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简称中辐院)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962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批示组建,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辐射防护研究与应用的综合性、多学科、公益性科研机构,主要从事辐射防护、放射医学与环境医学、核应急与核安全、核环境科学、核设施退役与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装备研制与技术服务,是国防科工局统筹规划建设单位、科技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生态环境部技术支持单位,也是中核集团安全管理依托单位,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的挂靠单位。

全院占地面积720(其中野外实验基地34),建筑面积23.4万平方米,下设8个研究所/中心,1个成果转化中心,2个科技企业。现有职工11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高级研究人员38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9人,拥有国家青年拔尖人才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1人、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中核集团科技带头人、重大专项副总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三晋英才等40余人。

建院60年来,中辐院曾为两弹一艇研制成功做出历史性贡献,解决了核工业发展中的多项辐射防护技术问题,在核与辐射安全领域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其中,获得国家特等奖3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00余项,有效专利持有380余项,编制国家及行业标准200余个。

中辐院设有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环境科学、放射医学、劳动卫生和环境卫生学4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博士后工作站。1986年批准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已累计招收硕士研究生370余人,向我国核行业输送多名优秀的青年科研技术人才。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技术创新平台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大型装置和仪器设备,并多渠道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

雄厚的资源奠基美好前景广阔的平台助你跨越山海目前,中辐院正处于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科研院所的奋进之年,热忱欢迎各位同学勇担核工业保驾护航时代责任,投身中国辐射防护事业。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单位简介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招生代码:83201,以下简称“火箭院”),成立于1957年11月16日,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

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个研制基地,火箭院诞生了我国第一枚导弹“1059”,完成了我国首次“两弹”结合任务,发射了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火箭院成功研制了系列导弹武器,奠定了国家战略安全基石。成功研制了10余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具备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等多种轨道载荷的能力。成功实施了以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工程等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的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为实现中国航天三大里程碑跨越做出了突出贡献。

火箭院从198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国家最早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单位之一。经过40多年的发展,火箭院已形成具有鲜明航天特色的多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在2000多名毕业生中,已有6人当选院士、近50人担任过型号总设计师或总指挥、50余人取得集团公司及以上级专家称号,持续为航天事业输送了大批优秀高层次人才。

火箭院500余名研究生导师均遴选自型号专家,包括10位院士、20余位国家级专家。研究生直接受教于院士、型号两总、科技专家,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精神传承相互融合。

拥有十几个专业研究所、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外联合实验室以及企业创新中心。科研课题紧密结合航天重大工程任务,科研活动直接参与型号研制项目。

学生在读期间进入单位培养,参研课题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毕业后优先留培养单位工作。

在学期间生活保障到位,享受助学住宿系列补贴和福利。入职解决北京户口。

现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拥有18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包括航天创新院、航天软件以及部分航天六、九院单位)。

二、报考须知

1. 研究院各学科(专业)均招收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学术型研究生,学制三年。

2. 研究院各学科(专业)优先接收高校推免生,请具有推免资格的考生直接与一院研招办或培养单位联系。

3.具体报考程序参见教育部、北京教育考试院当年度招生考试文件。

三、招生计划

我院将于10月初在研招网公布各单位推免后剩余招生计划。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含推免)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02 机械工程

6




6


18

01机电系统控制及自动化

 

02机器人技术与系统

 

03流体控制及自动化

 

3

 

2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8电子技术基础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5理论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21




6


102

01人工智能计量测试

 

02光电精密测量及仪器

 

03光机电一体化测试计量

 

3

 

2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8电子技术基础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8电子技术基础



5


13

04量子传感与智能传感技术

 

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5理论力学


05精密惯性仪表与特种元件技术

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5理论力学


06智能光电技术与装备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25光电子技术



10


704

07现代MEMS与传感技术

 

08航天通信与测控技术

 

09精确制导与信息对抗技术

10激光测量技术

11智能测试与微电子技术

12计算机、软件及信息安全技术

2

 

2

 

2

1

2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8电子技术基础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3信号与系统

同上

同上

同上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5




5


703

01金属材料

 

02陶瓷基复合材料

 

03复合材料加工装配

 

 

04材料检测与失效分析

 

 

 


1

 

1

 

2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921粉末冶金原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④920无机材料基础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930复合材料加工与装配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904材料力学

 


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

3




3


101

01低温推进剂研究

 

02低温发动机试验

 

03低温系统智能测试与控制

1

 

1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7工程热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7工程热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4材料力学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11




11


772

01电路与系统

 


02 VLSI设计与片上系统集成技术

 

03嵌入式系统

 


04   SOI与抗辐照技术研究

 


05   LSI与VLSI失效分析及可靠性研究


06   物理电子学

 


07   射频与微波通信技术

 


08   高性能电子封装及可测性设计技术


09   新型传感器技术

 

2

 


 2

 


 1

 


 1

 


 1

 


 1

 


 1

 


 1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23微机原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8电子技术基础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23微机原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8电子技术基础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8电子技术基础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8电子技术基础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3信号与系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8电子技术基础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3信号与系统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

12




6


12

01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

02控制系统集成与仿真

03智能自主系统

3

1

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



6


13

04惯性仪表及其应用技术

 


05惯性导航系统及其应用

 


06智能自主系统

2

 


 2

 


 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5理论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4


12

01虚拟测试与自动化测试技术

02高速高可靠计算机网络技术

03智能计算与处理技术

04智能化软件与需求工程

(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培养)

1

1

1

1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国家统考科目)


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46




5


研究发展中心

01飞行器总体设计(控制方向)

 

02飞行器总体设计(电子信息)

 

03飞行器总体设计(人工智能)

 

04飞行器总体设计(导弹总体)

 

05飞行器总体设计(运载总体)

1

 


 1

 


 1

 


 1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3信号与系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5理论力学



9


总体设计部

06总体设计(体系)

 


07总体设计(体系仿真)

 


08总体设计(重构与任务规划)

 

09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10测量系统总体设计

 


11结构总体设计

 


12电气系统总体设计(指挥控制)

 


13结构总体设计

 

14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应用(关键软件)

1

 


 1

 


 1

 


 1

 


 1

 


 1

 


 1

 


 1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3信号与系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4材料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23微机原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5理论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23微机原理



5


战术武器总体技术部

15   飞行器总体设计(体系总体)

 


16   飞行器总体设计(气/水动)

 

17   飞行器总体设计(动力)

 


18   飞行器总体设计(电气)

 


19   飞行器总体设计(人工智能)

1

 


 

 1

 


 1

 



 1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④905理论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④907工程热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④908电子技术基础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④903信号与系统



5


临近空间飞行器总体技术部(10所)

20飞行器设计(力学)

 


21飞行器设计(通信)

 



22飞行器设计(动力)

 

3

 


 1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④905理论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④903信号与系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④907工程热力学



5


14

23   飞行器总体设计

 


24   防热设计

 


25   综合电子技术

 


26   攻防对抗总体设计

2

 


 1

 


 1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5 理论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7 工程热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3 信号与系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3 信号与系统



8


11所(京)

27发动机动力系统与总体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28新概念推进技术

29热过程研究

30流体机械、流场优化和转子动力学研究

31流体调节与控制技术研究

32振动与热环境研究

33自动化测量与控制技术

34试验与测试技术研究

1

 

1

1

1

 

1

1

1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7工程热力学

 



5


创新院

35飞行器总体设计(通信工程)

 

36飞行器总体设计(力学)

 


37飞行器总体设计(人工智能)

 

38飞行器总体设计(控制)

1

 


 2

 


 1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3信号与系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5理论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自动控制原理



4
702所

39飞行器结构动力学

 


40飞行器结构强度

 


41飞行器综合环境与可靠性工程

1



1



2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④904材料力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④904材料力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④904材料力学


0826 兵器科学与技术

5




5


15

01 发射系统总体技术

 


02 加注与供气技术

 


03 电液传动机构与系统技术

 


04 特种车辆底盘技术研究

 


05快速定位定向技术研究

1

 


 1

 


 1

 


 1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905 理论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907 工程热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905 理论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905 理论力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1数学一④903 信号与系统



四、专业课复习范围和参考书

1. 自动控制原理(901)

复习范围: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过渡过程、误差分析、根轨迹法和频率特性法、综合与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李雅普洛夫稳定性分析,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占20%,不考最优化控制及滤波估计)。

参考书目:

《自动控制原理》(1-9章),胡寿松编,科学出版社。

2. 信号与系统(903)

复习范围:

信号;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傅氏变换及其应用——滤波、调制与抽样;拉氏变换与s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z变换及z域分析。

参考书目: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上下册,郑君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材料力学(904)

复习范围:

轴向拉压应力与材料的力学性能,轴向拉压变形,扭转,弯曲内力、应力、变形,应力应变状态分析,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能量法,静不定问题分析,动载荷,疲劳。

参考书目:

单辉祖。材料力学I、II(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邱棣华,秦飞,王亲猛,夏雅琴。材料力学学习指导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 理论力学(905)

复习范围:

各种力学平衡,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重心,点的运动,刚体运运动,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质点直线振动,碰撞,动力学普遍定理,达朗贝尔原理,虚位移原理,点在非惯性坐标系中的运动,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

参考书目:

《理论力学》(第七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理论力学》(第二版)(李俊峰,张雄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5. 工程热力学(907)

复习范围:

基本概念及气体的基本性质、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的热力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的流动、气体动力循环、实际气体和水蒸气、完全气体混合物及湿空气、热力学一般关系式、蒸汽动力循环、制冷循环、热化学、化学平衡、气体分子运动论简介。

参考书目:

《工程热力学》(第二版),沈维道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工程热力学》(修订本),欧阳,国防工业出版社。

6. 电子技术基础(908)

复习范围: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占50%),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占50%)。

参考书目: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和数字部分(第四版),华中理工大学电子教研室编,康华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7. 无机材料基础(920)

复习范围:

热力学、化学平衡、晶体结构和缺陷、相图与相变、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

参考书目:

《材料科学基础》,潘金生,1998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关振铎、张中太、焦金生著,1992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8.粉末冶金原理(921)

复习范围:

粉末的制取;粉末性能及其测定;粉末压制压力与压坯密度的关系、压制过程中力的分析;粉末等静压成形、注射成形等特殊成形;粉末烧结过程的热力学基础、烧结机构、单元系烧结、多元系固相烧结;粉末锻造工艺、粉末锻造过程的塑性理论、断裂、变形机构等。

参考书目:

《粉末冶金原理》(第2版),黄培云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

9.微机原理(923)

参考书目: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2版)》,王克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10.光电子技术(925)

复习范围:

光纤传输及光通信基础,物理光学(干涉、偏振、波动方程),激光原理、激光器、激光技术,光探测技术,光电子器件,光纤传感技术,光电子技术应用等。

参考书目:

《光电子技术及其应用》石顺祥  过已吉编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光通信器件与系统》(国外经典教材)J.H.Franz等著,徐宏杰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11.复合材料加工与装配(930)

复习范围:

熟悉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切削原理、切削刀具等加工与装配工艺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掌握工艺过程设计、夹具及设计原理;加工装配精度及其控制,加工表面质量的表征评价及控制提高措施;加工过程中力热的测量分析、计算方法与影响因素,以及与力热相关的切削振动、刀具磨损与寿命等问题的分析与控制;装配工艺与过程设计,装配结构工艺性分析、装配工艺方法及其适用性、装配尺寸链等装配过程影响装配质量的因素。

了解复合材料基本知识,先进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机器人与装配自动化,虚拟装配等前沿技术。

参考书目: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三版,王先逵,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版,贾振元 王福吉 董海,科学出版社;

《金属切削原理与数控机床刀具》,沈志雄 徐福林,复旦大学出版社;

《机械设计》,濮良贵,纪名刚,高等教育出版社;

《宇航复合材料》,郭正,宇航出版社。

五、招生联系方式

(一)火箭院研究生院

招生院校名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招生单位代码:83201

联系电话:010-68198919

电子邮箱: yzb83201@163.com

请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火箭院长征培训中心

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招生信息。

(二)各培养单位联系方式

培养单位

联系方式

研究发展中心

联 系 人:郑老师

联系电话:010-68198673

电子邮箱:yf_zhaosheng@163.com

总体设计部

联 系 人:石老师

联系电话:010-68381937

电子邮箱:caltzhaopin_01@163.com

战术武器总体技术部

联 系 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10-68384041

电子邮箱:zswq516@163.com

临近空间飞行器总体技术部

(10所)

联 系 人:马老师                        联系电话:010-88522954                  电子邮箱:hr_10s@163.com

12

联 系 人: 张老师     

联系电话:010-88525592  

电子信箱:yjs_12s@126.com

14

联 系 人:周老师

联系电话:010-68380812

电子邮箱:calt14edu@163.com

15

联 系 人:周老师

联系电话:010-68382724

电子邮箱:zhaopin_15s@126.com

18

联系人:  石老师

联系电话:010-88520130

电子邮箱:calt18zs@163.com

702

联系人:  郑老师

联系电话:010-68752198

电子邮箱: ht702hr@126.com

703

联 系 人:钱老师

联系电话:010-68383321

电子邮箱:345643717@qq.com

102

联 系 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10-68383642

电子邮箱:hr_102s@163.com

11所(京)(六院)

联 系 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10-88520802           

电子邮箱: calt11_bj@126.com

101所(六院)

联 系 人:蹇老师

联系电话:010-68374460

电子邮箱:hryz101@163.com 

13所(九院)

联 系 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10-88527729                电子邮箱:casc13zs@163.com

704所(九院)

联 系 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10-68750851

电子信箱:   yzb704@126.com

772所(九院)

联 系 人: 王老师

联系电话: 010-67968115-6815

电子信箱: yjs772@mxtronics.com

创新院

联 系 人: 张老师

联系电话: 010-68195632

电子信箱: htcxyyjs@163.com

航天软件

联 系 人: 郑老师

联系电话: 010-59895252

电子邮箱: zhengning@bjsasc.com

 

我们热忱欢迎有志于航天事业的优秀青年报考火箭院研究生!登上广阔的舞台,投身伟大的事业!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创建于1965年,是自然资源部直属的正局级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国海洋观测业务支撑和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管理支撑工作,为国家海洋自然资源管理、海洋公益服务及海洋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开展我国海洋领域基础性、前沿性和关键共性技术创新。

中心1990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办出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海洋技术学报》。

近年来,中心累计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行业科研专项、军方预研和型研等国家级高技术研究项目百余项,有力地支撑了国家海洋预警监测、海洋自然资源调查、海洋新能源产业发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海域海岛综合管理、极地大洋科考、海上国防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中心承担建设运行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职责,已形成威海、舟山、珠海和三亚(深海)4个试验场区的北东南、浅海+深远海的试验场地布局,同时中心还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海洋观监测仪器设备动力环境实验室。

一、 招生计划

中心2024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名(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招生专业为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2024年招生研究方向为海洋观测技术、海洋装备测试评价技术研究、海洋能开发利用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技术和海洋遥感技术。

二、 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考生录取当年入学报到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获得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 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五)同等学力人员报考,还应具备下列条件,并在复试时提交相关材料原件:

1. 进修过报考研究方向相关本科专业8门以上主干课程,且成绩合格(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本科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

2. 已在公开出版的北大中文核心或更高级期刊上发表过报考研究方向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获得过与报考研究方向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排名前10),或参与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排名前2)。

(六)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 报考办法

(一)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3108日至10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3924927日,每天9:00-22:00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二)网上确认要求

所有考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缴纳报考费、采集本人图像等工作,具体时间和要求请报考时关注各报考点安排并积极配合报考点,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有关补充材料。

四、 初试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31223日至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223日上午  101 思想政治理论

1223日下午  201 英语一

1224日上午  301 数学一

1224日下午  自命题科目

五、 复试及录取

中心将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复试及录取工作办法,并及时在中心网站和研招网公布,请考生关注。

六、 培养与就业方式

中心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制3年。就业方式为非定向,毕业后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七、 学费及奖助学金

中心2024年招生暂不收取学费,学生在学期间按中心政策享受助学金、助研补贴和奖学金等待遇。

   码:85305

研招办地址:天津市南开区芥园西道219号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码:300112

   式:赵老师,(02227536950

   站:www.notcsoa.org.cn

研招办邮箱:notcyjs@vip.126.com

                 

                  招生专业目录

 

招生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01 海洋观测技术

6

(推免3)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1

数学一

801 信号与系统

02 海洋装备测试评价技术研究

803 水力学

03 海洋能开发利用技术

802 海洋科学导论

04 电子与通信工程技术

801 信号与系统

05 海洋遥感技术

802 海洋科学导论

注:专业目录中所列计划人数可能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计划和推免录取情况进行调整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24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成立于1949年6月16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彭冲、江泽民、朱镕基、吴邦国、黄菊等同志曾先后兼任校长。现任校长为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为同志。我校是中共上海市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市委的重要部门,是上海市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我校已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多家国(境)外高校和行政学院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并于2012年开始与俄罗斯西北管理学院开展研究生国际交流项目。

2003年,我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自2004年开始招收学术型硕士生,2015年开始招收MPA研究生。目前,学校拥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公共管理学;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国民经济学;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硕士(MPA)。

依托充沛的学术资源、与党政机构联系紧密的实践优势和多年积累的干部教育培训经验,上海市委党校的研究生教育按照“国家标准、党校特色”的基本要求和“学术性、实践性、政治性”的培养目标,经过长期的努力和探索,已经形成了研究生教育与干部教育互补、学术型与专业型学位点并存的研究生教育格局。我校申报的“卓越党建人才培养引领计划”项目成功入选2020年上海市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项目。2022年我校学术型研究生团队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特等奖,这是我校历史上第一次进入“挑战杯”终审决赛,并获得特等奖(上海仅有三所院校获得这届特等奖);我校也是全国党校系统中首家获得此奖项的单位。2023年我校录取的学术型研究生中有超过一半是来自985、211高校本科毕业生。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比较高,其中2023届就业率97%,2022届就业率97.1%,2021届就业率96.4%。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专业、人数及学制

2024年我校计划招收马克思主义哲学、国民经济学、政治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学共7个专业的硕士生46名(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的招生数为准)。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习。

三、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以报到日期为准,下同)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同等学力报考者还应具备以下条件:大学所学专业与报考专业相近,修完所报考学科专业的6门本科主干课程(专业课)并提供其成绩单(须是高校教务部门或是省市自考办出具的证明),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专业刊物上的属于所报考专业的学术论文。

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以同等学力报考者,复试时还须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的具体科目将在复试办法中注明。

四、报名时间和办法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相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因地制宜、合理确定)。

1.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3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s://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

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初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我校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2.网上确认

所有考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考生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等,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五、考试安排

我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1.初试

(1)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3)初试时间为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4)初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

2.复试

复试一般在2024年4月底前完成。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面试、英语口语和听力、体检、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等。复试要求详见当年复试办法。

六、录取

学校将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和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包括初试和复试)以及思想政治表现、体检结果等综合情况择优录取。研究生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七、体检

新生入学时须进行体格检查,未达到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者,取消入学资格。

八、学费及待遇

根据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文件要求,我校学术型研究生收取学费3000元/年·人。学校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研究生奖助体系,设有国家奖学金、一志愿报考奖、优秀学位论文奖、优秀学业奖学金、国际交流奖学金等各类奖项,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其中国家奖学金20000元/次·人助学金12000/年·人;优秀学业奖学金分为三等,奖励金额分别为一等9000/年(10%)、二等6000/年(20%)、三等3000/年(30%)。同时,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奖励享受与校教研人员同等待遇,按学校相关办法执行。学校为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提供困难补助,并提供较多的勤工俭学和社会实践机会。

九、就业

学术型研究生为非定向就业,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学校可按政策予以推荐。

十、联系方式

在研究生招生工作期间,学校会随时根据教育部通知精神发布有关招生考试、成绩查询、调剂复试等信息,请考生及时登录我校网站点击“研究生教育”予以关注。本简章有关内容,如国家研究生招生有关政策进行了调整,将以国家最新政策和学校最新规定为准。其他具体事项,请仔细阅读《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单位代码:89631

联系部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研究生部

联 系 人:徐老师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漕南路123号

邮政编码:200233

电    话:(021)22881371

网  址:http://www.sdx.sh.cn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24年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简章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成立于1949年6月16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彭冲、江泽民、朱镕基、吴邦国、黄菊等同志曾先后兼任校长。现任校长为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为同志。我校是中共上海市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市委的重要部门,是上海市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2014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学位【2014】14号),我校获得公共管理硕士(MPA)授权点,并于2015年开始正式招生。我校将发挥现有办学优势,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MPA项目:(一)反映上海公共管理实践的课程教学;(二)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四)鲜明的实践特色;(五)丰富的奖学金类型。

多年来学校通过特色立校、质量强校,在锤炼干部党性、提升公务员能力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声誉。作为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近年来我校学术成果斐然,教师人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数在上海名列前茅(哲社类),多项决策咨询成果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和相关部门肯定。学校拥有众多的社会实践基地、鲜明的办学特色、强大的学术支撑、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优越的教学条件,这些都是保障MPA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2022年我校MPA学生团队合作撰写的案例进入第六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全国百强,我校已连续两年进入此项赛事百强。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意识和中高级领导潜质,能够综合运用公共管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主要培养方向:公共服务、特大城市治理、公共组织管理。

二、招生人数、学制及学习方式

我校2024年拟招收29名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的招生数为准)。学制为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学习(主要采取周五晚上/周六全天授课的方式)。

三、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21年9月1日前获得毕业证书);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19年9月1日前获得毕业证书);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22年9月1日前获得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

四、报名方法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相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因地制宜、合理确定)。

1.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3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s://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

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初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我校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2.网上确认

所有考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考生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等,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五、初试

1.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3.初试时间为2023年12月23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4.初试科目为管理类综合能力(200分),英语(二)(100分)。

六、复试

1.复试办法和程序一般在2024年3月中下旬公布。复试采取差额复试,以面试为主,辅以必要的笔试。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面试、英语口试、体检、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等。复试要求详见当年复试办法。

2.复试时需对考生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复试考生需携带(1)本人居民身份证件,(2)学历、学位证书(所有材料均需携带原件并提交复印件各1份)。如考生持在境外获得的学历、学位证书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我校对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律不予复试、录取。

七、录取

1.学校将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录取名单。

2.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录取前考生需与学校签署定向协议书。入学时人事档案、户口关系等均不转入学校。

八、学费及待遇

7万/人,分两次缴纳。学校设有新生奖学金、年度奖学金、科研精品决咨成果奖、优秀案例与优秀毕业论文奖等各类奖项,并给予相应奖励。同时,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奖励享受与校教研人员同等待遇,按学校相关办法执行。

九、学历与学位

课程考试成绩合格、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同意,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证书(双证)。

十、联系方式

其它相关招生信息,请考生及时登录我校网站点击“研究生教育”予以关注。本简章有关内容,如国家研究生招生有关政策进行了调整,将以国家最新政策和学校最新规定为准。其他具体事项,请仔细阅读《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单位代码:89631

联系部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研究生部(MPA教育中心)

联 系 人:徐老师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虹漕南路123号

邮政编码:200233

电    话:(021)22881371

网  址:http://www.sdx.sh.cn

 


北京化工研究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北京化工研究院创建于1958年6月,是中国石化直属科研机构。在乙烯技术、有机与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加工、化工环保等领域形成了扎实的学科基础和雄厚的研发实力,并在高端医卫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氢能太阳能等前瞻新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科研业务涵盖自石脑油(轻烃)裂解及之后化工产业链中除芳烃之外的所有领域,产品包括石油化工催化剂、助剂、添加剂、油田化学品和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以及部分合成纤维,形成了“原料-催化剂-工艺-产品-分析表征-加工应用-绿色资源化利用”完整的研发链条。目前,已经形成了院本部、燕山分院、通州科学试验基地、天津科学试验基地“一院多地”协同发展格局。
    北化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其研究生教育始于1963年,2011年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工程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与北京化工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工作人员。欢迎各位有志学子报考北京化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科研设计、教学及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24年我院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日之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或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北京化工研究院招收硕士研究生体检工作标准》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我院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来我院攻读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和程序参考我院近期将发布的2024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工作章程。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3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院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我院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4.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5.报考我院且在北京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须选择北京化工大学作为报考点,并按要求实行网上交费,具体安排届时上网查询;报考我院在外埠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须选择当地省(市、区)招办指定的报考点,具体报名注意事项请按所在考点的要求办理。

6.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7.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我院官方网站等方式,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8.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有关补充材料。

9.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10.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并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11.我院审查考生网上报考信息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登陆研招网自行打印准考证。

12.我院将在复试时对考生身份证、本科课程学习成绩单、非应届考生学历、学位证书、应届生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再次审查,对不符合有关规定者,不予录取。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四、考试

1.全国统一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时间为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

2.初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二)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或物理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二)由教育部统一命题,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和物理化学采用北京化工大学试卷。所有考试科目均为笔试。

3.初试地点:在北京参加考试的考生在北京化工大学,考生考前需提前了解考场具体安排;在外埠参加考试的考生到各省(市、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点。

4.复试资格由我院在依据国家分数线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当年报考我院考生成绩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达到我院复试资格的所有考生均需参加复试,复试方案在复试前通过研招网公告。

五、体格检查及政审

考生在拟录取后进行体格检查,体检不合格不予录取。

复试考生均需参加政审,政审不合格不予录取。

六、录取和入学资格复审
  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心健康状况确定拟录取名单。

凡是由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新生,必须携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入学报到时交我院审验。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时,未取得录取当年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七、违规处理

考生应自觉树立遵章守纪、诚实考试的意识。初试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场规则》及各考点考场纪律;复试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我院考场规则及考生所签署的《诚信复试承诺书》等内容,在我院复试工作结束前不得对外透露或传播复试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

对在研究生考试招生中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我院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等严肃处理。

八、培养方式及学习期间待遇

我院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是全日制,学制为3年,修业年限最长为4年。

我院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免收学费,一年级奖助学金等每人每月1700余元;二、三年级奖助学金等每人每月2000余元。另外我院设立了“林华院士奖学金”,一等奖1-2人,每人每年25000元;二等奖8-10人,每人每年9000元;三等奖15-18人,每人每年4000元。

我院提供位于院本部的宿舍,3人一间,免收住宿费。

九、说明

1.我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拟招人数仅供参考,届时将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和各专业实际情况确定录取人数。

2.我院研究生招生录取信息均以研招网、我院官方网站公布为准。考生应及时、认真阅读相关通知。

3.本章程如有内容与上级单位最新政策相冲突,我院将按照上级单位最新政策执行。

十、招生专业目录 

 

北京化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招生单位代码:83501      招生单位:北京化工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4号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13         电话:010-59202892

邮箱:yanjiusheng.bjhy@***

联系人:卢老师

官网: http://brici.***

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招生

计划

初试科目(代码)

复试科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

1. 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制备

2. 先进弹性体材料

3. 功能材料

4. 新能源材料

5.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6. 高分子材料加工与应用

7. 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

8

(含推免生1人)

 101思想政治

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866高分子化

学与物理

  英语

  高分子材料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

1.  裂解与分离技术研究

2.  化工污染预防与治理

3.  催化科学与工程

(有机化工)

4.  催化科学与工程

(聚合反应工程)

7人(含推免生1人)

  101思想政治

理论

  201英语(一)

  302数学(二)

  860物理化学

  英语

  化工原理

备注:推免生名额如未使用,将归入统招生名额。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2024年接收推荐免试生攻读硕士学位章程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2024年接收推荐免试生攻读硕士学位章程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为做好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3285)2024年推荐免试生的接收工作,特制定推荐免试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2024年招收学术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2.5年,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

我院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3个一级学科均接收推荐免试生。

二、申请者应具备的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有效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获得“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服务系统”)的报名资格;

3、所学专业与我院硕士招生简章中的专业相同或相近;

4、诚实守信,学风优良,无任何考试作弊或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本科学习期间专业主干课程无重修科目或补考记录,在校期间未受过违法违纪处分;

5、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学科竞赛、科技活动中获奖或在校综合表现优秀者优先考虑;

6、身体健康。

三、接收推荐免试生的程序

1、申请者查阅本年的招生简章,联系意向的培养单位,根据意向培养单位要求报名并提供相关材料。

2、院各培养单位组成考核小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初审通过后发送相关考核通知,对申请人进行考核,并安排进行体检、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符合申请条件或申请资料不全者,将不予考虑。

4、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放后,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在服务系统进行注册,填写基本信息,通过推免服务系统确定申请专业并报名。

5、研究生部根据复试意见及体检结果,审定待录取名单,研究生部通过服务系统确定待录取名单。

6、推荐免试复试和拟录取均在推免服务系统操作,申请人在规定的时间内(24小时)做出接收复试和接收拟录取操作,逾期未做出操作的视为拒绝。

7、经审核后,将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主页公示接收名单。

8、面试期间的往返路费由考生自理,住宿费和体检费由研究生部(或培养单位)统一安排和支付。

四、申请者复试时需提供的申请材料

1、在本专业学习成绩(或综合成绩)排名证明(需标明参与排名的总人数);

2、本人在校期间历年学习成绩单(须加盖所在院校教务部门公章);

3、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复印件;

4、在学期间学术科研成果(公开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等)和获奖证书复印件;

5、身份证复印件;

6、其他可反映自身能力和水平的相关材料的复印件。

五、复试内容

我院对所有推免生进行复试,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由外语能力、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等三部分组成,满分100分,其中外语能力20分、占20%,专业知识30分、占30%,综合能力50分、占50%。外语能力和专业知识考核结合综合能力进行。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体检结果不作量化计入复试总成绩,但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其他事项

1、我院接收推荐免试生比例占本年招生计划的50%;

2、对拟录取的推荐免试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录取资格: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

2)在第四学年主干课程学习成绩有不及格科目;

3)2024年9月1日未取得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4)考试作弊或违纪(法)受到处分的;

5)所提供的材料与档案材料不符。

3、推免服务系统开放时间以教育部通知为准;

4、有意向来院攻读硕士学位推荐免试生可提前与研究生部或各培养单位联系。

序号

学科

方向

培养单位

人数

1

信息与通信工程

不区分研究方向

八部、509、802、804、808、539

14

2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不区分研究方向

八部、509、803

9

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飞行器设计

八部、805、509、812

7

航天制造技术

800、149、812

3

固体火箭发动机

806

1

空间推进技术

801

2

航天电源技术-电子

811

6

航天电源技术-物理

811

2

航天电源技术-化学

811

2

 

5、若国家出台新的推荐免试生招生政策,院研究生部将作相应调整并及时公布。

6、联系方式及联系人

招生QQ群:629558992

 

 

 

院研究生部: 021-24180283老师) ht_83285@126.com

八部:021-24185538老师)    ht8b_zhaosheng@163.com

805021-24186967老师)   asesrsc@163.com

509021-24230161(李老师)   shhtzs@126.com

800021-37842836(张老师)   ht800zhaopin@163.com

149厂:021-24187047(马老师)   shht149@163.com

812所:021-54759800-6627(孙老师) 18684876513@163.com 

802021-24236032(凌老师)    ht802hr@163.com

803021-24184341(陈老师)    492131898@qq.com

804021-24182371老师)    shht804zs@126.com

806021-24181833(王老师)    yanzhao806@163.com

808021-24181381老师)    249064167@qq.com

811021-24187609老师)    zhaopin_811@163.com

六院801021-64852789-3606老师)hr@sisp.cn

九院539021-69058069(方老师)  shanghai539@163.com

 

通信地址:上海市元江路3888号院部大楼626室研究生部

邮政编码:201108

电子邮件:ht_83285@126.com

监督监察:021-24180283(研究生部)或021-24180000(转纪委)

 

 


2024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创建于1961年8月,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弹箭星船器”多领域并举的国防科技工业骨干企业。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承担了防务装备、运载火箭、应用卫星、空间科学等航天型号产品研制生产任务。目前从事防务装备和宇航产品研制生产的有3家总体单位、3家总装单位、6家专业所。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现有从业人员2万余人,各级各类专家200余人,硕士生导师2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万余人。现有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建有多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以及30余个省部级创新平台。

自1983年以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已培养硕士研究生近1500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中不少已成为国家级和省部级学科带头人、中国航天事业的栋梁。

热切期盼有志于祖国航天事业的优秀青年踊跃报考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建设最具综合优势和创新活力的一流航天技术企业。

二、报考条件

凡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考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硕士研究生,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3、具有国家承认的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和学士学位的人员。(不接收已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考生报考)

4本科专业需与报考学科相近或相关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合格标准和各培养单位入职体检要求。

我院招收各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经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标准由在读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请具有推免资格的考生直接与院研究生部或培养单位联系。

请考生务必在推免志愿、报考志愿或调剂志愿备注栏备注意向的培养单位。

三、报名办法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考生的资格将在复试阶段进行严格核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复试、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一)推荐免试生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

(二)统考生

报名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网上确认)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在教育部规定的网上报名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报名日期内,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再修改报名信息。因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

报名和查询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http://yz.chsi.com.cn或者http://yz.chsi.cn)。

第二阶段:现场确认(网上确认)

报考我院并在上海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到上海教育考试院指定的学校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逾期不再补办;在外地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到当地省级教育招生机构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网上确认)。

四、专业目录

(一)、培养目标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品德良好;实事求是,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扎实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一定独立从事所在学科相关的学术研究和产品研发的能力的专门人才。

    1. 品德素质

    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坚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风,恪守学术道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

    2. 知识结构

    掌握坚实宽广的所在学科领域基本理论知识,注重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创新,系统掌握所在学科某特定方向的专门知识和实验技能,包括理论体系、实验与仿真技术和专门研究方法,了解其现状和发展趋势。

    3. 基本能力

    具有较为独立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所在学科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设计并开展实验仿真、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创新能力。具备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展示学术专长的学术交流能力。

(二)招生计划

我院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2023年共招收全日制学术型工学硕士研究生93名,培养单位有八部、805、509、800、149、812、802、803、804、806、808、811、六院801和九院539,具体招生目录见下表: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各招生单位2024年招生专业目录


 

序号

单位

代码

学科

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统考科目

1

八部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3

④801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3

④802自动控制原理

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1飞行器设计

2

④803理论力学

2

805

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1飞行器设计

6

④803理论力学

3

509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不区分研究方向

4

④801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3

④802自动控制原理

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1飞行器设计

4

④803理论力学

4

800

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2航天制造技术

2

④803理论力学

5

149

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2航天制造技术

3

④803理论力学

6

812

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1飞行器设计

1

④803理论力学

02航天制造技术

1

④803理论力学

7

802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8

④801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

8

803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15

④802自动控制原理

9

804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12

④801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

10

806

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3固体火箭发动机

2

④803理论力学

11

808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2

④801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

12

811

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5航天电源技术-电子

9

④809基本电路理论

06航天电源技术-物理

2

④807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

07航天电源技术-化学

4

④808物理化学

13

801

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04空间推进技术

4

④806工程热力学

14

539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3

④801信号系统与数字电路

 

(三)学制

学习形式为全日制。基本学制2.5年,特别优秀的学生允许提前毕业,但不少于2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

五、考试

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

1、初试

初试日期为全国统一考试时间。初试科目:政治理论、英语(一)和数学(一)和另一门业务课(详见本院招生专业目录),均为笔试。

考生根据教育部安排登录“中国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凭《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

我院不举办各种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考试试题及复习资料。

2、复试

报考资格审查于复试阶段统一进行,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学生,不予复试、录取。

初试合格者和推荐免试生,需进行复试,复试主要对考生身体、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能力、外语能力进行系统综合测试。复试由外语能力、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四部分组成,满分100分,其中外语能力(面试)20分、占20%,专业知识30分、占30%,综合能力50分、占50%。具体分值如下:

项目

外语能力

专业知识

综合能力

备注

分值(分)

20

30

50


比例

20%

30%

50%


推荐免试生复试的外语能力(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和专业知识考核结合综合能力进行。

根据教育部复试基本分数线和院招生指标等确定复试分数线。复试分数线按一级学科划定,各培养单位在院分数线上确定各培养单位复试分数线,符合分数线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

我院各学科不进行破格复试。外语能力(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

六、调剂说明

1. 考生拟调剂专业与本科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2. 考生初试统考科目与拟调剂专业要求的初试统考科目相同或相近;

3有意向调剂的考生,请与院研究生部或相关厂所联系。请考生及时关注我院调剂信息并按照国家规定的调剂时间及时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http://yz.chsi.com.cn),按要求填写个人调剂信息,填报调剂志愿并完成网站要求的所有调剂流程。

七、录取

1、初试总成绩:500分

2、复试总成绩:100分

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复试成绩)/2,按录取成绩分学科在同一培养单位内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考试科目不同的按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体检结果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八、体检

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规定执行。各培养单位可结合实际,按照入职体检要求,提出本单位的体检要求。

体检须在我院指定的二级甲等或以上的医院进行。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不得录取。考生体检后发现有“指导意见”中所未包含病情的,学校有权对认为不适合所报考专业学习要求的考生作出不予录取的决定。

九、学历及学位说明

研究生在规定学习期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达到最低课程学分要求,完成所有培养过程环节考核并达到相关要求,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发给毕业证书;在学位评定委员会做出授予学位的决定后,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发给学位证书,并在教育部网站进行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电子注册。

在授予研究生学位前,研究生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第一作者(导师第一作者、研究生第二作者)在公开期刊发表(录用)一篇论文;

(2)第一发明人(导师第一发明人、研究生第二发明人)一项国家发明专利获授权或受理; 

(3)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奖项。

十、学费与奖助政策

研究生在学期间免收学费,提供助学金、生活补贴、宿舍及其他福利待遇。每年毕业生进行集团优秀毕业研究生奖、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和院优秀毕业生评选。

十一、就业方向

院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主要为航天科技集团的科研院所,近五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近100%,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经考核在原培养单位就业,每年约10%的学生在其他中央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

十二、联系方式及申述渠道

(一)联系方式:

院研究生部: 021-24180283(周老师)   ht_83285@126.com

八部:021-24185538(赵老师)    ht8b_zhaosheng@163.com

805所:021-24186967(林老师)   asesrsc@163.com

509所:021-24230161(李老师)   shhtzs@126.com

800所:021-37842836(张老师)   ht800zhaopin@163.com

149厂:021-24187047(马老师)   shht149@163.com

812所:021-54759800-6627(孙老师) 18684876513@163.com

802所:021-24236032(凌老师)    ht802hr@163.com

803所:021-24184341(陈老师)    492131898@qq.com

804所:021-24182371(邵老师)    shht804zs@126.com

806所:021-24181833(王老师)    yanzhao806@163.com

808所:021-24181381(严老师)    249064167@qq.com

811所:021-24187609(张老师)    zhaopin_811@163.com

六院801所:021-64852789-3606(刘老师)hr@***

九院539厂:021-69058069(方老师)  shanghai539@163.com

(二)申述渠道:

    院研究生部:021-24180254 上海市元江路3888号院部大楼

    院纪委:021-24180000转纪委

十三、其他

若国家出台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我院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在网上公布。本简章所涉内容若有调整,也将及时在网上公布。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