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院校资讯

西安工程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

一、学校简介

◇ 国务院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 创办于1912年,迄今已有110余年办学历史

◇ 教育部拥有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权高校

◇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 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建设高校

◇ 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高校

◇ 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二、拟接收调剂的专业

备注:以上专业仅供参考,具体接收调剂的专业和名额请以教育部调剂系统公布为准

三、调剂要求

1.考生的初试成绩应符合全国初试成绩A类地区基本要求;

2.考生的第一志愿报考专业需与申请调剂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3.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4.调剂考生需满足教育部及我校对考生资格的要求(详见我校研招网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以及学院有关调剂的相关要求。

四、调剂流程

1.有意向调剂的考生可通过各学院公布的咨询方式(详见下文)进行相关咨询。

2.教育部调剂系统开通后所有意向调剂我校的考生需第一时间登陆中国研招网http://yz.chsi.com.cnhttp://yz.chsi.cn填报调剂志愿申请调剂并及时查看确认我校复试通知按时参加复试否则调剂无效。

3.我校将对申请调剂的考生严格筛查,并根据上级部门要求,结合学校实际,适时开展复试相关工作。

五、注意事项

1.我校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费按照陕西省物价局统一规定的标准收取。

2.申请调剂非全日制的考生必须符合教育部非全日制录取相关要求,否则调剂无效。

3.我校将根据调剂指标情况,优先考虑第一时间申请调剂的优秀考生,直到调剂指标用完。

4.申请调剂的考生请随时保持通讯畅通并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w.xpu.edu.cn/和调剂学院的相关信息公告因个人原因无法联络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5.国家如对研究生招生考试政策以及复试工作有新的要求和规定,将以国家政策为准,我校将修订相应的安排,不在另行通知。

六、联系方式

(一)研招办咨询方式:

咨询电话:029-81369220

咨询邮箱:xpu_yzb@163.com

联系地址: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陕鼓大道58号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行政楼140

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w.xpu.edu.cn/

(二)各学院招生咨询方式:


                           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444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

根据教育部《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做好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及我校一志愿考生复试情况,我校2024年相关专业拟接收考生调剂。具体专业调剂计划余额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以下简称“调剂系统”)公布的调剂信息为准,请及时关注。

一、调剂信息

目前预计接收调剂考生的学院、专业调剂信息如下:

序号

学院名称

专业

代码

专业名称

学习

方式

计划类型

计划

余额

1

公共管理

学院

125200

(专业学位)公共管理

非全日制

普通计划

4

2

公共管理

学院

125200

(专业学位)公共管理

非全日制

退役大学生士兵

2

3

社会工作

学院

035200

(专业学位)社会工作

全日制

普通计划

17

4

社会工作

学院

035200

(专业学位)社会工作

全日制

退役大学生士兵

3

5

文化传播

学院

055200

(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

全日制

普通计划

26

6

文化传播

学院

055200

(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

全日制

退役大学生士兵

2

我校采取差额复试形式,差额比例为计划余额的130%。如在系统开放时间内实际报名人数低于计划余额,按实际报名人数组织参加复试。各专业调剂名额可能会根据实际考生复试结果有所变动。

二、接收调剂要求

1.须符合我校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 初试成绩(含加分,下同)必须达到国家划定的“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中A类考生分数线。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5.我校只招收初试外国语为英语的考生调剂,不接收非英语考生调剂申请。

6.优先调剂初试考试科目和内容完全相同的考生。

社会工作专业优先调剂一志愿报考035200(专业学位)社会工作的考生;新闻与传播专业优先调剂一志愿报考055200(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的考生。

7. 符合教育部《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 公共管理专业优先调剂一志愿报考125200(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的考生。

8.我校不接收单考考生的调剂申请。

9.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接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调剂。

三、学制、学费、学习方式、住宿情况及就业方式、毕业和学位授予

详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四、调剂工作程序及要求

1.调剂服务系统将于2024年4月8日开放,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低于12个小时。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为36小时。如有调整以我校研究生处网站后续通知为准。

系统第一次开放时间:2024年4月8日00:00

关闭时间:2024年4月8日12:00

注:学校仅在调剂第一批次未招满的情况下再次开放系统如有后续批次,系统再次开放时间请关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通知。

2.所有调剂工作均通过调剂系统进行。在调剂系统开通时限内,我校相关专业缺额情况将及时在系统内进行公布。意向考生应在申请调剂前仔细阅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及本公告,确认本人是否符合我校相关专业的报考(调剂)条件。

3.符合我校报考(调剂)条件的考生,须按本公告要求,登陆调剂系统填报志愿。我校将在系统中受理调剂申请,于4月8日下午在我校研究生处官网公布调剂复试考生名单,并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向考生对符合复试条件的考生发送复试通知。考生收到复试通知后,须在学校通知规定时限内确定“接受复试”,过时未接受视为放弃此次调剂复试资格,并按后续复试通知要求完成复试确认、复试材料提交、复试网络预演、复试缴费、心理健康测评等事项。有关复试的相关要求详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4年复试录取办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4年复试工作方案暨实施细则》

4. 对申请同一学院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按考生初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依次确定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初试成绩相同,按照初试成绩中科目一的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确定名单。

5.因审核、遴选调剂考生需要一定的时间,考生填报调剂志愿结束后请耐心等待结果。由于考生本人修改志愿造成无法接收通知的,视为考生自动放弃复试或拟录取资格。

6. 我校预计于4月13日进行调剂考生复试,考试具体安排将在我校研究生处官网另行通知,敬请关注。

7. 复试完成后,我校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向复试合格且拟录取的考生发送“待录取”通知,通过复试的考生收到“待录取”通知后,须在规定时间内予以确认,逾期不确认将视为自动放弃拟录取资格。

8. 考生接受“待录取”通知后,我校将在研究生处官网公布待录取调剂考生名单并公示10个工作日。

9. 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确认接受我校“待录取”通知的考生,我校不再接受考生放弃我校“待录取”资格的申请。通过调剂系统确认接受其他招生单位“待录取”通知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我校拟录取资格,我校将按照调剂复试加权总成绩由高到低次序顺位拟录取下一位复试合格考生。

10. 调剂复试录取办法同我校一志愿考生复试录取办法一致。

五、注意事项

1.根据上级部门要求,为避免重复录取,我校将通过调剂系统上传一志愿报考我校且已被拟录取的考生名单,上传后,考生将被锁定,无法再填报调剂志愿,我校不予解锁。

2.已在调剂系统中确认接受我校“待录取通知”的考生,我校不予解锁。

3.我校将在网上申请调剂时间截止后,遴选调剂复试考生并发送复试通知。未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调剂系统确认接受我校调剂“复试通知”的考生,视为自愿放弃我校调剂复试资格。

4.按规定可享受初试加分等政策的考生,请务必按调剂复试相关通知,于复试前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2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办法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202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办法

 

根据教育部《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23】2号)、《关于做好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4】1号)、上海市教育考试院《2024年上海市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指导意见》(沪教考院社考【2024】9号)等有关文件以及上海市教委关于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调剂时间

本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复试工作从2024年3月22日开始接受考生调剂咨询。调剂考生可于3月28日起在“中国硕士生招生信息网”中的调剂意向采集模块提交意向;所有调剂考生均须于4月8日“中国硕士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开通后,线上完成调剂申请操作。

二、调剂条件

(一)本院调入专业合格生源不足。

(二)一志愿报考专业为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属二级学科专业为政治学(030200)、政治学理论(030201)、中外政治制度(030202)、国际政治(030206)、国际关系(030207)、外交学(030208),且一志愿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三)初试成绩须达到本院调剂分数线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和外语单科各不低于60分,两门专业科目各不低于95分,总成绩不低于340分。

(四)原则上,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相近;对申请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本院将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同等条件下,本科专业为外语类或外语成绩突出的考生优先考虑。

(五)本院不进行破格复试。

(六)符合教育部2024年相关调剂政策。

三、调剂程序

(一)复试名额。采取差额复试方式,调剂考生复试名额按缺额1:1.2至1:1.5之间的比例进行。

(二)调剂系统时间设置。今年本院考生志愿调剂解锁时间为18小时,规定时间内原则上不提供解锁,需慎重报考。

(三)复试通知。在“调剂系统”上审核考生填报的信息后,对有资格参加复试的考生发出复试通知,考生在接到复试通知后8小时内登录“调剂系统”进行确认回复,8小时内不予回复的,视为放弃复试资格,本院将根据“调剂系统”考生情况进行递补。

(四)复试方式与内容按照《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2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录取方案》执行。

(五)拟录取名单。复试结束后,本院将及时通过调剂系统发送“待录取”通知,“待录取”考生须在8小时内登录“调剂系统”确认通知。8小时内不予回复的考生,视为放弃“待录取”资格;考生若接受我院的“待录取”通知,不能再接受其他单位的“待录取”通知。

(六)名单公示。本院将在院官网进行拟录取名单公示,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审核。

四、信息公开

   调剂须知、复试名单、最终录取名单将在本院官网上发布。

五、调剂复试时间

科目名称

日期

时间

中外政治制度、

台港澳政治

2024年4月18日

9:00—12:00

国际政治

2024年4月18日

13:30—17:00

外交学

2024年4月19日

9:00—12:00

国际关系

2024年4月19日

13:30-15:30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2024年4月3日


新疆农业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复试公告

根据我校各专业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推免招收情况及一志愿考生上线情况,我校2024年部分专业拟接受考生调剂。具体专业及要求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调剂服务系统”公布的调剂信息为准,调剂公告也会在相关学院官网发布,请及时关注。

一、调剂基本条件

1.考生符合我校招生简章规定的报考条件。

2.考生初试成绩符合国家分数线中B类考生的要求,同时符合学校分数线及学院调剂要求

3.原则上,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相近。

4.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指工学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剂出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5.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

6.我校不接收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调剂。

7.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调剂仅接收在职定向就业考生。

8.我校所有专业仅接初试外语科目为英语一(科目代码201)或英语二(科目代码204)的考生调剂

9.各学院上述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需要提出本专业其他学术调剂要求,考生必须同时满足方可报考,考生在报考之前需要认真阅读学院发布的调剂公告

二、调剂流程

我校所有调剂工作均通过“调剂服务系统”进行,每次开放调剂持续时间不少于12个小时,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36小时,考生应先查看报考学院的调剂公告,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须登陆“调剂服务系统”填报志愿。报考学院将在系统中受理调剂申请并发出“复试通知”,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接受“复试通知”,超时未接受视为放弃此次调剂复试资格。我校将在系统中发送“待录取通知”,拟录取的考生须在12小时内接受“待录取通知”,否则取消拟录取资格。

三、注意事项

1.2024年我校各专业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要求自主确定现场复试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具体复试时间和复试方式等由学院公布,请参加我校调剂复试的考生及时阅读报考学院发布的相关公告,提前做好准备。

2.因审核、遴选调剂考生需要一定的时间,考生填报调剂志愿结束后请耐心等待结果,由于考生本人修改志愿造成无法接受“复试通知”或“待录取通知”的,视为考生放弃复试或拟录取资格。

3.拟录取的考生应慎重接受“待录取通知”,考生接受后一律不予解锁。

4.拟录取硕士研究生通过国家录检后方可正式录取,最终录取名单以录检结果为准。

 

 

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447


华北电力大学2024年硕士生接收调剂相关事宜的通知

根据教育部公布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及我校复试分数线,我校个别专业尚有缺额可以接收调剂,现就接收调剂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调剂基本条件

1.须符合招生章程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一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且满足我校调入专业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4.考生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且英语(一)可调英语(二),数学(一)可调数学(二)、数学(三),反之不可;考生初试考试科目不得与调剂专业复试考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5.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工学照顾专业,下同)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一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一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工学照顾专业之间互调按照顾专业内部调剂政策执行。

6.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一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能调入以上专业。

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7.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的不得调剂入该计划录取。

8.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达到调入地区相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9.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不得调剂。

10.满足各招生学院规定的其他具体要求。

二、调剂工作程序

1.信息发布:学院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在不违背上述调剂原则的情况下,制定相应的具体调剂办法,要求明确专业申请基本要求、申请时间及程序、接收原则、联系咨询电话等,并在本学院网站对外公布。

2.调剂申请:全部申请调剂考生需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 )“全国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提交调剂申请。具体接收调剂申请时间由学院确定,请考生密切关注相关学院接收调剂办法。

3.筛选阶段: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申请调剂的考生情况进行综合审查,涉及考生第一志愿专业范围等学术要求的,须先经本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或学术分委员会审核同意,确定拟调剂复试名单。

4.审核阶段:调剂复试名单须经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统一审核,涉及考生第一志愿专业范围等学术要求的,须先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同意。审核通过后,各学院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向调剂资格审核通过的考生发送复试通知。

5.考生确认阶段:调剂考生在收到复试通知后,按照学院复试通知规定的时间确认复试通知,准备复试,逾期不确认者无复试资格。

6.备案阶段:各学院下载已确认接受复试的考生数据库,将签字、盖好章的调剂复试考生情况汇总表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备案。

7.调剂名单公布:各学院在网站对外公布所有调剂考生复试名单。

三、其它注意事项

1.我校不接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调剂。  

2.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接受在职定向考生调剂,非定向考生申请调剂,须在复试前提交“调剂申请书和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在同一页纸上,模板见附件),并在拟录取后签署定向协议。

3.招生单位接收所有调剂考生(包括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与普通计划之间调剂的考生)均须通过 “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凡在调剂系统中显示考生已被其它招生单位录取的,我校均不再接受该生的调剂。

4.有关未被接收调剂的考生遗留问题,各学院负责解释。



吉首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系统开放公告

各位考生好!

吉首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系统于4月800:00—12:00开放,原则上开放12小时(如调剂人数不足,则适当延长)后关闭调剂系统。有意调剂到我校的考生,请在规定时间内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上填报调剂志愿,具体调剂专业、调剂要求和调剂名额等详细内容见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及研究生院网站公布信息。

学校设定调剂志愿24小时后自动解锁,解锁后可自行更改调剂志愿。

特此通知!

 

                                                                               吉首大学研究生院 

                                                                                 20244月7

2024年吉首大学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办法

根据《关于做好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20241号)、《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232 《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 号和湖南省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会议要求做好我校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调剂工作制订本调剂办法。

一、调剂的基本条件

1.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全国初试成绩B类考生的基本要求,并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见我校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要相同或相近,原则上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材料与化工[0856]、资源与环境[0857]、生物与医药[0860]除外)。详见《吉首大学202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拟接收调剂学科专业基本要求汇总表》。

3.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原则上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或相近(材料与化工[0856]、资源与环境[0857]、生物与医药[0860]除外)。

4.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全国初试成绩B类考生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以申请调入我校公共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

5.法律(法学)和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均只接受第一志愿报考相应方向的考生,其他专业方向的考生不能申请调入这两个专业。

二、复试遴选规则

1.对于申请同一专业且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我们将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进行择优筛选,确定复试名单。若考生在接到复试通知后的6小时内未按时回复或明确拒绝参加复试,将取消其复试资格,并按照初试总成绩顺延通知其他考生参加复试。

2.对申请同一专业,报考不同学校或初试科目不同的调剂考生,由于考生一志愿报考高校差异,考生总成绩不具备可比性。在符合各学院附加选拔条件的情况下,如报考学校、专业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按初试成绩择优确定复试名单;如初试科目不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可按照专业相关度、综合能力以及统考成绩等规则择优遴选确定复试名单。若考生在接到复试通知后的6小时内未按时回复或拒绝复试,将取消其复试资格,并依次通知其他考生。

3.遵循上述复试遴选原则,各学院应充分考虑学科差异,制定与学生学业水平相关的调剂生选拔规则,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

三、调剂的基本程序

1.研究生院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调剂信息。

2.考生在4月8日00:00-12:00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提交调剂申请。

3.各学院根据调剂规则遴选符合条件的考生,并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通知考生复试。考生需及时查看“复试通知”并确认。考生须于6小时内接收“复试通知”,否则将取消其复试资格。

4.考生在收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发出的复试通知后,务必在参加我校复试前完成缴费。若考生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缴费,将视为自动放弃我校复试资格。

5.调剂复试完成后学院上报拟录取结果至研究生院,研究生院汇总拟录取结果上报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审核通过后,研究生院通过调剂系统向学生发送拟录取通知。考生须在6小时内登录调剂系统接受拟录取通知,否则视为自动放弃。

6.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对拟录取考生进行终审,审核未通过者,将取消录取。

四、复试办法

复试办法详见《吉首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及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

五、注意事项

1.接收调剂考生以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考生填报的调剂志愿为准。

2.各学院具体调剂专业、特别要求等信息,请见研招网(http://yz.chsi.com.cn)调剂系统。我校招生专业、学科简介及各学院联系电话等,请见我校网上招生简章。我校最新招生信息,也会及时在我院网站(http://yjsc.jsu.edu.cn)发布。请考生随时关注上述官方网站,并按上述程序进行调剂,不必来人来电来函至研招办询问。


                                                                                             吉首大学研究生院

                                                                                                   2024年4月7日


广西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复试实施方案

广西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复试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及《广西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办法(2024年修订)》,结合《广西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为确保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科学规范,保障复试安全、平稳进行,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指南。各学院依据本指南制定本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实施细则,组织开展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复试工作。

一、基本原则

坚持以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选拔、宁缺毋滥的原则选拔优秀考生,坚持复试环节公平、公正、公开,严格执行复试程序,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

二、一志愿考生复试资格要求

成绩达到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B类考生)”以上,并符合我校各学科专业对外公布的考生复试资格分数线和复试要求。

三、调剂考生复试资格要求

(一)调剂基本条件

1.须符合我校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相关报考条件。各招生学院可在本院的复试调剂细则中明示;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同时达到我校各学科专业对外公布的考生复试资格分数线;

3. 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4. 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5. 调剂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只接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6. 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指体育学及体育硕士,工学照顾专业,下同)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体育学与体育硕士,工学照顾专业之间调剂按照顾专业内部调剂政策执行;

7. 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

8.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该专项计划外考生不得调剂入该计划录取;

9.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达到调入地区相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10. 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条件可申请调剂到该专项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符合相关招生单位确定的接受“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调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二)调剂的申请及审核

1.根据国家规定,我校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将不低于12小时,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锁定时间到达后,如招生单位未明确受理意见,系统自动解除锁定,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若某招生学科在该时间段申请调剂的生源以及已有的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我校将再次开放调剂系统。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及调剂信息将在研究生院主页及时更新,请考生密切关注;

2. 所有调剂考生的复试相关工作实施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否则调剂无效;

3. 对申请我校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各学院应当充分商议和筛选,民主决策,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

4. 招生学院在研招网调剂系统选择调剂考生要审核考生的学籍学历信息,发现考生学籍学历有错误提示的,必须报告研究生院招生办。若考生被列入复试名单,需提醒考生在复试前出具相关校验报告方可参加复试。点录时,注意使用系统的“择优复试筛查”功能。

四、 复试资格审查

复试前,考生应向招生学院提交满足考生复试资格要求的证明材料,包括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学历学位证、获奖证书及科研成果等,专项计划考生还需提交生源地教育厅盖章的《报考202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经学院核验符合要求方可进入复试。

五、 复试差额及入围公示

各学院根据学校实际下达招生计划指标数进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具体差额比例各学院根据学科专业实际情况设定并公开,合格生源比例不足的,按实际合格生源数组织复试

考生可查阅招生学院复试细则了解详情,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分第一志愿、调剂生批次,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复试专业、初试各科成绩)提前在招生学院网站公布。如有考生放弃,依次递补。如考生已接受其他招生单位待录取,不得再参加我校调剂复试。

六、 复试考核方式及内容

2024年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方式分线上(网上)和线下(现场)两种方式进行,复试的具体时间、形式和内容等由各相关学院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一)思想品德考核

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其他专业思想品德考核是否计入复试成绩由学院自定,但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进入拟录取名单。考核从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进行,考核方式学院自行确定。拟录取名单确定后,招生单位应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或档案审查意见)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考查其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函调的考生实际表现材料,须由考生本人档案或工作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调档函可在广西大学研究生系统自行打印)

(二)业务考核

此项考核含三项内容:外语听说能力、专业基础能力、科研潜力及综合素质。考核时间不少于15分钟。

1.外语听说能力考核一般包含考生自述以及与评委的外语交流;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备阅览外文文献,了解国际学科学术前沿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2.专业基础能力考核结合复试科目进行,主要考查考生专业知识结构的扎实程度、实践操作技能等;

3.科研潜力及综合素质考核,主要考查考生科研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责任感、纪律性、协作性以及人文素养、心理健康等。

各学院可根据本学院相关专业/领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考核内容及三项考核内容的各自分数权重。

七、 复试成绩

(一)考生考试总成绩计算

1.初试成绩标准分(满分100分)=招生学科认定的初试科目数总分/认定的科目数。

2.复试成绩标准分(满分100分)=思想品德考核分×权重+业务考核分×权重。

3.考试总成绩=(初试成绩标准分×权重+复试成绩标准分×权重)。

考生的综合排名由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得到考试总成绩,以此作为拟录取依据。各学院可根据其学科特点,参照学校整体要求制定学院复试办法。其中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为5060%,具体由学院制定,并提前对考生公布。

(二)分批复试

各学院根据招生规模实际可分批开展复试,原则上第一志愿考生第一批复试,不同批次的复试考核形式与标准在同一学科内应一致。具体由各招生学院安排并提前通知考生。

1.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但必须每门成绩均合格(达到60分)方可进入拟录取名单。

八、拟录取与录取

(一)分批排名分批录取

1.一志愿考生优先复试,优先录取,招生指标如有剩余可接收考生调剂。调剂考生与一志愿考生复试考核标准相同。

2.每批次复试结束后,考试总成绩独立排序,按照录取规则确定拟录取名单。未能录满招生名额时,可从下一批次复试考生中再次考核择优录取。

3.专项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独立排序。

(二)录取规则

1.相同学科专业(或领域)按考试总成绩进行排序,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考试总成绩相同,复试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复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仍然相同,可根据需要增加附加考试。

(三)注意事项

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进入拟录取名单;政审不合格者、复试成绩不及格者(复试标准分<60)、体检不合格者或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不合格者均不予录取。

(四)候补与补录

公布拟录取名单时,可设定若干候补名额。当拟录取考生放弃录取资格或该专业增加招生指标时,从候补录取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录取。学生接到待录取通知后,应在12小时内在调剂系统进行确认,如果招生学院在800 - 2000期间,通过电话两次(含两次,时间间隔1小时以上)未能联系上候补考生,可视为考生自动放弃候补资格处理。

拟录取考生名单将在全校复试工作结束后,在广西大学研究生院官网统一公示,请考生密切关注网站信息。

九、 学校复试工作组织与管理

研究生院在校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对全校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组织实施,负责制定相关工作办法、分配招生指标,审核学院上报的复试办法、复试结果;复试期间选派专员巡查,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做好监督检查。

十、 学院复试工作组织与管理

学院是复试工作主体,按要求成立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招生工作监督小组和各学科复试工作小组,选聘有责任心的教师履行职责;制定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细则并对社会公布,组织开展学院研究生复试工作,监管学院复试整个流程。

十一、 纪律要求

凡参加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招生纪律,规范执行招生工作制度文件。涉及亲属或利益相关人员报考本校硕士研究生的,要主动报告,实行回避制度;工作涉及保密事项及内容的,履行保密纪律,服从监管;履行廉洁纪律,严禁招生复试中谋取不当利益。

工作人员违反上述纪律造成不良影响的,视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追究党纪、政纪、直至法律责任。

 

十二、 考生诚信要求及舞弊处理

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考生存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违规行为获取复试资格的,取消其复试资格;存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违规行为已获取录取资格的,取消其录取资格;入学报到时发现复试录取中存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或隐瞒重要信息等违规行为的,取消入学资格处理;入学后查实复试录取中存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或隐瞒重要信息等违规行为的,取消学籍。

十三、 信息公示与公开

(一)我校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平台”(https://yz.chsi.com.cn/yztj/)以及我校研究生院网页(https://yjsc.gxu.edu.cn/)做为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暨备案平台。

(二)2024年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有关消息公告,可在广西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或招生学院网页下载,请考生密切关注变化。

2.       联系、监督方式

各学院研究生招生联系方式如下表。

学院代码/学院名称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001公共管理学院

0771-3235695

275155236@qq.com

2846297083@qq.com

003法学院

0771-3236212

1259767289@qq.com

004文学院

0771-3236898

wxyyjsb@gxu.edu.cn

005外国语学院

0771-3272212

wyyb2024@163.com

006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0771-3236217

412478818@qq.com

007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0771-3224560

wuliyjsb@126.com

008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0771-3235707

49233434@qq.com  

009林学院

0771-3271248

lxyyjs@gxu.edu.cn

010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0771-3236464

tmyb6464@163.com

011机械工程学院

0771-3234980

xdjx3234980@163.com

012电气工程学院

0771-3231080

dqyjs3231080@gxu.edu.cn

013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0771-3233035

gxujsjyjs@163.com

014化学化工学院

0771-3232834

hyyjsb@qq.com

015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

0771-3234560

zhcyjs@gxu.edu.cn

016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

0771-3275164

qgyzb126@163.com

017农学院

0771-3270813

nxyyanban@163.com

018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0771-3236913

dkyyjs@163.com

020马克思主义学院

0771-3271058

1120336075@qq.com

021新闻传播学院

0771-3229833

xwcbyb@163.com

024艺术学院

0771-3272170

65029295@qq.com

025体育学院

0771-3272093

gxdxtyxy025@163.com

027海洋学院

0771-3227855

hyxygxu@163.com

028医学院

0771-3387126

dzxying@gxu.edu.cn

029工商管理学院

0771-3299887(学硕

gsyjsgl@gxu.edu.cn

0771-3236944(会计/旅管)

gsyjszs@gxu.edu.cn

0771-3299887(MBA)

gxumba@gxu.edu.cn

0771-3225116(EMBA)

gxuemba@gxu.edu.cn

030经济学院

0771-3231052

caifcyjs@gxu.edu.cn  

广西大学研招办咨询电话:0771-3231243;研究生招生业务监督电话:0771-3236371。纪律监督电话:0771-3232142;举报邮箱:gxuyjszs@163.com

 

 

 

 


河北金融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办法

河北金融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办法

根据《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以及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关于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现制定本工作办法。

一、调剂基本要求

(一)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二)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A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三)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与调入专业金融专业硕士相同或相近第一志愿为经济学门类:全部一级学科;管理学门类: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1202工商管理学、1203农林经济管理

(四)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接收科目三为经济类综合能力或数学(统考)的考生申请调剂,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五)调剂普通计划的考生需达到教育部下达的2024年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基本分数线02经济学(A类)总分不低于338分,单科 (满分=100分)不低于47分, 单科(满分>100分)不低于71分;12管理学(A类)总分不低于347分,单科 (满分=100分)不低于49分, 单科(满分>100分)不低于74分

(六)调剂“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须总分达到290分,单科 (满分=100分)不低于42分, 单科(满分>100分)不低于64分。

(七)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可调入金融硕士

 

二、调剂专业和名额

调剂专业: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调剂名额:充足

专业代码:025100

全日制,学制2年

学费:7000/年

三、调剂程序

复试流程及复试内容详见河北金融学院研究生部网站公布的《河北金融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

四、调剂报名

(一)所有参加我校调剂复试的考生需要登录全国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志愿,4月8日开放调剂,我校调剂志愿锁定时间为12个小时。“研招网”调剂系统开通后,申请调剂的考生请及时登录“研招网”(网址:http://yz.chsi.com.cn)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填报志愿。调剂意向采集服务系统3月28日开放。

(二)调剂复试名单选定后,我校将通过调剂系统陆续向考生发出复试通知,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内进行回复,不及时回复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取消复试资格。届时请考生保持电话畅通。

(三)调剂生复试工作预计安排在4月9日至4月11日进行,具体时间以河北金融学院研究生部官网的调剂复试通知为准。

五、调剂复试和录取

(一)我校调剂复试方式为网络远程复试。请考生在复试前认真阅读河北金融学院研究生部官网公布的《河北金融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须知》,做好复试的软硬件及相关材料的准备。

(二)调剂考生差额复试比例不低于200%

(三)调剂考生以经济学门类、管理学门类分为两类,两类考生初试总成绩进行从高到低排名,取计划调剂人数的200%进入复试,其中优先选取经济学门类考生进入复试,如人数未达到计划调剂人数的200%,则补充管理学门类考生进入复试

(四)经复试合格的调剂考生,我校将通过研招网调剂系统发送拟录取通知,调剂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最长不超过12小时)内进行确认,不按时确认的考生,我校将取消其拟录取资格,递补录取其他考生。

六、其他事项

(一)费用。我校不收取复试费用。

(二)我校未授权任何社会机构、个人及网站发布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信息,未举办任何考试培训班,也未委托任何培训机构开展复试培训工作。提醒各位考生谨防上当受骗。

.联系方式

学校网址:https://www.hbfu.edu.cn/

学校研究生部网址:https://news.hbfu.edu.cn/yjs

联系电话:0312-3338138

部门邮箱:hbcfyz@163.com

通讯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恒祥北大街3188号河北金融学院研究生部

               

 

 河北金融学院

2024年4月2日


河海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调剂通知


各相关考生:

根据我校2024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复试情况,部分专业(具体见附表)可以接收调剂。调剂考生复试要求依据《河海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及各学院复试细则执行。

一、调剂原则及要求

1.符合学校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须同时符合报考第一志愿专业和调入专业A类考生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相近。

4.学术学位专业考生可申请调剂到相近的专业学位专业,专业学位考生不可调入学术学位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考生可申请调剂到相同或相近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学位考生不可调入全日制专业学位专业。

5.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图书情报和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的A类考生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

6.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已参加第一批复试但未合格的考生不得申请原专业或原单独排名方向调剂,须调剂到其他专业或单独排名方向

7.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的不得调剂入该计划录取。我校部分专业可接受骨干计划考生调剂(具体见附表),其中青海地区考生4名,宁夏考生1名,新疆克拉玛依专项考生3名。

8.同等学力考生申请调剂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9.满足申请调剂专业的基本要求(详见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以下简称“全国调剂系统”,https://yz.chsi.com.cn/yztj/各学院官网陆续发布的相关工作通知)。

10.所有调剂考生均须参加申请调剂专业的复试,复试内容及要求详见《河海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河海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须知》及各学院复试细则。

11.在“全国调剂系统”中已接收其他学校“待录取”的考生不得申请调剂我校。

12.原则上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录取前需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申请调剂非全日制专业学位考生录取后不转户口关系、不调个人档案,不参加奖助学金评,且须遵守学校相关管理规定。

13.学校可根据调剂报名情况和复试情况对各专业招生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二、申请时间安排及程序

1.调剂系统开放时间:“全国调剂系统”将于北京时间2024年4月8日开通,我校调剂报名时间为北京时间2024年4月8日00:00-12:00(12小时),请有关考生及时关注报名

2.所有申请调剂我校的考生(一志愿考生和非一志愿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全国调剂系统”申请,逾期或不通过“全国调剂系统”的视为无效申请。

3.已参加过我校一志愿复试合格因指标受限等未录取的全日制专业学位考生调剂同一学院同一专业(单独排名方向)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如果入围调剂复试名单,则以第一志愿复试成绩为准,不再次参加复试。同一学院同一专业(单独排名方向)所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调剂考生的入学考试总成绩将从高到低排序。

4.已参加过我校一志愿复试未录取的考生,如申请调剂其他专业单独排名方向调剂复试笔试科目与一志愿复试笔试科目相同的,如果入围调剂复试名单,则以一志愿复试笔试成绩为准,不参加调剂复试笔试但仍要参加调剂复试其他环节考核同一学院同一专业单独排名方向所有调剂考生的入学总成绩将从高到低排序。

5.入学考试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相加计算所得。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调剂考生志愿情况和考生的初试与复试成绩,按入学考试总成绩排序,提出各专业建议录取名单。

6.请考生密切关注学校研究生院和申请调剂学院官网相关工作通知,查看调剂复试名单及复试相关工作安排。

7.未尽事宜按照上级部门文件、《河海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河海大学2024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目录》及各学院复试细则执行。

 

 

                                                          河海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447

 

附表

接收调剂专业计划

学院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单独排名方向

拟调剂人数

联系方式及备注

全日制学术学位

水利水电学院

083700

安全科学与工程

5

柳老师,025-83786501

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082400

船舶与海洋工程

7

郝老师,025-83786187

环境学院

083000

环境科学与工程(04方向)

6

单老师,025-83786697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6方向)

4

吴老师,025-58099136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083500

软件工程(05方向)

3

吴老师,025-58099136

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090300

农业资源与环境(04方向)

4

陆老师,025-58099569

海洋学院

070700

海洋科学(01方向)

11

殷老师,025-83787813

地理与遥感学院

070501

自然地理学

3

周老师,025-52155139

全日制专业学位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085802

动力工程(06方向)

8

曹老师,025-58099096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600

材料与化工(03方向)

11

张老师,0519-85195363

海洋学院

085700

资源与环境(04方向)

16

殷老师,025-83787813

海洋学院

085700

资源与环境(05方向)

8

殷老师,025-83787813

海洋学院

085700

资源与环境(06方向)

6

殷老师,025-83787813

河海里尔学院

085500

机械

19

张老师,0519-85195523

河海里尔学院

085900

土木水利

21

张老师,0519-85195523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

水文水资源学院

085900

土木水利

8

许老师,025-83786614

另接受2名骨干计划调剂

水利水电学院

085900

土木水利

8

柳老师,025-83786501

另接受2名骨干计划调剂

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085900

土木水利

4

郝老师,025-83786187

另接受2名骨干计划调剂

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086100

交通运输

3

郝老师,025-83786187

土木与交通学院

085900

土木水利(12方向)

15

刘老师,025-83786552

另接受1名骨干计划调剂

土木与交通学院

086100

交通运输(01方向)

3

刘老师,025-83786552

土木与交通学院

086100

交通运输(02方向)

4

刘老师,025-83786552

环境学院

085700

资源与环境

4

单老师,025-83786697

另接受1名骨干计划调剂

环境学院

085900

土木水利

2

单老师,025-83786697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700

资源与环境(02方向)

4

俞老师,025-58099141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700

资源与环境(03方向)

4

俞老师,025-58099141

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900

土木水利

4

陆老师,025-58099569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

085400

电子信息(08-09方向)

7

牛老师,0519-85195630

新能源学院

085807

清洁能源技术

1

吴老师,0519-8519526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600

材料与化工(01方向)

1

张老师,0519-8519536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600

材料与化工(02方向)

1

张老师,0519-85195363

商学院

125100

工商管理

70

赵老师,025-58099220

商学院

125300

会计

105

赵老师,025-58099220

商学院

125500

图书情报

10

赵老师,025-58099220

商学院

125601

工程管理

80

赵老师,025-58099220

商学院

125604

物流工程与管理

44

赵老师,025-58099220

公共管理学院

035200

社会工作

4

田老师,025-83787376

公共管理学院

055200

新闻与传播

4

田老师,025-83787376

公共管理学院

125200

公共管理

80

田老师,025-83787376

外国语学院

055100

翻译

9

赵老师,025-58099463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