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2011年工程硕士(化学工程领域)研究生招生简章
江汉大学2011年工程硕士(化学工程领域)研究生
招 生 简 章
一、 学校概况
江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坐落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畔,这里湖山环抱,水天一色,风景秀丽,幽雅宜人,是理想的学习园地。学校另在汉口、武昌设有两个分校区,总占地面积为2114亩,校舍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
学校设有商学院、政法学院、人文学院、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尔夫学院、现代艺术学院和卫生技术学院等18个学院。
学校从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及工业催化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开设有53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法、文、史、教育、理、工、农、医、管理等10个学科门类。全校有专任教师1085人,其中正、副教授5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7500余人。
学校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8亿元,图书馆藏书181万余册,电子资源65万种(件)。学校设有发展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等35个科研机构,承担大批科研项目(课题),不少项目(课题)成果达到国内及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省部级奖励。《江汉大学学报》获全国人文社科学报30佳学报称号。
学校拥有“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气体净化剂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国家高新技术(863)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湖北省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等4个重点产业化基地和“湖北省光通信化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有机催化合成研究开发中心”和“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化学环境工程研发推广中心”等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注重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英、法、德、日、加、韩等国的高校和教育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校坚持立足于武汉、面向省内外,努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江汉大学是你进一步深造的理想场所,热忱欢迎莘莘学子报考我校工程硕士研究生。
二、 工程硕士教育特点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培养目标的差异。专业学位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它分为全日制工程硕士和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学术性学位硕士研究生则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培养方式的差异。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环节,全日制专业硕士需要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入学后接受全日制培养,毕业时可取得学历证和学位证。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它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毕业时也可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毕业后所享受的待遇完全一致。
三、 我校工程硕士培养特色
重“应用”,坚持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作为现代的职业化高层次专门人才应具有的各种能力。
重“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根据工程硕士教育的特点,突出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强调论文选题和质量标准的技术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重“服务”,坚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一线,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结合。
重“就业”,根据社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定和调整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创业能力、学习能力,使工程硕士教育真正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行业岗位办学。
重“创新”,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激励机制创新上,学校采用双师型导师,企业全程参与研究生教学的各个环节,并鼓励研究生到企业进行成果推广和转化工作;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被录取后给予学费和住宿费全免的政策,并提供基本奖学金。学校为工程硕士特别设立了研究生创新教育奖助学基金,包括“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研究生成果奖励项目”。
四、 研究方向
化工新材料、工业催化剂、化工清洁生产工艺、气体净化剂的研制与应用、食品添加剂及功能助剂的合成及应用、医药中间体的研制与开发、环境污染控制新技术 、生物化学传感器研制及应用、生物化学及应用、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的研制与应用、气体脱硫净化剂的研制与应用、有机催化氧化反应及其工业应用、催化合成高分子材料及其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环境催化及控制、石油化工催化材料合成与应用
五、 化学工程实践基地
武汉市祥龙电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武汉石油化工厂、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江河新材料有限公司、武汉力诺双虎化学集团公司、武汉有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怡兴化工有限公司、武汉醒狮化工有限公司、武汉瑞阳化工有限公司、武汉橡胶工业总公司
六、 培养、学位授予
工程硕士录取后,按照我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教学和培养,采取集中授课及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生修完规定的学分后进入论文阶段,论文的选题主要来源于应用课题或者现实问题。答辩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在课程的教学环节中,老师因材施教,推行“基于问题的教学”、“基于项目的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做到教学相长。
突出实践教学、采用双导师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请进企业内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进入课堂;另一方面,学生到企业相关部门去实习,参加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具体专业环节的操作与应用。工程硕士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学生在完成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后,进入培养基地,学校导师与合作单位的兼职导师机共同指导研究生,形成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
七、 报名条件
报考时须符合国家规定的以下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年龄一般不得超过 40 周岁(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 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5.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 2 年或 2 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
(6)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八、 报名方式、时间及地点
网上报名: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yz.chsi.com.cn (公网)或 http://yz.chsi.cn (教育网)
现场确认: 11 月 10 至 14 日,具体安排请详见各报名点通知。考生参加现场确认时须出示身份证件和学历证件(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本人的学生证;在职及其他人员持毕业证书原件),凭网上报名号到网报时选择的报名点交费照相,确认网上报名有效。
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缺一不可,只进行网上报名而未现场确认者报名无效。
现场确认地点:
(1)武汉市及周边地区(孝感、咸宁等地)考生到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指定的武昌区招考办、洪山区招考办、江岸区招考办、湖北工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纺织大学 6 个社会报考点报名;
(2)省内考生可就近到长江大学、三峡大学、襄樊市教育考试院、十堰市招生考试院、恩施州招生考试办公室、黄冈师范学院和黄石市教育考试院 7 个省内报考点报名;
(3)外省考生可到本省指定的报考点报名。
九、 考试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1. 初试:
(1)初试时间为
(2)初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 100 分)、外国语( 100 分,不含听力)和两门专业课(各 150 分),考试时间均为 3 小时。
2. 复试:
(1)复试时间:大约在 2011 年 4 月中旬。复试具体时间和内容、形式以学校研究生处网站的通知为准。( 2 )复试内容: ① 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② 以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等形式对考生的学科背景、基本素质、操作技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考察; ③ 符合复试基本要求的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的主干课程; ④ 其他需要学校考察的内容。
十、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招生 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085216化学工程 |
2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01物理化学 ⑤802生物化学 ⑥803有机化学(2) ⑦804化工原理 |
3、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的考试科目④⑤⑥⑦可四选一。 |
十一、其他事项
1. 如果本简章涉及内容与国家最新政策发生冲突,则以国家政策为准;
2. 未尽事宜,可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 027-84225310 、 87422243 ,传真: 027-84225310 ),可登录江汉大学研究生处网页查询( http://gs.jhun.edu.cn ),并随时留意网上公布的最新招生信息。招生相关政策和招生专业目录均以江汉大学研究生处网页上所公布的最新版本为准。
单位代码: 11072
联系部门:江汉大学研究生处
地 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邮政编码: 430056
联系电话:(027) 84225310
(027) 87422243
联 系 人:黄老师、罗老师
江汉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江汉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江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坐落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畔,这里湖山环抱,水天一色,风景秀丽,幽雅宜人,是理想的学习园地。学校另在汉口、武昌设有两个分校区,总占地面积为2114亩,校舍建筑面积 54 万平方米。
学校设有商学院、政法学院、人文学院、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尔夫学院、现代艺术学院和卫生技术学院等 18 个学院。
学校从1979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及工业催化 3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同时开设 53 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法、文、史、教育、理、工、农、医、管理等 10 个学科门类。全校有专任教师 1085 人,其中正、副教授 500 余人,全日制在校生 17500 余人。
学校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8 亿元,图书馆藏书 181 万余册,电子资源 65 万种(件)。学校设有发展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等 35 个科研机构,承担大批科研项目(课题),不少项目(课题)成果达到国内及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省部级奖励。《江汉大学学报》获全国人文社科学报 30 佳学报称号。
学校拥有 “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气体净化剂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 ” 、 “ 国家高新技术( 863 )成果产业化基地 ” 、 “ 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 ” “ 湖北省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 ” 等 4 个重点产业化基地和 “ 湖北省光通信化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 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有机催化合成研究开发中心 ” 和 “ 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化学环境工程研发推广中心 ” 等 3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注重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英、法、德、日、加、韩等国的高校和教育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校坚持立足于武汉、面向省内外,努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发展研究生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江汉大学是你进一步深造的理想场所,热忱欢迎莘莘学子报考我校研究生。
2011年我校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计划招收 80 人,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指标为准。
单位代码: 11072 联系部门: 江汉大学研究生处 地 址: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邮政编码: 430056 联系电话:(027)84225310、87422243 联 系 人: | |||
专业代码、 名称及研究方向 |
招生 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学术型学位 |
60 |
. |
. |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01.光通信高分子化学材料 02.耐热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03.特种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04.光电功能高分子及电子化学品 05.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 06.材料改性与性能 081704 应用化学 01.气体净化剂的研制与应用 02.食品添加剂及功能助剂的合成及应用 03.医药中间体的研制与开发 04.环境污染控制新技术 05.生物化学传感器研制及应用 06.生物化学及应用 081705 工业催化 01.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的研制与应用 02.气体脱硫净化剂的研制与应用 03.有机催化氧化反应及其工业应用 04.催化合成高分子材料及其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05.环境催化及控制 06.石油化工催化材料合成与应用 |
.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601有机化学(1) ④ 801物理化学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02数学二 ④ 801物理化学 ⑤ 802生物化学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02数学二 ④ 801物理化学 |
1、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指标为准。 2、应用化学专业的考试科目④⑤可二选一。 |
全日制专业学位 |
20 |
. |
. |
085216化学工程 |
.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02数学二 ④ 801物理化学 ⑤ 802生物化学 ⑥ 803有机化学(2) ⑦ 804化工原理 |
3、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的考试科目④⑤⑥⑦可四选一。 |
江汉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考试范围
《有机化学》考试内容主要为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烯烃、卤代烃、醇醚、醛酮、胺、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和各类相关反应,并能运用红外、紫外、核磁和质谱进行物质结构鉴定,同时具有运用有机化学知识进行一些有机合成实验的能力。
《物理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相平衡、电化学、胶体化学、量子力学及统计热力学和界面现象。
《生物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大分子 (糖、脂、蛋白质、酶、维生素、核酸、激素、抗生素等)结构、性质和功能。生物体内主要的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酸代谢和生物氧化),遗传信息传递的化学基础主要包括 DNA 的复制、 RNA 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及细胞代谢调控等。
《化工原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化工单元操作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基本计算方法以及主要设备结构,包括流体流动及输送机械、非均相物系分离、传热、蒸发、气体吸收、液体精馏、液液萃取和干燥等过程,并能运用化工原理知识分析、讨论化工单元操作中的一些现象。
江汉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
一、报考条件须知
报考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报考时须符合国家规定的以下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年龄一般不得超过 40 周岁(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 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5.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 2 年或 2 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
(6)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方式、时间及地点
网上报名: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yz.chsi.com.cn (公网)或 http://yz.chsi.cn (教育网)
现场确认: 11 月 10 至 14 日,具体安排请详见各报名点通知。考生参加现场确认时须出示身份证件和学历证件(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本人的学生证;在职及其他人员持毕业证书原件),凭网上报名号到网报时选择的报名点交费照相,确认网上报名有效。
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缺一不可,只进行网上报名而未现场确认者报名无效。
现场确认地点:
(1)武汉市及周边地区(孝感、咸宁等地)考生到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指定的武昌区招考办、洪山区招考办、江岸区招考办、湖北工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纺织大学 6 个社会报考点报名;
(2)省内考生可就近到长江大学、三峡大学、襄樊市教育考试院、十堰市招生考试院、恩施州招生考试办公室、黄冈师范学院和黄石市教育考试院 7 个省内报考点报名;
(3)外省考生可到本省指定的报考点报名。
三、考试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1. 初试:
(1)初试时间为
(2)初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 100 分)、外国语( 100 分,不含听力)和两门专业课(各 150 分),考试时间均为 3 小时。
2. 复试:
(1)复试时间:大约在 2011 年 4 月中旬。复试具体时间和内容、形式以学校研究生处网站的通知为准。( 2 )复试内容: ① 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② 以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等形式对考生的学科背景、基本素质、操作技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考察; ③ 符合复试基本要求的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的主干课程; ④ 其他需要学校考察的内容。
四、研究生教育激励机制
学校本着科技服务社会、教育回报社会的的原则,对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给予多种优惠政策:
(1)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录取后给予学费和住宿费全免的政策,并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联合、委托培养研究生按自筹经费执行。
(2)凡受到共青团中央 “ 春蕾计划 ” 资助的女大学毕业生,录取后学费和住宿费全免, 360 元 / 月助学金,另加每月 150 元特困补助;受到共青团中央 “ 希望工程 ” 资助的大学毕业生,录取后学费和住宿费全免, 360 元 / 月助学金,另加每月 100 元特困补助。以上两类受资助的学生还可获得每年报销一次往返家路费的补助。
学校建有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并设立 “ 研究生创新教育基金 ” ,主要包括 “ 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 ,用以资助研究生进入创新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鼓励研究生到企业进行成果推广和转化工作; “ 研究生成果奖励项目 ” ,用以资助研究生的创新成果,如发表高水平论文、出版学术专著、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 研究生访学资助项目 ” ,用以资助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进入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合作科研。
五、研究生培养特色
学校具有 20 多年的研究生培养经验;拥有一支长期从事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的 “ 双师型 ” 导师队伍;拥有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和与企业(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的研究生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境外高校共同参与 “ 研究生创新创业 ” 项目。学校已形成 “ 注重创新思维训练,重视综合素质、创业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培养 ” 的研究生培养特色。
硕士研究生经过三年的强化训练,掌握良好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够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和科研管理等单位的工作中迅速适应角色,成为中坚力量,在后继的博士学习中能显现出良好的研究学习能力。
六、其他事项
1. 如果本简章涉及内容与国家最新政策发生冲突,则以国家政策为准;
2. 未尽事宜,可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 027-84225310 、 87422243 ,传真: 027-84225310 ),可登录江汉大学研究生处网页查询( http://gs.jhun.edu.cn ),并随时留意网上公布的最新招生信息。招生相关政策和招生专业目录均以江汉大学研究生处网页上所公布的最新版本为准。
单位代码: 11072
联系部门:江汉大学研究生处
地 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邮政编码: 430056
联系电话:(027) 84225310
(027) 87422243
联 系 人:黄老师、罗老师
山西中医学院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人数
我院2011年拟招收硕士生规模数为60名(实际招生规模按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执行),包括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生,面向全国招收有志献身于中医药科学事业的报考青年。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往届本科毕业生(2011年9月入学报到时出示学士学位证书)。
3、同等学力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
1)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两年或两年以上(2009年7月以前毕业),除参加统一科目的考试外,还须在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专业的本科阶段主干课程,加试科目在复试时通知考生。录取后培养方式为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
2) 核心刊物发表文章至少一篇;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态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三、网报注意事项
1)备注栏填写所报考研究方向;
2)考生必须如实、准确填写报名信息,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考生提交的报名信息不实或有误,影响正常考试和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四、考试科目
1、初试: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科目为三门:政治(满分100分)、外语(英语,满分100分)、专业基础综合(满分300分):中医综合(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具体内容以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考试大纲为准。
2、复试要求及内容:
1)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初试分数线要求;
2)考生资格认定合格;
3)体检合格;
4)复试包括:(1)专业课笔试考试:我院按照二级学科专业命题;(2)专业与综合素质面试;(3)英语口语、听力测试;(4)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两门本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加试课程在复试通知中注明。
五、培养经费及学习期间待遇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录取类别包括:计划内(非定向)研究生、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研究生。
1、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硕士生,培养经费及学习期间待遇按当年有关规定执行。
2、委托培养硕士生,在学期间的工资、医疗费等其他福利待遇由考生单位负责,并向我院交纳委托培养费每人每年9000元。
3、自筹经费硕士生每人每年缴纳培养费9000元,自筹经费生不发放生活补贴,但户口、党团关系、人事档案等可迁来我校。
4、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硕士生在录取前须签订协议书。
5、研究生就读期间,须按规定缴纳住宿费。
6、学校设有各类奖、助学金,学校拨出专款设立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三助岗位,为经济困难的同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六、山西中医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专业课考试科目(复试) 参考书目(复试) 000不区分院系所 60 100502中医临床基础 25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7中医综合或306西医综合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温病学 1、《伤寒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熊曼琪 2、《金匮要略》人民卫生出版社 黄仰模 3、《温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杨进 4、《针灸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石学敏 5、《内经》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王庆其 6、《中医诊断》 科学出版社 王忆勤 7、《中医内科》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周仲瑛 8、《医古文》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蒋力生 9、《中医各家学说》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严世芸 10、《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孙广仁 11、《针灸治疗学》 中国中医药 王启才 _ 01经典方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同等学力加试2门专业课 中医诊断学 中医内科 _ 02金匮要略辨证论治研究 _ 03外感热病临床与实验研究 _ 04经方临床应用及其机理研究 100503中医医史文献 10 内经 _ 01中国传统文化与黄帝内经研究 同等学力加试2门专业课 医古文 中医各家学说 _ 02《内经》文献整理与应用研究 _ 03中医药文献资源信息化、数字化 _ 04中医学术发展规律及流派研究 100512针灸推拿学 25 针灸学 _ 01针刺效应的基础研究 同等学力加试2门专业课 中医基础理论 针灸治疗学 _ 02腧穴配伍作用的研究 _ 03腧穴诊断技术的研究 _ 04“新九针”的开发应用研究
北京农学院2011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 校 概 况
北京农学院是一所以农科为特色,兼有理、工、经、管、法、文等学科的高等农林院校。建校50多年来,已累计培养各类人才3万余人,其中大部分已成为生产、科研、管理的骨干,为促进社会进步和农业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学科门类丰富,现有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城乡发展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外语教学部、基础教学部、生物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园林学院、食品科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部。有果树学、作物遗传育种、蔬菜学、临床兽医学、基础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8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点,有园艺、作物、植物保护、食品加工与安全、林业、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信息化、养殖8个农业推广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1个兽医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24个本科专业。学校教学科研条件完备,有1个北京市大学科技园、2个北京市级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和社科研究基地。还设有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果树研究所、禽病研究所、饲料研究所、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传统中兽医国际培训中心、农村经济研究所等多个科研机构。尤其是,学校在都市型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形成了明显特色和优势,农业部和北京市分别在学校设置了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
学校坚持开门办学,主动服务首都城乡经济社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科教兴农工作,定期公开出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北京农学院学报》。近五年,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68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2项,推广科技成果100余项。科技经费从800万增加到4580万。学校曾连续3年获全国“科教兴村试点工作先进集体”。尤其是大学生“村官”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我校研究生国际化、社会化也不断深入。目前我校与波兰、日本有关学校加强合作,研究生交流互访不断扩大。我校还有校外导师(含外籍导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导师)25名,为研究生后期培养提供了更广泛、更有力的支持。
我校硕士生(含自筹经费生)的生活补贴、奖学金等均高于国家规定的非定向硕士生(即公费生)的标准。我校研究生教育实行资助政策,第一志愿录取学生免交学费,学校或导师根据情况对自筹经费研究生可以补贴不同程度的学费。计划内非定向生(公费生)享受公费医疗政策,自筹经费生享受重大疾病医疗保险,所有研究生(委培生除外)均享受意外伤害保险。学校实行研究生奖助体制,研究生入学可享受人均每月400元左右的奖助学金;学校提供相当比例助研、助管、助教岗位,在锻炼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同时,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此外,学校每年还评选一定数额的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我校研究生就业情况良好,近四年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100%。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我校!
凡是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上线并被我校录取的考生均免交学费。
通讯地址:北京昌平回龙观朱辛庄 邮编:102206
联系部门:北京农学院研究生部研招办 联系人:郑老师 李老师
电 话:010-80799079(兼传真) 010-80796367
北京农学院网址:http://www.bua.edu.cn/
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网网址:http://www.bua.edu.cn/jdeparts/keyanchu/yz/index.asp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院校信息-北京农学院网址
http://yz.chsi.com.cn/sch/schoolInfo--schId-367894.dhtml
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若与教育部、北京市的2011年招生文件冲突,以后者为准)
北京农学院2011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210人(包括学术型硕士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两类研究生),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1、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④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⑤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0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2、报考时间及方式
2011年度全国报名工作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网报时间全国统一定在十月份左右。报名工作时间性很强,请广大考生务必多关注并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过期无法补报。
(1)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报名。
(2)考生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报考点办理确认手续;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有关证件,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报考点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发现可疑学历证书时,报考点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指定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3)推荐免试生按毕业院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要求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各有关单位必须于10月25日前完成推荐、复试及接收工作。
(4)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户口或工作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请全国所有报考我校的考生随时关注您所选考点发布的报名时间和方式信息。凡在北京参加考试的考生请于2010年9月以后关注我校在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网上发布的有关报名工作信息并请及时进行网上报名。其他相关工作我们会尽早在网上发布。
3、考生参加我校复试前应提交下列材料:
(1)应届本科毕业生的身份证、学生证、准考证及相关证书。
(2)非应届本科毕业生的身份证、毕业证、准考证及相关证书。
上述材料必须是真实有效的,如发现弄虚作假随时取消报考录取资格。
4、录取方式
(1)分为非定向生(即公费生)、自筹公助生和自筹经费生三类。学校拨出相应的经费资助给部分自费生,获得该资助的学生称为自筹公助生(2010年研究生招生中我校大部分全日制专业学位自费研究生由学校代缴学费);自筹经费生的学费由导师根据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贴。
(2)凡是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上线并被我校录取的考生均免交学费。
5、其他
(1)我校各专业招生进入复试最低分数线(初试分数线)与国家A类地区分数线持平。
(2)我校不再进行考前资格审核,请考生务必在进行网上报名前详细阅读我校对考生的报考条件要求,自审合格后再报名,否则,造成不予复试、不予录取等后果完全由考生自己承担。
(3)考生办理报考手续交纳报考费后,不退报考费。
(4)与招生相关的信息我校将及时在网上发布,请考生注意查询。
北京农学院网址:http://www.bua.edu.cn
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网网址:http://www.bua.edu.cn/jdeparts/keyanchu/yz/index.asp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院校信息-北京农学院网址:
http://yz.chsi.com.cn/sch/schoolInfo--schId-367894.dhtml
(5)招生目录免费备索。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及各系不提供往年试题和参考书,双休日及节假日休息。
(6)如果通讯地址不固定,在研究生报名现场确认时,请主动向我校研招办提交分别用于发放准考证及录取通知书的两个信封(不用贴邮票)。
6、研究生导师的相关信息及其他报考信息,请查看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的相关信息。
7、以上条款若与教育部、北京市的2011年招生文件冲突,以后者为准。
凡是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上线并被我校录取的考生均免交学费。
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单位代码:10020 单位名称:北京农学院 联 系 人:郑老师 李老师
电 话:010-80799079/ 6367 地 址:北京昌平回龙观朱辛庄 邮政编码:102206
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
导师 |
拟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初试科目) |
备注 |
002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
|
42 |
|
|
090102 作物遗传育种 01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 02作物抗逆育种与品质改良 03作物分子遗传与育种 |
陈学珍 万 平 濮绍京 郭家选 赵久然* 赵昌平* 潘金豹 陈学珍 谢 皓 濮绍京 郭 蓓 潘金豹 谢 皓 万 平 郭 蓓 李云伏* 魏建华* 张晓东* |
12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任选一门) 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同上 同上 |
各研究方向复试: (1) 笔试:901作物育种学 (2) 综合面试:外语+专业面试+实验操作。 |
090201 果树学 01 果品优质生态安全
02果树种质资源利用与创新 03果树发育分子生物学 |
王有年 马焕普 张志勇 刘正坪 王进忠 魏艳敏 师光禄 李奕松 张 帆* 陈立平* 姚允聪 姬谦龙 沈 漫 张运涛* 周连第* 秦 岭 沈元月 董清华 刘悦萍 |
18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任选一门) 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同上 同上 |
各研究方向复试: (1) 笔试:902 园艺通论 (2) 综合面试:外语+专业面试+实验操作。 |
090202 蔬菜学 01蔬菜生理与优质安全栽培
02蔬菜育种与生物技术 |
范双喜 王绍辉 陈青君 徐 践 张民照 程贤禄* 刘明池* 刘宝存* 赵同科* 赵春江* 赵福宽 张喜春 谷建田 许 勇* 张凤兰* |
12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任选一门) 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任选一门) 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同上 |
各研究方向复试: 01方向笔试903蔬菜栽培学; 02方向笔试904蔬菜育种学 |
003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
|
30 |
|
|
090601 基础兽医学 01兽医药理学 02兽医公共卫生 03动物组织胚胎 |
吴国娟 刘凤华 沈 红 王金洛* 李焕荣 安 健 周双海 刘月焕* 穆 祥 王晓霞 杨佐君 |
12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任选一门) ③315化学(农) ④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同上 同上 |
各研究方向复试: 01方向笔试905兽医药理学; 02方向笔试906动物免疫学; 03方向笔试 907组织胚胎学 |
090603 临床兽医学 01中兽医药及疾病防控 02兽医产科及胚胎 03宠物临床 |
陈 武 穆 祥 刘 爵* 郭 勇 倪和民 高建明 张中文 任晓明 王惠川 菅沼常德* |
18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任选一门) ③315化学(农) ④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同上 同上 |
各研究方向复试: 01方向笔试908中兽医学或906动物免疫学(任选一门); 02方向笔试909兽医产科学或907组织胚胎学(任选一门); 03方向笔试910犬猫疾病学 |
004经济管理学院 |
|
18 |
|
|
120301 农业经济管理 01都市型现代农业
02农村社会发展 03农(林)产品市场与贸易 04涉农(林)企业管理 |
何忠伟 沈文华 刘 芳 陈 娆 史亚军 藤田武弘* 李 华 李瑞芬 隋文香 孙素芬* 邓 蓉 陈跃雪 刘瑞涵 杨 静 黄季焜* 何忠伟 胡宝贵 李 萍 刘 璨* |
18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同上 同上 同上 |
复试科目:911农业经济学 |
005园林学院 |
|
18 |
|
|
090706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01园林植物资源与育种 02园林植物栽培生理与生态
03园林植物应用 |
王文和 张 克 张克中 杨晓红 刘建斌 段碧华 关雪莲 武菊英* 冷平生 刘克锋 柳振亮 石爱平 窦德泉 刘 云 王树栋 马晓燕 王先杰 付 军 陈 戈 |
18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5化学(农) ④802园林植物(含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
同上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4数学(农) ④803园林快速设计 |
各研究方向复试: 01、02方向笔试 912植物生理; 03方向笔试913 园林植物与植物造景(包括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植物造景) |
006 食品科学学院 |
|
12 |
|
|
08320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01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工程
02食品安全与控制
03农产品资源利用 |
卢大新 贾昌喜 仝其根 谭 锋 徐艺青 伍 军 李红卫 李 武* 赵晓燕* 艾启俊 刘 慧 张海予 赵建庄 韩 涛 綦菁华 陈湘宁 |
12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任选一门) ③302数学二 ④804食品微生物或812 食品科学(任选一门) 同上 同上 |
各研究方向复试: 914食品工艺学 |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
导师 |
拟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初试科目) |
备注 |
002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
|
30 |
|
|
095101 作物 |
|
1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05作物遗传育种 |
339农业综合知识一:由遗传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四部分组成,考生可选其中的前三部分备考。 复试: (1) 笔试:901作物育种学 (2) 综合面试:外语+专业面试+实验操作。 |
095102 园艺 |
|
1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06园艺通论 |
339农业综合知识一:由遗传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四部分组成,考生可选其中的前三部分备考。 各研究方向复试: 果树方向 (1) 笔试:902 园艺通论 (2) 综合面试:外语+专业面试+实验操作。 蔬菜方向 笔试903蔬菜栽培学或904蔬菜育种学 |
095104 植物保护 |
|
1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④809 植物保护基础 |
339农业综合知识一:由遗传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四部分组成,考生可选其中的前三部分备考。 复试:专业面试(含实验操作) |
003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
|
20 |
|
|
095105 养殖 |
|
1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0农业综合知识二 ④810畜牧基础 |
复试科目:915畜牧学 |
095200 兽医硕士 |
|
1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3兽医基础 ④807兽医综合 |
343兽医基础:由动物学、动物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临床床诊断学等五部分组成,考生可任选其中的三部分备考。 复试科目:908中兽医学 |
004经济管理学院 |
|
10 |
|
|
095110 农村与区域发展 |
|
1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④ 811农村发展经济学 |
复试科目:911农业经济学 |
005园林学院 |
|
10 |
|
|
095107 林业 |
|
1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④802园林植物(含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 |
339农业综合知识一:由遗传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四部分组成,考生可选其中的后三部分备考。 复试:专业面试(含实验操作) |
006 食品科学学院 |
|
10 |
|
|
095113 食品加工与安全 |
|
1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综合知识三 ④808食品工艺学 |
341农业综合知识三:由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等六部分组成,考生可选其中的后三部分备考。 复试科目:917 食品科学概论 |
007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
10 |
|
|
095112 农业信息化 |
|
1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1农业综合知识三 ④813计算机科学导论 |
341农业综合知识三:由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等六部分组成,考生可选其中的前三部分备考。 复试科目:916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备注:考试科目中编码为1XX、2XX的科目为全国统考政治理论、外语科目;编码为3XX的科目(除全日制专业学位考试科目外)为全国统考或联考的专业课科目;编码为4XX的科目为农学门类联考专业课科目;编码为8XX、全日制专业学位编码为3XX的科目为我校自命题专业课科目;编码为9XX的科目为我校研究生复试笔试科目。
表中加“*”的导师为校外导师(含外籍导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导师)。
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业务课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 |
参考书名 |
出版社 |
作者 | |
初试科目 |
|
|
| |
801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何忠伟 郑春慧 | |
《宏观经济学》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何忠伟 | ||
802园林植物 |
《花卉学》 |
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二版) |
包满珠主编 | |
《园林树木学》 |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版 |
卓丽环主编 | ||
803园林快速设计 |
《园林设计》 |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年版 |
唐学山 | |
804食品微生物 |
《食品微生物学》 |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8月版 |
江汉湖 | |
805作物遗传育种 |
《作物育种学总论》 |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版 |
张天真 | |
806园艺通论 |
《园艺通论》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
马凯,侯喜林 | |
807兽医综合 |
《兽医学》 |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二版) |
高作信 | |
808食品工艺学 |
《食品工艺学导论》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二版) |
马长伟、曾名勇主编 | |
809植物保护基础 |
《普通昆虫学》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
蔡万志主编 | |
《普通植物病理学》 |
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三版) |
许志刚主编 | ||
810畜牧基础 |
《畜牧概论》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 |
蒋思文 | |
811农村发展经济学 |
《农村发展经济学 |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9月 |
何忠伟主编 | |
812食品科学 |
《食品科学导论》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2月 |
Rick Parker著,江波等译 | |
813计算机科学导论 |
《计算机科学导论》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美)Behrouz A.Forouzan 著,刘艺,段立,钟维亚 等译 | |
343兽医基础 |
《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兽医基础知识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大纲及复习指南》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二版) |
陆承平主编 | |
《普通动物学》(动物学部分) |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
张训蒲 | ||
《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理学部分) |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四版) |
陈杰 | ||
《兽医病理学》(兽医病理学部分) |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 |
赵德明 | ||
《兽医药理学》(兽医药理学部分) |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二版) |
陈杖榴 | ||
《动物医院临床技术》(临床诊断学) |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 |
林德贵 | ||
339农业综合知识一 |
《遗传学》(遗传学部分) |
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三版) |
朱军主编 | |
《植物学》(植物学部分)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
郑湘如,王丽主编 | ||
《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部分) |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
潘瑞炽主编 | ||
《土壤学》(土壤学部分) |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
黄昌勇主编 | ||
340农业综合知识二 |
《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理学部分) |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四版) |
陈杰 | |
《动物营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 |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
杨凤 | ||
《家畜繁殖学》(动物繁殖学部分) |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年第五版 |
朱士恩 | ||
341农业综合知识三 |
《C程序设计教程》(程序设计部分)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谭浩强 | |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数据库技术与应用部分)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珊 萨师煊 | ||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网络技术与应用部分)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谢希仁 | ||
《食品安全导论》(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部分)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
谢明勇、陈绍军主编 | ||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 |
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学部分)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 |
李守经主编 | |
中国农业政策与法规(农村政策学部分) |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11月 |
何忠伟主编 | ||
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部分)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李秉龙、薛兴利主编 | ||
| ||||
考试科目 |
参考书名 |
出版社 |
作者 | |
复试科目 |
|
|
| |
901作物育种学 |
《作物育种学总论》 |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
张天真主编 | |
902园艺通论 |
《园艺通论》 |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
马凯,侯喜林主编 | |
903蔬菜栽培学 |
《蔬菜栽培学》(面向21世纪教材)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张振贤主编 | |
904蔬菜育种学 |
《蔬菜育种学》 |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
王小佳主编 | |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 |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
景士西主编 | ||
905兽医药理学 |
《兽医药理学》 |
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三版) |
陈杖榴 | |
906动物免疫学 |
《动物免疫学》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
杨汉春 | |
907组织胚胎学 |
《组织胚胎学》 |
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三版) |
沈霞芬 | |
908中兽医学 |
《中兽医学》 |
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三版) |
刘忠杰 | |
909兽医产科学 |
《兽医产科学》 |
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三版) |
赵兴绪 | |
910犬猫疾病学 |
《犬猫疾病学》 |
农业出版社 |
高德义 | |
911农业经济学 |
《农业经济学》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李秉龙、薛兴利 | |
912植物生理 |
《植物生理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
潘瑞炽 | |
《现代植物生理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合生主编 | ||
《植物生理学学习指导与题解》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李合生主编 | ||
913园林植物与植物造景 |
《花卉学》 |
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二版) |
包满珠主编 | |
《园林树木学》 |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版 |
卓丽环主编 | ||
《植物造景》 |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年版 |
苏雪痕 | ||
914食品工艺学 |
《食品工艺学》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
赵晋府 | |
915畜牧学 |
家禽学 |
四川科技出版社1997, 第二版 |
邱祥聘 | |
养猪学 |
山西农业大学 . 农业出版社 ,1999 |
| ||
牛生产学 |
农业出版社 ,1999 |
邱怀 | ||
916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C++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 |
清华大学出版设 |
钱能主编 | |
917 食品科学概论 |
《食品科学导论》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2月 |
Rick Parker著,江波等译 |
各招生专业简介
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090102 作物遗传育种
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北京农学院重点学科。学科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6名。近几年,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30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项,育成品种8个。
本学科有3个研究方向: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作物抗逆育种与品质改良和作物分子遗传与育种。主要从事作物(食用豆类、玉米、小麦)抗逆和品质改良分子遗传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比较基因组研究等研究。
090201 果树学
北京农学院果树学科始建于1979年,现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目前共培养研究生100多名。 该学科现有教授 10人,副教授 16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3人,北京市属优秀人才1名,北京市拔尖人才1名,北京市名师1名。近5年来该学科共承担28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5项,发表论文156篇,合作出版著作12部,创经济效益10亿多元。
该学科设有果品优质生态安全、果树种质资源利用与创新、果树发育生物学等研究方向,其中“果品优质生态安全”团队为北京市科技创新学术团队。
090202 蔬菜学
蔬菜学科为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蔬菜学科现有教授4名,副教授7名,其他教师6名。已主持完成教育部、农业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农委和北京市教委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多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农业部等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该学科在设施蔬菜抗逆生理、蔬菜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目前主要开展以下2个方面的研究工作:蔬菜生理与优质安全栽培、蔬菜育种与生物技术。“蔬菜安全生产理论与技术”获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
090601 基础兽医学
该学科为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经多年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中药药理与药物残留、兽医公共卫生、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三个研究方向,2005年由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研究生授权点。本学科与日本麻布大学建立姊妹校关系,2007年起每年选派4名研究生赴日深造。
本学科是建立在北京市特色专业基础上,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2名,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兽医学(中医药)实验室等3个专业实验室,1个国际培训中心。目前主持的在研项目共3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项。总经费达600余万元,近3年获国家级奖及省部级奖5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0多篇。
该学科旨在探索药物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兽药;在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产品开发、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药饲料添加剂研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2005年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的项目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抗球虫药研究获农业部二类新兽药证书;畜禽抗应激中兽药的研制开发获得北京市农业推广二等奖,2010年获北京市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系列禽用中兽药产品研发取得了10项四类新兽药证书。
090603 临床兽医学
该学科现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03年由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研究生授权点。在中兽医药及动物疾病防控、产科与胚胎工程和宠物临床三个研究方向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本学科与日本麻布大学建立姊妹校关系,2007年起每年选派4名研究生赴日深造。
本学科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1名,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兽医学(中医药)实验室等2个专业实验室和1个国际培训中心。近5年共承担38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获北京市级奖3项,转让成果十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260多篇。
中兽医药与疾病防控方向着重结合近代兽医学理论、实验方法和诊疗手段,揭示中药的效应机理和针灸的作用机制,与此同时,专注于畜禽规模化养殖中疾病诊断和防控系列药物的开发研制;产科与胚胎工程方向侧重于胚胎移植、体外受精、胚胎分割、胚胎冷冻保存、胚胎性别鉴定、活体采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曾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3项。宠物临床方向针对都市农业特点,开展观赏和伴侣动物疾病的相关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老年性疾病及眼科疾病等动物疑难病。
120301 农业经济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是北京农学院传统优势学科,现已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目前共有教师50人,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4名,农林经济管理教学团队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经过30多年的发展,该学科现已形成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都市型现代农业方向、农村社会发展方向、农(林)产品市场与贸易方向和涉农(林)企业管理方向。
都市型现代农业方向:主要侧重于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论体系、运行机制与模式、政策与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有较强的影响力。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3项,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近三年科研经费达2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2篇,出版专著(含教材)20部。
农村社会发展方向:主要研究全国及北京市新农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与农村社会保障等。近三年科研经费达187万元,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先后主持了县、乡、村新农村规划和山区“百千万”工程规划、农村科普基地规划、农业科技园区规划40多个,出版专著和教材25部,发表学术论文96篇。
农(林)产品市场与贸易方向:主要研究大都市农产品高端市场的组织、功能与农产品贸易创新。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近三年科研经费120万元,出版学术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涉农(林)企业管理方向:主要研究涉农企业管理的理论、模式与运行机制。本方向将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涉农企业的实际紧密结合,深入研究涉农企业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将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与涉农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角度研究涉农企业的发展战略;将供应链理论与涉农企业产业经济相结合,研究涉农企业的市场定位;并针对涉农企业的微观管理问题,重点研究涉农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政策等问题。近5年在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26篇,出版学术专著 19 部,科研经费达到73万元。
090706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是北京农学院校级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共有教师3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后)学位14人。
该学科现有园林植物栽培生理实验室、园林植物细胞生物实验室、园林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园林植物分子生物实验室、园林植物生态实验室、园林景观设计室等科学研究实验室;同时还有植物学实验室、林学实验室、树木花卉实验室、组织培养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园林制图实验室、园林景观模型实验室等本科教学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达到1620㎡,仪器设备值合计1640万元。同时,校内建有现代设施花卉实践基地30亩,该基地建成温室6000㎡;另外,校内具有苗圃实践基地20亩。
该学科先后完成科研项目30多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等奖9项,同时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完成各类规划设计项目累计产值5000多万元。出版专著108部,主编和副主编全国统编教材11部,函授教材37部,发表学术论文306余篇。近年来承担国家“863”、国家科技攻关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项目、北京市科委项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项目共38项,总经费622多万元。
该学科现已形成三个明确的研究方向。其中,园林植物资源与育种研究方向已开展了百合、丁香、一串红、菊花、草坪草、景天等种质资源分析研究、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研究,某些研究领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园林植物栽培生理与生态方向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省部、市部级的研究课题22项,多次获得各类奖励,取得了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理方面注重开花生理、抗逆生理研究;生态方面注重生态修复、城乡绿地景观空间演化、城乡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生态再利用等方向研究;栽培繁育方面注重花卉花期控制技术,园林植物苗木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园林植物组培快繁技术及脱毒种苗生产技术,新优宿根花卉引种、繁殖及景观应用研究。园林植物应用方向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北京都市型农业发展的要求,合理科学地将园林植物应用到60余项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项目中,为北京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08320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目前,该学科有教授7人,副教授12人,高级实验师1人,留学回国人员及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者8人。
该学科现有农产品加工工艺实验室、农产品贮藏与保鲜实验室、农产品品质分析实验室、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实验室、食品安全理化检测分析实验室、食品工程实验室、食品加工过程控制实验室等,仪器设备总值近2000万元,还有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硬件条件的支持,共计仪器设备总值约3000万元。近五年该学科科研经费达800万元,获科研成果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
该学科研究农产品产后衰老理论、品质劣变机理以及相关处理技术与综合保鲜措施等;研究农产品、动植物资源的加工理论、加工工艺及配套设备、工程技术等;研究农产品安全控制理论,研究和开发农产品中致病微生物、过敏原、抗生素和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和相关产品等。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095101 作物
北京农学院作物学科是学校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学科之一。现有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硕士点。现有教授8名,副教授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0%。导师队伍中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2人。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有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作物抗逆育种与品质改良和作物分子遗传与育种3个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豆类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豆类育种、玉米群体改良、玉米遗传育种、小麦遗传育种、甘薯遗传育种和作物分子育种研究,以开展应用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为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学科立足北京都市农业,以京郊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为核心,为北京的创汇农业、籽种农业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
近5年,本学科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市金桥工程一等奖、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昌平区技术推广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和北京市精品教材各1项。
作物学科在玉米、小麦、红小豆、甘薯、杂粮等方面,建有10个试验示范基地,在作物育种、良种繁育、生产管理、种子经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095102 园艺
北京农学院园艺一级学科是学校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学科。所支撑的园艺专业为国家级和北京市特色专业。现有果树学、蔬菜学和观赏园艺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果树学科是北京市级重点学科。园艺领域推广硕士在培养过程中,以构建园艺学科为主体的知识框架,侧重于交叉学科综合知识的运用和能力培养,为北京市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园艺领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研究方向:园艺产后优质生态安全、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与新品种利用、园艺产业经济、设施园艺与工程、园艺园林设计、都市农业、植物保护等。园艺学科现有教授25名,副教授20名。博士生导师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3%。导师队伍中享受政府特贴专家4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1人,北京市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6人,入选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6人,北京市优秀教师4人,北京市名师1人,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1人。创新团队3个。
园艺领域导师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等国家与市级在研科学研究项目共计58项,均是针对北京市农业研究为主的应用基础或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与郊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5年来获市部级科技奖励4项,论著3部,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
园艺一级学科依托国家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北方)、北京市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市农业应用新技术实验室、北京市植物生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北京市果树重点学科实验室。实验室仪器设备齐备并建立了配套的技术体系。
095104 植物保护
北京农学院植物保护一级学科是学校支持和发展的特色学科,所支撑的植物保护专业为北京农学院特色专业,并且正在申报北京市特色专业。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包括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和农药学3个二级学科。植物保护领域推广硕士在培养过程中,以构建植物保护学科为主体的知识框架,侧重于交叉学科综合知识的运用和能力培养,为北京市培养适应都市型的现代农业岗位需求、掌握植物病虫害诊断、测报、防治等高新技术,符合与都市农业技术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要求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植物保护领域主要包含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农药管理与安全应用两个研究方向。植保专业有教授3名,副教授4名,讲师5名,高级实验师和实验师各1名。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人员10人,占教师人数的90%;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名,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3人,归国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人,青年骨干教师2名。导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教学与科研水平,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先后共培养博士研究生(联合)20人,硕士研究生70人,在培养合格植物保护技术和管理人才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植物保护领域导师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与市级科学研究项目共计20余项,主要是针对北京市农业研究为主的应用基础或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与京郊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获各级科技奖励4项,论著3部,发表科研论文150余篇。
植物保护一级学科依托国家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北方)、北京市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市农业应用新技术实验室、北京市植物生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北京市果树重点学科实验室。实验室仪器设备齐备并建立了配套的技术体系。校内具有教学实践基地,校外有1个市级人才培养基地,并与郊区县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能够满足培养综合能力人才的需求。
095105 养殖
北京农学院动科专业是学校重点发展学科。该学科共有教授1名,副教授5名,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齐全,设备先进。同时与美国宠物食品协会、华都集团、法国皇家宠物食品公司等1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办学的关系,有5家企业设立专业奖助学金。50多年来,为北京市培养输送高级农业科技人才3000余人,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北京市政府部门和农业科技战线上的骨干和专家,为北京市的发展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在学术上不仅拥有享誉海内外的老一辈专家、教授,而且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有2人获北京市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获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先后送百余人次出国攻读学位、进修、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与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多个国家的学校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关系。目前,正与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开展科研合作和人才交流。承担并已完成的国家、市级科研和教改课题20余项,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五”、“十一五”攻关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等科研项目。有100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市级以上的科研成果10多项。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已成为北京市培养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高级应用人才的教学基地和科研中心。
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北京、重在应用的教育理念,培养高层次、多学科、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095200 兽医硕士
北京农学院兽医专业是北京市特色专业。该专业学位依托北京市重点实验建设学科-临床兽医学和校重点学科-基础兽医学两个硕士点。学科内尚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兽医学(中医药)实验室,中国传统兽医学国际培训中心,动物医院及标准的实验动物房,并有华都肉鸡公司,北京观赏动物医院等12个教学实习基地。学科师资力量较雄厚,目前共有22名导师,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12名,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者占70%以上,目前有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重点科研项目30余项,在研经费1000多万元。学科内拥有流式细胞仪,核磁共振,荧光定量PCR,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机等大型仪器设备30余台(套),可满足实验需求。设有临床兽医学、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等方向,并在中兽医学宠物临床、人畜共患病研究领域有较好基础。与日本麻布大学有姊妹校合作关系。
主要招生对象:兽医(畜牧)专业一线工作的执法、检验检疫人员、兽药厂、畜牧兽医站、饲料厂、畜牧与水产养殖企业等工作人员及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
095110农村与区域发展
农业经济管理是北京农学院传统优势学科,也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所依托的农林经济管专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并拥有农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一个。现有教授8名,副教授1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30%。导师队伍中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7人。经过30多年的建设,已构建了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农业经济管理硕士点、都市农业研究所、农村经济研究、国家林业局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及北京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6个科研平台。依托六个科研平台,形成了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都市型现代农业、农村社会发展、农(林)产品市场与贸易和涉农(林)企业管理方向。学院近三年主持省部级课题累计40多项,其中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农业部课题4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局级课题20多项,科研成果采用共20项,经费达到531万元;荣获各级科技奖励20多项,其中“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效果与体系研究”荣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出版专著30部,主编教材4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共600多篇。2008年学院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建设先进集体”,有1人被北京市授予“服务京郊‘十佳’农业科技工作者”。本学科立足北京都市农业,以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培养应用型、复合性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为根本任务、服务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为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为培养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人才的综合能力提供了有利保障。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将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北京、重在应用的教育理念,培养高层次、多学科、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高层次农业推广和管理人才。
095107 林业
北京农学院林学学科是学校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学科之一。所支撑的专业有园林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林学专业。现有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个。林业领域推广硕士在培养过程中,以构建林学、园林花卉学科为主体的知识框架,侧重于交叉学科综合知识的运用和能力培养,为北京市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学科领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研究方向: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林木花卉栽培生理、林业生态工程、经济林、林木花卉景观应用等。学科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20名,具有博士学位15人。导师队伍中有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6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科技创新团队2个。
林业领域导师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学研究项目共计52 项,项目经费628万,多数是针对北京市林业、生态修复、园林花卉产业、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基础或应用技术研究项目。研究涉及的林木花卉有阿月浑子、观赏海棠、蓝莓、板栗、丁香、牡丹、八仙花、百合、一串红、火鹤、蟹爪兰、朱顶红、蝴蝶兰等,与北京市三农发展密切相关。5年来获各类科技奖励12项,发表科研论文265篇。
林学一级学科依托国家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北方)、北京市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市农业应用新技术实验室和北京市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重点建设学科实验室。实验室仪器设备齐备并建立了配套的技术体系。校内具现代设施花卉栽培实践基地30亩,苗圃基地20亩,校外有1个市级人才培养基地,并与郊区县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能够满足培养综合能力人才的需求。
完成学业达到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证书。
095113 食品加工与安全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学校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学科。现有“食品加工与安全”推广硕士点和“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位硕士点,“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是北京市级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共有教授7名,副教授12名,目前主持在研项目均是针对北京市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工程、食品安全与控制及农产品资源利用为主的应用基础或应用技术研究项目。食品科学系共有实验室面积3500平米,拥有仪器设备资产2000多万元。实验室建有饮料、葡萄酒、乳品等多条食品生产线,学校在广泛与郊区合作的基础上,在平谷、昌平、延庆、门头沟、房山建立了学校的六个基地。同时通过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发酵工业研究所、北京食品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兄弟院所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与北京市多家大型食品生产企业和质检机构紧密合作,开展了多项科学研究活动,如北京红叶葡萄酒庄园、北京三元食品公司、天源食品公司、北京市第五肉联厂、北京市昌平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等,为食品加工与安全学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北京、重在应用的教育理念,培养高层次、多学科、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095112 农业信息化
北京农学院农业信息化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新增的专业硕士点,是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而获得学校大力支持发展的最新学科之一。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11名。教师目前主持在研项目均是针对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农业信息监测控制、虚拟现实技术、农业网络与安全等为主的技术应用基础或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共有实验室面积2300平米,拥有现代化的、满足实验实践教学需要的信息技术仪器设备。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广泛与郊区合作的基础上,在延庆、门头沟等区县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在北京农林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东软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同时通过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兄弟院所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为农业信息化学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农业信息化学科有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及信息资源管理3个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现代农业的农业信息监测、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精准农业、农业网络与安全等研究,以开展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为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北京、重在应用的教育理念,培养高层次、多学科、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我校硕士生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初试分数线)
我校硕士生进入复试最低分数线与国家A类地区分数线持平。作物遗传育种、果树学、蔬菜学、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6个专业走国家A类地区“农学”类分数线,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走国家A类地区“工学”类分数线,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走国家A类地区“管理学”类分数线;专业学位作物、园艺、植物保护、养殖、农村区域与发展、林业、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信息化走国家A类地区“农业推广硕士”类分数线,兽医硕士走国家A类地区“兽医硕士”类分数线。
2010年进入复试基本分数:
报考学科门类(专业) |
A类考生* | ||
总分 |
单科(满分=100分) |
单科(满分>100分) | |
农学[09] |
260 |
32 |
48 |
工学[08](不含照顾专业) |
275 |
36 |
54 |
管理学[12](不含MBA专业[120280]) |
330 |
46 |
81 |
农业推广硕士[04701] |
260 |
32 |
48 |
兽医硕士[4802] |
260 |
32 |
48 |
2009年进入复试基本分数:
报考学科门类(专业) |
A类考生* | ||
总分 |
单科(满分=100分) |
单科(满分>100分) | |
农学[09] |
260 |
32 |
48 |
工学[08](不含照顾专业) |
275 |
37 |
56 |
管理学[12](不含MBA专业[120280]) |
315 |
47 |
71 |
2008年进入复试基本分数:
报考学科门类(专业) |
A类考生* | ||
总分 |
单科(满分=100分) |
单科(满分>100分) | |
农学[09] |
275 |
39 |
59 |
工学[08](不含照顾专业) |
300 |
44 |
66 |
管理学[12](不含MBA专业[120280]) |
330 |
54 |
81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院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证及学士学位证明材料应在正式录取前提交);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同等学力报考人员(毕业2年或2年以上)应业务成绩突出,并提供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以及大学本科主干课程5-7门考试合格成绩单;
4、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三、报名时间
全国统一网上报名(时间具体可查看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或咨询北京市高招办)。
四、报名地点
在各省(区、市)高校招生办确定的报名点。
五、报名事项
1、考生在规定的报名日期内到报名点交验报考的有关证明材料,交纳报考费,网上报名确认后方能有效。
2、考生应在报名确认前,查看我院接收推免生公示名单中已接收推免生的导师,若所报导师已接收推免生,请确认时及时变更导师。
3、经审查合格后,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网上打印准考证。
六、入学考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日期:由教育部统一安排,不在该规定日期举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3、初试科目:政治理论、外语、数学和1门专业基础课。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政治理论、外语科目的满分为100分,数学和专业基础课满分为150分。
4、初试命题:初试统考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专业基础课由我院自行组织命题。
5、初试地点:各省(区、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
6、复试时间、地点及方式:待初试成绩公布后通知考生。
七、录取和学制
根据考试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学制2.5年,在职生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半年至一年。
八、学习期间待遇
1、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办理。
2、我院在读研究生可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生活费和课题资助的勤工助学酬金。
九、毕业与就业
1、我院招收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均为统招生、委培生或在职生,统招生毕业后自主就业,委培生回原单位工作。
2、我院2011硕士招收计划为35 人(含免试推荐生8-10人),具体招收人数视报考情况确定。
十、联系方式
网址: www.iwhr.com 电话: 010-68786582 联系人:宋晖
2011年北京农学院接受推免生专业、预计人数
序号 | 类别 | 专业(领域) | 数量 |
1 | 学术型 | 作物遗传育种 | 2 |
2 | 果树学 | 2 | |
3 | 蔬菜学 | 2 | |
4 | 基础兽医学 | 2 | |
5 | 临床兽医学 | 2 | |
6 | 农业经济管理 | 2 | |
7 |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 1 | |
8 |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2 | |
9 | 专业学位 | 作物 | 2 |
10 | 园艺 | 2 | |
11 | 植物保护 | 2 | |
12 | 养殖 | 2 | |
13 | 兽医硕士 | 2 | |
14 | 农村与区域发展 | 0 | |
15 | 林学 | 0 | |
16 | 食品加工与安全 | 2 | |
17 | 农村信息化 | 2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校概况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坐落于具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是我国首批建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高等院校,也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多科性本科院校,主要培养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专门人才。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特色专科(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格局,被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定为优秀。
学校创办于1977年,时为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198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校是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6个硕士点,7个省级重点学科,4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11个。建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市科研示范基地各1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形成了以文学、理学、教育学为主,工、法、管理、经济、历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
学校现有教职工1386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135人,副高职称教师30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58人,硕士生导师86人。学校现有枫林、红角洲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183亩,建筑面积约48.3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2亿元,图书约174.4万册,实验中心(室)31个。计算机网络覆盖全校,实现了教学、科研、图书文献检索和办公管理网络化。学校以“明德精业”为校训,建校以来,共培养了3万余名全日制硕士、本、专科毕业生,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有各类在校生2万余人。
学校出版发行《职教论坛》、《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国外职业教育》3种学术刊物,《职教论坛》被列为人大复印资料检索前十名排行榜和中文核心期刊。学校先后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体育总局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全国重点支持建设地方示范性职业院校、国家健美操青少年培训中心,被江西省确定为江西省城镇职教师资培训中心、江西省服装职业技能鉴定站、江西省饭店职业英语标准培训与测试中心。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具有招收留学生资格。目前已与美、日、俄、德、英、澳、加等国家高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协作关系,先后举办了多届中美、中日暑期青年文化交流月活动,德国、法国、非洲等国家地区的职业教育考察团也多次来校参观考察,洽淡合作项目。
学校注重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大力推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积极鼓励研究生开展创新研究,努力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研究生在校期间多次获省级以上奖励,不断取得良好成绩,如:我校研究生曾荣膺2008年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优秀“三好学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等;在科学研究方面,研究生目前已出版3部学术专著,35篇论文被SCI、EI和ISTP三大检索收录,127篇学术论文在中文核心期刊及其他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4件漆画作品入选2009年全国美展,1件入选2009年全国体育美展,并有5项发明专利。2010届研究生毕业后,有78%进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江西省博物馆、江西艺术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事业单位就业。
报考须知
一、招生人数
2011年我校拟招收硕士研究生160左右(含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数为准。
二、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二)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五)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0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三、报名
(一)网上报名
应届本科毕业生预报名时间为2010年9月25日-29日,每天9:00-22:00;
正式报名时间:2010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考生登录报名网站,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网上报名期间,考生可修改本人信息。
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
(二)现场确认
考生须于2010年11月10日-14日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报考点办理确认手续;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有关证件,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报考点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三)打印准考证
(四)有关说明
1.考试科目
(1)教育学门类中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初试科目为三门: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英语一)及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其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实行全国统一命题;教育学门类中的体育教育训练学初试科目为三门: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英语一)及体育综合,体育综合由我校自行命题。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满分各为100分,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体育综合满分各为300分。
(2)上述教育学科门类以外的学科,其初试科目为四门,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英语一)、统考数学加一门业务课(或两门业务课)。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满分各为100分,统考数学、业务课满分均为150分。
(3)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第一单元:101-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以上仅为我校使用的全国统考试题)。业务课由我校自行命题。招生院系、招生专业、考试科目的设置等详见我校2011年招生专业目录。
2.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全国统考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定。业务课、复试科目、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及相关参考书目的有关事宜详见我校2011年招生专业目录或登陆研究生部网站查询,如有疑问请与我校相关学院联系。我部一律不办理邮购。
3.其他说明
为方便联系,考生务必认真填写通讯地址(省、市、县、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姓名),通讯地址须在2011年7月前有效。考生所填的通讯地址须详尽、准确,如因地址不详而出现投递失误等问题,我部概不负责!报考的具体办法请直接向各报名点查询。
考生应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期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网上报名结束后,考生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等有效身份证件及网上报名编号,到报名点指定地点凭报名号缴纳报名费并照相,校对信息。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户口或工作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请考生对照报考条件,不符条件者请勿报考。
四、初试
时间:2011年1月15日-16日
地点:各报名点指定地点。
五、复试
复试时间:在4月中旬,对符合我校复试要求的考生,我部将发函、电话或学校网站网页通知。
六、录取
录取工作在5月下旬结束。录取类别包括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国家计划类定向、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等四类。拟录取为国家计划内定向和委托培养及自筹经费的考生,须在规定的日期内分别签定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协议书。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或国家计划内定向的,培养经费均由国家拨款,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的考生需缴纳培养费。
七、学习年限
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特别优秀者可以提前半年毕业(需满足提前毕业的各项条件)。
八、录取政策
(一)根据考生入学考试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综合排序,择优录取。
(二)2011年一志愿报考我校并被我校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全部公费。
(三)在招生专业目录中所列的各专业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教育部下达数为准。
九、优惠政策
(一)一志愿和紧缺专业录取为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全公费;
(二)所有录取考生,都给予生活补助和相关研究、培养经费;
(三)在学期间表现优秀者均可获得年度优秀研究生和优秀班干等奖学金;
(四)为鼓励和帮助研究生学习,学校除设有多种奖学金外,同时开展勤工助学,设立助研、助管、助教岗位,提供各种科研奖励(详见我校研究生部相关文件),尽可能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困难。
十、学费标准
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 8000元/年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8000元/年
050403 美术学 8000元/年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8000元/年
081704 应用化学 8000元/年
120203 旅游管理 8000元/年
十一、毕业生就业
国家计划内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回定向或委托培养单位。
国家计划内非定向或自筹经费硕士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学校及所在省(区、市)毕业生调配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十二、几点说明
(一)本简章如有与国家2011年招生文件精神不符的地方,以国家招生文件为准。
(二)根据教育部招生文件的规定,我校不举办业务课考前辅导班,业务课有关问题请直接与各学院联系。
(三)考生各阶段应注意浏览我校研究生部网址(http://www.jxstnu.cn/yjsc/),我们会将各类有关的招生信息及时、详尽的在网页上予以公布。
(四)联系办法
学校网址: http://www.jxstnu.cn/
研究生部网址:http://vir.jxstnu.edu.cn/yjsc/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单位代码:11318
地 址:江西省南昌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枫林大道605号
邮政编码:330013
联系部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研究生部
联 系 人:龙安华
联系电话:0791-3823357、3817502
传 真:0791-3823357
E-mail : long8124@126.com
2011年一志愿报考我校并被我校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全部公费!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 代码 |
学科名称 |
研究方向 |
拟招 人数 |
初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040108 |
职业技术教育学 |
01 职业技术教育原理 02 职业技术教育规划与管理 |
25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
1.专业知识综合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需加试: 1.教育学原理 2.教育心理学 |
040303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01健美操教学训练及高级人才培养 02 体育与健康促进 03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基础理论与实践 |
25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12 体育综合 |
1.运动训练学 2.学校体育学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需加试: 1.体育概论 2.体育心理学 |
050403 |
美术学 |
01 漆画创作与研究 |
30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0艺术概论 820装饰画 |
1.美术创作 2.美术理论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需加试: 1.《美术创作》 2.《图形创意》 |
02 文化发展与中国绘画发展演变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20艺术概论 821素描 | ||||
03 中国画创作与研究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0艺术概论 820装饰画 | ||||
081002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01 光学信息处理 02 图像处理 03 信息处理与计算机应用 |
20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1 数学一 814 信号与系统 |
1.电子技术基础 2.微机与接口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需加试: 1.通信原理 2.数字信号处理 |
081704 |
应用化学 |
01 应用光电化学 02 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 03 材料化学及其应用 |
40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2 数学二 819 有机化学 |
化学知识综合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1.物理化学 2.无机及分析化学 |
120203 |
旅游管理 |
01 旅游产业管理与发展 02 旅游企业管理 03 休闲文化与经济 |
20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3 数学三 830 管理学 |
复试科目及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1.旅游综合(旅游规划、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 |
参 考 书 目
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按科目代码顺序)
612《学校体育学》潘绍伟,于可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运动生理学》邓树勋,王健,乔德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620《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820《图形创意设计》支林主编,江西美术出版社
821《素描》(中国美术院校教材),徐方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814《信号与系统》郑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前8章)
819《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上下册),邢其毅 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830《管理学》周三多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及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按专业代码顺序排列)
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
复试参考书目
1.《职业教育学》,刘春生、徐长发,教育科学出版社
2.《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加试参考书目
1.《教育学基础》,(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2.《心理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概论》杨文轩,杨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体育心理学》季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050403美术学
考生复试、加试参考书目同初试参考书目
《超越视觉的艺术--中国绘画风格流变史》王新伟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艺术鉴赏》王新伟著,华东师大出版社
《文化发展与中国绘画风格演变》王新伟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复试参考书目
《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周明德,蒋本珊,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
加试参考书目
《通信原理》,第四版,樊昌信著,国防工业出版社
《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程佩清著,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081704应用化学
复试及同等学力考生加试参考书目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傅献彩 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4版),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20203旅游管理
复试及同等学力考生加试参考书目
《旅游学概论》马勇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年
《旅游规划和开发》马勇等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
《旅游经济学原理》张辉、厉新建编,旅游教育出版社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校概况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坐落于具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是我国首批建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高等院校,也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多科性本科院校,主要培养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专门人才。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特色专科(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格局,被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定为优秀。
学校创办于1977年,时为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1987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校是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6个硕士点,7个省级重点学科,4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11个。建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市科研示范基地各1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形成了以文学、理学、教育学为主,工、法、管理、经济、历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
学校现有教职工1386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135人,副高职称教师30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58人,硕士生导师86人。学校现有枫林、红角洲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183亩,建筑面积约48.3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2亿元,图书约174.4万册,实验中心(室)31个。计算机网络覆盖全校,实现了教学、科研、图书文献检索和办公管理网络化。学校以“明德精业”为校训,建校以来,共培养了3万余名全日制硕士、本、专科毕业生,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有各类在校生2万余人。
学校出版发行《职教论坛》、《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国外职业教育》3种学术刊物,《职教论坛》被列为人大复印资料检索前十名排行榜和中文核心期刊。学校先后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体育总局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全国重点支持建设地方示范性职业院校、国家健美操青少年培训中心,被江西省确定为江西省城镇职教师资培训中心、江西省服装职业技能鉴定站、江西省饭店职业英语标准培训与测试中心。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具有招收留学生资格。目前已与美、日、俄、德、英、澳、加等国家高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协作关系,先后举办了多届中美、中日暑期青年文化交流月活动,德国、法国、非洲等国家地区的职业教育考察团也多次来校参观考察,洽淡合作项目。
学校注重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大力推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积极鼓励研究生开展创新研究,努力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研究生在校期间多次获省级以上奖励,不断取得良好成绩,如:我校研究生曾荣膺2008年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优秀“三好学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等;在科学研究方面,研究生目前已出版3部学术专著,35篇论文被SCI、EI和ISTP三大检索收录,127篇学术论文在中文核心期刊及其他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4件漆画作品入选2009年全国美展,1件入选2009年全国体育美展,并有5项发明专利。2010届研究生毕业后,有78%进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江西省博物馆、江西艺术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事业单位就业。
报考须知
一、招生人数
2011年我校拟招收硕士研究生160左右(含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数为准。
二、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二)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五)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0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三、报名
(一)网上报名
应届本科毕业生预报名时间为2010年9月25日-29日,每天9:00-22:00;
正式报名时间:2010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考生登录报名网站,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网上报名期间,考生可修改本人信息。
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
(二)现场确认
考生须于2010年11月10日-14日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报考点办理确认手续;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有关证件,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报考点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三)打印准考证
(四)有关说明
1.考试科目
(1)教育学门类中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初试科目为三门: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英语一)及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其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实行全国统一命题;教育学门类中的体育教育训练学初试科目为三门: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英语一)及体育综合,体育综合由我校自行命题。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满分各为100分,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体育综合满分各为300分。
(2)上述教育学科门类以外的学科,其初试科目为四门,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英语一)、统考数学加一门业务课(或两门业务课)。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满分各为100分,统考数学、业务课满分均为150分。
(3)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第一单元:101-政治理论;第二单元:201-英语一;第三单元: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以上仅为我校使用的全国统考试题)。业务课由我校自行命题。招生院系、招生专业、考试科目的设置等详见我校2011年招生专业目录。
2.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全国统考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定。业务课、复试科目、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及相关参考书目的有关事宜详见我校2011年招生专业目录或登陆研究生部网站查询,如有疑问请与我校相关学院联系。我部一律不办理邮购。
3.其他说明
为方便联系,考生务必认真填写通讯地址(省、市、县、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姓名),通讯地址须在2011年7月前有效。考生所填的通讯地址须详尽、准确,如因地址不详而出现投递失误等问题,我部概不负责!报考的具体办法请直接向各报名点查询。
考生应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期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网上报名结束后,考生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等有效身份证件及网上报名编号,到报名点指定地点凭报名号缴纳报名费并照相,校对信息。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户口或工作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请考生对照报考条件,不符条件者请勿报考。
四、初试
时间:2011年1月15日-16日
地点:各报名点指定地点。
五、复试
复试时间:在4月中旬,对符合我校复试要求的考生,我部将发函、电话或学校网站网页通知。
六、录取
录取工作在5月下旬结束。录取类别包括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国家计划类定向、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等四类。拟录取为国家计划内定向和委托培养及自筹经费的考生,须在规定的日期内分别签定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协议书。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或国家计划内定向的,培养经费均由国家拨款,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的考生需缴纳培养费。
七、学习年限
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特别优秀者可以提前半年毕业(需满足提前毕业的各项条件)。
八、录取政策
(一)根据考生入学考试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综合排序,择优录取。
(二)2011年一志愿报考我校并被我校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全部公费。
(三)在招生专业目录中所列的各专业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教育部下达数为准。
九、优惠政策
(一)一志愿和紧缺专业录取为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全公费;
(二)所有录取考生,都给予生活补助和相关研究、培养经费;
(三)在学期间表现优秀者均可获得年度优秀研究生和优秀班干等奖学金;
(四)为鼓励和帮助研究生学习,学校除设有多种奖学金外,同时开展勤工助学,设立助研、助管、助教岗位,提供各种科研奖励(详见我校研究生部相关文件),尽可能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困难。
十、学费标准
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 8000元/年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8000元/年
050403 美术学 8000元/年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8000元/年
081704 应用化学 8000元/年
120203 旅游管理 8000元/年
十一、毕业生就业
国家计划内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回定向或委托培养单位。
国家计划内非定向或自筹经费硕士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学校及所在省(区、市)毕业生调配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十二、几点说明
(一)本简章如有与国家2011年招生文件精神不符的地方,以国家招生文件为准。
(二)根据教育部招生文件的规定,我校不举办业务课考前辅导班,业务课有关问题请直接与各学院联系。
(三)考生各阶段应注意浏览我校研究生部网址(http://www.jxstnu.cn/yjsc/),我们会将各类有关的招生信息及时、详尽的在网页上予以公布。
(四)联系办法
学校网址: http://www.jxstnu.cn/
研究生部网址:http://vir.jxstnu.edu.cn/yjsc/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单位代码:11318
地 址:江西省南昌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枫林大道605号
邮政编码:330013
联系部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研究生部
联 系 人:龙安华
联系电话:0791-3823357、3817502
传 真:0791-3823357
E-mail : long8124@126.com
2011年一志愿报考我校并被我校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全部公费!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 代码 |
学科名称 |
研究方向 |
拟招 人数 |
初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040108 |
职业技术教育学 |
01 职业技术教育原理 02 职业技术教育规划与管理 |
25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
1.专业知识综合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需加试: 1.教育学原理 2.教育心理学 |
040303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01健美操教学训练及高级人才培养 02 体育与健康促进 03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基础理论与实践 |
25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12 体育综合 |
1.运动训练学 2.学校体育学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需加试: 1.体育概论 2.体育心理学 |
050403 |
美术学 |
01 漆画创作与研究 |
30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0艺术概论 820装饰画 |
1.美术创作 2.美术理论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需加试: 1.《美术创作》 2.《图形创意》 |
02 文化发展与中国绘画发展演变 |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20艺术概论 821素描 | ||||
03 中国画创作与研究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0艺术概论 820装饰画 | ||||
081002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01 光学信息处理 02 图像处理 03 信息处理与计算机应用 |
20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1 数学一 814 信号与系统 |
1.电子技术基础 2.微机与接口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需加试: 1.通信原理 2.数字信号处理 |
081704 |
应用化学 |
01 应用光电化学 02 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 03 材料化学及其应用 |
40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2 数学二 819 有机化学 |
化学知识综合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1.物理化学 2.无机及分析化学 |
120203 |
旅游管理 |
01 旅游产业管理与发展 02 旅游企业管理 03 休闲文化与经济 |
20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3 数学三 830 管理学 |
复试科目及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1.旅游综合(旅游规划、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 |
参 考 书 目
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按科目代码顺序)
612《学校体育学》潘绍伟,于可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运动生理学》邓树勋,王健,乔德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620《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820《图形创意设计》支林主编,江西美术出版社
821《素描》(中国美术院校教材),徐方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814《信号与系统》郑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前8章)
819《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上下册),邢其毅 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830《管理学》周三多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及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按专业代码顺序排列)
040108职业技术教育学
复试参考书目
1.《职业教育学》,刘春生、徐长发,教育科学出版社
2.《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加试参考书目
1.《教育学基础》,(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2.《心理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概论》杨文轩,杨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体育心理学》季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050403美术学
考生复试、加试参考书目同初试参考书目
《超越视觉的艺术--中国绘画风格流变史》王新伟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艺术鉴赏》王新伟著,华东师大出版社
《文化发展与中国绘画风格演变》王新伟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复试参考书目
《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周明德,蒋本珊,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
加试参考书目
《通信原理》,第四版,樊昌信著,国防工业出版社
《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程佩清著,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081704应用化学
复试及同等学力考生加试参考书目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傅献彩 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4版),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20203旅游管理
复试及同等学力考生加试参考书目
《旅游学概论》马勇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年
《旅游规划和开发》马勇等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
《旅游经济学原理》张辉、厉新建编,旅游教育出版社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全军重点建设院校——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是培养海军军政指挥军官和工程技术军官的高等军事学府,坐落在气候怡人的大连市老虎滩畔,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院是1949年11月经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正规海军高等学府。从创建到发展,一直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在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实践中,学院形成了正规办学、从严治校、严谨治学的鲜明特色和“献身、严格、图强、求实”的“一海校”精神。我院学员代表海军12次参加北京国庆阅兵,每次都受到中央军委的嘉奖;近年来先后被国家、军队授予“全军政治理论教学先进单位”、“优秀教学单位”、“管理教育先进单位”、“后勤保障社会化先进单位”等荣誉,“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优秀教员”方永刚教授就是在我院成长起来的时代先锋。
学院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担负着研究生、本科生等多层次的教学任务和一些重要课题的科研任务。现有专家、教授数百人,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近20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0余人次。建院60多年来,共为海军部队输送了四万余名军政指挥军官和工程技术军官,百余名成长为将军,学院被誉为“海军军官摇篮”。
学院于1985年开办研究生教育,1990年成为全军指挥院校中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95年被总部确定为全军“研究生培养单位重点建设院校”,2000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军队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培养体系和学科、专业体系。毕业研究生均成为机关、院校、科研单位和部队的骨干。
二、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1、招生学科
军事学学科:兵种战术学、作战指挥学、军事运筹学、军事装备学、军队政治工作学(一级学科);
工学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导航制导与控制、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理学学科:物理海洋学;
法学学科:军事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教育学学科:应用心理学。
2、报考条件
军队在职干部考生: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证,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1年9月1日后出生),经师(旅、团)级单位推荐,军级单位政治部审批同意后报考。按总部规定,师以下作战部队干部必须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2008年9月1日前参加工作),其中营、连主官任现职必须满2年;报考兵种战术学、作战指挥学、军事装备学、军队政治工作学的,应当在部队相关岗位工作满3年。
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培养目标为非指挥干部的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取得所在院校干部部门同意,可以报考军事运筹学专业和非军事学学科专业,且本科专业应与所报考的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硕士录取前须取得本科毕业证。
国防生:培养目标为非指挥干部的海军签约高校国防生,年龄不超过24周岁(1987年9月1日后出生),可以报考非军事学学科专业,且本科专业应与所报考的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硕士录取前须取得学士学位。
我院不招收除上述3种类型外的其他考生。
3、报名
凡符合报考条件者,按教育部规定的时间进行网上报名(全国统一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同时自行确定考试地,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到考试地设立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现场确认后,考生须将本人身份证件的复印件及下述证明材料原件寄送我院研究生处:
军队在职干部:师级单位出具的介绍信;
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在院校干部部门出具的介绍信;
国防生:后备军官选培办出具的国防生证明;
研究生处进行资格审查后,寄发准考证。无上述材料者,不予寄发准考证。
4、初试
初试时间、地点请向考试地报名点查询。应用心理学学科初试科目为3门,除思想政治理论、外语满分各为100分外,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科目满分300分;我院其余学科初试科目为4门。本简章未给出考试纲目的初试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考试大纲并命题。
5、复试
对初试成绩符合国家、军队分数线的考生,我院按招生名额120%左右的比例确定复试名单。接到复试通知的考生持初试准考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本科毕业证原件在规定的时间到我院研究生处报到参加复试。
6、录取
对通过复试的考生,我院按名额择优录取。研究生学习期间享受军队规定的待遇,毕业后统一分配工作。
7、参考书
非我院编著出版的参考书请自行购置,如需其它参考书,请与我院教材库直接联系,电话:0411-85855729。需政治系各专业参考书者,可与政治系训练处联系,地址:(116001)大连市中山区七星街47号;电话:0411-85849311。我院不提供往届试题等复习资料。
8、其它
有关未尽事宜可来电来函咨询我院研究生处,地址:(116018)大连市中山区解放路667号;电话:0411-85856722;E-mail:liyf7676@163.com;联系人:李友峰参谋。
三、招生专业目录
招生单位代码:90040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初 试 科 目 |
复试科目 |
备注 |
001院本部 |
|
|
|
110402兵种战术学 01水面舰艇战术基础理论 02水面舰艇进攻与防御战术 03外国(地区)海军兵种战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701军事数学 ④801海军战术基础 |
⑤501舰载武器系统及其战斗使用 |
仅限军队在职干部(男)报考 |
110501作战指挥学 01水面舰艇信息作战指挥理论与方法 02水面舰艇作战指挥控制决策理论与应用 03水面舰艇作战指挥系统与指挥自动化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701军事数学 ④801海军战术基础 |
⑤502舰载信息系统 |
仅限军队在职干部(男)报考 |
110502军事运筹学 01水面舰艇作战构模与仿真 02水面舰艇作战指挥决策与运筹 03水面舰艇作战系统与作战软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701军事数学 ④802运筹学基础 |
⑤503军事系统分析与构模 |
仅限军队在职干部和军校应届本科生报考 |
110803军事装备学 01舰载武器装备建设与发展 02舰载武器装备使用与管理 03舰载武器装备技术保障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701军事数学 ④803 C语言程序设计 |
⑤501舰载武器系统及其战斗使用 |
仅限军队在职干部(男)报考 |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初 试 科 目 |
复试科目 |
备注 |
070701物理海洋学 01军事海洋理论与方法 02军事海洋应用技术 03海洋气象理论与应用 04海洋遥感技术与应用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4海洋学 |
⑤504海洋动力学 |
|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1水声系统与水声对抗 02通信理论与军事通信系统 03作战系统信息融合与系统集成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5信号与系统 |
⑤505通信原理与数字信号处理 |
|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1作战信息传输与处理 02军事图形图像处理与虚拟现实 03信息侦察分析与对抗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5信号与系统 |
⑤506信号分析与处理 |
|
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 01舰艇导航控制系统集成与仿真 02自主导航技术 03海上运动体综合控制技术 04武器制导与对抗技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6自动控制 |
⑤507导航原理与系统 |
仅限男生报考 |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初 试 科 目 |
复试科目 |
备注 |
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01海洋工程测量 02海洋大地测量 03远海测量工程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④807测绘学基础 |
⑤508大地测量学 |
|
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01海图制图理论与技术 02海洋军事地理信息系统 03海洋遥感制图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④807测绘学基础 |
⑤509地理信息系统 |
|
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1军事航海的理论与方法 02军事航海信息工程与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 03舰船操纵的理论和技术 04军事航海安全保障与防护技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6自动控制 |
⑤510航海基础 |
仅限男生报考 |
082601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01水面舰艇武器系统分析与仿真 02水面舰艇武器系统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 03水面舰艇武器系统技术保障与运用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6自动控制 |
⑤511武器装备自动化综合技术基础 |
|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初 试 科 目 |
复试科目 |
备注 |
002政治系 |
|
|
|
030110军事法学 01军事刑法学 02海战法、海洋法应用研究 03军队法治建设研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2法学基础理论 ④808法学综合 |
⑤512军事法学 |
|
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 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2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03军队思想政治教育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09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
⑤51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
|
040203应用心理学 01军人心理健康研究 02心理战问题研究 03海军心理问题研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
⑤514军事心理学 |
|
110700军队政治工作学 01军队政治工作基本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 02海军政治工作 03战时政治工作 04军人修养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4军队政治工作基本理论 ④810三代领导集体军事思想概论 |
⑤515军队政治工作专业知识 |
仅限军队在职干部报考 |
四、初试考试纲目与参考书目
701军事数学
参考书目:1.《高等数学》(第四版),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线性代数》(第三版),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1997
考试纲目:高等数学部分: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的微分学、一元函数的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无穷级数(常数项级数、幂级数、傅立叶级数)、常微分方程;
线性代数部分:初步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
概率论部分: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一维、二维)及其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801海军战术基础
参考书目:《海军战术与舰艇训练》,姚海涛、单红岩、郭传福主编,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07
考试纲目:军事战略、海军战略、海军战术的基本概念;海军战斗基本原则、战斗指挥和战斗保障;水面舰艇进攻;水面舰艇防御;水面舰艇护航与巡逻;潜艇战术;海军航空兵战术;海军袭击战斗的组织与实施;海军诸兵种;中国台湾及部分国家海军;军队标号和海军标图。
802运筹学基础
参考书目:1.《海军运筹学基础》,李登峰等编,海潮出版社,2002
2.《海军运筹学基础学习指导书》,李登峰等编,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03
考试纲目:运筹学概论部分:运筹学建模思想与方法、兰彻斯特战斗方程;
线性规划部分:简单实际问题的线性规划构模、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线性规划的标准型及转化方式、线性规划的图解法和单纯形法、线性规划的对偶规划理论与基本性质及其最优解的求解方法;
对策论部分:简单实际冲突问题的矩阵对策建模、矩阵对策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矩阵对策纯策略鞍点的求解方法、2×2矩阵对策的求解方法、利用优超概念进行矩阵对策的简化及特殊形式的矩阵对策最优混合策略求解方法;
搜索论部分:搜索论的基本概念、目标发现概率的计算、各种搜索方式及其效率的计算方法;
决策分析部分:决策的基本概念、各种决策类型的基本决策方法;
动态规划部分:最短路问题及其标号法、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动态规划的最优化原理、动态规划解决多阶段决策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803 C语言程序设计
参考书目:1.《C语言及编程技巧》,姚庭宝、陆勤编著,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C语言程序设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田淑清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C程序设计》(第二版),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C高级实用程序设计》,王士元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考试纲目:1.程序控制结构;函数;指针;结构体与线性链表;共用体;枚举类型及位运算等;
2.文件读写操作程序设计、数据模拟程序设计、递归程序设计、动态数组程序设计;
3.文本的屏幕输出程序设计和屏幕作图程序设计。
804海洋学
参考书目:1.《军事海洋学概论》,张永刚主编,海潮出版社,2006
2.《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考试纲目:海水的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海水的化学组成和特性,海洋环流,海洋中的波动现象,潮汐,海洋生物,海洋中的声、光传播及其应用,卫星海洋遥感,中国近海的区域海洋学。
805信号与系统
参考书目:1.《信号与系统》(第二版),A.V.奥本海姆著,刘树棠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2.《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四版),吴大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考试纲目:1.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的描述、分类及基本运算,系统的特性及分类;
2.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时间基本信号,卷积积分,连续时间系统的零输入、零状态响应、全响应;
3.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信号的频谱及特点,连续时间信号的傅立叶正、反变换及应用,连续信号的频域分析,连续信号的抽样定理;
4.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拉普拉斯变换及性质,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系统微分方程的复频域解,系统函数与系统特征,连续系统的表示和模拟;
5.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时间基本信号,卷积和,离散时间系统的模拟、零输入、零状态响应、全响应;
6.离散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的傅立叶正、反变换及应用,离散系统的频域分析;
7.离散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Z变换的定义、收敛域及性质,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频率响应,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离散系统的表示和模拟。
806自动控制
参考书目:《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
考试纲目: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和频率特性分析法;控制系统的校正。
807测绘学基础
参考书目:《测绘学概论》,宁津生、陈俊勇、李德仁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考试纲目:测绘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学科分类与科学地位和作用;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作用与服务对象和现代发展;摄影测量学的概念、分类与基本原理;遥感的概念;地图的基本概念、数学基础、地图符号与普通地图编制;海洋测绘的主要手段;全球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的基本方式、基本原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硬件构成、软件构成与主要特性。
702法学基础理论
参考书目:1.《法理学》(第二版),张文显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国法制史》,曾宪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考试纲目:法的本质与特征;法的起源;法治及其现代化;法的作用和价值;法的运行;中国法的起源;统一后的秦代法制;唐代法律制度;清末法律制度的变迁;革命根据地的法律制度。
808法学综合
参考书目:1.《刑法学》(第三版),马克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国际法》(第二版),邵 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宪法学》(第二版),周叶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考试纲目:犯罪构成;正当行为;犯罪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刑罚;危害国防利益罪;军人违反职责罪;国际法主体;国际海洋法;国际法上的居民;国际条约法;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宪法与宪政;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宪法的实施与保障。
70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参考书目: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张雷声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专题研究》,徐明善、方永刚主编,人民出版社,2008
考试纲目: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809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参考书目: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概论》,李辉、许文贤等著,人民出版社,2005
考试纲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优势、特点及其主要内容。
704军队政治工作基本理论
参考书目:1.《军队政治工作学基本原理》,卜松林等主编,解放军出版社,2003
2.《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史纲》,王健主编,解放军出版社,1995
3.《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2003
4.《中国共产党军队委员会工作条例》,2004
5.《中国共产党军队支部工作条例》,2005
6.《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大纲》,2007
考试纲目:军队政治工作地位与作用;军队政治工作本质与特点;军队政治工作的创立与发展;军队政治工作理论基础;军队政治工作的主体与对象;军队政治工作的环境;军队政治工作基本规律;军队政治工作基本原则;军队政治工作作风和方法;北伐战争时期党的军队政治工作;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政治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政治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政治工作;连队党支部的职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原则;《中国共产党军队委员会工作条例》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军队支部工作条例》的主要内容。
810三代领导集体军事思想概论
参考书目:《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研究》,张伊宁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2006
考试纲目: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军队要担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历史责任;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加强军队建设;依靠人民建设军队、建设国防;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新的历史使命。
五、复试(笔试)考试纲目与参考书目
501舰载武器系统及其战斗使用
参考书目:《舰载武器系统》,汪德虎编著,解放军出版社,2006
考试纲目:1.舰载武器(舰炮、导弹、深弹、鱼雷、水雷)系统的组成、战术技术性能、简要工作原理;
2.舰载武器(舰炮、导弹、深弹、鱼雷)火控系统的基本功用、组成、战术技术性能、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3.舰载武器(舰炮、导弹、深弹、鱼雷、水雷)的战斗使用。
502舰载信息系统
参考书目:《舰载信息系统》,武明德主编,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05
考试纲目:1.舰载信息系统的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和工作过程;
2.舰载雷达、声纳的组成、功能、分类和工作原理;观察组织的基本原则;舰艇预警探测体系的配置及特点;
3.舰艇通信系统的组成、功能,各种通信的工作原理、特点,舰艇通信手段的使用规定;
4.舰载电子侦察系统和各种干扰系统组成、功能和工作原理,舰艇电子对抗系统的作战使用原则;
5.舰载指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基本工作过程和作战指挥流程。
503军事系统分析与构模
参考书目:1.《军事运筹学》,张最良等编,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
2.《数学建模原理与案例》,冯杰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7
考试纲目:1.军事系统的构成、功能、特征、分析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2.以军事系统为背景的建模原理、方法及对各种类型军事实际问题的构模与分析;
3.关于射击效率、作战能力等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计算。
504海洋动力学
参考书目:1.《海洋动力学》,赵军方、张永刚主编,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05
2.《物理海洋学》,侍茂崇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考试纲目:海水运动的基本方程,海洋中的涡旋运动与地转平衡,无粘均质海洋中的准地转运动,风生大洋环流,海洋中的大尺度波动,海洋中的层化现象。
505通信原理及数字信号处理(注:通信原理与数字信号处理各占50%)
参考书目:1.《通信原理》(第五版),樊昌信等,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2.《通信系统原理》,沈振元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3.《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与实现》(第二版),胡广书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考试纲目:1.通信原理: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的分类和通信方式,信息的度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信道容量;幅度调制和角度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基带传输常用码型,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二进制数字载波调制原理及性能,脉冲编码调制,增量调制;纠错编码基本原理,线性分组码,m系列;同步原理。
2.数字信号处理: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概念,信号空间的基本概念,离散时间系统的基本概念,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Z变换的定义、收敛域和性质,IIR系统的信号流图与结构,用Z变换求解差分方程;连续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连续时间信号的抽样定理,离散傅里叶变换,用DFT计算线性卷积,Hilbert变换;时间抽取基2FFT算法,频率抽取基2FFT算法;滤波器的基本概念,无限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有限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
506信号分析与处理(注:数字信号处理占85%,随机信号分析占15%)
参考书目:1.《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与实现》(第二版),胡广书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随机信号分析》,赵淑清、郑薇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考试纲目:1.离散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系统: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概念,离散时间系统的基本概念,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
2.Z变换及离散时间系统分析:Z变换的定义、收敛域和性质,IIR系统的信号流图与结构,用Z变换求解差分方程;
3.傅立叶变换:连续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离散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连续时间信号的抽样定理,离散傅立叶变换,用DFT计算线性卷积,Hilbert变换;
4.快速傅立叶变换:时间抽取基2FFT算法,频率抽取基2FFT算法,FFT的应用;
5.数字滤波器结构与设计:滤波器的基本概念,无限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有限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
6.随机信号分析:随机变量基础,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信号通过线性系统分析。
507导航原理与系统
参考书目:《导航原理与系统》,王英才主编,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07
考试纲目:1.导航的基本概念,导航系统的基本任务、基本类型,常用导航坐标系的定义、特点,导航报警的主要类型,主要航行参数,运载体定位方法,定位几何原理;
2.时间测量原理,时间计量方法,真太阳时、平太阳时、恒星时的定义及相互关系,世界时、地方时、时区时、历书时、原子时的定义及相互关系,常用的授时方法及特点,时间比对的方法及基本原理,频率比对的基本方法;
3.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特点、类型、定位思路及无线电波传播特点,罗兰C导航系统的工作概况、定位原理和用户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导航仪常见导航功能,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
4.卫星导航系统的特点与类型,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概况、定位原理和用户设备的基本工作过程及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
5.惯性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类型,平台式惯性导航系统和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基本工作原理,初始对准的目的与方法。
508大地测量学
参考书目:《大地测量学基础》,孔祥元、郭际明、刘宗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考试纲目: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地球重力场及地球形状基本理论;地球椭球面上的大地问题计算及投影变换的基本概念;椭球定位与不同大地坐标系的变换;大地测量基本技术与方法。
509地理信息系统
参考书目:《地理信息系统教程》,胡鹏、黄杏元、华一新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考试纲目: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及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结构及数据库;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空间信息的可视化。
510航海基础
参考书目:1.《航海基础》,王孝通主编,海潮出版社,2005
2.《舰艇操纵与避碰》,陆儒德等编,海潮出版社,1997
考试纲目:地理坐标,向位和向位换算,航程与视距,地图投影和航海用图;陆标定位原理,天文定位原理,雷达定位原理;航迹绘算,复杂条件下航行,舰艇机动基础知识;计算航法,大圆航法,性能测定与航线设计,舰位误差分析;天球坐标、天体视运动,时间系统;舰艇操纵性能,舰艇系泊方法,船舶避碰;指向仪器:磁罗经,陀螺罗经,平台罗经;助航仪器:回声测深仪,计程仪,自动操舵仪,电子海图应用系统;无线电导航仪器:罗兰-C导航系统,GPS、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气象要素,天气系统;风压定律,地转风,潮流;海雾,寒潮,热带气旋;军事气象保障术语,气象传真图,中国近海气候分布和气象灾害,海洋水文气象勤务保障。
511武器装备自动化综合技术基础
参考书目:1.《C程序设计》,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微机原理 — 结构、编程与接口》,王克义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考试纲目:1.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结构化程序设计基础;函数与变量类型;控制结构;数组;指针与字符串;文件操作。
2.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的组成与结构;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断系统;输入输出及其接口技术;串、并行通信方法及其微机应用技术。
512军事法学
参考书目:1.《军事法概论》,宋云霞主编,海潮出版社,2006
2.《海洋法海战法应用研究》,宋云霞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2006
考试纲目:军事法的渊源、历史发展和作用;军事法的基本原则;国防法;兵役法;反分裂国家法;军事行政法;军事刑法;军事刑事诉讼;军内民事诉讼;海区性质;舰船法律地位;海战中立;战争诈术;海上封锁;目标选择;作战手段与方法;人道主义保护;惩治战争犯罪。
51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参考书目:1.《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2.《哥达纲领批判》 3.《共产党宣言》
4.《新民主主义论》 5.《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7.《十七大报告》
考试纲目: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以及对黑格尔哲学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哲学基本内核的分析;《哥达纲领批判》中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基本思想;《共产党宣言》关于共产党的性质、地位、纲领、任务、目标的论述及其基本思想;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性质、特点和前途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解读十七大报告的主题。
514军事心理学
参考书目:《军人心理学》,总政治部宣传部组编,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
考试纲目:军人心理现象的内容;军事决策思维程序;军人性格特征;青年军人自我意识的特点;军人集体心理的特征;军人集体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军人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军事技能形成的规律;军人学习训练的动力;军人道德心理培养问题;军人犯罪的心理原因;军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思想教育的一般心理学方法;现代战争军人主要异常心理;高技术条件下的心理进攻;心理战防御的主要手段;高技术条件下心理战的发展趋势;心理战训练的内容;军人心理健康的标准;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异同;军人的适应性和耐挫折力训练;军人心理素质教育的常用方法。
515军队政治工作专业知识
参考书目:1.《信息化条件下军队政治工作基本问题研究》,崔常发等著,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
2.《政治军官修养论》,徐莉莉等编著,解放军出版社,1997
考试纲目:信息化条件下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增强我军政治工作作战功能的基本途径;信息化条件下提高政治机关及政工干部能力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战斗精神培育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政治工作网络化建设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内部关系建设研究;道德的内涵、作用;道德的基本范畴;新时期军人加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军人修养与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研究。
六、复试方案
1.复试形式和内容
复试工作采取笔试、外语听力测试、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在对考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查的基础上,重点考核考生的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笔试主要考查考生对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尽可能涵盖复试考生所报考专业的主要内容。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外语听力测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外语听力水平,具体办法见《外语口语、听力测试方案》。
面试主要考查以下三个方面,每名考生时间不少于30分钟:
1)专业素质和能力
专业素质和能力的考查通过考生自我介绍、回答专业知识题票和复试组成员的提问及展示有关证明材料进行。专业知识题票按比复试考生人数多2~3张的数量准备,每份题票两个题目,一个题目考查考生对本学科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一个题目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复试组成员应综合考虑以下各方面后打分:
①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②对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③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④专业实践能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
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查通过考生自我介绍、回答复试组成员提问及展示有关证明材料进行,包括:
①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特别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献身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的精神及意识。本项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②本学科以外的学习、科研、工作实践等方面的表现;③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等;④人文素养;⑤逻辑思维能力、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举止和礼仪等。
3)外语口语水平
通过现场口试,测试考生运用外语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具体办法见《外语口语、听力测试方案》。
2.复试成绩评定
复试分两部分计成绩,满分300分。第一部分为笔试成绩,满分150分;第二部分为面试和外语听力测试成绩,满分150分,其中面试130分(专业素质和能力50分+综合素质和能力50分+外语口语水平30分),外语听力20分。复试总成绩=第一部分成绩+第二部分成绩。以上两部分有任一部分低于90分者,不予录取。
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
七、外语口语、听力测试方案
口语测试:
1.考试形式:口试。
2.考试步骤:考生抽取题票后,按题票要求进行10分钟准备,然后开始口试。每位考生的口试时间为15分钟左右。提供的题票数量要超过考生数量2~3张。
3.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就文章内容回答问题。每张题票上给出一篇文章,内容为社会、文化、教育等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一般性题材,难度适中,长度为500词左右,词汇不超过大学英语四级大纲词汇表的规定内容。每篇文章后就文章内容提出3~5个问题。考生首先按要求朗读文章中的某一部分,然后开始用外语回答题票上的问题。时间为10分钟左右。
第二部分:随机问答。由考官随机提问2~3个问题,考生当场回答。时间为5分钟左右。
4.评分标准:
30~24分:朗读流利,语音语调正确,回答问题准确;
23~18分:朗读比较流利,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回答问题基本准确;
17~12分:朗读比较吃力,回答问题勉强切题;
11分及以下:口头表达能力较差或不具有口头表达能力。
听力测试:
1.考试形式:听录音笔试。
2.测试时间:总体测试时间为25分钟。其中,试音及播放题目要求2分钟,涂卡3分钟,测试放音过程20分钟。
3.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对话(时间共8分钟)。共8个小题,每小题一个对话,分值为1分。
第二部分:短文(时间共12分钟)。共3篇短文,每篇短文设4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分值1分。
4.要求:英语语速:100~120词/分钟;俄语语速:60~70词/分钟。测试开始和结束时,应有中文语音提示。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简介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全军重点建设院校——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是培养海军军政指挥军官和工程技术军官的高等军事学府,坐落在气候怡人的大连市老虎滩畔,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院是1949年11月经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正规海军高等学府。从创建到发展,一直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在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实践中,学院形成了正规办学、从严治校、严谨治学的鲜明特色和“献身、严格、图强、求实”的“一海校”精神。我院学员代表海军12次参加北京国庆阅兵,每次都受到中央军委的嘉奖;近年来先后被国家、军队授予“全军政治理论教学先进单位”、“优秀教学单位”、“管理教育先进单位”、“后勤保障社会化先进单位”等荣誉,“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优秀教员”方永刚教授就是在我院成长起来的时代先锋。
学院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担负着研究生、本科生等多层次的教学任务和一些重要课题的科研任务。现有专家、教授数百人,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近20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0余人次。建院60多年来,共为海军部队输送了四万余名军政指挥军官和工程技术军官,百余名成长为将军,学院被誉为“海军军官摇篮”。
学院于1985年开办研究生教育,1990年成为全军指挥院校中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95年被总部确定为全军“研究生培养单位重点建设院校”,2000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军队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培养体系和学科、专业体系。毕业研究生均成为机关、院校、科研单位和部队的骨干。
二、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1、招生学科
军事学学科:兵种战术学、作战指挥学、军事运筹学、军事装备学、军队政治工作学(一级学科);
工学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导航制导与控制、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理学学科:物理海洋学;
法学学科:军事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教育学学科:应用心理学。
2、报考条件
军队在职干部考生: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证,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1年9月1日后出生),经师(旅、团)级单位推荐,军级单位政治部审批同意后报考。按总部规定,师以下作战部队干部必须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2008年9月1日前参加工作),其中营、连主官任现职必须满2年;报考兵种战术学、作战指挥学、军事装备学、军队政治工作学的,应当在部队相关岗位工作满3年。
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培养目标为非指挥干部的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取得所在院校干部部门同意,可以报考军事运筹学专业和非军事学学科专业,且本科专业应与所报考的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硕士录取前须取得本科毕业证。
国防生:培养目标为非指挥干部的海军签约高校国防生,年龄不超过24周岁(1987年9月1日后出生),可以报考非军事学学科专业,且本科专业应与所报考的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硕士录取前须取得学士学位。
我院不招收除上述3种类型外的其他考生。
3、报名
凡符合报考条件者,按教育部规定的时间进行网上报名(全国统一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同时自行确定考试地,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到考试地设立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现场确认后,考生须将本人身份证件的复印件及下述证明材料原件寄送我院研究生处:
军队在职干部:师级单位出具的介绍信;
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在院校干部部门出具的介绍信;
国防生:后备军官选培办出具的国防生证明;
研究生处进行资格审查后,寄发准考证。无上述材料者,不予寄发准考证。
4、初试
初试时间、地点请向考试地报名点查询。应用心理学学科初试科目为3门,除思想政治理论、外语满分各为100分外,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科目满分300分;我院其余学科初试科目为4门。本简章未给出考试纲目的初试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考试大纲并命题。
5、复试
对初试成绩符合国家、军队分数线的考生,我院按招生名额120%左右的比例确定复试名单。接到复试通知的考生持初试准考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本科毕业证原件在规定的时间到我院研究生处报到参加复试。
6、录取
对通过复试的考生,我院按名额择优录取。研究生学习期间享受军队规定的待遇,毕业后统一分配工作。
7、参考书
非我院编著出版的参考书请自行购置,如需其它参考书,请与我院教材库直接联系,电话:0411-85855729。需政治系各专业参考书者,可与政治系训练处联系,地址:(116001)大连市中山区七星街47号;电话:0411-85849311。我院不提供往届试题等复习资料。
8、其它
有关未尽事宜可来电来函咨询我院研究生处,地址:(116018)大连市中山区解放路667号;电话:0411-85856722;E-mail:liyf7676@163.com;联系人:李友峰参谋。
三、招生专业目录
招生单位代码:90040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初 试 科 目 |
复试科目 |
备注 |
001院本部 |
|
|
|
110402兵种战术学 01水面舰艇战术基础理论 02水面舰艇进攻与防御战术 03外国(地区)海军兵种战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701军事数学 ④801海军战术基础 |
⑤501舰载武器系统及其战斗使用 |
仅限军队在职干部(男)报考 |
110501作战指挥学 01水面舰艇信息作战指挥理论与方法 02水面舰艇作战指挥控制决策理论与应用 03水面舰艇作战指挥系统与指挥自动化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701军事数学 ④801海军战术基础 |
⑤502舰载信息系统 |
仅限军队在职干部(男)报考 |
110502军事运筹学 01水面舰艇作战构模与仿真 02水面舰艇作战指挥决策与运筹 03水面舰艇作战系统与作战软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701军事数学 ④802运筹学基础 |
⑤503军事系统分析与构模 |
仅限军队在职干部和军校应届本科生报考 |
110803军事装备学 01舰载武器装备建设与发展 02舰载武器装备使用与管理 03舰载武器装备技术保障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701军事数学 ④803 C语言程序设计 |
⑤501舰载武器系统及其战斗使用 |
仅限军队在职干部(男)报考 |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初 试 科 目 |
复试科目 |
备注 |
070701物理海洋学 01军事海洋理论与方法 02军事海洋应用技术 03海洋气象理论与应用 04海洋遥感技术与应用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4海洋学 |
⑤504海洋动力学 |
|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01水声系统与水声对抗 02通信理论与军事通信系统 03作战系统信息融合与系统集成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5信号与系统 |
⑤505通信原理与数字信号处理 |
|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1作战信息传输与处理 02军事图形图像处理与虚拟现实 03信息侦察分析与对抗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5信号与系统 |
⑤506信号分析与处理 |
|
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 01舰艇导航控制系统集成与仿真 02自主导航技术 03海上运动体综合控制技术 04武器制导与对抗技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6自动控制 |
⑤507导航原理与系统 |
仅限男生报考 |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初 试 科 目 |
复试科目 |
备注 |
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01海洋工程测量 02海洋大地测量 03远海测量工程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④807测绘学基础 |
⑤508大地测量学 |
|
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01海图制图理论与技术 02海洋军事地理信息系统 03海洋遥感制图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④807测绘学基础 |
⑤509地理信息系统 |
|
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1军事航海的理论与方法 02军事航海信息工程与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 03舰船操纵的理论和技术 04军事航海安全保障与防护技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6自动控制 |
⑤510航海基础 |
仅限男生报考 |
082601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01水面舰艇武器系统分析与仿真 02水面舰艇武器系统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 03水面舰艇武器系统技术保障与运用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③301数学一 ④806自动控制 |
⑤511武器装备自动化综合技术基础 |
|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初 试 科 目 |
复试科目 |
备注 |
002政治系 |
|
|
|
030110军事法学 01军事刑法学 02海战法、海洋法应用研究 03军队法治建设研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2法学基础理论 ④808法学综合 |
⑤512军事法学 |
|
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 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2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03军队思想政治教育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09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
⑤51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
|
040203应用心理学 01军人心理健康研究 02心理战问题研究 03海军心理问题研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
⑤514军事心理学 |
|
110700军队政治工作学 01军队政治工作基本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 02海军政治工作 03战时政治工作 04军人修养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4军队政治工作基本理论 ④810三代领导集体军事思想概论 |
⑤515军队政治工作专业知识 |
仅限军队在职干部报考 |
四、初试考试纲目与参考书目
701军事数学
参考书目:1.《高等数学》(第四版),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线性代数》(第三版),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1997
考试纲目:高等数学部分: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的微分学、一元函数的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无穷级数(常数项级数、幂级数、傅立叶级数)、常微分方程;
线性代数部分:初步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
概率论部分: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一维、二维)及其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801海军战术基础
参考书目:《海军战术与舰艇训练》,姚海涛、单红岩、郭传福主编,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07
考试纲目:军事战略、海军战略、海军战术的基本概念;海军战斗基本原则、战斗指挥和战斗保障;水面舰艇进攻;水面舰艇防御;水面舰艇护航与巡逻;潜艇战术;海军航空兵战术;海军袭击战斗的组织与实施;海军诸兵种;中国台湾及部分国家海军;军队标号和海军标图。
802运筹学基础
参考书目:1.《海军运筹学基础》,李登峰等编,海潮出版社,2002
2.《海军运筹学基础学习指导书》,李登峰等编,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03
考试纲目:运筹学概论部分:运筹学建模思想与方法、兰彻斯特战斗方程;
线性规划部分:简单实际问题的线性规划构模、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线性规划的标准型及转化方式、线性规划的图解法和单纯形法、线性规划的对偶规划理论与基本性质及其最优解的求解方法;
对策论部分:简单实际冲突问题的矩阵对策建模、矩阵对策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矩阵对策纯策略鞍点的求解方法、2×2矩阵对策的求解方法、利用优超概念进行矩阵对策的简化及特殊形式的矩阵对策最优混合策略求解方法;
搜索论部分:搜索论的基本概念、目标发现概率的计算、各种搜索方式及其效率的计算方法;
决策分析部分:决策的基本概念、各种决策类型的基本决策方法;
动态规划部分:最短路问题及其标号法、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动态规划的最优化原理、动态规划解决多阶段决策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803 C语言程序设计
参考书目:1.《C语言及编程技巧》,姚庭宝、陆勤编著,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C语言程序设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田淑清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C程序设计》(第二版),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C高级实用程序设计》,王士元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考试纲目:1.程序控制结构;函数;指针;结构体与线性链表;共用体;枚举类型及位运算等;
2.文件读写操作程序设计、数据模拟程序设计、递归程序设计、动态数组程序设计;
3.文本的屏幕输出程序设计和屏幕作图程序设计。
804海洋学
参考书目:1.《军事海洋学概论》,张永刚主编,海潮出版社,2006
2.《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考试纲目:海水的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海水的化学组成和特性,海洋环流,海洋中的波动现象,潮汐,海洋生物,海洋中的声、光传播及其应用,卫星海洋遥感,中国近海的区域海洋学。
805信号与系统
参考书目:1.《信号与系统》(第二版),A.V.奥本海姆著,刘树棠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2.《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四版),吴大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考试纲目:1.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的描述、分类及基本运算,系统的特性及分类;
2.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时间基本信号,卷积积分,连续时间系统的零输入、零状态响应、全响应;
3.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信号的频谱及特点,连续时间信号的傅立叶正、反变换及应用,连续信号的频域分析,连续信号的抽样定理;
4.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拉普拉斯变换及性质,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系统微分方程的复频域解,系统函数与系统特征,连续系统的表示和模拟;
5.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时间基本信号,卷积和,离散时间系统的模拟、零输入、零状态响应、全响应;
6.离散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的傅立叶正、反变换及应用,离散系统的频域分析;
7.离散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Z变换的定义、收敛域及性质,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频率响应,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离散系统的表示和模拟。
806自动控制
参考书目:《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
考试纲目: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和频率特性分析法;控制系统的校正。
807测绘学基础
参考书目:《测绘学概论》,宁津生、陈俊勇、李德仁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考试纲目:测绘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学科分类与科学地位和作用;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作用与服务对象和现代发展;摄影测量学的概念、分类与基本原理;遥感的概念;地图的基本概念、数学基础、地图符号与普通地图编制;海洋测绘的主要手段;全球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的基本方式、基本原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硬件构成、软件构成与主要特性。
702法学基础理论
参考书目:1.《法理学》(第二版),张文显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国法制史》,曾宪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考试纲目:法的本质与特征;法的起源;法治及其现代化;法的作用和价值;法的运行;中国法的起源;统一后的秦代法制;唐代法律制度;清末法律制度的变迁;革命根据地的法律制度。
808法学综合
参考书目:1.《刑法学》(第三版),马克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国际法》(第二版),邵 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宪法学》(第二版),周叶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考试纲目:犯罪构成;正当行为;犯罪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刑罚;危害国防利益罪;军人违反职责罪;国际法主体;国际海洋法;国际法上的居民;国际条约法;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宪法与宪政;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宪法的实施与保障。
70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参考书目: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张雷声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专题研究》,徐明善、方永刚主编,人民出版社,2008
考试纲目: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809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参考书目: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概论》,李辉、许文贤等著,人民出版社,2005
考试纲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优势、特点及其主要内容。
704军队政治工作基本理论
参考书目:1.《军队政治工作学基本原理》,卜松林等主编,解放军出版社,2003
2.《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史纲》,王健主编,解放军出版社,1995
3.《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2003
4.《中国共产党军队委员会工作条例》,2004
5.《中国共产党军队支部工作条例》,2005
6.《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大纲》,2007
考试纲目:军队政治工作地位与作用;军队政治工作本质与特点;军队政治工作的创立与发展;军队政治工作理论基础;军队政治工作的主体与对象;军队政治工作的环境;军队政治工作基本规律;军队政治工作基本原则;军队政治工作作风和方法;北伐战争时期党的军队政治工作;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政治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政治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政治工作;连队党支部的职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原则;《中国共产党军队委员会工作条例》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军队支部工作条例》的主要内容。
810三代领导集体军事思想概论
参考书目:《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研究》,张伊宁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2006
考试纲目: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军队要担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历史责任;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加强军队建设;依靠人民建设军队、建设国防;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新的历史使命。
五、复试(笔试)考试纲目与参考书目
501舰载武器系统及其战斗使用
参考书目:《舰载武器系统》,汪德虎编著,解放军出版社,2006
考试纲目:1.舰载武器(舰炮、导弹、深弹、鱼雷、水雷)系统的组成、战术技术性能、简要工作原理;
2.舰载武器(舰炮、导弹、深弹、鱼雷)火控系统的基本功用、组成、战术技术性能、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3.舰载武器(舰炮、导弹、深弹、鱼雷、水雷)的战斗使用。
502舰载信息系统
参考书目:《舰载信息系统》,武明德主编,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05
考试纲目:1.舰载信息系统的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和工作过程;
2.舰载雷达、声纳的组成、功能、分类和工作原理;观察组织的基本原则;舰艇预警探测体系的配置及特点;
3.舰艇通信系统的组成、功能,各种通信的工作原理、特点,舰艇通信手段的使用规定;
4.舰载电子侦察系统和各种干扰系统组成、功能和工作原理,舰艇电子对抗系统的作战使用原则;
5.舰载指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基本工作过程和作战指挥流程。
503军事系统分析与构模
参考书目:1.《军事运筹学》,张最良等编,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
2.《数学建模原理与案例》,冯杰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7
考试纲目:1.军事系统的构成、功能、特征、分析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2.以军事系统为背景的建模原理、方法及对各种类型军事实际问题的构模与分析;
3.关于射击效率、作战能力等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计算。
504海洋动力学
参考书目:1.《海洋动力学》,赵军方、张永刚主编,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05
2.《物理海洋学》,侍茂崇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考试纲目:海水运动的基本方程,海洋中的涡旋运动与地转平衡,无粘均质海洋中的准地转运动,风生大洋环流,海洋中的大尺度波动,海洋中的层化现象。
505通信原理及数字信号处理(注:通信原理与数字信号处理各占50%)
参考书目:1.《通信原理》(第五版),樊昌信等,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2.《通信系统原理》,沈振元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3.《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与实现》(第二版),胡广书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考试纲目:1.通信原理: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的分类和通信方式,信息的度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信道容量;幅度调制和角度调制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基带传输常用码型,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二进制数字载波调制原理及性能,脉冲编码调制,增量调制;纠错编码基本原理,线性分组码,m系列;同步原理。
2.数字信号处理: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概念,信号空间的基本概念,离散时间系统的基本概念,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Z变换的定义、收敛域和性质,IIR系统的信号流图与结构,用Z变换求解差分方程;连续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连续时间信号的抽样定理,离散傅里叶变换,用DFT计算线性卷积,Hilbert变换;时间抽取基2FFT算法,频率抽取基2FFT算法;滤波器的基本概念,无限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有限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
506信号分析与处理(注:数字信号处理占85%,随机信号分析占15%)
参考书目:1.《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与实现》(第二版),胡广书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随机信号分析》,赵淑清、郑薇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考试纲目:1.离散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系统: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概念,离散时间系统的基本概念,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
2.Z变换及离散时间系统分析:Z变换的定义、收敛域和性质,IIR系统的信号流图与结构,用Z变换求解差分方程;
3.傅立叶变换:连续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离散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连续时间信号的抽样定理,离散傅立叶变换,用DFT计算线性卷积,Hilbert变换;
4.快速傅立叶变换:时间抽取基2FFT算法,频率抽取基2FFT算法,FFT的应用;
5.数字滤波器结构与设计:滤波器的基本概念,无限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有限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
6.随机信号分析:随机变量基础,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信号通过线性系统分析。
507导航原理与系统
参考书目:《导航原理与系统》,王英才主编,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07
考试纲目:1.导航的基本概念,导航系统的基本任务、基本类型,常用导航坐标系的定义、特点,导航报警的主要类型,主要航行参数,运载体定位方法,定位几何原理;
2.时间测量原理,时间计量方法,真太阳时、平太阳时、恒星时的定义及相互关系,世界时、地方时、时区时、历书时、原子时的定义及相互关系,常用的授时方法及特点,时间比对的方法及基本原理,频率比对的基本方法;
3.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特点、类型、定位思路及无线电波传播特点,罗兰C导航系统的工作概况、定位原理和用户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导航仪常见导航功能,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
4.卫星导航系统的特点与类型,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概况、定位原理和用户设备的基本工作过程及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
5.惯性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类型,平台式惯性导航系统和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基本工作原理,初始对准的目的与方法。
508大地测量学
参考书目:《大地测量学基础》,孔祥元、郭际明、刘宗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考试纲目: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地球重力场及地球形状基本理论;地球椭球面上的大地问题计算及投影变换的基本概念;椭球定位与不同大地坐标系的变换;大地测量基本技术与方法。
509地理信息系统
参考书目:《地理信息系统教程》,胡鹏、黄杏元、华一新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考试纲目: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及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结构及数据库;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空间信息的可视化。
510航海基础
参考书目:1.《航海基础》,王孝通主编,海潮出版社,2005
2.《舰艇操纵与避碰》,陆儒德等编,海潮出版社,1997
考试纲目:地理坐标,向位和向位换算,航程与视距,地图投影和航海用图;陆标定位原理,天文定位原理,雷达定位原理;航迹绘算,复杂条件下航行,舰艇机动基础知识;计算航法,大圆航法,性能测定与航线设计,舰位误差分析;天球坐标、天体视运动,时间系统;舰艇操纵性能,舰艇系泊方法,船舶避碰;指向仪器:磁罗经,陀螺罗经,平台罗经;助航仪器:回声测深仪,计程仪,自动操舵仪,电子海图应用系统;无线电导航仪器:罗兰-C导航系统,GPS、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气象要素,天气系统;风压定律,地转风,潮流;海雾,寒潮,热带气旋;军事气象保障术语,气象传真图,中国近海气候分布和气象灾害,海洋水文气象勤务保障。
511武器装备自动化综合技术基础
参考书目:1.《C程序设计》,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微机原理 — 结构、编程与接口》,王克义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考试纲目:1.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结构化程序设计基础;函数与变量类型;控制结构;数组;指针与字符串;文件操作。
2.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的组成与结构;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断系统;输入输出及其接口技术;串、并行通信方法及其微机应用技术。
512军事法学
参考书目:1.《军事法概论》,宋云霞主编,海潮出版社,2006
2.《海洋法海战法应用研究》,宋云霞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2006
考试纲目:军事法的渊源、历史发展和作用;军事法的基本原则;国防法;兵役法;反分裂国家法;军事行政法;军事刑法;军事刑事诉讼;军内民事诉讼;海区性质;舰船法律地位;海战中立;战争诈术;海上封锁;目标选择;作战手段与方法;人道主义保护;惩治战争犯罪。
51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参考书目:1.《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2.《哥达纲领批判》 3.《共产党宣言》
4.《新民主主义论》 5.《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7.《十七大报告》
考试纲目: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以及对黑格尔哲学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哲学基本内核的分析;《哥达纲领批判》中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基本思想;《共产党宣言》关于共产党的性质、地位、纲领、任务、目标的论述及其基本思想;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性质、特点和前途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解读十七大报告的主题。
514军事心理学
参考书目:《军人心理学》,总政治部宣传部组编,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
考试纲目:军人心理现象的内容;军事决策思维程序;军人性格特征;青年军人自我意识的特点;军人集体心理的特征;军人集体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军人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军事技能形成的规律;军人学习训练的动力;军人道德心理培养问题;军人犯罪的心理原因;军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思想教育的一般心理学方法;现代战争军人主要异常心理;高技术条件下的心理进攻;心理战防御的主要手段;高技术条件下心理战的发展趋势;心理战训练的内容;军人心理健康的标准;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异同;军人的适应性和耐挫折力训练;军人心理素质教育的常用方法。
515军队政治工作专业知识
参考书目:1.《信息化条件下军队政治工作基本问题研究》,崔常发等著,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
2.《政治军官修养论》,徐莉莉等编著,解放军出版社,1997
考试纲目:信息化条件下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增强我军政治工作作战功能的基本途径;信息化条件下提高政治机关及政工干部能力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战斗精神培育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政治工作网络化建设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内部关系建设研究;道德的内涵、作用;道德的基本范畴;新时期军人加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军人修养与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研究。
六、复试方案
1.复试形式和内容
复试工作采取笔试、外语听力测试、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在对考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查的基础上,重点考核考生的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笔试主要考查考生对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尽可能涵盖复试考生所报考专业的主要内容。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外语听力测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外语听力水平,具体办法见《外语口语、听力测试方案》。
面试主要考查以下三个方面,每名考生时间不少于30分钟:
1)专业素质和能力
专业素质和能力的考查通过考生自我介绍、回答专业知识题票和复试组成员的提问及展示有关证明材料进行。专业知识题票按比复试考生人数多2~3张的数量准备,每份题票两个题目,一个题目考查考生对本学科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一个题目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复试组成员应综合考虑以下各方面后打分:
①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②对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③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④专业实践能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
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查通过考生自我介绍、回答复试组成员提问及展示有关证明材料进行,包括:
①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特别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献身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的精神及意识。本项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②本学科以外的学习、科研、工作实践等方面的表现;③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等;④人文素养;⑤逻辑思维能力、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举止和礼仪等。
3)外语口语水平
通过现场口试,测试考生运用外语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具体办法见《外语口语、听力测试方案》。
2.复试成绩评定
复试分两部分计成绩,满分300分。第一部分为笔试成绩,满分150分;第二部分为面试和外语听力测试成绩,满分150分,其中面试130分(专业素质和能力50分+综合素质和能力50分+外语口语水平30分),外语听力20分。复试总成绩=第一部分成绩+第二部分成绩。以上两部分有任一部分低于90分者,不予录取。
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
七、外语口语、听力测试方案
口语测试:
1.考试形式:口试。
2.考试步骤:考生抽取题票后,按题票要求进行10分钟准备,然后开始口试。每位考生的口试时间为15分钟左右。提供的题票数量要超过考生数量2~3张。
3.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就文章内容回答问题。每张题票上给出一篇文章,内容为社会、文化、教育等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一般性题材,难度适中,长度为500词左右,词汇不超过大学英语四级大纲词汇表的规定内容。每篇文章后就文章内容提出3~5个问题。考生首先按要求朗读文章中的某一部分,然后开始用外语回答题票上的问题。时间为10分钟左右。
第二部分:随机问答。由考官随机提问2~3个问题,考生当场回答。时间为5分钟左右。
4.评分标准:
30~24分:朗读流利,语音语调正确,回答问题准确;
23~18分:朗读比较流利,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回答问题基本准确;
17~12分:朗读比较吃力,回答问题勉强切题;
11分及以下:口头表达能力较差或不具有口头表达能力。
听力测试:
1.考试形式:听录音笔试。
2.测试时间:总体测试时间为25分钟。其中,试音及播放题目要求2分钟,涂卡3分钟,测试放音过程20分钟。
3.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对话(时间共8分钟)。共8个小题,每小题一个对话,分值为1分。
第二部分:短文(时间共12分钟)。共3篇短文,每篇短文设4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分值1分。
4.要求:英语语速:100~120词/分钟;俄语语速:60~70词/分钟。测试开始和结束时,应有中文语音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