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信阳师范学院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

 

单 位 代 码:10477                             址:河南省信阳市长安路237

邮 政编 码:464000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传真:(037663912596392711       联 系 人:张本一、杨乐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01 经济与管理科学学院(63909166391151

10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1 当代中国经济

02 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研究

03 宏观经济理论及应用

04 现代企业理论与实践

10

101政治

201英语

303数学三

811经济学

复试科目:政治经济学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①经济学说史②发展经济学

002 政法学院(6391702

32

 

 

020207劳动经济学

01收入分配

02劳动力市场与就业

03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8

101政治

201英语

303数学三

812政治经济学

复试科目:劳动经济综合(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②西方经济学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1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0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03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8

101政治

201英语

60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813政治学

复试科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①政治经济学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1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0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

0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制研究

04人学理论与实践

8

101政治

201英语

60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813政治学

复试科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①政治经济学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01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02 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0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8

101政治

201英语

60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813政治学

复试科目:思想政治教育学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003教育科学学院(6393613

16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1课程论

02教学论

03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

04教育技术与教学应用

8

101政治

201英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课程与教学论学

加试科目:外国教育史教育学原理

 

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1情绪智力开发与培养

02情绪与认知发展

03品德心理与教育

04心理健康教育

8

101政治

201英语

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加试科目:实验心理学普通心理学

004文学院(6390163

28

 

 

050101文艺学

01文艺理论与审美文化

02中国现当代文艺学

8

101政治

201英语

602文学综合(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814文学理论综合(文学基本原理、中国历代文论选)

复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01现代汉语语法与词汇

02汉语史与文字学

8

101政治

201英语

603古代汉语

815现代汉语与语言学理论

复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学综合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1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02 唐宋文学

03 元明清文学

 

10

101政治

201英语

602文学综合(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814文学理论综合(文学基本原理、中国历代文论选)

复试科目:综合试卷(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历代文论选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①现代文学②外国文学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5语文教学论

2

101政治

201英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

005外国语学院(63936206391736

10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01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研究

02翻译与文化研究

03英美文学研究

10

101政治

203日语或222法语或202俄语

604专业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

816基础英语

复试科目:①写作与翻译②第二外语(日语或法语或俄语)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①语言学基础②英美文学

006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63927026391735

30

 

 

070101 基础数学

01 代数学

02 微分方程

03 有限元

 10

 

 

101政治

201英语

605数学分析

817高等代数

复试科目:近世代数(01方向)、微分方程(0203方向)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复变函数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70104 应用数学

01应用泛函分析

02应用偏微分方程

03生物数学

04密码学

05金融数学

06计算机科学中的数学

10 

 

 

 

 

 

101政治

201英语

605数学分析

817高等代数

 复试科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4方向)、微分方程(01020305方向)、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及数学基础(06方向)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复变函数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71101系统理论

01动态大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02微分动力系统

03生命生态系统的大时间行为研究

8

101政治

201英语

605数学分析

817高等代数

复试科目:微分方程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复变函数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6数学教学论

2

101政治

201英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数学基础综合(含数学分析、高等代数)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数学教学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07物理电子工程学院(6391732

10

 

 

070201理论物理(6391732

01粒子物理

02量子光学

03原子与分子物理

04分子磁性理论

8

101政治

201英语

606普通物理(力学、电磁学)

818量子力学

复试科目:热学、光学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高等数学原子物理学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7物理教学论

2

101政治

201英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力学与电磁学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理论力学光学

008化学化工学院(63907026390597

20

 

 

070302分析化学

01色谱学

02合成分析

 

8

101政治

201英语

607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

819物理化学(不含结构化学)

复试科目:无机化学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081704 应用化学

01现代化学分离分析技术

02 高分子材料合成及应用

03 固体材料物理与化学

04工业催化

 

10

101政治

201英语

302数学二

819物理化学(不含结构化学)或820化工原理

 

复试科目:无机化学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①分析化学②有机化学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8化学教学论

2

101政治

201英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化学教学论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①分析化学②有机化学

009生命科学学院(6391380

10

 

 

071001植物学

01植物基因表达与调控

02植物环境生物学

03植物生物技术

04植物抗病机理

05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

 

101政治

201英语

608植物学

821植物生理学

复试科目:细胞生物学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①分子生物学②生物化学

010体育学院(6391707

2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9体育教学论

2

101政治

201英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体育教学论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体育概论专业技能

011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6391700

2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10地理教学论

2

101政治

201英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自然地理学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地理教学论人文地理学

012美术学院(6391039

2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11美术教学论

2

101政治

201英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中国画人物或山水写生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素描人物写生人物组合速写

013音乐学院(6390366

2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12音乐教学论

2

101政治

201英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音乐教育学概论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音乐基础理论综合和声与曲式分析

014历史文化学院(6390658

2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13历史教学论

2

101政治

201英语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史学概论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中国史学史历史教学论

 

 

 

 

信阳师范学院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初试、复试(含加试)科目参考书

报考专业

考试科目

        

复试、同等学力和跨学科考生加试科目

参考书

政治经济学

811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复试:政治经济学

加试:①经济学说史②发展经济学

吴树青《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姚开建《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劳动经济学

812政治经济学

夏子贵、罗余九《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复试:劳动经济综合

 

 

加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

君辰、郑绍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曾湘泉《劳动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夏永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高教出版社;梁小民《西方经济学》,中国统计出版社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60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夏子贵、罗余九《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田克勤《邓小平理论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复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加试: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高放、李景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第四版;徐志宏、秦宣《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夏子贵、罗余九《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13政治学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60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同上

复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加试: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同上

 

 

同上

813政治学

同上

思想政治教育

60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同上

复试:思想政治教育学

 

加试: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教出版社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教出版社;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13政治学

同上

课程与教学论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全国统考

复试:课程与教学论

 

 

加试外国教育史教育学原理

靳玉乐《现代课程论》,西南师在出版社,1995年版;李秉德《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王天一《外国教育史》(上、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靳玉乐《现代教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全国统考

复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加试:实验心理学普通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朱滢《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艺学

602文学综合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教出版社;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程光炜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程光炜等《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复试:中国现当代文学

 

 

加试: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

程光炜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程光炜等《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南开大学出版社

814文学理论综合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本),高教出版社;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汉语言文字学

603古代汉语

郭锡良等《古代汉语》,天津教育出版社;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复试:汉语言文字学综合

加试: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

同初试所有参考书目

程光炜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815现代汉语与语言学理论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

602文学综合

同上

复试:综合试卷(含中国文学、中国历代文论选

加试: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史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教出版社;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程光炜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朱维之《外国文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814文学理论综合

同上

语文教学论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全国统考

复试科目: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

2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学科教学论教材:王文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程光炜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英语语言文学

202俄语

全国统考

复试:写作与翻译第二外语(日语或俄语或法语)

 

 

 

 

 

 

加试:语言学基础英美文学

冯幼民《高级英文写作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萧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周平《新编日语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孙辉《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商务印书馆;马晓宏《法语》(1-4),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编《俄语》(第二次修订版,1-4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Poole,S《语言学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3日语

全国统考

222法语

孙辉《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商务印书馆;马晓宏《法语》(1-4),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04专业英语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刘润清、封宗信《语言学理论与流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伯香《英国文学教程》(修订版上、下),武汉大学出版社;常耀信《美国文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816基础英语

丁往道《英语写作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张汉熙《Advanced English》,商务印书馆

基础数学

605数学分析

华东师大编《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近世代数(代数学方向)或常微分方程(其余各方向)

 

加试:复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杨子胥《近世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王高雄、周之铭等《常微分方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钟玉泉《复变函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茆诗松、程依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817高等代数

北京大学编《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

应用数学

605数学分析

同上

复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4方向)或常微分方程(01020305方向)或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及数学基础(06方向)

 

 

 

加试:同“基础数学”专业加试科目

01020305王高雄、周之铭等《常微分方程》,高等教育出版社;04方向为茆诗松、程依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06方向为严蔚敏《数据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谭浩强《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同“基础数学”专业加试书目

817高等代数

同上

系统理论

605数学分析

同上

复试:常微分方程

 

加试:同“基础数学”专业加试科目

王高雄、周之铭等《常微分方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基础数学”专业加试书目

817高等代数

同上

数学教学论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全国统考

复试科目: 数学基础综合(含数学分析、高等代数)

 

加试科目:数学教学论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华东师大数学系编《数学分析(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北京大学编《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赵振威《中学数学教材教法(修订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胡炯涛《数学教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孙名符等《数学教育学原理》,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盛骤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01年版

理论物理

606普通物理

漆安慎《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梁灿彬《电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热学、光学

 

加试:高等数学原子物理学

秦允豪《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章志鸣《光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济大学编《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褚圣麟《原子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818量子力学

周世勋《量子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教学论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全国统考

复试科目:力学与电磁学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理论力学光学

漆安慎《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梁灿彬《电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金尚年《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章志鸣《光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分析化学

607分析化学

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曾泳淮、林树昌《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部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无机化学

 

加试:分析化学(不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主编《无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宏纹《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819物理化学(不含结构化学)

傅献彩《物理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应用化学

819物理化学(不含结构化学)

同上

复试:无机化学

 

加试:分析化学(不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主编《无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宏纹《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820化工原理

夏清或姚玉英主编《化工原理》,天津大学出版社

化学教学论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全国统考

复试科目:化学教学论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分析化学(不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宏纹《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植物学

608植物学

陆时万、徐祥生、沈敏键《植物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科目:细胞生物学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①分子生物学②生物化学

翟中和、王喜忠《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玉贤、李毅、郑晓峰《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郑集、陈钧辉等《普通生物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821植物生理学

潘瑞炽《植物生理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体育教学论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全国统考

复试科目:体育教学论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体育概论专业技能

毛振明主编的《体育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第一版

杨文轩《体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专业技能从篮球、足球、排球中任选一项

地理教学论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全国统考

复试科目:自然地理学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地理教学论人文地理学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袁书琪《地理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王恩涌《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美术教学论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全国统考

复试科目:中国画人物或山水写生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素描人物写生人物组合速写

 

音乐教学论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全国统考

复试科目:音乐教育学概论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音乐基础理论综合和声与曲式分析

2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学科教学论教材:卢康娥《音乐教学论》,陕西师大出版社;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大出版社;郭声健《音乐教育论》,湖南文艺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为杰、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杨通八《初级和声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陈应时、陈聆群《中国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杜亚雄《民族音乐学概论》湖南文艺出版社

历史教学论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全国统考

复试科目:史学概论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生加试:中国史学史历史教学论

庞卓华等《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姚同发《台湾历史文化渊源》,九州出版社,2006年;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增订本);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叶小兵《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009年南昌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009年南昌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一、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简介

南昌大学是一所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位于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南昌市。学校现有前湖、青山湖、东湖、鄱阳湖、抚州五个校区,校园面积8千余亩。学校经过数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 “文理工医渗透、产学研结合”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现任党委书记为郑克强教授、校长为周文斌教授。200611月,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9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0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77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具有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法律硕士(J.M)等专业硕士学位、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以及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2个,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分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目前,各类在校研究生共计8000余人。学校还设有中德联合研究院、中法工商管理教育培训中心和中英联合学院等国际合作办学机构。

南昌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始终贯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秉承“格物致新,厚德泽人”的校训,致力于教书与育人的结合,致力于前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致力于完美人格和崇高理念的塑造,朝着建设“高水平新型综合性大学”的目标迈进。

热忱欢迎您报考南昌大学,期待着您成为南昌大学的一员!

二、招生简章

◆ 招生规模

2009年,我校共有26个专业面向全国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各专业的实际招生规模数及国家计划、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招生计划的比例,以当年国家文件批准下达数为准。为确保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规定,每位博士生指导教师当年招收博士生人数不超过2人(含跨学科专业点招生),有重大科研项目等特殊情况需要增加带生人数的,须经过校长审批同意。

◆ 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二)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经获得硕士学位;

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同等学力。同等学力考生必须是获得学士学位6年或6年以上(终算时间为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录取为博士生的入学之日),并已经完成与所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的学习(须有结业证书或由学习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提供课程学习证明及成绩),同时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省部级二等及以上奖励(指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排名为第一或第二;

2)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刊物上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至少三篇。

取得复试资格的同等学力人员须另外加试一门公共政治理论课(自然辩证法)和两门所报考专业硕士阶段主干课程;

(三)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招生计划的考生年龄不限);

(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的研究生招生体检标准。

(五)其它规定参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执行。

◆ 报名时间与手续

网上报名:200811120081230登录南昌大学研究生院主页(yjsy.ncu.edu.cn)报考,报考人员请按要求填写并提交报考信息。

现场确认:20091月上旬凭本人身份证(或现役军人、文职干部证件)和学生证(或毕业证书)到南昌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999号,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研究生院大楼四楼),进行现场数码照相,并交纳报名费260元。同时须提供以下材料:

12份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专家签署的推荐信;

2)报考南昌大学博士研究生登记表;

3)报考南昌大学博士研究生信息卡;

以上材料的格式样本可从南昌大学研究生院主页相关信息下载中心下载。

4)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供研究生管理部门的证明;

5)同等学力人员须提供相应的业绩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 入学考试

博士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时间为20093月中上旬,初试科目包括:英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复试安排在4月上旬,复试科目包括:专业综合面试、心理测试。初试、复试具体时间和注意事项将在南昌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发布,基本规则和要求预告如下:

1、英语试卷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两部分。试卷一为公共英语,题型有听力测试、词汇与结构、阅读理解和写作,满分为100分。试卷二为专业英语,题型为专业文献资料英译中,满分为100分。

2、初试结束后,将根据初试结果划定复试分数线。复试分数线包括单科最低线和总成绩最低线。同时满足上述要求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复试。进入复试的同等学力人员须参加1门公共课和2门相关专业硕士主干课程的加试,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合格线为60分。

3、复试中的专业综合面试成绩采用百分制,心理测试设合格线。专业综合面试主要是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考生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外语口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考察,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专业综合面试的内容和方式由各博士点自行确定并事先公布,考生复试时须携带个人科研成果材料、获奖证书、外语能力证书、硕士论文摘要以及所报考博士点要求的其他材料原件,供复试小组参考。复试小组成员独立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分为最终复试成绩。

4复试结束后,各博士点将复试人员的初试排序总成绩、复试成绩按权重相加进行总排名,各学科专业点在研究生院下达的录取指标数内,提出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由研究生院审核,报校领导批准后,张榜公示。研究生院在确定公费生时,同等条件下将优先考虑应届硕士毕业生和非定向考生,定向和委托培养考生原则上列为自费生。

◆ 体格检查

本着“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复试期间将由我校医院根据《南昌大学研究生招生体检标准(修订)》(昌大校发[2003]22号文)及其实施办法组织体检。凡体检结论属于不能录取之列,则取消其录取资格,其名额由后位者自动递补;凡体检结论属于不能录取的专业之列,则必须调转相近专业,若无相近专业可调,则取消其录取资格,其名额由后位者自动递补。请在报名之前上网查询我校研究生招生体检标准。

◆ 其他事宜

根据赣教计字【2001190号文件规定,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招生计划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收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壹万贰仟元整。

 

单位代码:10403

单位网址:http://yjsy.ncu.edu.cn

通讯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999号;邮政编码:330031

联系部门: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联系电话:0791-39693403969338(传真);E-mailyzb@ncu.edu.cn

 

 (以上相关内容如有变动,则以当年教育部、江西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下达的有关文件精神和我校公布的2009年研究生招生有关文件办法为准)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指导老师、考试科目及代码、考试科目说明、等详见南昌大学研究生院主页。)

    http://yjsy.ncu.edu.cn/show.asp?id=1357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说明

招生专业目录说明

  

一、包头医学院现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遗传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思想政治教育、内科学、外科学、急诊医学、神经病学、儿科学等12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2009年计划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80名左右,包括国家计划、定向、委培和自筹经费研究生。我校面向全国招生,凡具备条件者,可上网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同等学力(报考医学专业的考生仅限于医学专业毕业生)。往届本科毕业生应具有学士学位;应届本科毕业生须已通过CET四级考试(获得国家英语四级证书或四级成绩≥425),毕业时必须获得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以同等学力报考者同时应具备: 

 (1)大学专科毕业后在相关专业工作2年或2年以上。成人本科或专升本的应届毕业生按同等学力报考。

(2)已通过CET四级考试(获得国家英语四级证书或四级成绩≥425)

 (3)修完大学本科全部必修课程(以高校教务部门出具的成绩单为准)。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的可不受此年龄限制。 

三、综合考试科目有以下几类:

1、西医综合:全国统一命题。试题覆盖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 

2、生物综合(1):我校命题。试题覆盖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  

3、生物综合(2):我校命题。试题覆盖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

4、卫生综合:我校命题。试题覆盖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卫生统计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四、复试科目有专业课和专业外语等。考试形式:笔试、口试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 

五、获得复试资格的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还须加试两门本科课程,我校规定的加试课程为:

(1)   医学类: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必须从这三门中选择两门在初试中未考过的课程;

(2)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思想道德修养、中共党史。

 

欢迎访问我院研究生部网页:http://www.btmc.cn/          Email:by_yjsc@***

单位代码:11973        地址: 包头市东河区建设路31号                     邮政编码:014040

   联系部门:研究生部   联系人:赵洪英                        电话:0472-7167832      

欢迎报考我校研究生(一志愿全公费)!

 

学 校  

江苏工业学院坐落于美丽富饶、人杰地灵的江南名城——常州,地处长江沿岸、沪宁线中段,原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直属院校,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现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高校。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江苏工业学院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兼备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分白云、武进两个校区,拥有教学用地近2000亩,设有43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7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各类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6500多人,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优良的传统,浓厚的底蕴,造就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1000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占55%,有100余名留学回国的博士和访问学者,有硕士生导师200余人。学校是“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先后有3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入选中石化直属院校学科带头人。另外,学校还聘请了国际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闵恩泽、陆婉珍、汪家鼎、金涌、袁渭康、时铭显、曹湘洪、钱逸泰、过增元、欧阳平凯、阙国和、薛群基、陈立泉、蒋士成、丁传贤、赵淳生、徐南平、张全兴等为我校兼职教授和荣誉教授。

学校十分注重学科建设,现有化学工艺、材料学、化工过程机械、油气储运工程4个省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精细化工)、化工过程机械2个部级重点学科,精细化工、化学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3个省级优秀学科梯队,精细石油化工、油气储运技术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油气井口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中心。

学校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学校的主要科技学术指标进入了全国千余所高校的前120名,被评为“发明专利全国百强高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目前学校的科研立项、到款、投入、人均经费和各项成果等科研主要指标,分别排名在江苏省100余所高校的第14-15位之间。SCIEIISTP三大索引排名位列全国高校前150200名。十五期间,学校承担了包括“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1000余项,人均科研经费达5万元/年,我校有5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近年来,国家财政部、省政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对我校进行重点投入,使我校的实验室科研仪器具有较高水平,并建设了油气储运工程中心等一批国内有特色的研究开发基地。学校拥有NMRGC-MSGC-IRICPX-光衍射仪、自动吸附仪、万能材料和电子拉力材料试验机等一批精密仪器设备,先后引进了Materials Studio 2.0分子系统、AnsysFluent有限元分析等原版软件,全校仪器设备总价值1.2亿元。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加拿大、英国、爱尔兰、德国等多所大学展开合作项目,并与10多个工业集团建立了学术与交流的伙伴关系。采用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国际化教育的平台,培养一批既能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又有综合知识背景,掌握先进专业技术,能够适应世界和谐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国际化工程型人才。

学校施行完备的扶持奖励机制,提供较多报酬丰厚的三助岗位,在校研究生可兼任助教、助管等工作,其中助教每月酬金可达500元;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毕业生主要面向长三角地区和石化行业就业,深受用人单位广泛好评,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勇担责任,追求卓越,学校正不懈努力,开拓进取,向着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工业大学目标挺进!

 

报 考 说 明

一、报考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200991,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相关专业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征得所在学校同意),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3.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5.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而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

二、招生人数

    我校2009年拟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450名左右(含国家计划内及计划外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各学科录取时将根据国家正式下达规模数和生源情况作相应调整。

三、报名手续

(一)网上报名,200810810月底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具体要求届时详见教育部公布及我校研究生部网上通知。

(二)报名信息确认,200811月中旬全国各报考点。应届本科毕业生持本人身份证和学生证,其他人员持本人身份证,到报名点凭网上报名号办理报名信息确认手续,交纳报考费,并照相确认。

(三)未尽事宜详见报考点通知。

四、考试安排

(一)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二)初试日期:2009年春节前二周左右,具体届时见教育部公布及准考证。

(三)初试科目: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两门业务课。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各为100分,两门业务课满分各为150分。

(四)复试:我校根据国家录取政策、招生规模以及考生初试成绩、学习经历、科研能力、身体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参加复试名单。复试内容为:英语听力考试;专业课笔试;综合素质面试。同等学力考生加试在复试中进行,加试科目见招生专业目录。

五、有关政策

   1.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学生全部为公费指标。

 2.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学生设立"新生特别奖"。

 3.我校为在校硕士研究生设立普通奖学金(人均200/,每年按12个月发放, 授奖面近100%)和"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4.我校为硕士研究生设立助教、助管等岗位,每月薪酬最高可达500元。

 

 

热忱欢迎全国各地广大考生报考江苏工业学院!

单位代码:10292

邮政编码:213164

单位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路1

联系部门: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 系 人:老师、老师

联系电话:0519-86330238

学校主页:http://www.jpu.edu.cn/

研究生部主页:http://gs.jpu.edu.cn/

研究生招生办Emailyjsc@jpu.edu.cn


专业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初试科目

 

复试笔试科目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00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_ 01活性自由基聚合

_ 02聚合物的大分子设计与结构~性能关系

_ 03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性能

30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610综合化学

           810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注:610《综合化学》包括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三门课程的基础内容

复试笔试科目

《高分子材料工程》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高分子化学》、

2、《高分子物理》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_ 01光电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_ 02超高压材料合成及超高压下材料行为研究

_ 03压电和铁电陶瓷纤维及复合材料

15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2数学二

           813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或

820物理化学

复试笔试科目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材料化学》

2、《粉体工程》

 

 

 

 

 

080502材料学 

_ 01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和功能化技术

_ 02新型聚合物的合成及结构性能研究

_ 03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

_ 04金属材料强韧化理论与技术

_ 05新型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

25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2数学二

           810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或

812金属学 或

813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可在本学院其他三个专业中任选一个方向的复试科目及加试科目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_ 01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及防护

_ 02材料的制备与机理研究

_ 03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

30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2数学二

       810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或

812金属学

复试笔试科目

《材料科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2、《材料测试技术》

 

 002化学化工学院

 

 

 

 

 

 

070303有机化学

_ 01有机合成化学

_ 02有机分析化学

_ 03应用有机化学

45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360理学数学 或

610综合化学

              824有机化学

 

注:360《理学数学》为学校自命题;610《综合化学》包括无机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三门课程的基础内容

复试笔试科目

《专业英语(含有机化学实验)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有机化合物谱图分析》

2、《有机合成》

 

 

 

081701化学工程

_ 01传质与新型分离技术

_ 02反应动力学与反应工程研究

30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2数学二

              820物理化学 或

822化工原理

 

复试笔试科目

《基础化学实验(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70%,有机化学实验20%,物理化学实验10%)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化工原理》与《物理化学》中选择一门与入学考试专业课不同的课程

2、《有机化学》

 

 

 

081702化学工艺  ☆◇△

_ 01精细石油化工产品开发

_ 02化工过程分析与设计

30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2数学二

              820物理化学 或

822化工原理

 

 

 

 

 

081705工业催化

_ 01功能催化材料及应用研究

_ 02催化反应工艺

_ 03转基因与酶催化

15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2数学二

    820物理化学 或

822化工原理

 

 003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081903安全技术及工程

_ 01安全检测技术及化工安全

_ 02设备安全可靠性与油气储运安全

_ 03化工生产过程安全控制

_ 04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事故预防与应急集成技术

_ 05消防技术及工程

 

25

       101政治

       201英语

       302数学二

       832系统安全工程 或

851工程流体力学

复试笔试科目

《化工安全工程》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2、《安全原理》

 

 

 

 

 

 

083001环境科学

_ 01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保护

_ 02环境污染监测与控制

_ 03土壤污染机理与治理研究

_ 04生态环境规划与修复

_ 05环境经济(损益)评价

25

       101政治

       201英语

       302数学二

       823普通化学 或

834环境保护概论 或

851工程流体力学

 

复试笔试科目:

《环境生态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环境科学导论》

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083002环境工程

_ 01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_ 02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及资源化

_ 03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_ 04环境安全与检测

_ 05清洁生产技术

_ 06材料腐蚀与环境保护

_ 07土壤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35

       101政治

       201英语

       302数学二

       823普通化学 或

834环境保护概论 或

851工程流体力学

复试笔试科目:

《环境工程综合知识》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环境科学导论》

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005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_ 01机械设计及理论

_ 02液压传动与控制

_ 03机电一体化技术

_ 04微纳器件设计与制造基础及

系统集成

_ 05表面科学与工程

25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850工程力学 或

855机械设计基础

复试笔试科目:

《液压与气压传动》及《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080702热能工程

_ 01石化系统热能利用和节能工程

_ 02高效换热设备和过程装备热力分析

_ 03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5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851工程流体力学 或852工程热力学

复试笔试科目: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热质交换原理及设备》

 

 

 

 

080706化工过程机械  ☆◇▽

_ 01流体工程技术及应用

_ 02过程装备的结构可靠性与完整性

_ 03过程机械先进制造与控制

30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850工程力学 或

855机械设计基础

复试笔试科目: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082003油气储运工程  ☆△

_ 01油气管输技术

_ 02油气回收与环保技术

_ 03油气储运装备完整性与安全工程

30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2数学二

              850工程力学 或

851工程流体力学

复试笔试科目:

《输油管道设计管理》

《油库设计管理》

 

 

 

 006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_01软件工程与数据库技术

-02图像与信息智能处理

-03计算机控制与仿真

-04嵌入式系统与应用

 

40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笔试科目:

C程序设计(包括上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数据库系统概论》

2、《软件工程》

 

 007数理学院

 

 

 

 

 

 

070205凝聚态物理

_ 01凝聚态薄膜物理和器件

_ 02光子晶体与负折射材料

_ 03低维材料及其微纳器件

15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360理学数学 或

670量子力学

              872普通物理

 

注:360《理学数学》为学校自命题

复试笔试科目:

《大学物理实验》(分光计、霍尔效应测量螺线管内部磁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理论力学》

2、《电动力学》

备注:☆省级重点学科;◇部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中心

 


参考书目

00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金属学》,李超,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化学》,潘祖仁,化学工业出版社;

                            《高分子物理》,何曼君,复旦大学出版社。

3.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高等教育出版社。

4.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重排本),陆佩文,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5.          《粉体技术导论》(第二版),陆厚根,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6.          《金属热处理》,李松瑞,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9月版

7.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邓至谦、周善初,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8.          《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崔忠圻、刘兆兴,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9.       《材料测试技术》,黄新民,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002化学化工学院

1.        《化工原理》(第二版),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化学工业出版社

2.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书》,江苏工业学院

3.        《物理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

4.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高等教育出版社,

5.       《无机与分析化学》,陈若愚、朱建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003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1.        《系统安全工程》(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邵辉,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5

2.        《工程流体力学》,袁恩熙,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6

3.        《环境保护概论》,李定龙、常杰云,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6

4.        《普通化学》(第5版),浙江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        《化工安全工程》,王凯全,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10

6.        《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高教出版社,2002

7.        《环境生态学》,李博主,高教出版社,2000

8.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刘清方,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0

9.       《安全原理》,陈保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

005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1.        《工程力学》,单辉祖、谢传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月第一版

2.        《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杨可桢,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工程流体力学》,贺礼清,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4.        《工程热力学》,沈维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5.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刁玉伟,大连理工出版社,2005年版

6.        《输油管道设计管理》,郭光臣,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7.        《油库设计管理》,杨筱蘅,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第三版),同济大学 ,建筑工业出版社

9.        《液压与气压传动》,章宏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10.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姜培刚,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卢秉恒,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12.    《热质交换原理及设备》,连之伟,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006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        C程序设计》谭浩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月第3

2.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萨师煊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月第4

3.       《软件工程》 张海藩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7月第2

 007数理学院

1.        《普通物理》(第五版),程守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量子力学》(上、下两册),曾谨言,科学出版社,1981

3.        《理学数学》

l          《高等数学》(第五版),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l          《线性代数》(第四版),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l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浙江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大学物理实验》,江兴方,科学出版社

5.        《理论力学简明教程》(第一版),陈世民,高等教育出版社

6.       《电动力学》(第一版),郭硕鸿,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舞蹈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舞蹈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

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从事舞蹈史论研究、舞蹈表演研究、教学研究、创编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名额40名(暂定)

三、报考条件

    我院只招收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考生。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考: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品行端正,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考生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人员;

    3)已获硕士学位人员,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

4)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过两年或两年以上学习或工作的人员(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当年的91),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且符合我院对考生提出的业务要求的人员;

5)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能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

    3.年龄不超过40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可放宽。

4.其它注意事项

1)报考编导研究方向的考生报名拍照时须交材料:本人或与人合作(需注明第几编导)的参加省部级以上获奖作品的光盘及获奖证书复印件(原件一并带来并核查)。无获奖作品也可交本人编创习作光盘。

2)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的考生,报名拍照时须交学术论文一篇,通过初试后,复试须另加试两门相关专业的本科专业基础课(笔试)。

5.考生报名全部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考生应认真阅读全部公告信息,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报考前应登录“北京市研究生招生信息查询系统”主页(http://yz.chsi.com.cn,阅读《北京高等学校、科研机构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查阅“2008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了解报考信息。

四、报名时间

1.报名时间为200810月,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具体时间可关注北京舞蹈学院网站)

2.考生通过网上报名后,于200811月到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最终确认报名信息并照相,办理其它相关手续。(具体时间可关注北京舞蹈学院网站)

五、考试地点

考试地点设在北京舞蹈学院。

六、入学考试

1.面向全国招生考试的统考科目及专业考试科目均在北京舞蹈学院进行。

2.考试时间以准考证通知时间为准。

3.复试时间为45月份,以我院通知为准。


、考试科目

 

科目有全国统考科目和专业科目,为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统究生招生考的政治和外专业试分专业1,专业2,专业如下表: 

 

 

专业类别

专业1

专业2

舞蹈学

(史论专业)

 

舞蹈学基础理论研究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研究

中国古代舞蹈史研究

中国舞蹈美学研究

舞蹈文献研究

舞蹈身体语言研究

舞蹈与宗教关系研究

 

 

 

中 外 舞 蹈 史

 

 

 

舞蹈理论与作品分析

舞蹈学

(其他专业)

 

舞蹈训练的人体科学

理论与应用

舞蹈科学训练的理论与应用

舞蹈科学训练研究

 

 

 

舞蹈教育学

 

舞蹈心理学

 

 

艺术管理与创意产业研究

 

 

 

 

舞蹈人体科学

 

 

 

 

 

舞蹈教育学

 

舞蹈心理学

 

中外管理思想

与创意产业

 

 

 

 

 

艺术概论与舞蹈作品分析

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代舞蹈史

与艺术概论

古典舞教学法

与专业技能表演

中国民族民间舞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

与艺术概论

中国民族民间舞

教学法与专业技能表演

芭蕾舞

芭蕾舞史与艺术概论

芭蕾舞教学法

与专业技能表演

 

 

编导

编导基础理论

与艺术概论

作品分析与音乐编舞/

作品分析与舞剧结构

音乐剧

音乐剧史与艺术概论

音乐剧作品评析

与音乐剧表演

舞蹈演出造型设计

服装(舞台)设计史

与艺术概论

设计理论与绘画创作

国际标准舞

国际舞运动原理

与艺术概论

国际舞教学技法

与专业技能表演

 

八、专业技能考试内容(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编导、音乐剧、艺术设计、国际标准舞等专业中“专业2”考试中的技术技能部分)

(一)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国际标准舞专业

1剧目表演

2教学能力测试(根据各专业特点含模仿、创作能力、作品分析等)

3 口试(简述个人学习经历;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各自报考方向的专业理论问题。)

备注:芭蕾专业的考生需进行基本功测试

(二)编导专业

1音乐编舞

2舞蹈构思(笔试——根据音乐完成文字结构)

3 口试(简述个人学习经历;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各自报考方向的专业理论问题。)

(三)音乐剧专业

1、视唱练耳

①视唱:一个升、降号调内

②练耳:自然音程听辨与模唱;大、小三和弦原位、转位;单声部曲调模唱。

2、形体表演

各种风格的舞蹈、武术、哑剧等均可。自备伴奏带,限3分钟内。

3、编讲故事(即兴命题)

4、台词表演(以舞台剧、影视剧为主,诗歌、散文亦可。)

5、音乐剧声乐表演(自备钢琴伴奏谱或伴奏带)

①一首外文歌曲(必须是音乐剧作品)

②一首中文歌曲(翻译成中文的外国音乐剧作品、中国音乐剧作品、歌剧、艺术歌曲及优秀的通俗作品均可)

(四)舞蹈演出造型设计

1完成一幅服装人物绘画作品(时间1.5小时)

2根据服装人物绘画作品。以所提供的规定素材资料,确定设计创意,完成一组主题系列服装设计效果图(不少于三幅)

3根据创意性服装效果图及所提供的素材资料,为设计作品进行不少于500字的创意阐述

 

九、专业名额分配

 

2009年北京舞蹈学院招生指标暂定为40 (含自费生。准确名额按上级下拨指标为准),据此,招生名额按专业暂行分配如下(实际名额分配以考生总成绩排名在所报专业方向内考试专业科目相同的前提下进行微调,每个导师的招生名额原则上不超过2名)

 

专业方向

研究方向

招生名额

舞蹈学

舞蹈史论(含7个方向)、舞蹈教育学、舞蹈心理学、舞蹈人体科学、艺术管理与创业产业研究

13

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教学与表演研究、中国古典舞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等

8

中国民间舞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与表演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与编创研究等

8

芭蕾舞

芭蕾舞教学法研究、芭蕾舞教学表演研究、芭蕾舞的流派及风格研究

4

编导

舞蹈编创、音乐剧舞蹈创作、舞蹈演出造型设计

6

国际标准舞

摩登舞、拉丁舞运动原理研究、摩登舞、拉丁舞课程体系研究

1

 

十、录取

1.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初试合格分数线及复试条件择优进行复试。

2.对复试合格考生按初试和复试综合成绩排队,择优录取。

3.一般在6月中旬发放录取通知书。

4.录取为定向、委托培养的考生,须由考生、考生所在单位与本院签署定向、委培协议。

 

 十一、体格检查

考生复试时到招生单位所在地的指定医院进行体格检查,具体要求见复试通知书。

十二、学费标准

全日制统招公费研究生:免学杂费。住宿费 每人每年 750 元。

全日制统招自费研究生:每人每学年学杂费 20000 元。住宿自理。

注:以上收费标准由京发改[2007]1457号、京价(收)字[1999]014号文件批准

十三、价格举报电话

12358


北京舞蹈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舞蹈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

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从事舞蹈史论研究、舞蹈表演研究、教学研究、创编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名额40名(暂定)

三、报考条件

    我院只招收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考生。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考: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品行端正,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考生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人员;

    3)已获硕士学位人员,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

4)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过两年或两年以上学习或工作的人员(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当年的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且符合我院对考生提出的业务要求的人员;

5)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能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

    3.年龄不超过40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可放宽。

4.其它注意事项

1)报考舞蹈心理学(见附表一13研究方向)、舞蹈教育学(见附表一12研究方向)、舞蹈人体科学(见附表一080910研究方向)、艺术管理学(见附表一11研究方向)的考生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

2)报考编导研究方向的考生报名拍照时须交材料:本人或与人合作(需注明第几编导)的参加省部级以上获奖作品的光盘及获奖证书复印件(原件一并带来并核查)。无获奖作品也可交本人编创习作光盘。

3)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的考生,报名拍照时须交学术论文一篇,通过初试后,复试须另加试两门相关专业的本科专业基础课(笔试)。

5.考生报名全部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考生应认真阅读全部公告信息,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报考前应登录“北京市研究生招生信息查询系统”主页(http://yz.chsi.com.cn,阅读《北京高等学校、科研机构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查阅“2008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了解报考信息。

四、报名时间

1.报名时间为200710月,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具体时间可关注北京舞蹈学院网站)

2.考生通过网上报名后,于200711月到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最终确认报名信息并照相,办理其它相关手续。(具体时间可关注北京舞蹈学院网站)

五、考试地点

考试地点设在北京舞蹈学院。

六、入学考试

1.面向全国招生考试的统考科目及专业考试科目均在北京舞蹈学院进行。

2.考试时间以准考证通知时间为准。

3.复试时间为45月份,以我院通知为准。

七、录取

1.根据初试成绩,按教育部公布的复试基本要求及初试合格分数线择优进行复试。

2.对复试合格考生按初试和复试综合成绩排队,择优录取。

3.一般在6月中旬发放录取通知书。

4.录取为定向、委托培养的考生,须由考生、考生所在单位与本院签署定向、委培协议。

 

学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9    邮政编码:100081

网址:www.bda.edu.cn

E-mailyjs@bda.edu.cn

联系电话:01068935749,传真:01068935749

、专业研究方向及专业考试科目

 

科目有全国统考科目和专业科目,为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统究生招生考的政治和外专业如下表: 

 

附表1:

专业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001   

     

 

01舞蹈学基础理论

711 中 外 舞 蹈 史

 

811舞蹈理论与作品分析

02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研究

03中国古代舞蹈史

04中国舞蹈美学

05舞蹈文献研究

06舞蹈身体语言研究

07舞蹈与宗教关系研究

08舞蹈训练的人体科学理论与应用

712舞蹈人体科学

812 艺术概论

09舞蹈科学训练的理论与应用

10舞蹈科学训练研究

11艺术管理与创意产业研究

713中外管理思想

与创意产业

12舞蹈教育学

714舞蹈教育学

13舞蹈心理学

715舞蹈心理学

 

专业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002  

   

   

   

   

 

14中国古代舞蹈史研究

716 中国古代舞蹈史 与艺术概论

813 古典舞教学法与 专业技能表演

15中国古典舞

创建与发展史研究

16中国古典舞理论研究

17中国古典舞艺术流派研究

18中国古典舞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专业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003   

   

   

   

  

19中国民族民间舞

教学与表演研究

717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与艺术概论

 

814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与教学法及专业技能表演

20中国鼓舞文化研究

21中国民族民间舞

艺人风格流派研究

22中国民族民间舞

教学与编创研究

23中国民族民间舞职业化研究

24印度舞蹈与中国舞蹈

关系研究

25中国民族民间舞

技术训练研究

 

 

 

 

 

 

 

 

 

 

 

 

 

专业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004

    

     

     

 

26芭蕾舞教学法研究

718                 

815 芭 蕾 舞 教 学 法 与 专 业 技 能 表 演

27芭蕾舞教学表演研究

28芭蕾舞的流派及风格研究

 

 

 

 

 

 

 

 

 

 

 

专业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005     

     

     

29中国舞剧创作与教学研究

719 编导基础理论 与艺术概论

816作品分析与音乐编舞

30现代舞创作与教学研究

31当代舞创作与教学研究

32舞剧理论与创作研究

817作品分析与舞剧结构

33音乐剧舞蹈创作研究

 

720音乐剧史与艺术概论

 

818音乐剧作品赏析评价与音乐剧表演

  34舞蹈演出造型设计研究

(服装、舞台设计)

721服装(舞台)设计史与艺术概论

819设计理论与绘画创作

 

 

专业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006

 

 

 

 

35摩登舞、拉丁舞运动原理研究

722 国标舞运动原理与艺术概论

820 国标舞教学技法与专业技能表演

36摩登舞、拉丁舞课程体系研究

 

001舞蹈学:科目711712713714715811812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002中国古典舞:科目716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科目813中的“古典舞教学法”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5小时,科目813中的“专业技能表演”内容详见报名时通知。

003中国民间舞:科目717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科目814中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与教学法”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5小时,科目814中的“专业技能表演”内容详见报名时通知。

004芭蕾舞:科目718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科目815中的“芭蕾舞教学法”为笔试,

考试时间为1.5小时,科目815中的“专业技能表演”内容详见报名时通知。

005编导:科目719817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科目816中的“作品分析”为笔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科目720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科目818中的“音乐剧作品赏析评价”为笔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科目818中的“音乐剧表演”内容详见报名时通知;科目721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科目819中的“设计理论”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5小时,科目819中的“绘画创作”考试时间为6小时(中午带饭不可离开考场)。

006国际标准舞:科目722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科目820中的“国标舞教学技法”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5小时,科目820中的“专业技能表演”内容详见报名时通知。

  九、体格检查

考生复试时到招生单位所在地的指定医院进行体格检查,具体要求见复试通知书。

十、学费标准

全日制统招公费研究生:免学杂费。住宿费 每人每年 750 元。

全日制统招自费研究生:每人每学年学杂费 20000 元。住宿自理。

 

  十一、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十二相关招生信息可以在北京舞蹈学院网站www.bda.edu.cn查询。

  十三初试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详见附表2

 

 

 

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

                                                2007717

 

 


附表2:初试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

初试参考书目

作者与出版社

中外舞蹈史

《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

袁禾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近现当代舞蹈发展史》

王克芬、隆荫培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西方芭蕾史纲》

朱立人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现代舞欣赏法》

欧建平编译

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

舞蹈理论与作品分析

《新舞蹈艺术概论》

吴晓邦

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舞蹈意象概论》

袁禾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舞蹈编导教程》

孙天路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舞蹈人体科学

《舞蹈生理学》

温柔编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舞蹈解剖学》

高云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舞蹈力学》

温柔编著

北京舞蹈学院

中外管理思想及创意产业研究

《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

王国宾主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演出经营与管理》

张朝霞 金鑫 王琛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西方管理思想史》

郭咸刚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

冯子标、焦斌龙著

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舞蹈心理学

《舞蹈心理学》

平心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文艺心理学》

朱光潜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舞蹈教育学》

吕艺生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心理学基础》

重点师大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现代教育心理学》

董琦等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舞蹈教育学

《舞蹈教育学》

吕艺生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舞蹈心理学》

平心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教育学》

王道俊等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现代教育心理学》

董琦等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古代舞蹈史

(古典舞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

袁禾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

(民间舞研究方向)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

罗雄岩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芭蕾舞史

(芭蕾舞研究方向)

《西方芭蕾史纲》

朱立人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艺术概论

《艺术学概论》

彭吉象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古典舞教学法

《唐满城舞蹈文集》

唐满城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

唐满城、金浩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国艺术教育大系“舞蹈卷”

王佩英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

王伟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古典舞袖舞》

邵未秋主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古典舞剑舞》

张军主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古典舞教学法(汉唐)

《三论古典舞》

孙颖著

北京舞蹈学院内部出版2002年版

《新中国舞蹈艺术的摇篮》

田静 李百成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与教学法

《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

潘志涛主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

潘志涛主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汉族民间舞教材》

赵铁春、田露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

韩平、郭磊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芭蕾舞教学法

《古典芭蕾基础》

(俄)瓦冈诺娃 朱立人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古典芭蕾基本训练》

曲皓、尹佩芳

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1999年版

《芭蕾教学法笔记》

(俄)鲁绵采娃

上海远东舞蹈学校

《古典芭蕾教学法》

李春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编导基础理论

《舞蹈编导教学参考》

于平

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1998年版

《双人舞编导教程》

张建民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作品分析

《中国舞蹈编导教程》

孙天路主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舞剧结构

《舞蹈编导基础教材》

李承祥

北京舞蹈学(内部教材)1998年版

音乐剧史

《音乐剧·我为你疯狂》

居其宏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

《西方音乐剧史》

慕羽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音乐剧作品赏析与评价

《音乐剧导论》

张旭 文硕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外国音乐剧独唱教材》

张旭 郭鹏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舞台设计史

《舞台美术史概要》(上卷)

[俄]亚·维·雷科夫著 张守慎译

人民美术出版社

《西欧戏剧史》

廖可兑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

《西方演剧史论稿》

吴光耀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

舞台设计理论

《当代西方舞台设计的革新》

胡妙胜著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服装设计史

《中国服装史》

华梅著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历代服饰》

上海戏曲学校编著

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服装设计理论

《舞蹈服装设计教程》(上、下)

韩春启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服装色彩创意设计》

徐慧明 何晶著

吉林美术出版社

《艺术符号美学》

吴风著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国标舞运动原理与艺术概论

《摩登舞运动原理与技术描述》

ADTV德国舞蹈教师联合会

北京舞蹈学院

《拉丁舞运动原理与技术描述》

ADTV德国舞蹈教师联合会

北京舞蹈学院

《艺术学概论》

彭吉象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国标舞教学技法与专业技能表演

《国际标准舞摩登舞技法教程》

杨威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德国舞蹈教师联合会(ADTV)为舞蹈教师提供的进修课程》

ADTV德国舞蹈教师联合会

北京舞蹈学院

 

 

 

 

 

 

 

 

 

 

 

 

 

 

 

 

 

 

 

 

 

 

 

 

 

 

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我校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69831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报名

(一)网上报名:2009年硕士研究生考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2008101031日(具体时间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提前报名,时间为200891824日左右(每天900-22:00)。

2.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进入复试分数线要求后,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余缺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应试的外国语语种按我校的规定任选一种。

    3)同等学力的报考人员,应按我校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4.报考我校、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范围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定向或委托培养方式),方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5.已被我校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6.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有关报考规定,遵守保密规定,按照有关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

(二)所有考生(含推荐免试生、农村教育硕士生)均须到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200811101114。逾期不再补办。

2.现场确认地点:

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到本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告指定的报考点确认;

3.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持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等部队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2)考生按规定交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交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四、考生资格审查

我校审查考生网上报考信息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我校将在复试时对考生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再次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

对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五、考试

(一)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二)初试日期和时间

2009110111(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12进行)。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1128:3014:30)。

不在该规定日期举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三)初试科目:

110上午政治理论(满分为100分);

110下午外国语(满分为100分)。

111上午统考数学或一门业务课(满分各为150分);

111下午业务课(满分为150分)。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者,考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满分为150分)。

以上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以上考试方式均为笔试

(四)考试大纲及命题

全国统考初试的政治理论及数学,非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英语、俄语、日语等科目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订并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其他科目由我校自行组织命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实行联合命题,命题工作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科委员会在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导下组织实施。 

(五)初试地点:参加全国统考、“法律硕士联考”的考生到本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应试;参加单独考试和参加“MBA联考”的考生到报考单位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应试。

(六)初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具体出场时间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规定,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七)考生初试成绩由考生报考的招生单位负责通知。

(八)复试

1.复试时间、地点、科目、方式由我校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我校公布。复试一般在5月上旬结束。我校认为必要时,可再次复试。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2.对以同等学力资格(以报名时为准)报考的考生(不含“MBA”和法律硕士联考的考生),一律加试。我校要全面、严格复试。复试时,要进行本科主干课程和实验技能的考查,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

3.少数民族地区仅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中所列的民族自治区域。考生的少数民族身份网报时应如实填写,不得更改。

(九)教育部依据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以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对报考统考、MBA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考生提出确定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其中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

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我校原则上进行120%左右的差额复试。

六、调剂

初试成绩符合复试基本要求,但因招生名额限制无法录取的考生,可以申请调剂。调剂复试的具体要求均以初试结束后教育部发出的2008年录取工作通知的规定为准。届时,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调剂服务系统填写报考调剂志愿。

报考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和报考其它学科专业的考生,如成绩符合复试要求,即可以相互调剂。

调剂复试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1)我校发布生源余缺信息;(2)符合教育部调剂规定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登录调剂志愿;(3)我校遴选出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并通知考生复试;(4)我校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复试,并将复试结果通知考生;(5)我校向第一志愿单位发函调考试档案,做最后审核,确定是否拟录取。

七、体格检查

    考生复试时应按我校规定到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含二级甲等)医院进行体格检查。具体要求,见我校招生简章或复试通知。

八、录取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招收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硕士生均实行合同制。学校、用人单位、拟录取为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硕士生的考生之间,必须在考生录取前,分别签定合同。

被录取的新生经本人申请和我校同意,可以保留入学资格,参加工作12年,再入学学习。

对在报考及考试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有关部门视不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给予处理。对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考试诚信状况将作为考生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招生单位不予录取。

对作弊考生的档案记录将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当年作弊的考生下一年度不允许报考;对严重作弊的在校生,将予以直至开除学籍的处罚;作弊的在职考生由考试机构通报其所在单位,由有关部门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对于违法者,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九、毕业生就业

    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回定向或委托单位。

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硕士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学校及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十、其他

(一)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二)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被录取为硕士生后,培养经费及在学期间的待遇按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培养合同办理。

(三)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生及军队系统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招收硕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办理。

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网报公告

一、报名  
   (一)网上报名:2009年硕士研究生考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2008年10月10日——31日(具体时间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提前报名,时间为2008年9月18日至24日左右(每天9:00-22:00)。  
     2.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校正网报信息。  
     3.网上报名填写报考信息时注意事项:  
    (1)考生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确定复试分数线后,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生源余缺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成绩再填报调剂志愿。  
    (2)应试的外国语语种按我校的规定任选一种。  
    (3)同等学力的报考人员,应按我校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4.报考地处西部边远省区的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原则上在西部边远省区就业的少数民族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范围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成份,且申请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定向或委托培养方式),方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5.已被我校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不得再报名参加统考。否则,将取消推免生资格,列为统考生。  
   (二)所有考生(含推荐免试生、农村教育硕士生)均须到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2008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  
     2.现场确认地点:   
    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到本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告指定的报考点确认;  
     3.确认程序:  
    (1)考生持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等部队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核对;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2)考生按规定交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交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二、考生资格审查  
     我校审查考生网上报考信息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我校将在复试时对考生学历证书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再次审查,对弄虚作假、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  
     对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如有疑问,请咨询023-62650942      重庆交通大学研招办

黑龙江省科学院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我院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年龄一般不超过 40 周岁;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报名

(一)、网上报名:报考 2009年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200810月份到教育部指定网站报名,逾期不再补报。

2、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 //www.chinayz.com.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校正网报信息。

(二)、所有考生均须到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1.     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 以报考点规定的现场确认时间为准。

2.     哈市报考我院的考生到黑龙江省招生办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外省市报考我院的考生按当地招办规定办理。

3.     确认程序

1 考生持本人身份证(应届毕业生加学生证)、现役军人及军队文职干部证件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查验;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2 考生按规定交纳报考费;

3 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四、考生资格审查

审查考生网上报考信息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我院将在复试时对考生学历证书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再次审查,对弄虚作假、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

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五、考试

(一)初试日期:以国家规定的硕士研究生初试考试日期为准。

(二)初试科目:

1、政治理论(满分为 100 分);

2、外国语(满分为 100 分);

3、业务课(满分为 150 分);

4、业务课(满分为 150 分)。

(三)复试

1、复试时间、地点、科目、方式待定。复试一般在 5 月上旬前结束。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2、复试原则上进行 120% 左右的差额复试。

六、体格检查

考生复试时应按招生单位规定到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含二级甲等)医院进行体格检查。具体要求,见复试通知。

七、录取

我单位将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单位代码:87804    地址:哈尔滨市动力区中山路164         邮编:150040

联系部门:研究生办公室      电话:0451—82623691        联系人:黄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其主要研究方向为:

1、高分子合成胶粘剂的研究

2、复合材料的研究

3、航空航天器用特种材料的研究

4、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5、环境友好工业催化合成研究

9

101政治理论

201英语

623物理化学

823综合化学(含无机、有机、分析化学)

 

 

 

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

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物理化学》         天津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武汉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     武汉大学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     徐寿昌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参考科目:

《高分子化学》         潘祖仁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