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办法及各学院调剂实施细则
2024年武汉理工大学调剂办法
各招生单位调剂细则将会陆续公布在“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gd.whut.edu.cn/zs/tzgg/),请考生自行登录查询。
湖南工程学院2024年调剂办法
根据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批准《湖南工程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制定我校202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办法,并发布了学校2024年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
(一)调剂基本原则
1、初试成绩符合教育部公布的国家2024年研考相应学科门类A类考生进入复试的成绩要求。
2、符合我校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所规定的报考要求。
3、调剂考生调入专业应与其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若有申请跨学科调剂的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专业须符合我校2024年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发布的可调入专业范围,且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和本科专业相同或相近,复试时须加试调入专业未考的统考科目。
4、所有调剂都须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进行。
5、原则上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调剂。
(二)接受调剂专业范围
专业 | 专业领域 | 可接受调剂一志愿报考专业 | 联系人 |
能源动力 | 动力工程 | 机械工程;机械;能源动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刘老师 15773467886 liuhao10212510@163.com |
清洁能源技术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建筑技术科学;能源动力;土木水利;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 | 廖老师0731-58680492 370325953@qq.com | |
清洁能源技术-土木 | 土木工程;土木水利;人工智能。 | ||
材料与化工 | 纺织工程 | 机械;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林业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纳米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 | 许老师 0731-586804313 23083@hnie.edu.cn |
纺织工程-纺织智能制造装备与检测技术 | 机械工程;机械;能源动力。 | ||
化学工程 轻化工程 | 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冶金物理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纳米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麻老师 18873289823 22091@hnie.edu.cn | |
材料工程 |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工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土木水利;机械。 | 陈老师 0731-58683560 sifan@hnie.edu.cn |
(三)调剂考生遴选规则
1、在同一批次申请我校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在符合各学院附加选拔条件的情况下,按考生初试成绩优先择优确定进入复试名单并发放复试通知。
2、在同一批次申请我校同一专业、初试科目不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由于考生一志愿报考专业各高校自命题科目有差异,考生总成绩不具备可比性,在符合各学院附加选拔条件的情况下,按照初试三门统考科目的成绩排序择优确定进入复试名单并发放复试通知。
(四)调剂程序
1、我校将根据一志愿生源缺额情况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调剂系统中和我校官网研究生工作处网页发布调剂信息公告。
2、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调剂系统提交调剂志愿;申请调剂我校的考生每次只能填报我校一个专业方向志愿,同时报我校多个专业方向志愿的考生不纳入我校调剂考生选拔范围。
3、研究生工作处在考生填报调剂志愿后,会同各学位点和招生学院分专业领域遴选出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并通过调剂服务系统向考生发送复试通知,考生需及时查看复试通知并确认,6小时内未及时回复或拒绝者,取消复试资格并按成绩顺延通知下一位考生。调剂志愿考生锁定时间不超过36小时。
(五)录取总成绩计算
总成绩=初试总分÷5×0.6+专业笔试×0.2+综合面试×0.2。
(六)录取原则
1、各专业领域(方向),按照考生总成绩排名,从高分到低分择优依次录取。同一总成绩分数出现并列时,复试成绩高者优先。
2、政审不合格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同等学力任一门加试科目不及格(60 分以下)者不予录取。
4、心理健康复检结论不适合就读者不予录取。
5、所有参加复试考生在复试工作结束前不得对外透漏或传播复试试题,否则一经查实不予录取。
6、复试合格考生具有待录取资格,所有待录取的考生必须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中在学校拟录取通知发送后的6小时内确认录取,超过规定时间未确认的考生,顺延录取总成绩排名下一位的考生。
7、个人档案不能在调档函规定之日前调入学校研究生工作处者不予录取。
8、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本科毕业生考生,入学时(9月1日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
2024年上海材料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及复试公告
上海材料研究所源于1946年成立的“材料性能试验室”,现已发展为上海市新材料高科技企业,上海市工程材料技术骨干研发机构和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材料检测机构。我所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面向经济主战场,通过自主创新,在材料领域开发了大量的工程新材料及应用的关键技术,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我所从七十年代就开始研究生教育工作,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材料专业人才。我所坚持“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的发展战略,秉承“严谨求实 勤奋创新”的治所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获得众多的科研成果和荣誉。
我所拥有一批在科研上取得显著成就的导师队伍,作为学科带头人多次获得国家或省部级的各项奖励,并发表多篇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科技论文。我所承担多项国家或上海市重点科研项目,并接受来自企业的委托研究项目,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我所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设立助研金和多项奖学金。第一年基础课教育委托复旦大学实施,第二、三年在所内进行课题研究,内容既注重理论水平提高,又注重深入实践,提高工作实践能力。学位论文选题注重与实际科研生产相结合,我所培养的研究生毕业后均能较快适应科研生产的要求。
我所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标准,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原则,采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考察方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根据2024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分数线以及我所一志愿报考情况,目前我所有调剂名额,调剂及复试情况如下。
一、我所学籍研究生调剂情况
申请调剂我所研究生的考生需满足以下条件:初试成绩总分和单科成绩均达到A类国家分数线;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或相近;第一志愿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英语一和英语二视为相同,数学一和数学二视为相同。调剂工作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上进行。
2024年我所学籍硕士研究生调剂情况如下。
招生专业 | 研究方向 | 可调剂专业 |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无损检测技术 | 0773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2机械工程,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0858能源动力 |
声学超构材料 | 0702物理学,0772力学,077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1力学,0802机械工程,0814土木工程,0855机械 | |
080502 材料学 | 铁基阻尼材料 | 0773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0806冶金工程,0856材料与化工 |
陶瓷功能材料 | 0702物理学,0703化学,0802机械工程,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0856材料与化工 | |
增材制造技术 | 0773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0806冶金工程,0856材料与化工 |
二、复试情况
1. 复试人数与招生计划人数比例不低于1.2 : 1。
2. 复试方式为线上面试,使用腾讯会议系统。
3. 复试时间另行通知。
三、复试内容
复试成绩满分100分,低于60分不予录取,复试内容包含以下方面。
1. 专业知识情况
考试题型为单选、判断和简答等,评分依据为考生答题情况。
2. 科研与创新情况
评分依据为考生在校(在职)期间从事的科研情况,比如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科研实践、项目经验等。
3. 综合素养情况
评分依据为考生对本专业和本所的了解程度、未来发展规划、语言表达能力及其他综合素养体现。
4. 英语表达情况
评分依据为考生用英语表达的熟练度和准确性。
四、复试纪律
1. 复试考核时,考生不得接打电话,需处理紧急事件时暂停面试。复试期间已面试的考生不得向其他考生泄露考题。考生违反纪律将不予录取。
2. 参加复试的考生应当严格遵守线上复试要求,提前做好学生端硬件调试准备,在指定的时间段内登陆线上复试系统,按要求提交电子材料。未在指定时间段内登陆系统或无特殊情况未提交符合要求电子材料的考生,视为放弃复试资格。
五、录取办法
初试成绩(折算至百分制)×50%+复试成绩×50%为考生考试总成绩,按“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和“080502材料学”两个专业分别排列名次,再结合体检报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确定拟录取名单。无法提供真实、有效考核表的考生不予录取。拟录取名单在我所官方网站上公示10个工作日。
六、联合培养研究生调剂情况
我所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籍单位)已建立了多年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关系,2024年招生简章见https://yjs.sspu.edu.cn/2023/0920/c2871a113166/page.htm。2024年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情况如下,调剂要求和复试方式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官网通知为准。调剂工作在研招网上进行,向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申请。
招生专业 | 研究方向 | 可调剂专业 |
085600 材料与化工 03 化工新材料与加工技术 | 材料测试 | 无损测试,机械,力学,土木,声学,计算机人工智能...... |
先进材料 | 材料学,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材料加工,机械,电子...... |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金老师,沈老师
联系电话:021-65553912,021-65557626
电子邮箱:jinjingjing2014@163.com
官方网址:http://www.srim.com.cn
通讯地址:上海市虹口区邯郸路99号
微信公众号: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贵阳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一)
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23〕2号)文件规定,为做好我校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特此公告。
一、调剂基本要求
(一)申请调剂我校的考生必须符合《贵阳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二)调剂考生须符合《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有关调剂的各项规定;
(三)我校只接受外国语统考科目为英语的考生调剂;
(四)所有调剂专业分数均需达到该专业国家二区各科分数线要求;
(五)调剂考生初试统考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统考科目相同。对调入专业所有统考科目,考生均参加了考核的,则视为“相同”;考生有一科或多科没有参加考核的,则视为不同。以下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视为相同:
201-英语一和204-英语二视为相同;
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14-数学(农)和396-经济类综合能力视为相同;
314-数学(农)和315-化学(农)视为相同。
二、调剂系统开放时间
我校调剂系统首次开放时间为2024年4月8日9:00—4月9日9:00。
首次调剂工作结束后,若部分专业还有调剂缺额,我校将另行公布接收调剂专业信息和调剂系统开放时间。
三、调剂方式
(一)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以下称调剂系统)申请调剂。收到复试通知的调剂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调剂系统回复确认,逾期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
(二)复试结束后,收到待录取通知的调剂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调剂系统确认拟录取,否则按自愿放弃录取资格处理。
四、注意事项
1.我校调剂考生复试通知、待录取通知均通过调剂系统发送,通过其他任何形式发送复试通知、待录取通知均为无效。
2.考生上网填报调剂志愿或修改调剂志愿,36小时内不能再次修改调剂信息。锁定时间到达后,如我校未明确受理意见,锁定解除,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
3.调剂考生具体复试时间以各报考学院通知为准。
附件一:贵阳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接收调剂专业信息(一)
贵阳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4年4月3日
附件一
贵阳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接收调剂专业信息(一)
院系所代码及名称 | 专业代码及名称 | 拟调剂录取人数 | 研究方向 | 原报考专业及相关要求 |
001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 |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 6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原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哲学(0101)。 2.本科专业为哲学、文学、历史学专业优先考虑。 3.每位考生限填报本校哲学一级学科下某一专业进行调剂。 |
010102 中国哲学 | 9 | |||
010105 伦理学 | 7 | |||
002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3201 食品科学 | 12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原第一志愿报考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 生物与医药(0860)、食品与营养(0955)、生物学(0710)、化学(0703)、生物工程(0836)。 2.本科专业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优先考虑。 |
083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5 | |||
08320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5 | |||
086000 生物与医药 | 6 | 食品工程 | 1.原一志愿报考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生物与医药(0860)。 2.本科专业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优先考虑。 | |
2 | 制药工程 | 1.原一志愿报考专业:生物与医药(0860)。 2.本科专业为药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优先考虑。 | ||
003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 086000 生物与医药 | 22 | 生物技术与工程 | 1.原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生物与医药(0860)、生物工程(0836)、生物学(0710)。 2.原第一志愿考试科目其中一门专业课为生物化学或普通生物学。 3.同等学力考生须具有生物学背景。 |
006经济管理学院 | 025400 国际商务 | 6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原一志愿报考专业代码:金融(0251)、应用统计(0252)、国际商务(0254)。 |
007教育科学学院 | 045115 小学教育 | 2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原一志愿报考专业:小学教育(045115)。 2. 前置学历为小学教育者优先考虑。 |
045118 学前教育 | 2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1. 原一志愿报考专业:学前教育(045118)。 2. 前置学历为学前教育者优先考虑。 | |
00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045117 科学与技术教育 | 3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原一志愿报考专业:科学与技术教育(045117)、学科教学(物理)(045105)、学科教学(化学)(045106)、学科教学(生物)(045107)、现代教育技术(045114)。 |
011电子信息工程 学院 | 085400 电子信息 | 8 | 招生章程公布的全部方向 | 1.原一志愿报考专业:电子信息(0854)、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 2.本科专业为电子信息类优先考虑。 |
山东工商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办法
为做好我校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优化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的通知》的规定,按照山东省招生考试院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将于4月8日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剂基本条件
1.调剂考生初试成绩符合一志愿报考专业和调入专业A类考生(一区)国家线。
2.须符合我校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原则上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4.考生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各学院具体调剂要求和复试比例由学院自行确定,并在调剂工作开始前,报研究生处审核备案。
5.对同一批次申请我校同一专业,且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我校按照考生初试成绩择优确定进入复试名单,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不作为遴选依据。
6.满足学院招生专业(方向)规定的其他调剂要求。
7.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调剂要求。
二、调剂程序
调剂工作由硕士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办公室归口管理并统一办理相关手续。调剂考生均须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以下简称“调剂系统”)进行报名。调剂程序为:
1、调剂服务系统开通后,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在调剂平台发布缺额专业信息及调剂要求。
2、调剂考生在规定时间登录调剂平台,根据我校发布的缺额信息履行调剂程序填报调剂信息。
3、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符合条件的考生通过调剂服务系统发送复试通知。考生要及时点击“确认”同意参加复试,考生确认参加复试后,对已同意参加复试的考生安排复试;未在规定时间内点击确认同意参加复试的,视为自动放弃。
4、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考生总成绩确定待录取考生,并通知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网上确认。考生确认后,即视为被我校录取,录取考生须尽快办理相关手续。如考生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操作,则视为自动放弃。我校有权撤销已发送的待录取通知并对其他考生进行递补录取。
三、复试费用
按照《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财政厅关于重新明确研究生招生考试收费标准的通知》(鲁发改成本〔2020〕616号)文件要求,2024年复试费用按照180元/人收取,支付方式通过学校学费收缴端口进行缴纳,未在规定时间内缴费视为放弃复试资格。
其他未尽事宜以《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为准。
调剂复试时间安排具体关注我校研究生处官网复试专区通知,具体复试要求参考我校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和各专业复试细则。
山东工商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4月
重庆医科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公告
详见我校研招网官网:https://yjszs.cqmu.edu.cn/info/1119/2458.htm。
肇庆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调剂办法
根据教育部《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23〕2号)和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我校研究生招生复试调剂办法。
一、调剂条件要求
(一)普通计划调剂基本要求
1.须符合我校202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章程(https://yjsc.zqu.edu.cn/info/1011/1209.htm)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特别提醒教育硕士相关专业有具体要求,详情请参见https://yjsc.zqu.edu.cn/info/1011/1181.htm。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A类地区的《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原则上,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或考生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4、各专业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低于12个小时。对申请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招生学院应当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不得简单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
5.具体各专业调剂要求见各专业(领域)硕士研究生复试与录取工作方案。
(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调剂基本要求
1.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均为全日制学位。
2.我校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调剂专业为:学科教学(思政)(045102)、学科教学(数学)(045104)、电子信息(085400)专业。
3.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的,可申请调剂到该专项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为不低于251分。调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4.其它调剂要求与其他普通计划考生相同。
二、调剂流程
(一)调剂系统4月8日开通,各专业具体开通时间以我校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中及我校官网公布的为准,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可提前与我校相关学院单位负责老师进行咨询。
(二)符合国家和我校相关调剂要求的考生须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填写我校调剂志愿(我校代码:10580)。
(三)在调剂系统报名截止后,学校择优遴选调剂考生、确定调剂复试考生名单。通过后在线发出复试通知,请考生密切留意“全国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及相关学院通知。
(四)收到复试通知的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中确认复试通知,未按要求确认复试通知者视为放弃调剂资格。
(五)考生按复试通知要求,请认真阅读我校复试办法并准备相关材料,按时参加复试。
(六)考生按期参加复试,学校根据复试情况确定待录取名单,并上传录取平台,通过平台向考生发出“待录取通知”,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调剂系统确认“同意接收”。
(七)考生在线确认“待录取通知”后,考生即被待录取。如考生未在规定的时间内确认接收“待录取通知”视为自动放弃录取资格。
(八)若有未尽事宜,请关注相关通知。
我校2024年现有以下专业拟接受考生调剂,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名。具体调剂事宜可联系相关学院咨询。真诚期待您加入我校攻读硕士学位!
三、拟接收调剂的专业及联系方式
学院 | 学位类别 | 专业及代码 | 学习方式 | 联系人及电话 |
教育科学学院 | 专业学位 | 045101 教育管理 | 全日制 | 谭老师 0758-2752019 |
非全日制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专业学位 | 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 | 全日制 | 常老师 0758-2521990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专业学位 |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 全日制 | 聂老师 0758-2752021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专业学位 | 045104 学科教学(数学) | 全日制 | 廖老师 0758-2751331 |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 专业学位 | 085400 电子信息 | 全日制 | 李老师 0758-2716393 |
美术学院 | 专业学位 | 135700 设计 | 全日制 | 陈老师 0758-2716352 |
注: 调剂专业请以我校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中发布的为准。
四、研招办联系方式
联系人:杨老师,张老师
电话:0758-2716770
山东科技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办法
(一)基本要求
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含加分)符合第一志愿报考和调入专业A类考生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原则上,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与调入专业相同或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4.数学一、二、三之间和英语一、二之间可顺向调剂,不可逆向调剂,如数学一可以调剂到数学二、英语一可以调剂到英语二,反之不可调剂。数学三与经济类综合能力(396)视为相同。
5.各调剂专业具体接收一志愿专业范围详见各学院调剂工作办法。
6.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A类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A类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工学照顾专业之间调剂按照顾专业内部调剂政策执行。
7.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
8.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9.调剂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合格生源比例不足的,按实际合格生源数组织复试。
10.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不得调剂。
11.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其初试成绩须达到A类地区相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和调入我校专业的复试要求,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的,可申请调剂到该专项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符合我校确定的接受“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
12.原则上非全日制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二)调剂程序
1.所有调剂考生(既包含接收外单位调剂考生,也包括接收本单位内部调剂考生,以及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与普通计划之间调剂的考生)均须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信息填报,并在规定时间内登陆系统按流程进行确认操作。
2.未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调剂录取的考生一律无效。
3.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低于12个小时。对申请我校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按学院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专业范围等学术要求、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不简单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
4.我校按照教育部、山东省等上级主管部门合理设置志愿锁定时间。锁定时间解除后,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
宁波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
为做好我校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现根据《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23〕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9〕2号)和教育部其他相关规定,以及《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办法》(宁大政〔2022〕55号)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原则
(一)坚持“保障安全、公平公正”原则。切实保障各类涉考人员的健康安全和涉考内容的保密安全;坚决维护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保障和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二)坚持“科学选拔、择优录取”原则。严格复试考核标准,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以德为先,坚持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在对考生全面考察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确保招生质量。
(三)坚持“严格规范、精心服务”原则。严格按国家和学校规范要求开展复试录取工作,坚持工作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增强服务意识,面向考生精心开展咨询指导,准确解读政策内容,畅通考生联系咨询通道,及时为考生解疑释惑。
二、组织机构
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学校领导小组”)统筹和领导全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审定《宁波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对招生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突发事件等进行决策与应急管理。
各招生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复试录取工作的主体,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学院领导小组”)统筹和领导本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
三、复试
(一)基本原则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基本原则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符合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2.综合考虑考生的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加强对考生大学阶段学习成绩、毕业论文、科研成果、工作业绩以及相关技能等方面的考察。
3.一般实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各专业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复试比例。
4.同一专业学位类别(或领域)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执行相同的复试标准和分数线。
5.第一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应分批复试,分开排序。
6.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进入复试规则严格按照2023年9月发布的《宁波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中“复试”章节所述的有关要求与规则执行。
(二)资格审查
复试前,各学院须加强对考生的身份复核,并对考生提供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复试前,考生须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确保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履行诚信复试承诺。若发现考生提交的材料不真实、考生不符合复试资格或违反复试相关纪律要求,将取消该考生的复试资格或录取资格,如其已取得入学资格或学籍,将按照《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三)形式与内容
1.所有专业均采用线下现场复试。
2.复试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笔试一般为专业知识测试(含同等学力加试)。面试一般包括专业与综合面试、外语口语及听力测试、思想政治面试等。学术学位重点考核考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以及其学术创新潜力。专业学位重点考核考生的综合实践素质、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职业发展潜力。必要时,可对考生进行心理测试、上机考试、实验考核、实践操作考核等。学院应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结合本学院实际情况,科学制定相关专业复试分类考核具体细化方案,在复试前向考生公布。
3.通过对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等补充材料的审核,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查。
4.每个考生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其中外语口语及听力测试不少于5分钟。
5.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时须加试2门不同于初试科目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需单独计分。
6.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7.如果同一专业复试考生人数较多,可采取平行分组进行复试,考生和复试工作人员分组名单均应随机确定。
8.复试成绩实行百分制。复试各项成绩与综合成绩的评定、计算应根据学校统一划定的标准执行(详见附件)。
9.复试实行全程录像、录音。
10.符合国家加分政策的考生可在学校复试分数线公布后的3个工作日内向相关学院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11.拟录取考生的复试体检要求,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执行,体检报告原件提交招生学院。
四、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考核
(一)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是保证入学新生质量的重要工作环节,学院必须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做好考核工作,把考生思想品德考核作为复试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主要针对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应当注重对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科学精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考查。
(三)学院要强化对考生诚信的要求,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记录,对考生在报考时填写的考试作弊受处罚情况进行认真核查,将考生诚信状况作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凡有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情节严重受到停考处罚,在处罚结束后继续报名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由学院决定是否予以录取并报学校批准。
(四)学院思想政治面试小组成员通过与考生面谈,直接了解考生思想政治情况。
(五)拟录取名单确定后,学院应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或档案审查意见)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考查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情况。函调的考生现实表现材料,需经考生本人档案或工作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
五、调剂
(一)基本条件
1.第一志愿合格生源不足的专业可组织开展调剂工作。
2.调剂考生须符合我校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规定的相关专业的报考条件,以及相关专业调剂要求。
3.调剂考生的初试成绩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所在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且达到或超过我校调入专业的复试分数线。
4.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相近。
5.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的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6.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指工学照顾专业、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医硕士、体育学、体育硕士,教育部将根据国家战略需要、社会发展需求、考生报考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下同)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A类考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A类考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工学照顾专业之间,体育学与体育硕士之间调剂,均按照顾专业执行。
7.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
8.第一志愿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9.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其初试成绩须达到相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全国A类考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若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条件,可申请调剂到该专项计划,其初试成绩须符合我校确定的接受“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调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10.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含医学学术学位)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
11.非全日制专业仅招收定向就业考生。
(二)工作要求
1.学校统一管理调剂工作,统一审核学院调剂细则、统一发布调剂信息、统一监督巡查、统一审核调剂复试及录取名单、统一办理相关手续。
2.遴选、接收所有调剂考生均须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以下简称调剂系统)进行。
3.学院在调剂系统内开放缺额信息时,须按招生章程和学院相关规定,将相关专业的调剂要求填入系统,提前公布开放、关闭调剂系统时间。
4.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2个小时。对申请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应当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不得将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单位、毕业院校、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
5.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最长不超过36小时,锁定时间一到,学院若仍未有明确受理意见的,系统自动解除锁定,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继续开展调剂工作的学院,要确保至少每36小时更新一次相关调剂信息。
6.学院根据当年招生计划数及第一志愿录取情况,按照相关规定拟定调剂生名单,经研究生院复核同意后方可公布。调剂名单一旦公布,不可随意更改、撤销。
7.“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由学校统筹,严格按照2023年9月发布的《宁波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中“复试”章节所述的有关要求与规则执行。
六、录取工作
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考察衡量考生的前提下,根据相关专业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志愿、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对考生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综合考查、加权计分后,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依次确定拟录取名单。2名及以上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则按照复试成绩从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单;若考生综合成绩和复试成绩均相同时,则按学院复试录取办法中规定的方式排名录取。先确定第一志愿考生拟录取名单,再确定调剂考生拟录取名单。录取工作要依法保护残疾考生的合法权益。
1. 同等学力加试、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考核、体检其中一项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成绩(百分制)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2.若有考生放弃拟录取资格或者有追加招生计划,则按该专业复试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录取,但当时已被其他招生单位待录取的考生,不予录取。
3.拟录取的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报考定向就业类别的考生需在复试前提交定向就业意向书,拟录取前必须与我校、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就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须在入学报到前将本人人事档案调入我校,在校进行全脱产学习,否则将取消入学资格。
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4.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对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不得将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的考生列入拟录取名单进行公示和上报。
5.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时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
6.被录取的新生(录取资格无效的除外),经本人申请和我校同意后可以保留入学资格,工作1至2年,再入学学习。
七、信息公开公示
1.公布招生计划。复试正式启动前,各学院在本学院网站上公布分专业招生计划,一经公布,不得随意修改,严格执行计划。
2.公布复试录取办法。在开展复试前,各学院须在本学院网站上公布经研究生院审核通过后的“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
3.公布复试考生名单。各学院要在本学院网站上公布进入复试考生的姓名、编号、初试各科成绩等信息。
4.公布复试结果。各学院须在本学院网站上公布各专业复试结果,包括考生的姓名、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综合成绩等信息。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等的考生相关情况,在公布考生名单时应该进行说明。
5.公示拟录取信息。拟录取名单由学校统一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名单不得修改;名单如有变动,须对变动部分做出说明,并对变动内容另行公示10个工作日。
6.公开咨询及申诉渠道。各学院要在本学院网站公布咨询及申诉渠道(含学院电子信箱、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等),并保证相关渠道畅通;对考生反映的问题及时核查处理,切实保障考生合法权益。
7.学院对其他按规定应予以公开的招生录取信息也要及时主动公开。
八、咨询及申诉电话
咨询热线:0574-87609165(将于近期开放)
申诉电话:0574-87600226
申诉邮箱:yanzhao@nbu.edu.cn
通讯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宁波大学研究生院研招办
邮编:315211
九、未尽事宜和要求,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和学校有关文件执行。
附件:宁波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成绩和综合成绩计算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