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北京工商大学关于2012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研究生的通知

一、申请者须具备的条件

1. 拥护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2. 原则上为设研究生院或“985或“211工程建设大学的全国重点大学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分校及专续本毕业生),以理工科为主,其前三学年的总评成绩在本专业年级排名25%

3. 国家英语六级水平考试成绩在425分以上;

4. 取得本科就读学校推荐免试资格(可在复试后再提交);

5. 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6.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未受过任何处分;

7. 身心健康,符合所申请学科的体检要求

 

二、申请者须提交的书面材料

1. 北京工商大学2012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网上下载);

2. 本人自述;

3. 两位与申请攻读学位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家的“专家推荐信”(下载空表请专家填写),推荐信须由推荐专家密封并在封口处签字;

4. 历年在校学习成绩单,并加盖学校教务处或院系公章,密封后在该信封的封口处加盖公章;

5. 申请免试攻读我校硕士学位研究生,须由申请者现所在学校教务处提供同意推荐免试的证明信,并加盖公章。

6. 如果有在核心刊物或会议上发表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取得具有学术水平的工作成果,请提交复印件或证明信;

7. 如果在学期间从事课外科技活动中有获奖或突出表现,请提交由学校教务部门出具并加盖公章的证明材料。

其中第1234项必须在2011920以前提交,其余各项最迟须在复试时提交。

三、申请办法

有意申请者可到研究生部招生网上下载有关表格(或见附件)填写申请信息,并于2011920以前将填好的全部申请材料(统一用A4纸打印)寄(或送)达所申请的我校相应院系研究生教学办公室,过期不再受理申请。

四、复试及录取

1. 2011年9月20前,我校对申请者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查,申请专业应与本科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一般不接受跨学科申请.对符合条件的择优选拔,并在网上通知入选者来我校进行复试,复试一般安排在927左右,请申请者注意网上通知。

2. 我校对通过复试并同意接收为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外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接收函。取得推荐免试直读硕士学位资格者到现所在学校领取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签发的(加盖公章)推荐免试硕士生报名表,办理正式报名手续(报名时间、方式由本科学校所在地省级招办通知)。未办理正式报名手续者不能被录取。

3. 20124月底,我校对同意接收并已履行正式报名手续的外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资格复审(复审内容在初步录取通知上有详细说明),通过者发录取通知书,未通过者不予录取。

4. 若申请人弄虚作假,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来我校的免试读研资格,并通报申请人所在学校。

5. 申请材料邮寄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33  北京工商大学(申请者申请的院系名称)研究生教学办公室

邮编:100048

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1068987086

电子邮件信箱:yzb@btbu.edu.cn 

 

 

 

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1-9-1


附:我校各院系研究生教学办公室联系电话

院系名称

联系电话

 

院系名称

联系电话

 

院系名称

联系电话

理学院

010-68985292

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

010-68985233

法学院

010-68988715

食品学院

010-68985235

经济学院

010-68985928

艺术与传媒学院

010-68984723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010-68985548

商学院

010-68984948

 

 

 

伊犁师范学院学院简介

伊犁师范学院是一所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管理的普通高等师范学校。学院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新疆省立伊犁专科学校,以后曾先后更名为阿合买提江专科学校、伊犁师范学校。19805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伊犁师范学院。200311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原伊犁教育学院整体并入伊犁师范学院。学院现有伊宁、奎屯两个校区,校本部坐落在享有“塞外江南”美誉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伊宁市,奎屯校区位于北疆交通枢纽奎屯市。

六十多年来,学院弘扬“品正学实”的校训,为边疆基础教育、尤其是为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一所在区内有一定影响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目前,学院有人文学院、中国语言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外语系、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艺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育科学系、体育学院、文理系、基础部、生命与资源环境系、建筑工程系、艺术设计系、音乐与舞蹈系、职业技术学院等18个院(系)。学院以教师教育类专业为主,同时开设了部分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非教师教育类专业,现有31个本科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工学、史学、法学、管理学和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其中应用物理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被列入本科一批次招生;有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三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覆盖21个二级学科。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326人,其中专任教师79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6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274人,在读硕士、博士教师150人;全日制在校生1231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20人,本科生8108人,专科生3065人。学院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同时还常年招收留学生。

学院十分注重科研工作,在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哈萨克文化研究、基础数学研究和伊犁经济文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目前,设有哈萨克文化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中亚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研究所(与南京大学共建)、资源与生态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共建)、园林科学研究所、阿依特斯艺术研究中心、伊犁学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新疆唐加勒克研究会和新疆阿依特斯研究会也挂靠在学院。这些机构为凝聚学科队伍、构建科研创新体系和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搭建了平台。学院已建成近世代数、现代哈语、大学物理学、有机化学、文学概论等五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专业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物理学、近世代数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学院与南京大学共建的“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实验室”被评为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凝聚态物理两个二级学科入选自治区重点学科,基础数学入选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

学院校园环境优美,现拥有办学用地1800余亩,规划用地1600亩,另有校办农场2000亩。教学设施完备,是理想的学习、科研场所。校园绿化面积达60%以上,被誉为花园式学校。学院有教学实验室9个,语音实验室座位和多媒体教室座位6846个,教学用计算机1450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190万元。校本部、奎屯校区均设有图书馆,总面积22904平方米,馆藏文献90.51万册。体育场馆及设施完备。学院计算机网络千兆互连、百兆到桌面,建成了集教学、科研、管理为一体的校园局域网。

学院坚持走开放式办学道路,先后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日本、英国、德国、波兰、韩国等10余个国家的多所学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一些交流合作项目。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院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为契机,大力实施“人才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战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进入了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新阶段,学院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各族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奋发图强,力争用15年左右的时间,将学院建设成为区内先进、部分学科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以教师教育为主导的教学型综合性大学。

 

 

云南中医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规模

2012年我院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180名。实际招生人数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我院鼓励考生以第一志愿报考我院,凡第一志愿报考我院并被录取的考生全部公费就读。第二志愿报考我院并被录取的考生,择优享受公费生待遇。热忱欢迎全国各地考生报考我院。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91,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6)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11114)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8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详见教育部网站)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三、报名

报名工作分两步:

1、网上报名:报考2012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网报时间:20111010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应届本科毕业生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1192529日(每天900—2200

        网址:http://yz.chsi.cnhttp://yz.chsi.com.cn

2、现场报名:

    时间:2011111014日。逾期不再补办。

    地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及其所指定的报名地点。

各位考生务必先登录指定网址进行网报,填报报考信息,然后再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报名(采集图像)。

重要提示:2011年起教育部对拟录取考生学历信息进行审核,为不影响录取,考生本人必需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尤其是身份证号、毕业证书编号、学位证书编号等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初试

1、准考证的打印

按教育部要求,2012年考生从网上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考生在规定时间内(20111225——201219)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本人《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2、初试科目及考试时间:

201217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

201217下午                外国语

201218上午            业务课一

201218下午             业务课二

3、初试成绩

考生的初试成绩通知单不再寄出,请考生届时登陆http://***查看相关信息。

五、复试及录取

1、复试

我院将根据教育部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结合报考我院各专业考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复试人员名单。我院复试工作一般安排4月上至5月初进行,复试名单及复试相关信息届时请考生登陆http://***查看。

2、录取

我院根据初试、复试成绩并结合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健康状况等确定拟录取名单,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确定录取名单。我院将在20126月中旬发放录取通知书。

六、入学考试科目

1、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目:

1101政治(100分)

2201外语(英语)(满分100分)

3)综合科目(300)

307中医综合: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等(请参考教育部2012[中医综合]指定考试大纲)

306西医综合:涵盖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外科学等(请参考教育部2012[西医综合]指定考试大纲)

2、我院命题的考试科目(综合科目300分)

1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包含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四门课程。其中,中药学:50分,中药化学:100分,中药药剂学:75 分,中药鉴定学:75)

2701中药学综合1(中药学、中药药理学,各占50%)

3702中药学综合2 (分析化学,药用植物学,各占50%)

4703中药学综合3 (分析化学,中药化学,各占50%)

5704中药学综合4(有机化学、中药药剂学,各占50%)

6705药学综合1(有机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各占50%)

7706药学综合2(有机化学、药剂学,各占50%)

8707药学综合3(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各占50%)

9708药学综合4(包含药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三门课程。其中:药理学占50%,生理学、生物化学各占25%。)

 以上各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考试方式均为笔试。

七、体检

所有考生均需在复试期间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体检,具体见复试通知书要求。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高校招生体检标准执行。未达到体检标准者,一律不予录取。

 八、调剂和录取

为使调剂工作规范有序,请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进行网上申请,我院同意接收后再前来复试。具体要求以教育部当年录取工作为准。

九、其他事项

1、我院按专业招生,拟录取后进行师生双向互选,报名时考生只需填写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2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报名、考试、成绩、调剂、录取等信息,可通过云南中医学院研究生处网页http://***招生栏目查看。如公布的信息有变化,以我院研究生处网页公布的信息为准。请各位考生及时登陆查阅最新信息。

3报考咨询:云南中医学院研究生处招生办公室,云南省昆明市呈贡新城雨花路1076号,邮编650500,电话和传真:08715919088

关于您所报考专业的具体问题可向各学院进行咨询:

基础医学院:0871-5918082

临床医学院:08716280190

针灸推拿康复学院:08715919088

民族医药学院:08715919481

中药学院:08715918127

药学院:08715918127

 

 


云南中医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001基础医学院(电话:08715918082)

 

 

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型学位)

01 中医藏象学说研究

02 情志致病机理及心身疾病防治研究

03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多学科研究

04 民族医药基础理论研究

05 中医药古籍整理及应用研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307中医综合

复试以面试为主

同等学力考生需具有在医药院校、医院工作经历2年以上。

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科目为:①中医基础理论、②中医诊断学。

 

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学术型学位)

01《伤寒论》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

02《金匮》杂病论治规律的研究

03《温病学》外感热病证治规律的研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307中医综合

复试以面试为主

同上

 

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型学位)

01中医临床医药文献整理及应用研究

02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03云南中医药文献整理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307中医综合

复试以面试为主

同上

 

100504  方剂学(学术型学位)

01心身疾病复方配伍规律研究

02方剂作用机理及物质基础研究

03妇科复方配伍理论及临床研究

04美容复方配伍规律及方证对应研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307中医综合

复试以面试为主

同上

 

100505 中医诊断学(学术型学位)

01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

02中医病证规律研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307中医综合

复试以面试为主

同上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学位)

01中医药学与免疫、微生态相关性研究

02 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机理研究

03中医治法与中药药效关系的研究

04中西医结合心身疾病防治规律研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307中医综合306西医综合

复试以面试为主

面向中医、西医类毕业生招生,同等

学力考生需具有在医药院校、医院工

作经历2年以上。

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科目为: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生理学。 

002临床医学院(电话:08716280190)

 

 

100506 中医内科学(学术型学位)

105118  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

01中医心肺病的防治研究

02中医肾病的防治研究

03中医风湿病的防治研究

04中医脾胃病的防治研究

05中医津液病(糖尿病)的防治研究

06中医内科急症的防治研究

07中医肿瘤的防治研究

08中医脑病的防治研究

09中医肝胆病的防治研究

10中医老年病的防治研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307中医综合

复试以面试为主

 

考生需具有医学背景学历。

非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按同等学力报考。

同等学力考生需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5年以上,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

2篇以上。

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科目为:①中医基础理论、②中医诊断学。

 

100507 中医外科学(学术型学位)

105119  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

01男性病的防治研究

02皮肤病的防治研究

03肛肠病的防治研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307中医综合

复试以面试为主

 

同上

 

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学术型学位)

105120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位)

01骨伤科疾病的防治研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307中医综合

复试以面试为主

同上

 

100509 中医妇科学(学术型学位)

105121  中医妇科学(专业学位)

01妇科疾病的防治研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307中医综合

复试以面试为主

同上

 

100510 中医儿科学(学术型学位)

105122  中医儿科学(专业学位)

01儿科疾病的研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307中医综合

复试以面试为主

同上

 

100511 中医五官科学(学术型学位)

105123  中医五官科学(专业学位)

01眼科疾病的防治研究

02耳鼻喉科疾病的防治研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307中医综合

复试以面试为主

同上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学术型学位)

105126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

01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方向

02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方向

03中西医结合临床妇科方向

04中西医结合临床骨科方向

05中西医结合临床儿科方向

06中西医结合临床五官科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307中医综合或306西医综合

复试以面试为主

 

同上

 

003针灸推拿康复学院

(电话:08715919088)

 

 

100512 针灸推拿学(学术型学位)

105124  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

01针灸临床应用研究

02推拿临床应用研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307中医综合

复试以面试为主

考生需具有医学背景学历。

非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按同等学力报考。

同等学力考生需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5年以上,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

2篇以上。

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科目为:①中医基础理论、②中医诊断学。

004民族医药学院

(电话:08715919481)

 

 

100513  民族医学(学术型学位)

01民族医药基础理论及文献整理研究

02民族医药临床研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307中医综合或306西医综合

复试以面试为主

同等学力考生需具有在医药院校、

医院工作经历2年以上。

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科目为:中医基础理论、②中医诊断学。

105125  民族医学(专业学位)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307中医综合或306西医综合

复试以面试为主

同等学力考生需从事本专业临床工作5年以上,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

2篇以上。

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科目为:中医基础理论、②中医诊断学。

005中药学院(电话:08715918127)

 

 

100800 ▲中药学(学术型学位)

01临床中药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1中药学综合1(中药学、

中药药理学,各占50%)或

307中医综合

复试以面试为主

面向中药学、药学、中医学、医学类毕业生招生。同等学力考生需具有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工作经历2年以上。

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科目为:①生物化学、②生理学。

02中药药理与应用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1中药学综合1(中药学、

中药药理学,各占50%)或

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

复试以面试为主

同上

 

03民族药研究开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1中药学综合1(中药学、

中药药理学,各占50%)或

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

复试以面试为主

同上

 

04天然产物活性及机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1中药学综合1(中药学、中药药理学,各占50%)或707药学综合3(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各占50%)或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

复试以面试为主

同上

 

05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2中药学综合2 (分析化学,

药用植物学,各占50%)

复试以面试为主

面向中药学、药学、化学化工、生物类毕业生招生。同等学力考生需具有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工作经历2年以上。

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科目为:①生物化学、②无机化学。

06中药化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3中药学综合3 (分析化学,

中药化学,各占50%)

复试以面试为主

同上

07 中药药剂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4中药学综合4(有机化学、

中药药剂学,各占50%)

复试以面试为主

同上

105600▲中药学(专业学位)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包含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四门课程,中药学:50分,

中药化学:100分,中药药剂学:75 分,中药鉴定学:75)

复试以面试为主

面向中药学、药学、化学化工、生物类毕业生招生。

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科目为:

①生物化学、②无机化学。

 

006药学院(电话:08715918127)

 

 

1007    药学

100701  药物化学(学术型学位)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5药学综合1(有机化学、

天然药物化学,各占50%)

复试以面试为主

面向药学、化学、生物学、中药学类毕业生招生。

同等学力考生需具有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工作经历2年以上。

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科目为:①生物化学、②无机化学。

100702  药剂学(学术型学位)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6药学综合2(有机化学、

药剂学,各占50%)

复试以面试为主

同上

100703  生药学(学术型学位)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7药学综合3(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各占50%)

复试以面试为主

同上

 

100706  药理学(学术型学位)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708药学综合4(包括药理学、

生理学、生物化学三门课程。其中:药理学占50%,生理学、生物化学各占25%)

复试以面试为主

面向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药学、中药学、中医学、医学类、生物学毕业生招生。

注:▲为省级重点学科

 

考试科目范围

初试科目

701中药学综合1

中药学  《中药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1月第2版)  高学敏主编(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月) 侯家玉主编(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702中药学综合2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6月第1版)黄世德、梁生旺主编

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8月第2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姚振生主编

703中药学综合3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6月第1版)黄世德、梁生旺主编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3月第2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匡海学主编

704中药学综合4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科学出版社(20091月第2版)吉卯祉主编

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一五国家级本科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月第2版)  张兆旺主编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中药学  《中药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1月第2版)  高学敏主编(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3月第2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匡海学主编

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月第2版)  张兆旺主编

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月第2版)  康廷国主编

705药学综合1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科学出版社(20091月第2版)吉卯祉主编

天然药物化学  《天然药物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6)  吴立军主编

706药学综合2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科学出版社(20091月第2版)吉卯祉主编

药剂学  《药剂学》(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月第6版)  崔福德主编

707药学综合3

天然药物化学  《天然药物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吴立军主编

生药学  《生药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蔡少青主编

708药学综合4

药理学 《药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2版)吕圭源主编

生理学  《生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月第3版)施雪筠主编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第2版)王继峰主编

加试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中药出版社  孙广仁主编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朱文峰主编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杨黎青主编  20092月第2

生理学  《生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施雪筠主编 ( 2007 3月第3版)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年第2版) 王继峰主编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21世纪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科学出版社 铁步荣、邵丽心等主编(20022月第1版)

 

武汉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一大学科门类,有43个一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4个一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44个二级学科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333个学科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2个,博士生导师1200余人,硕士生导师2400余人。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计划及考试方式

2012年我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 6000 名(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1500名),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约 3600 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 2400 名,各培养单位招生人数将在录取时根据国家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和考试情况做适当调整。我校参加“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和“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招生工作。“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 主要面向西部12个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约 70 名(专业不限),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等特殊措施招收学生。“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60名。

考试方式有统考、联考、推荐免试和单独考试。

三、学习年限

(一)学术型研究生学习年限

1、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法语专业、国际软件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学术型研究生继续实行以2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

2、其他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学术型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

1、法律(法学、非法学)、建筑学、临床医学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

2、工商管理、口腔医学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3年;

3、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年。

(三)硕士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生。

四、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831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91,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取得国家英语四级合格证书或英语四级成绩报告单(成绩在425分以上);

②在省级及以上学术杂志上发表过2篇属于所报考的学科专业范围的学术论文,其中第一作者的论文不少于1篇;

③通过8门以上相关专业本科主干课程的考试(需提供由教务部门出具的成绩证明或由有关部门出具的本科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

④同等学力考生不得跨学科、专业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除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外的其它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五、单独考试

(一)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

(二)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三)单独考试限集体报名,仅以对系统、行业、地区办班的形式对外招生(《单独考试招生简章》将另行发布)。

六、推荐免试生

除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及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外,其它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免生。

关于我校接收推荐免试生的具体条件和安排,请到研究生院网站(http://www.gs.whu.edu.cn)查询。

七、报名

(一)考生报名前请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上述要求,报考资格审查将在报名及复试阶段进行。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将取消考试资格。

(二)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具体时间、程序、地点请届时上网(http://www.gs.whu.edu.cn)查询。准考证由考生自行在报名系统中下载打印。

八、考试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一)初试

1、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一般为四个单元。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2、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一般为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四个单元,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文物与博物馆、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初试科目设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三个单元,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会计、图书情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初试科目设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两个单元,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3、初试时间: 2012 7日至8

初试所有科目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二)复试

1、复试时间: 2012 3 月— 4

2、复试内容:

1)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2)以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等形式对考生的学科背景、基本素质、操作技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考察。

3、对同等学力考生除复试外,还必须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报考法律(非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或旅游管理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

4、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硕士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培养单位在复试中进行。

5、复试笔试科目、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均在招生专业目录备注中注明。

6、复试具体时间、地点、内容和形式以报考学院通知为准。

7、体检工作在复试阶段进行。体检结果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文件要求的考生方能录取;对体检有疑问的考生须在一周内进行复检,复检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外校推免生入学时须补办体检手续。

九、调剂复试

调剂复试的具体实施办法以教育部文件和我校当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有关规定为准。

十、录取

(一)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二)录取类别分为:“普通”、“自筹”、“委培”、“定向”(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和强军计划)。

(三)被录取的新生如保留入学资格,需本人提出申请,经培养单位同意、研究生院审批后,可参加工作12年,再入学学习。

十一、“硕博连读1+4选拔

为提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升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我校从2007年开始实行“硕博连读1+4培养模式,即:从推免生和录取的统考考生中选拔部分优秀本科毕业生,确定其具有“硕博连读1+4的基本资格;在硕士入学一年后,经过考核,确定其中部分优秀硕士生具有博士候选人资格,并在硕士入学第三年开始正式获得博士研究生学籍。“硕博连1+4培养模式将硕士、博士培养方案进行有机结合,实行统一培养。

十二、“直博生”选拔

我校从2012年开始启动“直博生”招生,即:从国内“985工程”高校或经教育部批准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中选拔部分具有学术型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招生方式,其具体实施办法将另行发布。

十三、收费标准及奖助体系

(一)培养费

13年制学术型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1万元/人·年,2年制学术型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为:1.1万元/人·年;

2、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费标准(详见下表)


 

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和学费标准

序号

专业学位名称

学制

收费标准(元年)

1

教育、汉语国际教育、中药学、护理学、公共卫生、工程(共20个领域)

2

11000

2

社会工作、应用统计

2

12000

3

文物与博物馆

2

13000

4

工程管理、项目管理

2

13000-15000

5

翻译、出版、图书情报、金融、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会计、旅游管理、艺术、新闻与传播

2

15000

6

软件工程

2

20000

7

公共管理

2

20000-30000

8

口腔医学

2-3

1100010000

9

工商管理

2-3

4000029000-33000

10

建筑学、临床医学

3

10000

11

法律(法学、非法学)

3

14000-20000

(二)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8001200/人·年

(三)奖助学金

1、基本奖学金

学校按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含委培生、定向生)总人数的一定比例设立基本奖学金(即:冲抵全额或半额学费)。基本奖学金设置比例及额度见下表:

研究生基本奖学金设置比例及额度

类型

等级

获奖面

额度

学术型硕士生

一等

40%

冲抵全额学费

二等

40%

冲抵半额学费

专业学位硕士生

一等

15%

冲抵全额学费

二等

20%

冲抵半额学费

2、普通奖学金

所有全日制普通类硕士研究生(含专业学位)可享受普通奖学金300/月,全年按10个月发放。

3、优秀奖学金

我校在校学习的二、三年级硕士研究生可以参加优秀研究生奖学金的评选。优秀研究生奖学金分甲、乙、丙三个等级:

    硕士研究生甲等奖学金为每年3000/人,占参评总人数的4%;乙等奖学金为每年2000/人,占参评总人数的7%;丙等奖学金为每年1000/人,占参评总人数的9%

4、设置助教、助研、助管工作岗位

为缓解部分研究生就学期间的经济压力,调动研究生参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积极性,增强研究生自教自管和实践创新能力,学校和培养单位每年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定比例的助教、助研、助管简称(“三助”)岗位,其中助管工作劳酬资助标准一般为10/小时,助教、助研工作劳酬资助标准由聘用单位或聘用者根据聘用研究生实际工作情况确定,但不低于助管工作劳酬的资助标准。

5、研究生专项奖学金(略)

学校还可为困难学生协助办理助学贷款。

十四、就业

学生毕业后,按照“市场引导、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原则落实就业单位,委培及定向生回原委培、定向单位就业。

十五、其他说明

(一)我校将在网上及时发布研究生招生信息,请考生在初试、复试、录取等阶段随时上网查询(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网址:http://www.gs.whu.edu.cn )。

(二)考生可从网上下载《武汉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有关考试范围、参考书目等事宜请上相关学院网站查询或电话咨询。

(三)为避免因学籍或学历问题影响报考和录取,请考生在入学考试前自行在教育部学信网(http://www.chsi.com.cn )上进行学籍(应届生)或学历(往届生)查询,并将查询结果打印备查。

(四)信息查询及联系方式

武汉大学代码:10486

联系部门:研究生院招生就业工作处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邮政编码430072

电话(传真):02768754125

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网:http://yzb.whu.edu.cn/recruitWeb/

(五)未尽事宜请考生直接与报考学院联系。有关工作人员和电话附后,欢迎垂询。

附件1.各培养单位联系方式

2.各培养单位招生目录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统一考试: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道德品质良好,遵纪守法。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往届本科毕业生;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者(大专毕业生需工作两年以上)。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应届毕业生须经所在学校同意,在职人员须经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其他人员由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同意。

      二、学习年限
  脱产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三、学费
  非定向培养研究生为公费生;在职定向委培研究生学费由所在单位或学生本人承担。

 四、招生专业目录  

院系所、招生专业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拟招生导师

000不区分院系所

16

 

 

0708 地球物理学

7

 

 

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

 

 

 

_ 01地震学

3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1地球物理学基础或802地震学

张元生

王庆良

万永革

_ 02 电磁学

1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3电动力学或804电磁场理论

杜学彬

_ 03 地电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3电动力学或804电场理论

杜学彬

_ 04 地球内部物理学

2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1地球物理学基础

沈旭章    

徐朝繁

_ 05地震综合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

1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1地球物理学基础或802地震学

杨立明

0709地质学

9

 

 

070904构造地质学

 

 

 

_ 01结构抗震

1

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901结构力学

石玉成

_ 02岩土地震工程

3

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902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或903工程地质学

吴志坚

袁中夏

孙军杰

_ 03 活动构造

4

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904构造地质学

袁道阳

何文贵

刘洪春

 

070905第四纪地质学

 

 

 

_ 01历史与考古地震

1

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904构造地质学

郭安宁

 

 

 

 

 

 

 

 

 

 

 

 

 

 

 

 

 

 

 

 

 

 

 

 

 

 

 

 

 

 

 

 

 

 

 


 

 

 

 

 

 

 

 

                     欢迎各位有志青年报考我所!

 

 

 学校代码:85403                       邮编:730000   

   址:兰州市东岗西路450        电话:0931-8272399

联系部门: 兰州地震研究所研招办       传真:0931-8275261

联系人:老师                         E-mail:Lanzhouis@163.com

                                   二〇一一年九月八日

 

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计划

2012年我院计划招收研究生30名。具体招生计划数以最终国家下达计划数为准。

二、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91),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831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报名方式、时间及地点

1、网上报名:报名时间以教育部统一规定时间为准。考生通过互联网登陆报名网站(网址:http://yz.chsi.com.cn,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

2、现场确认报名:在教育部统一规定时间内考生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和网上报名编号到各省级招办指定的报考点现场确认报名信息,并进行缴费、照相。

四、考生资格审查

我院将在复试时对考生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

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五、初试与复试

我院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三个专业2012年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为3门:政治、外语为全国统考,专业基础综合为我院自行命题。复试时进行专业笔试和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还须进行专项运动技能考试,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还将进行身体素质测试(身体素质测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笔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考试成绩必须及格以上方可录取。复试时间、地点、考试科目待初试成绩公布后通知考生(可在网上获取信息)。

六、其它

1、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我院不承担责任。
   
2、考生请在网上准确、详细填报本人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否则将影响准考证、录取通知书及时递达。

 

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目录

单位代码:10242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大成街1  邮政编码:150008

联系部门:哈尔滨体育学院招生办

电话:0451-82708156(传真) 

E-mail:wang-hai-liang@163.com        网址:http://www.hrbipe.edu.cn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招生人数

初 试 科 目

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

01.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02.社会体育理论与实践

03.竞技体育管理

04.体育产业经营管理

05.滑雪旅游

7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611体育基本理论及体育管理学

040302运动人体科学

01.体育保健学

3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612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解剖学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01.冬季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理论与实践

02.速度滑冰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3.滑雪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4.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5.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6.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7.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8.艺术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9.健美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10.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20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613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

各学科专业参考书目录

专业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出版社及版次

作者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基本理论

及体育管理学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

周西宽主编

《实用体育管理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

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生理学

及运动解剖学

《运动生理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版

全国体院通用教材

《运动解剖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全国体院通用教材

体育教育训练学

运动生理学

及运动训练学

《运动生理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版

全国体院通用教材

《运动训练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版

全国体院通用教材

 

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计划

2012年我院计划招收研究生30名。具体招生计划数以最终国家下达计划数为准。

二、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91),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831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报名方式、时间及地点

1、网上报名:报名时间以教育部统一规定时间为准。考生通过互联网登陆报名网站(网址:http://yz.chsi.com.cn,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

2、现场确认报名:在教育部统一规定时间内考生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和网上报名编号到各省级招办指定的报考点现场确认报名信息,并进行缴费、照相。

四、考生资格审查

我院将在复试时对考生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

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五、初试与复试

我院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三个专业2012年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为3门:政治、外语为全国统考,专业基础综合为我院自行命题。复试时进行专业笔试和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还须进行专项运动技能考试,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还将进行身体素质测试(身体素质测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笔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考试成绩必须及格以上方可录取。复试时间、地点、考试科目待初试成绩公布后通知考生(可在网上获取信息)。

六、其它

1、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我院不承担责任。
   
2、考生请在网上准确、详细填报本人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否则将影响准考证、录取通知书及时递达。

 

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目录

单位代码:10242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大成街1  邮政编码:150008

联系部门:哈尔滨体育学院招生办

电话:0451-82708156(传真) 

E-mail:wang-hai-liang@163.com        网址:http://www.hrbipe.edu.cn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招生人数

初 试 科 目

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

01.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02.社会体育理论与实践

03.竞技体育管理

04.体育产业经营管理

05.滑雪旅游

7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611体育基本理论及体育管理学

040302运动人体科学

01.体育保健学

3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612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解剖学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01.冬季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理论与实践

02.速度滑冰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3.滑雪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4.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5.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6.排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7.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8.艺术体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09.健美操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10.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20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613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

各学科专业参考书目录

专业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出版社及版次

作者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基本理论

及体育管理学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

周西宽主编

《实用体育管理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

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生理学

及运动解剖学

《运动生理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版

全国体院通用教材

《运动解剖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全国体院通用教材

体育教育训练学

运动生理学

及运动训练学

《运动生理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版

全国体院通用教材

《运动训练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版

全国体院通用教材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2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 校 概 况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安徽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始建于1958年,郭沫若先生亲题校名。学校座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设南、北两个校区,校园环境优雅,是合肥市卫生先进单位、合肥市安全文明校园、合肥市花园单位。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省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安徽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设有14个教学系(院),现有49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理、文、法等八大学科门类。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5000多人,研究生400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10000余人。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3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400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90多人。

    学校现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6个一级学科、工程力学二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建筑与土木工程、材料工程2个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4个教育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图书馆面积4万平方米,藏书(含电子图书)30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6000余种。

    学校在建筑与地下空间结构、工程防灾和减灾技术、徽派建筑、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技术、先进建筑材料以及水污染控制等重点领域,开展重大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为推动区域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课题近3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5项;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多项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土木工程等6个土建类专业全部通过国家高等学校专业教育评估。

    学校现有建筑节能研究院、建筑科学研究中心、徽派建筑研究所等23个科研机构,拥有建筑设计研究院(甲级)、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乙级)、装饰工程公司(设计甲级、施工一级)、新材料技术防水工程公司(二级)、质量检测公司等校办产业,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基地。

    学校对外交流日趋活跃,已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美国休斯顿大学明湖分校、韩国韩瑞大学、韩国顺天乡大学等,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学校坚持“进德、弘毅、博学、善建”的校训,坚持“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镇化”的办学定位和“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传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把学校建成一所“高水平有特色建筑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热烈欢迎有志青年报考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研究生!

 

 

 

 

 

 

 

 

 

二、招 生 章 程

学校2012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40名(最终的计划以教育部下达指标为准),其中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160人,另外招收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材料学领域)80名。

一、培养目标

1、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爱国守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一种职业学位,它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二、报考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考我校学术型研究生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国家组织的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831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91,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学校根据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11114)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三、报名方法、时间、地点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2年硕士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20111010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应届本科毕业生预报名时间为2011925929(每天900-22:00)。

2.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学校研究生处网页或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学校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考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

3)所有非应届毕业生需在网报备注栏内填写本人毕业证书编号、学位证书编号;应届本科毕业生需填写本人学号。

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将对各类证书编号予以网上核查。如考生在报名时采取弄虚作假手段而取得报考、录取资格的,一经发现,不论进入招生工作的哪一阶段,均取消其资格,并采取通知所在单位(就读院校)等形式予以公告。

4)考生需填写完整联系方式,包括:本人固定电话、本人移动电话等;完整的通讯地址(含省、市(县)、单位、邮箱号等)、邮政编码。因考生联系方式不全、变更或错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二)、现场确认

1、现场确认时间:201111101114

2、现场确认内容: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到考生所在地高校招生办设置的报考点办理现场确认网报信息、现场图像采集、交纳报名费等手续。

3.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提交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已经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2)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四、考试

1、初试日期与地点:

1)时间:20121718(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9进行)。

2)地点:在考生所在省市招生办确定的初试地点考试。

2、初试科目:

我校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为4门(详见学校研究生处网页招生简章附件1、附件2),各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景观规划设计为6小时),其中政治理论、外国语的满分值各为100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满分值各为150分。

3、复试:初试合格的考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统一复试。复试的时间、地点、科目另行通知。复试科目考试形式及具体内容由学校根据各专业的培养要求,结合其它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决定(复试课程及参考书目见附件)。

五、录取

1、根据考生入学考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和业务素质择优录取。考生入学时须进行体格检查,未达到高校体检标准者,取消入学资格。

2、凡属自筹经费或委托培养的考生,在正式录取之前,须由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及拟录取的研究生三方签订自筹经费或委托培养协议书。

六、学习年限

学校招收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含专业学位)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脱产攻读学位。

注:以上招生简章内容若与国家有关部门及教育部今后颁布的规定有不符之处,须按国家有关部门及教育部有关文件的规定执行。

通讯地址:合肥市金寨路856号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230022

单位代码:10878

联系电话:05513513085

联系人:老师

Email:xkb@aiai.edu.cn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简介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全军重点建设院校——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是培养海军军政指挥军官和工程技术军官的高等军事学府,坐落在气候怡人的大连市老虎滩畔,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院是194911月经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正规海军高等学府。从创建到发展,一直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在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实践中,学院形成了正规办学、从严治校、严谨治学的鲜明特色和“献身、严格、图强、求实”的“一海校”精神。我院学员代表海军12次参加北京国庆阅兵,每次都受到中央军委的嘉奖;近年来先后被国家、军队授予“全军政治理论教学先进单位”、“优秀教学单位”、“管理教育先进单位”、“后勤保障社会化先进单位”等荣誉,“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优秀教员”方永刚教授就是在我院成长起来的时代先锋。

学院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担负着研究生、本科生等多层次的教学任务和一些重要课题的科研任务。现有专家、教授数百人,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0余人次。建院60多年来,共为海军部队输送了四万余名军政指挥军官和工程技术军官,近二百名成长为将军,学院被誉为“海军军官摇篮”。

学院于1985年开办研究生教育,1990年成为全军指挥院校中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95年被总部确定为全军“研究生培养单位重点建设院校”,2000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军队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培养体系和学科、专业体系。毕业研究生均成为机关、院校、科研单位和部队的骨干。

 

二、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1、招生学科

军事学学科:战术学(一级学科)、作战指挥学、军事运筹学、军事装备学、军队政治工作学(一级学科);

工学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导航制导与控制、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理学学科:物理海洋学;

法学学科:军事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教育学学科:应用心理学。

2、报考条件及报名方式

我院只接受以下3类考生报考:

军队在职干部考生: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证,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291日后出生),经师(旅、团)级单位推荐,军级单位政治部审批同意后报考。按总部规定,师以下作战部队干部必须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200991日前参加工作),其中营、连主官任现职必须满2年;报考战术学、作战指挥学、军事装备学、军队政治工作学的,应当在部队相关岗位工作满3年。

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培养目标为非指挥干部的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取得所在院校干部部门同意,可以报考军事运筹学专业和非军事学学科专业,且本科专业应与所报考的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硕士录取前须取得本科毕业证。

国防生:培养目标为非指挥干部的国防生,年龄不超过24周岁(198891日后出生),可以报考非军事学学科专业,且本科专业应与所报考的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硕士录取前须取得学士学位。

凡符合上述报考条件者,按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先进行网上报名(全国统一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然后到工作或户口所在地(非应届生)、本科院校所在地(应届生)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现场确认后,将本人身份证件的复印件及下述证明材料原件寄送我院研究生处:

军队在职干部:师级单位出具的介绍信;

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在院校干部部门出具的介绍信;

国防生:后备军官选培办出具的国防生证明。

无证明材料者,不予核定准考。

3、考试与录取

初试时间、地点请向考试地报名点查询。应用心理学学科初试科目为3门,除思想政治理论、外语满分各为100分外,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科目满分300分;我院其余学科初试科目为4门。本简章未给出考试纲目的初试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考试大纲并命题。

对初试成绩符合国家、军队分数线的考生,我院按招生名额120%左右的比例确定复试名单。接到复试通知的考生持初试准考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本科毕业证原件在规定的时间到我院研究生处报到参加复试。对通过复试的考生,我院按名额择优录取。研究生学习期间享受军队规定的待遇。

4、参考书

非我院编著出版的参考书请自行购置。我院自编参考书请直接联系教材库,电话:0411-85855729。需政治系各专业参考书者,可与政治系训练处联系,地址:(116001)大连市中山区七星街47号;电话:0411-85849311我院不提供往届试题等复习资料

5、联系方式

有关未尽事宜可咨询我院研究生处,地址:(116018)大连市中山区解放路667号;电话:0411-85856722E-mailliyf7676@163.com;招生博客:liyf7676.blog.163.com;微博:t.qq.com/yzb_navyQQ840570706。联系人:李友峰参谋。

三、招生专业目录

招生单位代码:90040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复试科目

备注

001院本部

 

 

 

110400战术学(一级学科)

01水面舰艇战术基础理论

02水面舰艇进攻与防御战术

03外国(地区)海军兵种战术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701军事数学 801海军战术基础

 

501舰载武器系统

 

仅限军队在职干部(男)报考

110501作战指挥学

01水面舰艇信息作战指挥理论与方法

02水面舰艇作战指挥控制决策理论与应用

03水面舰艇作战指挥系统与指挥自动化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701军事数学 801海军战术基础

 

502舰载信息系统

 

仅限军队在职干部(男)报考

110502军事运筹学

01水面舰艇作战构模与仿真

02水面舰艇作战指挥决策与运筹

03水面舰艇作战系统与作战软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701军事数学 802运筹学基础

 

503军事系统分析与构模

 

仅限军队在职干部和军校应届本科生报考

110900军事装备学

01舰载武器装备建设与发展

02舰载武器装备使用与管理

03舰载武器装备技术保障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701军事数学 803 C语言程序设计

 

501舰载武器系统

 

仅限军队在职干部(男)报考

070701物理海洋学

01军事海洋理论与方法

02军事海洋应用技术

03海洋气象理论与应用

04海洋遥感技术与应用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301数学一 804海洋学

 

504海洋动力学

 

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

01水声信息处理与声纳系统

02战场信息综合处理与对抗决策

03通信技术与海军通信系统

04军用图像图形处理及应用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05信号与系统

 

505通信原理及数字信号处理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复试科目

备注

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

01舰艇导航控制系统集成与仿真

02自主导航技术

03海上运动体综合控制技术

04武器制导与对抗技术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301数学一 806自动控制

 

506导航原理与系统

 

仅限男生报考

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01海洋工程测量

02海洋大地测量

03远海测量工程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④807测绘学基础

 

507大地测量学

 

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01海图制图理论与技术

02海洋军事地理信息系统

03海洋遥感制图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④807测绘学基础

 

508地理信息系统

 

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1军事航海的理论与方法

02军事航海信息工程与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

03舰船操纵的理论和技术

04军事航海安全保障与防护技术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301数学一 806自动控制

 

509航海基础

 

仅限男生报考

082600兵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01水面舰艇武器系统分析、论证与仿真

02水面舰艇武器系统发射理论与技术

03水面舰艇武器系统火力控制与指挥

04水面舰艇武器系统智能探测与控制技术

05水面舰艇核化生防护技术与应用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 301数学一 806自动控制 808理论力学 809 有机化学

 

501舰载武器系统 510 微机原理与程序设计

 

002政治系

 

 

 

030110军事法学

  01军事刑法学

  02海战法、海洋法应用研究

  03军队法治建设研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02法学基础理论 810法学综合

 

511军事法学

 

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2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03军队思想政治教育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0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1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51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040203应用心理学

01军人心理健康研究

02心理战问题研究

03海军心理问题研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513军事心理学

 

110700军队政治工作学(一级学科)

01军队政治工作基本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

02海军政治工作

03战时政治工作

04军人修养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04军队政治工作基本理论 812三代领导集体军事思想概论

 

514军队政治工作专业知识

 

仅限军队在职干部报考


四、初试考试纲目与参考书目

701军事数学

参考书目:1.《高等数学》(第四版),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线性代数》(第三版),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1997

考试纲目:高等数学部分: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的微分学、一元函数的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无穷级数(常数项级数、幂级数、傅立叶级数)、常微分方程;

线性代数部分:初步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

概率论部分: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一维、二维)及其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801海军战术基础

参考书目:《海军战术与舰艇训练》,姚海涛、单红岩、郭传福主编,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07

考试纲目:军事战略、海军战略、海军战术的基本概念;海军战斗基本原则、战斗指挥和战斗保障;水面舰艇进攻;水面舰艇防御;水面舰艇护航与巡逻;潜艇战术;海军航空兵战术;海军袭击战斗的组织与实施;海军诸兵种;中国台湾及部分国家海军;军队标号和海军标图。

802运筹学基础

参考书目:《军事运筹学》,黄力伟、冯杰、王勤、尹成义主编,海潮出版社,2011

考试纲目:运筹学概论部分:运筹学建模思想与方法、军事运筹学研究的内容;

线性规划部分:简单实际问题的线性规划构模、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线性规划的标准型及转化方式、线性规划的图解法和单纯形法、线性规划的对偶规划理论与基本性质及其最优解的求解方法;

对策论部分:简单实际冲突问题的矩阵对策建模、矩阵对策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矩阵对策纯策略鞍点的求解方法、2×2矩阵对策的求解方法、利用优超概念进行矩阵对策的简化及特殊形式的矩阵对策最优混合策略求解方法;

搜索论部分:搜索论的基本概念、目标发现概率的计算、各种搜索方式及其效率的计算方法;

决策分析部分:决策的基本概念、各种决策类型的基本决策方法;

动态规划部分:最短路问题及其标号法、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动态规划的最优化原理、动态规划解决多阶段决策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作战模拟部分:作战模拟基本概念、方法、步骤。

803 C语言程序设计

参考书目:1.《C语言及编程技巧》,姚庭宝、陆勤编著,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C语言程序设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田淑清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C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C高级实用程序设计》,王士元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考试纲目:1.程序控制结构;函数;指针;结构体与线性链表;共用体;枚举类型及位运算等;

2.文件读写操作程序设计、数据模拟程序设计、递归程序设计、动态数组程序设计;

3.文本的屏幕输出程序设计和屏幕作图程序设计。

804海洋学

参考书目:1.《军事海洋学概论》,张永刚主编,海潮出版社,2006

2.《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考试纲目:海水的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海水的化学组成和特性,海洋环流,海洋中的波动现象,潮汐,海洋生物,海洋中的声、光传播及其应用,卫星海洋遥感,中国近海的区域海洋学。

805信号与系统

参考书目:1.《信号与系统》(第二版),A.V.奥本海姆著,刘树棠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2.《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四版),吴大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考试纲目:1.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的描述、分类及基本运算,系统的特性及分类;

2.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时间基本信号,卷积积分,连续时间系统的零输入、零状态响应、全响应;

3.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信号的频谱及特点,连续时间信号的傅立叶正、反变换及应用,连续信号的频域分析,连续信号的抽样定理;

4.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拉普拉斯变换及性质,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系统微分方程的复频域解,系统函数与系统特征,连续系统的表示和模拟;

5.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时间基本信号,卷积和,离散时间系统的模拟、零输入、零状态响应、全响应;

6.离散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的傅立叶正、反变换及应用,离散系统的频域分析;

7.离散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Z变换的定义、收敛域及性质,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频率响应,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离散系统的表示和模拟。

806自动控制

参考书目:《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

考试纲目: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和频率特性分析法;控制系统的校正。

807测绘学基础

参考书目:《测绘学概论》,宁津生、陈俊勇、李德仁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考试纲目:测绘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学科分类与科学地位和作用;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作用与服务对象和现代发展;摄影测量学的概念、分类与基本原理;遥感的概念;地图的基本概念、数学基础、地图符号与普通地图编制;海洋测绘的主要手段;全球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的基本方式、基本原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硬件构成、软件构成与主要特性。

808理论力学

参考书目:《理论力学》(第六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考试纲目: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力系简化和力系平衡方程,点的运动学和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简单运动和刚体平面运动,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动量定理,动量矩方程,动能定理,达朗贝尔原理,虚位移原理,机械振动基础。

809有机化学

参考书目:《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考试纲目:醇酚醚、羧酸、卤化物、含磷含硫化合物、芳香烃、有机合成方法。

702法学基础理论

参考书目:1.《法理学》(第二版),张文显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国法制史》,曾宪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考试纲目:法的本质与特征;法的起源;法治及其现代化;法的作用和价值;法的运行;中国法的起源;统一后的秦代法制;唐代法律制度;清末法律制度的变迁;革命根据地的法律制度。

810法学综合

参考书目:1.《刑法学》(第三版),马克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国际法》(第二版),邵  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宪法学》(第二版),周叶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考试纲目:犯罪构成;正当行为;犯罪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刑罚;危害国防利益罪;军人违反职责罪;国际法主体;国际海洋法;国际法上的居民;国际条约法;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宪法与宪政;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宪法的实施与保障。

70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参考书目: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张雷声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专题研究》,徐明善、方永刚主编,人民出版社,2008

考试纲目: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81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参考书目: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概论》,李辉、许文贤等著,人民出版社,2005

考试纲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优势、特点及其主要内容。

704军队政治工作基本理论

参考书目:1.《军队政治工作学新编》,王跃山等主编,海潮出版社,2010

2.《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2010

3.《中国共产党军队委员会工作条例》,2004

4.《中国共产党军队支部工作条例》,2005

5.《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大纲》,2009

考试纲目:军队政治工作理论的奠基;军队政治工作理论的建构;军队政治工作理论内涵的丰富;军队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军队政治工作理论的创新发展;军队政治工作的理论指导;军队政治工作本质;军队政治工作主体;军队政治工作对象;军队政治工作环境;军队政治工作基本规律;军队政治工作基本原则;军队政治工作作风和方法;《军队政治工作条例》规定的各级职责和主要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原则;《中国共产党军队委员会工作条例》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军队支部工作条例》的主要内容。

812三代领导集体军事思想概论

参考书目:《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研究》,张伊宁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2006

考试纲目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军队要担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历史责任;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加强军队建设;依靠人民建设军队、建设国防;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新的历史使命。

五、复试(笔试)考试纲目与参考书目

501舰载武器系统

参考书目:《舰载武器系统》,汪德虎编著,解放军出版社,2006

考试纲目:舰载武器(舰炮、导弹、反潜、水雷反水雷)系统的组成、功用、分类、工作原理、工作过程、战斗使用、主要战术技术指标。

502舰载信息系统

参考书目:《舰载信息系统》,武明德主编,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05

考试纲目:1.舰载信息系统的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和工作过程;

2.舰载雷达、声纳的组成、功能、分类和工作原理;观察组织的基本原则;舰艇预警探测体系的配置及特点;

3.舰艇通信系统的组成、功能,各种通信的工作原理、特点,舰艇通信手段的使用规定;

4.舰载电子侦察系统和各种干扰系统组成、功能和工作原理,舰艇电子对抗系统的作战使用原则;

5.舰载指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基本工作过程和作战指挥流程。

503军事系统分析与构模

参考书目:1.《军事运筹学》,张最良等编,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

2.《数学建模原理与案例》,冯杰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7

考试纲目:1.军事系统的构成、功能、特征、分析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2.以军事系统为背景的建模原理、方法及对各种类型军事实际问题的构模与分析;

3.关于射击效率、作战能力等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计算。

504海洋动力学

参考书目:1.《海洋动力学》,赵军方、张永刚主编,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05

2.《物理海洋学》,侍茂崇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考试纲目:海水运动的基本方程,海洋中的涡旋运动与地转平衡,无粘均质海洋中的准地转运动,风生大洋环流,海洋中的大尺度波动,海洋中的层化现象。

505通信原理及数字信号处理(注:通信原理与数字信号处理各占50%

参考书目:1.《通信原理》(第六版),樊昌信、曹丽娜,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与实现》(第二版),胡广书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考试纲目:1. 通信原理:通信系统的组成、分类与通信方式、信息的度量及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信道的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模拟调制系统;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带通传输系统;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同步原理等。

2. 数字信号处理: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概念,信号空间的基本概念,离散时间系统的基本概念,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Z变换的定义、收敛域和性质,IIR系统的信号流图与结构,用Z变换求解差分方程;连续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连续时间信号的抽样定理,离散傅里叶变换,用DFT计算线性卷积,Hilbert变换;时间抽取基2FFT算法,频率抽取基2FFT算法;滤波器的基本概念,无限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有限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

506导航原理与系统

参考书目:《导航原理与系统》,王英才主编,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07

考试纲目:1.导航的基本概念,导航系统的基本任务、基本类型,常用导航坐标系的定义、特点,导航报警的主要类型,主要航行参数,运载体定位方法,定位几何原理;

2.时间测量原理,时间计量方法,真太阳时、平太阳时、恒星时的定义及相互关系,世界时、地方时、时区时、历书时、原子时的定义及相互关系,常用的授时方法及特点,时间比对的方法及基本原理,频率比对的基本方法;

3.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特点、类型、定位思路及无线电波传播特点,罗兰C导航系统的工作概况、定位原理和用户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导航仪常见导航功能,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

4.卫星导航系统的特点与类型,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概况、定位原理和用户设备的基本工作过程及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

5.惯性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类型,平台式惯性导航系统和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基本工作原理,初始对准的目的与方法。

507大地测量学

参考书目:《大地测量学基础》,孔祥元、郭际明、刘宗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考试纲目: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地球重力场及地球形状基本理论;地球椭球面上的大地问题计算及投影变换的基本概念;椭球定位与不同大地坐标系的变换;大地测量基本技术与方法。

508地理信息系统

参考书目:《地理信息系统教程》,胡鹏、黄杏元、华一新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考试纲目: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及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结构及数据库;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空间信息的可视化。

509航海基础

参考书目:1.《航海基础》,王孝通主编,海潮出版社,2005

2.《舰艇操纵与避碰》,陆儒德等编,海潮出版社,1997

考试纲目:地理坐标,向位和向位换算,航程与视距,地图投影和航海用图;陆标定位原理,天文定位原理,雷达定位原理;航迹绘算,复杂条件下航行,舰艇机动基础知识;计算航法,大圆航法,性能测定与航线设计,舰位误差分析;天球坐标、天体视运动,时间系统;舰艇操纵性能,舰艇系泊方法,船舶避碰;指向仪器:磁罗经,陀螺罗经,平台罗经;助航仪器:回声测深仪,计程仪,自动操舵仪,电子海图应用系统;无线电导航仪器:罗兰-C导航系统,GPS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气象要素,天气系统;风压定律,地转风,潮流;海雾,寒潮,热带气旋;军事气象保障术语,气象传真图,中国近海气候分布和气象灾害,海洋水文气象勤务保障。

510微机原理与程序设计

参考书目:1.《C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微机原理——结构、编程与接口》,王克义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考试纲目:1.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结构化程序设计基础;函数与变量类型;控制结构;数组;指针与字符串;文件操作。

2.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的组成与结构;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断系统;输入输出及其接口技术;串、并行通信方法及其微机应用技术。

511军事法学

参考书目:1.《军事法概论》,宋云霞主编,海潮出版社,2006

2.《海洋法海战法应用研究》,宋云霞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2006

考试纲目:军事法的渊源、历史发展和作用;军事法的基本原则;国防法;兵役法;反分裂国家法;军事行政法;军事刑法;军事刑事诉讼;军内民事诉讼;海区性质;舰船法律地位;海战中立;战争诈术;海上封锁;目标选择;作战手段与方法;人道主义保护;惩治战争犯罪。

51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参考书目:1.《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2.《哥达纲领批判》   3.《共产党宣言》

4.《新民主主义论》   5.《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7.《十七大报告》

考试纲目: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以及对黑格尔哲学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哲学基本内核的分析;《哥达纲领批判》中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基本思想;《共产党宣言》关于共产党的性质、地位、纲领、任务、目标的论述及其基本思想;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性质、特点和前途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解读十七大报告的主题。

513军事心理学

参考书目:《军人心理学》,总政治部宣传部组编,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

考试纲目:军人心理现象的内容;军事决策思维程序;军人性格特征;青年军人自我意识的特点;军人集体心理的特征;军人集体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军人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军事技能形成的规律;军人学习训练的动力;军人道德心理培养问题;军人犯罪的心理原因;军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思想教育的一般心理学方法;现代战争军人主要异常心理;高技术条件下的心理进攻;心理战防御的主要手段;高技术条件下心理战的发展趋势;心理战训练的内容;军人心理健康的标准;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异同;军人的适应性和耐挫折力训练;军人心理素质教育的常用方法。

514军队政治工作专业知识

参考书目:1.《信息化条件下军队政治工作基本问题研究》,崔常发等著,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

2.《政治军官修养论》,徐莉莉等编著,解放军出版社,1997

考试纲目:信息化条件下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增强我军政治工作作战功能的基本途径;信息化条件下提高政治机关及政工干部能力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战斗精神培育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政治工作网络化建设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内部关系建设研究;道德的内涵、作用;道德的基本范畴;新时期军人加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军人修养与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研究。

六、复试方案

1.复试形式和内容

复试工作采取笔试、外语听力测试、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在对考生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查的基础上,重点考核考生的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笔试主要考查考生对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尽可能涵盖复试考生所报考专业的主要内容。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外语听力测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外语听力水平,具体办法见《外语口语、听力测试方案》。

面试主要考查以下三个方面,每名考生时间不少于30分钟:

1)专业素质和能力

专业素质和能力的考查通过考生自我介绍、回答专业知识题票和复试组成员的提问及展示有关证明材料进行。专业知识题票按比复试考生人数多23张的数量准备,每份题票两个题目,一个题目考查考生对本学科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一个题目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复试组成员应综合考虑以下各方面后打分:

①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②对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③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④专业实践能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

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查通过考生自我介绍、回答复试组成员提问及展示有关证明材料进行,包括:

①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特别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献身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的精神及意识。本项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②本学科以外的学习、科研、工作实践等方面的表现;③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等;④人文素养;⑤逻辑思维能力、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举止和礼仪等。

3)外语口语水平

通过现场口试,测试考生运用外语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具体办法见《外语口语、听力测试方案》。

2.复试成绩评定

复试分两部分计成绩,满分300分。第一部分为笔试成绩,满分150分;第二部分为面试和外语听力测试成绩,满分150分,其中面试130分(专业素质和能力50分+综合素质和能力50分+外语口语水平30分),外语听力20分。复试总成绩=第一部分成绩+第二部分成绩。以上两部分有任一部分低于90分者,不予录取。

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

七、外语口语、听力测试方案

口语测试:

1.考试形式:口试。

2.考试步骤:考生抽取题票后,按题票要求进行10分钟准备,然后开始口试。每位考生的口试时间为15分钟左右。提供的题票数量要超过考生数量23张。

3.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就文章内容回答问题。每张题票上给出一篇文章,内容为社会、文化、教育等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一般性题材,难度适中,长度为500词左右,词汇不超过大学英语四级大纲词汇表的规定内容。每篇文章后就文章内容提出35个问题。考生首先按要求朗读文章中的某一部分,然后开始用外语回答题票上的问题。时间为10分钟左右。

第二部分:随机问答。由考官随机提问23个问题,考生当场回答。时间为5分钟左右。

4.评分标准:

3024分:朗读流利,语音语调正确,回答问题准确;

2318分:朗读比较流利,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回答问题基本准确;

1712分:朗读比较吃力,回答问题勉强切题;

11分及以下:口头表达能力较差或不具有口头表达能力。

听力测试:

1.考试形式:听录音笔试。

2.测试时间:总体测试时间为25分钟。其中,试音及播放题目要求2分钟,涂卡3分钟,测试放音过程20分钟。

3.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对话(时间共8分钟)。共8个小题,每小题一个对话,分值为1分。

第二部分:短文(时间共12分钟)。共3篇短文,每篇短文设4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分值1分。

        4.要求:英语语速:100120/分钟;俄语语速:6070/分钟。测试开始和结束时,应有中文语音提示。

2012年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2年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计划

我校2012年计划17个学科、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拟招生规模为300名。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二、培养类型

我校统招硕士研究生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攻读医学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时授予医学科学学位;一类是医学专业学位,侧重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时授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三、报考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学历(力)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应届及往届毕业生。

2)通过国家高考录取的正规大学专科毕业且工作二年以上的同等学力在职人员。

3)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

4)报考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只限参加全国高考录取为本科全日制医学院校的毕业生;报考专业应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3、年龄不超过40岁。报考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研究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二)接收推荐免试生:我校所有学科专业(含专业学位)均可接收不同数量的推荐免试生。欢迎获得考生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与我校研招办联系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事宜。学生凭推荐学校推荐免试资格证明和我校复试结果通知单到我校研招办进行最后资格审查,符合我校拟录取条件者开具接收函。收到我校接收函且取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的同学须将正式加盖省(市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公章的推荐免试表格寄送我校研招办,并到考生所在学校领取省(市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核发报名校验码,凭校验码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所在学校指定的报名点办理正式报名手续(具体时间请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未办理正式报名手续者不能被录取。详情请浏览我校研究生院主页硕士生招生信息(http://www.hnctcm.edu.cn/yjsc/)。

(三)符合下列条件的,可报名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

1、符合()中第134项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满四年(200891日前参加工作)。

3、政治思想表现好,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学术报告)或已成为工作单位的业务骨干。

4、经本单位和两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注:我校自行组织的单独考试计划招生限额为4人,各学科、专业均可进行单独考试的招生。

四、报名方式、报名时间与报名、考试地点

报名方式:采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和到报名点现场缴费、照相、确认报名信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报名时间:网上提交报名信息与现场照相、确认信息时间以教育部统一安排时间为准,逾期一律不予补报。

报名、考试地点:全国各地设有研究生报名点、考点的招生办或高等院校。

五、报名手续

1、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提交报考信息(牢记用户名、密码、报名号),选择好报名点(即考点)。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招生单位所要求的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所有报考人员(应届生须加带本人学生证)须持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及报名号到本人网上选择的报名点现场照相,确认信息。

3、考生报名时不需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所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

4、参加单独考试考生必须本人到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点报名(现场缴费、照相、确认报名信息),在校外报名点报考者报名无效。现场报名时请务必携带以下材料以进行资格审查:

1)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其复印件。

2)本人大学阶段成绩单。

3)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报考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介绍信和两名专家推荐信(推荐表届时到我校研究生处网站下载)。

六、初试及复试

1、初试

医学、药学门类初试科目为3门:政治理论、英语、专业基础综合(中医综合或西医综合或中药综合或药学综合或中药专业基础综合)。单独考试的初试科目均由我校自行命题,考试科目与同专业的统考科目相同。

初试各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值各为100分,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值为300分。

2、复试

初试达到国家A类地区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均有资格参加复试,各学科复试原则上按1:1.2进行,复试中的专业课笔试按报考专业方向统一命题。具体复试安排见当年复试通知。

七、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凡初试成绩合格的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按照规定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各学科加试科目如下:

 

学科

考试科目

  

中医学(含基础、临床)

中医诊断学

中诊专业为中医内科学

方剂学

方剂专业为中医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含基础、临床)

中医诊断学或西医诊断学

必须选择一门西医科目

中医内科学或西医内科学

药物化学

药物合成、药理学

 

 

中药学

中药药理学

选择与复试专业基础

科目不同的二门

中药化学

中药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中国近代史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八、我院入学考试拟采用的综合试题有以下4 

1、中医综合

2、西医综合

以上两套试题由国家教育部考试管理中心统一命题。

3、中药综合:包括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学。

4、药学综合:包括药理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5中药专业基础综合:包括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学。

以上三套试题由本校自行命题。

九、参考书目

1、我校自命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概论、药学综合、中药综合、中药专业基础综合及复试科目参考现行本科教材。

2、国家统一命题科目参考书请参见当年教育部考试大纲。

十、如有疑难问题,请电话或来信联系。  联系人:屈老师 李老师

    联系电话:073185381081   85539630(传真)

十一、如在2012招生年度国家出台新的招生政策,我校将作出相应调整,并及时予以公布。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