水平考生
3. 冷门但好上岸院校
山西传媒学院(广播电视技术、新闻采编)
四川传媒学院(影视制作、新媒体运营)
特点:录取分数线较低,适合求稳考生
五、报考建议
创意导向:优先选择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创意氛围浓厚
技术导向:考虑浙江传媒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技术设备先进
求稳策略:选择地方传媒学院,如山西传媒学院、四川传媒学院
总结
广播电视专业适合热爱传媒行业、具备创意和技术能力的学生,就业方向多样但竞争激烈。报考时需结合自身兴趣和能力,选择匹配的院校层次和专业方向。
报考指南
更多>>以下是关于广播电视报考的详细指南,涵盖专业介绍、研究方向、院校推荐、备考建议等内容,帮助你系统了解并规划报考路径。
一、广播电视概述
广播电视是传媒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节目制作、新闻传播、影视编导等多个领域。它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渠道,也是文化娱乐的重要形式。
主要分支方向:
广播电视新闻:专注于新闻采集、编辑和播报。
广播电视编导:涉及节目策划、导演和制作。
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层面,包括信号传输、设备维护等。
影视制作: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和后期制作。
二、报考院校推荐
1. 国内顶尖院校
第一梯队: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编导、影视技术)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导演)
第二梯队:
上海戏剧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南京艺术学院
2. 海外院校
美国:南加州大学(USC)、纽约大学(NYU)
英国:伦敦电影学院、皇家艺术学院
三、报考流程与准备
1. 本科/硕士报考
考试科目:
公共课:语文、数学、英语
专业课:根据专业方向不同,可能包括影视评论、剧本写作、面试等。
2. 备考建议
专业知识:
阅读相关书籍,如《广播电视概论》《影视导演基础》等。
观看经典影视作品,学习叙事和拍摄技巧。
实践能力:参与校内外的影视制作活动,积累经验。
四、就业方向
电视台/广播电台:新闻记者、节目主持人、编导等。
影视制作公司:导演、编剧、摄像师等。
新媒体:网络视频制作、自媒体运营等。
五、注意事项
作品集:报考影视类专业通常需要提交作品集,提前准备。
面试:部分院校有面试环节,考察专业素养和表达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