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福建医科大学202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请浏览https://yjsy.fjmu.edu.cn/2023/0922/c2439a185081/page.htm

集美大学202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

集美大学地处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自然资源部与福建省、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推免生资格单位,面向全国招生。学校办学始于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18年创办的集美学校师范部和1920年创办的集美学校水产科、商科,迄今已有105年历史。学校以“诚毅”为校训,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坚持“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在海内外享有广泛声誉。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仅体育硕士(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收同等学力身份考生。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报名条件(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报名条件(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报名条件(一)中第1、2、3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招收推免生的具体条件和详细办法请见我校《集美大学2024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简章》。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具体报考要求详见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安排)。

(一)网上报名要求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

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3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s://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我校的一个专业。

4.考生应按我校要求如实填写本人学习和所受奖惩情况并提供真实材料,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5.报名期间研招网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6.现役军人报考我校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军队相关部门制定的报考规定,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我校联系。

7.符合教育部规定条件并申请享受照顾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并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及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报考点对相关考生资格进行初审,我校将在复试(含调剂)前进行复审。

符合教育部规定条件并申请享受初试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我校将在复试(含调剂)前进行复审。

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享受相应照顾或加分政策。

8.残疾考生如需组考单位在考试期间提供合理化考试便利服务的,请于报名阶段与考点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我校沟通申请,以便提前准备。

9.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进行志愿填报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0.考生(含推免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务必认真校对姓名、身份证号码、学历证书号码等重要信息,通讯地址必须详细、准确,且在2024年8月前有效。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网上确认要求

1.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有关补充材料。

3.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考生应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5.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四、考生报考资格审查

我校将对考生网上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考生填报的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准予考试。如若在资格审核中发现考生伪造、变造证件时,我校将向公安机关报案。

五、初试

(一)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三)初试日期和时间: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四)初试科目

12月23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

12月23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4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月24日下午 业务课二

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五)考试大纲及命题

初试科目详见我校招生专业目录。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化学(农)、管理类综合能力、教育综合、经济类综合能力、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法律硕士综合(非法学)、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法律硕士综合(法学)等科目为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命题工作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考试大纲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或教育部指定的相关机构组织编制。

金融学综合、税务专业基础、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农业知识综合二、农业知识综合三、体育综合、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实务、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等科目由我校根据各专业学位教指委提供考试大纲或指导性意见命题。其他考试科目均由我校自主命题,考试大纲(仅供参考)可到我校招生办公室网页下载。考生务必按我校招生专业目录的规定选择相应的考试科目。

六、复试

(一)复试前,我校将对考生报名材料及资格进行再次审查,对于不符合报名条件或在报考时采取弄虚作假手段,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经发现,我校有权取消其复试和录取资格。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仍有疑问的,我校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二)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时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复试科目详见招生目录。会计硕士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我校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复试时,应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三)我校预计于2024年3月发布复试信息,复试工作将在2024年4月底前完成,具体复试办法和要求将围绕保障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届时请关注集美大学招生办公室和各招生学院网站通知。

七、调剂

调剂的具体要求和程序由我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录取政策确定,并在复试录取办法中公布,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填写报考调剂志愿。

八、体检

体检工作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具体安排届时详见我校复试工作的相关通知。

九、录取

我校将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严格按照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身体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非全日制招生专业仅招收定向就业考生。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须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三方签订定向就业合同。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考生自行承担责任。

应届本科毕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在录取当年入学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十、学制、学费与奖助学金

(一)学制

1.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详见我校2024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学费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000元/生·学年(学制为2.5年的全日制硕士专业第三年学费为4000元/生);

2.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硕士和体育硕士10000元/生·学年(30000元/生·全程),社会工作硕士11000元/生·学年(33000元/生·全程),会计硕士25000元/生·学年(75000元/生·全程),艺术硕士11250元/生·学年(45000元/生·全程)。

以上收费标准若有调整,以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为准。

(三)奖助学金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7200元/生·年(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

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年级以第一志愿录取的研究生奖学金为8000元/生·年,其他研究生为5000元/生·年。二年级及以上研究生根据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社会服务、对外交流等指标重新评定,设一等学业奖学金10000元/生·年(占比10%),二等学业奖学金8000元/生·年(占比20%),三等学业奖学金6000元/生·年(占比45%)。

3.在校研究生参加科研活动取得成绩,由学生自主申报,学校根据集美大学研究生学术成果奖励办法每年进行评选奖励;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可申报国家奖学金、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会奖学金等。

4.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享受现行相关奖助学金政策。

十一、招考监督及咨询

(一)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接受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对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有异议,可向我校纪检监察部门申诉,电话:0592-6181580。

(二)集美大学学校代码:10390

网址:http://zsb.jmu.edu.cn

招生办公室电话:0592-6181301,传真:0592-6185889,电子邮箱:zsbyz@jmu.edu.cn

通信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85号尚大楼1312

邮政编码:361021

(三)本简章未尽事宜,或与国家相关文件冲突之处,均以国家相关文件为准。

十二、本简章由集美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中国中医科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中医科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

招生简章

 

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于1955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教学工作为一体综合性中医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的第一所中医药科研、医疗和教育基地。1978年恢复高考后,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中医科学院成为首批具有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60周年贺信中指出“60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在科学研究、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中医科学院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一级学科所涵盖的所有二级学科专业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在职人员申请学位的资质,科研教学力量雄厚,下设18个研究所、4家三级甲等医院和研究生院、中医古籍出版社、中医杂志社等单位;拥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两院院士8名、国医大师10名,杰青、长江学者、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岐黄学者等91名,学部委员135名和研究生导师800余名。

60多年来,在中医药基础理论、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及中药新药研发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我院科研工作者获得了包括诺贝尔奖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内的国内外各级科技奖励70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52项(第一完成单位),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及全国科技大会奖18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中医科学院组建了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援鄂抗疫,医疗队集体、多位个人受到国家表彰,并研制了第一个抗疫新药“化湿败毒颗粒”,其科研成果转让费1.5亿元将全部用于中医人才的培养。自1978年招收研究生以来,已为中医药事业输送了一大批学术领军人物、行业管理专家、学科骨干人才,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中医科学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的指示,始终坚持“四为”方针,“十四五”期间将围绕“做大做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总体目标,秉承青蒿素精神,推动科技创新工程、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筹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和重要举措,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培养。为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不断推进中医药事业和人才队伍建设。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专业理论和系统的专业技术,具有从事本学科科研、教学、医疗等工作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类型、方式及学制

(一)培养类型

1.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培养从事专业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的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时授予相应学科门类的学术型学位;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侧重于从事中医学或中药学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时授予专业学位,包括中医硕士专业学位、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

(二)培养方式:全日制、非定向

(三)学制: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不得超过5年。

三、招生规模

按照教育部下达的计划指标数和推免拟录取后的指标数进行测算,2024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人数与上一年度持平(包含推免生,详见招生专业目录),最终以教育部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指标数为准。

四、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祖国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

(四)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3.已获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可再次报考硕士研究生,但学校不提供奖学金。

(五)报考专业学位资格要求

1.报考中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代码为1057**),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2015﹞9号)文件规定,并须符合中医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的专业要求(本科毕业专业为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及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要求(已参加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正在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退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均不能申报);复试须参加临床专业技能考核;入学后采取专业学位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接轨的培养模式,毕业后授予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2.报考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代码为105600)主要接受医药专业类毕业生报考,也接受相关学科的专业(理、工、农相关专业)考生报考。

(六)外语水平要求:大学英语四级(CET-4)425分以上(含425分)或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等能够体现相当水平的外国语考试成绩和证书。

五、报名

包括网上报名和考点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考点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考点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

1.网上预报名时间:2023年9月24日~9月27日;网上报名时间:2023年10月8日~10月25日,均为每天9:00~22:00(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以上时间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最终公布为准。

2.报名流程

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参加考试或不被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考点确认

所有考生(含推免生)均须按照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电子信息。

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确定公布。

六、综合考试类别

(一)全国统考科目

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类):300分;

307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类):300分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300分。

(二)自主命题科目(相应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另行公布)

701中药综合:300分;

703中医药信息学:150分;

704中医基础理论:150分;

801中医药文献检索:150分。

七、初试

(一)打印准考证

考生请于考前10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二)初试日期和时间:2023年12月23日~12月24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三)初试成绩请于2024年3月初在中国研招网查询。

以上均以中国研招网公布的时间为准。

八、复试

(一)我院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自主确定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分专业、分类别划定复试分数线。

(二)复试前对考生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考生在复试前需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未能按时提供者,不予复试。

(三)复试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差额复试,具体比例由我院根据生源和招生计划情况确定。复试名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方式由我院自定。详细复试办法和程序将于2024年3月在我院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全部复试工作在2024年4月底前完成。

(四)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五)对所有拟录取考生进行复试,根据教育部要求:如有必要,可再次复试。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六)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按教育部相关政策确定并公布。届时,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填写报考调剂志愿。

(七)体检:考生体检在拟录取阶段进行,体检须在我院指定的医院进行。我院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执行。入学报到后将进行体检复检,详情见当年《新生入学须知》。

九、录取

(一)根据国家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考生考试诚信状况作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院不承担责任。

(三)新生须本人按时报到。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有正当理由和有关证明,并向招生单位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应届毕业生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四)新生报到后,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专业素质、健康状况等全面复查,发现有不符合标准者按照我院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五)录取为学术学位、中药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新生,如录取后因特殊原因不能如期入学,应在入学当年5月底前申请保留入学资格。申请保留入学资格须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培养单位及研究生院同意,可保留入学资格1年再入校学习;录取为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新生,不可申请保留入学资格。

(六)按照我院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安排,学术学位和中药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苏州)校区进行培养。研究生阶段视培养单位及导师科研/临床工作安排确定带教地点。

十、学费标准及奖助学金政策

(一)学费标准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文件要求实行收费制度,并按照国家和北京市制定的学费标准收取学费。具体标准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000元/学年/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0000元/学年/生。

(二)奖助学金

录取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入学后按相关规定享受研究生奖助学金。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奖助体系由研究生奖学金与研究生助学金两部分构成。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优秀学位论文奖、志愿服务奖、社会实践奖等;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三助”岗位津贴、困难补助金等。

十一、联系方式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网站发布的信息为准。如遇国家出台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将作相应调整,并及时予以公布。

单位代码:84502

联系部门:中国中医科学院招生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大白楼716室(邮政编码:100700)

电话:010-64089480

联系人:翟老师

传真:010-84034357

网站:http://***/或 http://***/

微信公众号:a01064014411-3380中研招办

QQ咨询交流群:326166748

 

 


长沙矿山研究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院校介绍

长沙矿山研究院(招生代码86404)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86年批准的全国第三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采矿工程(081901)为当时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专业。采矿工程是面向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矿业工程学科之一,涵盖金属矿床开采中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学科,本学位点主要针对绿色开采技术、充填理论与工艺技术、深部开采理论与技术、矿山工程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等研究方向进行招生。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3)学位点致力于机械基础理论与技术集成、先进制造理论与技术等的研究,在深海采矿装备研发、矿山机电设备研究、智能采矿装备研究、工业过程控制等研究方向具有特色和优势。

我院是专门从事矿产资源开采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研究的国家重点研究院,科研力量雄厚,拥有国家金属采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属矿山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3个国家和部级科研平台,具有专业配套齐全、实验设备先进、工程配套能力强、科研成果丰硕、影响面广等特点,在我国金属矿开采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我院学位点研究生招生培养已有40年历史,基于强大的科技平台和实验条件以及优秀的导师团队,学位点一直坚持理论联系科研、工程实践的培养理念,迄今为止,共毕业研究生150余人,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很快成为各单位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骨干。就业率达100%。

 

、招生计划

长沙矿山研究院现有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代码080203)和采矿工程(专业代码081901)两个学术型硕士专业,2023年计划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人,其中采矿工程专业招生5人,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招生3计划详情见表一

表一 招生计划详情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代码

统考、自命题)

考试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采矿工程

081901

1智能矿山

3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2

数学二


801

金属矿山资源开采技术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第3版)任凤玉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18

2矿山安全

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2

数学二


802

水文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基础(第7版)》,张人权主编,地质出版社,2018.6

3、溶浸采矿    

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2

数学二


803

资源加工学

《资源加工学》2008版,科学出版社,王淀佐、邱冠周、胡岳华

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203

1、机械设计

1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1

数学一


804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第10版)濮良贵、陈定国、吴立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自动控制

2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1

数学一


805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版),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2019

 

三、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四、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4.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所学本科专业:采矿工程地质工程、机械工程等。

6.我院不接受自学考试、退役大学生士兵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考生。

五、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一)网上报名时间:202310月8日至25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3年9月24日至27日。

考生在规定时间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二)缴纳报考费:考生的报考费请按照各省规定通过网上缴纳或现场确认时缴纳。未缴纳报考费的考生不予网上确认和准考。

(三)网上确认时间:具体时间、要求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注意事项

1.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招生单位官方网站等方式,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等,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4.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六、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初试时间:202312月23-12月24日。

初试地点:考生在报名点指定的地点参加考试,详见考生准考证。

复试时间、地点、内容及方式根据教育部规定由我院制定,复试时间预计为 2024 3 月下旬。在复试前我校将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相关信息会通过短信和电话及时通知考生。

七、体格检查

考生在复试通过后须参加体检,具体时间、要求,由我校另行通知。

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执行。凡体检不符合教育部所规定标准的考生不予录取。

八、录取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和考生入学考试(包括初试、复试)成绩,结合考生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档案单位思想政治表现情况材料确定录取名单。

九、学习年限

我校招收的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主要与中南大学签署协议,委托中南大学各学院教师教授专业课程。

十、违纪处罚

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他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我校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并按照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纪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进行严肃处理。

十一、有关说明

我校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属统招统分非定向生,学费为3600元/年。每位学生除享受国家政策规定的奖助学金外,我校对每位学生再发放500元/月的补助,起根据个人情况发放导师补贴,年终依学习贡献情况有额外奖励。毕业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在学期间表现优秀者可以留校工作。

十二、单位代码及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长沙矿山研究院

单位代码:86404

通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343号

邮政编码410012

单位网址http://www.cimr.com.cn/

联系人:老师

联系电话:(0731)88670002

邮箱158238536@qq.com

注:以上报考须知若与国家有关部门及教育部今后颁布的规定有不符之处,须按国家有关部门及教育部有关文件的规定执行,并以研究生招生网公布信息为准。

 

 

 

 

                       长沙矿山研究院研究生办

                           2023921


齐齐哈尔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类型及计划

(一)招生类型

1.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指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指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原则上只招收定向在职人员。

2.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指按定向合同就业。报考定向就业的考生在被录取前应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否则不予录取。非定向就业指本人与用人单位按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报考非定向就业的考生须在我校规定的报到期间内转入个人档案。

(二)招生计划

齐齐哈尔大学2024年拟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共942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7名,其中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15名(实际招生人数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招生计划为准)。

三、奖助政策

凡被我校录取的,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档案转入我校的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在基本学制年限内(有固定收入的除外),均可获得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资助标准为每生6000元/年),同时可参加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20000元/年)、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为一等奖每生10000元/年,二等奖每生8000元/年)及校内奖助政策的评选,详见《齐齐哈尔大学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法》(齐大党字[2023]17号)。

四、报考条件

(一)报考我校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2年以上,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考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报考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04510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报名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或(二)中各项要求。

2.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五、报考流程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所有考生须在报名结束前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

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预报名时间为2023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报名流程: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

(二)网上确认

1.网上确认时间:

网上确认时间由各考点另行通知。

2.网上确认要求: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确认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2)考生网上确认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交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网上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3)考生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三)“准考证”下载打印及初试安排

1.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

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3.初试日期。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在12月25日进行。

六、复试及录取

报考我校的考生,初试成绩达到我校规定的复试分数线要求(不低于国家确定的A类地区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我校将组织安排复试。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成绩要求由我校自主确定。复试、调剂、体检录取等工作将按照教育部、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的安排和部署进行。具体信息请考生届时登录我校研究生部网站(网址:https://yjs.qqhru.edu.cn)查询。

七、学制及学费标准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费标准为8000元/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费标准为9000元/年。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采取假期和周末授课等多种授课方式,其中公共课安排在寒暑假,每个假期授课约两周左右,专业课由培养学院安排时间,具体事宜咨询相关学院。非全日制会计硕士和非全日制艺术类硕士(音乐、舞蹈、美术与书法、设计)学费为18000元/年,其他各类型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为9000元/年。


青岛农业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青岛农业大学

2024年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习方式:全日制;学制3年;目录中拟招生计划仅供参考,其中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与药学院等含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联培专项计划)

招生专业代码、名称及

研究方向

拟招生计划数

初试

科目

备注


101农学院

联系人:夏老师;电话:0532-58957052


090100作物学

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02作物遗传育种

03种子科学与技术

34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1化学

807植物生理生化

1.复试科目(任选其一)

作物栽培学

作物育种学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03植物医学学院

联系人:张老师;电话0532-58957776


090400植物保护

01植物病理学

02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03农药学

04杂草学

27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1化学

807植物生理生化

1.复试科目:

植物保护综合:(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05资源与环境学院

联系人:老师;电话:0532-58957467


090300农业资源与环境

01植物营养学

02土壤学

03农业环境保护学

04土地资源利用学

33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③611化学

809植物生理学

1.复试科目任选其一植物营养学

土壤肥料学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07园艺学院

联系人:王老师;电话:0532-58957740


090200园艺学

01果树学

02蔬菜学

03茶学

04设施园艺学

27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1化学

807植物生理生化

1.复试科目任选其一

①园艺学综合

②茶学综合

设施园艺学综合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09动物科技学院

联系人:史老师;电话:0532-58957781


090500畜牧学

01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02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03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23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1化学

808动物生理生化

1.复试科目(任选其一):

①家畜育种学和动物繁殖学

②动物营养学和饲料学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11机电工程学院

联系人:老师;电话:0532-58957391


082800农业工程

01农业机械化工程

02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03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04农业水土工程

01方向:14

02方向:8

03方向:2

04方向:2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01方向03方向和04方向:918材料力学

02方向:804电路

1.复试科目:

01方向:农业机械学

02方向: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3方向:制冷空调

04方向:土木工程材料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15生命科学学院

联系人:孙老师;电话:0532-58957640


071000生物学

01植物学

02微生物学

03发育生物学

0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6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613普通生物化学

921分子生物学

1.复试科目:普通生物学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3.生物学拟招生计划数包含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联合培养的招生计划。


117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人:老师;电话:0532-58957202


083200食品科学与工程

01食品科学

02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03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04食品安全

26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910食品化学

1. 复试科目:

食品工艺学综合(粮油加工学、畜产品加工学、果蔬加工学)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23化学与药学院

联系人:王老师;电话:0532-58957183


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

01化学工程

02化学工艺

03应用化学

04材料化学工程

28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④802物理化学

1.复试科目:

有机化学、化工原理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33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人:老师;电话:0532-86550511


090800水产

01水产医学

02水产养殖学

03水产遗传育种与繁殖

04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43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1化学

④808动物生理生化

 

1.复试科目:微生物学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49动物医学院

联系人魏老师;电话:0532-58957551

090600兽医学

01基础兽医学

02预防兽医学

03临床兽医学

27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1化学

808动物生理生化

1.复试科目:

兽医学综合:(兽医病理学、动物传染病学、兽医外科手术学)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52草业学院

联系人高老师;电话:0532-58957903

090900草学

01草种质资源与育种

02草地生态

03饲草栽培与加工利用

36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1化学

809植物生理学

1.复试科目:草地学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53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

联系人:老师;电话:0532-58957294

120300农林经济管理

7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801管理学原理

1.复试科目:微观经济学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青岛农业大学

2024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习方式:全日制;学制3年;目录中拟招生计划仅供参考其中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等含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单位联培专项计划)

招生领域代码、名称

及研究方向

拟招生

计划数

初试科目

备注

101农学院

联系人:夏老师;电话:0532-58957052

095131农艺与种业

01作物

02种业

65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09植物生理学

1.复试科目:

作物学综合(作物栽培学各论、作物育种学总论、种子学)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03植物医学学院

联系人:张老师;电话0532-58957776

095132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01植物保护

57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09植物生理学

1.复试科目:

农业植物病理学

农业昆虫学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05资源与环境学院

联系人:老师;电话:0532-58957467

095132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01农业资源利用

6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09植物生理学

1.复试科目任选其一):

植物营养学

土壤肥料学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85700资源与环境

01 环境工程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901环境学概论

1.复试科目:

环境工程综合(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07园艺学院

联系人:王老师;电话:0532-58957740

095131农艺与种业

01园艺

6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09植物生理学

1.复试科目任选其一

①园艺学综合

②茶学综合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95136农业工程信息技术

01设施农业

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809植物生理学

1. 复试科目:

设施园艺学综合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09动物科技学院

联系人:史老师;电话:0532-58957781

095133畜牧

01动物育种与繁殖技术

02动物饲养与饲料

03特种经济动物养殖

5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0农业知识综合二

808动物生理生化

1.复试科目:家畜育种学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11机电工程学院

联系人:老师;电话:0532-58957391

085501机械工程

1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916机械原理

1.复试科目:农业机械学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85508农机装备工程

1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916机械原理

095136农业工程信息技术

01农业机械化

2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916机械原理

1.复试科目:材料力学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13建筑工程学院

联系人:全老师;电话:0532-58957821

085900土木水利

01 结构工程

02 土木工程材料

03 供热、通风及空调工程

9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918材料力学

1.复试科目(任选其一):

土木工程材料

暖通空调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15生命科学学院

联系人:孙老师;电话:0532-58957640

086001生物技术与工程

5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338生物化学

921分子生物学

1.复试科目:普通生物学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17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人:老师;电话:0532-58957202

086003食品工程

3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8生物化学

④910食品化学

1.复试科目:

食品工艺学综合(粮油加工学、畜产品加工学、果蔬加工学)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3.食品加工与安全拟招生计划数包含与青岛特种食品研究院联合培养的招生计划。

095135食品加工与安全

9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④910食品化学

127外国语学院

联系人:老师;电话:0532-58957417

055101 英语笔译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11翻译硕士英语

③357英语翻译基础

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1.复试科目:英汉互译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29动漫与传媒学院

联系人:老师;电话:0532-58957405

135400戏剧与影视

01电视编导

02动画创作

03影视美术

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612艺术综合

④920广播电视艺术理论

1.复试科目:

①命题创作(01电视编导为上机操作02动画创作、03影视美术为手绘)

②专业面试(提交个人作品及获奖证书等)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31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服务外包学院)

联系人:刘老师;电话:0532-58957444

085400电子信息

01计算机技术

02人工智能

03控制工程

9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917 C语言程序设计

1.复试科目(任选其一)

①信号与系统

②数据结构

2.不招收同等学考生

095136农业工程信息技术

01新一代信息技术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④917 C语言程序设计

1.复试科目(任选其一)

①信号与系统

②数据结构

2.不招收同等学考生

133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人:老师;电话:0532-86550511

095134渔业发展

36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0农业知识综合二

808动物生理生化

1.复试科目:微生物学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35园林与林学院

联系人:赵老师;电话:0532-58957692

086200风景园林

01园林植物

02风景园林

 

 

01方向:30

02方向: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4风景园林基础

④811园林生态学

1.复试科目

01方向:园林植物

02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95400 林业

9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

④809植物生理学

1.复试科目:城市林业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49动物医学

联系人魏老师;电话:0532-58957551

095200兽医

01预防兽医学

02临床兽医学

03基础兽医学

7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3兽医基础

808动物生理生化

1.复试科目:免疫学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52草业学院

联系人:高老师;电话:0532-58957903

095131农艺与种业

01草业

3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09植物生理学

 

 

1.复试科目:草地学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53 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

联系人:老师;电话:0532-58957294

125300 会计

11

①199管理类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1.复试科目: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专业综合(含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25400国际商务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96经济类综合能力

④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1.复试科目:国际商务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95137农业管理

36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④914现代农业经济学

1.复试科目:

农业技术经济学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95138农村发展

36

 

 

 

 

 

 

 

 

 

 

 

 

 

 

 

 

青岛农业大学

2024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习方式:非全日制;学制3年;目录中招生计划仅供参考

招生领域代码、名称

及研究方向

拟招生

计划数

初试科目

备注

101农学院

联系人:夏老师;电话:0532-58957052

095131农艺与种业

01作物

02种业

8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09植物生理学

1.复试科目:

作物学综合(作物栽培学各论、作物育种学总论、种子学)

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植物营养学

②耕作学

103植物医学学院

联系人:张老师;电话0532-58957776

095132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01植物保护

8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09植物生理学

1.复试科目:

农业植物病理学

农业昆虫学

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植物化学保护

②普通昆虫学

105资源与环境学院

联系人:老师;电话:0532-58957467

095132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01农业资源利用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09植物生理学

1.复试科目任选其一):

植物营养学

土壤肥料学

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土壤农化分析

②植物营养研究方法

107园艺学院

联系人:王老师;电话:0532-58957740

095131农艺与种业

01园艺

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09植物生理学

1.复试科目任选其一

①园艺学综合

②茶学综合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09动物科技学院

联系人:史老师;电话:0532-58957781

095133畜牧

01动物育种与繁殖技术

02动物饲养与饲料

03特种经济动物养殖

7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0农业知识综合二

808动物生理生化

1.复试科目:家畜育种学

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畜牧学概论

②家畜环境卫生学

111机电工程学院

联系人:老师;电话:0532-58957391

085501机械工程

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916机械原理

1.复试科目:农业机械学

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机械设计

②材料力学

085508农机装备工程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916机械原理

095136农业工程信息技术

01农业机械化

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

916机械原理

1.复试科目:材料力学

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机械制图

②电工电子技术

115生命科学学院

联系人:孙老师;电话:0532-58957640

086001生物技术与工程

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338生物化学

921分子生物学

1.复试科目:普通生物学

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发酵工程

细胞生物学

133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人:老师;电话:0532-86550511

095134渔业发展

5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0农业知识综合二

808动物生理生化

1.复试科目:微生物学

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水生生物学

②水域生态学

135园林与林学院

联系人:赵老师;电话:0532-58957692

086200风景园林

01园林植物

02风景园林

 

01方向:2

02方向: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4风景园林基础

④811园林生态学

1.复试科目

01方向:园林植物

02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095400 林业

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

④809植物生理学

1.复试科目:城市林业

2.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149动物医学

联系人魏老师;电话:0532-58957551

095200兽医

01预防兽医学

02临床兽医学

03基础兽医学

9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3兽医基础

808动物生理生化

1.复试科目:免疫学

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兽医微生物学

②兽医药理学

153 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

联系人:老师;电话:0532-58957294

125300 会计

6

①199管理类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1.复试科目: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专业综合(含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

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微观经济学 ②管理学

095137农业管理

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④914现代农业经济学

1.复试科目:

农业技术经济学

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农业政策学

②区域经济学

095138农村发展

15

 

注:1、学校不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安排住宿。

2、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包含植物学、农业生态学和土壤学;

340农业知识综合二包含动物营养学和动物繁殖学;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设施农业方向)包含设施园艺学、设施农业环境工程学和农业生态学;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农业机械化方向)包含农业机械化管理学、机械设计和农业机械学;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食品加工与安全方向)包含食品分析、食品卫生学和食品标准与法规;

341农业知识综合三(新一代信息技术方向)包含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和计算机网络;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包含发展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和管理学原理。


青岛农业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青岛农业大学始建于1951年,建有城阳、平度、蓝谷、莱阳四个校区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胶州)。学校总占地面积522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1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8.76亿元。现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研究生3700余人。学校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居ESI全球排名前1%,水产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含草学)为山东省一流学科。学校建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研发与培训基地)10个,省部级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实验室等)41个。2011-2022年科研活动总经费达33.6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计490项,居于山东省属高校前列。2022年,我校获批24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三部委支持建设科技小院,获支持建设科技小院数量列全国农业类高校第5位,省内高校第1位。

一、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拟招生计划数

我校2024年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拟招生计划总数和专业目录中所列拟招生人数(见《青岛农业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仅供考生参考。实际招生计划总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为准,各专业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下达计划数、各专业上线生源情况和学校招生计划分配办法确定。

(一)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拟招生计划数

2024年拟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230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40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830人。(含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联培专项计划,简称“联培专项计划”)

(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拟招生计划数

2024年拟计划招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95人。原则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三)“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拟招生计划数

2024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拟招生计划为2人,除会计专业外,其他专业均可报考。

二、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024年我校入学之日(以录取通知书入学时间为准,下同)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仅限报考我校招收同等学力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详见《青岛农业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时,需加试两门招生目录中所列加试科目。

4.已获硕士、博士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五)我校园艺学院、植物医学学院、农学院和园林与林学院部分专业对考生专业背景有相应要求,具体见我校2023年7月在研究生处官网公布的《关于报考青岛农业大学2024年部分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背景要求的公告》。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一)网上报名要求

1.网上报名时间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3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我校的一个专业。待初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我校和其他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信息,并按相关规定填报调剂志愿。

4.考生要如实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5.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网上确认结束我校提交有关学历(学籍)核验材料完成学历(学籍)校验。

6.符合规定条件并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并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及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

7.符合教育部规定加分条件并申请享受初试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

8.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向招生单位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9.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我校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0.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网上确认要求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时间请查看报考点网站发布的确认通知或者电话联系报考点咨询。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根据核验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材料,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考生自行承担因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

4.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5.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三)推荐免试资格考生报名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根据《青岛农业大学2024年推免生接收工作方案》和招生专业目录,填报志愿并参加我校复试。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2024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其他符合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条件(如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退役人员等)的人员,应在国家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报名。

)下载准考证时间

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请妥善保管好准考证纸质版和电子版。

四、初试

(一)初试时间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二)初试科目

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会计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管理类综合能力、外国语,满分分别为200分、100分。

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数学(二)、数学(三)、管理类综合能力、经济类综合能力为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其余考试科目为我校自命题科目。

(三)初试方式及时间

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为全国统一考试,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月23日上午8:30-11:30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

12月23日下午14:00-17:00  外国语

12月24日上午8:30-11:30   业务课一

12月24日下午14:00-17:00  业务课二

五、复试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一)报考资格审查在复试阶段进行考生报名前应按照教育部规定仔细核对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复试和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凡是弄虚作假的考生,一经发现,一律取消录取资格。

(二)复试安排及要求请注意查看我校届时公布的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和各学院复试录取细则。

(三)具备复试资格的考生必须参加复试,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内容原则上包括:英语听力、英语口语、专业课考试、面试等。会计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学校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需加试的考生,复试前应加试报考专业规定的两门加试科目(见招生专业目录备注栏)。

六、体检

体检工作由我校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执行,并且无传染病。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七、录取

我校将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

八、学制、学习方式、学费、住宿费及奖助政策

(一)学制、学习方式

1.学制

学术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均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五年。

2.学习方式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习。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学习。

(二)学费

全日制学硕收费标准为8000元/生/学年,全日制会计专硕收费标准为15000元/生/学年,其他专业全日制专硕收费标准为10000元/生/学年;非全日制会计专硕收费标准为30000元/生/学年,其他专业非全专硕收费标准为10000元/生/学年。

(三)助学金

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每生每年发放11000元助学金含国家助学金。其他研究生无助学金。

(四)奖学金

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奖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和学校设立的学业奖学金。奖励额度为每生每年2000元-20000元,根据研究生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综合表现等情况,按比例分不同等级进行评定,覆盖面为100%。其他研究生不享受奖学金。

(五)国家助学贷款

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可按照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规定自行申请。

(六)住宿安排

学校仅为全日制研究生提供住宿,研究生应按照学校宿舍收费标准缴纳住宿费。

九、培养校区及其他

(一)培养校区为城阳校区、蓝谷校区或平度校区

1.城阳校区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

2.蓝谷校区地址: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问海路17号

3.平度校区地址:平度市南村镇黄海路2-17号。

联培专项计划研究生原则上除课程学习在学校培养校区进行其他时间在联培单位进行培养

(二)本章程未尽事宜或与国家相关文件冲突之处均以国家相关文件为准。

(三)我校研究生招生相关通知、公告等均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http://grad.qau.edu.cn/)发布,请注意查看。同时,欢迎考生关注“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微信公众号,以便及时掌握研究生相关信息。

邮编:266109,联系人:沈老师,贾老师

电话/传真0532-58957598,58957072

   址:http://grad.qau.edu.cn/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