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安徽科技学院2012年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关于下达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学位【201169号)精神,我校于2012年开始招收“农业推广”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一、学校概况

安徽科技学院始建于1950年,1965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栉风沐雨半个多世纪,学校已发展成为农、工、管、理、文、医、法、经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现有14个教学院部,54个本科专业,其中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8个和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4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构建形成了以传统农科和新兴工科为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为造就知识结构优、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培养平台。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学术水平高、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35人,其中正、副教授252人,博士、硕士518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和省级拔尖人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8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115创新团队1个。现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省级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高校、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全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和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二、培养目标

农业推广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二)掌握农业推广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三)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的农业推广理念,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工作。

(四)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三、培养机制

实行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建立农业行业主管部门、农业科技型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体制。通过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的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招生

2012年招生在全国研究生统考中调剂录取,包括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调剂招生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按教育部录取政策确定并公布。届时,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或直接与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填写报考调剂志愿。2012年我校农业推广硕士招生人数为15, 其中作物领域5人,养殖领域5人,农业资源利用领域5人;录取考生可以调剂领域。

五、复试

初试合格的考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统一复试。复试的时间、地点、科目另行通知。复试科目考试形式及具体内容由学校根据专业的培养要求,结合其它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决定。对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我校的考生,根据教育部规定,在复试时还须加试两门不同于初试科目的本科专业基础课,加试方式为笔试。
六、体检

  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和我校有关规定执行。

七、录取

   我校将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初试和复试的综合成绩,并结合考生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名单。考生入学时须进行体格检查,未达到高校体检标准者,取消入学资格。

八、学制

  全日制专业学位学制2年,按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完成所修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九、学费与津贴

免收学费。发放生活津贴和助研津贴每生每年不低于6000元。

十、就业 

目前安徽农业行业、企业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经与联合培养单位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和农业科技型企业协商,我校2012级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就业单位和去向为:1.择优留校担任科研助理;2.推荐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3.农业科技型企业聘用在科研或管理岗位;4.考博深造。  

热忱欢迎相关专业考生报考安徽科技学院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单位代码:10879
 
联系电话:0550-6732036    传真:
0550-6732373
地址:安徽凤阳东华路9 邮编:
233100
     
学校网址:http://www.ahstu.edu.cn/

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目录说明

新疆师范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唯一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社会影响广泛的师范类重点高等院校。新疆师范大学位于美丽的乌鲁木齐市,自197812月正式成立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成为专业门类比较齐全、办学层次较高的自治区重点大学。学校拥有15个一级学科授权专业、113个二级学科授权专业,以及教育硕士、艺术硕士(音乐、美术)、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和翻译硕士等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7个自治区重点学科。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继续教育、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在内的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60名,其中教授113名,副教授313名;在校研究生1796名,普通本专科生13304名,成教本专科生7611名,留学生500余名。学校有20个学院,是新疆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为自治区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预计面向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含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800名左右,招生人数(含推荐免试生、统考生等)最终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各专业、领域招生规模可依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2012年学校预计接收普通推荐免试生55名(其中学术型33名,专业学位22名),农村教育硕士50名。具体推免事项请参照我校有关推免通知。

欢迎有志于献身祖国及边疆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优秀青年报考我校。

一、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学术型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2)同等学力考生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①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并经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9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②进修过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的本科阶段5门(含5门)以上课程,成绩合格(需提供有效成绩证明),或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过一篇以上报考专业领域的学术论文(请提供论文原件)。

    同等学力考生以上两个条件须在现场确认时同时满足,否则资格审核不予通过。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报考专业本科阶段基础课程,各专业加试课程在复试前公布。

3)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831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报考条件如下:

1、报名参加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第12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5年或5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报名参加我校除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的各项要求。

 

二、报名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不符合报考条件而报考者导致的一切后果均由考生自负。我校将在复试前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及本说明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严格审查,不符合教育部相关规定及我校报考条件者,将不予复试。

2网上报名:报考者在指定的网站上报名,网址:http://yz.chsi.com.cn(公网) http://yz.chsi.cn(教育网),网上报名时间:2011101031日(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每天9:00-22:00。在此期间考生可随时修改报名信息。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于925-29日进行网上预报名。

3现场确认 2011111014日(逾期不再补办),考生持网报编号、有效身份证件及学历证书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名点(考生在网报时可选择)确认报名信息、现场照相并交纳报名费。选择我校考点的考生须到我校进行现场报名和考试;其他地州考生在当地报名点进行现场报名、考试。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所有考生(包括统考生和推荐免试生等)必须进行网上报名,才能进行现场确认,网上报名及现场报名缺一不可!

4网上打印《准考证》

    2012年继续试行考生从网上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考生请在20111225201219时间内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本人《准考证》。考生打印《准考证》时须使用A4复印纸,《准考证》正反两面均不得涂改。

三、考试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具体考试科目请考生以当年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1、初试时间:20121718。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2、复试时间:我校复试大体时间在4月份,具体时间以学校公布的时间为准,复试线以国家划分的二区线为准。

四.体检   

体检在复试阶段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招生专业目录说明

1、考试科目中,“思想政治理论”、“外语”、“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基础”为国家统一命题,专业科目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第二外语由我校命题。凡国家统考科目,我校均不指定参考书目。

2、考试科目有任选的,请在网报时,在有关栏目内注明选定的应考科目,未注明者由我校指定。各专业对外语语种要求有所不同,请考生注意,凡专业目录中未注明的外语语种,均不接受报考。

3、除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维、蒙),专业考试科目608维吾尔文学史、810文艺学概论、609蒙古族文学、811蒙古语言与文化四门科目可以使用维吾尔语或蒙古语答题外,其他所有专业考试科目必须使用汉语答题,否则不予评卷

4、考生在网报时必须准确填写详细通信地址及联系电话,凡提供虚假信息或信息有误者,一切后果考生自负!

5、对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考试纪律的考生,我校将通知其所在单位按教育部《关于违反研究生入学考试规定行为的暂行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对本目录有不明之处,请与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

6、其他说明

我校单位代码:10762

通讯地址:乌鲁木齐市新医路102号;邮编:830054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电话:09914332532

联系人:范丽红  刘化重

网址:http://www.xjnu.edu.cnhttp://yjsc.xjnu.edu.cn

邮箱:yzb@xjnu.edu.cn

附件一: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附件二: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黑龙江科技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黑龙江科技学院简介

黑龙江科技学院始建于1947年,是一所具有六十多年发展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院校,是国家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学校地处北国冰城哈尔滨市松花江畔,依江而建,美丽而现代。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特色办学,在历史中形成传统,在发展中弘扬特色,以特色提升办学活力,铸就了反映办学传统和时代特征的“厚德博学、强吾兴邦”的校训和“求真求实、创业创新”的校风,形成了“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办学精神和“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理、工、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现有19个教学单位、48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管、文、经、法6个学科门类;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MBA授予权,在黑龙江四大煤城、北京等地建立研究生创新基地4个;拥有4个省重点学科、4个国家一、二类特色专业、7个省重点专业;1个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石墨创新服务平台,1个省东部煤电化工程技术研发平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 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人才培训中心,1个国家煤矿安全培训基地;建成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现有硕士研究生600余名,全日制本专科生18800余名。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50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为76%,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优秀教师7人,省模范教师4人,省劳动模范2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16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9人。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如等30位专家为特聘或兼职教授。“十一五”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47项,获得4项国家科技奖,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累计获得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等19项,省部级奖励99项;出版专著16部,发表学术论文5138篇,SCIEIISTP检索论文617篇,公开出版3种学术期刊,各种发明专利67项。

学校拥有一流的办学设施。建有现代化教学主楼,国内一流水平的数字化图书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采矿仿真实验室”、“巷道地压及软岩支护实验室”、“瓦斯固化储运实验室”、“粉体工程研究室”、“矿物特性分析研究室”、“机械动态分析与测试研究室”、“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室”、“建筑空间网络系统工作站”等一批科研实验基地,与中国地质大学、中日地层环境力学校际研究中心联合组建的岩土工程SIP实验室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机械加工制造中心、分析测试中心。此外采掘机械、金属表面加工与处理、土力学、结构、EDA、液压、计算机、通信等实验室的科研条件在黑龙江省也处于先进水平。学院设有现代化的学生公寓、体育馆、游泳馆、塑胶操场和网球场,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生活和运动条件。 

 

黑龙江科技学院

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报考须知

黑龙江科技学院是以矿业为特色,理、工、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现有19个教学单位、48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管、文、经、法6个学科门类;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MBA授予权,在四大煤城、北京等地建立研究生创新基地4个;拥有4个省重点学科、4个国家一、二类特色专业、7个省重点专业;1个国家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石墨创新服务平台,1个省东部煤电化工程技术研发平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 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人才培训中心,1个国家煤矿安全培训基地;建成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现有硕士研究生600余名,全日制本专科生18800余名。2012年学校共11个一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专业和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硕士中6个领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240人左右。

一、培养目标

黑龙江科技学院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爱国守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坚实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831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91,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1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其它学术型专业和各专业学位均可接收推免生。

三、报名日期:以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时间为准。

四、报名地点: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确定的报考点报名。

五、报名手续:硕士研究生报考实行网上报名,具体程序见相关通知。

六、考试

(一)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二)初试时间:20121718

(三)初试科目: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两门业务课。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个小时。政治理论课、外国语满分各为100分,两门业务课满分均为150分。

(四)政治理论、统考外国语、统考数学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订。

(五)初试地点由省(区、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

(六)复试时间、地点、科目、方式见黑龙江科技学院复试通知。

(七)对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要进行二门本科主干课程和实验技能的考查。

七、学习年限:三年

八、招生计划2012年计划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40名左右,其中包括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

九、毕业生就业

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回定向或委托单位。

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硕士生毕业时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学以致用的原则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学校及省毕业生调配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十、奖学金

1、普通奖学金

1)入学前没有参加过实际工作(指应届毕业生及其他非在职人员)和参加实际工作累计时间不满两年者每生每月180元。

2)入学前为国家正式职工,大学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累计时间满两年以上者每生每月200元;大学毕业后,参加实际工作累计四年以上者每生每月220元。

2、特殊奖学金

学院设特殊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习或科研方面特别优秀的硕士研究生。

十一、联系方式

黑龙江科技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地址:黑龙江哈尔滨市松北区糖厂街1  邮编:150027

电话:0451-88036418

网址:http://***

联系人:老师 

黑龙江科技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学术型研究生招生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 试 科 目

复试科目

020202区域经济学

01区域资源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02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03区域经济与产业组织

04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5

101政治

201英语一、202俄语 选一

303数学三

801西方经济学

1区域经济理论

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

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4思想政治教育

20

101政治

201英语一、202俄语 选一

7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研究方向010203

802政治学原理;

研究方向04

80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010203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向04

 

070100数学

01矿山复杂系统建模与安全预测

02矿山安全数值模拟

03模糊数学理论及其应用

04微分方程应用

5

101政治

201英语一、202俄语 选一

601数学分析

804高等代数

4近似代数、5数值分析、6常微分方程、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选一

080200 机械工程

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2 机械电子工程

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15

101政治

201英语一、202俄语 选一

301数学一

805机械设计

8机械原理、9机械控制工程基础、10材料力学 选一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01石墨制品及其深加工

02摩擦磨损与耐磨材料

03材料腐蚀与防护

04金属功能材料

8

101政治

201英语一、202俄语 选一

302数学二

806材料科学基础

11材料分析测试技术、12金属材料学

13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选一

080800电气工程

0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02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3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04电机与电器

18

101政治

201英语一、202俄语 选一

301数学一

807 电路原理

14电子技术基础、15电力系统分析、16电力电子技术、17自动控制原理、18电机及电力拖动基础 选一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1现代矿山电气控制

02矿山安全监测与控制

03现代控制理论与控制方法

8

101政治

201英语一、202俄语 选一

301数学一

807电路原理

14电子技术基础、

17自动控制原理、19单片机原理 选一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01人工智能

02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

03计算机通信技术

8

101政治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20计算机网络技术、21组成原理、22数据结构(C语言版)选一

081401土木工程

01岩土工程

02结构工程

03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15

101政治

201英语一、202俄语 选一

301数学一

808 土力学、809结构力学 选一

23基础工程、24混凝土结构、25钢结构 选一

081702化学工艺

01煤炭高效利用理论及技术

02煤基吸附材料制备与吸附理论研究

03无机化合物及电化学研究

04精细化工产品的研究和利用

8

101政治

201英语一、202俄语 选一

302数学二

810有机化学

26化工工艺学

081900矿业工程

01采矿工程

02矿业系统工程

03矿物加工工程

04矿山环境工程

30

101政治

201英语一、202俄语 选一

302数学二

研究方向0102

811煤矿开采学、812系统工程选一

研究方向03

813浮游选矿、814普通化学选一

研究方向04

815环境工程学

27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28岩石力学、29运筹学选一(研究方向0102

30选矿学(研究方向03),31矿山环境工程(研究方向04

 

083700安全科学与工程

01 矿井瓦斯防治与利用

02 采动围岩灾变与控制

03 矿井通风与安全监测监控

15

101政治

201英语一、202俄语 选一

302数学二

816安全工程学

32通风与安全、

33矿井围岩控制与灾害防治、34 矿井灾害防治 选一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01系统工程与现代管理

02管理信息系统

03项目管理

04物流管理

5

101政治

201英语一、202俄语 选一

303数学三

817运筹学

35管理学概论

120200工商管理

01企业管理

02会计学

03技术经济及管理

15

101政治

201英语一、202俄语 选一

303数学三

818管理学

36西方经济学

120400公共管理

01教育经济与管理

02行政管理

03土地资源管理

15

101政治

201英语一、202俄语 选一

702 公共管理学

819经济学原理

35管理学概论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 试 科 目

复试科目

085201机械工程领域

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2 机械电子工程

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4

101政治

204英语二、202俄语 选一

302数学二

805机械设计

8机械原理

9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10 材料力学

085207电气工程

0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02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3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04电机与电器

4

101政治

204英语二、202俄语 选一

302数学二

807电路原理

14电子技术基础、15电力系统分析、16电力电子技术、17自动控制原理、18电机及电力拖动基础 选一

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

01建筑学

02土木工程

03城市规划与设计

4

101政治

204英语二、202俄语 选一

302数学二

研究方向01

820建筑构造、821中外建筑史 选一

研究方向02

808 土力学、809结构力学 选一

研究方向03

822城市规划原理

6小时快题(研究方向0103),23基础工程、24混凝土结构、25钢结构 选一(研究方向02

085216化学工程

01化学工程

02化学工艺

03应用化学

4

101政治

204英语二、202俄语 选一

302数学二

810有机化学

26化工工艺学

085218矿业工程

01采矿工程

02系统工程

03矿物加工工程

04安全技术及工程

05矿山环境工程

5

101政治

204英语二、202俄语 选一

302数学二

研究方向0102

811煤矿开采学、812矿业系统工程 选一

研究方向03

813浮游选矿、814普通化学 选一

研究方向04

816安全工程学

研究方向05

815 环境工程学

27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28岩石力学、29运筹学选一(研究方向0102

30选矿学(研究方向03),32通风与安全、33矿井围岩控制与灾害防治、34 矿井灾害防治 选一(研究方向04),31矿山环境工程(研究方向05

085239项目管理

 

4

101政治

204英语二、202俄语 选一

302数学三

823项目管理学

37技术经济学

1251工商管理硕士(MBA)

 

30

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204英语二、202俄语 选一

④无

36管理学概论

初试参考书目

601数学分析

《数学分析》(第三版,上、下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7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702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倪星、付景涛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801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802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王惠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0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张耀灿、陈万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04高等代数

《高等代数》(第三版),北京大学编,王萼芳、石生明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05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第八版),濮良贵、纪名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06材料科学基础

《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刘智恩主编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3      

807电路原理

《电路》(第五版),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08土力学

《土力学地基基础》(第四版),陈希哲主编,清华大学工业出版社,2006

809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III》(第二版),龙驭球,包世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10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811煤矿开采学

《煤矿开采学》,徐永圻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812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第二版),汪应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13浮游选矿

《浮游选煤与选矿》,蔡璋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1991

814普通化学

《普通化学》(第四版),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815环境工程学

《》,戴树桂编,高教出版社,2006年;

816安全工程学

《安全工程学》,何学秋等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817运筹学

《运筹学基础及应用》(第四版),胡运权,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818管理学

《管理学》(第二版),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19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曼昆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820建筑构造

《建筑构造设计》(上、下册),杨维菊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821中外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第五版),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外国建筑史》(第三版)陈志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822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李德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823 项目管理学

《项目管理学》(第一版),戚安邦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复试参考书目

1、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陈秀山、张可云编著,商务印书馆,2003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郑永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近似代数

《近世代数》(第二版),韩士安、林磊编,科学出版社,2009

5、数值分析

《数值分析》(第四版),李庆扬、王能超、易大义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6、常微分方程

《常微分方程》(第二版),东北师范大学微分方程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一版),茆诗松、程依明、濮晓龙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第六版),孙桓、陈作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朱骥北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控制工程基础》(第二版),董景新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0、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第四版),刘洪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周玉、武高辉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12、金属材料学

《金属材料学》,戴起勋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3、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教程》胡志强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4、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技术基础》(模、数)(第五版),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5、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何仰赞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16、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第五版),王兆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17、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

18、《电机及电力拖动基础》(第四版),顾绳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9、单片机原理

《单片机控制工程实践技术》,付家才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设计》,张毅刚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0、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Tanenbaum著、熊桂喜、王小虎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1、组成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2、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3、基础工程

《基础工程》,莫海鸿、杨小平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土力学地基基础》(第四版),陈希哲主编,清华大学工业出版社,2006

24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上册、混凝土结构设计 中册)》,东南大学,同济大学、 天津大学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5钢结构

《钢结构(钢结构基础上册、钢结构设计 下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6、化工工艺学

《化工工艺学》,廖巧丽、米镇涛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7、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钱鸣高、石平五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28岩石力学

岩石力学》,李世平等编 ,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

29运筹学

《运筹学基础及应用》(第四版),胡运权,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30选矿学,谢广元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31矿山环境工程,蒋仲安,冶金出版社,2009年。

32、通风与安全

《通风安全学》,张国枢等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

33、矿井围岩控制与灾害防治

《矿井围岩控制与灾害防治》,张国华、李凤仪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34、矿井灾害防治

《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王省身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8

35管理学概论

《管理学》(第二版),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6、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7、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吴添祖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012年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招生章程

一、招生人数
     2012年我校药学专业计划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5名,实际招生人数根据国家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和复试情况进行调整。 

二、调剂基本要求和工作程序

1.调剂基本要求

①考生初试成绩应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A区的基本分数要求。

②考生可申请调入与本人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近学科的专业学位专业(领域)

③符合我校对调剂生源的报考学科专业要求。

2.调剂工作程序

①发布专业学位相关专业(领域)招生信息

学校于20124月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全国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 (http://yz.chsi.com.cn)公布专业学位专业(领域)调剂招生人数、调剂要求、复试办法。

②考生填报调剂志愿

符合要求的考生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填写调剂志愿。

③确定复试名单

学校根据考生调剂志愿和各专业实际招生人数,确定参加复试考生名单并通知考生。

三、学费与学制

全日制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免费就读形式,学制为3年。

四、复试

1、复试时进行报名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一律不予录取。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2、复试将以综合情况面试形式进行。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为准)报考或跨专业调剂的考生,复试时需加试二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参考书已在招生简章中注明,加试方式为笔试。 

五、录取

录取将根据2012年国家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计划,依据考生初试和复试的成绩,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心健康状况择优确定录取名单。具体录取方案将在复试前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上公布。

六、其它

      1、考生的资格审查将在我校复试时进行,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按我校的复试要求,提交相关材料的原件供审核。

2、考生按规定的方式时间参加复试。考生的报考材料中请写明本人准确的联系电话和地址及邮编。如有改变请及时与我校研究生处联系更正。

3、考生在复试拟录取后须在规定时间将本人档案寄到我校。     

4、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治不符的。以国家政策为准,并按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执行。

 

 

联系部门:研究生处

联 系 人:彭老师   舒老师 

联系电话:0795-3201239(彭)   3202148()

E-mailycxyyjsc@163.com

   址:江西省宜春市学府路576

邮政编码:336000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我校

泉州师范学院2012年艺术硕士招生简章

 泉州师范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省属公办本科大学(院校代码:10399),成立于1958年。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1年获教育部批准为培养硕士专业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成为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首批拥有硕士专业学位点的高校之一。

学校坐落在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国际花园城市——泉州市;内设15个学院,47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和25个高职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八大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精品课程25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10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文科研究基地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各1个。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多人;教职员工1125人。其中专任教师700多人,教授、副教授278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4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3人, “福建省新建本科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9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8人,泉州市“桐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

多年来,学校坚持“厚基础、强素质、重能力”的人才培养观,“立足泉州,服务泉州的办学思想,以质量促提升,以特色促发展,努力把学校办成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性大学。

2012年学校开始招收攻读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共开设6个专业方向,欢迎符合调剂要求的广大考生报考。

一、调剂专业

招生学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招生专业方向

音乐与舞蹈

学院

 

135100

艺术硕士

南音演唱

南音演奏

文化产业与南音文化推广

器乐演奏(小提琴、二胡、钢琴)

声乐演唱

舞蹈编导

       二、调剂基本要求

1.初试成绩必须符合国家专业硕士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2.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含学术型)。

3.考生初试科目须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校招生体检标准。

5.符合教育部有关调剂政策和我校具体调剂要求。

三、调剂流程

第一阶段:预报名。从我校网站下载并填写《调剂申请表》(下载地址:http://www.qztc.edu.cn/zsjy/zsjy.htm),发送至邮箱22222182@163.com。我们会及时与您联系。

第二阶段:开始调剂。

1.考生使用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时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的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志愿。

2.考生提交调剂志愿后,要及时登录调剂系统,查看志愿状态和复试通知;如果收到复试通知,请按照我院的调剂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并网上回复是否同意参加复试。

3.考生在复试结束后,如果符合录取条件,将收到待录取通知,请考生及时登录调剂系统查看并在要求的时限内答复是否接受待录取。

四、复试及录取办法

(一)复试

1.复试内容

学校将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确定复试内容,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主要考查内容包括:突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

2)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主要考查内容包括: 全面了解考生情况,考察其综合分析表达能力、艺术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

3)外语听说能力测试。

2.复试方式

艺术硕士招生复试方式以面试为主。面试时间每生一般为20分钟。

(二)录取

按照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折算综合分,按综合分从高到低依次录取。折算公式:综合分 = (复试成绩÷复试满分)×初试满分+初试成绩。

五、联系方式

(一)报名咨询电话:

音乐与舞蹈学院:0595-22769659老师)

                0595-22792900(林老师)

泉州师范学院招生办:0595-22919508(肖老师)

(二)通讯地址:泉州师范学院招生办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海大街398)
   
邮政编码:362000
   
(三)泉州师范学院学院官方网站:http://www.qztc.edu.cn

上海政法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上海政法学院始建于1984年。2004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政法学院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院校。
     上海政法学院坚持“立足政法、服务上海、面向全国”,依托政法系统的行业优势,走“以需育特、以特促强”的创新发展道路,努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院注重教学科研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已经初步形成以法学为主干,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语言文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
    学院“贴近实际,注重应用”的办学特色鲜明,具有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能力,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创建有特色、高水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文科院校。学院现设有刑事司法学院、法律系、经济法系、国际法商系、经济管理系、社会科学系、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系、外语系、新闻传播与中文系、体育部、研究生部、继续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培训部等15个教学系部。拥有法学(含刑事司法方向、民商法方向、知识产权法方向、行政法方向、经济法方向、环境法方向、金融法方向、国际经济法方向)和监狱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社会学、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经济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英语、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学等24个本科专业及方向。法学中的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是市教委重点学科。法学(刑事司法方向)、监狱学、社会工作、法学、国际政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实践等6个专业和项目是上海市教委批准建设的本科教育高地,监狱学、社会工作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在上海大学期间,已经培养了7届硕士研究生,并与法国巴黎二大联合培养了法国——欧盟法硕士研究生。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恢复了上海政法学院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硕士点。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9000余人,继续教育在校学生1600余人。现有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副高以上职称占教师总数的35%,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超过教师总数的83%。学院设有应用科学研究院、上海司法研究所、上海市社会心理学会、中国犯罪学研究会预防犯罪专业委员会、东方法治文化研究中心、城市安全研究中心等20余个研究机构。学院出版《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院报为《上海政法学院报》。学院重视开展对外交流与校际合作,先后与美国、法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 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占地面积1078.60亩,“佘山脚下的花园学府”已经形态初显。学院教学设施先进、齐全,现有计算机中心、语音室等基础实验室,以及法学综合实训室、法律诊所、模拟监狱实训室、模拟法庭、刑侦实验室、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室、速录实训室、数字采编、摄影、电视台实训室、公共管理实训室、沙盘模拟实训室等设施。学院自1999年至今一直被评为“上海市花园单位”,蝉联11~15届“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2009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热诚欢迎积极进取、勤奋刻苦、立志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优秀青年报考我院研究生。
                                                                            报 考 须 知
      一、招生计划
     我院现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国家计划、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30名。各专业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在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规模后,根据实际情况再作适当调整。
      二、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1.报考条件
   (1)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和历届大学本科毕业生; (2)本科结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已有两年工作经历的大专毕业生,按同等学力要求报考。同等学力不能跨专业报考。
    2.报名时间和地点:
    2011101031日每天900——2200,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 http://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
http://yz.chsi.cn)的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2011111014日,考生须持网上报名编号以及报名点规定材料,到指定地点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缴纳报考费并现场照相,逾期不再补办。
   
现场确认地点由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办公室指定,具体请考生咨询当地招生办公室。报考我校并在上海参加考试的考生,现场确认地点在上海师范大学。
   
3.报名须知:
   (1)应届生须持所在学校教务部门的介绍信和学生证;
   (2)历届生须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以及人事档案所在单位的介绍信;
   (3)同等学力报名者除持相关证件外,还需出具CET四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并提供本科主干课程4门以上(含4门)成绩;
   (4)考生不得伪造有关证明,在职人员考生不得从其他单位开具同意报考的介绍信。否则取消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直至取消其学籍。
     4.报考类别
     非上海本地户口考生报考非定向培养研究生一经录取即可将户口档案转入本院,毕业后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由研究生与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落实就业单位。
     三、考试时间及地点
    2012年1月(以教育部规定时间为准),考试地点由各报名点另行通知。
     四、其它
    1.凡报考我院或调剂到我院的考生,初试成绩必须达到所报考专业的复试分数线,方可参加复试。其余有关招生问题,参见教育部当年招生政策和规定。
    2.凡初试合格考生,都必须来院参加复试。我院采取差额复试录取方式,不参加复试者不能录取。复试时间及内容另行通知。
    3.以同等学力报考者,经统考初试合格后,还须加试2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的具体科目在复试通知书中注明。
    4.学院将在国家核定的招生规模内,适当录取部分自筹经费研究生,这部分研究生进校后的待遇同计划内招收的研究生。
    5.研究生教学实行学分制,凡修满规定学分即可毕业。
    6.我院不受理考研复习教材的邮寄。
                                                                             招生专业介绍
    一、法学理论(030101)
     本专业包括法理学、法经济学、法社会学三个研究方向。法理学方向主要研究法的一般理论,社会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制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理论、人权理论、立法、司法、行政的基本理论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法律理论问题;法经济学方向主要研究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法律与经济、法律与市场竞争、法律与宏观调控、法律与环境资源等的相互关系,注重研究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经济法律问题;法社会学方向主要研究法社会学的一般理论、法律与城市管理、法律与社会管理等重大社会法律问题。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能够胜任有关立法、政府机关、司法部门、律师、企业、社区等各项法律业务和管理以及高等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法学人才。
     本专业学科带头人都是国内外知名学者,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整齐。近年来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等多项奖励。     
     1、研究方向
     01. 法理学 02. 法经济学 03. 法社会学
     2、招生人数: 10名
     3、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法理学 ④法社会学
     4、参考书目
     ① 《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2007年版。
     ②《法社会学教程》,郭星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③《法经济学》,史晋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④《经济法学》,倪振峰、汤玉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二、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3)
      本专业主要包括行政法治基础理论与应用、部门行政法与科技法、中国宪政与中国政治方向。行政法治基础理论着力回应行政法治理论中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部门行政法与科技法着力回应行政法治实践中的特殊问题;中国宪政与中国政治方向着力于行政法治的宏观环境和宪政文化。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有关立法、政府公务、司法部门、律师机构、管理与经营以及高等法律院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法学人才。
     本专业拥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行政法学学科先后被立项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6)、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2009)、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重点学科(2010),在学校整体学科布局中被确立为第一梯队的“扶强”学科。近年来在科学研究、教材建设、教学成果获奖、省部级优秀教学团队立项、省部级精品课程立项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1、研究方向
     01. 行政法治基础理论与应用 02. 部门行政法与科技法 03. 中国宪政与中国政治
     2、招生人数:10名 
     3、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法理学 ④行政法学
     4、参考书目 ①《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主编,2007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
     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关保英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③《公务员法教程》,张淑芳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④《宪法学》,韩大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⑤《行政学》,张永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三、刑法学(030104)
     本专业涵括了刑法学、犯罪学、监狱学三个研究方向。刑法学主要研究中国刑法的基本理论,包括犯罪通论、刑罚通论、罪刑各论。犯罪学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犯罪学基本原理、刑事政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问题。监狱学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监狱学的基本理论和改造罪犯的一般原理、监狱制度、行刑实践、改造罪犯策略等问题。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胜任刑事法学研究、担任刑事法学教学、从事刑事司法等工作的高级法学人才。
     本专业拥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近几年来,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有关综合治理及中外行刑制度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项目,曾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多项优秀成果奖励。
     1、研究方向
     01.刑法学 02.犯罪学 03.监狱学
     2、招生人数;10名
     3、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法理学 ④刑法学
     4、参考书目
     ①《法理学》(第三版),张文显主编,2007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
     ②《刑法学》(第四版),高铭暄、马克昌主编,赵秉志执行主编,2010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
     ③《犯罪学》(第三版),许章润主编,2007年版,法律出版社出版;
     ④《监狱学基础理论》:贾洛川主编,2009年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上海政法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地址: 上海市青浦区外青松公路7989号求实楼315、317
     邮编:201701; 联系电话:021—39225119(吴老师、冯老师)、39225118(潘老师)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12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创建于1978年,原隶属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2000年划转到北京市,是一所中央与北京市共建的普通高等院校。经过30余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相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高等学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7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73人,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占85%。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2人,北京市科技创新团队10个,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6人,北京市教学名师5人。两院院士闵恩泽为我校终身教授,聘请唐本忠院士等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学校讲座教授。

学校现有10个教学院(系、部)25个本科专业,在校生7263人;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专业5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纳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8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北京市高等学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3个。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现拥有化学工艺、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学、技术经济与管理学等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光机电装备技术、恩泽生物质精细化工、特种弹性体复合材料等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能源工程先进连接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结合北京市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学校搭建了能源清洁转化与利用、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等6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30余项,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及其下属企业科研课题144项;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3项,石油化学工业、机械工业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12项;申报发明专利141项,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公布的SCIEI收录论文近300篇。

一、招生计划

2012年我校共有化学工程、机械工程2个学科招收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各40人共80人左右(仅供考生报名时参考,具体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最终下达给我校的计划为准)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以同等学力报考硕士研究生者应符合如下条件:①报考者从毕业到硕士生录取当年的91应至少达到两年时间;②报考者报名时需有进修过所报专业3门以上本科主干课程成绩证明;③报考者取得复试资格后,复试时再加试两门所报考学科、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三、招生调剂

2012年接收调剂考生,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按教育部录取政策确定并公布。届时,考生请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填写报考调剂志愿。

四、复试

1.招生单位在复试前对考生的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仍有疑问的,考生须按照招生单位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2.笔试科目:科技英语、专业综合知识

3.面试:主要考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专业基础知识及研究方向知识结构。

4.我校根据教育部和北京教育考试院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确定考生进入我校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5.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差额复试。

五、体格检查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时间、地点、要求在复试前见我校研究生招生网站通知。体检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六、录取

1.根据教育部划定的初试合格线以及学校招生计划情况,确定调剂生名单,请参加调剂考生应按指定时间来我校参加复试和体检。

2.按照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根据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七、奖励政策

根据《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从2012级进行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学校统筹各方面的资源,为研究生设置硕士生基础奖学金(或助学金)、优秀硕士生奖学金、硕士生专项奖学金、硕士生助学基金。

1.硕士生基础奖学金(或助学金)和优秀硕士生奖学金评审按照研究生学生手册规定执行。

2.硕士生专项奖学金。

(1)新生奖学金:用于吸引优质生源,奖励985211高校毕业生和高分新生。

(2)学术专项奖学金:用于奖励硕士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参加各类学术竞赛和学术活动等。

(3)校企合作培养奖学金:用于奖励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的国内就读的优秀硕士生。

(4)国际联合培养奖学金:用于资助研究生到国外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进行合作培养。

3、硕士生助学基金。按照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要求,学校、院系和导师为研究生设置教学助理(简称助教”)、管理助理(简称助管”)和研究助理(简称助研”)岗位(统称为三助岗位),并发放相应的助学金。

八、招生咨询

1.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清源北路19号;邮政编码:102617

电话:010-81292110(胡红老师)81292045(刘卫国老师)

邮箱yanzb@bipt.edu.cn

网址:http://www.bipt.edu.cn

2.招生领域联系方式

招生领域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化学工程领域

赵如松

 

010-81292124

010-81292969

Zhaorusong@bipt.edu.cn

Gukai@bipt.edu.cn

机械工程领域

陈家庆

 

010-81292134

010-81292136

Jiaqing@bipt.edu.cn

Lifeng@bipt.edu.cn

九、来校交通

学校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京开高速公路大兴段西侧,五环路黄村出口南侧,交通便捷。学校分清源校区和康庄校区,两校区间距离3公里左右。

(1)乘公交车:乘456路在清源北路站下车;乘410路、610路、631路、9376路、968路、957路,在清源西里下车后,向北第一个路口向西转即到学校清源校区。北京西站乘5路、14路、205路、46路、706路等公交车均可到校。

(2)乘地铁:乘坐地铁大兴线可在清源路站下,向北第一个路口沿清源北路向西即到学校清源校区。

(3)自驾车:开车可从京开高速路黄村出口驶出,右转沿清源路行驶至兴华大街右转,向北行驶200第一个路口左转即可到达;从五环兴业路(黄村)出口驶出,沿兴业大街行至清源北路左转即可到达。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宗旨是一切为了考生,欢迎来函来电垂询。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和广大考生对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关注、理解和支持!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踊跃调剂报考!


招 生 专 业 目 录

 

学院、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01化学工程学院(085216 化学工程)

40

 

 

清洁石油化工

 

101政治;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01化工原理或80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或803物理化学

④中任选一门

生物质化工与环境友好精细化学品

 

化工过程强化与新工艺

 

石油化工新材料

 

能源清洁利用与转化

 

002机械工程学院(085201机械工程)

40

 

 

水下连接工艺与设备

 

101政治;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20流体力学或830材料力学或840工程力学844机械原理或868机械设计或833机械设计基础或823控制工程基础或838油气储运工程综合(I)839油气储运工程综合(II)971机械工程专业综合

④中任选一门

焊接装备自动化与智能化

 

高效油气水多相分离技术与设备

 

过程流体装备设计与减振降噪技术

 

光电检测与机器人应用技术

 

应用摩擦学与表面工程技术

 

机械产品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