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我校招收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实践创新型人才。
第二条 我校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分管负责人及校内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组,负责落实教育部有关招生政策规定、安徽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的补充规定,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实施细则并开展招生工作。
第二章 学习及就业方式
第三条 我校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第四条 我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
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报名时报考类别须选择“定向就业”,录取时须签订定向协议。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五条 我校2025年拟招收2809名硕士研究生(含推免生指标),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招生专业目录中各专业的拟招生计划数仅供参考;在最终计划下达后,学校将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力量、学科研究水平与经费、培养质量、生源数量与质量等因素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适当调整。
第四章 招生专业、学制及学费
第六条 我校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详见《2025年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第七条 我校全日制专业学制均为3年;非全日制专业中,除工商管理硕士学制为2.5年外,其他专业均为3年。
第八条 我校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
(一)全日制学术学位专业学费标准均为8000元/生•学年。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专业中,金融硕士、艺术类硕士(含音乐、戏剧与影视、美术与书法、设计)等专业学费标准为16000元/生•学年;现代教育技术(中美合作项目)专业学费标准为25000元/生•学年;其他专业学费标准为11000元/生•学年。
(三)非全日制专业中,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音乐硕士等专业学费标准为20000元/生•学年;其他专业学费标准为12000元/生•学年。
第五章 报名
第九条 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满足《2025年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各招生专业备注的具体要求。
(五)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招生专业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 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六)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符合(一)、(二)、(三)、(四)、(五)条中的各项要求。
2.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
(七)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符合(一)、(二)、(三)、(四)、(五)条中的各项要求。
2.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报考)。
(八)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学位和教育专业学位中教育管理的,须符合下列条件:
1. 符合(一)、(二)、(三)、(四)条中的各项要求。
2.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相关专业提出的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九)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以下简称“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 符合(一)、(二)、(三)、(四)、(五)条中各项的要求。
2. 符合教育部对“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有关规定。
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并于10月30日前提供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等有效证明(扫描件),发至我校研招办公共邮箱(yzyzyz@ahnu.edu.cn)进行核验。未提交证明材料或核验不合格者,我校将不予发放准考证。复试前我校将对考生提供的《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十)我校2025年接收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含直博生)(以下简称“推免生”)预报名,考生须提前下载《安徽师范大学2025年接收推免生预报名登记表》,填写后于9月24日前发送至指定邮箱,复试日程和复试形式由我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自行确定,请申请人及时查看邮箱并保持手机畅通。
申请人参加我校预报名后,还须在“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开通后登录报名并完成相关操作,否则无法录取。未进行预报名的考生仍可登录国家推免服务系统进行报名。相关培养单位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再次组织复试。
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第十条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一)网上报名
1.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日9:00~22:00(北京时间,下同)。
2.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和我校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 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二)报考资格审查
1. 考生报名时须及时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研招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2. 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我校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 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我校将根据考生填报的信息进行报考资格初审,各培养单位在复试时根据教育部学籍学历验证结果和考生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复审。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网上确认
1. 所有考生均须在所选报考点规定的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网上报名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2. 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考生因报名信息填写错误或未进行网上确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其他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以及考生所选择的报考点相关要求。
第六章 初试
第十一条 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第十二条 初试时间为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其他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调整至12月22日下午进行,开考时间为14:00。
12月21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
12月21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2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月22日下午 业务课二(含我校911、912、913三门自命题考试科目)
其他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准考证和考生所选报考点的相关公告。
第七章 复试录取
第十三条 我校复试工作一般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结束。如有必要,可再次复试。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第十四条 我校工商管理[125100]、公共管理[125200]、会计[125300]、旅游管理[125400]和图书情报[125500]等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第十五条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状况确定录取名单。具体的录取办法详见我校后续通知。
第十六条 考生在拟录取后参加体检,具体时间、要求由我校在复试通知中注明。体检标准按《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规定,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要求执行。
第十七条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在复试中进行,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第十八条 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均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第十九条 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享受初试总分加分政策,具体要求详见《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第二十条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按照下列原则确定复试名单。
(一)如果超过国家A线的考生数少于该专项招生人数,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将研究确定复试名单或开展调剂工作。
(二)如果超过国家A线的考生数多于该专项招生人数,我校按照以下规则计算上线考生总分跟该报考专业国家A线总分的相对偏差,然后按照该相对偏差在全校所有统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上线考生中排序并按照1:1确定复试名单。
相对偏差=(上线考生总分 - 报考专业的国家A线总分)/报考专业的国家A线总分
按照上述原则未进入复试名单的考生不能按照该专项计划录取。
第二十一条 调剂办法。我校按教育部有关政策制订调剂工作办法,详细说明接收考生调剂的时间、基本要求、工作程序、调剂复试办法、联系咨询电话等信息,并提前在网上公布。
第二十二条 定向就业的考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协议。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第八章 奖助体系
第二十三条 我校按照国家和安徽省有关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政策,实行奖、助学金制度(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三助一辅”岗位津贴等)。
第九章 注意事项
第二十四条 考生网上报名时务必认真填写手机号码、详细通讯地址,并且确保通信畅通。
第二十五条 我校将及时在网上公布初试成绩、复试通知等信息,不再另发纸质通知。
第二十六条 新生入学时学校将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不能按要求提供相关材料的考生,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二十七条 我校严禁学校内部任何部门和工作人员举办或参与举办考研辅导活动,严禁向社会培训机构提供举办考研辅导活动的场所和设施,严禁社会培训机构进入校园以张贴简章、广告等各种方式进行考研辅导培训宣传和组织活动。在校生不得举办或参与助考作弊、虚假宣传等涉考违规违法活动。违反规定的将坚决予以清理取缔并追究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责任。
第十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上述政策如与国家2025年招生文件精神不符,以国家文件为准。
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2025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类型
招收的研究生类型为:学术学位研究生,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的培养及临床综合能力的训练,学生毕业时授予相应学科门类的学术学位。
三、选拔方式
全国统一考试:按照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统一部署进行。
四、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四)考生学业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以开学报到日为准)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且已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的人员;
3.持境外获得的学历(学位)证书报考者,须在网上确认时出示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证明原件。
4. 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在校学生不能报考;或通过就读学校在教育部学信网取消学籍后方可报考。
五、报名
1.采取网上报名提交报考信息的方式,考生须如实填写各项信息,凡有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入学资格。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具体报名方式、时间、地点等事宜见“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及相关通知。
2.报名后的相关材料在复试时提交,详见第九条。
3.报名费按照相关文件规定收取。
六、特别提示:
根据教育部相关通知及《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2025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要求:
1.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凡是由于考生不符合《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2025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2025年全日制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的报名规定,造成考生不能参加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七、入学考试
1.全国统一考试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部分。
2.全国统一考试初试时间及要求按照国家教育部统一部署进行。
3.全国统一考试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或4月下旬,具体说明如下:
实行差额复试,在达到复试分数线基础上,根据差额复试的比例确定考生的复试资格。复试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外语、专业知识和实验或临床技能的考核,形式为笔试、口试和技能操作等,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参加复试考生需缴纳复试费,复试费标准按当年有关规定执行。
八、学习方式及学习年限
研究生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习年限为3年。
九、资格审查
在复试时将再次进行资格审查。考生经考试获得复试资格,复试名单公示后按以下要求提交材料 :
1.大学本科成绩单原件:非应届生盖母校教务部门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应届生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2.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3.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4.思想政治情况表。
以上材料必须真实,否则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十、体检
体检在拟录取后统一进行,体检结果合格者,方可录取。
十一、录取
拟录取名单审核后将依据教育部相关规定进行公示。
十二、调剂录取
达到教育部当年公布的复试基本线,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十三、招生专业
序号 | 招生专业 | 招生人数 |
1 | 内科学 | 6 |
2 | 外科学 | 3 |
3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1 |
4 | 中西医结合基础 | 5 |
5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5 |
十四、违纪处罚
如发现考生有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考试纪律行为,我所将通知其所在单位,并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十五、招生信息与咨询
1.咨询电话:010-84205526
2.监督电话:010-84205768
十六、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2号中日友好医院教育处
邮编:100029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单位概况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西安热工院”,英文名称为Xi’anTherm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缩写TPRI)是我国国家级能源电力技术研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西安热工院设有20个专业技术部门、6个子公司以及3个分公司。现有在册职工1100余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850余人(占71%),其中博士研究生120余人;具备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500余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60余人。西安热工院拥有一批业内著名的高层次科技专家,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陕西省三秦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10余人,华能集团首席专家6人,西安热工院首席科学家和首席专家10人。
西安热工院拥有清洁低碳热力发电系统集成及运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原电站锅炉煤清洁燃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清洁高效火力发电技术研发中心、煤基清洁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燃煤电站锅炉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依托西安热工院设有1个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2个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7个电力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5个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和5个电力行业归口质量检测中心。西安热工院主办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三秦卓越科技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热力发电》。2020年西安热工院入选“科改示范行动”,并于2021年在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国企改革专项工程中期评估中获评为“标杆”。
西安热工院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获得“热能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共计招收硕士研究生200余人;2001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20人。西安热工院以其基础设施完善、实验设备精良、国家级重点课题多,研究经费充足及国际交流合作广泛等优势,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和良好的学术氛围。研究生论文工作通常与重大或前沿性的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创新性,充裕的师资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
二、研究生待遇
1.研究生在学期间免收学费,每月发放助学金2200元和就餐补贴800元。
2.提供学生宿舍,两人间,免住宿费。
3.设有西安热工院优秀毕业生奖学金,鼓励研究生勤奋学习。
三、报考须知
1.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属国家计划、非定向、学术型,学制2.5年。
2.报名考生,本科毕业学校必须符合西安热工院人才引进有关规定,获得学士学位;所学专业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请考生报名前,与招生单位联系,确认后报名。
3. 研究生招生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网址:https://www.chsi.com.cn )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必须在网上确认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四、报名方式
2025年研究生招生实行网上报名,报名办法按照教育部和陕西省有关文件规定及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公告》执行。
五、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82304 单位名称: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地 址:西安市雁翔路99号博源科技广场A座 邮编:710054
联 系 人: 教育培训部 李老师
电 话:029-82002892
电子邮件:yjs@*** 网 址:http://www.***
附件:西安热工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西安热工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研究方向 | 研究内容 | 招生 人数 | 考试科目 |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10 | ||
01.能源与动力工程 | 高参数高效灵活燃煤发电技术/烟气脱碳技术研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3工程热力学 | |
02.电站自控与信息技术 | 过程控制大数据智能寻优/机组节能潜力动态分析/电站大数据建模及智能控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1自动控制理论(含现代控制) | |
03.智慧电厂 | 通用人工智能在发电行业的应用研究/云计算与数据处理/网络安全创新技术研究/电厂信息化、人工智能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4计算机基础综合(含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 | |
04.电站电气技术 | 电气设备多维度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电气设备故障智能化诊断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0电路 | |
05.电站金属材料 | 金属结构健康监测与异常状态防控/先进焊接与表面工程/超声检测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4材料科学基础 | |
06.电厂化学 | 热力设备腐蚀与防护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6化工原理 | |
备 注 | 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 |
武汉科技大学2025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招生简章
https://ysxy.wust.edu.cn/info/1831/44402.htm
上海电机学院202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
上海电机学院是一所面向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院校。学校2011 年入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开始研究生教育,2020年正式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上海市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培育)单位。
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知识精、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解决企业一线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能源动力、机械、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国际商务、数字经济、国际中文教育、会计、工程管理、设计10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工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和艺术学5个学科门类。
学校长期紧贴先进制造业行业发展,致力于建设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学校“大锻件制造技术工程中心”被列入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大件热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向模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被列入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电机学院工业设计中心” 被列入上海市市级工业设计中心。近年来,学校获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重大项目立项支持,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项30余项。学校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与上海电气、中国重燃、上海临港集团、东方航空、上海振华重工、积塔半导体等行业头部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等方面密切合作。学校在长三角地区建有8个技术转移分中心,推进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
学校致力打造应用技术型师资队伍,拥有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领军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现有教职工1053人,其中专任教师853人,博士占比超48.07%,双师型教师占比达44.43%。
二、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招生计划
预计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在2025年2-3月份正式下达我校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我校2025年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拟招生人数是根据2024年录取人数及学校学科发展适当调整后初步拟定的,仅供参考。复试前我校将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下达的招生规模,以及各专业的招生导师人数、考生生源等因素对各专业的实际招生人数进行调整。
招生专业目录详见:https://yjs.sdju.edu.cn/zszy/list.htm。
四、学制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3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3年(详见表格1、2)。
五、学费及奖助
根据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文件要求,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2025年上海电机学院研究生学费情况见表格1、2(表格内学费为暂定,实际以上级部门核定的金额为准)。
表1 上海电机学院硕士研究生学费、学制情况(全日制)
序号 | 学科(类别) | 学位类型 | 学费 (单位:万元/年) | 学制 (单位:年) |
1 | 0254 国际商务 | 专业学位 | 4 | 2 |
2 | 0258 数字经济 | 专业学位 | 5 | 2 |
3 | 0453 国际中文教育 | 专业学位 | 2(中国学生) 2.5(国际学生) | 3 |
4 | 0802 机械工程 | 学术学位 | 0.8 | 3 |
5 |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学术学位 | 0.8 | 3 |
6 | 0854 电子信息 | 专业学位 | 0.8 | 3 |
7 | 0855 机械 | 专业学位 | 0.8 | 3 |
8 | 0856 材料与化工 | 专业学位 | 0.8 | 3 |
9 | 0858 能源动力 | 专业学位 | 0.8 | 3 |
10 | 1253 会计 | 专业学位 | 5 | 2 |
11 | 1256 工程管理 | 专业学位 | 5 | 2 |
12 | 1357 设计 | 专业学位 | 2 | 3 |
表2 上海电机学院硕士研究生学费、学制情况(非全日制)
序号 | 学科(类别) | 学位类型 | 学费 (单位:万元/年) | 学制 (单位:年) |
1 | 0854 电子信息 | 专业学位 | 3 | 3 |
2 | 0855 机械 | 专业学位 | 1.5 | 3 |
3 | 0858 能源动力 | 专业学位 | 1.5 | 3 |
4 | 1253 会计 | 专业学位 | 5 | 2 |
5 | 1256 工程管理 | 专业学位 | 5 | 2.5 |
我校构建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和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津贴等组成的研究生奖助体系。我校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获奖比例为80%,国家助学金资助比例达100%,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表现优异的可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奖励标准为2万元/年(获奖名额按上级相关文件执行)。在校研究生还可通过“三助一辅”岗位获得岗位津贴。所有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享受奖助学金。
六、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同等学力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见下表:
考生类别 | 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 | 网上确认前需邮寄至研究生处的材料(复印件) |
国家承认高职高专毕业学历 | 符合下列条件按同等学力报考: ①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后到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 ②通过国家组织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段)8门以上主干课程的考试; ③获得英语四级(CET-4)证书或获得通过的英语四级考试成绩(425分以上); ④不得跨专业报考; ⑤初试合格后加试2门专业课; ⑥以第一作者在公开出版的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 二代身份证、大专毕业证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段)的8门课程成绩单、英语四级(CET-4)证书或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单、学术论文 |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 按同等学力报考,满足同等学力报考要求中的③④⑤⑥条,提供的成绩单须由大学教务部门开具并至少含有相应专业本科的8门专业课程成绩。 | 二代身份证、本科结业证书、本科课程成绩单、英语四级(CET-4)证书或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单、学术论文 |
同等学力考生在网上确认前,须将相关证书(证明)的复印件寄到我校研究生处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网上确认。凡在网上报名时弄虚作假者,在复试审查时一经查实即取消复试资格。
(五)报名参加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和项目管理[代码为12560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六条中第(一)、(二)、(三)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七、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相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合理确定)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要求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天9:00—22:00(具体以教育部相关规定为准)。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4.考生应按我校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5.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7.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向招生单位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8.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9.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0.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招生单位官方网站等方式,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等,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二)网上确认要求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2.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根据核验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等,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5.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八、资格审查
我校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
考生在报名时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准予考试。考生采取弄虚作假手段而取得报考、录取资格的,一经发现,不论进入招生工作的哪一阶段,均取消其资格。
九、初试
(一)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
(二)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三)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四)初试日期和时间: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时间为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考试时长为6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举行。
十、复试
(一)我校在复试前将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学生证、准考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凡在网上报名时弄虚作假者,在复试审查时一经查实即取消复试资格。具体审查办法将在2025年3月另行公布。
(二)具体复试相关事宜详见我校官网。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在2025年4月底前完成。
十一、考生调剂基本条件
(一)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二)初试成绩(含加分,下同)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三)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四)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十二、录取
(一)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十三、其他
(一)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二)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研究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办理。
(三)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拟招人数”栏所列人数为参考人数,录取时,各专业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正式下达规模数和实际生源情况作适当调整。
(四)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试题及复习资料。
(五)所有考生须满足报考条件。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前,考生须认真阅读报考条件,确定自己是否具有报考资格。如不满足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即使通过了考试,我校也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六)我校所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需进行全脱产在校学习,所有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需进行非脱产学习,原则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考生在填写报名信息时须明确填写定向就业及所在单位名称)。
(七)新生入学报到时,我校审查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毕业生的本科毕业证书原件,考生录取当年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八)新生应按时报到。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有正当理由和有关证明,并向我校请假。无故逾期2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九)新生报到后,我校将对其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专业素质、健康状况等全面复查,发现有不符合标准者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十)凡涉及报考、录取和调剂方面的政策以教育部当年有关文件为准。有关招生信息请随时关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https://yjs.sdju.edu.cn/)。
十四、咨询信息
单位代码:11458
联系人:张老师、王老师
电话:021-38223020
E-mail:yjs@sdju.edu.cn
网址:https://yjs.sdju.edu.cn/
微信公众号:SDJUYJS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水华路300号
邮政编码:201306
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报考上海电机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以上招生简章内容若与国家有关部门及教育部颁布的规定有不符之处,须按国家有关部门及教育部的规定执行。
上海电机学院
2024年9月29日
哈尔滨体育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哈尔滨体育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
招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及黑龙江省招生办公室有关文件要求,现将哈尔滨体育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公布如下:
一、学校简介:
详见哈尔滨体育学院官网介绍https://www.hrbipe.edu.cn/xxjj/xxjj.htm
二、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家国情怀深厚、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专业基础扎实、问题意识明显、学术素养较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性体育人才。
三、招生专业目录及相关要求
(一)招生专业、考试科目及相关要求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 初 试 科 目 | 拟招生人数 | 复试要求 | |
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 01.体育与社会发展 02.体育经济 03.体育管理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202俄语 ③611体育基本理论及体育社会学 | 30 | 外语口语及专业知识能力 | |
040302运动人体科学 01.运动能力的开发与评定 02.体育保健与健康促进 03.运动疗法与慢性疾病 04.人体运动生物学机理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202俄语 ③612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解剖学 | 20 | 外语口语及专业知识能力 | |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01.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02.运动项目训练理论与方法 03.运动项目教学理论与方法 04.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05.运动竞赛理论与方法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202俄语 ③613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 | 50 | 外语口语能力及运动技能(运动技能项目可在表下列举所有项目中任选一项) | |
040304民族传统体育学 01.传统体育养生与健康促进 02.武术文化与产业 03.区域民族体育传承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202俄语 ③613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 | 15 | 外语口语能力及运动技能(运动技能项目可在柔道、拳击、跆拳道、武术套路、武术散打、中国式摔跤、健身气功、舞狮中任选一项) | |
0403Z1运动康复学 01.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 02.慢性病与老年病的运动康复 03.运动康复评定技术及运动处方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202俄语 ③614运动解剖学及康复评定学 | 35 | 外语口语及专业知识能力 | |
0403Z2冰雪运动学 01.冰雪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02.冰上运动理论与实践 03.雪上运动理论与实践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202俄语 ③613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 | 20 | 外语口语能力及运动技能(运动技能项目可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冰壶、高山滑雪、单板滑雪中任选一项) | |
0403Z3体育艺术学 01.体育舞蹈与音乐艺术 02.艺术体育编导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202俄语 ③615体育基本理论及艺术概论 | 15 | 外语口语能力及运动技能(运动技能项目可在体育舞蹈、健美操、艺术体操中任选一项) | |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 045201体育教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202俄语 ③346体育综合(运动训练学及体育基本理论) | 129 | 外语口语能力及运动技能(运动技能项目可在表下列举所有项目中任选一项) |
045202运动训练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202俄语 ③346体育综合(运动训练学及体育基本理论) | 50 | ||
045203竞赛组织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202俄语 ③346体育综合(运动训练学及体育基本理论) | 5 | ||
045204社会体育指导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202俄语 ③346体育综合(运动训练学及体育基本理论) |
30 | ||
说明:1.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最终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 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教育学和体育基本理论 |
*运动技能项目包括: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冰壶、高山滑雪、单板滑雪、体育舞蹈、健美操、艺术体操、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体操、游泳、柔道、拳击、跆拳道、武术套路、武术散打、中国式摔跤、健身气功、舞狮。
(二)各专业自命题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录
2025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录
考试科目 | 参考书目 | 出版社及版次 | 主编 |
体育基本理论 及体育社会学 (611) | 《体育概论》 |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24年8月第4版 | 杨铁黎、黄 莉 |
《体育社会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8月1日 | 卢元镇 | |
运动生理学 及运动解剖学 (612) | 《运动生理学》 |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23年7月第6版 | 王瑞元、孙 飙 |
《运动解剖学》 |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24年2月第6版 | 袁琼嘉、白 石 | |
运动生理学 及运动训练学 (613) | 《运动生理学》 |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23年7月第6版 | 王瑞元、孙 飙 |
《运动训练学》 |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2年2月第1版 | 田麦久、刘大庆 | |
运动解剖学及康复评定学 (614) | 《运动解剖学》 |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24年2月第6版 | 袁琼嘉、白 石 |
《康复评定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年4月1日出版 | 张海峰、黄力平 | |
体育基本理论及艺术概论 (615) | 《体育概论》 |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24年8月第4版 | 杨铁黎、黄 莉 |
《艺术概论》 |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月1日 | 彭吉象 | |
体育综合 (346) | 《运动训练学》 |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2年2月第1版 | 田麦久、刘大庆 |
《体育概论》 |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24年8月第4版 | 杨铁黎、黄 莉 |
四、报考条件
(一)报名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2025年9月1日)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学校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注: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相关证明须在复试时提供。
(5)体育硕士(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报考条件中,跨专业报考考生(前置本科专业为非体育学类的考生,即本科毕业专业代码前四位不是0402的)须在报名期间提供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等级证明(确定标准以“中国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查询系统”查询信息为准)。
(二)报名参加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报名条件(一)中1、2、3各项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前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要求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五、报名办法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一)网上报名要求
1.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
2.网上报名时间:以教育部统一规定时间为准。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天9:00-22:00。
3.网上报名填报信息注意事项:
(1)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初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3)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
(4)考生应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5)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网上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7)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8)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9)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招生单位官方网站等方式,主动了解考试安排等事项,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二)网上或现场确认要求
1.所有考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或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2.考生网上或现场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根据核验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或在读证明)和网上报名编号等,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3.在2025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网上确认手续。
4.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网上确认时应提交学历(学籍)认证报告,以供核验。
5.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六、考试
(一)初试
1.初试日期:按照准考证时间为准。
2.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详情见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复试
1.在国家确定初试成绩要求后,学校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实际情况,自主确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复试具体方案另行通知。发布获取信息网址:
www.hrbipe.edu.cn/html/yjsxy/index.html
2.报考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学的考生在复试时面试外语口语及专业知识能力。报考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冰雪运动学、体育艺术学、体育专业硕士的考生在复试时考查外语口语能力及运动技能(详情见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具体方案另行通知。
(三)调剂
1.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及时、准确发布接收调剂专业信息及调剂要求。考生通过调剂服务系统了解、填报调剂志愿。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均以教育部公布的政策为准。
2.我校对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及以上等级证书者,调剂分数达到国家分数线,优先进行调剂复试。
(四)录取
1.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教育部和黑龙江省教育考试主管部门有关招生录取政策规定,根据本单位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2.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考核不合格、复试不合格、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的考生不予录取。
3.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前(9月1日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4.定向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
七、违规处理
(一)考生应诚信参加考试,自觉遵守考试管理各项规定。自觉树立遵章守纪、诚实考试的意识。初试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场规则》及各考点考场纪律;复试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招生单位考场规则及考生所签署的《诚信复试承诺书》等内容,在招生单位复试工作结束前不得对外透露或传播复试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
(二)相关单位应当将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学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活动。
八、学习方式与修业年限
我校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制3年。
九、学费、奖助
(一)学费:
1.学术学位 8000元/人/年
2.专业学位 9000元/人/年
(二)奖助学金:
学校根据国家和黑龙江省的政策,设立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校研究生奖学金,支持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提高硕士研究生待遇水平。
十、其他
(一)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详情见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新生入学时进行体检,时间另行通知。
(三)请考生关注: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在教育部官网www.moe.edu.cn公开);登录“研招网”浏览查询报考须知和相关网上公告。及时关注哈尔滨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工作下发通知。
(四)本招生简章执行过程中,如因上级主管部门出台新规定,则以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为准。
十一、招生咨询
单位代码:10242
地 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大成街1号
邮政编码:150008
联系部门:哈尔滨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电 话:0451-82719652
E-mail: htyjsy.hrbipe.edu.cn
网 址:www.hrbipe.edu.cn/html/yjsxy/index.html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坐落于世界著名道教文化圣地武当山北麓、汉江秀水之滨、南水北调源头,中国商用车之都的湖北省十堰市,是全国最具汽车特色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始建于1972年,前身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组建的工人大学。作为一所伴随民族汽车工业成长、发展、壮大的高等学府,学校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正式命名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1988年学校开始探索培养硕士研究生,1994年列入机械工业部院校序列,1995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为中央财政、湖北省、东风汽车公司共建院校,2006年学校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划归至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2008年学校被教育部评定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2013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顺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入选教育部“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首批高校。2022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高校,2023年3月获批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同年12月入选工信部第二批“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基地”建设单位。2024年入选工信部“工业信息安全”和“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
学校现有8个硕士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5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理、经、法、文、艺7大学科门类,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紧紧围绕汽车产业链和地方需求构建学科特色,在汽车、机械、材料、电子、武当文化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学科优势与特色。现有4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8个湖北省重点学科。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整体水平较高。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300人,其中专职教科研人员1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00余人、博士300余人。学校拥有双聘院士1名,聘用外籍院士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全国师德标兵、湖北省“百人计划”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和“湖北名师”“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等省级以上专家、荣誉称号获得者60余人。学校注重教师素质提高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50%以上的教师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积极建设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不断优化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聘请了200余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聚焦应用研究,产学研用特色明显。面向汽车产业“五化”战略布局,专注研究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聚焦汽车产业相关研究领域,联合东风汽车公司、东风越野车、万润新能源、亿纬动力等公司进行重点攻关和科技创新,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近五年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市厅级项目及企事业委托项目等1600余项。获授权专利80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6项。近五年发表学术著作及教材近百部,高水平学术论文1152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68篇。获各级科技奖励200余项。近五年,年均科研项目到账经费均保持在4500万元以上。
聚焦汽车产业,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学校研究生教育经历了36年的积淀。1988年,联合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风汽车公司共同承担“应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研究课题,开始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该课题成果被《光明日报》头版报道,并获得全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3年开始先后与浙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30余人、博士研究生5人。1995年至2014年,与武汉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4人。2013年开始独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连续8年研究生就业率100%。学校建有丰富的研究生培养实践平台,设有63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建有1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32家省市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企校联合创新中心)、7个地方特色高端智库,与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创合作关系。学校拥有13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50个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特色突出,“面向汽车产业的共建学科产学研融合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批第九届湖北省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二等奖。
学校正有力推进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在“十四五”时期实现大学更名;2030年成为博士授权单位,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2035年达成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
二、招生专业和拟招收计划
1.招生专业见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https://yjsc.huat.edu.cn/info/1062/2496.htm
2.2025年招生计划以湖北省教育厅实际下达为准。
三、学制与学费标准
1.学制:3年【工程管理(125601)学制2.5年】。
2.学费:我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其中工程管理(125601)50000元/生,学术学位硕士8000元/人/年;专业学位硕士10000元/人/年。最终学费标准按上级部门意见执行。
四、报名条件及相关要求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报考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向招生单位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四)报考我校非全日制的考生,一律按定向培养政策执行。定向生均实行合同制管理,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和拟录取为定向生之间签订三方合同。在读期间,不转人事档案、户口和工资关系。
(五)在职考生报考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必须征得工作单位的同意,在网上确认前10个工作日内将《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可在研究生院网站下载)交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五、报名程序及时间
报名分为两个阶段,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网上未报名者不可参加网上确认,已网上报名但未进行网上确认者报名无效。
(一)网上报名
预报名时间为10月9日-12日,正式报名时间为10月15日-28日,每天9:00-22:00。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按提示进行操作,保存好用户名和密码。
(二)网上确认
一般于每年11月上旬完成,已网上报名者按考点要求提供资格审核材料进行网上确认。
六、初试
1.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准考证》请务必妥善保存至报到入学时。
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初试时间为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考试时长为6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举行。
3.初试科目详见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七、复试
1.我校在复试时将对考生的准考证、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认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仍有疑问的,我校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2.复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方式由我校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我校公布。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
3.工程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我校在复试中进行,并计入复试成绩。
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工程管理(125601)专业的考生,可以不加试。
5.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不加试。
八、奖助政策
为激励硕士研究生潜心学习和科研,我校建立了完善的奖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三助一辅”岗位津贴、企业奖学金等。具体标准参照当年国家和学校相关奖助文件执行。
九、其他事项
1.招生信息将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及时发布,请考生在报名、初试、复试、录取等阶段随时上网查询。参考书可自行购买。
2.若本简章内容与国家政策冲突,以国家最新政策为准。
十、招生联系方式
(一)研究生院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0525 联系人:黄老师
QQ群:691132572/442128014
电 话: 0719-8241492 8238183
网 址: http://yjsc.huat.edu.cn
Email:huatyzb@163.com
地 址: 湖北省十堰市车城西路167号
(二)各招生学院联系方式
学院代码及名称 | 联系方式 | 咨询QQ群 | 网 址 |
001机械工程学院 | 周老师0719-8238202 | 372811404 | http://jxxy.huat.edu.cn/ |
002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曾老师0719-8207316 | 1081553678 | http://dxxy.huat.edu.cn/ |
00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刘老师0719-8238783 | 559481107 | http://clxy.huat.edu.cn/ |
004汽车工程学院 | 李老师0719-8512216 | 943801974 | http://auto.huat.edu.cn/ |
005经济管理学院 | 董老师0719-8512729 | 971808837 | http://jgxy.huat.edu.cn/ |
008数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吴老师0719-8512707 | 147672399 | http://science.huat.edu.cn/ |
009汽车工程师学院 | 彭老师0719-8260669 | 369335181 | http://iae.huat.edu.cn/ |
010艺术与设计学院 | 何老师0719-8512702 | 441084015 | https://ads.huat.edu.cn/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坐落于世界著名道教文化圣地武当山北麓、汉江秀水之滨、南水北调源头,中国商用车之都的湖北省十堰市,是全国最具汽车特色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始建于1972年,前身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组建的工人大学。作为一所伴随民族汽车工业成长、发展、壮大的高等学府,学校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正式命名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1988年学校开始探索培养硕士研究生,1994年列入机械工业部院校序列,1995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为中央财政、湖北省、东风汽车公司共建院校,2006年学校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划归至湖北省人民政府管理。2008年学校被教育部评定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2013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顺利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入选教育部“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首批高校。2022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高校,2023年3月获批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同年12月入选工信部第二批“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基地”建设单位。2024年入选工信部“工业信息安全”和“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
学校现有8个硕士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5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理、经、法、文、艺7大学科门类,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紧紧围绕汽车产业链和地方需求构建学科特色,在汽车、机械、材料、电子、武当文化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学科优势与特色。现有4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8个湖北省重点学科。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整体水平较高。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300人,其中专职教科研人员1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00余人、博士300余人。学校拥有双聘院士1名,聘用外籍院士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全国师德标兵、湖北省“百人计划”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和“湖北名师”“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等省级以上专家、荣誉称号获得者60余人。学校注重教师素质提高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50%以上的教师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积极建设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不断优化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聘请了200余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聚焦应用研究,产学研用特色明显。面向汽车产业“五化”战略布局,专注研究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聚焦汽车产业相关研究领域,联合东风汽车公司、东风越野车、万润新能源、亿纬动力等公司进行重点攻关和科技创新,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近五年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市厅级项目及企事业委托项目等1600余项。获授权专利80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6项。近五年发表学术著作及教材近百部,高水平学术论文1152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68篇。获各级科技奖励200余项。近五年,年均科研项目到账经费均保持在4500万元以上。
聚焦汽车产业,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学校研究生教育经历了36年的积淀。1988年,联合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风汽车公司共同承担“应用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研究课题,开始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该课题成果被《光明日报》头版报道,并获得全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3年开始先后与浙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30余人、博士研究生5人。1995年至2014年,与武汉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4人。2013年开始独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连续8年研究生就业率100%。学校建有丰富的研究生培养实践平台,设有63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建有1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32家省市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企校联合创新中心)、7个地方特色高端智库,与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创合作关系。学校拥有13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50个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特色突出,“面向汽车产业的共建学科产学研融合工程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批第九届湖北省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二等奖。
学校正有力推进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在“十四五”时期实现大学更名;2030年成为博士授权单位,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2035年达成国内一流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
二、招生专业和拟招收计划
1.招生专业见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https://yjsc.huat.edu.cn/info/1062/2496.htm
2.2025年招生计划以湖北省教育厅实际下达为准。
三、学制与学费标准
1.学制:3年【工程管理(125601)学制2.5年】。
2.学费:我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其中工程管理(125601)50000元/生,学术学位硕士8000元/人/年;专业学位硕士10000元/人/年。最终学费标准按上级部门意见执行。
四、报名条件及相关要求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报考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向招生单位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四)报考我校非全日制的考生,一律按定向培养政策执行。定向生均实行合同制管理,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和拟录取为定向生之间签订三方合同。在读期间,不转人事档案、户口和工资关系。
(五)在职考生报考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必须征得工作单位的同意,在网上确认前10个工作日内将《单位同意报考证明》(可在研究生院网站下载)交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五、报名程序及时间
报名分为两个阶段,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网上未报名者不可参加网上确认,已网上报名但未进行网上确认者报名无效。
(一)网上报名
预报名时间为10月9日-12日,正式报名时间为10月15日-28日,每天9:00-22:00。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按提示进行操作,保存好用户名和密码。
(二)网上确认
一般于每年11月上旬完成,已网上报名者按考点要求提供资格审核材料进行网上确认。
六、初试
1.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准考证》请务必妥善保存至报到入学时。
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初试时间为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考试时长为6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3日举行。
3.初试科目详见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七、复试
1.我校在复试时将对考生的准考证、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认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仍有疑问的,我校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2.复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方式由我校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我校公布。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在录取当年4月底前完成。
3.工程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我校在复试中进行,并计入复试成绩。
4.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工程管理(125601)专业的考生,可以不加试。
5.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不加试。
八、奖助政策
为激励硕士研究生潜心学习和科研,我校建立了完善的奖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三助一辅”岗位津贴、企业奖学金等。具体标准参照当年国家和学校相关奖助文件执行。
九、其他事项
1.招生信息将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及时发布,请考生在报名、初试、复试、录取等阶段随时上网查询。参考书可自行购买。
2.若本简章内容与国家政策冲突,以国家最新政策为准。
十、招生联系方式
(一)研究生院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0525 联系人:黄老师
QQ群:691132572/442128014
电 话: 0719-8241492 8238183
网 址: http://yjsc.huat.edu.cn
Email:huatyzb@163.com
地 址: 湖北省十堰市车城西路167号
(二)各招生学院联系方式
学院代码及名称 | 联系方式 | 咨询QQ群 | 网 址 |
001机械工程学院 | 周老师0719-8238202 | 372811404 | http://jxxy.huat.edu.cn/ |
002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曾老师0719-8207316 | 1081553678 | http://dxxy.huat.edu.cn/ |
00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刘老师0719-8238783 | 559481107 | http://clxy.huat.edu.cn/ |
004汽车工程学院 | 李老师0719-8512216 | 943801974 | http://auto.huat.edu.cn/ |
005经济管理学院 | 董老师0719-8512729 | 971808837 | http://jgxy.huat.edu.cn/ |
008数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吴老师0719-8512707 | 147672399 | http://science.huat.edu.cn/ |
009汽车工程师学院 | 彭老师0719-8260669 | 369335181 | http://iae.huat.edu.cn/ |
010艺术与设计学院 | 何老师0719-8512702 | 441084015 | https://ads.huat.edu.cn/ |
中国航空研究院第六一一研究所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一、中国航空研究院第六一一研究所简介
中国航空研究院第六一一研究所建于1970年,坐落在美丽的天府之国锦江河畔武侯祠,是从事飞行器设计研究的多学科综合性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飞行器设计和航空航天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是我国现代化歼击机设计研究的重要基地。具有培养研究生的优越科研条件和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研究所先后承担歼7、枭龙、歼10、歼20等多个飞机型号研制和大量课题研究任务,共取得国家和省、部级成果600余项,是国家硕、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享有自营进出口权,与美、英、法、俄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中国航空研究院第六一一研究所具有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飞行器设计、系统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工作站。研究所学科专业齐全,设有总体、气动、结构强度、振动、飞行控制、航空电子、电气、仪表、环控、救生、液压、燃油、材料、可靠性研究、信息处理等100余种专业。
中国航空研究院第六一一研究所2025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均为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学生在读期间,免收学费,并发放助学金、奖学金。学生毕业后双向选择,择优留所工作。
二、招生专业目录
2025年我所拟招收硕士研究生9人(其中飞行器设计专业6人,系统工程专业3人,最终拟招生数以教育部实际下达指标为准),拟接收推免生不超过4人(最终招生人数以实际招生数量为准)。具体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见下表。
专业 | 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082501 飞行器设计 | 飞行器总体设计(含空气动力方向) | 1统考思想政治 2统考英语一 3统考数学一 4空气动力学 |
飞行器结构强度设计 | 1统考思想政治 2统考英语一 3统考数学一 4材料力学 | |
飞行控制系统技术及应用 | 1统考思想政治 2统考英语一 3统考数学一 4自动控制原理 | |
计算机技术与应用 | 1统考思想政治 2统考英语一 3统考数学一 4计算机专业基础(全国统考试题) | |
飞机机电系统设计 | 1统考思想政治 2统考英语一 3统考数学一 4自动控制原理 | |
081103 系统工程 | 航空电子系统设计与综合 | 1统考思想政治 2统考英语一 3统考数学一 4信号与系统 |
三、复试办法
复试将安排专业课考试、英语测试和综合面试,其中专业课考试科目为《飞行器总体设计原理》,方式为笔试。复试单科或总分不符合要求,均不予录取,具体要求以当年发布的复试办法为准。
四、其它说明
单位代码:82906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日月大道1610号(新区)邮政编码:610091
联系人:人力资源部 周老师
email:szyjs611@163.com
电话:028-65033788
中国航空研究院第六一一研究所
2024年9月25日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单位名称: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原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单位代码:87102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城安所),原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原隶属于国家劳动部,是我国第一家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从事安全、环境与职业卫生领域研究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72年划归北京市管理,作为一所市属公益型科研事业单位,现隶属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2021年,经过事业单位改革,现正式更名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城安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环境科学与工程》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点,《资源与环境》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在北科院的正确领导下,现今城安所已发展成为一所集科研开发、技术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及教育为一体的公益二类研究所,拥有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北京)、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2个国家级中心、城市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源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职业安全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环境噪声与振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科院重点实验室及风险管理与可持续性国际联合实验室;拥有科研仪器设备3239套(台);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CNAS)、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CMA)、国内首家美国工业卫生协会认证的工业卫生实验室、安全评价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北京市应急局事故认定、有限空间特种作业培训和考试等资质。
多年来,我单位秉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拥有强大宽阔的科研平台,先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和技术交流机制,以“匠心”思想精雕细琢的培养硕士研究生。
此外,我单位为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福利待遇,提供食宿,视学生工作情况发放津贴补助,以保证同学们在学期间的学习生活更加有序。
一、招生规模和招生专业
城安所2025年拟计划招生20人。其中,学术硕士点专业包括安全科学与工程(工学,0837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理学,077900),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学,083000);专业硕士点专业为资源与环境(085700)。
各专业招生计划视推免生录取人数、生源状况和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等情况进行调整。
我单位研究生均须全日制脱产学习,学术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推免工作
经本科毕业学校选拔并确认资格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如下: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报考我单位并按照要求参加复试。具体要求见《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原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2025年招收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章程》。对于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统考。
三、考试说明
城安所对推免考生及全国统考考生的报名、初试、复试、录取流程均按照国家教育部及北京市相关规定统一部署进行,涉及具体的工作及要求将另行通知到考生本人。京内统考考生报考我单位的报考点在北京理工大学。
四、专业目录
专业 | 专业方向 | 考试科目 | 考试范围 | 备注 |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硕) | 初试不区分研究方向 专业设有:安全科学与系统工程;安全技术;应急与安全管理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2安全系统工程 | (802)安全系统工程,参考《安全系统工程》煤炭工业出版社,2019年第三版,张景林主编,全书内容 | 复试后具体确定考生研究方向。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硕) | 初试不区分研究方向 专业设有: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0环境卫生学④801普通化学 | (610)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杨克敌主编,全书内容; (801)普通化学(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全书内容 | 复试后具体确定考生研究方向。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硕) | 初试不区分研究方向 专业设有:环境工程、环境健康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1普通化学 | (801)普通化学(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全书内容 | 复试后具体确定考生研究方向。 |
资源与环境(专硕) | 环境工程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1普通化学 | (801)普通化学(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全书内容 | |
安全工程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2安全系统工程 | (802)安全系统工程,参考《安全系统工程》煤炭工业出版社,2019年第三版,张景林主编,全书内容 |
五、调剂工作
初试结束后,视第一志愿生源上线情况确定调剂名额。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由我单位按教育部录取政策确定并公布。届时,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填写报考调剂志愿。
达到教育部公布的复试基本线,而未能被我所录取的考生应及时联系、调剂到其他院校,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六、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路55号
邮编:100054
电话: 010-63521631
联系人:何老师
电子邮箱:yjsgz@***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城安所硕士学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