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指导教师联系方式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序号

导师姓名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1

周孝信

82812668

xxzhou@epri.ac.cn

2

白晓民

82812501

bxm@epri.ac.cn

3

印永华

82812161

yinyh@epri.ac.cn

4

胡学浩

82812675

xhhu@epri.ac.cn

5

郭剑波

 

guojb@epri.ac.cn

6

林集明

82812183

jmlin@epri.ac.cn

7

汤涌

82812164

tangyong@epri.ac.cn

8

周京阳

82812351

zhoujy@epri.ac.cn

9

刘建明

 

jianming-liu@sgcc.com.cn

10

郑健超

0755-83699892

jczheng@epri.ac.cn

11

张文亮

82812662

wlzhang@epri.ac.cn

12

李光范

82812252

ligf@epri.ac.cn

13

汤广福

82812301

gftang@epri.ac.cn

14

陈维江

 

weijiang-chen@sgcc.com.cn

15

戴慧珠

82812506

daihz@epri.ac.cn

16

王伟胜

82812411

wangws@epri.ac.cn

硕士研究生第一指导教师

序号

导师姓名

导师所在研究所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1

郭强

电力系统研究所

82812165

guoqiang@epri.ac.cn

2

曾南超

电力系统研究所

82812206

zengnc@epri.ac.cn

3

王文

电网自动化研究所

82812902

wangwen@epri.ac.cn

4

盛万兴

农电与配电研究所

82812934

wxsheng@263.net

5

郭炳庆

农电与配电研究所

82812933

bq_guo@sina.com

6

熊敏

输变电监控技术研究所

82812812

xmin@epri.ac.cn

7

武守远

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82812702

wooshy@epri.ac.cn

8

张恺

通讯技术研究所

82812431

zhangk@epri.ac.cn

9

韩忠旭

电站技术研究所

82812981-8828

zhongxuh@epri.ac.cn

10

于坤山

直流输电工程技术研究所

82812302

ykshan@epri.ac.cn

11

邱宇峰

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82812862

yfqiu@epri.ac.cn

12

宿志一

高电压研究所

82812256

shuzy@epri.ac.cn

13

陈希

通讯技术研究所

82812432

chenxi@epri.ac.cn

14

吴杏平

 

 

wuxp@epri.ac.cn

15

周京阳

电网自动化研究所

82812351

zhoujy@epri.ac.cn

16

李光范

高电压研究所

82812252

ligf@epri.ac.cn

17

汤广福

直流输电工程技术研究所

82812301

gftang@epri.ac.cn

18

王伟胜

新能源研究所

82812411

wangws@epri.ac.cn

 

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江苏工业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 校  

江苏工业学院坐落于美丽富饶、人杰地灵的江南名城——常州,地处长江沿岸、沪宁线中段,原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直属院校,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现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高校。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江苏工业学院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兼备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分白云、武进两个校区,拥有教学用地近2000亩,设有43个本科专业,拥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7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各类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6500多人,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优良的传统,浓厚的底蕴,造就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1000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占55%,有100余名留学回国的博士和访问学者,有硕士生导师200余人。学校是“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先后有3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入选中石化直属院校学科带头人。另外,学校还聘请了国际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闵恩泽、陆婉珍、汪家鼎、金涌、袁渭康、时铭显、曹湘洪、钱逸泰、过增元、欧阳平凯、阙国和、薛群基、陈立泉、蒋士成、丁传贤、赵淳生、徐南平、张全兴等为我校兼职教授和荣誉教授。

学校十分注重学科建设,现有化学工艺、材料学、化工过程机械、油气储运工程4个省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精细化工)、化工过程机械2个部级重点学科,精细化工、化学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3个省级优秀学科梯队,精细石油化工、油气储运技术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油气井口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中心。

学校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学校的主要科技学术指标进入了全国千余所高校的前120名,被评为“发明专利全国百强高校”。目前学校的科研立项、到款、投入、人均经费和各项成果等科研主要指标,分别排名在江苏省100余所高校的第14-15位之间。SCIEIISTP三大索引排名位列全国高校前150200名。十五期间,学校承担了包括“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1000余项,人均科研经费达5万元/年,我校有5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在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大会上,我校被评为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近年来,国家财政部、省政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对我校进行重点投入,使我校的实验室科研仪器具有较高水平,并建设了油气储运工程中心等一批国内有特色的研究开发基地。学校拥有NMRGC-MSGC-IRICPX-光衍射仪、自动吸附仪、万能材料和电子拉力材料试验机等一批精密仪器设备,先后引进了Materials Studio 2.0分子系统、AnsysFluent有限元分析等原版软件,全校仪器设备总价值1.2亿元。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加拿大、英国、爱尔兰、德国等多所大学展开合作项目,并与10多个工业集团建立了学术与交流的伙伴关系。采用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国际化教育的平台,培养一批既能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又有综合知识背景,掌握先进专业技术,能够适应世界和谐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国际化工程型人才。

学校施行完备的扶持奖励机制,提供较多报酬丰厚的三助岗位,在校研究生可兼任助教、助管等工作,其中助教每月酬金可达500元;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毕业生主要面向石化行业和长三角地区就业,深受用人单位广泛好评,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勇担责任,追求卓越,学校正不懈努力,开拓进取,向着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工业大学目标挺进!

 

报 考 说 明

一、报考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200991,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相关专业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征得所在学校同意),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3.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5.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而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

二、招生人数

    我校2009年拟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450名左右(含计划内及计划外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各学科录取时将根据国家正式下达规模数和生源情况作相应调整。

三、报名手续

(一)网上报名,200810810月底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具体要求届时详见教育部公布及我校研究生部网上通知。

(二)报名信息确认,200811月中旬全国各报考点。应届本科毕业生持本人身份证和学生证,其他人员持本人身份证,到报名点凭网上报名号办理报名信息确认手续,交纳报考费,并照相确认。

(三)未尽事宜详见报考点通知。

四、考试安排

(一)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二)初试日期:2009年春节前二周左右,具体届时见教育部公布及准考证。

(三)初试科目: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两门业务课。各科的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各为100分,两门业务课满分各为150分。

(四)复试:我校根据国家录取政策、招生规模以及考生初试成绩、学习经历、科研能力、身体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参加复试名单。复试内容为:英语听力考试;专业课笔试;综合素质面试。同等学力考生加试在复试中进行,加试科目见招生专业目录。

五、有关政策

   1.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学生全部为公费指标。

2.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学生设立"新生特别奖"。

3.我校为硕士研究生设立普通奖学金(人均200/, 授奖面近100%)和"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4.我校为硕士研究生设立助教、助管等岗位,每月薪酬最高可达500元。

 

 

热忱欢迎全国各地广大考生报考江苏工业学院!

单位代码:10292

邮政编码:213164

单位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路1

联系部门:江苏工业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 系 人:老师、老师

联系电话:0519-86330238

学校主页:http://www.jpu.edu.cn/

研究生部主页:http://gs.jpu.edu.cn/

研究生招生办Emailyjsc@jpu.edu.cn


专业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初试科目

 

复试笔试科目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00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_ 01活性自由基聚合

_ 02聚合物的大分子设计与结构~性能关系

_ 03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性能

30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610综合化学

           810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注:610《综合化学》包括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三门课程的基础内容

复试笔试科目

《高分子材料工程》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高分子化学》、

2、《高分子物理》

 

 

 

 

 

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

_ 01光电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_ 02超高压材料合成及超高压下材料行为研究

_ 03压电和铁电陶瓷纤维及复合材料

15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2数学二

           813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或

820物理化学

复试笔试科目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材料化学》

2、《粉体工程》

 

 

 

 

 

080502材料学 

_ 01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和功能化技术

_ 02新型聚合物的合成及结构性能研究

_ 03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

_ 04金属材料强韧化理论与技术

_ 05新型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

25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2数学二

           810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或

812金属学 或

813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可在本学院其他三个专业中任选一个方向的复试科目及加试科目

 

 

 

 

 

080503材料加工工程

_ 01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及防护

_ 02材料的制备与机理研究

_ 03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

30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2数学二

       810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或

812金属学

复试笔试科目

《材料科学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2、《材料测试技术》

 

 002化学化工学院

 

 

 

 

 

 

070303有机化学

_ 01有机合成化学

_ 02有机分析化学

_ 03应用有机化学

45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360理学数学 或

610综合化学

              824有机化学

 

注:360《理学数学》为学校自命题;610《综合化学》包括无机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三门课程的基础内容

复试笔试科目

《专业英语(含有机化学实验)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有机化合物谱图分析》

2、《有机合成》

 

 

 

081701化学工程

_ 01传质与新型分离技术

_ 02反应动力学与反应工程研究

30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2数学二

              820物理化学 或

822化工原理

 

复试笔试科目

《基础化学实验(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70%,有机化学实验20%,物理化学实验10%)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化工原理》与《物理化学》中选择一门与入学考试专业课不同的课程

2、《有机化学》

 

 

 

081702化学工艺  ☆◇△

_ 01精细石油化工产品开发

_ 02化工过程分析与设计

30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2数学二

              820物理化学 或

822化工原理

 

 

 

 

 

081705工业催化

_ 01功能催化材料及应用研究

_ 02催化反应工艺

_ 03转基因与酶催化

15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2数学二

    820物理化学 或

822化工原理

 

 003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081903安全技术及工程

_ 01安全检测技术及化工安全

_ 02设备安全可靠性与油气储运安全

_ 03化工生产过程安全控制

_ 04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事故预防与应急集成技术

_ 05消防技术及工程

 

25

       101政治

       201英语

       302数学二

       832系统安全工程 或

851工程流体力学

复试笔试科目

《化工安全工程》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2、《安全原理》

 

 

 

 

 

 

083001环境科学

_ 01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保护

_ 02环境污染监测与控制

_ 03土壤污染机理与治理研究

_ 04生态环境规划与修复

_ 05环境经济(损益)评价

25

       101政治

       201英语

       302数学二

       823普通化学 或

834环境保护概论 或

851工程流体力学

 

复试笔试科目:

《环境生态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环境科学导论》

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083002环境工程

_ 01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_ 02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及资源化

_ 03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_ 04环境安全与检测

_ 05清洁生产技术

_ 06材料腐蚀与环境保护

_ 07土壤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35

       101政治

       201英语

       302数学二

       823普通化学 或

834环境保护概论 或

851工程流体力学

复试笔试科目:

《环境工程综合知识》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环境科学导论》

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005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_ 01机械设计及理论

_ 02液压传动与控制

_ 03机电一体化技术

_ 04微纳器件设计与制造基础及

系统集成

_ 05表面科学与工程

25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850工程力学 或

855机械设计基础

复试笔试科目:

《液压与气压传动》及《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080702热能工程

_ 01石化系统热能利用和节能工程

_ 02高效换热设备和过程装备热力分析

_ 03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5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851工程流体力学 或852工程热力学

复试笔试科目: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热质交换原理及设备》

 

 

 

 

080706化工过程机械  ☆◇▽

_ 01流体工程技术及应用

_ 02过程装备的结构可靠性与完整性

_ 03过程机械先进制造与控制

30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850工程力学 或

855机械设计基础

复试笔试科目: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082003油气储运工程  ☆△

_ 01油气管输技术

_ 02油气回收与环保技术

_ 03油气储运装备完整性与安全工程

30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2数学二

              850工程力学 或

851工程流体力学

复试笔试科目:

《输油管道设计管理》

《油库设计管理》

 

 

 

 006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_01软件工程与数据库技术

-02图像与信息智能处理

-03计算机控制与仿真

-04嵌入式系统与应用

 

40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③    301数学一

④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复试笔试科目:

C程序设计(包括上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数据库系统概论》

2、《软件工程》

 

 007数理学院

 

 

 

 

 

 

070205凝聚态物理

_ 01凝聚态薄膜物理和器件

_ 02光子晶体与负折射材料

_ 03低维材料及其微纳器件

15

①    101政治

②    201英语

              360理学数学 或

670量子力学

              872普通物理

 

注:360《理学数学》为学校自命题

复试笔试科目:

《大学物理实验》(分光计、霍尔效应测量螺线管内部磁场)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理论力学》

2、《电动力学》

备注:☆省级重点学科;◇部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中心

 


参考书目

00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金属学》,李超,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化学》,潘祖仁,化学工业出版社;

                            《高分子物理》,何曼君,复旦大学出版社。

3.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高等教育出版社。

4.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重排本),陆佩文,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5.          《粉体技术导论》(第二版),陆厚根,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6.          《金属热处理》,李松瑞,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9月版

7.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邓至谦、周善初,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8.          《金属学与热处理原理》,崔忠圻、刘兆兴,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9.       《材料测试技术》,黄新民,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002化学化工学院

1.        《化工原理》(第二版),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化学工业出版社

2.        《化工原理学习指导书》,江苏工业学院

3.        《物理化学》(第四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

4.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高等教育出版社,

5.       《无机与分析化学》,陈若愚、朱建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003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1.        《系统安全工程》(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邵辉,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5

2.        《工程流体力学》,袁恩熙,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6

3.        《环境保护概论》,李定龙、常杰云,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6

4.        《普通化学》(第5版),浙江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        《化工安全工程》,王凯全,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10

6.        《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高教出版社,2002

7.        《环境生态学》,李博主,高教出版社,2000

8.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刘清方,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0

9.       《安全原理》,陈保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

005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1.        《工程力学》,单辉祖、谢传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月第一版

2.        《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杨可桢,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工程流体力学》,贺礼清,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4.        《工程热力学》,沈维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

5.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刁玉伟,大连理工出版社,2005年版

6.        《输油管道设计管理》,郭光臣,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7.        《油库设计管理》,杨筱蘅,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第三版),同济大学 ,建筑工业出版社

9.        《液压与气压传动》,章宏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10.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姜培刚,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卢秉恒,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12.    《热质交换原理及设备》,连之伟,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006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        C程序设计》谭浩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月第3

2.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萨师煊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月第4

3.       《软件工程》 张海藩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7月第2

 007数理学院

1.        《普通物理》(第五版),程守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量子力学》(上、下两册),曾谨言,科学出版社,1981

3.        《理学数学》

l          《高等数学》(第五版),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l          《线性代数》(第四版),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l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浙江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大学物理实验》,江兴方,科学出版社

5.        《理论力学简明教程》(第一版),陈世民,高等教育出版社

6.       《电动力学》(第一版),郭硕鸿,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2009年接收推免生时间安排

1106前,学生本人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

2108  研究生处初审,确定符合条件申请人名单。

3101114  体检,各二级学院组织复试。

41016前,各二级学院将拟录取外校推免生名单、相关材料、复试成绩(笔试、面试)报研究生处。

51017前,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研究生处公示拟录取名单(公布网址:http://218.6.160.237/)。

61023日前,拟录取考生办理相关手续。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2009年接收推免生时间安排

1106前,学生本人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

2108  研究生处初审,确定符合条件申请人名单。

3101114  体检,各二级学院组织复试。

41016前,各二级学院将拟录取外校推免生名单、相关材料、复试成绩(笔试、面试)报研究生处。

51017前,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研究生处公示拟录取名单(公布网址:http://218.6.160.237/)。

61023日前,拟录取考生办理相关手续。

关于《劳动卫生学》与《环境卫生学》考试用书的通知

因原大纲中所提供的第四版参考书目前不容易购买,经我单位命题小组成员研究,考生也可参考现在大纲中所给出的第六版参考书复习,考试内容暂不做调整。

2009年中国戏曲学院硕士生报考须知

2009年中国戏曲学院硕士生报考须知

 

 

一、中国戏曲学院的招生单位代码为10049,报考点代码为1149

二、中国戏曲学院除本院考点外,均未设置研究生报考点。  

三、报考我院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应符合《中国戏曲学院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所规定的报考条件。

、非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的考生,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已获得的学历证书原件,学校教务处开具并加盖公章的成绩单,且应符合所报考的考试方式规定的获得学历年限要求。

五、凡拟报中国戏曲学院的考生,在网上报名前,请务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http://yz.chsi.cn),认真阅读《中国戏曲学院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查阅招生专业目录、了解报考信息以及北京市关于网上报名的全部公告信息。

不按公告要求报名,误填、错填报考信息或填报虚假信息,而导致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六、报考的考生,应按照公告的要求,正确选择中国戏曲学院报考点。

七、网上支付:选择中国戏曲学院报考点的考生,提交网报信息后,应在网上报名截止日期(1031)前,以“网上支付”方式(公告5)交纳报考费,得到交费成功信息后,方可持报名号在规定时间到选择的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否则报名无效。

八、考生提交报考信息后,不论是否已支付报考费,所填报的“报考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三项内容不能更改。其他已提交的网报信息,考生仍可在网上报名起止时间内,使用已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修改。

请考生在提交信息和进行网上支付报考费前,务必认真核准所选择的“报考单位”、“报考点”和“考试方式”,错选报考点已进行网上支付交纳的报考费,将不予退还。错选报考点的考生若要正确报名,需要重新注册、报名和交费。

九、现场确认

所有考生均应到所选择的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

    ⑴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2008111014日。

    ⑵现场确认地点:考生到指定的报考点(公告1-4)确认网报信息和照相。

 ⑶确认程序:考生持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等部队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应届毕业生:需持学生证、学校教务处开具并加盖公章的成绩单;往届生:需持毕业证、学位证、毕业学校教务处开具并加盖公章的成绩单或人事档案所在部门加盖公章的毕业学校成绩单)、现役军人证件和网上报名系统给定的报名号,以及证件复印件,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查验 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十、关于报考费

依据北京市物价局、北京市财政局京价(收)字〔200094号,北京市物价局、北京市财政局京价(收)字〔2002072号文件规定,对在京报考硕士生的全国统考考生,初试收取报名费40元,考试费100元,共计140元(网上报名全部结束后,系统将根据考生报考专业的考试科目门数进行核算,对报考专业初试科目为3门的考生,返还25元到原网上支付的银行卡中)。

根据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设立高等学校教育考试收费项目的函》(京财综〔20071310号)规定,硕士生招生单位(含免试生接收单位)可对复试考生(初试合格进入复试考生和免试生)收取复试费。具体标准将按照北京市物价局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91824日,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在高校将组织部分考生进行预报名。预报名期间,“网上支付报考费”功能同时开通,考生在此期间支付的报考费有效。

    考生未按要求,错选报考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或未按规定时间到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报名无效,已支付的报考费不退。此时,考生若要正确报名,应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1031前,重新报名、交费。

    已报名考生未参加考试,不退报考费。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二○○八年九月九日

2009年关于网上支付注意事项(公告5)

    一、支付前的准备

    1、考生所持的银行卡必须开通网上支付业务功能,进行网上支付前请务必做好准备。

    2、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首信易支付”平台(http://www.beijing.com.cn/payease/help/morehelp.jsp)所显示的银行卡种均可进行网上支付。考生应根据其提供的银行卡使用范围和地域,选择相关银行办理一张银行卡,存入报考费,存入金额一定要大于报考费(最好多出10元)。

    3、办卡方法:凭本人身份证到办理个人储蓄业务的银行网点办理,并开通网上支付业务功能。具体详情,请参见http://www.beijing.com.cn/payease/help/bank_kaitong.jsp)。

    4、考生在支付报考费前,如果没有网上支付经验,请一定先阅读各银行卡使用说明,必要时一边对照说明一边进行操作。

5、为方便考生支付报考费,2008年硕士生招生报名将继续开通电话支付报考费功能(包括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

 

    二、网上支付

    1、网上支付相对大多数考生来说都比较陌生,请在支付过程中,随时注意并记录支付平台和银行给出的提示信息,勤于查看使用说明,问题解答。

    2、请使用IE浏览器,不要使用其它浏览器,以免因系统不兼容导致无法正常支付。

    3、登录硕士生网上报名系统,点击“网上交费”。

    4、按系统提示选择与自己的银行卡相对应的银行和相应卡种。

    5、按要求正确、完整地填写所有信息,“确定”后,系统给出订单号和交易流水号等提示信息(请记住此号,以备查询),再点击“支付”后,等待系统处理(此时最好不要进行其他操作)。如果支付成功,系统将反馈支付已完成的信息。

    6、支付时如果进行到某一步骤出现异常,严禁使用刷新和IE浏览器“返回”健,而应重新点击“网上交费”按钮,否则系统会一直报错。

    7、如果重复支付几次提示的错误一样,可能由于IE缓存造成,可以在IE的工具菜单中选择“Internet选项”,点击 并操作“删除cookies “删除文件”的按钮后再重新支付。

    8、如果因上网条件或网络传输等原因造成系统速度慢,请考生能够做到冷静,耐心等待,尽量不要重复点击,如果页面无法显示,可尝试刷新。

    9、报名期间,报考人数量巨大,请尽量提前做好准备,提前报名,以免造成报名末期网络拥堵,影响报名。

 

    三、网上支付后

    如果向首信易支付问询支付结果,一定提供报名号或银行支付订单号,否则将无法查询。

    如果系统没有提示支付失败或成功,考生最好能通过登录网上银行、电话、ATM、柜台等各种方式查询账户内余额,如果报考费已经支出,就不必着急了,可致电首信易支付查询处理。只要报名表上交费状态显示已交费即可。

    如果发现支付未成功,则需要重新支付。

 

    四、关于退费

    考生未按要求,错选报考点、报考单位、考试方式,或未按规定时间到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报名无效,已支付的报考费不退。此时,考生若要正确报名,须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1031前,重新报名、缴费,逾期亦不再补报。

    已报名考生未参加考试,不退报考费。

    因网上支付时操作不当,或因网络技术原因,造成同一报名号重复支付的,将退还重复支付部分的报考费。

    退费原则由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负责解释。

 

    如果重复支付成功多次,请考生不用担心,除生效一笔之外其它重复支付的款项都会在报名结束后统一退款。所以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请不要急于在交完报名费后立即注销银行卡,否则将给退款造成麻烦。

    退费方式:返回考生交费所用银行卡账户。符合退款条件的考生报考费,最迟将于20081131日前退还完毕。退款到账通常需要17天,特殊情况有可能出现半个月左右时间。因此,考生可在退款工作完毕后一个月之内查询到账情况,发现问题请与首信公司联系。

    电话:(010 820202609610224小时普通市话)

          010 82652626 – 65766502663966136612(早9-9点)

公告1:北京市报考点选择规定

一、报考 京内 招生单位的考生,应按以下规定选择报考点:

    报考京内招生单位各类考试方式的考生,应选择报考单位指定的报考点(参见公告2、公告3、公告4)。

 

    报考“推荐免试”考试方式考生,取得推荐免试资格后,由推荐学校发给报考校验码,选择接收单位(报考单位)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网上报名。

 

    二、报考 京外 招生单位的考生,应按以下规定选择报考点:

    1、报考“全国统考”、“推荐免试”考试方式的考生(不含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京外中科院系统、报考应试考试科目“业务课2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专业的考生),可就近选择下列报考点:

11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107北京理工大学、1108北京科技大学、1110北京化工大学、1133中国传媒大学、1153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1154 北京联合大学、1166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116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东教学区)。

报名期间,将根据以上报考点已报名交费考生人数,实时关闭相应报考点接收京外考生报名的功能,以对报考京外招生单位的考生进行分流,请考生注意实时的网报公告。

 

报考京外招生单位,且报考应试考试科目“业务课2”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专业(即:报考招生单位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中,业务课2考试科目代码第1位为“5”)的考生,必须选择1116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为报考点;其他报考京外招生单位的考生不得选择该考点,否则报考信息无效,已支付的报考费不退还。

 

    2、报考“法律硕士联考”考试方式的考生可就近选择下列报考点:

    1153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1154 北京联合大学、1166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3、报考京外招生单位“单独考试”、“MBA联考”、“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考生,不应选择北京市的报考点,应选择报考单位所在地省级招办公告指定的报考点。

 

    4、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京外中国科学院系统(不含“单独考试”、“MBA联考”)的考生,必须选择 118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0号中科院中关村青年公寓园区6号楼)作为报考点。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