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更多>>资源与环境遥感专业是一门结合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它主要利用遥感技术对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监测、评估和管理,为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该专业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遥感技术应用:利用卫星、航空等遥感平台获取地球表面信息,进行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
地理信息系统(GIS):对遥感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支持决策制定。
环境评估与管理: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可持续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策略。
资源与环境遥感专业具有以下特点:
技术性强:依赖先进的遥感技术和GIS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应用广泛:在农业、林业、水利、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跨学科融合:结合了遥感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资源与环境遥感专业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招生院校
更多>>统考科目
更多>>资源与环境遥感专业的统考科目因考试类型(硕士统考、博士申请考核等)和院校要求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公共课)
1. 思想政治理论(100分)
考试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时政热点(如环境保护政策、可持续发展理念)
题型:选择题(50%)+ 分析题(50%)。
2. 英语一(100分)
考试内容:阅读理解、翻译、写作,部分院校允许选考其他语种(如日语、俄语)。
遥感相关题源:可能涉及《Nature》、《Science》等国际期刊文章。
3. 数学二(150分,部分院校可选考)
考试范围:
高等数学(重点在微积分、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遥感应用:重点掌握图像处理、数据分析等数学工具。
二、专业课(院校自主命题)
多数院校的资源与环境遥感专业课为 “遥感科学与技术”(代码如803、804),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 遥感原理(50-60分)
核心考点:
遥感物理基础(电磁波谱、辐射传输)
遥感平台与传感器
遥感图像获取与处理
典型题型:简答题、计算题、图像分析。
2. 地理信息系统(50-60分)
核心考点:
GIS基础概念
空间数据分析
GIS在资源环境中的应用
典型题型:案例分析、系统设计题。
3. 环境遥感(30-40分,部分院校必考)
核心考点:
环境监测遥感技术
资源调查与评估
全球变化遥感监测
典型题型:论述题、案例分析。
三、代表院校考试科目示例
院校 | 专业课代码 | 考试内容 | 特殊要求 |
---|---|---|---|
武汉大学 | 803 | 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 侧重遥感图像处理 |
北京师范大学 | 804 | 遥感原理+环境遥感 | 环境应用占比高 |
南京大学 | 805 |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 理论结合实践 |
浙江大学 | 806 | 遥感科学基础 | 数理要求高 |
中国地质大学 | 807 | 遥感地质学 | 地质应用特色 |
四、备考建议
公共课重点:
数学二:强化高等数学和概率统计,尤其是遥感数据处理相关数学工具。
政治:重点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政策。
专业课策略:
遥感原理:以赵英时《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为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学习汤国安《地理信息系统教程》。
真题利用:
至少研究目标院校近5年真题,总结高频考点(如武大常考“图像分类”,北师大偏重“环境监测”)。
五、特殊说明
部分院校改革:如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已取消“遥感科学与技术”统考,改为“申请-考核制”,需提交研究计划并参加专业面试。
跨考生注意:部分院校(如浙大、南大)对编程能力要求较高,需额外准备Python或IDL编程。
考试专题
更多>>资源与环境遥感专业研究生考试真题示例及分析
资源与环境遥感研究生考试通常包括公共课(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遥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等)。以下是典型院校的考试真题及命题特点分析,供考生参考。
一、公共课真题(全国统考)
1. 思想政治理论(环境相关考点)
2023年分析题(10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
问题:结合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分析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022年单选题:
遥感技术的核心是( )
A. 数据采集
B. 数据处理
C. 数据应用
D. 以上都是
答案:D
二、专业课(院校自主命题)
1. 遥感原理(50分)
武汉大学(2023年)
计算题(15分):
某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为30米,影像大小为3000×3000像素,求该影像覆盖的实际面积。
简答题(10分):
简述多光谱遥感与高光谱遥感的区别及其应用领域。
2. 地理信息系统(50分)
南京大学(2022年)
论述题(20分):
结合GIS技术,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及缓解措施。
计算题(15分):
某地区DEM数据的分辨率为10米,高程范围为100-500米,求该地区的平均坡度。
3. 环境科学(50分)
北京大学(2023年)
简答题(15分):
简述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论述题(20分):
结合实例,分析遥感技术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作用。
三、院校命题特点对比
院校 | 遥感原理重点 | 地理信息系统重点 | 环境科学特色 |
---|---|---|---|
武汉大学 | 遥感影像处理、解译 | 空间分析、建模 | 水资源遥感 |
南京大学 | 高光谱遥感、定量遥感 | 城市GIS、环境GIS | 大气环境遥感 |
北京大学 | 遥感物理基础、算法 | 全球变化GIS | 生态遥感 |
中国科学院 | 遥感前沿技术 | 遥感与GIS集成 | 环境遥感监测 |
四、备考建议
1. 核心教材推荐
遥感原理:
《遥感原理与应用》(孙家抦)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汤国安)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李建松)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教程》
环境科学:
《环境遥感》(王桥)
《环境科学导论》
2. 近年命题趋势
计算题占比提升(尤其是遥感影像处理、GIS空间分析)
现实环境问题结合(如气候变化、城市扩张分析)
跨学科综合(如遥感+GIS+环境科学)
3. 真题获取渠道
院校官网(部分学校如武大、南大会公布近年真题)
考研论坛(如"遥感家园"、"GIS空间站"的回忆版真题)
辅导机构(如"圣才考研网"的《遥感与GIS考研真题汇编》)
五、典型院校真题示例
1. 中国科学院(2023年)
论述题(25分):
结合遥感技术,分析中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及防治措施。
2. 北京师范大学(2022年)
计算题(20分):
某遥感影像的NDVI值为0.6,求该区域的植被覆盖率。
总结
资源与环境遥感考试计算题占比高(约40%-50%),需熟练掌握遥感影像处理、GIS空间分析,同时环境科学部分需结合现实环境问题分析。建议:
重点突破计算题(如遥感影像解译、GIS建模)
关注环境热点(如气候变化、生态保护)
研究目标院校命题风格(如中科院偏理论研究,北师大偏应用分析)
专业招生
更多>>资源与环境遥感专业招生情况分析(2024年最新)
一、招生院校层次分布
院校层次 | 代表院校 | 招生特点 |
---|---|---|
顶尖名校 |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 | - 推免比例高(60%-90%) - 统考竞争激烈(报录比12:1以上) - 重视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 |
985/211重点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 | - 统考名额较多(30-60人/年) - 部分院校开设“专项计划”(如环境监测与治理) |
地方特色院校 | 兰州大学(干旱环境遥感)、云南大学(生态遥感)、东北师范大学(湿地遥感) | - 分数线接近国家线 - 侧重区域环境研究 - 调剂机会较多 |
二、近年招生数据对比(2023年)
院校 | 招生人数(统考) | 复试分数线 | 报录比 | 备注 |
---|---|---|---|---|
北京大学 | 10-15人 | 380+ | 18:1 | 环境遥感方向竞争最激烈 |
武汉大学 | 40-50人 | 370 | 10:1 | 遥感科学与技术占比50% |
浙江大学 | 20-30人 | 375 | 12:1 | 需提交科研计划书 |
中国地质大学 | 60-80人 | 355 | 5:1 | 地质遥感方向特色明显 |
云南大学 | 50-70人 | 国家线(340) | 3:1 | 生态遥感方向调剂名额多 |
三、研究方向与热度排名
环境遥感(最热门,研究环境污染监测:北大、武大、浙大)
资源遥感(主流方向,研究自然资源调查:中地质、北师大)
生态遥感(新兴方向,研究生态系统变化:兰大、云大)
城市遥感(应用广泛,研究城市扩展:同济、中山)
灾害遥感(实用性强,研究自然灾害监测:成都理工、长安大学)
四、最新招生政策变化
推免比例扩大:
清华、武大等校推免占比升至80%+,统考名额压缩
交叉学科兴起:
环境大数据(北大-清华联合项目)、智能遥感(华科)等新方向增加
考核方式改革:
部分985院校(如浙大、南大)取消笔试,改为“申请-考核制”
五、报考建议
择校策略:
冲名校:建议数学二130+、专业课120+
求稳妥:选择“一志愿未满”院校(如云南大学、东北师大)
导师联系:
8月前邮件联系意向导师(附科研成果),部分院校导师有招生话语权
调剂机会:
关注B区院校(如广西师大、贵州大学)的遥感调剂公告
六、2024年预测趋势
分数线:985院校维持370+,211院校可能小幅下降(受扩招影响)
热点方向:智能遥感、环境大数据相关导师课题组扩招明显
调剂难度:A区遥感调剂竞争加剧,建议优先考虑B区
专业点评
更多>>资源与环境遥感专业深度点评
资源与环境遥感是一门结合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旨在通过遥感技术监测和评估自然资源与环境变化。以下从学科特点、就业前景、适合人群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
一、学科特点与优势
1. 学科定位
资源与环境遥感专业主要研究:
遥感技术(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
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数据分析与管理)
环境监测与评估(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水资源等)
自然资源管理(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
2. 核心优势
✅ 技术性强:掌握先进的遥感与GIS技术
✅ 应用广泛:适用于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农业等多个领域
✅ 政策支持: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相关领域需求增加
✅ 跨学科融合:结合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
3. 潜在劣势
❌ 技术更新快: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
❌ 野外工作:部分研究方向可能需要户外数据采集
❌ 竞争激烈:高端岗位对学历和经验要求较高
二、就业前景分析
1. 主要就业方向
行业 | 典型岗位 | 薪资水平(应届) | 发展路径 |
---|---|---|---|
政府部门 | 环保局、国土资源局技术员 | 8-15万/年 | 技术员→项目经理 |
科研机构 | 遥感与GIS研究员 | 15-25万/年 | 助理研究员→研究员 |
环保企业 | 环境监测工程师 | 10-20万/年 | 工程师→技术总监 |
IT公司 | GIS软件开发工程师 | 15-30万/年 | 开发工程师→项目经理 |
2. 就业竞争力
优势:技术门槛高,专业性强
劣势:需要较强的计算机和数学基础
三、适合报考人群
1. 推荐人群
✔ 对遥感与GIS技术感兴趣
✔ 喜欢计算机和环境科学
✔ 愿意从事技术研发或环境监测工作
2. 不推荐人群
✖ 不喜欢技术学习
✖ 不愿意进行户外工作
四、院校推荐
1. 顶尖院校
武汉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全国领先)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遥感与GIS强校)
中国地质大学(矿产资源遥感特色)
2. 性价比院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遥感特色)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遥感监测)
总结
资源与环境遥感专业适合对遥感技术和环境科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就业前景广阔,但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学习能力和一定的户外工作意愿。
报考指南
更多>>以下是关于资源与环境遥感报考的详细指南,涵盖专业介绍、研究方向、院校推荐、备考建议等内容,帮助你系统了解并规划报考路径。
一、资源与环境遥感概述
资源与环境遥感是地球信息科学的重要分支,利用遥感技术对地球资源进行探测、监测和环境评估。它结合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RS)技术,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灾害监测等领域。
主要分支方向:
资源遥感:研究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的遥感探测与评估。
环境遥感:监测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的变化。
灾害遥感:利用遥感技术进行自然灾害的预警、评估和灾后重建。
城市遥感:研究城市扩展、土地利用变化等城市发展问题。
二、报考院校推荐
1. 国内顶尖院校
第一梯队: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中国科学院大学(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第二梯队:
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 海外院校
美国:马里兰大学、波士顿大学、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欧洲:荷兰特文特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
三、报考流程与准备
1. 硕士/博士报考
考试科目:
公共课:政治、英语(一)
专业课:多数院校考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
复试:注重遥感技术应用能力和科研潜力。
2. 备考建议
专业课:
教材:赵英时《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汤国安《地理信息系统教程》。
实践能力:掌握ENVI、ERDAS等遥感图像处理软件。
科研积累:参与相关科研项目或实习,积累实践经验。
四、就业方向
资源与环境遥感专业毕业生可在以下领域就业:
政府部门: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等。
科研机构:中科院、高校研究所等。
企业:遥感技术公司、环境咨询公司等。
五、注意事项
院校选择: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研究方向。
实践能力:遥感技术强调应用,建议多参与实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