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院校资讯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2022年调剂信息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2022年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现有少量指标接收调剂考生。

一、调剂要求

1.接收调剂专业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电气、金属材料。

2. 2022年我院调剂分数线:总分310以上,政治45分以上、外国语45分以上、业务课一65分以上,业务课二70分以上。

二、调剂程序

1. 预约登记

有意调剂到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考生请关注西安热工研究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符合条件者,可电话联系西安热工院教培部,填写“西安热工研究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调剂申请表”(在热工院外网http://www.***研究生与博士后处下载),提交个人简历、加盖学校公章的本科期间学习成绩单、英语等级证书、考研成绩单复印件、准考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近期免冠二寸照片一张,往届生还需要毕业证、学位证复印件,将以上材料扫描成pdf格式发送压缩文件至yjs@***,压缩文件名和邮件主题应为:“姓名-分数-毕业学校-拟调剂专业方向-是否接受专业调整”。

2. 正式调剂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开通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后,及时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填写调剂志愿。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将根据考生初试成绩、考生综合素质及专业方向缺额情况等,将审查合格的考生排序确定调剂考生复试名单。同时通过调剂服务平台及时通知获准参加复试的调剂考生,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复确认,并尽快与西安热工研究院教育培训部联系办理调剂手续,否则作自动放弃处理。考生学历(学籍)信息核验有问题的,要求在2022年3月30日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三、特别提示

1.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招收的硕士研究生为国家计划学术型、非定向研究生,毕业后参加双向选择就业。

2.经复试合格、录取后的在读硕士研究生全部免缴学费,且享有生活补贴、伙食补贴(合计约3000元左右/月)及人身意外保险。

3.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在读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两年半,第一年的基础理论和专业课在西安交通大学代培。一年后回院用一年半的时间做毕业论文并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四、联系方式: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教育培训部

地址:西安市雁翔路99号,博源广场A座,邮编:710054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29-82002892

电子邮件:yjs@***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一、院校简介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作为国家最高计量科学研究中心和国家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担负着确保国家量值统一和国际一致、保持国家最高测量能力、支撑国家发展质量提升、应对新技术革命挑战等重要而光荣的使命。中国计量院拥有和平里和昌平两个院区。其中,和平里院区占地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主要用于保存国家计量基准标准,开展量值传递服务。昌平院区占地56.1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4.77万平方米,侧重于计量基础前沿研究,拥有一批具备隔震、恒温、恒湿、洁净、屏蔽等实验环境条件的高精密测量实验室。

中国计量院现有国家计量基准136项,标准379项,有证标准物质2012项,国际计量局(BIPM)公布的国际互认的校准和测量能力1810项。1980年以来,中国计量院共有82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省部级奖近400项。“十一五”以来中国计量院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

自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中国计量院为我国计量领域培养了大量研究生,毕业生中,大多数继续从事计量等相关科研工作,有些已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包括李天初院士等一批顶尖科学家,为我国计量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经过40年的发展,目前中国计量院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化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二、调剂政策

1.考生初试成绩中总分和单科成绩不应低于“2022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即:总分:290;单科(满分100分):39;单科(满分>100分):59。

2.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应与拟调剂专业相同或相近,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考生初试科目应为四门,其中统考科目应含有政治和英语一;拟调剂到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还应含有数学一。

3.调剂考生入学后与第一志愿考生享受相同的待遇:

(1)我院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免学费。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习基础课,后两年在我院进行论文研究。

(2)在学期间入住研究生公寓,免住宿费,提供每月不低于1300元的助学金,设有奖学金,还可享受助研费、就餐补助、公费医疗等各类待遇。

(3)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应聘留院工作。

(4)我院鼓励和支持学生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参与策划各类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学术交流、文体娱乐等活动。

 

三、拟接收调剂专业招生计划

序号

研究方向

招收人数

导师

需求专业

招收专业

电子信箱

1

药物化学计量

1

阚莹

分析化学、药物化学及相关专业

化学

kanying@nim.ac.cn

2

食品安全测量技术与计量

1

李先江

分析化学、食品化学及相关专业

化学

lixianjiang@nim.ac.cn

3

蛋白质测量技术与计量

1

武利庆

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及相关专业

化学

wulq@nim.ac.cn

4

气体分析与计量

1

张体强

分析化学、应用化学及相关专业

化学

zhangtq@nim.ac.cn

5

气溶胶测量技术与计量

1

刘俊杰

分析化学、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

化学

liujj@nim.ac.cn

6

时间频率计量

1

王玉琢

仪器科学、测控技术及仪器、信息电子、通信工程、计算机等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wangyzh@nim.ac.cn

7

大尺寸几何量计量

1

李建双

物理、电气工程、机械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lijiansh@nim.ac.cn

8

高温红外辐射测量

1

董伟

能源动力、光学、精密仪器

仪器科学与技术

dongw@nim.ac.cn

9

排放测量技术与计量

1

张亮

流体力学、仪器仪表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zhangliang@nim.ac.cn

10

能量天平法复现千克

1

李正坤

仪器科学与技术或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

仪器科学与技术

lzk@nim.ac.cn

11

雷达多目标运动速度模拟方法与测量技术

1

杜磊

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dulei@nim.ac.cn

12

片上阻抗参数计量(调剂系统“精密电磁测量”)

1

杨雁

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及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yangyan@nim.ac.cn

13

场强计量

1

黄攀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仪器科学与技术

huangp@nim.ac.cn

14

材料光学特性计量技术

1

赫英威

光学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或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heyw@nim.ac.cn

15

放射性核素活度计量

1

梁珺成

粒子物理与核物理、测控技术与仪器、地球物理勘探

仪器科学与技术

liangjc@nim.ac.cn

16

质谱技术与仪器

1

江游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子信息、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及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jiangyou@nim.ac.cn

17

芯片级原子器件

1

蒋志远

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jiangzhiyuan@nim.ac.cn

18

冷原子相干布居囚禁原子钟

1

林平卫

物理、电学及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linpw@nim.ac.cn

19

超导量子干涉器件

1

徐达

物理学、微电子学及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xuda@nim.ac.cn

20

磁性材料测量方法与计量

1

龚文杰

测控技术与仪器、物理类、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wjgong@nim.ac.cn

21

医用光学仪器及计量

1

李飞

光学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仪器科学与技术

lif@nim.ac.cn

22

计量数字化

1

熊行创

仪器科学、计算机、通信及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xiongxch@nim.ac.cn

23

激光与光电子技术

1

殷聪

光学工程、自动控制、电子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yincong@nim.ac.cn

24

精密温度测量及电路集成技术

2

孙建平

工程热物理、仪器仪表、海洋技术及材料科学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sunjp@nim.ac.cn

25

流速计量

1

崔骊水

仪器科学与技术、工程光学、电子技术

仪器科学与技术

cuils@nim.ac.cn

26

规模电测计量仪器互联网+计量

1

邵海明

电子信息类、计算机、自动化类及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shaohm@nim.ac.cn

27

毫米波传感器计量

1

郭晓涛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及相关电子类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guoxiaotao@nim.ac.cn

28

芯片天线

1

刘潇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及相关电子类专业

仪器仪表科学与技术

liuxiao@nim.ac.cn

29

光学计量

1

甘海勇

凝聚态物理、微电子学、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ganhaiyong@nim.ac.cn

30

半导体材料纯度计量

1

周涛

分析化学及相关专业

化学

zhoutao@nim.ac.cn

31

纳米计量

1

施玉书

仪器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shiys@nim.ac.cn

注意研究方向23至31在调剂系统中为“不区分研究方向”,请在调剂备注中填写具体研究方向名称。

四、调剂流程

1.有调剂意向的考生请先发送电子邮件与导师联系,并提交以下所有申请材料原件的扫描件,邮件标题请按如下格式:姓名+初试总分+本科院校+本科专业。

申请材料原件扫描件清单:

(1)《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调剂申请表》(见附件1),内容包括:个人简况,报考的院校及专业,考试科目及分数(需提供本次考研成绩的截屏),本科毕业院校、专业及时间,本科期间的主要课程及考试成绩,个人的联系方式等;

(2)准考证和身份证,往届生还需提供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学籍学历校验证明;

(3)本科毕业学校教务部门(或院系)出具并加盖公章的考生大学本科课程成绩单、反映考生英语水平的成绩证明或证书;

(4)考生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科研成果及其它原创性工作成果的证明;

(5)考生的各类获奖证书及其它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2.研招网调剂系统于3月底左右开通后,登陆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凭本人账号和密码进入调剂系统,报名调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3.我院同意接收后,考生应于24小时内重新登陆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确认同意到我院参加复试,此时考生进入待录取状态,不能更改调剂学校。

4.调剂完成,准备参加复试。复试相关流程与要求请参照《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考生须知》。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周老师、刘老师

联系电话:010-64524289、010-64524284

E-mail:yanzhao@nim.ac.cn

    官网:www.nim.ac.cn


山东艺术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

为进一步优化我校研究生生源结构,提高人才选拔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21〕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22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学厅函〔2021〕32号)、《关于做好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2〕4号)、《关于做好山东省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鲁招考〔2022〕26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现将2022年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基本要求

(一)初试成绩达到我校复试基本分数线:总分不低于361分,政治、外国语成绩均不低于40分,业务课成绩均不低于90分;调剂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参照 2022 年全国“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分数线执行,即总分不低于 251 分,政治、外国语成绩均不低于 30 分,业务课成绩均不低于 45分。

(二)符合我校拟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三)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四)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英语一、英语二可视为相同但英语一可调入英语二,英语二不可调入英语一

(五)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录取,须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其初试成绩达到我校复试基本分数线。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的,可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申请调剂到该专项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达到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复试基本分数线。调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二、接收调剂的专业方向

调剂考生可填报我校一志愿生源不足的专业方向,具体专业方向如下:

山东艺术学院

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接收调剂专业方向一览表

 

全日制学术学位

院系所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名称

音乐学院

130200

音乐与舞蹈学

01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02齐鲁音乐文化研究

03中国音乐史论研究

10民族音乐学

05作曲艺术研究

07西方管弦乐器演奏艺术研究       (含打击乐)

08中国乐器演奏艺术研究

09键盘乐器演奏艺术研究

美术学院

130400

美术学

07壁画与公共艺术研究

10综合材料绘画语言研究

11实验艺术语言研究

21美术教育研究

戏剧学院

130300

戏剧与影视学

01戏剧影视表导演艺术研究

02戏剧影视编剧艺术研究

现代音乐学院

130200

音乐与舞蹈学

01声乐演唱艺术研究

04键盘乐器演奏艺术研究

05现代器乐演奏艺术研究

09音乐剧作曲艺术研究

10音乐剧编创艺术研究

24西方音乐史论研究

25音乐剧史论研究

设计学院

130500

设计学

03产品设计理论研究

04陶瓷艺术创作理论研究

05现代手工艺术创作理论研究

艺术管理学院

130100

艺术学理论

05数字出版与传播研究

戏曲学院

130300

戏剧与影视学

27戏曲音乐理论研究

传媒学院

130300

戏剧与影视学

30影视艺术理论研究

书法学院

130400

美术学

12书法创作理论研究

艺术研究院

130200

音乐与舞蹈学

13音乐分析学研究

130500

设计学

06设计史论研究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

院系所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名称

音乐学院

135101

音乐

01声乐演唱艺术

02西方管弦乐器演奏艺术   (含打击乐)

03中国乐器演奏艺术

04键盘乐器演奏艺术

08作曲艺术

美术学院

135107

美术

01油画艺术

02水墨人物画艺术

03工笔人物画艺术

04山水画艺术

05花鸟画艺术

06版画艺术

07壁画艺术

08水彩画艺术

09雕塑艺术

10综合材料绘画艺术

11实验艺术

12年画艺术

现代音乐学院

135101

音乐

01声乐演唱艺术

04键盘乐器演奏艺术

05现代器乐演奏艺术

06音乐剧表演艺术

09音乐剧作曲艺术

12合唱指挥艺术

设计学院

135108

艺术设计

01视觉传达设计

02环境设计

03产品设计

04陶瓷艺术

05工艺美术

艺术管理学院

135108

艺术设计

04陶瓷艺术

城市艺术与创意学院

135107

美术

20文物保护与修复

书法学院

135107

美术

13书法篆刻艺术

三、调剂时间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2022年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将于46日开通申请调剂我校的考生于4620:00之前通过调剂系统填报调剂志愿

四、工作程序

(一)调剂工作须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yztj/)”进行。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及时上网了解调剂信息和调剂系统的使用方法,按要求申请调剂。

(二)对符合申请条件的调剂考生,我校按照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并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发送复试通知。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操作,否则视为自动放弃。

(三)我校根据考生总成绩择优录取,并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发送拟录取通知。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操作,否则视为自动放弃。

五、调剂考生复试方式及复试时间

调剂考生复试方式与一志愿考生相同。因复试方式为网络远程复试,请调剂考生及时关注并认真阅读研究生处网站公布的2022年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相关通知文件,全面了解复试设备、网络环境、复试资格审核等相关要求,积极做好准备。

调剂考生复试时间与一志愿考生相同复试具体时间详见研究生处官网《山东艺术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网络远程复试时间安排》。

六、联系方式

研究生处咨询电话:0531-86522235

邮箱:syyz10458@163.com

七、未尽事宜以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及学校相关规定为准。

 

 

                                           研究生处

                                       2022年4月4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调剂公告(第一批)

各位考生:

根据《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复试录取工作方案相关要求,现将我校接收调剂考生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剂缺额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缺额

专业类型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调剂要求

 

 

001

 

 

人文与管理学院

1

学术学位

1005Z7

中医文化学

 

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调剂

9

专业学位

125200

公共管理

 

 

 

 

 

 

002

 

 

 

 

 

 

中医学院

7

学术学位

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

2

学术学位

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

2

学术学位

100504

方剂学

20

学术学位

100505

中医诊断学

1

学术学位

1005Z2

中医亚健康学

3

学术学位

1005Z3

中医药膳学

本科专业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中药、药学、生物工程、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优先

003

医学院

14

学术学位

100100

基础医学

本科专业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口腔医学、药学、中医学、中西结合、护理专业优先

004

第一附属

医院

1

学术学位

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4

学术学位

100800

中药学

3

专业学位

105703

中医骨伤科学

总分不低于 315 英语不低于 41

8

专业学位

105706

中医五官科学(眼科)

总分不低于 315 英语不低于 41

2

专业学位

105706

中医五官科学

(耳鼻喉科)

总分不低于 315 英语不低于 41

6

专业学位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总分不低于 315 英语不低于 41

005

第二附属

医院

2

专业学位

105706

中医五官科学

总分不低于 315 英语不低于 41

5

专业学位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总分不低于 315 英语不低于 41

006

针灸推拿

学院

4

学术学位

100512

针灸推拿学

007

中西医结合学院

9

学术学位

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

全日制本科毕业

13

学术学位

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

全日制本科毕业

009

临床医学院

10

学术学位

100200

临床医学

限 五 年 制 本科,且专业为临床医学

16

专业学位

105100

临床医学

限 五 年 制 本科,且专业为临床医学总分不低于 315英语不低于43

010

药学院

3

学术学位

100800

中药学

只接受全日制本科学历且取得学士学位的考生

011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1

专业学位

085400

电子信息

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调剂

4

学术学位

1005Z4

中医药信息学

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调剂

012

中医药研究院

1

学术学位

100506

中医内科学

全日制本科,总分大于340分,英语过四级

1

学术学位

1005Z1

中医肿瘤学

全日制本科,总分大于340分,英语过六级

2

学术学位

100700

药学

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

8

学术学位

100800

中药学

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

013

科技创新

中心

4

学术学位

100700

药学

不接受同等学历考生调剂

1

学术学位

100800

中药学

不接受同等学历考生调剂

015

马克思主义学院

9

学术学位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本科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历史专业优先,不接受同等学历考生调剂。

016

非直属附属医院

4

学术学位

100200

临床医学

长沙市三医院3

洛阳正骨医院1

1

学术学位

100300

口腔医学

长沙市三医院

5

学术学位

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

洛阳正骨医院

1

学术学位

100512

针灸推拿学

洛阳正骨医院

2

学术学位

100700

药学

长沙市三医院

 

018

附属衡阳医院

2

专业学位

105701

中医内科学

总分不低于 315 英语不低于 41

1

专业学位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总分不低于 315 英语不低于 41

019

附属常德医院

1

专业学位

105702

中医外科学

总分不低于 315 英语不低于 41

1

专业学位

105704

中医妇科学

总分不低于 315 英语不低于 41

021

附属株洲市中医院(原第三附属医院)

1

专业学位

105703

中医骨伤科学

总分不低于 315 英语不低于 41

9

专业学位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总分不低于 315 英语不低于 41

022

附属长沙市中医医院

2

专业学位

105701

中医内科学

总分不低于 315 英语不低于 41

1

专业学位

105703

中医骨伤科学

总分不低于 315 英语不低于 41

1

专业学位

105707

针灸推拿学

总分不低于 315 英语不低于 41

023

重庆市中医院

1

专业学位

105709

中西医结合临床

总分不低于 315 英语不低于 41

024

附属垫江医院

1

专业学位

105701

中医内科学

总分不低于 315 英语不低于 41

1

专业学位

105702

中医外科学

总分不低于 315 英语不低于 41

2

专业学位

105703

中医骨伤科学

总分不低于 315 英语不低于 41

025

附属益阳中心医院

5

专业学位

105100

临床医学

总分不低于 315 英语不低于 43

二、调剂要求

1.符合我校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所规定的申请调入专业的报考要求(请填报志愿前务必查看清楚我校研究生院官网上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对应专业报考要求)。

2.初试成绩(单科、总分)均须达到我校对应专业规定的复试分数线要求。

    3.申请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考生初试统考科目涵盖调入专业所有统考科目的视为相同)。

    5.我校公共管理专业只接收符合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报考要求(应届生不能报考的考生,即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调剂。考生申请调剂我校公共管理专业时,其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A类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6.报考临床医学或中医含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其他专业学术学位),报考其他专业(含医学学术学位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或中医(含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

7.我校接收调剂的基本规则是:对于同一批次申请我校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对于同一批次申请我校同一专业,初试科目不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由于考生一志愿报考高校差异,考生总成绩不具备可比性,根据考生初试统考科目成绩、专业相关度等因素综合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

8.所有调剂考生必须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进行网上调剂,否则无效。

9.我校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低于12小时,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不高于36小时。满足教育部有关调剂的其它要求

三、调剂要求

1.我校45根据一志愿生源拟录取后的缺额情况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研究生院官网发布调剂信息公告。

2.考生请于46日上午8-46日下午20点内(系统开放12小时)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提交调剂志愿;我校采用线上复试的形式,申请调剂我校的考生只能填报我校一个志愿,同时报我校多个志愿的考生不纳入我校调剂考生选拔范围。

3.研究生院招生办在考生填报志愿后,将分专业遴选出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并通过调剂系统向考生发送复试通知,考生需及时查看“复试通知”并确认。回复确认参加我校复试而失信不参加复试者,列入失信人员名单,不得再参与我校所有专业的调剂复试工作。

4.调剂复试的差额比例原则上按照不高于1:2的比例择优确定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但部分生源流动性较大的专业,可视调剂生源情况适当放大,不限定差额调剂比例上限,以备调剂生源的择优选拔

5.我校将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向调剂成功考生发放复试通知。调剂成功考生须研招网进行确认,过期未确认者视为放弃复试资格,未接到复试通知的考生可调剂其他学校。

    6.调剂复试拟安排在4月8-4月12日进行,复试前的资格审查、心理测试、面试以及具体复试时间、地点届时详见我校各学院关于调剂复试工作的通知。

7.调剂生复试后,我校将及时发送“待录取通知”,考生须及时查看并在规定时间内接受“待录取通知”,否则视为自动放弃。

四、其他

本次调剂复试之后如尚有少量未完成的余缺计划将由研究生院收回,报请招生领导小组同意之后,在复试合格生源充足的专业内进行统筹。

如上级主管部门出台新的政策,以新政策为准。

五、信息咨询

学校代码:10541

学校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

联系部门:研究生院招生办

系电话:0731-88459412

学校网址:https://yjsy.hnucm.edu.cn/

青岛科技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办法

为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优化研究生生源结构,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坚持公平公正、择优录取的原则,现将2022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办法公布如下:

一、调剂信息发布

(一)学校在调剂服务系统”和单位网站公布调剂工作办法,详细说明接收考生调剂的时间、基本要求、工作程序、调剂复试办法、联系咨询电话等信息。

各招生学院在学院网站上公示考生调剂要求(包括分数要求、工作程序、调剂复试办法等)。

(二)学校根据实际复试录取情况,通过“调剂服务系统”及时、准确发布计划余额信息,调剂工作结束后撤销调剂信息。调剂系统每次开放时间不少于12个小时不超过36小时。

二、调剂的基本条件

(一)符合学校当年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和学院调剂要求。

(二)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三)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四)考生初试科目须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调剂时数学一、二、三和英语一、二可由高向低调剂,不可由低向高调剂。如数学一可调剂到数学二,反之不可。

(五)未考统考科目的考生不能调入设统考科目的专业,如初试科目中未设置数学的不能调入初试科目设有数学的专业,但经济类综合能力可以与数三互调。

(六)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向学术型专业的调剂。专业学位调入到学术型专业,统考科目必须完全相同,即初试科目为英语一的可以调入学术型专业,考英语二的考生不允许调入到设置英语一的学术型专业。

(七)第一志愿报考工学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出照顾专业到其他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调出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八)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调入专业为工商管理的要求考生本科毕业证书应在2019年9月1日前颁发,专科毕业证书应在2017年91日前颁发。

(九)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三、调剂原则

(一)经差额复试后淘汰的一志愿考生,在国家调剂政策允许范围内,可结合考生意愿在我校相关、相近专业间进行调剂。

(二)对申请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确定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不得简单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或考生所在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

(三)“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调剂的考生还应达到学校制定的“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

四、调剂程序

(一)所有调剂考生(包括校内调剂)必须通过调剂系统”完成

(二)调剂考生在收到复试通知后应12小时内进行确认;逾期不回复的,学校有权取消其复试资格。

(三)调剂志愿的考生通过复试且拟录取专业与调剂专业相同的,学校将在研招网进行待录取操作,并按要求在12小时内进行确认,逾期不回复的,学校有权取消其待录取资格。

五、监督和解释

(一)调剂过程中如有疑问请即致电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

(二)复试、录取监督举报电话:0532-88957382,84022989,88959356。

(三)本办法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南方科技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办法

见南方科技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

https://gs.sustech.edu.cn/#/admission/detail?current_child_id=88&id=120&article_id=2762


长春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办法

调剂工作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招生质量、维护公平公正、满足考生多元志愿选择、保障考生权益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规范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根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21]2号)《关于做好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2]4号)和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印发<吉林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组织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招委字[2022]2号)等文件的要求以及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视频会议和吉林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接收调剂专业

学校接收调剂的专业2022年全国硕士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基础上,结合教育部下达的实际招生计划数学校第一志愿考生初试情况确定后公布。

二、接收调剂基本要求

1.初试成绩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和调入专业在国家“一区”的《2022年全国硕士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2.须符合学校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三、接收调剂流程

1.调剂考生通过学校研究生院网站的调剂公告了解学校调剂信息,考生须登陆“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以下简称“调剂系统”,查看学校调剂缺额信息并填报调剂志愿,学校硕士研究生调剂均通过调剂系统进行。

2.学校通过调剂系统对拟接收的调剂考生发送复试通知,接到学校复试通知的调剂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及时登录调剂系统进行确认,同意参加复试。

3.复试结束后,学校通过调剂系统向拟录取考生发送待录取通知,调剂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接受待录取,否则视为放弃拟录取资格。

4.学校具体可调剂的专业以调剂系统公布为准。

四、接收调剂时间

1.学校每一次调剂系统开通的时间及关闭时间通过学校研究生院网站发布。如到关闭时间为止,未达到调剂需要的专业将顺延调剂系统关闭时间。

2.学校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低于12个小时,学校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

五、其他说明

关于其他要求,学校按照教育部和吉林省教育考试院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202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录取工作方案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202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

调剂复试录取工作方案

根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云南农业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章程》及《云南农业大学202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校办发〔20228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为规范我院调剂复试工作程序,确保公平公正科学择优选拔人才,特制订本方案:

一、调剂工作的组织

我院根据学科建设实际需要以及硕士招生计划余额等情况,成立由各专业专家(导师)组成的调剂考生选拔小组。在教育部调剂系统开放后,对申请调剂的考生,根据各专业硕士招生计划余额、考生的初试成绩及本科所学专业等综合情况进行审核筛选,择优确定进入复试的调剂考生人选,并对入选复试名单的考生发出“复试通知”,同时考生须在各专业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调剂系统确认并接受“复试通知”,如在规定时间内不回复的视为自动放弃,取消考生的复试资格。

复试工作安排由各学位点确定,具体以考生收到的“复试通知”为准。考生须按照各学位点所发送“复试通知”和《考生复试须知》要求参加复试。

二、接收考生调剂的时间

根据教育部及云南省招生考试院的相关要求,结合学院实际,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启动时间为202246日,与教育部调剂系统开通时间同步。

三、考生调剂基本条件

1.考试方式应是全国统考。

2.考生须符合《云南农业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章程》中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3.考生初试成绩必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2022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二类地区分数线要求)。

4.考生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5.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204-英语二不可调入201-英语一;同时接收314-数学(农)与315-化学(农)。

6.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普通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达到调入地区相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7.调剂考生还须符合我院根据专业实际情况设置的调剂要求,具体要求将公布在研招网调剂系统中各专业设置的调剂特别要求”处初试成绩在同一分数段内(10分内)的考生,优先选择外语成绩高、获奖或学术成果多、专业特长突出或有突出贡献的考生进入复试名单。调剂非全日制考生优先选择其工作性质与大学所学专业相近者。

8.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2022年度我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考生须满足在职定向条件才能调剂非全日制专业学位。

9.我院接收的所有调剂考生(包括校内和外校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调剂(退役大学生士兵加分项目考生、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可除外)。

四、调剂考生遴选规则

1.对申请我院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

2.对申请我院同批次、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优先选择初试总成绩高者;初试总成绩相同,优先选择国家统考科目成绩高者;国家统考科目成绩仍相同,优先选择外语成绩高、获奖或学术成果多、专业特长突出或有突出贡献的考生进入复试名单。

3.优先选择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与调剂专业属同一一级学科的考生。

4.优先选择大学所学专业与调剂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考生。

5.对申请同一专业的调剂考生,一般优先选择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较多者。

五、复试

我院将严格按照《云南农业大学202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校办发〔20228号)的规定和要求开展复试工作,所有调剂考生必须经过复试各环节考核。根据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和学校疫情防控要求,复试采取远程网络的方式进行。复试平台统一采用教育部学信网的研究生网上视频复试平台为主平台,腾讯会议作为备份(辅助)平台。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能力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两部分。专业能力考核包括专业课和外语听说能力测试,综合素质考核包括实验(实践)能力测试和综合面试,按照制定的《植物保护学院202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组织实施。

复试安排为:

1.植物病理学硕士学位点

复试时间:2022411日上午8:30

复试小组集中地点:至诚楼716会议室

复试小组成员:从学位点专家库中随机抽取5位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的专家组成。

复试小组秘书:杨艳梅(博士)

2.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硕士学位点

复试时间:2022412日下午14:00

复试小组集中地点:植物保护学院一楼小会议室

复试小组成员:从学位点专家库中随机抽取5位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的专家组成。

复试小组秘书:杜广祖(副教授)

3. 农药学硕士学位点

复试时间:2022411日上午9:00

复试小组集中地点:化学楼415室(农药系会议室)

复试小组成员:从学位点专家库中随机抽取5位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的专家组成。

复试小组秘书:王静(讲师)

4. 入侵生物学硕士学位点

复试时间:2022410日上午9:00

复试小组集中地点:至诚楼421会议室

复试小组组长:桂富荣(教授)

复试小组成员:刘雅婷(教授)、和淑琪(副教授)、孙仲享(副教授)、李铷(博士)

复试小组秘书:孙仲享(副教授)

5.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点

复试时间:2022411日下午14:00

复试小组集中地点:植物保护学院杂草实验室

复试小组成员:从学位点专家库中随机抽取5位具有研究生导师资格的专家组成。

复试小组秘书:李铷(博士)

六、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5752042540

电子邮箱:3057308982@qq.com

 

 

 

植物保护学院

202245


云南农业大学水利学院202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录取办法

云南农业大学水利学院202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

调剂复试录取办法

根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云南农业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章程》及《云南农业大学202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校办发〔20228号、《云南农业大学202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录取办法》等相关文件规定,为规范我院调剂复试工作程序,确保公平公正科学择优选拔人才,特制订本办法:

一、确定学院调剂考生选拔领导小组

选拔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李靖、段青松

成员:张刘东、代启亮、高贵全、彭尔瑞、龚爱民

根据学科、专业实际情况,成立若干专业导师调剂考生选拔小组。

二、接收考生调剂的时间

根据教育部及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和学校的相关要求,我院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启动时间为202246日零点,与教育部调剂系统开通时间同步,428日前完成所有招生的调剂复试录取工作。

三、考生调剂基本条件

1、符合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云南农业大学202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考生调剂基本条件,申请调剂考生的初试成绩须在国家分数线以上。

2、申请调剂考生初试的全国统一命题科目数学须为《数学一》或《数学二》;英语须为《英语一》或《英语二》。

3、申请调剂到农业水土工程和农业水工建筑两个专业的考生,同等条件下,本科或同等学历毕业专业为水利类、农业工程类(限农业水利工程和土地整治工程专业)的优先;初试的业务课为力学类课程的优先;欢迎专业为力学类、材料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土木类的考生参加调剂。

4、申请调剂到资源与环境遥感专业的考生,同等条件下,本科或同等学历毕业专业为测绘工程技术、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优先。

5、申请调剂到全日制土木水利专业的考生,同等条件下,本科或同等学历毕业专业为水利类、农业工程类(限农业水利工程和土地整治工程专业)、土木类的优先;初试的业务课为力学类课程的优先。按调剂指标水利方向和土木方向比例为60%40%。欢迎专业为力学类、材料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的考生参加调剂。

四、调剂考生遴选规则

1.对申请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应当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

2.对申请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原则上优先选择初试总成绩高者;初试总成绩相同,优先选择国家统考科目成绩高者;国家统考科目成绩仍相同,优先选择外语成绩高、获奖或学术成果多、专业特长突出或有突出贡献的考生进入复试名单。

3.一般优先选择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与调剂专业属同一一级学科的考生。

4.一般优先选择大学所学专业与调剂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考生。

5.对申请同一专业的调剂考生,一般优先选择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较多者。

五、调剂复试流程

第一步登录

46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开通后,考生凭网报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的网上调剂系统。如果忘记了用户名或密码,请使用忘记密码功能,输入相关信息来找回用户名或密码。

第二步查询

考生在填报调剂志愿前需认真阅读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调剂要求,登录调剂系统后可查询我院的专业缺额信息。

第三步报名

通过调剂系统选择已发布缺额的专业,填报调剂志愿。

第四步确认复试

考生提交调剂志愿后,我院将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调剂平台,依据各专业招生计划余额情况,自主遴选、确定调剂考生进入复试的名单。我院将在36小时内通过调剂系统向考生反馈是否同意参加复试的通知。

请考生及时登录调剂系统,查看志愿状态和复试通知。如果收到复试通知,考生要在6小时内调剂系统确认接受复试,否则取消复试资格。

对未进入复试名单的考生,将在36小时内解锁考生调剂志愿,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调剂志愿。

第五步复试

严格按照《云南农业大学202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校办发〔20228号)的规定和要求开展复试工作,所有调剂考生必须经过复试各环节考核。根据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和学校疫情防控要求,复试采取远程网络的方式进行。复试平台统一采用教育部学信网的研究生网上视频复试平台为主平台,腾讯会议作为备份(辅助)平台。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能力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两部分。专业能力考核包括专业课和外语听说能力测试,综合素质考核包括实验(实践)能力测试和综合面试,由我院按照制定的《水利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线上招生复试实施办法》自行组织实施,采用面试方式进行。

第六步待录取

考生在复试结束后,如果符合录取条件,将收到我院招生办公室发送的待录取通知;考生须在24小时以内答复是否接受待录取,否则将在24小时后取消考生的待录取通知;考生一旦确认接收待录取通知,在未征得我院允许的情况下,不能再接受其它招生单位待录取。如果考生复试未通过,仍可继续填报其他调剂志愿。

六、其它

1.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低于12小时。

2.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最长不超过36小时。

3.我院所有关于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信息均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水利学院网址(http://sy.ynau.edu.cn/)公布的为准,我院未授权任何社会机构、个人及网站发布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信息,未举办任何考试培训班,也未委托任何培训机构开展复试培训工作。敬请各位考生通过以上提供的官方渠道查询各类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七、联系方式

研究生招生办地址:云南农业大学东校区明理楼312

邮编:650201

联系电话:0871-65227761   

电子邮箱:756203131@qq.com

水利学院网址:http://sy.ynau.edu.cn/

 

 

 

云南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202244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录取办法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

调剂复试录取办法

根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云南农业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章程》及《云南农业大学202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校办发〔20228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为规范我院调剂复试工作程序,确保公平公正科学择优选拔人才,特制订本办法:

一、接收考生调剂的时间

根据教育部及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和学校研究生处的相关要求,结合学院实际,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启动时间为202246日上午1100开始,与教育部调剂系统开通时间同步,428日前完成所有专业的调剂复试录取工作。

二、考生调剂基本条件

1.考试方式应是全国统考。

2.考生须符合《云南农业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章程》中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3.考生初试成绩必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2022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二类地区分数线要求)。

4.考生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5.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6.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

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7.参加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考生不得申请调剂。

8.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的不得调剂入该计划录取。

9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2022年度我院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考生须满足在职定向条件才能调剂非全日制专业学位。

10我院接收所有调剂考生(包括校内和外校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调剂(退役大学生士兵加分项目考生、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可除外)。

三、调剂考生遴选规则

1.对申请同一学院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应当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不得简单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

2.对申请我院同批次、同一学院、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原则上优先选择初试总成绩高者;初试总成绩相同,优先选择国家统考科目成绩高者;国家统考科目成绩仍相同,优先选择外语成绩高、获奖或学术成果多、专业特长突出或有突出贡献的考生进入复试名单。

3.一般优先选择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与调剂专业属同一一级学科的考生。

4.一般优先选择大学所学专业与调剂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考生。

5.对申请同一专业的调剂考生,一般优先选择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较多者。

6. 对申请我院学术学位类专业的调剂考生必需考数学(一)或数学(二)或数学(三)。

四、精准划定专业分数线

学院将认真执行《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在教育部复试分数线和规定的复试比例基础上,综合考虑生源情况、招生计划、学科专业特点和复试考核工作需要等,学术学位类专业分数线(343分)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类(242分)按国家分数线进行录取。只有合格生源才能进入复试考生名单,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学院差额比例为11.5,按照考生初试成绩总分由高到低原则,确定本学院本学科、专业复试考生名单。

五、调剂复试流程

第一步登录

46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开通后,考生凭网报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的网上调剂系统。如果忘记了用户名或密码,请使用忘记密码功能,输入相关信息来找回用户名或密码。

第二步查询

考生在填报调剂志愿前需认真阅读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处网站(http://yjs.ynau.edu.cn)或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调剂要求,登录调剂系统后可查询我院的专业缺额信息。

第三步报名

通过调剂系统选择已发布缺额的专业,填报调剂志愿。

第四步确认复试

考生提交调剂志愿后,学院将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调剂平台,依据各专业招生计划余额情况,自主遴选、确定调剂考生进入复试的名单。将在36小时内通过调剂系统向考生反馈是否同意参加复试的通知。

请考生及时登录调剂系统,查看志愿状态和报考学院的复试通知。如果收到复试通知,考生要按照学院的调剂复试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并通过调剂系统确认接受复试。

对未进入复试名单的考生,学院将在36小时内解锁考生调剂志愿,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调剂志愿。

第五步复试

严格按照《云南农业大学202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校办发〔20228号)的规定和要求开展复试工作,所有调剂考生必须经过复试各环节考核。根据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和学校疫情防控要求,复试采取远程网络的方式进行。复试平台统一采用教育部学信网的研究生网上视频复试平台为主平台,钉钉(云面试)和腾讯会议作为备份(辅助)平台。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能力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两部分。专业能力考核包括专业课和外语听说能力测试,综合素质考核包括实验(实践)能力测试和综合面试,均采用面试方式进行。

第六步待录取

考生在复试结束后,如果符合录取条件,将收到我校研究生处招生办公室发送的待录取通知;考生须在24小时以内答复是否接受待录取,否则将在24小时后取消考生的待录取通知;考生一旦确认接收待录取通知,在未征得我校允许的情况下,不能再接受其它招生单位待录取。如果考生复试未通过,仍可继续填报其他调剂志愿。

五、调剂工作的组织

学院根据学科建设实际需要以及硕士招生计划余额等情况,在学校调剂办法的基础上制定本学院的调剂实施细则,成立由各专业专家(导师)组成的调剂考生选拔小组。在教育部调剂系统开放后,对申请调剂的考生,根据各专业硕士招生计划余额、考生的初试成绩及本科所学专业等综合情况进行审核筛选,择优确定进入复试的调剂考生人选,并对入选复试名单的考生发出复试通知,同时考生须在学院(专业)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调剂系统确认并接受复试通知”,如在规定时间内不回复的视为自动放弃,取消考生的复试资格。

复试工作安排由考生收到的复试通知为准。考生须按照学院所发送复试通知和《考生复试须知》要求参加复试。

六、其它

1.学院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低于12小时。

2.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由学院自主设定,最长不超过36小时。学院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反馈结果,尽可能缩短考生等待时间。锁定时间到达后,如学院未明确受理意见,锁定解除,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

3.我校所有关于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信息均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处(http://yjs.ynau.edu.cn)公布的为准,我校未授权任何社会机构、个人及网站发布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信息,未举办任何考试培训班,也未委托任何培训机构开展复试培训工作。敬请各位考生通过以上提供的官方渠道查询各类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七、联系方式

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地址:云南农业大学东校区明理楼201

邮编:650201

联系电话:0871-65227752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2245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