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拟招生数 |
考 试 科 目 |
备 注 |
001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0571—63732757) |
140 |
|
|
090702森林培育(63732738) 02经济林培育与利用 03林木生物技术与种质创新 |
4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或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
复试笔试:森林培育学;同等学力加试:遗传学、土壤学及生态学任选2门 |
090703森林保护学(63732763) |
2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
复试笔试:普通植物病理学或普通昆虫学或森林动物学;同等学力加试: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 |
090701林木遗传育种(63743855) 02林木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 03林业生物技术 04药用植物遗传改良 |
2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或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
复试笔试:林木育种学或植物基因工程(含植物组织培养);同等学力加试:遗传学、植物生理学 |
071012生态学(63742067) 02全球变化及陆地生态过程响应 03环境生态与生态恢复 04生态模型与模拟 |
3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03数学三或601植物学④801生态学 |
复试笔试:森林生态学;同等学力加试:土壤学、植物生理学 |
095107林业(63732757)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
2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3日语或204英语二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④801生态学 |
复试科目:林学概论 加试科目:植物学,土壤学,森林生态学(任选二门) |
002工程学院 (0571—63732789) |
75 |
|
|
082900林业工程 |
3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813木材学或814理论力学或815材料力学或816电工学或817有机化学或818木材化学或821设计基础(含产品形态设计和装饰造型) |
复试笔试:《人造板工艺学》或《林产化工概论》或《工程材料》或《设计表达》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复试前公布 |
085228林业工程 01木材科学与材质改良 |
1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813木材学814理论力学或815材料力学或816电工学或817有机化学或818木材化学或831木材加工技术 |
复试笔试:《人造板工艺学》或《林产化工概论》或《工程材料》或《竹材工业化利用》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复试前公布 |
095109农业机械化 01现代农业装备设计理论与方法 02设施农业与精确农业技术 03农机管理与推广技术 04农村能源利用技术 05农田水利 06农业电气化工程 |
3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或203日语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④829农业推广学或814理论力学或816电工学 |
复试笔试科目:高等农业机械化管理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复试前公布 |
003园林学院 |
90 |
|
|
090706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01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02园林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 03园林植物栽培管理 04园林植物应用与效益研究 |
5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4数学(农)④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或802园林植物 |
复试笔试科目: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 同等学力加试:一、园林史;二、植物学概论 |
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 01城乡规划设计与理论 0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 03景观工程规划设计 04园林建筑设计 |
4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2风景园林综合理论④803园林设计(3小时) |
复试笔试:园林建筑设计(3小时)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园林工程和园林美术 |
004经济管理学院 (0571—63732787) |
40 |
|
|
120302林业经济管理 01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02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 03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 04林业财务会计与企业管理 05林产品贸易 |
2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4林业经济学或805经济学 |
初试804的复试经济学;初试805复试林业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复试前公布 |
095110农村与区域发展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
2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④822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 |
复试科目复试前公布 |
005艺术设计学院 |
20 |
|
|
050404设计艺术学 01艺术设计理论与创作研究 02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与创作研究 03摄影理论与创作研究 04服装与服饰设计研究 05设计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研究 |
2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03艺术概论④806中西美术史 |
|
006人文学院 (0571-63748773) |
40 |
|
|
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1环境法基本理论 02自然资源法 |
2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4环境法原理④807法学综合(包括民法学、刑法学、法理学) |
|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党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 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理论与实践 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 0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理论与实践 |
2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5马克思主义哲学或606政治经济学④808毛泽东思想概论或809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复试笔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前公布 |
007环境科技学院 (0571—63741351) |
45 |
|
|
090704森林经理学 01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技术 02森林及其环境评价与规划设计 03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04数学模型理论与方法 |
2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4数学(农)④810森林经理学或811地理信息系统 |
复试笔试:测树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前公布 |
090301土壤学 01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 02土壤资源与生态环境 03森林土壤学 04土壤资源信息技术 |
1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14数学(农)或315化学(农)④812土壤学 |
|
095103农业资源利用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
1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④823植物营养学 |
复试笔试:生态学或地质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前公布 |
008信息工程学院 (0571-63741266) |
15 |
|
|
095112农业信息化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
1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607农业知识综合三(信息化)④830信息技术基础 |
复试笔试及加试科目复试前公布 |
009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 (0571-63741271) |
70 |
|
|
095101作物 01 作物遗传育种 02 种子科学与工程 03 作物栽培与管理 04 农作制度创新 |
1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④824作物育种学与栽培学 |
|
095102园艺 01园艺作物栽培生理与设施园艺 02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育种 03园艺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 04园艺产品采后生物学和贮运保鲜 |
2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④825园艺植物栽培学与育种学 |
|
095104植物保护 01植物病害综合治理 02害虫综合治理 03新农药的开发和应用 |
1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9农业知识综合一④826植物保护学 |
|
095113食品加工与安全 01食品(农产品)加工与储运 02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 03生物活性物质提取技术及产品开发 04食品安全与检测 |
1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1农业知识综合三④827微生物学或828生物化学 |
复试科目复试前公布 |
2010年研究生招生我校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科目 代码 |
科目名称 |
参考书目 |
339 |
农业知识综合一 |
植物学,第2版,曹慧娟,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植物学,方炎明,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植物生理学,潘瑞炽,王小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植物生理学,蒋德安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遗传学,刘庆昌主编,科学出版社;遗传学,朱军主编,农业出版社 |
341 |
农业知识综合三 |
《农业机械学》上、下册,李宝筏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邱宣怀主编,《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
342 |
农业知识综合四 |
农业经济学:李秉龙、薛兴利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农村政策学:钟甫宁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农村社会学:韩明谟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
601 |
植物学 |
《植物学》曹慧娟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
602 |
风景园林综合理论 |
《园林规划设计》胡长龙主编,农业出版社,200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徐文辉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王向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西方造园变迁史》针之谷钟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城市生态学》赵运林、邹东生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园林树木学》陈有民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
603 |
艺术概论 |
《艺术概论》王宏建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
604 |
环境法原理 |
《环境资源法总论》夏少敏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环境法学》金瑞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
605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李秀林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606 |
政治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教程》(第六版)宋涛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607 |
农业知识综合三(信息化) |
计算机网络(第5版),谢希仁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数据库系统原理》,陆慧娟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数据库系统原理》(习题集与上机指导),陆慧娟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C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其它任何程序设计语言教材。 |
801 |
生态学 |
《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802 |
园林植物 |
《花卉学》包满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园林树木学》陈有民,中国林业出版社;《园林树木栽培学》吴泽民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
803 |
园林设计(3小时) |
《园林规划设计》胡长龙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
804 |
林业经济学 |
《林业经济学》邱俊齐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
805 |
经济学 |
《西方经济学》(第四版),(微观部分、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806 |
中西美术史 |
《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807 |
法学综合(包括民法学、刑法学、法理学) |
《民法学》郭明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法理学》张文显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808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毛泽东思想概论》宋进、朱瑛、夏斯云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或《毛泽东思想概论》王顺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809 |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顾海良、赵景峰、张云飞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万斌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
810 |
森林经理学 |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亢新刚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森林资源经营管理》郑小贤著,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
811 |
地理信息系统 |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陈述彭、鲁学军等,科学出版社,1999;《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美)Kang-tsung Chang著,陈健飞等译,科学出版社,2003 |
812 |
土壤学 |
《土壤学》黄昌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土壤学》孙向阳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
813 |
木材学 |
尹思慈主编,《木材学》,中国林业出版社;徐友明主编,《木材学》,中国林业出版社;刘一星、赵广杰主编,《木质资源材料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
814 |
理论力学 |
《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815 |
材料力学 |
《材料力学》刘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816 |
电工学 |
《电工学》秦曾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817 |
有机化学 |
《有机化学》徐伟亮主编,科学技术出版社 |
818 |
木材化学 |
《木材化学》南京林业大学编,林业出版社 |
819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高分子化学》祖仁编,化学工业出版社;《高分子物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
820 |
机械设计基础 |
《机械设计基础》徐镇宇,高等教育出版社;杨可桢,程蕴,李仲生主编,《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
821 |
设计基础(含产品形态设计和装饰造型) |
《产品基础形态设计》刘国余等编,中国轻工出版社,2001;《装饰造型基础》徐云祥等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
822 |
经济与管理综合知识 |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梁小民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管理学》,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
823 |
植物营养学 |
《植物营养学》(第二版),上册,陆景陵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植物营养学》(第二版)下册,胡霭堂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
824 |
作物育种学与栽培学 |
《作物育种学总论》,张天真,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作物栽培学》,胡立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
825 |
园艺植物栽培学与育种学 |
《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景士西,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二版),2007;《园艺植物栽培学》,李光晨 范双喜,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
826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保护学》,叶恭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540页 |
827 |
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教程》,第2版,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
828 |
生物化学 |
《基础生物化学》,第2版,郭蔼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
829 |
农业推广学 |
《农业推广学》,王慧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
830 |
信息技术基础 |
大学计算机基础,陈庆章等,浙江科技出版社,2009 |
831 |
木材加工技术 |
沈隽主编,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复试笔试参考书(未公布的在复试前公布)
1、《人造板工艺学》:华毓坤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2、《林产化学工艺学》:安鑫南 林业出版社;《林产化学生产技术》:刘自力,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3、《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齐乐华,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4、《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园林树木栽培学》吴泽民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园林史:《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周维权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6、植物学概论:《植物学》强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园林建筑设计》卢仁等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
8、《行政法学》胡建淼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胡德坤主编,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造型原本》:吕胜中著,三联书店,2002年出版
11、《数码摄影技法大全》曾立人著;或浙江摄影出版社《摄影技艺教程》颜志刚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12、《服装设计学》:袁仄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第三版)、《服装材料学》朱松文著,中国纺织出版社(第三版)
13、森林培育学:沈国舫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
14、农学概论:《农学概论》,李存东,科学出版社,2007;《农业生态学》,骆世明,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遗传学》(第3版),朱军,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15、园艺学概论:《园艺学概论》,李光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植物生理学》,潘瑞炽,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2004;《植物生理学》蒋德安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土壤肥料学》,沈其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6、植保概论:《农业植物病理学》陈利锋、徐敬友主编;《农业昆虫学》丁锦华,苏建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植物化学保护》(第4版)赵善欢主编
17、华毓坤主编,《人造板工艺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我校研究生招生的最新信息,请查阅以下网址:http://yzw.zjnu.edu.cn。
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制
全日制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三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二年,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可能为三年。
三、招生名额
2011年我校有61个学科专业拟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000名左右,11个专业学位(28个专业领域)拟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400名左右,其中含拟接收的推荐免试生约90人。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指标数为准,招生计划在录取时,将根据报考情况在全校进行适当调整,目录中的招生计划数仅供参考,除少部分专业或领域外为2010年实际招生数。
说明:第三位是“5”或“6”的专业代码,所代表的是专业学位。0352指社会工作硕士,0451指教育硕士,0452指体育硕士,0453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4应用心理硕士,0551艺术硕士,0552翻译硕士,0852工程硕士,0951农业推广硕士,1251指工商管理硕士(MBA),1252指公共管理硕士(MPA)。
四、报考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报名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在研究生入学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6)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自考生与同等学力考生报考资格自审查注意事项另文发布。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4、报考工商管理硕士(125100,MBA)和公共管理硕士(125200,MPA)的考生还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我校MPA根据培养方向在不同学院招生)
5、满足招生专业所列特殊要求。
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教学〔2003〕3号文件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经教育部批准,我校可以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也可以接收外单位(必须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少数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为免试硕士研究生。接收推荐免试生工作每年9月中旬开始,10月下旬结束。推荐免试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期限内到报名点办理报名所有手续。
五、报名
(一)网上报名
2010年10月份(具体见教育部公告),考生自行登录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网上报名期间,考生可修改本人信息。
(二)现场照相
考生须于2010年11月中旬(具体见教育部文件通知)到网上报名所选择的报考点办理有关手续,出示身份证件,凭报名号缴纳报名费、照相,并校对信息。报考点不审查考生的报考资格,考生报考资格审查工作在复试时进行,请各考生对照报考条件,不符条件者请勿报考。进行网报但未现场照相的考生报名无效。
(三)报名注意事项
1、我校个别专业按方向设置复试考试科目,考生在报名时要慎重选择研究方向;
2、我校不接受同等学力人员跨专业报考;
3、我校个别专业报考有特殊要求具体见招生专业目录备注栏;
4、对于不符合报名条件或在报考时采取弄虚作假手段,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经发现,不论何时,我校均有权取消其复试和录取资格;
5、通讯地址主要用于寄发录取通知书等有关材料,考生务必认真填写通讯地址(省、市、县、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姓名等),通讯地址须在2011年7月前有效。考生所填的通讯地址须详尽、准确,如因地址不详而出现投递失误等问题,我校概不负责。
六、考试
(一)初试
1、初试日期与地点
(1)时间:一般为2011年1月(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详见《准考证》,准考证由考生自行在报名系统中下载打印);
(2)地点:在考生所在省市招办确定的初试地点考试。
2、初试科目
考试科目:含思想政治理论、外语、业务课等3~4门,其中思想政治理论、外语(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等)、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分值300分)、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分值300分)、历史学基础(分值300分)、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15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0分)等由国家统一命题;二外、业务课由我校自行命题。思想政治理论、外语、二外分值100分,业务课分值150分(其中体育学基础综合、体育综合为300分)。各考试科目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请考生根据报考的专业选定考试科目。
(二)复试(初试成绩满足我校复试要求的考生参加,一般为国家线)与资格审查(报考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的考生报考资格审查于复试时统一进行)
1、复试时间:一般为每年4月份,具体另行通知;
2、复试地点:浙江师范大学;
3、复试包括综合复试加外国语听力、口语测试。综合复试采取专业知识综合笔试+专业面试方式。专业知识综合笔试(复试科目)具体见招生专业目录;
4、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需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加试课程见招生专业目录加试部分;
5、复试办法另行通知。
七、录取
(一)我校在经过复试和政审后,根据“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录取名单;
(二)招收为定向、委托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必须与我校、用人单位签订定向或委托培养协议书后方可录取。
八、就业
硕士研究生毕业采取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和按协议就业两种方式。
九、其他
(一)上述说明如与国家2011年招生文件精神不符,以国家文件为准。
(二)我校可以为硕士研究生提供较多的助学金、奖学金、培养费及评优评奖机会,能够提供外出访学等学习深造机会。
(三)专业名称前带▲的为浙江省重点学科。
(四)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
(五)如需我校往年自命题科目考试试题(2006-2010年)和考试大纲(如无2011年的则请参照往年的考试大纲),可到我院网站免费下载。我校不办理参考书目邮购事宜,各位考生可到当地书店购买或与浙师大枫林晚书店联系,联系人:陈吉平,联系电话:0579-82283921、82283922。
(六)浙江师范大学不允许研究生同时攻读两个及以上学位,也不允许研究生同时有两个及以上学籍。
(七)本招生简章与国家最新发布的政策如有不符,以国家政策为准。
(八)我校研究生招生的最新信息,请查阅以下网址:http://***。
热忱欢迎各地有志青年报考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招生单位代码:10345 招生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单位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邮编:321004
联系电话:0579-82282645、82283026 传真:0579-82280023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网址:http://yzw.zjnu.edu.cn
E-mail:yzb@zjnu.cn
烟台大学复试通知
1、复试内容:
①英语:笔试、听力及口语测试(院系按专业组织);笔试时间:4月13日上午。
②专业笔试;③专业面试;④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生加试。
2、体检时间:4月12、13、14日下午 体检地点:烟台大学校医院
2011年贵州财经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
020101政治经济学: 初试:《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版 复试:《政治经济学》,逢锦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杨瑞龙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 020103经济史: 初试:《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版 复试:《中国经济史》,王玉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经济发展史简明教程》,刘方健,史继刚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初试:《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版 复试:《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铁水映,简新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钟茂初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同等学历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1.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第二版),郝寿义,安虎森等,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刘传江,侯伟丽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202区域经济学: 初试:《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版 复试:《区域经济管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杜肯堂、戴士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版 《区域经济学通论》,安虎森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020203财政学: 初试:《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版 复试:《财政学》(第六版),哈维·罗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财政学》,邓子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税制》,马海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020204金融学: 初试:《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版 复试:《金融学》,黄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版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美),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年第7版 《金融工程》,约翰·马歇尔、维普尔·班塞尔著,宋逢明、朱宝宪、张陶伟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020205产业经济学: 初试:《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版 复试:《产业经济学教程》,杨公朴、夏大慰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版 《产业经济学》,苏东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 020206国际贸易学: 初试:《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版 复试:《国际经济学》,[美]保罗·克鲁格鲁、茅瑞斯·奥伯斯法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国际贸易》,薛荣久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 《国际贸易实务》,黎孝先著,对外贸易经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版 《国际经济学》,王志明、乔桂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世界经济新论》,庄起善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020207劳动经济学: 初试:《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版 复试:《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第六版),罗纳德·伊兰伯格,罗伯特·史密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020208统计学: 初试:《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版 复试:《统计学概论》,曾五一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统计学》,袁卫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020209数量经济学: 初试:《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版 复试:《计量经济学》,庞皓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运筹学原理与方法》,郭耀煌等编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 020201国民经济学: 初试:《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版 复试:《统计学导论》,曾五一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1版 《宏观经济学》,经济学教材编写组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0303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初试:《民族学通论》,林耀华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修订本 《民族经济学教程》,施正一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修订本。 复试:《经济文化论》,刘永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发展经济学》,毕世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修订本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初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陈先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政治经济学原理》,程恩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复试:《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高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四版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初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陈先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政治经济学原理》,程恩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复试:《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高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四版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初试:2009年本专业招生初试所有科目均属全国统考,参考书目参照教育部颁发的考试大纲。 复试:“计算机综合应用”参考书目: 《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版),薛华成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0201会计学: 初试:《管理学原理》,杨文士、焦叔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管理学》(第三版),王德中,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复试:《会计学原理》,唐国平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中级财务会计学》,汤湘希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财务管理学》(第四版),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审计》,刘明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0202企业管理: 初试:《管理学原理》,杨文士、焦叔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管理学》(第三版),王德中,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复试:《市场营销学》,纪宝成、吕一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董克用、叶向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技术经济学》,杨克磊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0203旅游管理: 初试:《管理学原理》,杨文士、焦叔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管理学》(第三版),王德中,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复试:《旅游学原理与实践》(第二版),克里斯·库珀、约翰·弗莱彻编著,张俐俐、蔡利平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旅游经济学》(第二版),罗明义,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旅游地理学》(第二版),保继刚、楚义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等学历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旅游学概论:《旅游学》,李天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旅游资源学:《旅游资源学》,丁济华,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年版 120401行政管理: 初试:《行政管理学》,夏书章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四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周三多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公共经济学》,朱柏铭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复试:《公共管理学》,黎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政治学基础》,王浦劬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公共政策分析》,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5100工商管理硕士: 初试:《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年MBA联考考试大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版 复试:《MBA面试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025100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复试:《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版 《金融学》,黄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精编版;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美),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年第7版; 025200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
复试:《国民经济统计学》,向蓉美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025400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 复试:《世界经济概论》,池园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可持续竞争力论》,邱询旻,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025500保险硕士(专业学位): 复试:《保险学》,孙祁祥,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魏巧琴,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金融学》,黄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精编版 |
2011年贵州财经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 门类 |
一级学科名称 |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招生 人数 |
初试考试科目 |
复试考试科目 |
依托单位、联系电话 |
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020101政治经济学 0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02企业理论与微观经济行为研究 03中外市场经济理论 04发展经济学 |
15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 |
复试: 政治经济学综合 |
经济学院 0851--6913029 |
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020103经济史 01中国金融史 0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03贵州地方经济史 |
1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 |
复试 |
经济学院 0851--6913029 |
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1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 02脆弱生态区环境安全与经济发展 03人口与资源经济分析 |
2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 |
复试: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综合(含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三门课程) |
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 0851-6903185 |
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020201国民经济学 01 国民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02 国民经济增长与管理 03 国民经济区域与对外开放 |
15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 |
复试: 国民经济学综合(含统计学导论、宏观经济学) |
数学与统计学院 0851-6913110 |
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020202区域经济学 01区域消费经济研究 02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 03区域发展战略与模式 |
2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 |
复试: 区域经济学综合 |
欠发达地区经 济发展研究中心0851—6902012 6903558 |
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020203财政学 01财政理论与制度研究 02税收理论与制度研究 03地方财政研究 |
1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 |
复试: 财政学综合(参考书目见后) |
财政与税收学院 0851-6913058 |
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020204金融学 01金融与区域发展 02金融投资 03保险与风险管理 04金融理论 05金融工程 |
35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 |
复试: 金融综合(含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学) |
金融学院 0851-6902876 |
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020205产业经济学 01城市化与产业布局 02产业组织理论 03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与政策 04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政策 |
2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 |
复试: 产业经济学综合 |
欠发达地区经 济发展研究中心0851-6902012 6903558 |
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020206国际贸易学 01中外战略性产业比较研究 02国际金融与国际竞争力研究 03国际资本市场与投资理论研究 04国际商务与国际商法 05世界经济与环中国圈经贸合作 06中国对外贸易研究 |
3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 |
复试: 国际贸易综合 |
国际经济学院 0851-6902399 |
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020207劳动经济学 01社会保障研究 02劳动法研究 |
2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 |
复试: 劳动经济学综合 |
公共管理学院 0851-6902869 |
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020208统计学 01国民经济统计 02应用数理统计 03社会统计 |
15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 |
复试: 统计学综合(含社会经济统计、数理统计) |
数学与统计学院 0851-6913110 |
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020209数量经济学 01计量经济模型与预测 02区域数量经济关系 |
15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 |
复试: 数量经济综合(含计量经济学、线性规划) |
数学与统计学院 0851-6913110 |
法 学 |
民 族 学 |
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01 少数民族经济与民族地区发展 02 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变迁研究 03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研究 |
12 |
①101 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31民族学通论 ④831民族经济 |
复试: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综合(含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经济与文化) |
文化传播学院 0851- 6903742 6903710 |
法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1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2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研究 03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
2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④83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
复试: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马克思主义学院 0851-6902122 |
法 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0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02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03道德建设理论与实践 |
2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3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④83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
复试: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马克思主义学院 0851-6902122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01管理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 02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03电子商务技术 04计算机控制技术 |
2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含: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
复试: 计算机综合应用(含:管理信息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 |
信息学院 0851-6903670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学 |
120201会计学 01会计理论与实务 02成本与管理会计 03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 04审计理论与实务 |
35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11管理学 |
复试: 专业综合(会计40%、财务管理30%、审计30%) |
会计学院 0851-6903313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学 |
120202企业管理 01 人力资源开发 02 营销管理与策划 03 技术经济与管理 04 物流管理 |
3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11管理学 |
复试: 企业管理综合(含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和技术经济学三门课) |
工商管理学院 0851-6902355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学 |
120203 旅游管理 01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02旅游项目管理与策划 03 旅游经济管理 04 民俗文化与旅游研究 |
12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11管理学 |
复试: 旅游管理综合 (含旅游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经济学) 同等学历加试科目: 1、旅游学概论;2、旅游资源学 |
旅游管理学院 0851--6913050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学 |
120401行政管理 01 公共行政与地方政府管理 02 行政法研究 03公共经济与政策 |
4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1行政管理学 ④821综合(含管理学原理、公共经济学) |
复试: 公共管理学 同等学历加试科目: 1、政治学基础 2、公共政策分析 |
公共管理学院 0851-6902869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学 |
125100工商管理硕士(专业硕士)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00 |
①204英语二 ②3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
复试: 英语、综合能力面试 |
MBA中心 0851-6911053 |
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025100金融硕士(专业硕士) 06不区分研究方向 |
10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3数学(三) ④431金融学综合 |
复试: 金融综合 |
金融学院 0851-6902876 |
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025200应用统计硕士(专业硕士) 04不区分研究方向 |
10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3数学(三) ④432统计学 |
复试: 经济统计学 |
数学与统计学院 0851-6913110 |
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025400国际商务硕士(专业硕士) 07不区分研究方向 |
10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3数学(三) ④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 |
复试: 世界经济 国际竞争力 |
国际经济学院 0851-6902399 |
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025500保险硕士(专业硕士) 07不区分研究方向 |
100 |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3数学(三) ④435保险专业基础 |
复试: 保险综合(含金融学) |
金融学院 0851-6902876 |
2011年甘肃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011年甘肃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单位代码:10735 邮政编码:730000 地址:兰州市定西东路35号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0931-8765337 传真:0931-8765337 联 系 人:吴国泰 | |||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
招生 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204基础课部 |
30 |
|
|
100501中医基础理论 _ 01中医藏象学说及其应用研究 _ 02中医养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_ 03中医治则治法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
3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 |
100503中医医史文献 _ 01历代著名医家脾胃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研究 _ 02敦煌医史文献与临床应用研究 _ 03明清时期著名医家学术思想研究 |
6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各家学说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 |
100504方剂学 _ 01中医有效名方的现代研究与新药开发 _ 02心脑血管疾病治法与方剂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_ 03治法及方剂复方配伍规律的现代研究 |
7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方剂学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 |
100505中医诊断学 _ 01中医证候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_ 02中医四诊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
4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中医诊断学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 |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_ 01中医肺系疾病病理生理基础研究 _ 02中药免疫药理学研究 _ 03肿瘤、干细胞生物学性状及中医药调控研究 _ 04系统及分子生物学在中医药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
1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病理学或中医基础理论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生理学,生物化学 |
201中医系 |
60 |
|
|
100502中医临床基础 _ 01经方防治肺系疾病的研究 _ 02经方防治消化系疾病、肿瘤及器官纤维化研究 _ 03经方防治风湿病及更年期相关疾病的研究 |
6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④--无 |
本专业只招全日制本科毕业生 复试科目:伤寒论或金匮要略或温病学 |
100506中医内科学 _ 01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医药防治研究 _ 02肾小球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 _ 03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 _ 04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 _ 05风湿病中医药防治研究 |
7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中医内科学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 |
100507中医外科学 _ 01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_ 02肛肠病外用药临床应用与研究 |
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中医外科学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方剂学,中医内科学 |
100508中医骨伤科学 _ 01中医药治疗骨伤疾病的研究 _ 02手法治疗骨伤疾病的研究 _ 03外用药及外固定器械治疗骨伤疾病的研究 |
7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或306西医综合 ④--无 |
限招本科生 复试科目:中医骨伤科学或外科学(骨科部分) |
100509中医妇科学 _ 01中医药对女性神经内分泌调控研究 _ 02妇科血瘀证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
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中医妇科学或妇产科学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 |
100510中医儿科学 _ 01小儿精神神经疾病防治研究 _ 02小儿脾胃疾病防治研究 _ 03小儿肺系疾患防治研究 |
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中医儿科学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 |
105118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 _ 01中医内科临床 |
1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中医内科学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 |
105119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 _ 01中医外科临床 |
4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中医外科学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方剂学,中医内科学 |
105120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位) _ 01中医骨伤临床 |
13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或306西医综合 ④--无 |
限招本科生 复试科目:中医骨伤科学或外科学(骨科部分) |
105121中医妇科学(专业学位) _ 01中医妇科临床 |
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中医妇科学或妇产科学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 |
105122中医儿科学(专业学位) _ 01中医儿科临床 |
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中医儿科学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 |
202针灸推拿系 |
10 |
|
|
100512针灸推拿学 _ 01传统针刺手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_ 02敦煌针灸文献与皇甫谧学术思想研究 _ 03推拿手法治疗结缔组织疾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_ 04针灸防治免疫性疾病的研究 |
4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针灸学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 |
105124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 _ 01针灸推拿临床 |
6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针灸学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 |
203中西医结合系 |
30 |
|
|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_ 01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_ 02中西医结合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_ 03中西医结合肿瘤的临床研究 _ 04中西医结合血液病的临床研究 _ 05中西医结合精神神经疾病的临床研究 _ 06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
1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内科学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病理学,诊断学 |
105126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 _ 01中西医结合临床 |
2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 ④--无 |
复试科目:内科学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病理学,诊断学 |
205药学系 |
30 |
|
|
100800中药学 |
30 |
|
|
_ 01中药资源开发与质量综合评价 |
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中药综合一 ④--无 |
中药综合一:由中药学和中药化学组成,各占150分 复试科目:药用植物学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
_ 02中药药理与毒理研究 |
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2中药综合二 ④--无 |
中药综合二:由中药学和生理学组成,各占150分; 复试科目:药理学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
_ 03中药有效成分与质量标准研究 |
9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3中药综合三 ④--无 |
中药综合三:由中药药剂学和中药化学组成,各占150分; 复试科目:中药制剂分析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
_ 04中药制剂工艺研究 |
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3中药综合三 ④--无 |
中药综合三:由中药药剂学和中药化学组成,各占150分; 复试科目:中药制剂分析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
_ 05中药及复方应用的研究 |
6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2中药综合二 ④--无 |
中药综合二:由中药学和生理学组成,各150分;复试科目:药理学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
参考书目:
《中药学》高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中药化学》匡海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生理学》朱大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七版 ;
《中药药剂学》张兆旺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其余各专业复试科目和加试科目参考书均选现行最新卫生部规划教材。
2011年烟台大学调剂专业名单
2011年烟台大学需要调剂的专业
院系代码 |
院系名称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001 |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
020201 |
国民经济学 |
001 |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
095110 |
农村与区域发展 |
001 |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
120202 |
企业管理 |
002 |
法学院 |
030101 |
法学理论 |
002 |
法学院 |
030102 |
法律史 |
002 |
法学院 |
030103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002 |
法学院 |
030106 |
诉讼法学 |
002 |
法学院 |
030107 |
经济法学 |
002 |
法学院 |
030108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002 |
法学院 |
030109 |
国际法学 |
002 |
法学院 |
035101 |
法律硕士(非法学) |
002 |
法学院 |
035102 |
法律硕士(法学) |
003 |
人文学院 |
030404 |
中国少数民族史 |
003 |
人文学院 |
050105 |
中国古代文学 |
003 |
人文学院 |
050108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003 |
人文学院 |
060102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003 |
人文学院 |
060105 |
专门史 |
004 |
外国语学院 |
055201 |
英语笔译 |
004 |
外国语学院 |
055202 |
英语口译 |
004 |
外国语学院 |
055211 |
朝鲜语笔译 |
004 |
外国语学院 |
055212 |
朝鲜语口译 |
005 |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 |
070101 |
基础数学 |
005 |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 |
070104 |
应用数学 |
005 |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 |
070105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006 |
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070201 |
理论物理 |
006 |
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070202 |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
006 |
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070203 |
原子与分子物理 |
006 |
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070205 |
凝聚态物理 |
006 |
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070207 |
光学 |
006 |
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070208 |
无线电物理 |
006 |
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077301 |
物理电子学 |
006 |
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081002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006 |
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085208 |
电子与通信工程 |
007 |
化学生物理工学院 |
070302 |
分析化学 |
007 |
化学生物理工学院 |
070303 |
有机化学 |
007 |
化学生物理工学院 |
070304 |
物理化学 |
007 |
化学生物理工学院 |
070703 |
海洋生物学 |
007 |
化学生物理工学院 |
081701 |
化学工程 |
007 |
化学生物理工学院 |
081705 |
工业催化 |
007 |
化学生物理工学院 |
085216 |
化学工程 |
007 |
化学生物理工学院 |
095113 |
食品加工与安全 |
007 |
化学生物理工学院 |
097203 |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008 |
海洋学院 |
071004 |
水生生物学 |
008 |
海洋学院 |
081703 |
生物化工 |
008 |
海洋学院 |
085238 |
生物工程 |
009 |
机电汽车工程学院 |
080201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009 |
机电汽车工程学院 |
085201 |
机械工程 |
009 |
机电汽车工程学院 |
095109 |
农业机械化 |
010 |
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080502 |
材料学 |
010 |
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083001 |
环境科学 |
010 |
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085204 |
材料工程 |
011 |
计算机学院 |
081202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011 |
计算机学院 |
081203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011 |
计算机学院 |
085211 |
计算机技术 |
012 |
土木工程学院 |
081401 |
岩土工程 |
012 |
土木工程学院 |
081402 |
结构工程 |
012 |
土木工程学院 |
081405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012 |
土木工程学院 |
085213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013 |
药学院 |
085235 |
制药工程 |
013 |
药学院 |
100701 |
药物化学 |
013 |
药学院 |
100706 |
药理学 |
湖北民族学院2011年招生简章
一、学科专业介绍
(一) 民族学
民族学学科2001年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2007年成为 “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2008年成为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2010年成为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
本学科自1998年起先后与中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2006年1月,民族学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现有骨干研究人员48人,平均年龄40岁,其中正高职称14人,副高职称23人,博士12人,硕士生导师14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有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
近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研究经费400余万元;出版学术专著42部,发表学术论文405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51篇。
本学科立足武陵民族地区,以土家族研究为重点,兼及西南地区其他民族研究,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扎实的田野工作为学科发展的基础,已经形成了民族历史与文化、民族地区行政管理、民族社会发展、民族经济、民族艺术五个特色鲜明、发展前景良好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土家族历史文化研究、土家语研究以及武陵民族地区综合研究为学界所瞩目,具有较大影响。
民族历史与文化方向:本研究方向以历史文献为基础,结合田野调查,主要运用民族学、历史学的方法,研究南方民族地区历史与文化,重点研究土家族历史与文化。
民族地区行政管理方向:本研究方向立足于西部民族地区的现实需要,依托特殊的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研究西部民族地区公共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重点研究民族法制、民族政策、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等内容,突出区域特色,探索适合民族地区的行政管理模式。
民族社会发展方向:本研究方向将民族地区视为有独特历史文化联系和生态背景的整体,运用民族学、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与变迁;密切关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重点研究民族地区的社会问题,为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事实依据。
民族经济方向:本研究方向结合民族学与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经济全球化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之下,从可持续发展、文化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角度研究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重点研究民族生态经济建设与发展、民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民族旅游经济、民族经济理论与实践等,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民族艺术方向:本研究方向主要运用民族学和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民族民间艺术,包括对各民族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以细致深入的实证研究推动学科理论的发展,深入理解少数民族艺术的特质,把握其发生与发展的规律;致力于民族艺术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开发研究,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发展前景良好。
(二) 文艺学
文艺学学科是湖北省特色学科和湖北省重点建设学科。1996年被评为湖北省第二批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同年与湖北大学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2002年检查验收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6年再次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同年1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2008年成为湖北省特色学科。本学科至今有15年联合与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历史。
文艺学学科现有教师23人。教授8人,副教授9人,讲师6人,其中7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具有硕士学位。有湖北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1人,享受省政府津贴1人。近三年来,承担(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国家民委课题2项,教育部课题2项,省教育厅、省民委课题近20项,横向联合项目及其他课题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 00余篇;有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获得者10余人次。
文艺学学科主要培养有扎实的文艺学理论功底和学术研究能力,能够胜任文学和文化研究,教学工作,文艺策划、宣传及采编等工作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二年来,本学科已形成五个稳定的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文艺美学研究方向:主要运用美学方法观照、透视文学基本问题,揭示文学深层规律。
文艺创作与批评研究方向:立足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多元立体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学(包括影视艺术)。
中西诗学研究方向:立足于中国古代诗学和西方诗学,强调“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突出经典阐释。
文艺与传媒研究方向:研究文艺在传媒中的主要形式,变迁过程,主要特征及其基本原理和策划操作等,注重文艺研究与社会生活,与传媒的结合。
民族文艺学研究方向:立足于民族文艺现象及文艺成果,结合地域特性进行研究,注重研究文艺学的民族性和民间性。
(三) 基础数学
基础数学学科点所在数学系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已建成为湖北省品牌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该学科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5 人、副教授12 人、博士7 人、硕士19 人。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兼职教授
代数学方向:该方向重点研究同调代数、代数表示论和逻辑代数。在代数表示论方面,侧重于对拟遗传代数的研究,重点探讨一类特殊的拟遗传代数的Ringel对偶问题;在同调代数方面,侧重研究环和模的同调性质及同调维数;在逻辑代数方面,侧重研究模糊逻辑代数的结构理论。
非线性动力系统方向:该方向研究常(泛函)微分方程、脉冲微分方程的理论及应用。重点研究由生物、经济、物理、生命科学等学科产生的非动力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及其复杂性。研究领域包括种群动力学、药物动力学、微生物动力学以及生物信息学。主要目的是发展和研究可行的数学模型,揭示其动力学行为,预测研究对象的发展规律,为社会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模糊数学方向:该方向通过把模糊数学理论与代数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形成了模糊代数的重要研究方向。模糊代数在信息处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及知识发现等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优化理论及算法方向:优化理论及算法是迅速发展并获得广泛应用的热点研究领域,是数学及计算机应用于高科技领域的有机结合。该方向侧重于研究排序问题的复杂性与近似算法和应用软件的研究与开发两个方面的问题。
(四)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学科是湖北民族学院重点学科,化学专业已建成为湖北省品牌专业。该学科现有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博士)12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5%;教授7人,副教授19人;武汉理工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华中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5人,本校聘硕士生导师12人;校级学科带头人2人,学术带头人7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人选1人,留学回国人员1人,享受省政府专家津贴1人,被聘为核心期刊、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会刊及中国精细化工协会会刊《精细化工》杂志编委1人,在大连化物所、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外聘客座教授4人。自1999年以来本学科研究人员已在《中国科学(B辑)》、《Chemistry of Materials》、《Nanotechnology》、《Applied physics A》、《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Talanta》、《Food Chemistry》、《化学学报》、《分析化学》、《应用化学》、《精细化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6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出版专著(教材)3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壹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贰等奖2项,武汉市科技进步贰等奖1项,湖北省政府“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10余项,获恩施州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受理发明专利16项,已授权3项。主持和完成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1项,意大利 - 中国大学国际合作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省科技厅攻关项目2项,武汉市科技攻关1项,国家民委重点项目1项,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项,省教育厅重大项目2项,现有研究经费200余万元。另外,本学科拥有教学和科研实验室面积2000余 M2,万元以上仪器设备44 台(件),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值600余万元,本学科现有美国NICOLET公司AVATAR370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6890N气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6890N/5975i气-质联用仪、日本岛津UV-25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美珀金埃尔默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日本岛津LC-10AVP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教学科研设备,完全满足培养硕士研究生条件。应用化学学科目前有4个研究方向。
材料化学及应用:该研究方向立足于学校所在地武陵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学科优势,主要进行天然产物的改性和功能材料的合成、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用溶剂热法、气—液—固催化技术等方法设计和制备具有特殊结构的纳米功能材料;(2)利用武陵地区极为丰富的魔芋资源,采用化学与物理改性的方法对魔芋葡甘聚糖进行改性制备增稠剂和水处理絮凝剂;(3)利用武陵地区极为丰富的生漆资源,采用化学与物理改性的方法对漆酚改性制备高分子催化剂、阻燃剂、吸附树脂及新型装饰涂料。
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应用:该研究方向主要内容有:(1)武陵地区特色天然香料植物和食品香气成分研究及新型天然香料香精的研发;(2)新型香料的合成及新催化剂在合成香料中的应用;(3)多羟基化合物在食品风味物质产生过程中的化学行为研究;(4)其它精细化工产品的研究开发。
资源与环境化学:该研究方向主要内容有:(1)生物活性成分的筛选与分离鉴定;(2)丰产天然产物的化学改性及改性产品的应用研究;(3)天然产物的化学全合成研究;(4)环境分析化学。
有机及生物电分析:主要研究药物、水体有机污染物的电化学性质、食品中有机物的电化学分析等方面开展研究。
(五)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省内唯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2004年成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科,2008年成为湖北省优势学科。现有团队成员2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及相当职称9人,讲师8人;有博士8人,硕士13人;有硕士生导师13人。是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相对稳定、团结进取、乐于奉献的学科团队。
该学科现有“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北省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固定资产3000余万元;有星斗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七姊妹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坪坝营国家森林公园3个校外科研基地;有1个面积为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现有“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基础理论”、“ 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技术”和“野生植物资源利用与天然产物开发”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培养具备生物科学与现代生物技术以及生态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可在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环境保护、林业、农业、园林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也可在相关大型企业从事产品研发和市场策划等方面的工作。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基础理论研究方向:主要在两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工作,一是武陵地区野生植物及特色植物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二是武陵地区特有植物硒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该方向率先进行了该地区特有野生植物—葛仙米的相关基础研究、薇菜生理生化与生态学研究、滕茶的化学与营养成分研究,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本研究方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重要期刊及以上论文30余篇,有13篇被SCI、EI收录,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
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技术研究方向:主要在三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工作,一是武陵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研究;二是武陵地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技术研究;三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该方向率先研究了该地区特有野生植物—葛仙米的室内培养技术,开创性地建立了“薇菜孢子繁殖‘三段式’育苗及培蔸方法”技术体系,获得了系列成果,其中绞股蓝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研究方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其中重要期刊及以上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野生植物资源利用与天然产物开发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地区性特色资源的食品加工适应性和功能性食品基料的可行性、或作为其它工业加工原辅料的可用性以及作为药品开发的潜力等,在三个方面有重大突破:一是率先系统研究了葛仙米的主要功能性成分—蛋白质和多糖的分离提取、理化性质和功能评价以及葛仙米系列食品的研究开发,在葛仙米资源的研究开发方面,涉及最广泛、研究历史最长、体系最完善,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的空白,经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二是在茶多酚、植物多糖、黄酮、皂甙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研究方面有重大理论创新,成绩卓然。三是在食品贮藏加工技术研究方面成绩突出,“凤头姜系列产品开发”获得2006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本研究方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在国家重要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六)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是湖北省特色学科、重点学科。2007年起与湖北中医学院联合培
中医抗衰理论与老年病防治研究方向:本方向着重研究中医基础理论与衰老的关系,全面阐述衰老的发生机理,探讨中医学延缓衰老的特点、方法、技艺及药物,在挖掘、整理、研究过程中,将传统中医学、现代生物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科整合优势,突出“产、学、研”一体化,把中医学延缓衰老、防治老年病的药物、食物与现代生产工艺结合起来,使临床治疗、保健、科研、产业开发同时并举,造福老龄病患者。
民族医药的文献整理与临床应用研究方向:本方向立足于民族医药的基础理论整理与临床应用研究,对濒临失传的民族医药特别是土家族医疗手段与医药文化进行有序、有效的挖掘、整理,使流散在民间的医疗方法和有效方药能够被传承弘扬,运用现代医药学研究方向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多学科、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使口头传承的土家族医药这一民族瑰宝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为土家族医药的推广和地方药物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风湿病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方剂的开发应用方向:风湿类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有些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难治之症。该研究方向侧重于研究风湿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药物的配伍应用,挖掘民间医药验方,观察、总结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研制开发新的抗风湿药物制剂。
《内经》妇科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方向:对《内经》中关于妇科病的成因、发病机理以及证治方药进行理论探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挖掘中医药和民族药物治疗妇科病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新药物。
二、招生简章
(一)考试方式及科目:
2011年我校只以全国统考方式招收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其中政治理论、英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四,医学类的中医综合或西医综合,农学类的数学或化学、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由全国统一命题,其余科目均由我校命题。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参见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4.考生还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或应届本科毕业生;
②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的当年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③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生,可以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三)报名:
1.按照教育部要求,全部实行网上报名,通过互联网提交报考信息,所有报考人员都必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指定的网站进行报名,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凭报名号到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缴费、照相。
具体报名时间和报名网站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
2.网上报名时须按照规定选择报名点:
①设立了报考点的学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该校报考点报名;
②在外埠的考生须选择所在省(市、区)招办指定的报名点就近报名;
3.考生须认真核对网上提交的报名信息并牢记网上报名系统自动生成的报名号和密码,如因提交信息有误产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4.报考人员的报考资格审查在复试阶段进行,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被取消复试资格。
(四)考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具体时间由教育部统一公布,初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3.复试时间、地点、方式及要求等信息在复试前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公布。
4.复试包括英语听力、口语测试和综合复试。综合复试将采取面试+专业知识综合笔试方式。
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我校的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两门主干课程,加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或与招生学院办公室联系。
5.复试成绩实行百分制,复试成绩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五)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在复试期间进行,具体时间、地点、要求等在复试前见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通知。
(六)录取
研究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定向培养、委托培养、自筹经费四种类型:
1.录取为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研究生的考生须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
2.录取为定向和委托培养研究生的考生人事档案不转入我校,在录取前由用人单位、考生及我校三方签订协议书。
(七)学制
目前我校各专业学制均为3年。
(八)其他事项
1、我校推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研究生设立了各类奖助学金,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2、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专业课考前复习班;
3、单位地址:湖北省恩施市学院路39号,邮政编码:445000;
4、联系电话:0718-8437422,联系人:金老师、李老师。
招生专业 |
招生学院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民族学 |
法学院 |
陈心林 赵 杨 |
15971712729 13477870812 |
文艺学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杨光宗 罗翔宇 |
13972401869 13871879033 |
基础数学 |
理学院 |
刘志军 向会立 |
13581216721 15347005458 |
应用化学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史伯安 周红艳 |
18971872916 18971872318 |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艾训儒 罗兴武 |
13477918666 13872702977 |
中医基础理论 |
医学院 |
袁德培 郜红利 |
13337497880 13872706916 |
湖北民族学院2011年招生目录
(所列招生人数为拟招人数,仅供参考,最终人数以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
拟招 人数 |
初试科目 |
复试专业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备注 |
001法学院 (0718-8435388) 030401民族学 01民族历史与文化 02民族地区行政管理 03民族社会发展 04民族经济 05民族艺术 |
18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601民族学通论 ④ 801 社会学概论 |
综合考试 |
①民族理论与政策 ②中国民族志 |
1、初试科目民族学通论以民族学专业本科教育相关课程为主要考试内容,社会学概论以社会学专业本科教育相关课程为主要考试内容; 2、综合考试包括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以及考生所选研究方向内容,各以相关专业本科教育相关课程为主要考试内容。 3、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以民族学专业本科教育相关课程为主要考试内容。 |
002文学院 (0718-8439473-602) 050101文艺学 01文艺美学研究 02文艺创作与批评 03中西诗学 04文艺与传媒 05民族文艺学 |
18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602文学理论 ④ 802文学史基础 |
①文学批评原理与实践 |
①应用写作 ②现代汉语 |
初试考试内容范围 ① 文学基本原理 ②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初试参考书目 ①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②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③钱理群等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复试参考书目 ①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加试参考书目 ①洪威雷、毛正天主编:《应用写作学新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②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
|
|
|
|
| |
003理学院 (0718-8437732) 070101基础数学 01代数学 02非线性动力系统 03模糊数学 04优化理论及算法 |
18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603高等代数 ④ 803数学分析 |
综合考试(包括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数、实变函数、概率统计等) |
①近世代数 ②常微分方程 |
初试参考书目 ①石生明等编:《高等代数》(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②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复试参考书目 ①王高雄、周之铭等编:《常微分方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张禾瑞主编:《近世代数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③周民强主编:《实变函数》(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④梁之舜主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
004化学环境与工程学院 (0718-8437531) 081704应用化学 01材料化学及应用 02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应用 03资源与环境化学 04有机及生物电分析 |
18 |
①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2 数学二 ④ 804有机化学 |
专业英语、实验 |
① 物理化学 ② 化工原理 ③ 分析化学 ④ 无机化学 (任选二) |
初试参考书目 ①徐寿昌主编:《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加试参考书目①天津大学编:《物理化学》(第四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谭天恩主编:《化工原理》(第二版)上、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③武汉大学编:《分析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④大连理工大学编:《无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
| |||||
005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0718-8438261) 090705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01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基础理论 02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技术 03野生植物资源利用与天然产物开发 |
18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14数学315化学(任选一) ④ 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
01-02 ①植物资源学 03 ①生物化学 |
①普通生物学 ②林学概论 |
初试参考书目 见教育部有关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考试说明 复试参考书目 ①戴宝合主编:《植物资源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年版 ②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生物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加试参考书目 ①陈阅增主编:《普通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②马履一主编:《林学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
006医学院 (0718-8439504) 100501中医基础理论 01中医抗衰理论与老年病防治 02民族医药的文献整理与临床应用研究 03 风湿病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方剂的开发应用 04 《内经》妇科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
18 |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6西医综合307中医综合(任选一) |
①中医内科学 |
①中药学、方剂学综合 ②中医诊断学 |
初试参考书目 见教育部有关西医综合和中医综合的考试说明 复试参考书目 ①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加试参考书目 ①雷载权主编:《中药学》(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②段富津主编:《方剂学》(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③朱文峰主编:《中医诊断学》(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统招硕士招生简章
一、招生计划
我校2011年分别将在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招生,具体可见我校招生专业目录,其中实际招生人数具体以教育部当年下达的招生指标为准。
二、接收推荐免试生
我校除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其他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免生。欢迎全国各高等学校特别是国内重点大学中获得母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毕业生报考我校。
三、报考条件
按照教育部规定,符合下列条件,可以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⑴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最迟入学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⑵在现场报名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含全日制统招本科毕业生、成人教育毕业生、获得自考本科毕业证书的毕业生及其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
⑶同等学力人员:包括全日制本科结业生、成人教育本科应届生(最迟入学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及
⑷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6、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须符合大学本科毕业后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专科毕业学历后,经5年获5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请考生务必在报名前详细阅读我校的报考条件,自审合格后再进行网上报名,否则,造成不予复试、不予录取等后果完全由考生自己承担。
四、报名
(一)网上报名
(二)缴费、照相
考生须于
五、报考注意事项
考生须如实填写有关信息。对违反我校报考规定、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考试、复试、录取资格!
六、初试
时间:
地点:各报名点指定地点,具体以准考证为准。
七、复试
复试时间:大约安排在2011年4月中下旬,一般按照国家二区基本分数要求,确定符合我校复试要求的考生,我处(或相关学院)将发函通知(或电话通知),并在网站上予以公布。
复试相关事项:复试包括外语听说能力测试、业务课笔试、面试等内容。复试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办法,实行差额复试,复试比例一般为1:1.2。复试成绩不合格、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录取名次将根据考生的初试、复试总成绩排定。
八、录取
录取工作约在5月初结束。拟录取为国家计划内定向和委托培养的考生,须在规定的日期内分别签定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协议书。
九、学习年限
我校全日制硕士生实行弹性学制,基础学制为3年。
十、毕业生就业
国家计划内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回定向或委托培养单位。
国家计划内非定向或自筹经费硕士生毕业时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学以致用的原则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学校及所在省(区、市)毕业生调配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十一、有关注意及说明
1、上述简章内容如与国家发布的有关2011年招生文件精神不符,以国家招生文件为准。凡报考我校的考生均须遵守上述要求,否则谢绝报考。
2、学校为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公费半公费制度,并广泛设立了给予一定薪酬的助教、助研、助管岗位,与企业共同建立了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为研究生创造了良好的科研实践环境。
3、思想政治理论(101)、英语一(201)、英语二(204)、数学一(301)、数学二(302)、数学三(303)、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408)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399)试卷由国家统一命题,招生专业目录中所列其它考试科目均由我校自行命题。
4、考生在各阶段应注意浏览我处网页(http://***/),我们会将各类有关的招生信息及时、详尽的在网页上予以公布。
单位代码:10404 地址:江西南昌昌北华东交通大学
邮政编码:330013 联系部门:研究生处招生就业办公室
咨询电话:0791-7046600 联系人:朱老师、涂老师
网址:http://***/ 电子邮箱: yzb@ecjtu.jx.cn
欢迎报考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