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2025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招录推荐免试生章程

一、招录学科及类型

我院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建筑学工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点。按教育部规定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二、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忠诚企业、积极贡献自己智慧和能力的职业素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

三、推荐免试生人选基本条件

经教育部批准,从具有推荐免试生资格的高等院校,按当年研究生招录推荐免试生有关要求,招收建筑学专业的推荐免试生。可考虑景观环境、规划专业方向成绩优异的考生。

四、提交资料要求

1.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参与的社会活动、专业竞赛及获奖情况、奖学金情况、发表论文情况(扫描件)。

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报考硕士研究生申请表》、个人作品集(PDF格式,10张,总大小不超过20M,包括课程作业、业务实践设计、写生素描绘画等)。

以上资料发送至2015136@cadg.cn;邮件标题为:“姓名+****年度研招推免生”。

五、时间要求

我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自发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招录推荐免试生章程》开始接收资料,推免生招满为止。

六、复试办法

1.由导师和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组成复试小组,负责考生资料初审、拟定复试考生名单。

2.复试内容包括

(1)建筑设计快题(6小时)

(2)综合面试(含英语口语)

3.复试考核、体检合格的考生,按总成绩排序录取。

七、信息公布

1.方式

(1)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官网

(2)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2.内容、时间

(1)公示复试名单

(2)公示复试结果

(3)公示拟录取名单(10个工作日以上)

八、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88328062

联系人:张老师  

E-mail: 2015136@cadg.cn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044

2025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招录推荐免试生章程

一、招录学科及类型

我院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建筑学工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点。按教育部规定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二、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忠诚企业、积极贡献自己智慧和能力的职业素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

三、推荐免试生人选基本条件

经教育部批准,从具有推荐免试生资格的高等院校,按当年研究生招录推荐免试生有关要求,招收建筑学专业的推荐免试生。可考虑景观环境、规划专业方向成绩优异的考生。

四、提交资料要求

1.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参与的社会活动、专业竞赛及获奖情况、奖学金情况、发表论文情况(扫描件)。

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报考硕士研究生申请表》、个人作品集(PDF格式,10张,总大小不超过20M,包括课程作业、业务实践设计、写生素描绘画等)。

以上资料发送至2015136@cadg.cn;邮件标题为:“姓名+****年度研招推免生”。

五、时间要求

我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自发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招录推荐免试生章程》开始接收资料,推免生招满为止。

六、复试办法

1.由导师和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组成复试小组,负责考生资料初审、拟定复试考生名单。

2.复试内容包括

(1)建筑设计快题(6小时)

(2)综合面试(含英语口语)

3.复试考核、体检合格的考生,按总成绩排序录取。

七、信息公布

1.方式

(1)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官网

(2)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2.内容、时间

(1)公示复试名单

(2)公示复试结果

(3)公示拟录取名单(10个工作日以上)

八、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88328062

联系人:张老师  

E-mail: 2015136@cadg.cn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044


2025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章程

    根据教育部有关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文件精神,我院接收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高等学校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我院接收推免生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全面衡量、保证质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

    我院招收推免生为非定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制2.5年。

    一、申请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前应取得学士学位)或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和学士学位的人员。

     4.有较好的科研潜力,道德品质良好,遵纪守法。

     5.所在学校必须是教育部规定的具有开展推免生工作资格的高校。

     6.获得所在高校推荐免试资格。

     7.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一般应通过大学英语国家六级考试,对专业成绩优异的考生,可放宽到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8.在本科学习期间没有不及格科目。

     9.在本科期间没有受到纪律处分且通过思想政治品德考核。

     10.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二、报名须知 

      1.根据教育部规定,推免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在“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报名。逾期不能补报,也不能修改报名信息。

      2.报名同时需提交材料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或院系)出具并加盖公章的大学本科前三年所修课程成绩单(五年制的提供前四年课程成绩单)英语等级证书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专家推荐书(自愿提供)、本科期间的业绩证明材料(自愿提供)。

          三、复试 

所有推免生均需参加我院复试,复试的时间、地点、科目及方式由我院依国家相关要求自行确定。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对推免生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确定复试名单。

四、录取与体检

我院根据复试情况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在我院网站(网址:http://www.cribc.com)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得录取。体检在复试由我院统一通知。

我院根据考生的复试成绩,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最终录取名单。

学习期间的待遇

 我院招收的研究生全部为公费,研究生在学期间不缴纳学费入学后享受院奖(学金

有下列情况之一,将取消其拟录取资格

    1.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与事实不符。

    2.毕业时未获得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证书。

    3.不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七、特别说明

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事项,以新政策为准。研究生招生期间,我院网站会及时发布各阶段招生信息,请考生注意查看。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10-82228050

 

202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考试方式

院系所

专业

研究方向

学习方式

拟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21全国统考

000不区分院系所

081400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

(1)全日制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1结构力学

结构工程

(1)全日制

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1结构力学

土木工程材料

(1)全日制

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1结构力学

工程结构诊治

(1)全日制

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1结构力学

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

(1)全日制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1结构力学

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

水处理

(1)全日制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2环境工程

烟气治理

(1)全日制

1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2环境工程

202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有关报考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文件精神,我院招收具有创新精神、较强解决科研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能够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我院招收非定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制2.5年。

    一、报考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我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4.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前应取得学士学位)或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和学士学位的人员

       

      (二)接收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高等学校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推免生需达到推荐学校相关资格标准,并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在“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报名

      二、报名须知

      (一)根据教育部规定,硕士研究生报考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报名时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逾期不补报,也不修改报名信息。

       

  1.报考人员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省(市、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我院官网要求报名(网址:http://www.cribc.com/)

     2.报考我院且在北京参加初试的人员,必须选择北京邮电大学报名点报名(代码:1113)

  3.报考我院在外埠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须选择当地省(市、区)招办指定的报考点报名。

     4.所有报考人员须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持有效身份证件到选择的报考点进行电子照相和信息确认。考生只有在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电子照相和信息确认全部完成后,提交的报名信息才有效。

     5.报考人员的资格审查在复试时进行,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取消复试资格。

    三、考试

我院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一)初试

     1.初试时间以准考证公布的日期时间为准

     2.初试地点:在北京参加初试的考生考场设在北京邮电大学,考生初试前需在北京邮电大学网站查看考场具体安排。在外埠参加初试的考生到本人所在的省(市、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

     3.初试方式:全部考试科目均为笔试。

     4.初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全国统考初试的政治理论、英语、数学,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其它科目由我院自主命题。

    (二)复试

复试资格由我院在依据国家分数线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当年考试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达到我院复试资格的所有考生均需参加复试,复试的时间、地点、科目及方式由我院依国家相关要求自行确定,复试细则详见我院网站。

四、录取与体检

我院根据复试情况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在我院网站(网址:http://www.cribc.com)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得录取。体检在复试后由我院统一通知。

我院根据考生的复试成绩,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最终录取名单

五、学习期间的待遇

 我院招收的研究生全部为公费,研究生在学期间不缴纳学费入学后享受院奖(学金

有下列情况之一,将取消其拟录取资格

    1.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与事实不符。

    2.毕业时未获得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证书。

    3.不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七、特别说明

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事项,以新政策为准。研究生招生期间,我院网站会及时发布各阶段招生信息,请考生注意查看。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10-82228050

 

2025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招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一、招录学科及类型

我院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建筑学工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点;按教育部规定招录攻读建筑学硕士研究生(包括推免生、统考生、调剂生)。

二、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忠诚企业、积极贡献自己智慧和能力的职业素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

三、报考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品行端正、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院招生的体检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均可以报考,推免生和调剂生可考虑景观环境、规划方向。

四、报名办法

按照全国统招硕士研究生报名相关规定执行。

五、入学考试

1.北京地区考生按照北京市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指定地点初试。

2.外埠考生初试在当地进行,地点由当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指定。

3.初试时间以准考证通知的时间为准。

4.统考科目

政治理论

英语

5.初试业务课考试科目

建筑学基础(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物理)

建筑设计(连续3小时作图)

6.初试分数及我院复试标准分数线一般在3—4月份公布。

六、复试、录取

1.按教育部公布的复试基本要求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招收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进行复试。

2.对复试合格考生按初试及复试总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3.录取通知书一般在6月中旬发出。

4.入学报到时间一般为8月下旬。

七、有关事项

1.我院不提供历年初试业务课考试试题。

2.招生人数按国家教育部批准计划及合格考生人数确定。

3.学制为3年,我院负担培养经费,并提供研究生奖学金。

4.招收的研究生为国家计划非定向培养,完成学业者择优留院工作。

5.我院招生信息公布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


2025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招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一、招录学科及类型

我院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建筑学工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点;按教育部规定招录攻读建筑学硕士研究生(包括推免生、统考生、调剂生)。

二、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忠诚企业、积极贡献自己智慧和能力的职业素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

三、报考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品行端正、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院招生的体检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均可以报考,推免生和调剂生可考虑景观环境、规划方向。

四、报名办法

按照全国统招硕士研究生报名相关规定执行。

五、入学考试

1.北京地区考生按照北京市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指定地点初试。

2.外埠考生初试在当地进行,地点由当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指定。

3.初试时间以准考证通知的时间为准。

4.统考科目

政治理论

英语

5.初试业务课考试科目

建筑学基础(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物理)

建筑设计(连续3小时作图)

6.初试分数及我院复试标准分数线一般在3—4月份公布。

六、复试、录取

1.按教育部公布的复试基本要求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招收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进行复试。

2.对复试合格考生按初试及复试总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3.录取通知书一般在6月中旬发出。

4.入学报到时间一般为8月下旬。

七、有关事项

1.我院不提供历年初试业务课考试试题。

2.招生人数按国家教育部批准计划及合格考生人数确定。

3.学制为3年,我院负担培养经费,并提供研究生奖学金。

4.招收的研究生为国家计划非定向培养,完成学业者择优留院工作。

5.我院招生信息公布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

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院校简介

  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七〇九所)隶属中国船舶集团公司,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最早融数学理论研究、信息技术、计算技术、自动控制于一体,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开发应用为目标的国家重点综合性研究所。全所1千余名职工中,科技人员所占比例超过60%。1979年开始招收“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1985年、1989年、1996年分别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硕士学位授权点。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我所与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建立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授权点(已发展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授权点),研究方向为:指控系统技术、软件开发环境与应用系统集成、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技术;2001年建立了该专业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七〇九所分站(一级学科)。2009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得“舰船电子工程技术”博士学位授权点,研究方向为:舰艇指挥系统技术、现代电子设备与系统设计、信息与通信工程。

  二、研究方向

  我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下设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研究方向,具体如下:

  (一)计算机系统结构

主要研究计算机系统的物理或硬件结构,各组织部分的属性及这些部分的相互联系,确定软件与硬件间的界面,实现软件与硬件的功能匹配。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可信与容错技术、计算机系统设计技术、微电子设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并行处理技术、高性能信号处理、新型计算结构技术等。

  (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主要研究软件设计开发(生产)、集成、构件化、复用、维护以及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探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其主要方向为:软件体系结构、复杂系统软件集成开发环境、分布式实时数据管理、软件测试与验证、可信计算与软件安全、构件技术与软件复用、软件中间件与应用集成、机器学习、智能系统、大数据基础与应用等。 

(三)计算机应用技术   

着重研究计算机用于各个领域所涉及的原理、方法与技术。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指控系统技术、数据融合与应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工程、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现代通信与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新型人机交互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与微电子测试、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三、招生要求

  我所2024年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17名。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的本科毕业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学、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证。

  (五)考生应为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应届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

四、培养方式

研究生由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招生培养,颁发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毕业证,学位证由中国舰船研究院统一授予。

采取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培养研究生,研究生在高等院校完成基础课学习,回所随导师参与科研项目,注重磨练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与导师的科研课题紧密结合,注重学位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

 

四、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027-87534050(老师) 

  联系邮箱: 709pxzx@126.com

  邮政编码: 430205

  通信地址: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大道709号

 


2025年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的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2018年7月,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联合重组为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信科集团”)。中国信科集团坚定不移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重要讲话:“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身”,全力打造信息通信领域的“大国重器”,获首批成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我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新时代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导师聘任机制,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着力培养卓越创新人才,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招生单位代码为84001,我院从1978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2010年被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确定为首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批准我院与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并设有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博士后工作站。我院地处中关村核心区,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距离在5公里范围之内。周围高校林立,环境优美,学术氛围浓厚。

筚路蓝缕,薪火相传,我院研究生教育从1978年开始,已走过了46年的发展历程,培养了一大批在信息通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杰出人才。

我院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依托集团优势,第一年集中在北京学习课程,第二年起在课题单位参与科研项目、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写作及答辩。

中国信科集团充分发挥技术及产业整合优势,聚焦信息通信主业,面向世界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前沿,面向国家网络信息安全重大需求,围绕新一代通信技术和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移动通信、信息安全、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深度融合,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效支撑和保障国家信息通信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

我院拥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带头人、著名通信技术专家、各学科带头人为主要人员组成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我院现有硕士生导师173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97人,高级工程师76人,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业务精湛、创新能力强、教学水平较高、学术造诣较深的导师队伍,满足了我院研究生培养的需要,保障了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我院设有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国内该领域唯一依托企业建立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我院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TD-LTE的提出者、核心技术的开发者及产业化的推动者,也是5G技术的主要贡献者,我院发布了《6G愿景与技术趋势白皮书》。我院作为主要参加单位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我院多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

我院研究生教育采取院与各研究所(分布在北京、上海、成都、西安)、企业“联合办学、规范管理”的方式进行,实行异地统筹(各学科点)招生,统一录取,统一培养、统一授予学位,学籍、就业属地化管理方式进行。日常工作执行管理部门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生部。

一、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前应取得学士学位)、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和学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员。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招生计划:全日制工学硕士91人,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当年下达的招生指标为准。
  三、招收专业和学制: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学制2.5年。第一学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安排基础理论课和相关专业课学习。

四、学费:按国家标准8000元/学年·生执行,第二学年起在课题单位享受科研津贴。第一学年安排住宿,住宿费第一学年2000元。
  五、初试科目:101统考思想政治理论;201统考英语(一);301统考数学(一);801通信原理(参考书:樊昌信,曹丽娜编著,通信原理,第7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11)

六、其他事项

优秀毕业生可留院工作,优先解决北京户口。

报名和考试安排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所有报考我院的考生均须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报名。

咨询电话:010-62301045,6230262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40号大唐电信集团主楼16层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生部(邮编:100191)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202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单位简介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62年7月1日,是我国历史最久、种类最全、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研究院。地跨陕西、湖北两省,有6家研究所及其他直属单位,从业人员12000余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专家7名,省部级专家100余名,200多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一大批高级科技人才。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始终秉承航天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业,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固体导弹武器动力系统的创新发展之路,始终引领我国固体动力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承担着我国战略战术、防空及宇航领域主要固体动力的研制、生产、试验及该领域的预先研究任务,形成了覆盖运载火箭,战略战术武器、防空、宇航等全领域、多尺寸、宽射程、系列化航天固体动力产品体系。

2006年,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人事部批准成立。1986年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力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共计招收硕士研究生800多人,毕业生已经成为院科研生产、预先研究、经营管理、民用产业发展的骨干,许多杰出毕业生成为单位的领导人才和主要负责人,为单位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固体火箭技术发展迅猛,前景广阔,热切希望有志于航天事业的青年踊跃报考院研究生。

研究生待遇

1.研究生在学期间免收学费,每月发放普通奖学金2000元。

2.单位提供单身宿舍,学习工作地点为院下属各厂所。

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设有优秀毕业研究生奖,院设有优秀毕业生奖、三好研究生奖、入学成绩优秀奖、课程学习优秀奖、优秀学位论文奖、推免生专项奖励等,鼓励研究生勤奋学习。

报考须知

1.院招收的是国家计划内定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2.5年,毕业后留院工作。

2.院部分招生专业接收相关高校推荐免试研究生,欢迎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与院或各培养单位研招办联系。

3.报名考生,本科毕业学校必须符合院人才引进有关规定,获得学士学位;所学专业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年龄不超过25周岁。请考生报名前,与招生单位联系,确认后报名。

4. 报名期间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未能通过的必须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5.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考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考查,体检。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田王特字一号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邮政编码:710025

咨询电话:029-83602844

联系人:  谢莉

E-mail: yjsxl@sohu.com


单位代码:83256     单位名称: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联系电话:(029)83601101

通信地址:西安市169信箱人力资源处    邮编:710025       联系人:单云

E-mailshanyun82@163.com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25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6


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

01固体火箭发动机总体优化设计

 

02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与内流场

 

03固体火箭发动机烧蚀与热结构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l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7工程热力学

 

 

 


04 飞行器设计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④811导弹飞行动力学


0801 力学

3



01固体发动机及火箭动态特性与测试研究

 

02粘弹性本构及药柱结构强度研究

 

03壳体结构优化设计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④805理论力学


 

 

单位代码:83256     单位名称: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联系电话:(029)83601290

通信地址:西安市101信箱人力资源部    邮编:710025       联系人:冯阳阳

E-mail283598430@qq.com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9


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

01碳基高温材料及制造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4物理化学

05研究方向定向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02树脂基结构材料及制造



03功能材料及制造

04复合材料力学

05金属材料成型技术



 

 

单位代码:83256         单位名称: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联系电话:(029)83607500

通信地址:西安市175信箱人力资源处   邮编:710025        联系人:范静楠

E-mail378865855@qq.com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5


西安航天动力测控技术研究所

01测控技术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8电子技术基础

03研究方向定向陕西电器研究所

 

02机电伺服控制系统

03智能仪器及智能传感器技术



 

 

单位代码:83256         单位名称: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联系电话:(029)83608851

通信地址:西安市126信箱人力资源处  邮编:710025   联系人:陈思宇

E-mailhtzp7416@163.com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1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01固体推进剂燃烧与催化研究

 


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④819有机化学

01研究方向定向西安航天化学动力有限公司

 

专业课复习范围

1.理论力学(805)

·复习范围:

各种力学平衡,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重心,点的运动,刚体的运动,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质点直线振动,碰撞,动力学普遍定理,达朗贝尔原理,虚位移原理,点在非惯性坐标系中的运动,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

2.工程热力学(807)

·复习范围:

基本概念及气体的基本性质、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的热力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的流动、气体动力循环、实际气体和水蒸气、完全气体混合物及湿空气、热力学一般关系式、蒸汽动力循环、制冷循环、热化学、化学平衡、气体分子运动论简介。

3.电子技术基础(808)

·复习范围: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占50%):二极管、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和多级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等不作要求)。

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占50%):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常用组合逻辑功能器件,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常用时序逻辑功能器件(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脉冲波形数模与模数转换及数字系统设计等不作要求)。

4.导弹飞行动力学(811)

·复习范围:

有关导弹运动轨迹的基本概念,导弹作为有控飞行器作用在其上的作用力和力矩特性分析,建立导弹运动方程组的方法、导弹运动的数学模型,过载的概念及其与导弹设计的关系,各种导引规律的弹道特性分析,弹道计算与飞行仿真。

5.物理化学(814)

·复习范围:

气体的P\V\T关系,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化学平衡,相平衡,统计热力学初步、界面现象、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胶体化学。

6.有机化学(819)

·复习范围:

有机化合物分类、命名、分子式等基础知识,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物理化学特性的基本特点,有机化学价键理论基础,烷、烯、炔、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基本理化性能和基本有机反应及其机理,有机分子轨道理论基础。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