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2024年研究生调剂基本要求和调剂程序
一、调剂基本要求
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达到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和调入专业的A类考生的国家分数线和各学院制定的专业分数线。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相近。接收调剂考生的一志愿报考专业等具体要求详见学院复试录取细则。
4.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工学照顾专业之间调剂按本类照顾专业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执行。
5.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
6.全日制考生申请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应符合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为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7.我校不接收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和参加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考生调剂。
二、调剂程序
1.考生应当于规定时间内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登陆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填写调剂申请,学校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少于12个小时。
2.院工作小组根据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细则,按照统一标准遴选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审核合格后通过调剂系统发放复试通知。未接到我校复试通知的考生,可在填写志愿24小时后自行更改调剂志愿。
3.考生接受复试通知,并在规定时间网上缴费、参加复试。
4.各招生学院组织复试并及时公布复试结果。
5.所有拟录取的调剂考生,由研究生处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发送拟录取通知。
6.拟录取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同意拟录取。
吉林体育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通知
调剂考生:
根据2024年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考生初试情况,我校部分专业将接收调剂考生,现将有关调剂工作通知如下:
一、复试形式
所有考生均需要来到我校报到,参加现场复试。
二、调剂专业
我校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产业管理、学科教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等专业接受考生调剂。
三、接收名额
各专业接收名额以研招网调剂系统公布信息为准。
四、调剂原则
1.须符合我校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国家分数线要求(吉林省执行A类考生分数线)。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4.考生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5.调剂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三个专业的考生,本科专业应为体育类专业(具有国家一级及以上运动员等级证书考生除外)。
6.兼顾学科特色和特殊才能。具有国家一级及以上运动员等级证书且与所报专业研究领域一致,在符合调剂条件的前提下,达到《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即可直接进入调剂复试。
五、调剂要求
1.所有调剂考生均需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调剂系统”(http://yz.chsi.com.cn)进行操作。
2.每次开通调剂系统的时间不低于12个小时。
3.自发送复试通知开始计算,考生需在6个小时内进行回复,如不回复按照考生不同意参加复试处理。
4.按照符合调剂条件要求考生进行审查,按照考生初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结合运动等级证书确定进入复试考生名单。不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
5.调剂期间,若最后个别专业生源不足,调剂专业、调剂人数、调剂复试组织形式将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
六、调剂时间
请调剂考生在4月8日登录教育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调剂系统填报调剂信息。
考生申请调剂后,调剂系统开放时间不少于12小时,调剂志愿锁定时间20小时。待调剂系统关闭后,开始发送复试通知,计划在4月9日16:00前全部发送完毕,如遇特殊情况,发送复试时间可能延长。
七、复试时间
4月12日8:00-11:30审核考生报名材料。
4月13日、4月14日复试。
具体工作安排,如笔试时间、考场安排等请关注学校研究生处网站。
如第一轮调剂个别专业未达到招生计划数,将再次开通研招网调剂系统,开通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1.接到复试通知考生,请查看《吉林体育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与录取工作办法》及其他相关复试通知文件,按要求进行准备。
2.以上通知内容若与教育部和吉林省文件规定相冲突,以教育部和吉林省文件规定为准。
吉林体育学院研招办
2024年4月1日
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2024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公告
一、单位介绍
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二院)成立于1958年1月,是中国最早从事核工程设计的综合性设计院,也是我国核电工程研究设计的发祥地,参加了“两弹一艇”研发制造任务,为我国国防事业和原子能事业做出了瞩目的贡献。自1987年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以来,向我国核行业培养并输送多名优秀的青年科研技术人才。
为适应国家核电发展战略需要,进一步推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专业化发展,中核集团以核二院、核五院的主营业务和主干力量及核四院(核电部分)的技术骨干为基础,于2007年12月27日重组改制成立了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工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核工程已成为我国唯一具备核电、核化工、核燃料研发设计能力,专业配备最完整的工程公司。2021年1月30日,中核工程牵头研发设计并总承包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投入商业运行。
二、培养优势
1.雄厚的导师队伍
培养单位培育和凝聚一批业务能力强、理论水平扎实的指导教师,包含两院院士、国家勘察设计大师、核行业勘察设计大师、集团公司首席专家、科技带头人等。现有指导教师85人,具备指导教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200余人,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指导。
2.强大的核工程科研与实践平台
以核电科研与工程实践为培养特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提供广阔科研平台,鼓励自主创新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机会,依托现有国内总承包项目,深入学习核电站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全方位打造“大工程科研实践者”、“具有科学家气质的工程师”。
3.优厚的学生待遇
公司为硕士研究生打造良好的科研学习环境的同时,将提供丰厚的福利待遇,研究生在读期间,公司承担全部学费,并提供免费住宿、生活补助及科研津贴。除此之外,自培养研究生,同等情况下优先留司工作。
三、调剂的基本条件
1.调剂考生要求本科专业为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工程物理、工程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力学、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过程机械、机械设计与制造、控制工程等相关或相近专业;
2.初试成绩达到教育部统一规定的A类地区分数线,符合总分及单项分数要求;
3.通过大学英语六级(≥425分);
4.考生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5.接收报考全日制硕士的考生。
四、调剂流程
1、在中国研招网调剂系统开通前,考生可将硕士入学调剂申请表(见附件)、个人简历、大学成绩单及各类获奖证书电子邮件发至liplc@cnpe.cc,标题标明:姓名+本科专业+本科院校名称+总分。
请注意:(1)核二院根据招生需求与考生取得联系,未按要求发送不予回复;
(2)邮件仅添加附件即可,请勿使用超大附件;
(3)已发送过邮件的考生请再次发送。
2、中国研招网调剂系统开通后,拟调剂的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为:http:// yz.chsi.com.cn),凭考生网上报名时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提交调剂申请。核二院将根据招生需求,尽快反馈考生是否同意参加复试的信息。请考生及时与核二院联系或登录调剂系统,查看申请状态和调剂复试通知。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10)-88022960 (服务商勿扰)
电子邮箱:liplc@***
单位网址:http://www.***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17号核能大厦 人力资源部 李老师 邮政编码:100840。
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
2024年3月28日
2024年北京农学院接收研究生考生调剂的通知
各位考生,你们好!
2024年北京农学院部分学科专业将接收少量调剂生,具体内容见下表,最终调剂信息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服务系统公布为准。
一、接收调剂专业和联系方式
1.学术学位研究生
学院代码 | 学院名称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联系方式 |
001 | 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 | 083600 | 生物工程 | 申老师 010-80727616 Shenxh2007@126.com |
090400 | 植物保护 | |||
002 |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 090100 | 作物学 | 贾老师 010-80799125 540331151@qq.com |
090200 | 园艺学 | |||
003 |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 090500 | 畜牧学 | 吴老师 010-80791788 bnhuge@126.com |
090600 | 兽医学 | |||
004 | 经济管理学院 | 120200 | 工商管理学 | 李老师 010-80795715 em.bua@qq.com |
120300 | 农林经济管理 | |||
005 | 园林学院 | 090700 | 林学 | 戴老师 010-80793769 lhm1970909@*** |
006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3200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杨老师 010-69735016 spyjs@bua.edu.cn |
2.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学院代码 | 学院名称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联系方式 |
001 | 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 | 086000 | 生物与医药 | 申老师 010-80727616 Shenxh2007@126.com |
095132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 |||
002 |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 095131 | 农艺与种业 | 贾老师 010-80799125 540331151@qq.com |
003 |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 095133 | 畜牧 | 吴老师 010-80791788 bnhuge@126.com |
004 | 经济管理学院 | 025400 | 国际商务 | 李老师 010-80795715 em.bua@qq.com |
005 | 园林学院 | 095400 | 林业 | 戴老师 010-80793769 lhm1970909@*** |
008 | 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 | 035200 | 社会工作 | 董老师 010-80795217 wfxyyjs@126.com |
二、调剂原则
1.调剂考生初试成绩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学科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2.符合调入学科专业的报考条件。
3.调剂考生报考学科专业与调入学科专业为相同门类,或初试科目与调入学科专业初试科目相同相近。
4.学校不接收英语以外考生和单考考生的调剂申请。
5.满足教育部相关文件关于调剂的其它要求。
三、调剂方式
1.调剂考生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登录“调剂意向采集服务系统”(3月28日开通),根据操作流程做好调剂填报准备。
2.调剂考生须登录“调剂服务系统”(4月8日开通),仔细查看调剂有关要求和操作流程,核实登记调剂信息。不通过该系统进行调剂的考生将无法录取,其他调剂途径均无效。
3.各学院具体开展调剂工作,调剂考生请密切关注研究生招生网(https://yz.bua.edu.cn)发布的相关信息。
欢迎全国各地考生选择调剂到我校攻读2024年硕士研究生!
附件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
https://yjsh.tute.edu.cn/info/1121/7205.htm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复试
根据我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实施方案规定及复试工作安排,结合一志愿复试录取情况,现开展调剂复试工作,具体如下:
一、2024年调剂计划(详见附件)
二、调剂复试资格确定原则
根据考生申请调剂的研究方向,按照总分进行排名,按录考比1:3的比例确定进入调剂复试的考生名单。
三、调剂复试录取安排
1、复试时间:4月8日调剂系统开放后,我院复试时间另行通知。
2、参照一志愿复试公告要求开展复试及录取工作,坚持择优录取。
3、请考生密切留意官网通知。
四、联系方式
1、QQ咨询群
广东省人民医院研招咨询QQ群2 群号:326141598
广东省人民医院研招咨询QQ群1 群号:766155892
2、办公电话
广东省人民医院科研处研究生科:020-83827812-20976(张老师)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办公室:020-83827812-10280(吴老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科研处
2024年3月29日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办法
详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中“三、调剂工作办法”。(https://yanjiusheng.bistu.edu.cn/zsgl/zsxx/zsgg/202403/P020240326599563613023.pdf)
2024年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含调剂)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2023]2号)、《关于做好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4]1号),为加强和规范复试录取工作,结合我中心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实际情况,为保证复试工作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经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原则
对考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衡量,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既尊重考生的意愿,又兼顾国家和我中心学科建设工作的需要。
复试工作要做到全面考察,有所侧重,在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衡量的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核。复试过程要政策透明、程序规范、操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要提高服务意识、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二、组织管理
船研中心成立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审核有关政策,指导本中心的复试及录取工作。研究生部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负责复试录取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三、复试工作
1、复试的资格审查
我中心将对初试成绩达到以下要求的同学组织复试。
学科(专业名称) | 总分 | 单科 (满分=100分) | 单科 (满分>100分) |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流体力学/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 不低于310分 | 不低于35分 | 不低于53分 |
船研中心复试前必须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审查条件以本中心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规定为准,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复试。具体材料如下:
(1)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件扫描件(身份证在有效期范围内);
(2)应届生:学生证扫描件;《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考生应事先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履行学籍验证程序,并下载打印;
(3)往届生:学历证书与学位证书扫描件;学历证书与学位证书的认证报告扫描件;
(4)持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证书报考者:扫描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考生应事先办妥认证手续;
(5)本科成绩单扫描件(加盖学校教务印章);
(6)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扫描件(提供高等级即可,如果未考,可以不用提交);
2、综合面试材料
(1)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调剂申请表及简表;
(2)个人学术兴趣、专业见解及研究方向设想(提前准备、面试前提交);
(3)毕设论文(设计)摘要或进展报告;
(4)本科成绩单扫描件(加盖学校教务印章);
(5)在读和工作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等科研成果扫描件;
(6)其他职业证书、获奖证书等扫描件(非必须上传材料);
(7)个人简历(1页A4纸篇幅);
(8)诚信复试承诺书。
注意:以上“资格审查材料”和“综合面试材料”分别按照“资格审查材料+姓名”和“综合面试材料+姓名”压缩两个文件包,于复试前发送至yjsb@cssrc.com.cn邮箱,邮件主题“2024年复试+姓名+本科学校”。
3、复试办法
(1)复试专家小组:复试小组成员由本中心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相关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硕/博士生指导教师等担任。复试小组一般由5名及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负责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其中设立组长1名。在复试过程中坚持科学选拔质量为先、公平公正透明公开、全面考核客观评价的原则。复试时,领导小组负责人和研究生部的领导进行全过程跟踪检查管理,研究生工作人员规范操作,切实做好试题保密、复试现场记录及材料保管等工作。
(2)复试时间:2024年3月底
(3)复试形式:采用现场复试形式,会议室信息另行通知。
(4)复试内容:复试包括笔试和综合面试(包含英语测试),满分100分。
笔试(共计20分):学术陈述与研究设想(提前准备,面试前提交)。用中文撰写,篇幅A4纸张1页,小4号字体。陈述自己的学术兴趣、专业见解和研究方向设想,页面底部签好自己的名字和日期。
综合能力面试(共计80分):包含专业素质能力(65分)和外语听说能力(15分)的测试,每人面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专业素质和外语能力面试包含以下基本方面:
a)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b)考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情况,掌握专业知识情况,思维与反应能力,利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本学科专业前沿知识、研究动态的了解情况;
d)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等;
e)本学科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f)身心健康情况、表达能力和礼仪等;
g)外语听说能力(外文自我介绍,外语短文的朗读、翻译与外文问答)。参加面试时,考生可提供反映自身能力与水平的获奖证书、各类证明等相关材料。
复试情况需记录在《研究生复试情况登记表》上。
4、总成绩构成
总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
5、体检:在拟录取后进行体检,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
6、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对复试考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是保证入学新生政治素质的重要环节。复试名单初步确定后,本研究中心应向考生所在单位了解本人的现实表现,全面审查其政治情况。
四、调剂工作
本中心接收校内校外调剂具体调剂规则如下:
1、申请调剂的考生,基本条件符合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且初试成绩达到以下要求。
学科(专业名称) | 总分 | 单科 (满分=100分) | 单科 (满分>100分) |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流体力学/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 不低于310分 | 不低于35分 | 不低于53分 |
2、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相近。
3、我中心根据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关于调剂工作的规定和要求组织开展调剂工作,所有调剂考生均须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中提交申请,研招网调剂系统开通前,考生通过我本中心yjsb@cssrc.com.cn电子邮箱进行预报名。我中心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开放当日(4月8日)开始接收调剂申请,接受调剂时间为12小时,视录取情况,再行确定是否安排第二轮调剂。申请调剂的考生,只有一次参加我中心调剂专业复试机会。目前我单位调剂缺额约为10余人。
4、报名结束后,研究生部根据缺额情况确定复试考生名单,组织考生复试,具体复试时间由我中心后续通知,复试办法同上。
5、拟录取的调剂考生必须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完成录取手续,否则视拟录取无效。所有调剂考生一旦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中确认录取,录取结果不得更改。
6、确定拟录取名单,并报中心复试及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对外公布。
五、录取与其它
本中心将按照德、智、体、能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精神和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进行研究生复试与录取工作。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结果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各学科对复试成绩应分别设定合格线。复试成绩没有达到合格线者不予录取。
考生的最后总分为总成绩。录取时按考生最后总分由高向低顺序录取。考生最后总分相同时,按初试总分排序,初试总分相同时按统考前三科总分排序。研究生部将汇总研究生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及面试小组提出的各专业方向建议拟录取名单,报所招生领导小组审核确定。
我单位将通过官方网站等渠道公布复试合格线、复试和录取结果。
联系邮箱:yjsb@cssrc.com.cn
联系电话:0510-85555911(王老师、叶老师)
QQ群:431017860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2024年3月25日
蚌埠医科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办法
一、调剂要求
(一)初试成绩达到教育部划定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一类地区)。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的考生在教育部划定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一类地区)基础上,总分下浮80分。
(二)符合教育部有关调剂要求和我校招生章程及招生专业规定的报考条件。
(三)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专业符合调入专业要求(详见附件),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相近。
(四)第一志愿报考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以下简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的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
(五)第一志愿达线考生数达到专业或研究方向招生计划数的原则上不再接收调剂考生。
二、调剂程序
(一)考生在我校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填写调剂申请。
(二)我校对考生调剂资格进行审核,对申请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按照初试成绩总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复试比例(调剂考生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为150%)范围内最后1名出现总分相同时,则同时进入复试。
(三)调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确认复试通知。
附件:
各专业接收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专业要求
序号 | 招生专业代码及名称 | 接收调剂考生第一志愿专业要求 |
1 | 086000生物与医药 | 07理学门类:0703化学、0780药学、0710生物学各专业。 |
2 | 1007Z1制药工程 | 10医学门类:1001基础医学、1002临床医学、1003口腔医学、1007药学、1051临床医学、1052口腔医学、1055药学各专业。 |
3 | 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10医学门类:除1005中医学、1006中西医结合、1008中药学、1071科学技术史、1056中药、1057中医、1059针灸以外各专业。 |
4 | 105300公共卫生 | 10医学门类:除1005中医学、1006中西医结合、1008中药学、1071科学技术史、1056中药、1057中医、1059针灸以外各专业。 |
5 | 101100护理学 | 10医学门类:1001基础医学、1002临床医学、1003口腔医学、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07药学、1011护理学、1072生物医学工程、1051临床医学、1052口腔医学、1053公共卫生、1054护理、1055药学、1058医学技术各专业。 |
6 | 105400护理 | 10医学门类:1011护理学、1054护理各专业。 |
7 | 10010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10医学门类:1001基础医学、1002临床医学、1003口腔医学、1011护理学、1051临床医学、1052口腔医学、1054护理、1058医学技术各专业。 |
8 | 100102免疫学 | |
9 | 100103病原生物学 | |
10 | 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
11 | 105800医学技术-病理技术 | |
12 | 105119临床病理 | 10医学门类:1051临床医学各专业。 |
13 | 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 | 10医学门类: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105120临床检验诊断学、1058医学技术各专业。 |
14 | 105120临床检验诊断学 | 10医学门类:1051临床医学各专业。 |
15 | 105800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 | 10医学门类: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105120临床检验诊断学、1058医学技术各专业。 |
16 | 045400应用心理 | 04教育学门类:0402心理学;0454应用心理 |
17 | 1002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10医学门类:1002临床医学、1051临床医学各专业。 |
18 | 1051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10医学门类:1051临床医学各专业。 |
19 | 105200口腔医学 | 10医学门类:1052口腔医学专业。 |
20 | 100201内科学 | 10医学门类:除100216运动医学以外的1002临床医学;除105114运动医学以外的1051临床医学各专业。 |
21 | 100202儿科学 | |
22 | 100203老年医学 | |
23 | 100204神经病学 | |
24 | 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 | |
25 | 100210外科学 | |
26 | 100211妇产科学 | |
27 | 100212眼科学 | |
28 | 100213耳鼻咽喉科学 | |
29 | 100214肿瘤学 | |
30 | 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
31 | 100217麻醉学 | |
32 | 100218急诊医学 | |
33 | 1002Z2重症医学 | |
34 | 105101内科学 | 10医学门类:除105114运动医学、105126医学遗传学以外的1051临床医学各专业。 |
35 | 105102儿科学 | |
36 | 105103老年医学 | |
37 | 105104神经病学 | |
38 | 105106皮肤病与性病学 | |
39 | 105107急诊医学 | |
40 | 105108重症医学 | |
41 | 105109全科医学 | |
42 | 105110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
43 | 105111外科学 | |
44 | 105113骨科学 | |
45 | 105115妇产科学 | |
46 | 105116眼科学 | |
47 | 105117耳鼻咽喉科学 | |
48 | 105118麻醉学 | |
49 | 105121肿瘤学 | |
50 | 105122放射肿瘤学 | |
51 | 105800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 | 10医学门类:医学类各专业 |
52 | 0710Z1细胞培养与代谢工程 | 07理学门类:0710生物学各专业; |
53 | 0710生物学 | 07理学门类:0710生物学各专业; |
54 | 1001Z1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07理学门类:0710生物学各专业; |
55 | 1001Z2医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 | 07理学门类:0710生物学各专业; |
56 | 1002Z1医学信息学 | 07理学门类:077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777生物医学工程各专业;0779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 |
57 | 100700药学 | 10医学门类:1001基础医学、1002临床医学、1007药学、1051临床医学、1055药学各专业。 |
58 | 105500药学 | |
59 | 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10医学门类:除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0216运动医学以外的1002临床医学各专业;除105120临床检验诊断学、105110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5114运动医学以外的1051临床医学各专业;1058医学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
60 | 105123放射影像学 | 10医学门类:1051临床医学各专业。 |
61 | 105124超声医学 | 10医学门类:1051临床医学各专业。 |
62 | 105125核医学 | 10医学门类:1051临床医学各专业。 |
63 | 105800医学技术-医学影像技术 | 10医学门类: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5123放射影像学、105124超声医学、105125核医学、1058医学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