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科目
社会保障专业的统考科目因考试类型(硕士统考、博士申请考核等)和院校要求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公共课)
1. 思想政治理论(100分)
考试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时政热点(如社会保障政策、民生问题)
题型:选择题(50%)+ 分析题(50%)。
2. 英语一(100分)
考试内容:阅读理解、翻译、写作,部分院校允许选考其他语种(如日语、俄语)。
社会保障相关题源:可能涉及社会保障政策、国际社会保障比较等文章。
二、专业课(院校自主命题)
多数院校的社会保障专业课为 “社会保障综合”,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 社会保障理论(50-60分)
核心考点:
社会保障的概念、功能与原则
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
社会保障的国际比较
典型题型:简答题、论述题。
2. 社会保障政策与管理(50-60分)
核心考点:
中国社会保障政策演变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典型题型:案例分析、政策分析。
三、代表院校考试科目示例
院校 | 专业课代码 | 考试内容 | 特殊要求 |
---|---|---|---|
中国人民大学 | 803 | 社会保障综合 | 侧重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
北京大学 | 804 | 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 | 国际社会保障比较占比高 |
复旦大学 | 857 | 社会保障学 | 英文命题可选 |
南京大学 | 833 |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 | 案例分析题占比超50% |
四、备考建议
公共课重点:
政治:重点关注社会保障政策部分(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改革)。
专业课策略:
社会保障理论:以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为基础,进阶学习国际社会保障比较。
社会保障政策:关注最新社会保障政策文件,如《社会保障“十四五”规划》。
真题利用:
至少研究目标院校近5年真题,总结高频考点(如人大常考“社会保障体系”,北大偏重“国际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