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院校资讯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

一、调剂专业:

1、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082704);

2、放射医学(100106);

3、环境科学(083001);

4、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2)。

二、调剂考生要求

1、本科阶段所学专业要求:

1)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要求本科专业为工科相关专业,核物理、反应堆、核电子、辐射防护、核工程等核相关专业优先。

2)放射医学,要求本科专业为放射医学相近专业,放射医学专业学生优先。

3)环境科学,要求本科专业为工科相关专业,化学化工类(放射化学、核化工、化工工艺等专业)、大气科学、水力学、地下水科学等相关专业优先。

4)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要求本科专业为预防医学类(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辐射防护类(辐射防护、辐射监测、辐射剂量学)等相关专业。

2、初试成绩要求:

1)达到国家2023A类地区复试分数线的考生。

2)符合教育部2023年相关调剂政策。

三、类别及学制

我单位招生类别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

硕士一年级在中核集团研究生部(北京)(工科专业)或者苏州大学(医学专业)攻读基础课程,二、三年级在中辐院进行实践实验及毕业设计。

四、录取待遇

1.学制三年,公费读研;

2.免费单身宿舍、免费参加大学生医保;

3.生活补助2000元/月,按月发放;

4.午餐补助1200元/月二、三年级开始发放),享受重大节假日员工福利等;

5.寒暑假交通费按职工标准报销、享受书本费报销;

6.参与科研项目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发放劳务费;

7.毕业后择优留院工作。

五、菁苗计划

成绩优异者,可申请院研究生培养“菁苗计划”,入选者除研究生基本待遇外,可额外享受助学补助5万元,其中研究生一年级1万元/年,研究生二、三年级2万元/年毕业后无违纪行为可优先留院。

六、信息登记

申请调剂的考生请填写信息发至邮箱cirpyanzhao@126.com邮件标题格式设为:姓名-毕业院校-所学专业-总分,因邮件数量较多,请您尽可能在一封邮件中提供详细的个人信息,包括本科所在学校、所学专业、本科成绩、考研成绩、近期个人生活照及获奖证书等。

七、复试时间、形式及内容

复试时间暂定调剂系统开放后一周内;一经确定,会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官网(http://www.cirp.org.cn/)进行公布。

复试形式:线上复试。

复试内容包括:综合素质测评、专业测试、英语测试。

八、调剂程序

1.考生可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的调剂服务系统开通后,登陆调剂系统填报调剂志愿,否则调剂无效。

2.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调剂系统查看是否进入复试名单。

3.复试合格的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接受“待录取”,否则视为自动放弃。

4.请考生登陆我院网站(http://www.cirp.org.cn/),关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调剂相关信息、复试时间安排及复试录取办法。

九、联系方式

王老师,电话:0351-2202066

老师,电话:0351-2202337

单位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学府街102号,邮编:030006。

十、院所信息: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简称“中辐院”,单位代码:82808)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62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市,地处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园区学府园区,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辐射防护研究与应用的综合科研机构,为核工业、两弹一艇和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核能卫士、安防先锋”。目前,中辐院正处于建成“国际一流”科研院所的奋进之年,热忱欢迎各位同学投身中国辐射防护事业。

中辐院设有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环境科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放射医学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工作站。硕士研究生导师19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海外高端人才1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1人。中辐院建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研发中心,拥有大量国内外先进的仪器设备,并多渠道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3年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自费硕士调剂信息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结合我院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我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部分专业有调剂名额,现面向全国接受调剂申请,欢迎符合调剂条件的考生选择我院攻读硕士学位,具体调剂信息如下:
  一、调剂专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息安全
二、调剂条件
  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一区)。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目前由于名额有限,只接收本科毕业专业为通信、计算机、电子、软件、网络、信息、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四六级成绩优秀、具有电子、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或者竞赛获奖证书,在专业领域确有突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优先。
  4.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的统考科目(主要指数学、外语)应相同。
5.满足教育部规定的其他调剂录取条件。
三、预调剂程序
       1..有意向调剂的考生,请通过我院调剂预报名系统 https://wj.qq.com/s2/11731554/26e6 填写完整相关信息,点击“提交”(注意,此信息一经提交将无法修改)。
       2.研招网调剂系统开通后,申请调剂的考生请及时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yz.chsi.com.cn)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填报志愿并完整完成整个调剂流程。
       3.遴选原则:我院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按照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确定的考生调剂基本条件和要求,开展调剂生源遴选工作。
       4.经审核符合我院调剂要求的学生,另行通知复试方式、时间、地点等事宜。未通过审核的学生恕不另行通知。
       5.请收到复试通知的考生,在24小时内确认,如逾期未确认,将视为自动放弃。
       6.所有调剂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调剂系统完成录取手续,否则拟录取资格无效。
三、录取及培养方式
       招生方式:非定向
       类别:学术型硕士           学费:自费;      学制:2.5年;
       补助金:从第二年五月份开始,学生可享受3000-6000元/月的实习补贴;
       培养方式:第一年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第二年五月份进入实习基地进行课题研究并撰写论文;
学历及学位双证书:学术型工学硕士;
发证及盖章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注意事项:
       1.考生必须确保所填报信息属实,如有虚假,我院将取消该生被调剂资格;
       2.复试前,请仔细阅读《2023年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和《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23年研究生招生复试考生须知》等通知,并按要求进行复试准备。
特别注意:
    (1)因我部人力有限,对不合条件者恕不一一答复
    (2)我院导师分配工作在第一年课程结束后进行双向选择来确定,请不要在招生期间与导师联系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

一、调剂的专业:

1、一志愿报考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8,专业为材料学,材料物理,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其他如土木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物理学等专业。本科及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与我院调剂的专业要求相同或相近;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要求统考科目相同。

2、招生目录详见我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二、调剂要求:

初试单科及总分达到A区工科国家线(不含照顾专业),初试需要统考英语一、数学一或数学二。特别说明:因研究生办人力有限,对不符合调剂条件申请者,恕不答复。

三、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朝阳区管庄东里1号主楼304(100024)

邮件:tianhong2@cbma.com.cn  

四、调剂说明:录取研究生为公费学术型硕士,名额有限。

五、调剂程序:

考生可下载并填报本通知附件《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调剂申请表》(http://www.cbma.com.cn/downloads/yjs/20230314/2023sstj.doc),并将个人简历、大学成绩单(扫描成A4pdf格式)、考研成绩截图、身份证、所获奖励情况等材料,连同附件材料按顺序汇总成一个pdf文档,并将电子版文档发电子邮件至tianhong2@***邮件名称为:姓名-本科学校名称-专业

同时,考生需要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填报调剂志愿为我单位,初审合格后我院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送调剂复试通知,考生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复确认,并尽快与我院研究生办联系,否则,按考生自动放弃处理。复试合格后,考生需要在研招网调剂系统进行确认。5月底发放录取通知书。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研究生办公室

2023316


长沙矿山研究院2023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缺额信息

一、接收专业:采矿工程081901

二、考生要求

1、申请调剂考生须达到2023年国家A类地区分数线。

2、所学本科专业要求: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矿业经济等相关专业。

3、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与上述所要求的本科专业相同或者相近;

4、英语、数学成绩优异者优先考虑;

5、考生须具有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若通过复试,在报到时不能提供上述证书原件者,则取消录取资格。

6、我院属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点,只接收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考试的考生调剂。

三、调剂程序

1、有意向申请调剂的考生请先与我院研究生办老师联系,并将个人简历、毕业设计简述、本科学业成绩单发送至邮箱:158238536@qq.com

2、所有调剂考生须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调剂系统中填报志愿,等我院审核通过发出同意复试通知后,在规定时间内网上确定,并参加复试。

3、我院将根据复试结果和总成绩计算办法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在调剂网上发送信息给考生,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确认,超过时间将取消拟录取资格。

四、学费、奖助体系、培养方式

1、学费3600/年。

2、在读期间按政策享受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除此之外,我院对每位在读研究生另外进行资金补贴,包括:院级补贴、导师助研补贴,按我院在职职工标准享受春节等重大节日福利、餐补、出差补贴、出国补贴、年底项目和成果奖励等。

3、培养方式为非定向培养,毕业后实行双向选择,择优留院工作。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晨

联系电话:0731-88670002/18607316020

联系邮箱:158238536@qq.com


附件2:2023年院属各单位硕士生调剂需求专业情况表

      2023年院属各单位硕士生调剂需求专业情况表

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拟需求调剂本科专业

核物理所

张倩

69357133

DNPHR@ciae.ac.cn

物理学类、核工程与核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辐射防护、电气工程等

堆工所

王越

69359963

dgsyjs123@163.com

核工程类、核科学与技术类、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类、机械设计与制造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类、控制科学与工程类、化学工程及技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物理学类、电气工程类等

设计所

郑晓

69359203

11803868@qq.com

核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物理类、机械类、机械工程类、力学类、传热学、材料学等

放化所

69357306

drcxzb@163.com

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物理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核技术等

 

核技术综合所

王硕

69359183

wangshuo@ciae.ac.cn

 

辐射防护、物理学类、化学类、材料类、核工程类、仪器类、通信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等

核安全所

庞强

69357756

pangqiangbest@163.com

辐射防护、电子科学与技术、大气科学、环境工程、流体力学、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科学与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能源动力工程、热能工程、环境科学、放射化学、大气物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化学工程、高分子类、材料类、可靠性工程、核物理等

退役中心

魏凤静

69358885

tyzhb@ciae.ac.cn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环境科学、放射化学、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科学与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

 

 


中国舰船研究院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724研究所)2023年硕士研究生调剂招生简章

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是从事舰载雷达和作战指挥系统等大型电子信息装备研制的国防重点研究所,现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坚持以军为本、军民融合和技术创新的发展理念,紧跟国际发展水平,参与国防重大项目和任务,研制生产多系列数十种型号的先进探测系统和电子信息系统装备,获得数十项国家及国防科技进步奖,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电子信息化装备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荣获国家五部委颁发的“高新武器装备研制突出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江苏省文明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

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坚持军转民和体制机制创新,成立科技产业集团,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在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集成、工业自动化及先进制造装备系统集成、热塑工程全产业链集成等战略型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了较大科技产业规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具有大型电子信息系统装备研制生产试验条件。具有完善的质量、保密、安全和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现有国防科技专家、研究员等各类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近二千人。

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以“更远、更精、惟变、惟新”为愿景目标,发扬“忠诚、团结、拼搏、奉献”的精神。奉行“领先超越、优质高效、诚信服务、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民主管理,不断推进研究所协调健康、又好又快发展,为国家和地方区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硕士点简介

我所一直视人才资源为所发展的第一资源,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多年来不断加强与高校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积累人才培养经验。我所先后与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海军工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多家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实现与高校的资源和优势互补。

与高校的合作扩大了我所导师规模,提高了导师素质,使我所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我所现有导师13名,他们在我所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方面的作用日趋显著。

多年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极大锻炼和提高了我所导师的指导技能,丰富了指导老师和所研究生的培养经验。2007年,经中国舰船研究院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同意增列我所为“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我所从2008年开始硕士研究生的独立招生工作,自招生以来,每年都招录了一批名校的优秀学生。连续5年被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考核为“优秀研究生招生单位”。

目前,我所共培养毕业研究生116名,在读研究生15名,在所严格规范的培养模式下,所培养的毕业研究生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得到了用人部门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二、招生专业及研究方向

1、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

2、研究方向:

先进的雷达信号检测和处理技术

多功能雷达目标识别与信息处理技术

微波电路与天线系统

机电系统设计

三、招生规模

2023年计划招生6-7人(推免生1人)。

四、录取和学制

我所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平时学习成绩、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录取,学制3年。

五、学习期间待遇

我所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有充足的培养经费,对录取的国家计划内硕士生一律免收学费,并提供助学金(1500元/月)、餐补(1000元/月)、奖学金(2000-6000元/年)和免费的住宿。

六、毕业生就业

我所招收的硕士研究生为国家计划内培养的研究生,毕业时实行“双向选择”,符合我所招聘条件将留所工作。 

欢迎相关专业的应届生报考!!

七、联

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长青街30号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研究生管理办公室     

邮政编码:211153      

电话:(025)87176750/13951651501(微信)

联系人: 刘老师

电子信箱:csic724hr@163.com

(填写《南京船舶雷达研究所(724所)研究生招生基本情况登记表》,以邮件发送到上述邮箱,调剂生发邮件标题为:调剂申请+本科院校+姓名+总分

 

 

 

                              


 


 

 

 


中国舰船研究院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723所)2023年硕士研究生调剂招生简章

一、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导师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学术型)

张友益等

4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807信号与信息系统

二、专业要求

接收本科为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

三、硕士招收条件

1、取得相应学位、学历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应届毕业生(只接收免推和调剂硕士研究生)

2、所学专业符合当年拟招研究生专业培养方向的具体要求。

3、身体条件符合我所行业特点、科研实际的要求。(在资格审查阶段将对报考考生说明)

4、思想政治表现合格。

四、录取和学制

我所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平时学习成绩、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录取,学制2.5年。

五、学习期间待遇

我所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有充足的培养经费,对录取的国家计划内硕士生一律免收学费,并提供助学金(1500元/月)、餐补和车补(1300元/月)和免费的住宿。

六、毕业生就业

我所招收的硕士研究生为国家计划内培养的研究生,毕业时符合我所招聘条件择优留所工作! 

欢迎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报考!!

七、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扬州市吴州东路186 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人力资源部

邮编:225001

联系电话:0514-87807046

联系人:叶老师

E-mail:yz723HR@126.com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

招生调剂公告

 

一、院简介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成立于1955年,作为国家最高计量科学研究中心和国家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担负着确保国家量值统一和国际一致、保持国家最高测量能力、支撑国家发展质量提升、应对新技术革命挑战等重要而光荣的使命。自成立以来,中国计量院在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食品安全、三峡工程、航空航天、卫星导航、西气东输、高速铁路等重要领域都离不开中国计量院的支撑。正如王岐山同志于2011年视察计量院时所说,中国计量院已经成为共和国的脊梁,是共和国的宝贝

中国计量院在职职工10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5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高级职称495人(正高级职称99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66%。3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300余人具有硕士学位,硕士以上人员占科技人员总数80%。中国计量院下设9个专业研究所,7个研究中心,保存并维护国家计量基准134项,计量标准411项,有证标准物质2313种,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国家计量基标准体系和标准物质体系,在时间频率、电学、热工、长度、力学、光学、电离辐射、化学、生物等计量领域多项测量能力处于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目前实现测量能力国际互认1857项,国际排名由“十一五”初期第八位升至一位。

 

1980年以来,中国计量院共有85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省部级奖近400项。“十一五”以来中国计量院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8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

中国计量院拥有和平里和昌平两个院区。其中,和平里院区占地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主要用于保存国家计量基准标准,开展量值传递服务。昌平院区占地56.1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4.77万平方米,侧重于计量基础前沿研究,拥有一批具备隔震、恒温、恒湿、洁净、屏蔽等实验环境条件的高精密测量实验室。

自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中国计量院为我国计量领域培养了大量研究生,毕业生中,大多数继续从事计量等相关科研工作,有些已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包括李天初院士等一批顶尖科学家,为我国计量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经过40年的发展,目前中国计量院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化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二、接收调剂的基本条件

1.2023年仪器科学与技术、化学调剂分数线为:总分279,单科(满分100分)38,单科(满分>100分)57。

2.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应与拟调剂专业相同或相近,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考生初试科目应为四门,其中统考科目应含有政治和英语一;拟调剂到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还应含有数学一。

3.调剂考生入学后与第一志愿考生享受相同的待遇:

(1)我院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免学费。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习基础课,后两年在我院进行论文研究。

(2)在学期间入住研究生公寓,免住宿费,提供每月不低于1500元的助学金,设有奖学金,还可享受助研费、就餐补助、公费医疗等各类待遇。

(3)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应聘留院工作。

(4)我院鼓励和支持学生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参与策划各类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学术交流、文体娱乐等活动。

 

三、拟接收调剂专业招生计划

 

序号

研究方向

招收人数

导师

需求专业

招收专业

电子信箱

座机

1

重力精密测量及仪器研制

1

王启宇

精密仪器、自动控制、信号处理等光机电控一体化技术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wangqiyu@nim.ac.cn

64526223

2

超稳激光研究

1

李烨

光学、光电子学、物理学、电子学,及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yeli@nim.ac.cn

64524558

3

坐标计量

1

位恒政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weihz@nim.ac.cn

64524931

4

几何量精密测量

1

康岩辉

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kangyh@nim.ac.cn

64524955/4922

5

智能传感与精密测量

1

崔建军

机械工程、仪器科学及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cuijj@nim.ac.cn

64524910

6

碳排放量计量

1

任歌

大气物理、数学、气象学、电子信息类

仪器科学与技术

reng@nim.ac.cn

64525137

7

辐射测温

1

卢小丰

工程热物理、或工程光学等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luxf@nim.ac.cn

64526301

8

精密温度测量及电路集成技术

2

孙建平

工程热物理、仪器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及材料科学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sunjp@nim.ac.cn

64526303

9

力值扭矩计量

1

张伟

机械工程、机械电子、精密仪器、力学等机电类物理类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zhangwei@nim.ac.cn

64524617

10

听力计量技术及标准装置研发

1

钟波

测试计量、仪器科学、检测装置及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zhongbo@nim.ac.cn

64524639

11

电能表、充电桩运行误差大数据计量

1

王磊

仪器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wl@nim.ac.cn

64524531

12

片上阻抗计量

1

杨雁

仪器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yangyan@nim.ac.cn

64526173

13

天线或RCS计量

1

孟东林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仪器科学与技术

mengdl@nim.ac.cn

64525261

14

微波集成电路片上微波功率计量传感技术

1

崔孝海

电子信息类、光电工程类、自动化类、仪器类及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cuixh@nim.ac.cn

64525201

15

光电成像与显示计量技术研究

1

徐英莹

光学工程、光电子信息与技术、光谱成像等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xuyy@nim.ac.cn

64524816

16

机器视觉和光电检测

1

刘文德

仪器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wendeliu@nim.ac.cn

64526344/4823

17

辐射剂量学

1

黄建微

核物理、核电子学、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huangjw@nim.ac.cn

64525031

18

数字化生物传感芯片集成设计

1

张炜飞

仪器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zhangweifei@nim.ac.cn

64524789

19

质谱测量技术及质谱仪器研发

1

张谛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仪器科学、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zhangdi@nim.ac.cn

64526389

20

界面损伤机制及测试技术研究

1

黄鹭

机械工程、测控技术等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huangl@nim.ac.cn

64524908

21

量子电压在集成电路器件性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1

周琨荔

仪器、电气工程、电子信息、自动化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zhoukl@nim.ac.cn

64526156

22

医学计量

1

定翔

光学工程、光电信息科学等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dingxiang@nim.ac.cn

64525053

23

油品分析及计量

1

李琪

测控技术及仪器、仪器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liqi@nim.ac.cn

64524980

24

计量数字化研究

1

熊行创

计算机、软件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xiongxch@nim.ac.cn

64525380

25

集成电路封装检测

1

邢广振

微电子、声学或仪器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xinggz@nim.ac.cn

64526213

26

流量计量

1

李春辉

精密仪器

仪器科学与技术

lich@nim.ac.cn

64525122

27

离子光钟

1

戴少阳

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及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daisy@nim.ac.cn

64526510

28

无线电计量

1

张亦弛

电子信息类、仪器类、自动化类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zhangyichi@nim.ac.cn

64525252

29

材料计量

1

李旭

材料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与电气工程等

仪器科学与技术

li-xu@nim.ac.cn

64526131

30

光谱仪器集成与计量

1

吴志峰

仪器类、光学工程、自动化控制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wuzf@nim.ac.cn

64524855

31

金属组学传感器新材料及工艺技术

1

冯流星

材料学、化学、药学及相关专业

化学

fenglx@nim.ac.cn

64524753

32

量子电压

1

王曾敏

集成电路、测控与仪器、电子信息及相关专业

仪器科学与技术

wangzm@nim.ac.cn

64526151

33

临床化学计量

1

肖鹏

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及相关专业

化学

xiaop@nim.ac.cn

64524789

34

有机化学测量技术与计量

1

苏福海

分析化学、仪器及相关专业

化学

sufh@nim.ac.cn

64524787

35

生物测量技术与计量

1

彭涛

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及相关专业

化学

pengtao@nim.ac.cn

64526389

36

环境化学

1

潘冠福

分析化学、能源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热能与动力工程

化学

pangf@nim.ac.cn

64525312

37

气体分析与计量

1

吴海

分析化学、应用化学及相关专业

化学

wuhai@nim.ac.cn

64525330

注意:研究方向25至31在调剂系统中为“不区分研究方向”,请在调剂备注中填写具体研究方向名称。

四、调剂流程

1.有调剂意向的考生请先发送电子邮件与导师联系,并提交以下所有申请材料原件的扫描件,邮件标题请按如下格式:姓名+初试总分+本科院校+本科专业。

申请材料原件扫描件清单:

(1)《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调剂申请表》(附件1),内容包括:个人简况,报考的院校及专业,考试科目及分数(需提供本次考研成绩的截屏),本科毕业院校、专业及时间,本科期间的主要课程及考试成绩,个人的联系方式等;

(2)准考证和身份证,往届生还需提供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学籍学历校验证明;

(3)本科毕业学校教务部门(或院系)出具并加盖公章的考生大学本科课程成绩单、反映考生英语水平的成绩证明或证书;

(4)考生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科研成果及其它原创性工作成果的证明;

(5)考生的各类获奖证书及其它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2.研招网调剂系统于3月底左右开通后,登陆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凭本人账号和密码进入调剂系统,报名调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3.我院同意接收后,考生应于24小时内重新登陆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确认同意到我院参加复试,此时考生进入待录取状态,不能更改调剂学校。

4.调剂完成,准备参加复试。复试相关流程与要求请参照《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考生须知》。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10-64524284

E-mail:yanzhao@nim.ac.cn

官网:www.nim.ac.cn

 

附件: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申请表(请登录计量院官网-人才队伍-研究生教育-下载专区获取)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

我所2023年固体地球物理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个专业有调剂生源计划,欢迎考生来我所深造。相关调剂信息与要求如下:

一、接收调剂专业

本科专业是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工程抗震、构造地质、土木工程、仪器仪表、电子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测绘工程、大地测量、遥感技术等相关专业可接收调剂。

二、调剂要求及流程

1、我所所有招生计划均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招生,申请调剂考生成绩(单科、总分)需达到国家2023年A类地区最低复试资格线要求,并且满足国家规定的相关调剂要求

2、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将调剂申请表(具体要求和命名方式见附件1)、个人简历及本科成绩单发到我所邮箱,邮件标题以"姓名+总分+本科毕业院校+本科专业"命名,简历和成绩单分别以"姓名+简历/成绩单"命名,以附件形式发送(不要压缩);

3、我所将根据调剂要求及考生的专业和分数情况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由所研究生复试领导小组复核,复核合格后发放复试通知;

4、考生应在我所发出复试通知后24小时内,回复邮件进行确认,否则视为放弃复试;

注意:申请调剂的考生要如实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并按照要求发送相关材料,调剂期间保持通讯工具畅通,以便我们及时通知有关事宜。

三、奖助学金

研究生在学期间根据学习、科研情况每月享受1200-3400元助学金,享受大学生医保,误餐贴等相关福利待遇。学业奖学金全覆盖。每年开展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优秀毕业生评比等各类评比,奖励比例为40%。同时设立优秀生源奖励金,符合条件的优秀调剂生源可获得不低于5000元的奖励金。

四、相关网站

所网址:http://***/yjsjy.htm

下属企业(湖北中震科技集团)网址:

武汉地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http://www.ieewuhan.com/,

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有限公司http://www.whsii.com/

五、联系方式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侧路48号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究生招生办公室(913房间)

联系电话: 027-87114110   传真:027-65390308

邮箱:eqhbyzb@126.com

 

附件: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究生招生调剂申请表

 (规范附件下载请至我所官网下载,地址:http://***/info/1006/25350.htm)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3年3月11日 

附件1:

 2023年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调剂申请表

姓    名


性    别



考生编号


身    高


身份证号


健康状况


籍    贯


政治面貌


联系电话


E-mail


毕业学校


所学专业


毕业

时间


学历类别

□本科、□专科、

□其他

CET4/6分数

CET4(    )分

CET6(    )分

本科期间

主修课程及成绩


第一志愿

报考单位


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代码


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名称


第一志愿报考类别

全国统考(□学术型 □专业型)

是否服从专业/导师调剂


本人通信地址及邮编


拟调剂我所专业及代码

(请在右边表格方框中选择)

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    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科研能力

简介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填写具体考试科目及成绩)

专业1(填写具体考试科目及成绩)

专业2(填写具体考试科目及成绩)

总 分






何时、何地、何原因受到何种奖励:

 

考生承诺

本人保证所提供信息完全属实,并愿意对此承担一切责任。

                                考生签名:                            年 月 日



















备注请考生将本表发至我所招办邮箱进行预登记并进行资格审核,届时请符合条件考生及时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正式提交调剂申请,我所将根据调剂政策和审核结果确定调剂资格,额满为止。(邮件标题为:姓名+总分+本科毕业院校+本科专业)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