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院校资讯

沈阳音乐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办法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21〕2号)、《关于做好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2〕4号)和辽宁省招考办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要求

(一)初试成绩要求

学科门类/

专业学位名称

政治理论

外国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总分

艺术学/艺术

40

40

90

90

361

(二)调入专业及研究方向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及研究方向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三)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四)每名考生只能申请调剂1个研究方向。

二、接收调剂研究方向及缺额情况

我院部分全日制学术学位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方向接收调剂,具体缺额情况见附件。

三、申请调剂时间及方式

考生必须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履行调剂程序,待服务系统开通后方可填写调剂志愿,开通时间不低于12小时。申请调剂到我院的考生请认真阅读调剂系统中对调剂基本规则、操作流程的具体要求,并遵照执行。

四、复试考生名单确定规则

符合调剂基本要求并通过审核的考生择优遴选进入复试,名单将在我院研究生部网站(http://www.sycm.edu.cn/info.aspx?DWid=53)公示,按

《沈阳音乐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要求参加复试。

五、其他需说明事项

    (一)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最长不超过36小时。锁定时间到达后锁定解除,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 

    (二)我院从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办理调剂事宜,不受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以外其他任何形式的调剂申请。

    (三)我院将积极利用调剂系统、咨询电话等渠道为考生调剂提供良好服务。

六、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3149802105、18202497999

    电子信箱:syyyxyyz@163.com

单位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61号

    邮政编码:110818


安徽中医药大学2022年调剂复试办法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决定,现将我校调剂工作通知如下:

一、调剂基本条件:

(一)满足我校招生简章规定的调入专业的初试报考条件。

(二)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调剂复试考生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初试成绩符合国家初试成绩基本要求(A类线);

2.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与申请调入专业相同或相近;

3.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的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三)调剂"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应满足我校士兵计划执行分数线。

二、调剂程序

调剂工作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调剂服务系统进行,按照教育部要求,调剂系统持续开放时间不低于12小时。考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调剂系统填报调剂志愿,每生一次仅可填报我校一个志愿。

我校将根据相关规定,对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按初试总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并通过调剂系统向考生发送复试通知,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在调剂系统予以确认,超时不确认的视为放弃调剂。考生提交申请48小时后,未收到复试通知的,可自行选择调剂其他单位。

三、可调剂专业

我校已公布的有缺额专业均接受调剂。

四、调剂时间

首批调剂在4月6日开放,开放时间14小时。如第一轮调剂复试结束仍有缺额,则进行再次调剂,具体时间另行公布。请考生及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信息及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

五、调剂考生复试办法

1.调剂复试比例:由于调剂考生可申请多个招生单位,存在不确定因素,有缺额的专业将按照缺额人数的1.5-3倍进行调剂,具体将综合学科缺额人数及申请考生的情况确定。调剂复试比例将适度增大,一般不低于1:1.2。

2.调剂考生的复试内容、成绩计算办法及其他复试要求,与一志愿考生一致。详细内容见我校2022年复试办法。

少数专业经调剂复试后合格生源不足时,研究生院将收回剩余计划进行二次分配。调剂"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可优先参加复试。

六、新增计划单列联合培养单位考生调剂

按照安徽省教育厅部署,我校2022年新增计划单列联合培养单位:皖西学院,招生计划30人,具体专业如下: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招生计划

分数线

备注

100800

中药学

10

309

学术学位

105600

中药学

20

309

专业学位

由于新增单位未列入我校2022年硕士招生专业目录,申请调剂的考生应在研招网调剂系统内申请我校药学院相应专业,备注“调剂皖西学院,并服从学校安排”或“调剂药学院,并服从学校安排”,未填写备注信息的,按不服从学校安排对待。按照志愿优先,择优录取的原则,申请两个单位同一专业的调剂考生将分别排序,择优录取。当调剂生源充足,一单位复试后有未完成的计划,则从申请另一单位同一专业的考生中调剂。

七、联系方式

电话:0551-68129404

部门:研究生院招生办


吉林财经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调剂考生须知

吉林财经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收部分调剂考生,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接收调剂专业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调剂拟接收人数

专业调剂特殊要求

联系人及电话

020101

政治经济学

6

初试须考统考数学或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王老师,

13578869818

020104

西方经济学

4

初试须考统考数学或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王老师,

13578869818

020105

世界经济

2

初试须考统考数学或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徐老师,

18843190438

020202

区域经济学

3

初试须考统考数学或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徐老师,

18843190438

020203

财政学

22

初试须考统考数学或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马老师,

15526855760

020204

金融学

26

初试须考统考数学或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张老师,
17390997921

020205

产业经济学

2

初试须考统考数学或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王老师,

13578869818

020206

国际贸易学

8

初试须考统考数学或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徐老师,

18843190438

020209

数量经济学

3

初试须考统考数学或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李老师,

18043540290

0202Z1

税务学

8

初试须考统考数学或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马老师,

15526855760

02700

统计学

22

初试须考统考数学或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李老师,

18043540290

030107

经济法学

7

毕业专业为法学专业(不含监狱学)且一志愿报考法学专业(0301)

王老师,

18686452432

050200

外国语言文学

语方向)

2

毕业专业为外语类相关专业(语种须与申请方向一致)且报考外国语言文学(0502),二外语种符合我校招生目录要求。

周老师,

19543117177

 

050200

外国语言文学

(日语方向)

1

毕业专业为外语类相关专业(语种须与申请方向一致)且报考外国语言文学(0502),二外语种符合我校招生目录要求。

周老师,

19543117177

 

070104

应用数学

3

无特殊要求

朴老师,

13080019928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4

初试须考统考数学

黄老师,

13552911784

120201

会计学

16

初试须考统考数学且毕业专业为经济管理类。

曹老师,

15526662525

120202

企业管理

8

初试须考统考数学

忻老师,

18686616287

120404

社会保障

7

一志愿报考公共管理专业(1204

葛老师,

13500880615

专业学位

025200

应用统计

30

初试须考统考数学或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李老师,

18043540290

025300

税务

14

初试须考统考数学或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马老师,

15526855760

025400

国际商务

19

初试须考统考数学或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徐老师,

18843190438

025500

保险

3

初试须考统考数学或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张老师,
17390997921

035101

法律(非法学)

13

一志愿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

王老师,

18686452432

035102

法律(法学)

19

一志愿报考法律硕士(法学)专业

王老师,

18686452432

055200

新闻与传播

12

无特殊要求

刘老师,

18643060897

125100

工商管理(非全日制)

23

无特殊要求

刘老师,

13620781678

 

125200

公共管理(非全日制)

25

无特殊要求

吴老师,

13596475139

 

注:调剂名额根据调剂报名情况可能会适当调整。

二、调剂基本条件

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考生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国家A类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考生初试成绩符合申请调入专业在国家A类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4.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5.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6. 有专门规定的情况从其规定(详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第六十二条)。

7. 非全日制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考生。

三、调剂开通时间及调剂复试时间

调剂系统首次开通时间为4600:004612:00对于在关闭时间未达到调剂需要的专业,学校可顺延本次调剂系统关闭时间。如遇研招网调剂系统繁忙导致学校无法登录的情况,学校将顺延本次调剂系统关闭时间。

调剂复试时间由报考学院另行安排。

四、调剂流程及要求

1.调剂服务系统开通后,拟申请调剂我校的考生,应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凭本人账号和密码进入调剂系统,填报调剂志愿。

2.在符合专业调剂条件的基础上,考生按总分由高到低获得复试机会,对予以调剂的考生,我校将在24小时内发出复试通知。考生接到复试通知后,应于12小时内登陆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确认收到复试通知,参加我校复试。如不参加复试,点击拒绝接受复试通知。对到期仍未反馈的考生,学校取消其复试资格。

如出现因放弃、未接受复试通知或待录取通知等原因造成的缺额情况,学校将优先考虑在调剂系统中之前未发出复试通知但仍保留志愿的考生,并按其分数高低有序增补。

我校调剂志愿的锁定时间为36小时。考生在锁定时间内,如需要解锁,请填写“自愿解锁申请”,须本人手写签名拍照,并附身份证及准考证证扫描件,发送至电子邮箱yzb@jlufe.edu.cn,学校收到申请后在调剂系统中解锁,考生应立即在系统中确认。

3.复试结束后3日内,我校将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向考生发出待录取通知,考生应于接到该通知后的12小时内确认接受待录取,否则学校取消其待录取资格。考生应慎重接受待录取通知,接受后学校一律不予解除。

4.考生可登陆我校“研究生招生网”或“研究生学院网站”,查看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远程复试通知、拟录取公示名单及其它相关信息。

五、调剂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1.考生应提前登陆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调剂系统使用说明,了解相关调剂规则。

2.考生如修改报考我校的调剂志愿,意味着取消了我校的调剂志愿,将不能被我校查询到调剂志愿。

3.为避免网络堵塞,建议广大考生合理安排好报名时间,尽量错峰提交调剂志愿。

4.调剂系统关闭后,我校将在已提交调剂志愿考生中进行筛选。对于不符合我校调剂要求的考生,我校将及时解除调剂志愿。

5.考生拒绝复试或待录取通知时志愿自动解锁,无需等待调剂志愿锁定时间到达。

6.考生应提前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测试本人账号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及时联系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客服。以免调剂系统开通后无法报名,错失调剂机会。

六、考生须提交的材料

(一)须提交的材料内容

考生须准备以下材料的电子版(PDF格式)。所有材料纸质版待报到入学后提交。具体包括:

1)有效身份证正反面。如果丢失,可以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开具的户籍证明(贴有本人近期一寸免冠照片、盖骑缝章)。

2)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准考证(如丢失请从中国研招网下载)。

3)学生证(应届生)、毕业证(往届生)、学位证(往届生)。如果学生证丢失,可以用《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4)本科成绩单(专升本考生需专科和本科成绩单),应届生由就读学校教务部门盖章,往届生由档案部门复印原件并在复印件上盖章证明与原件一致。

5)个人综述(600字左右),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专业兴趣、职业规划、自我评价等。

6)外语等级证书(如有)。

7)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如有)。

(二)材料制作要求

提交的材料内容命名格式为:居民有效身份证命名为“1居民有效身份证”,“2准考证”,“3学生证”或“3毕业证学位证”,“4成绩单”、“5个人综述”、“6外语等级证书”和“7学术论文”。

考生须将以上材料压缩成一个文件,命名为“报考专业名称+考生编号+考生姓名复试提交材料”。

示例如下:

 

(三)材料上传(通过钉钉)

考生在收到通知后,请核对复试基本信息,在线签署《诚信复试承诺书》,并提交上述材料电子版。

七、考生远程复试规范性要求

(一)设备与网络环境准备

1.提前准备和调试好“双机位”复试所需硬件设备。

1)主机位设备: 1台电脑(台式机或者笔记本电脑)、高清摄像头、话筒、耳麦等。如果电脑本身配置的摄像头、话筒效果较好,可直接使用;如果效果不理想,需要额外配备。主机位用于视频面试,从正面拍摄,保证考生头肩部及双手出现在视频画面正中间。主机位设备尽可能使用电脑及有线网络。

2)辅机位设备:1部智能手机(须带有摄像头)。辅机位用于环境监测,从考生背面拍摄,保证考生头肩部、及第一台设备的全部屏幕出现在视频画面中(建议提前准备支架)

面试过程中:主机位摄像头、话筒都打开。辅机位摄像头打开,开启静音状态并关闭设备扬声器。

2.软件安装和注册。复试前在两个机位设备上安装钉钉软件或APP。需提前准备2个钉钉账号,其中一个必须为研招网报考时填写的手机号注册的钉钉账号(以下简称“注册钉钉号”,若原报考手机号已不能使用,需向报考学院(系)申请更换手机号。)并进行实名认证;另一个钉钉账号无须提前报备,两个账号需事先加为钉钉好友。使用时,“注册钉钉号”用于主机位,另一个账号用于辅机位。

3.拉入辅机位账号进入视频会议操作示例如下:

 

(二)资料要求

考生须带本人《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网络远程复试。考生仅可在桌面摆放身份证、《准考证》、《诚信复试承诺书》和必要的文具(笔和少量草稿纸)。

除复试要求的设备和物品外,复试场所考生桌面范围内不得存放任何书刊、报纸、资料、电子设备等,所用电子设备内不得存放考试相关的电子资料。

(三)房间及环境

考生应在网络通畅、光线适宜、安静、无干扰、相对封闭的独立空间参加网络远程复试。整个复试期间,房间必须保持安静、明亮,不得有其他人。复试期间视频背景必须是真实环境,不允许使用虚拟背景、更换视频背景,不允许采用任何方式变声、更改人像。

(四)复试过程注意事项

1.考生主机位注册钉钉号音频视频必须全程开启,全程正面免冠朝向摄像头,保证头肩部及双手出现在视频画面正中间。不得佩戴口罩保证面部清晰可见,头发不可遮挡耳朵,不得戴耳饰。

2.复试全程考生应保持注视主机位摄像头,视线不得离开。复试期间不得以任何方式查阅资料。

3.复试期间考生不得开启QQ、微信、手机短信等即时通讯软件或功能,不得将系统桌面远程共享给第三方。

4.复试期间考生不得对复试资料、复试过程、复试环境等进行截屏、录屏、拍照、录像或通过其他方式进行信息数据采集,严禁以各种方式发送、传播与网络复试相关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信息。

5.复试过程中,考生遇到网络通讯不畅、听不清问题等情况,应当立即向复试小组反映。

6.考生未经考务工作人员同意擅自操作复试终端设备退出复试考场的,视为主动放弃复试资格。

(五)纪律要求

1.考生在自我介绍和整个复试过程中不得说出个人姓名、毕业院校或工作单位、初考成绩、本科论文指导教师等信息。

2.考生不得由他人替考,也不得接受他人或机构以任何方式助考。

3.考生应当自觉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严格遵从考试工作人员指令,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考试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得扰乱网络远程复试考场及其他相关网络远程场所的秩序。

4.所有复试考生均须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承诺对复试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保密,承诺复试结束后亦不得对外透漏传播。

5.考生如不遵守复试纪律,不服从考务工作人员管理,发生违纪、作弊等行为,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并记入考生诚信考试电子档案。

八、联系方式

研招办联系电话:0431-84539149

Email: yzb@jlufe.edu.cn

联系地址: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邮政编码:130117

吉林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http://yzb.jlufe.edu.cn/

注: 以上若有不符合教育部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政策的,以教育部政策为准。

                          吉林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245


山西中医药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调剂办法

根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21〕2号)、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关于做好我省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晋招考研〔2022〕5号)和《山西中医药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山中医研〔2022〕1号)的相关规定,现将2022年招生调剂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调剂原则

1.所有调剂考生均须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申请调剂,且须符合我校调剂公告相关规定。调入专业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报考中医专业学位的考生允许调至学术学位,学术学位考生不能调至中医专业学位。

2.调剂考生申请专业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全国统一命题科目中英语一、英语二可视为相同)。对申请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按考生初试成绩从高往低确定发放复试通知,未按时回复或拒绝者,取消复试资格并按初试总成绩从高往低通知其他考生。

3.申请调剂山西中医药大学的考生,须符合《山西中医药大学202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专业报考条件。

4.我校只接受外国语统考科目为英语的考生调剂。

5.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调剂考生按照初试成绩由高到低确定进入复试的名单。

6.如考生调剂成功但未按时参加复试,不再纳入我校本年度调剂考生选拔范围。

二、接收调剂学科及要求

1.接收调剂学科及学科专业要求

   详细内容见山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官网

2.调剂分数要求

中医学学术学位、中药学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所属各学科接收调剂考生成绩均须达到国家规定的A类地区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中医专业学位各领域接收调剂考生成绩总分不低于315(含)分,单科成绩均须达到国家规定的A类地区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接收调剂考生成绩总分不低于251(含),满分=100分的单科成绩不低于29(含)分,满分大于100分的单科成绩不低于123(含)分,各学科均可接受调剂。

三、调剂工作安排

1.调剂系统将于46日开始按照学科分时段分批次开放,每次开放持续时间不得低于12个小时,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24小时,规定时间内原则上不予解锁,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及时关注我校研究生学院网站。

2.我校将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选拔进入复试考生名单,结果将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通知考生。考生在学校发出复试通知后6小时内登录调剂系统进行确认,逾期视为放弃。

四、注意事项:

1.我校不开展预调剂和提前调剂登记工作,不接受电子邮件、电话传真以及其他非调剂系统渠道的调剂信息。

2.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学校一律不接受考生到校现场调剂及咨询,切勿盲目到校,敬请谅解。考生可进行电话咨询,咨询电话:0351-3179753,咨询时间:9:00-12:00,14:30-17:3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各位考生:

现将2022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调剂通知如下:

一、参加复试考生

1.调剂复试名单由招生学院确定并通知考生。

2.符合教育部规定加分政策的考生,需在复试前向研招办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研究生院核实是否享受加分政策后方可参加复试。

3.今年我校部分学院接收调剂考生,具体专业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公布的调剂信息为准。调剂考生可在调剂平台开通(预计3月22日)后,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查询有关信息并填报志愿。

二、复试方式

所有招生专业全部实行网络复试。各招生学院将统一组织考生通过复试平台进行在线复试。

三、复试时间

具体时间由学院负责通知考生。

四、复试系统

我校招生系统,腾讯会议,具体以招生学院通知为准。

、资格审查

考生须提供以下材料:

1.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二代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复试资格审查表(附件)、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附件),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2.本科毕业生:准考证、二代居民身份证、本科毕业证书、复试资格审查表(附件)、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附件)、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出具的学历认证报告或教育部学信网电子注册备案表、获得境外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硕士学位认证书(认证网址:http://renzheng.cscse.edu.cn);

3.高职高专毕业生:准考证、二代居民身份证、高职高专毕业证书、复试资格审查表(附件)、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附件)、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出具的学历认证报告或教育部学信网电子注册备案表;

4.“少干计划”需提交的材料:

(1)少干计划考生:

①应届生:准考证、身份证、学生证、少干登记表、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②往届生:准考证、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少干登记表、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出具的学历认证报告或教育部学信网电子注册备案表、获得境外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硕士学位认证书(认证网址:http://renzheng.cscse.edu.cn)。

5.应届生的学生证可用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代替。

6.保证所提供的相关资料的真实性。

7.所有考生需在制定时间前将所有材料的pdf版以压缩包的形式发送至相应学院进行资格审查,其中“少干计划”考生的材料通知发送至校研招办邮箱:yanzb@ncwu.edu.cn

六、综合面试、加试

1.笔试

(1)管理类联考考生《思想政治理论》笔试:时间待定。

2.面试

面试方式及时间:具体安排由学院公布并通知考生。

、体检

体检安排在新学期开学后,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医院(两校区同时进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注意事项

1.未按时提交资格审核材料或未按规定时间参加复试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复试及录取资格。

2.考生要确保所提供材料真实有效,学校将严格审查,对不符合复试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取消复试资格。

3.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表须考生档案所在单位或学习、工作所在单位盖章。应届生由所在院系学生管理部门盖章。档案在人才交流中心的考生,如人才交流中心无法盖章,可到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签字盖章。

各学院复试工作群

注:请考生通过各学院复试工作群或研究生招生办和各学院官方电话进行联系,切勿通过其他渠道咨询,以防被骗,提高防诈骗意识!

附件

附件1 复试资格审查表

附件2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2年4月5日


南昌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

南昌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办法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招生录取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21]2号)、《关于做好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2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 基本原则

复试工作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选拔质量的重要环节。要继续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试组织工作。进一步完善复试工作制度机制,加强复试工作规范管理,确保择优选拔、公平公正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二、组织领导

加强复试录取工作的组织与领导,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制度。

(一)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统筹指导全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录取工作。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研究生院。

(二)成立复试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信息化办公室(与网络中心合署)、后勤管理处、校医院、研究生院等,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多部门会商机制,快速妥善处置。

(三)各招生学院(以下简称各学院)是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组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工作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具体工作人员是责任当事人。各学院应成立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制定本学院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细则(如有调剂还应制定调剂细则)及确定复试名单,组织开展本学院的复试录取工作,并对本学院的录取结果负责。

(四)各学院在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内设监督小组,并按学科(专业)成立复试小组和外国语口语与听力测试小组。

、复试工作

(一)基本要求

1.各学院须明确各专业招生计划数。复试应采取差额形式,对于一志愿生源充足的专业,复试比例不低于120%;生源超过计划数未达120%的,按实际比例复试生源不足的专业可进行调剂。“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分数线由学校分别单独划定

2.各学院严格按复试录取工作细则规定组织复试,应根据学科特点,认真研究复试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网络复试内容应尽可能采用综合性、开放性的能力型试题,并根据考生人数命制多套试题,防止试题泄露,同时应事先制定考核的要求及评分规则等。要加强对学生的全面考查和综合测评。既要注重学业知识考核,也要加强对考生专业能力和科研创新潜质的考查;既要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也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3.按照学科(专业)成立不少于5名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教师组成的复试小组,成立由2名以上教师组成的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小组。复试小组须填写《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综合面试情况记录表》并附有详细明确的复试情况记录,复试小组成员、复试组长签署意见。

4.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复试。

5.各学院的复试面试过程均须全程监控,录音录像。复试结束后,各学院须及时向所有复试考生公布复试结果。如考生有申诉或质疑,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应有专人对复试录取结果负责解释,复试细则中须公布申诉电话和邮箱。

(二)调剂

1.凡调剂生源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A区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且符合我校2022年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即考生初试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3)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的考生可以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7个专业。第一志愿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4)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指体育学及体育硕士、中西医结合及医学临床硕士中的中医类专业、工学照顾专业及工程硕士照顾专业,下同)的考生若调剂到其他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调出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体育学与体育硕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与医学临床硕士中的中医类专业,工学照顾专业与工程硕士照顾专业之间互调以照顾专业内部调剂的政策执行。

5)应届生不得调剂的专业或领域: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

2.调剂程序

调剂工作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归口管理并统一办理相关手续。

1)考生填写调剂信息。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中按要求填报调剂我校相关专业志愿。

2)学院审核调剂。各学院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内将拟调剂的合格考生添加到复试备选库后,汇总拟调剂考生总表报研究生院审核。

3)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发出调剂复试通知。经过院系挑选的考生,经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审核通过后,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通知调剂考生参加复试。复试时间和地点详见研究生院网站届时的相关通知,或关注我校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发布的相关信息。

4)考生接受复试通知。考生必须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在调剂系统中点击“接受复试通知”,否则视为放弃复试资格。

5剂考生申请调剂我校的,即使收到我校多个复试通知,也只可确定参加我校其中一个专业(或方向)复试,以回复复试通知时间晚志愿为准。

(三)复试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主要核查考生的报考信息、《准考证》、学历、学位证书和身份证(应届本科毕业生交验学生证,毕业证书入学时交验)、同等学力考生附加证明等相关材料,以上材料入学报到时交验原件。对不符合报名资格者,不予复试,不得录取。

(四)复试形式

根据《关于做好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及《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采取网络远程复试形式,一志愿和调剂志愿考生原则上分阶段进行复试。

1.远程网络复试平台使用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

2.可使用ZOOM、钉钉、腾讯会议等支持远程视频的应用软件作为辅助或应急备用远程复试平台,以保证复试过程的顺利、平稳;

3.注意事项

1)搭建网络远程复试平台考官端环境,设备要求:投影仪1台、电脑2台、摄像头1个、话筒1个、无线/有线网络;

2)做好远程复试平台的使用培训工作,确保复试教师、工作人员能熟练使用该平台,确保复试工作顺利进行;

3)提前告知考生远程复试所需配备的设备和复试场地要求:电脑1台,手机1部,无线/有线网络,及能配置双机位监控的相对安静封闭的场地等;

4)做好生源分析,加强对于贫苦地区考生、残疾考生等特殊群体的关爱帮扶,对不具备远程复试条件的考生,进行技术兜底保障,也可联系当地招考部门请求支持和帮助,保证考生能按要求完成复试程序。

(五)复试内容

1.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

2.专业基础综合素质考核;专业基础着重考核考生对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笔试内容调整为口述答题、小论文限时撰写、限定提纲展示等,具体形式由学院自定,考核时间不少于20分钟)

3.管理类联考考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考核,着重考察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形式根据实际情况可为面试口答、线上笔试、提交论文报告等。

4.同等学力考生除完成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综合素质和专业基础面试外,还须参加同等学力加试,加试方式由面试小组现场提问作答的形式完成,时间不少于20分钟。

(六)成绩计算

1.复试成绩总分为250分。其中,专业基础考核满分为100分;综合素质满分为100分;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满分为50分。

2.同等学力的两门加试业务课成绩,满分均为100分,不计入复试总成绩。

3.将复试总成绩和初试成绩按权重计算后相加,得出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保留3位小数

一志愿考生:(初试分数/初试总分值)*60+(复试总分/250*40

调剂志愿考生:(初试分数/初试总分值)*50+(复试总分/250*50

注:初试总分值即考生初试各科目满分值相加。统考类初试总分值500,管理联考类初试总分值300)。

4.以下情况属于复试成绩不合格,不予录取。

1)专业基础能力测试低于 60 分;

2)综合素质复试成绩低于 60 分;

3)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成绩低于 60 分;

4)未参加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

5.录取时分专业方向按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排序(优先顺序为一志愿上线生、调剂生),依次录取同分者依次按照初试总成绩、初试业务课总成绩、初试外国语成绩决出排序

、录取工作

(一)复试合格的考生是否录取应以综合成绩排名为主要依据,学院根据招生计划、复试录取细则以及考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和身体健康状况等确定拟录取名单。

(二)各学院对所有拟录取考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工作学习态度、职业道德、遵纪守法等方面。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三)体检依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以及《南昌大学研究生招生体检标准(修订)》(昌大校发[2003]22号文)等文件要求执行。因疫情防控需要,学校不再组织统一体检,录取考生入学时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新生入学体检符合要求者取消录取资格

(四)所有全日制学生须全脱产在校学习,其中全日制定向考生须于拟录取公布提供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脱产学习的证明。

所有定向生(含全日制定向、非全日制定向)须于拟录取公布6月20日前签订相关定向培养协议;非定向生及定向生中的非在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须于拟录取公示结束前将档案调入学校(应届生可推迟至7月)。

(五)非全日制学生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培养期间不享受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毕业证书上注明“非全日制”学习方式;非全日制学生的具体学习方式由各学院安排,非全日制学生学校不提供住宿。

(六)调档、政审:考生的调档和政审工作由各学院组织,拟录取公示结束前完成。

(七)我校除支教生以外,原则上不再同意其他考生保留入学资格。保留入学资格申请应于录取报盘前提交学校审核,录取报盘结束后按教育部规定不再予以办理。录取为保留入学资格考生纳入招生单位当年的招生计划。

(八)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对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不得将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的考生列入拟录取名单公示或上报。入学后3个月内,招生单位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信息公开制度

学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健全研究生招生录取信息公开机制,确保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规范透明,增强招生录取工作公信力。对于应公开的招生录取信息,严格按照规定准确、规范、充分、及时予以公开,并做好对所公开信息的审核把关和解释说明工作。

、回避制度

复试及录取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凡有亲属(指夫妻、直系亲属、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和姻亲)为参加复试考生的人员,不得参加与复试及录取有关的工作。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当事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复试的巡视监督和复议

(一)实行全程监督制度。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监督。

咨询电话:0791-83969340

监督电话:0791-83969054

(二)实行巡视制度。复试期间,学校领导、研究生院、校纪委将到个学院巡视,详细检查复试情况。

(三)实行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学院要建立健全复试工作规章制度,所有参与复试的工作人员都要认真负责,严格保密,切实维护复试工作的公平公正,对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员要追究责任。

(四)实行复议制度。为及时处理复试中出现的争议,在公示有关信息的同时,必须保证考生咨询、申诉、监督渠道的畅通。各学院(部)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对本单位考生复试结果负责,向考生公布监督电话,并及时答复考生提出质疑。

、其他事项

1.复试具体时间和注意事项将在南昌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发布。关于各专业复试阶段专业基础考核、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的科目及参考书目、《南昌大学研究生招生体检标准(修订)》等有关信息请登录南昌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yjsy.ncu.edu.cn)查阅。

2.复试办法若有新的补充规定,将另行公告。

3.拟录取结果将在全国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平台公示

武汉科技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办法

为做好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一、调剂要求

1)调剂应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以及我校调入学科专业复试分数线。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考生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2)对于接收调剂考生的学科专业,各学院(中心)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可以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综合考虑学生本科学业一贯水平、初试成绩,择优调剂。对申请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且符合相关学院规定的学术条件。

3)报考学术型专业的考生在符合教育部规定的调剂条件前提下,如果专业学位的相同或相近专业有缺额,可以接受其调剂申请,但报考专业学位专业的考生不能调剂到学术型专业。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除外。

4)报考全日制专业的考生在符合教育部规定的调剂条件前提下,如果非全日制相同或相近专业有缺额,在符合非全日制报考条件前提下,可以接受其调剂申请,但报考非全日制专业的考生不能调剂到全日制专业。

二、调剂办理。

调剂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自愿申请调剂。录取单位、专业与报考单位、专业不一致的考生或者同一专业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的考生都必须通过调剂服务系统办理。

  三、其余未尽事宜,参照2022年教育部招生录取相关文件执行。


辽宁中医药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办法

为做好学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工作,根据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212号)、《转发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做好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辽招考委字〔202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原则

(一)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按照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确定的考生调剂基本条件和要求以及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需求开展调剂工作。

(二)坚持公平公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三)学校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yztj/,以下简称“调剂服务系统”)进行。

二、组织管理

(一)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具体组织实施部门在研究生学院。

(二)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具体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并按照《辽宁中医药大学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有关要求组织开展调剂复试。

三、工作流程

(一)调剂信息发布

1.研究生学院结合年度招生计划及分专业招生计划统一测算,通过研招网、研究生学院官网统一发布硕士生调剂信息。

    2.我校硕士生调剂工作于20224月6日开始,有关专业具体缺额信息、调剂时间、调剂要求以公布的调剂信息为准。

(二)接收条件

    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一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5.教育部划定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作为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调剂到其他专业的基本成绩要求。

    6.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初试成绩按照国家分数线中各学科门类(专业)对A类地区考生要求总分降低30分(含30分),单科降低10分(含10分)作为调剂到我校的基本要求。

    7.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按相关政策调剂到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含医学学术学位)的考生不可调剂到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

(三)志愿填报

1.调剂考生于学校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研招网调剂系统进行调剂志愿填报。

2.申请调剂到我校的考生每次只能填报我校一个志愿,同时填报我校多个志愿的考生不纳入我校调剂考生选拔范

3.我校通过调剂系统向考生发送复试通知,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在调剂系统予以确认,超时不确认的视为放弃调剂。

4.我校调剂系统持续开放不少于12小时,调剂志愿锁定时间不超过36小时。

(四)调剂考生选拔与复试

1.调剂考生选拔于我校规定的调剂志愿填报时间结束24小时内进行。

2.剂生拔按照剂志的分专(研试总成绩由高到低排序,如初试总分相同者,依次按外国语、业务课1、政治理论成绩进行排序。

3.选拔人数参考分专业(研究方向)缺额人数确定,调剂考生复试比率不低于200%。

4.对于达到选拔标准的调剂生,我校将统一发放复试通知,调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接收复试通知即获得复试资格,逾期不确认者视为放弃复试资格,未达到选拔标准的调剂生,校将统一解锁调剂志愿。

5.调剂生复试及录取工作参照《辽宁中医药大学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进行。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与上位政策文件不一致按上文件规定究生学负责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

各位考生:

我校部分专业方向拟接收调剂,有调剂意向的考生可登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填报志愿,欢迎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报名。

一、拟接收调剂专业方向

(一)全日制学术学位

1.130100艺术学理论:04方向民艺学拟调剂计划约3人。

2.130400美术学:01方向中外美术史拟调剂计划约6人;03方向书法艺术拟调剂计划约2人。

3.130500设计学:01方向设计史拟调剂计划约10人;05方向设计管理拟调剂计划约2人。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

135107美术:02方向雕塑拟调剂计划约1人;04方向壁画拟调剂计划约1人。

135108艺术设计:10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拟调剂计划约2人。

(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

135107美术:04方向壁画拟调剂计划约1人。

135108艺术设计:06方向摄影拟调剂计划约2人(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10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拟调剂计划约2人。

拟调剂专业方向、计划人数可能会根据生源情况进行调整,以调剂系统公布为准。

二、调剂要求

1.调剂考生须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调剂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在复试资格审核时须提交在职定向就业证明,拟录取考生与学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2.初试成绩须达到调出和调入专业教育部规定的A类考生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须达到我校规定的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调入专业应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5.考生初试外国语科目必须为统考英语。调剂规则只能由高到低,不能逆向调剂,即英语一可调至英语二但英语二不可调至英语一。

6.对申请我校同一专业方向的调剂考生、初试科目完全相同者,按初试成绩择优确定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

三、调剂程序

调剂考生须登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志愿并办理相关调剂手续,否则调剂无效。我校预计开通调剂系统时间为4月6日凌晨,开放时间不少于12小时。

研究生处将通过调剂系统发送调剂考生复试通知,若考生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通知确认操作,则视为自动放弃复试。

上述内容如有未尽事宜,以2022年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文件规定为准。我校将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严格审查,不符合报考条件者不准予参加复试。

四、调剂考生复试日程安排

调剂考生与一志愿考生同时复试,复试形式为网络远程复试,详细日程安排请关注我校研究生处招生信息网页。

五、学费及奖助政策

详见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http://www.sdada.edu.cn/info/1117/57292.htm)

六、联系方式

电话:0531-89626300,82619294

邮箱:yjszs@sdada.edu.cn

网址:https://www.sdada.edu.cn/yjsc1/zsxx.htm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2年4月3日


华东交通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办法

为统筹做好我校疫情防控和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根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212号)、《关于做好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20224号)《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及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管理

(一)学校成立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研究生工作校领导、校纪委书记任副组长,成员由党办校办、宣传部、纪委机关、保卫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研工部)、计财处、后勤中心、网信中心、医院和各招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构成,负责统筹、协调疫情形势下学校研究生复试录取各项工作的组织和开展。

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分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小组和复试录取工作督察组。其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小组由分管研究生工作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党办校办、宣传部、纪委机关、保卫处、研究生院、后勤中心、医院和各招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构成,负责复试录取过程中重大与应急事件的处置与管理;复试录取工作督察组由校纪委书记任组长,成员由纪委机关、研工部主要负责人、纪委监督检查室及各招生单位纪检委员构成,负责对复试录取工作的监督、检查。

学校各招生单位须成立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复试与录取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与监督。

学校招生单位按学科专业成立1个或多个平行复试每个复试成员不少于5人,由责任心强、为人公正、科研教学经验丰富外语交流能力较强的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原则上应为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设组长1名,少要配备1名现场记录工作人员。参加复试工作的复试小组复试前在本单位纪检委员的监督下抽取产生,在本单位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实施复试考核

二、接收调剂专业及系统开通时间

接收调剂专业及系统开通时间详见各招生单位《2022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录取实施细则》。具体接收调剂的专业及缺额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公布的为准。

三、调剂要求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调剂(包括接收外单位调剂考生接收本校内部调剂考生退役大学生士兵加分项目考生、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可除外)工作必须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未通过该系统调剂录取的考生一律无效。

(一)调剂基本条件

1.符合我校2022年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A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

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

5.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

6.第一志愿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7.申请调剂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3个专业或领域的考生须满足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或同等学力考生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要求。

8.“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申请调剂的考生需满足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一志愿考生复试分数线要求。

9.符合招生单位其他有关要求。

(二)接收调剂规则

各招生单位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制定与考生学业水平相关的调剂选拔规则,并提前在本单位网站公布。

(三)调剂程序

调剂工作由我校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简称研招办)归口管理并按以下程序开展:

1.考生填写调剂信息。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全国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按要求填报调剂我校相关专业志愿。

2.招生单位审核调剂申请发复试通知。各招生单位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内将拟调剂的合格考生添加到复试备选库后,并发送复试通知。

3.研招办审核确认复试通知。研招办对招生单位的复试通知进行审核确认。

4.考生接受复试通知。考生必须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在调剂系统中点击“接受复试通知”,否则视为放弃复试资格。

5.考生参加复试。考生按复试通知要求参加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

6.发待录取通知。对待录取的调剂考生,研招办将在调剂系统中发“待录取通知”,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接受“待录取”,否则取消待录取资格。

四、调剂复试基本要求

(一)所有调剂考生均须参加复试“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调剂考生须与其他统考考生一起参加复试。

(二)调剂复试应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

(三)符合国家规定复试加分政策的考生须于学校各招生单位复试期间向复试单位及学校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校将严格按照教育部政策进行认真审核。

(四)各招生单位要在教育部及学校要求基础上,充分考虑疫情防控要求,制定本单位调剂复试录取实施细则,规范工作流程,保证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

(五)各招生单位应提前在网上公布本单位调剂复试录取实施细则和拟录取考生名单

(六)同一招生单位同一学科(专业)不同复试小组之间要确保复试时间、方式、程序、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一致,公正、公平、科学、合理地对考生进行独立评分并给出成绩和评语。

(七)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复试试题及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均系国家机密级材料,招生单位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按照保密管理规定做好相应的安全保密工作。所有涉密人员(命题、工作人员等)均需签订《保密责任书》。

(八)复试过程要做好详细记录,笔试、面试均要全程录音录像。复试小组须认真填写每位考生的评语成绩。复试完毕后试卷、复试记录、成绩评定表、考生作答情况、录音录像等材料由招生单位整理好后,交由研究生院统一保管。各招生单位要精心准备人员、场地、设施等,确保面试过程规范、严谨、有序。

五、复试方式

统筹考虑当前疫情防控要求以及复试工作量等,按照精准防控、防止聚集的要求,在确保公平和可操作的前提下,采取网络远程复试

(一)远程复试平台

网络远程复试平台将按照省教育考试院的统一安排,统一使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开发的招生远程面试系统,备用复试平台为钉钉。

(二)注意事项

1.各招生单位自行安排好复试场所,提前向研究生院报备;复试场所应能全程录音、录像,有符合网络远程复试要求的电脑等相关设备。

2.做好远程复试平台的使用培训工作,确保复试教师、工作人员能熟练使用平台,确保复试工作顺利进行。

3.各招生单位提前调查考生是否具有满足运行顺畅的网络、是否具备在线面试的相关设备,同时要求考生认真学习复试操作指南,提前做好设备测试和面试环境准备工作。

4.复试前各招生单位提前组织所有考生进行模拟演练,确保复试过程安全、顺畅、稳定。复试必须运用面试系统“双机位”“防缩屏”技术,考生要求必须在独立、无干扰场所参加复试。

六、资格审查

(一)各招生单位组织专人负责对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资格审查,在复试前通知考生提供相关材料,同时按要求将相关资料上传到线上面试系统。

1.各招生单位负责在远程复试平台收集审核考生的有效居民身份证、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应届毕业生是学生证与本科成绩单)的扫描件,往届生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毕业生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准考证、政审表等资料的电子件;审核的重点是学历学籍有问题的考生;原件统一在开学报到时集中审核。

2.享受加分政策或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应提前与我校联系说明,并提供入伍批准书与退出现役证(未提前联系视为不享受加分政策或“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

(二)每位参加复试的考生必须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确保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信。对有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核实后,立即取消复试或录取资格。

(三)复试过程中,学校各招生单位须再次审核考生有关证件材料、核实身份;网络远程复试,要运用平台中“两识别”(人脸识别、人证识别)、“四比对”(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诚信档案库数据比对)等技术,加强对考生身份的审查核验,严防“替考”。

七、复试内容

复试的基本内容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是保证入学新生质量的重要工作环节。考核要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主要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可对照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考核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工作学习态度等方面。

)专业素质和能力。主要考查内容包括: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创新精神和能力、专业兴趣和素养等。

)综合素质及能力。主要考查内容包括: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四)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水平。主要考察考生理解真实性英语语言表达为宗旨,给出不同主题由考生围绕所选主题自由发挥,并回答考官提问。测试内容选自日常对话、电话录音、广播新闻、简短讲座等,包括听力与口语内容。

(五)相关同等学力其他人员加试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须加试至少2门课程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成绩不合格者(成绩未达到60分不予录取加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可以不加试。

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我校不须加试。

(六)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报考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的考生须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政治理论着重考察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形式根据实际情况可为面试口答、线上笔试、提交论文报告等),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七)体检。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考生应在拟录取后进行体检工作。学校复试期间不统一安排体检,拟录取考生自行去二甲以上医院体检,体检报告于拟录取后一周内邮寄到拟录取学院;体检报告应真实客观,不得弄虚作假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入学时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新生入学体检,体检不合格将视情况取消录资格

八、成绩计算

复试总成绩和加试成绩合格者,将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按权重计算后,得出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

初试总成绩为500分的专业,成绩计算公式为: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成绩/5)×70%+复试总成绩×30%,其中复试总成绩=面试综合能力成绩×20%+面试专业知识成绩×60%+面试外国语能力成绩×20%。工商管理会计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体育、艺术、翻译专业学位硕士的成绩计算公式由相关招生单位根据专业特点自主确定,详见其公布的调剂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

九、录取工作

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如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则视为复试不合格:

1.复试总成绩低于60分(不含60分)

2.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中任何一门考试成绩低于60分(不含60分)

3.报名、初试、复试及录取过程中弄虚作假,违反考试纪律

4.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政审不合格。

5.未达到学科(专业)提出的其他复试合格要求。各学科(专业)可依据本学科特点,提出其他复试合格要求,但须于复试前对考生公布。

(二)复试合格考生是否录取应以入学考试总成绩排名为主要依据(调剂考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分开排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单独排名),各招生单位根据调剂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专业缺额及考生的入学考试总成绩、思想政治表现和身体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入学考试总成绩相同者,按初试成绩高低排名。

)各学科(专业)认为有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复试。未经复试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取。

)复试结果将由我校各相关招生单位及时公布,录取时分学科(专业)或研究方向按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排序,依次录取。

)被我校拟录取的调剂考生,学校将及时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里设置为“待录取”状态,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点击“接受”。如在规定时间内未接受我校“待录取”信息,则视为自动放弃,取消其拟录取资格。

(六)全日制定向委托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需在复试时提供在职工作证明。拟录取的定向就业考生须在拟录取后一周内提交经定向就业单位同意的《定向就业申请表》。

(七)我校除支教生以外,原则上不再同意其他考生保留入学资格。保留入学资格申请应于录取报盘前提交学校审核,录取报盘结束后按教育部规定不再予以办理。录取为保留入学资格考生纳入招生单位当年的招生计划。

(八)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对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不得将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的考生列入拟录取名单公示或上报。

(九)拟录取名单确定后,学校将公示10个工作日。

(十)对任何阶段被发现有不符合报考条件或隐瞒重要信息或通过弄虚作假取得初试、复试及录取资格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已经录取的,取消其录取或入学资格。

十、相关费用

参加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的考生无须缴纳费

、复试纪律要求

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招生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及学校相关规定。

(一)实行全程监督制度。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监督,确保复试录取工作政策透明、程序规范、操作公开,营造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公正、公平的环境切实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招生监督电话:0791-87046600(研招办)、87046566(校纪委办公室)。

(二)实行责任制度。各招生单位务必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复试录取程序、要求进行操作,加强对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人员的遴选、培训和管理,强化保密意识、责任意识和政治意识。所有参与复试的工作人员都要认真负责,严格保密,切实维护复试工作的公平公正,对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员要追究责任。

(三)实行回避制度。本年度直系亲属关系或利益相关的人员必须回避复试及录取等相关工作。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当事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各招生单位应按要求准确、规范、充分、及时地公开招生信息,并按照“谁公开、谁把关”“谁公开、谁解释”的原则,对所公开的信息审核把关和解释说明。

实行复议制度。各招生单位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对本单位考生复试结果负责,须在调剂复试录取实施细则中公布监督电话和邮箱,保证考生申诉、监督渠道的畅通。对投诉和申诉反映的问题,招生单位和复试小组应认真核查复议,并按时将复议结果上报研究生院

(六)严肃考风考纪。各招生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入学后3个月内,各招生单位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其他事项

(一)本办法内容如与国家发布的有关2022年招生文件精神不符,以国家招生文件为准。

(二)本办法若有新的规定或补充,将另行公告。

(三)本办法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