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中国航空研究院2013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航空研究院创建于60年代初,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所属的前瞻性、整体性、基础性航空高科技研发中心,是国家授权可以在政府间科技合作框架下从事航空科学技术国际合作的科研事业机构。中国航空研究院设在北京,下辖32家科研院所,分布在全国各地,其技术领域涵盖了飞机总体、流体动力学、结构强度、航空动力、航空电子、飞行控制、航空机电、机载武器、飞行试验、综合保障等专业技术和航空制造、航空材料、测试、信息化、标准、计量、可靠性、环境、情报等专业。

中国航空研究院是国务院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二级学科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9个、二级学科点2个,负责学科建设、监管研究生教育和学位授予工作。中国航空研究院所属24家培养单位,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

     2013年共招收博士生25名,硕士研究生173名。各单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汇总见下表。

具体招生情况见各培养单位招生简章。

 

附1:中国航空研究院201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培养单位

学科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培养单位所在地、联系人

备注

中国航空研究院北京本部

082501飞行器设计

1

北京;

联系人:马飞

联系电话:

(010)84927669

使用82901代码招生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

1

河南洛阳;

联系人:王洁            

联系电话:

(0379)63385414

 

082501飞行器设计

2

中国航空研究院601

082501飞行器设计

2

沈阳;

联系人:杨春伟

(024)86368289

 

中国航空研究院603

082501飞行器设计

2

西安;

联系人:袁晶

(029)86832004

 

中国航空研究院606

082502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1

沈阳;

联系人:姚原冬

(024)24281125

信箱:606edu@163.com

使用82901代码招生

中国航空研究院611

082501飞行器设计

1

成都:

联系人:汪亮

(028)85509469
单位网站:***

 

中国航空研究院六一三所

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

1

河南洛阳;

联系人:徐贺           

联系电话(037963327094

使用82901代码招生

中国航空研究院618

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

4

西安;

联系人:袁丽珊

(029)88398163

单位网站:WWW.FACRI.COM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8

北京;

联系人:佘冬苓

(010)62496187

单位网站:www.biam.ac.cn

 

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1

北京;

联系人:部昱晖

(010)85701258        

单位网站:***

使用82901代码招生

082503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082501飞行器设计

1

西安;                 

联系人:党鹏;             联系电话:(029)86837470

使用82901代码招生

 合计

25

 

 

 

附2:中国航空研究院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培养单位

学科专业代码名称

招生人数

招生所在地、联系人

中国航空研究院北京本部

082501飞行器设计

0

北京                      联系人:马飞

联系电话:(01084927669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080300光学工程

14

河南洛阳           

联系人:王洁           

联系电话:(037963385414

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

082501飞行器设计

082502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

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

5

北京;
联系人:王艳秋
联系电话:01068380407
Email
pei_zs@126.com

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

9

北京;                 

联系人:王春燕;         

联系电话:(010)62462057         Emailswallowang.2000@163.com

0803光学工程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中国航空研究院601

082501飞行器设计

6

沈阳

联系人:杨春伟

联系电话:(02486368289

中国航空研究院602

082501飞行器设计

6

江西景德镇,

联系人:黄春宁

联系电话:0798-8465578

82502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中国航空研究院603

081103系统工程

9

西安

联系人:袁晶

联系电话:029-86832004

082501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空研究院606

082502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8

沈阳;                

联系人:姚原冬;         

联系电话:(024)24281125         电子信箱:606edu@163.com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082502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12

湖南株洲;                  联系人:李小琳;          

联系电话:(0731)28590076        

中国航空研究院609

082504人机与环境工程

6

南京

联系人:马东来

联系电话:(02551819157

邮箱:ma_donglai@163.com

中国航空研究院610

82502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6

湖北襄阳;

联系人:王纯刚,

联系电话:0710--3101063

082504人机与环境工程

中国航空研究院611

081103系统工程

7

成都:
联系人:汪亮;
联系电话:(02885509469
单位网站:***

082501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空研究院六一三所

080300光学工程

9

河南洛阳            

联系人:徐贺           

联系电话:(037963327094

081103系统工程

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空研究院618

080401精密仪器及机械

10

西安;          

联系人:袁丽珊;   

联系电话:         029-88398163     

单位网站:WWW.FACRI.COM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12

北京;                

联系人:佘冬苓;         

联系电话:(010)62496187         单位网站:www.biam.ac.cn

080102固体力学

中国航空研究院623

080104工程力学

6

西安;             

联系人:王玲;         

联系电话:(029)88268323         邮箱:hkb623@vip.163.com

中国航空研究院624

082502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11

成都                 

联系人:史涛;          

联系电话:(028)83017662

单位网站:***

082503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11

北京;                 

联系人:部昱晖;          

联系电话:(010)85701258         单位网站:***

082503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中国航空研究院626

080103流体力学

3

沈阳;

联系人:刘振德;

联系电话:(02486521904

单位网站www.avicari.com.cn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

080103流体力学

3

哈尔滨;

联系人:黄宇辉

联系电话:(045187570162;网站:www.avicari.com.cn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六二八研究所

120502情报学

2

北京

联系人:于莹:

联系电话:13811866525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

7

西安;                 

联系人:党鹏;             联系电话:(029)86837470        

082501飞行器设计

082502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中国航空研究院631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

西安;
联系人:韩俊杰 袁薇;
联系电话:029-88151228
单位网站:
***

083500软件工程

070102计算数学

中国航空研究院640

082501飞行器设计

2

上海;联系人:李雁
电话:(02154108606-425
单位网站:***

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

 合计

173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简介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始建于19786月,其前身为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由原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与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合并组成,19834月经中共四川省委批准更名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科研教学实力最强的综合性人文和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肩负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在四川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为四川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98211月,经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批准,成立研究生部(20073月,经四川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更名为研究生学院),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备案,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国内较早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单位。目前我院已拥有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和中国语言文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是全国除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外第三家非高等院校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授予单位。现招收中国哲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政治学理论、中共党史、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社会学、文艺学、新闻学、专门史、农业经济管理共15个专业的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学生达300多人,招生规模在西南地区科研单位中名列前茅,在全国地方社科院中位居第二。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院的研究生教育已形成了以下的特色: 

  地方社科院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唯一。

  科研实力强,立项课题多,学术交流广,学生参与课题机会多。

  奖助学金覆盖面较广,奖励种类多(含科研成果、核心期刊及考博奖励等)。

  师资雄厚,师生比高,个性化培养模式。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门类较全,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型学位兼有。

  百花潭畔,一环路内,人文荟萃,区域优势佳。

  毕业生就业率高,用人单位评价好。

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院与四川农业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2009年,经省人事厅批准,成为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先后与西南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达成联合培博士后协议。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院已形成了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以及管理学等较全的学科门类,并涌现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区域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现代农业产业等一大批重点学科及热门学科;我院的研究生教育既注重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又重视社会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这样使得我院培养的研究生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具备了相当强的实际动手能力。我院的研究生教育现已初步形成了从招生录取、教学培养、学位授予到就业指导等一整套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机制,建立起了适合于我院特色的学科建设与学位教育统一、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统一、课题研究与教学实习统一、学术梯队与师资培养统一、科研考核与教学考核统一的办学模式。截止20127月,共授予硕士学位957人,还培养出了一大批学有所成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这些高级专门人才学成后分赴各条战线,迅速成长为深化理论探索、促进学术研究、推动经济建设、带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

二、招生章程

(一)培养目标

我院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391,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6)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7)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的考生须符合上述(1)—(6)的条件之外还须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8)报考法律硕士(法学)的考生须符合上述(1)(6)的条件之外还须在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的(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三)报名程序及报名日期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具体办法由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公布。

91起,考生可登陆我院网站(http://www.sass.cn)或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阅我院招生专业目录,选择报考志愿;考生应正确抄录我院的招生单位名称及代码、拟报考的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及初试科目的代码及名称(详见第12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1、网上报名日期:20121010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应届本科生预报名时间为2012925929(每天900-22:00)。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2、现场报名日期:201211101114考生持本人的毕业证和身份证(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身份证)到本人所在省级招办指定报考点确认报名信息,并进行现场照相、交纳报名考试费,逾期不再补办。

报名日期若有变动,以教育部规定的时间为准,请考生随时关注研招网首页。

)报名地点

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在网报时选择本人所在省(区、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网报后按规定时间到所选报名点进行数码照相,缴费,签名确认。

(五)资格审查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工作仍然采用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相结合。为简化报名程序,方便考生报名,考生资格审查将由招生单位在复试阶段进行,对于不符合报名条件或在报考时弄虚作假,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经发现,无论进入招生工作的哪一环节,招生单位均有权取消其复试和录取的资格。

(六)初 试

1准考证的打印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参加初试。请考生登录研招网关注下载打印准考证的时间。

2、初试日期和时间:请考生关注研招网站,以教育部规定的考试时间为准,一般在1月上旬。不在教育部规定日期举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3、初试科目:详见第12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4、初试地点: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在本人报名所在的省(区、市)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参加考试。

(七)复 试

1、复试是入学考试的重要环节,是对初试达到参加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熟练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践技能以及在初试中暴露出来的知识缺陷等方面进行的进一步的考查。

2、招生单位在复试前对考生的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仍有疑问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方可录取。

3、我院以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复试分数线为标准,对上线考生进行专业课笔试、面试、实践技能的考核,以及英语听力及口语的测试。

4对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除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外),复试时,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

5、复试科目及参考书详见我院招生简章考试范围栏。

6、复试办法由我院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制订,并事先在我院网站上公布;复试时间一般在四月中下旬,请关注我院网站。

(八)体检

硕士研究生体检工作我院在复试阶段组织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及《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执行。

(九)录 取

 1、我院在经过复试和政审后,根据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录取名单。

2、我院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均为自筹或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委托培养硕士生被录取前,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和拟录取为委托培养硕士生的考生之间,必须签定委托培养合同。

 3、应届本科毕业生被录取后,在新学期报到时必须交验毕业证和学位证书,若本科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取消其录取资格。

(十)培养和就业

1、学习年限

我院培养的硕士生均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2、毕业生就业

我院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均为自筹或委托培养研究生。根据教育部、国家发计委、人事部的有关规定:科研机构招收的研究生均列入国家委培及自筹计划 毕业后,委托培养硕士生回委托单位就业;自筹经费硕士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以上规定如与国家教育部下达的2013年招生文件有不一致之处,以国家教育部文件为准。

(十一)学费和住宿费

学费:每生每年6500元;住宿费:每生每年800—1000元。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目录说明

 

一、2013年我院拟面向全国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73(含推荐免试生名额),专业学位研究生53名。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我院。具体招生规模数,以教育部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本简章刊登的各学科、专业招生名额将根据国家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再进行调整。

、我院各专业均接收应届本科毕业推荐免试硕士生,推免生必须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期限内到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并在接收时来我院参加复试。接收推免生的工作于每年9月上旬开始,10月上旬截止。请登录我院网站关注推免生复试信息。我院各学术型专业接收推免生的名额最多不超过2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接收推免生的名额最多不超过10人。热忱欢迎全国各高校中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填报我院。

三、初试科目的设置及分值

(一)学术型研究生

按照教育部编制专业目录的统一要求,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除专门史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13历史学基础;各科目试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外,其他各学科专业考试科目均设置四个单元(即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各科目试题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具体考试科目详见下页我院招生专业目录。其中,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313历史学基础均为国家统一命题;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由我院自行命题。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

我院设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含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的设置总体上按照与学术型研究生招生科目对应,分值相等,内容区别的原则进行设置,设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共四个单元。其中,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采用与学术型专业相同的统考试题,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分别选用各自的全国联考试题(分值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具体考试科目详见下页我院招生专业目录。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单位代码:89101   联系部门:研究生学院招生办

电 话:(028)87012090  传真:(02887044303

联系人:老师   我院主页:http://www.sass.cn

招生办E-mail信箱:89101@***

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155   邮政编码:610071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初试科目

复试及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010102中国哲学

01道家、道教哲学

02佛教哲学             

03管理哲学

04中国发展哲学

0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哲学原理

④801中国哲学史

复试科目:西方哲学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中国文化导论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020202区域经济学

01区域经济发展与管理

02区域可持续发展

03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

    04西部大开发理论与实践

05 灾难学研究

 

6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2西方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复试科目:区域经济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政治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020204金融学

01 投融资研究

02  地方金融研究

03  资本(产权)市场研究

04  货币政策研究

05  国际金融研究

 

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2西方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复试科目:货币金融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财政学

     服务经济学

020205产业经济学

01工业经济研究

02现代企业组织与经营管理研究

03现代服务业研究

04股份制与资本营运研究

6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2西方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复试科目:产业经济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企业管理

     国民经济管理学

 020207劳动经济学

01 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理论及政策研究

02劳动关系与劳动政策研究

03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04社会保障理论及政策研究

 

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2西方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复试科目:劳动经济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管理学

     社会保障

    030105民商法学

    01公司法律制度研究

02物权法律制度研究

03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研究

04信托法律制度研究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2法学综合(法理、刑法、民诉)

④803民商法学

 复试科目:公司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物权法

     合同法

030107经济法学

    01证券法律制度研究

02现代企业法比较研究

03市场竞争法律制度研究

04环境与资源法研究

 

 

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2法学综合(法理、刑法、民诉)

④803民商法学

 复试科目:证券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公司法

     合同法

030201政治学理论

01 政治学理论

02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03政党政治

04基层治理

6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3政治学原理

④804政治思想史

 复试科目:政治制度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中共党史

 

 

030204中共党史

01毛泽东思想研究

0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03中共党史、党建研究

04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研究

05 中国共产党政策理论

研究

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3政治学原理

④804政治思想史

 复试科目:中共党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毛泽东思想

②中共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0302Z1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

 01公共管理

02公共政策

 

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3政治学原理

④804政治思想史

复试科目:公共管理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管理学原理

     公共政策学

030301社会学

01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研究

02城乡社区发展研究

03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学研究方法

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4社会学原理

④805社会学研究方法

复试科目:国外社会学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调查方法

 035101 法律(非法学)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2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

④498法硕联考综合

(非法学)

 复试科目:法理学

 同等学力不加试

 035102 法律(法学)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3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

④497法硕联考综合

(法学)

复试科目:法学综合(含法理学、民法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刑法学

     民法学

 

 050101文艺学

01文艺美学

02文艺评论

03当代文艺思潮

 04中国当代小说与影视研究

05文艺心理学

06文艺理论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5中国文学史

④806中外文论

复试科目:文学概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中国文学批评史

     文学评论

 050301新闻学

    01当代媒体报道研究

02新闻传播理论研究

03中国发展新闻学研究

04网络传播及新媒体研究

05文化产业研究

1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6新闻传播理论

④807新闻业务

复试科目:新闻传播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文史基础知识

     中外新闻史

 0602L3专门史

    01中国文化史研究

02中国艺术史研究

0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3历史学基础

复试科目:中国文化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西方史学概论

     历史文献选读

120301农业经济管理

01农村经济理论与政策                          

02区域规划与农村社区发展

03农村生态环境

04农村金融                     

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8管理学原理

复试科目:农业经济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西方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2013年各专业初试科目及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010102中国哲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701
哲学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月版。


    801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月版。


    
    
复试科目:西方哲学史


    
参考书目:《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中国文化导论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参考书目:《中国文化导论》,李宗桂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刘文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20202
区域经济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802
西方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微观部分、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复试科目:区域经济学


    
参考书目:《区域经济学》,郝寿义、安虎森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参考书目《政治经济学》,(含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发展经济学》,谭崇台主编,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020204金融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802
西方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微观部分、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复试科目: 货币金融学
    
参考书目: 《货币金融学》,郝军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2月出版或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财政学服务经济学


    
参考书目: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020205
产业经济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802
西方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微观部分、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复试:产业经济学


    
参考书目:产业经济学》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企业管理国民经济管理学


    
参考书《现代企业管理》,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②《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020207劳动经济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802
西方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微观部分、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复试:劳动经济学


    
参考书目:劳动经济学》,杨河清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月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管理学  社会保障


    
参考书《管理学原理》,杨文士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社会保障学》,郑功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030105
民商法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702 法学综合(法理、刑法、民诉)


    1
.《法理学》(第4版),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刑法学》(第4版),张明楷,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3
.《民事诉讼法》,江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803 民商法学


    1
.《民法学》(第3版),王利明等,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2. 《商法学》(第4版),施天涛,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复试科目:公司法


    
参考书目:《新公司法论》,周友苏,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物权法合同法


    
参考书目:《物权法教程》,侯水平等,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合同法》(第5版),崔建远,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030107经济法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702 法学综合(法理、刑法、民诉)


    1
.《法理学》(第4版),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刑法学》(第4版),张明楷,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3
.《民事诉讼法》,江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803
民商法学


    1
.《民法学》(第3版),王利明等,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2. 《商法学》(第4版),施天涛,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复试科目:证券法


    
参考书目:《新证券法论》,周友苏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公司法合同法


    
参考书目:《新公司法论》,周友苏,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合同法》(第5版),崔建远,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030201
政治学理论


    
初试业务课科目:


    703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2000年以来公开出版的任一通行版本的教科书或学术专著。
   


    804
政治思想史


    
《政治思想史》,2000年以来公开出版的任一通行版本的教科书或学术专著。
  
   
复试科目:政治制度史


    
参考书:《政治制度史》,2000年以来公开出版的任一通行版本的教科书或学术专著。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中共党史


    
参考书:《当代西方政治思潮》,2000年以来公开出版的任一通行版本。

            《中共党史》2000年以来公开出版的任一通行版本。


   


     030204
中共党史


    
    
初试业务课科目:


    703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2000年以来公开出版的任一通行版本的教科书或学术专著。
    


    804
政治思想史


    
《政治思想史》,2000年以来公开出版的任一通行版本的教科书或学术专著。
      


    
复试科目:中共党史


    
参考书:《中共党史》,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参考书目:《毛泽东思想概论》,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0302Z1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


    
    
初试业务课科目:


    703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2000年以来公开出版的任一通行版本的教科书或学术专著。
   


    804
政治思想史


    
《政治思想史》,2000年以来公开出版的任一通行版本的教科书或学术专著。
  


    
复试科目:公共管理学


    
参考书:《公共管理学》,王乐夫、蔡立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管理学原理公共政策学


    
参考书目:《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公共政策学》,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030301社会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704
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05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风笑天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复试科目:国外社会学史


    
参考书目:《国外社会学史》,贾增春主编,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社会学概论社会学调查方法


    
参考书: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035101
法律(非法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初试科目全部由国家统考和联考,由国家统一命题。


    
复试科目:法理学

 

参考书目:《法理学》(第4版),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同等学力不加试


    

 

035102法律(法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初试科目全部由国家统考和联考,由国家统一命题。


    
复试科目:法学综合(含法理学、民法学)

 

参考书目《法理学》(第4版),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民法学》(第3版),王利明等,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刑法学 民法学

 

参考书目《刑法学》(第4版),张明楷,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民法学》(第3版),王利明等,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050101
文艺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705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806
中外文论
    

   参考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相关通行版本。
    


    
复试科目:文学概论


    
参考书目: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中国文学批评史文学评论


    
参考书: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050301
新闻学


    
初试业务课科目:


    706
新闻传播理论


    1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07
新闻业务


    1
.陈焕仁:《当代媒体新闻报道》,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
.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李良荣等著:《当代西方新闻媒体》(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复试科目:新闻传播综合

 

参考书: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文史基础知识中外新闻史


    
参考书参考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0602L3
专门史


    
初试业务课科目:


    
初试科目全部统考,由国家统一命题。


    
复试科目:中国文化史


    
参考书目:《中国文化史》,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西方史学概论历史文献选读


    
参考书目: 《西方史学史》,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中国历史文选》,相关内容任一通行版本。
    


    

 

120301农业经济管理


    
初试业务课科目:


    808
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杨文士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复试科目:农业经济学


    
参考书目:《农业经济学》(第二版),李秉农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参考书目: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发展经济学概论》,谭崇台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天津农学院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天津农学院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计划

2013年我校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120名(含国家计划和自筹经费)。各专业的招生人数,在学校宏观控制下,依照生源情况相互调剂。专业目录所列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最后招生计划数以国家下达计划为准。

我校注重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就业率达100%,就业去向多为地方性高校、国有企业、大型私有企业及政府机关。

二、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831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可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作为我校自筹经费硕士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21114)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391,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英语达到国家四级或具有相当四级水平,并通过八门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考试,在复试时加试2门所报专业本科主干课程 );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三、考试科目与考试大纲

(一)初试考试科目: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编制工作的通知》,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采用教育部考试管理中心命题的全国统一考卷;610数学、611化学、801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802动物生理与生物化学、619普通动物学、804水域生态学、620鱼类学、806海洋生态学,选用我校自命题试卷。

     复试科目参见《天津农学院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考试大纲:请考生关注我校网站与研究生主页

四、报名

考生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3年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20121010-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预报名时间为2012928929(每天900-22:00)。

2.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中国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缺额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3考生须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招生单位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暂行)》进行处理。

(二)现场确认:所有考生(含推免生、研究生支教团和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201211101114。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依照报名所时选报考点,到指定的地点现场确认。

2)考生提交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已经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4)考生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五、初试

(一)20121225-201317,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密码登录中国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为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三)初试日期和时间

初试日期:20131516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四)初试科目: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15上午

15下午

16上午

16下午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六、资格审查:

我校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请考生务必在进行网上报名前,详细阅读教育部规定,对照我校对考生的报考条件要求,自审确认考生本人符合报考条件,否则,造成不予复试、取消录取资格等后果完全由考生个人承担。

七、复试、录取:

复试时间为20134月初至5月初,将依照2013年国家研究生复试工作基本要求及我校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办法安排,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必须参加并通过复试方可被录取,复试内容包括:英语笔试、专业笔试、综合面试(含外语口语)等。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对符合复试基本要求的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与报考专业相关的两门本科主干课程(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备注栏),加试科目不及格,不得参加复试。

体检在复试阶段进行,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并且无传染病。凡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八、毕业生就业

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招生单位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九、注意事项

1. 硕士研究生报名实行网上报名,考生注意网报时间,及时完成网上报名,并按指定时间到所选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确认报名信息。

2. 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只填写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录取进校后再进行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

3. 各学科导师简介,请登录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主页(http://yjs.tjau.edu.cn)点击导师工作-->导师风采页查询。

4. 考生报名时应认真了解报名须知,如实填写相关内容,如发现考生填写虚假材料,后果自负。

5. 考生在网上报名及现场报名时,必须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完整填写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便于联系考生及后续材料寄送。

6.考生请于初试结束后保管好准考证及其他材料,供复试资格审核及录取通知领取。

7.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户口迁移实行自愿原则。部分城市落户要求研究生毕业生户口迁出地为毕业院校所在地,不迁移户口的考生就业时由于户口问题而影响就业的,我校不承担责任。

8. 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9.我校招生相关信息将及时在网上发布,请考生注意查询

招生单位代码:10061;单位名称:天津农学院

天津农学院:http://www.tjau.edu.cn

天津农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http://yjs.tjau.edu.cn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天津农学院页面:

http://yz.chsi.com.cn/sch/schoolInfo--schId-677414.dhtml

六、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2号天津农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邮政编码:300384   咨询电话:022-23785573   E-mail tjauyzs@126.com

人:老师

 

天津农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竭诚为考生提供详尽的咨询。 

天津农学院2013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单位代码:   10061           单位名称:    天津农学院          联 系 人:   杨老师

    话:(02223785573     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2  邮政编码:   300384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001农学系

(拟计划招生人数30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0数学或611化学

801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复试科目:

①笔试:

A外语

B作物育种学总论或作物栽培学概论或者农田水力学任选其一

②综合面试:外语+专业技能+综合知识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遗传学

②作物栽培学

③作物育种学

④土壤学

⑤水力学

⑥工程水文学

0901 作物学

 

0901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01作物优质栽培理论与技术

崔晶、吴锡冬、王松文、王鹏文

02作物生长环境

田秀平、刘惠芬、孙书洪、王仰仁、卢树昌

090102 作物遗传育种

 

01饲用作物遗传改良

孙守钧、刘惠芬

02植物细胞工程育种

裴忠有

03特种玉米遗传育种

王鹏文、吴锡冬、王国琴、向春阳

04水稻品质(食味)改良研究

崔晶、王松文

05作物抗逆分子基础

谢晓东

 

 

 

 

002园艺系

(拟计划招生人数25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0数学或611化学

④801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复试科目:

笔试:

A外语

B果树学(果树栽培和果树育种学)

综合面试:外语+专业技能+综合知识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土壤学

遗传学

090201果树学

 

01果树资源研究与利用

阎国荣、高梅秀、刘玉冬、李树和

02果树生物技术

任志雨、孙振久、彭立新、杨静慧

03果树抗逆研究与应用

史燕山、孙世海、骆建霞、王丽娟

04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

王学利、王远宏

 

 

 

 

003动物科学系

(拟计划招生人数30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0数学或611化学

802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复试科目:

①笔试:

A外语

B家畜传染病学或食品工艺学

②综合面试:外语+专业技能+综合知识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动物生理学

②兽医病理学

0906 兽医学

 

090601基础兽医学

 

01动物生长调控与生理学

洪中山、王文杰

02新兽药研究

李存、张国伟、秦顺义

090602预防兽医学

 

01动物疫病诊断与控制

杨百亮、贾英科

02动物分子病原学与免疫学

马吉飞、杨建德,付旭斌

03兽医生物技术与疫苗

金天明、杨保收、李守军

090603临床兽医学

 

01小动物疾病学

马文芝,李富桂

02 动物胚胎与转基因工程

郭宏、郝志明,宋桂敏

0906Z1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与营养学

 

01动物性食品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

张学炜、郭亮、马俪珍、闫师杰

02动物性食品品质特性及控制

刘金福

 

 

 

 

004水产科学系

(拟计划招生人数35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9普通动物学

804水域生态学

复试科目:

①笔试:

A外语

B鱼类增养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营养与饲料学任选其一

②综合面试:外语+专业技能+综合知识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普通动物学

②水生生物学

0908 水产

 

090801水产养殖

 

01水产动物增养殖学

邢克智、Jae-Yoon JO(赵载润)、张树林

02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乔秀亭、白东清、魏东

03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

王晓梅、陶秉春

04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与免疫学

杨广、郭永军

090803渔业资源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20鱼类学

806海洋生态学

01渔业资源保护与环境修复

周文礼、郭立、王茜

02渔业资源管理

陈成勋、王茜

03渔业生物学与种质资源

孙敬锋、陈成勋

 

 

 

青海民族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招生专业及学习形式

2013年我校拟在5个一级学科和40个二级学科专业面向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具体招生人数,最终以教育部批准的计划为准)。

我校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外,均须脱产学习。

    

三年(部分优秀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831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21114)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391,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凡允许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接收推免生。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报考我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的考生应选择青海省招办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3年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20121010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预报名时间为2012928929(每天900-22:00)。

2.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招办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能填报一个专业。

2)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3)考生(含推免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对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我校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暂行)》进行处理。

4.国家按照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对于一志愿报考我校,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范围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定向或委托培养方式),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5.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二、所有考生(含推免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201211101114。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地点

报考我校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的考生必须到青海省招办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确认报名。其他考生到本人网报时选择的报考点进行确认报名。

2.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到报考点指定的地方进行现场确认。

2)考生提交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已经取得的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4)考生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考生报考资格审查

我校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我校将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再准予考试。

在审查考生资格时,发现伪造证件情况时,将扣留伪造证件。

   

一、20121225-2013年1月7,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三、初试日期和时间

20131516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四、初试科目

15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

15下午  外国语

16上午   业务课一

16下午   业务课二

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五、考生在每科考试开考15分钟后不得入场。初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具体出场时间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规定,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六、考生初试成绩将于20133月中旬左右在我校研究生工作部网页予以公布。

   

一、我校在复试前对考生的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存有疑问的,我校将按规定要求考生在限期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二、复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方式由我校另行通知。复试工作一般于每年的4月中旬至4月底期间开展。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时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三、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为准)报考的考生(除法律(非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硕士外),复试时,至少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

四、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我校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五、少数民族地区仅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中所列的民族自治区域。考生的少数民族身份网报时应如实填写,现场确认后不得更改。

六、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线由教育部来划定,一般于3月底或4月初公布。我校根据教育部划定的进入复试基本分数线要求,按一定比例进行差额复试。

   

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由我校按教育部录取政策确定并公布。届时,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志愿。

   

考生体检工作由我校在复试阶段组织进行。体检须在我校指定的医院进行,并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提出体检要求。

   

我校将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按照国家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有关政策规定,并依据考生入学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成绩,以及结合思想政治表现、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拟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拟录取为委托培养、自筹经费培养的硕士生,须在录取前与我校签订定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培养的合同或协议书。

    

一、根据教育部招生文件的规定,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

二、我校不办理参考书目邮购事宜,各位考生可到当地书店或在网上自行购买。

三、考生应随时关注我校网站http://www.qhmu.edu.cn),我们会及时将有关招生信息在网页上予以公布。

四、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

五、本简章与教育部文件有冲突部分均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单位概况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西安热工院,英文名称为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英文缩写为TPRI)是原国家电力公司直属的唯一从事发电厂热能动力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机构。电力体制改革后,西安热工院成为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控股,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参股的有限公司。

西安热工研究院科技队伍实力雄厚、技术过硬、作风顽强,试验设施和实验设备先进齐全。拥有国家发改委设立的电站锅炉煤清洁燃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设立的国家能源清洁高效火力发电技术研发中心,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设立的技术创新中心、安全生产评价中心,国家科技部设立的煤基清洁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组建的陕西省燃煤电站锅炉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设17个专业技术部门,长期以来以提高火电机组安全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提高能源转化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为目标,致力于清洁煤发电技术、火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技术、火电机组自动控制技术、电厂化学水油处理技术和节水技术、电站金属材料技术、火电机组辅机技术以及电站建设相关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开发与技术服务;在北京、苏州设有分公司;院内还设有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工作站;同时是国家级4个专业技术标准委员会(含分委会、标准工作组)、电力行业7个专业技术标准委员会、电力行业5个归口质量检测中心以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4个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热力发电》的主办单位。

作为国家级电力科研单位,西安热工院在承担国家科研项目、研究水平、成果数量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历年来已完成国家各部委、中-外合作及重大科技攻关科研项目40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80余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90余项;制、修订国家及电力行业标准达400余部;编、著并出版专著80余部;获国家专利250余项;获软件著作权60余项。

 西安热工院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获得“热能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1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西安热工院以其基础设施完善、实验设备精良、国家级重点课题多,研究经费充足及国际交流合作广泛等优势,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和良好的学术氛围。研究生论文工作通常与重大或前沿性的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充裕的师资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

二、招生计划

2013年西安热工院计划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1人,实际招收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毕业人员。

四、报名方式

2013年研究生招生实行网上报名,报名办法按照教育部和陕西省有关文件规定及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公告》执行,西安市考生必须在西安工业大学报名点报名、考试,外地考生就近报名、考试。

五、其他

西安热工院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属国家计划、学术型,学制两年半,毕业后留院工作或参加双向选择就业;就读硕士研究生全部属于公费生(免缴学费),且享有生活补贴、伙食补贴和部分职工福利待遇;热忱欢迎985211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具有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报考我院硕士研究生。

六、报名及联系信息

单位代码:82304             

单位名称: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址:西安市兴庆路136    邮编:710032

联 系 人: 教育培训部   常旭红  栗淑华 

    话:029-82102175          传真:029-82102133

电子邮件:yjs@***

    址:http://www.***

附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研究方向

导师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清洁燃烧与污染控制

 

 02电站锅炉安全与经济运行研究与煤特性研究

 

 

03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

 

 

04电站风机节能技术

 

 

 05核电汽轮机性能计算方法研究

 

 

 06火电机组节能降耗技术研究

 

 

 07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振动故障诊断

 

 

08热力叶轮机械部件振动与强度

 

 

 09机组运行优化功能的研究开发

 

 

 

 

 

 

 

王月明

 

 

 

 

周虹光

张广才

晋中华

 

牛国平

何育东

 

 

董康田

 

 

 朱立彤

 

 

 

 

施延洲

 

 

 

张学延

 

 

 

肖俊峰

 

 

 

王智微

 

 

 

 

 

11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西安交大试题: 805工程热力学或813传热学或843流体力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西安交大试题: 805工程热力学或813传热学或843流体力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西安交大试题: 805工程热力学或813传热学或843流体力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西安交大试题: 805工程热力学或813传热学或843流体力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西安交大试题: 805工程热力学或813传热学或843流体力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西安交大试题: 805工程热力学或813传热学或843流体力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西安交大试题: 805工程热力学或813传热学或843流体力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西安交大试题: 805工程热力学或813传热学或843流体力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西安交大试题: 805工程热力学或813传热学或843流体力学

 

 

研究方向

导师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10锅炉节能监督

 

 

 

11火电厂腐蚀与防护

 

 

12在线化学仪表

 

 

13火电厂废水处理

 

 

14提高火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技术研究

 

 

 

15远程辅助诊断软件平台的研究开发

 

 

 

 

16电站仿真技术

 

 

 

 

 

 

17新能源发电控制技术

 

 

 

 

18电站管道应力分析与支吊架优化设计

 

党黎军

 

 

 

曹杰玉

 

 

 王广珠

 

 

杨宝红

 

 

 任志文

 

 

 

 

 

王智微

 

 

 

 

 

薛建中

 

 

 

 

 

 

褚孝国

 

 

 

 

 

 康豫军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西安交大试题: 805工程热力学或813传热学或843流体力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武汉大学试题: 900分析化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武汉大学试题: 900分析化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武汉大学试题: 900分析化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全国联考试题: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或西安交大试题:811自动控制原理与信号处理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全国联考试题: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或西安交大试题:811自动控制原理与信号处理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全国联考试题: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或西安交大试题:811自动控制原理与信号处理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全国联考试题: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或西安交大试题:811自动控制原理与信号处理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西安交大试题: 816工程力学

 

备 注

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

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招生计划

一、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

2013年我校拟计划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约400(具体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最终下达给我校的计划为准)。在校学习年限为3年。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2013年我校拟计划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00(具体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最终下达给我校的计划为准)。在校学习年限为3年。

*      报考条件

一、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21114)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以同等学力报考硕士研究生者应符合如下条件:

1 报考者从毕业到硕士生录取当年的91应至少达到两年时间;

2 报考者报名时需有进修过所报专业3门以上本科主干课程成绩证明;

3 报考者取得复试资格后,复试时再加试两门所报考学科、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允许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研究生)。

(四)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五)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六)石油工程学院各学科专业均仅限理工科学生报考。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一)报名参加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与工程硕士中项目管理领域除外)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各项条件;

(二)报名工商管理硕士(MBA)与工程硕士中项目管理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上述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中的(一)、(二)、(四)、(五)各项的要求;

2、报考年限及工作经验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从毕业到硕士生录取当年的91,应达到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2)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的人员从毕业到硕士生录取当年的91,应达到五年或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3)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从毕业到硕士生录取当年的91,应达到两年或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三)085219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仅限理工科学生报考。

*      报名地点和时间

考生报考我校时,陕西省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社会考生应在我校报名,外省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社会考生可在当地或来我校报名,报名和参加初试须在同一地点。报考工商管理硕士考生必须到我校进行现场确认报名以及参加考试。

我校是陕西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社会报名点,陕西省无院校报名点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工作或户口在陕西省的社会考生(考生须出具相应的证明材料)可选择我校完成报名手续。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

网上报名从2012101031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时间为201292829日。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报名。

在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时间为2012111014日(如有变化,以教育部规定为准)。程序如下:

1、考生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我校办理确认手续;

2、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有关证件,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3、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4、报考点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      考试

1、考试时间:20131516

2、考试科目: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共四门。

3、考试地点:由考生所在报名点安排。

 

2013年研究生报名、考试、招生相关政策及时间安排最终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码:10705                       

称:西安石油大学

址:西安市电子二路东段18   邮编: 710065

址:http://202.200.82.15

博:http://weibo.com/xsyuyanzhaoban   http://***/xsyuyanzhaoban

研招办联系人:赵海涛 

研招办电话:(029)88382328(传真)

研招办E-mailyanzb@xsyu.edu.cn 

研招办地址:校本部2#教学主楼901房间

  

 

 

*      学术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目录

门类

一级学科名称

二级学科名称

所属院(部、系)

02经济学

0202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经济管理学院

03法学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07理学

0709地质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08工学

0802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0803光学工程

注:不分设二级学科

理学院

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

精密仪器及机械

电子工程学院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电子工程学院

地球物理勘探仪器及方法

电子工程学院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工程热物理

机械工程学院

热能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动力机械及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流体机械及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制冷及低温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化工过程机械

机械工程学院

0808电气工程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子工程学院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

物理电子学

理学院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

计算机学院

信号与信息处理

电子工程学院

网络通信与嵌入式系统

计算机学院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电子工程学院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电子工程学院

系统工程

电子工程学院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电子工程学院

导航、制导与控制

电子工程学院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学院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艺

化学化工学院

生物化工

化学化工学院

应用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

工业催化

化学化工学院

081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矿产普查与勘探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质工程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非常规油气地质与勘探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油气田开发地质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0820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油气井工程

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田开发工程

石油工程学院

气储运工程

石油工程学院

海洋油气工程油

石油工程学院

非常规油气工程

石油工程学院

 12管理学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注:不分设二级学科

经济管理学院

1202工商管理

会计学

经济管理学院

企业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

注:“”具有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为陕西省重点学科,

”为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

 

 

*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及领域目录

门类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专业学位领域名称

所属院(部、系)

08工学

0852工程硕士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仪器仪表工程

电子工程学院

材料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动力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子工程学院

控制工程

电子工程学院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学院

化学工程

化学化工学院

地质工程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石油工程学院

项目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

12管理学

1251工商管理硕士(MBA

 

经济管理学院

1253会计硕士(MPAcc

 

经济管理学院

 

塔里木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一、  塔里木大学201313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术型)和农业推广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点7个领域(具体情况见招生专业目录)面向全国招生,拟招收硕士研究生共计100人,最后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的招生规模数为准。

二、招生专业目录中所列的考试科目除外语、思想政治理论、数学二由国家统一命题外,其他考试科目均由塔里木大学自行命题。

三、报考条件(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2831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详见教育部网站)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以同等学历报考者,复试时加试报考专业的2门本科主干课程。跨专业报考者必须本科毕业且具备我校招生专业的业务知识和基本理论,复试时需加试报考专业的2门本科主干课程。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报名时按本科生对待,复试时按同等学力考生对待。

5)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6)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即201211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如果已获得专科毕业证书两年或两年以上,满足第(3)条同等学力人员报考条件的,可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四、报名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3年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20121010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预报名时间为2012928929(每天900-22:00)。

2、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五、我校录取研究生优惠政策及待遇

1、凡第一志愿录取到我校的考生均享受公费待遇。

2、实行国家奖学金制度。

3、实行“助教、助研、助管”“三助”聘任制度,对于受聘者给予“三助”酬金。

4、对优秀研究生及优秀研究生干部给予一定校内奖学金等。

六、学制

我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4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3年。

七、对简章如有不明之处,请与研究生处联系。

联系电话:0997-4682652

    真:0997-4680643

负责 人:老师、老师  

 

塔里木大学研究生处  

二〇一二年八月三十日

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2013年招生简章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创建于1949年,是一所集生物制品研究开发与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为人类健康与国民身体素质提高服务的国有大型企业。是国家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国内外人才积聚的生物高科技企业。

所内设有分子生物和单克隆技术、基因工程蛋白质组学、细菌多糖、分子病毒、血浆蛋白及其制剂等九个研究室和一个实验室管理中心、海内外各类领军人物带领上千名科技人员和科研团队致力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曾先后完成国家“七五”、“八五”计划、“863”、“973”攻关项目等几十项国家级科研任务。获得科研成果100余项,其中30余项获得国家科委、卫生部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所内的研发大楼是国内生物制品研究设施先进、门类齐全的研发技术中心。并拥有一流的血液制剂生产线及按照欧盟GMP标准设计的疫苗生产大楼,所有生产车间全部通过国家GMP认证。在奉贤将建成国际一流的园林式标准化生物制品生产厂区。上生慧谷科技园是集产、学、研为一体的技术创新联盟,生物大厦是包括500强企业在内的生物制药汇集的标志。

近两年来,本所每年招生硕士研究生10名,分别由长期从事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多学科专业组成的海归专家、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带教。

本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按照定向培养和学位授予单位规定,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制定了包括招生工作、培养计划、基础课程学习、论文选题、论文撰写、评阅答辩以及学位授予在内的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把关。研究生培养期间,基础课程学习安排在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进行,时间为两个学期。第三学期开始结合论文课题做文献综述、论文开题报告、并结合课题开展实验并撰写论文。本所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和优势在于:紧密结合科研项目,特别强调培养研究生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独立从事科研的工作能力。研究生论文质量较高,毕业后能熟悉科研工作的程序、条件,因此深受科研、质量和生产部门的欢迎。

为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本所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保障,课余时间组织各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研究生们在德、智、体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符合国家要求的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招收培养专业:

本所招收硕士研究生共为两个专业,分别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病原生物学,学制三年,定向培养,公费学习,培养费用由本单位承担,录取后与本所签订《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培养硕士生协议书》。

招收条件:

1、原则上只接收临床医学、生物技术类专业考生,不接收跨专业考生。如有特殊原因请事先来电咨询,跨专业考生请勿未咨询私自报考。

2、考生必须获得英语四级证书,必须持有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报到时查验证书,不符合资格者不予注册入学)

3、本所是从事生物制品的制药行业,每位被录取学生的体检必须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的体检要求,同时其健康状况还必须符合卫生部发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中的相关规定,对“患有传染病、皮肤病、皮肤有伤者和对生物制品质量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的人员”包括乙肝、丙肝等病毒感染者将不被录取。

研究生生活津贴和住宿:

按照《上海生物制品所研究生管理条例》,在读期间为研究生提供生活津贴。第一年按照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发放,第二、三年进入实验室后在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增加实验室津贴300元。

住宿条件:在读期间本所免费为研究生提供住宿,入住学生公寓,公寓设施优越,并由本所安管部统一管理。

 

报 考 方 式   具体请上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教育部公布的报考点报考。

 

单位名称及代码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84505

 

联 系 电 话   021-52581989 

 

联  系  人   王 丽

 

  系 地 址:  上海市延安西路1262号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人力资源部

 


2013年招收专业目录

招生专业

招生导师

研究方向

参 考 书

生物化学与

分子生物学

晏子厚

病毒载体性疫苗研究

《医学免疫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主编:金伯泉;副主编:熊思东
《生物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月第6次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法主编(原沈同)

生物化学与

分子生物学

 

病毒载体性疫苗研究

生物化学与

分子生物学

楼觉人

病毒载体性疫苗研究

生物化学与

分子生物学

陈 则

流感疫苗的作用

机理研究

《医学免疫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主编:金伯泉;副主编:熊思东
《生物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月第6次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法主编(原沈同)

病原生物学

该专业为医学类基础医学学科,考试大纲由教育部指定,教育部统一命题,业务课考试科目为西医综合。

生物化学与

分子生物学

瞿爱东

治疗用单抗及应用

《医学免疫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主编:金伯泉;副主编:熊思东
《生物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月第6次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法主编(原沈同)

生物化学与

分子生物学

徐帆洪

治疗性疫苗及蛋白

                                                                                                                    20128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