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沈阳农业大学接收2009年校外推免生通知

欢迎外校推免生攻读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我校62个硕士生招生专业均可接收外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我校将根据国家政策优先录取为公费生。

申报程序:

一、考生需将以下材料于20081020日前寄送到研招办

1.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个人自述1份(1000字);

2.本科正式成绩单1份(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

3.身份证复印件1份;

4.国家外语四级考试成绩单、获奖证书证书复印件各1份;

5.教务处提供申请人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证明信,须加盖教务处公章;

6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

二、申请人查阅我校2009年硕士生招生简章,确定申请专业及方向。

三、我校研招办对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初审通过者参加专业复试及体检。

四、通过复试者,由我校招办向其所在学校寄发《接收函》;回所在学校办理正式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手续。

五、申请材料邮寄地址

地址:沈阳农业大学研招办   邮编:110161

联系人:杨宇

联系电话:02488492620

备注:推免材料

 

 

沈阳农业大学研招办

200894

 


 

广西中医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

各位考生:

为做好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提升服务水平,更好的服务考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完成日期

活动安排

备注

910912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咨询阶段

参见:《广西中医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咨询活动的通知》

918924

9002200

应届本科毕业生预 报 名阶段(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填写报名信息)

网址:

http://yz.chsi.com.cn(公网)

http://yz.chsi.cn(教育网)

10101031

9002200

考生网上报名阶段

填报报考信息/查询/修改

①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按网站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报名期间考生可修改本人信息

②应届本科毕业生预报名信息有效,无需重复报名

11101014

考生现场确认阶段

①考生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凭报名号到省级招办指定的报考点缴费、照相

②确认网报信息(数据)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0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是中央直属大型科研机构,主要从事机械工业共性技术、基础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成套工程技术、高新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及生产力促进合作,形成了机械装备技术研究与服务和相关设备制造两大主业,在机械工业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我院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学位授予单位,全院共有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全院在职职工40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700多人,院士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3人。总院下属12个直属单位,2个控股公司,总部设在北京。

2009年计划共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6名,原则上定向培养,毕业后留院或直属研究所工作,服务期5年。每年春季招生一次。报名时间:20092128日;报名及考试地点: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号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人力资源部;考试时间:2009412日。考生应于考试前一天持准考证到院人力资源部报到,有关详情请咨询院人力资源部。

 

  单位代码:82701               址: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     邮政编码:100044

  联系部门:人力资源部          话:010-88301018                 人:张大鹏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是中央直属大型科研机构,主要从事机械工业共性技术、基础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成套工程技术、高新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及生产力促进合作,形成了机械装备技术研究与服务和相关设备制造两大主业,在机械工业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我院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学位授予单位,全院共有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全院在职职工40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700多人,院士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3人。总院下属12个直属单位,2个控股公司,总部设在北京。

招生说明

1.       我院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为国家计划内定向考生,毕业后原则上留总院或直属单位工作,服务期为五年。

2.       2008年我院计划招生16名,名额不分配到专业,根据考试情况按需分配。

单位代码:

82701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

邮编:

100044

联系部门:

人力资源部

电话:

010-88301018

联系人:

张大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9年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德才兼备,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分析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学术与应用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009年具体招生规模以教育部文件为准,各专业招生人数视生源情况确定。

二、报考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通过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四年制或五年制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我校不接收提前毕业生);

2)已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全国统一高考、成考、自考,以下同)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4)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5)同等学力考生:国民教育系列的本科结业生、应届专科毕业升(成考)本科毕业生(简称应届专升本生,以下同,非成考接的本科不在此列)、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简称应届成教生,以下同)以及大学专科毕业生(简称大专生,以下同),大专生须毕业满两年或两年以上(到录取为硕士生的当年9月1日止,以下年限计算相同,不再列出)。

同等学力的考生还须具备以下报考条件:(1)获得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等级证书或六级成绩在425分以上(对报考英语学院和外语学院的考生无此要求);(2)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一篇(含)以上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对报考英语学院和外语学院的考生无此要求);(3)复试时提交证书和论文的原件和复印件,并加试两门本科专业主干课程。

6)党校学历除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本科学历外,其余的党校学历不能报考。

3.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三、报名

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1.网上报名: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http://yz.chsi.com.cn),一般从1010左右开始到10月底结束,具体报名时间和报名网址见当年国家教育部的具体规定或于9月在我校研究生部主页上查询。

2.现场确认:时间见当年教育部的具体规定或于10月在我校研究生部主页上查询,一般在1110左右。在规定的时间内考生须持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毕业证(应届毕业生持学生证)等有效身份证件和网上报名编号,到指定报考点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缴纳报名费并现场照相。

在北京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必须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进行现场确认,在外地参加入学考试的考生到各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其中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和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进行现场确认。

3. 报考资格的审查工作将在复试阶段进行。考生的报名信息务必准确、翔实,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将被取消考试成绩、复试资格或录取资格,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4. 考生可任选报考点报名,但必须在现场报名点指定的考点参加考试。

四、考试

(一)初试

1. 各专业初试科目为:①政治理论100分;②外国语(英语或第二外语)100分;③基础课150分;④专业基础课150分。招生院系、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及其相关说明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2. 根据教育部“教学[2004]27号”文件的规定,各专业的外国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不计入初试成绩。

3. 初试时间为20091月中旬,具体时间以教育部通知为准。

(二)复试

4. 复试一般在4月进行,具体复试要求将在我校研究生部主页上公布,请考生自行查询并下载相关材料。

5. 我校将根据教育部关于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结合本年度招生计划和生源质量情况,分学科(专业)确定本校的复试分数线。实行按一级学科命题的应用经济学各专业将分专业单独划线。

6. 实行差额复试,复试人数一般为计划招生规模的120% 左右。具体复试方式以及初试、复试成绩所占权重由各院系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确定。

7. 复试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

8. 复试报到时进行报考资格审查。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我校将通知其所在单位,按教育部《关于违反研究生入学考试规定行为的暂行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五、体检

体检在复试期间统一进行,新生入学时复检,详情另行通知。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六、录取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按照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结合综合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录取。

录取类别分为国家计划内定向(国家经费培养)、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国家经费培养)、国家计划外自筹经费(培养费自负)和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培养费由委托单位负担)四种类型,其中:

非定向和自筹经费全日制硕士生毕业时采取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定向、委托培养的硕士生以及申请非全日制攻读的硕士生,不调档,不转户口,不安排住宿,不参加就业派遣,毕业时回原定向或委培单位。人事档案不转入我校的考生,只能录取为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研究生。相关情况须在复试时以书面形式向研招办说明。

七、学制及学位

全国统考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2年。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完成课程学习和其它教学环节,成绩合格,通过毕业(学位)论文答辩者,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准予毕业且符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的相关条件者,授予硕士学位。

八、调剂录取

1. 招生名额可根据各专业上线生源的情况,在各专业间相互调剂。

2. 达到国家复试标准,但未达到我校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应联系调剂单位。

九、其他

1. 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

2. 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办理。

十、招生咨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参考书目及有关注意事项可登录研究生部主页(http://www.uibe.edu.cn/upload/up_yjsb)查询。

咨询电话:010-64492202/2151010-64495202(fax)

电子邮件:yzbtao@126.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6#信箱研招办

邮政编码:10002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招办

2008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法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9年法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简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全国首批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八所院校之一,于1996年正式在全国招生。该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备较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较全面的法律实务知识,并掌握较广博的涉外经贸知识,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事业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

培养方式以课程教学为主,重视案例教学,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研究生的教学及培养工作,注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位论文的写作采取导师制。教学内容、教授方法,均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基本目标,并始终以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职业思维方式和法律原理观察、分析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熟练地进行法律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熟练地从事代理与辩护业务、非诉讼法律事务以及组织与管理法律事务的能力为原则。

2009年拟招生人数80人。

    学制3年,全部为全日制培养方式。按规定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且符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的相关条件者,颁发学历证书,并授予硕士学位。

二、报考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通过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四年制或五年制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我校不接收提前毕业生);

2)已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全国统一高考、成考、自考,以下同)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4)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5)同等学力考生:国民教育系列的本科结业生、应届专科毕业升(成考)本科毕业生(简称应届专升本生,以下同,非成考接的本科不在此列)、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简称应届成教生,以下同)以及大学专科毕业生(简称大专生,以下同),大专生须毕业满两年或两年以上(到录取为硕士生的当年9月1日止,以下年限计算相同,不再列出)。

同等学力的考生还须具备以下报考条件:(1)获得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等级证书或六级成绩在425分以上(对报考英语学院和外语学院的考生无此要求);(2)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一篇(含)以上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对报考英语学院和外语学院的考生无此要求);(3)复试时提交证书和论文的原件和复印件,并加试两门本科专业主干课程。

6)党校学历除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本科学历外,其余的党校学历不能报考。

3. 报考法律硕士的考生在高校学习的专业必须为非法学专业(下列13个专业不得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法、商法、公证、法律事务、行政法、律师、涉外经济与法律、知识产权法、刑事法)。

4.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三、报名

1. 报名采用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生先在规定时间进行网上报名,然后凭网报编号、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军官证)到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照相和交费。详情请注意浏览我校研究生部主页。

2. 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考生的报名信息务必准确、翔实,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将被取消考试成绩或录取资格,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3. 考生可任选报考点报名,但必须在现场报名点指定的考点参加考试。

四、考试

(一)初试

1. 法律硕士联考的考试科目为:①101政治理论100分;②201英语100分;③398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150分;④498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150分。 外国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不计入初试成绩。

2. 参考书目:《2009年全国法律硕士联考大纲及指南》,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购书可与我校出版社读者服务部联系,电话:010-64492338

3. 初试时间为20091月中旬,具体日期以教育部的通知为准。

(二)复试

4. 复试时间一般在4月,复试名单及具体复试要求将在我校研究生部主页上公布,请考生自行查询并下载相关材料。

5. 我校将根据教育部有关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结合本年度招生计划和生源质量情况,确定我校复试分数线。

6. 实行差额复试,复试人数一般为计划招生规模的120%左右。具体复试方式以及初试、复试成绩所占权重由各院系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确定。

7. 复试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

8. 复试报到时进行报考资格审查。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我校将通知其所在单位,按教育部《关于违反研究生入学考试规定行为的暂行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五、体检

体检复试期间统一进行,新生入学时复检,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体检医院为北京市体检中心或我校校医院。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六、录取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按照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结合综合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录取。

法律硕士前5名为计划内公费,其他录取类别均为:自筹经费(培养费自负)或委托培养(培养费由委托单位负担)。

自筹经费的硕士生毕业时采取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委托培养的硕士生,不调档,不转户口,不安排住宿,不参加就业派遣,毕业时回原定向或委培单位。

人事档案不转入我校的考生,只能录取为委托培养研究生。相关情况须在复试时以书面形式向研招办说明。

七、其他

1. 达到国家复试标准,但未达到我校复试线的考生,应联系调剂单位。

2. 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

3. 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办理。

八、招生咨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生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参考书目及有关注意事项可登录研究生部主页(http://www.uibe.edu.cn/upload/up_yjsb/index.htm)查询。

咨询电话:010-64492202/2151010-64495202(fax)

电子邮件:yzbtao@126.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6号信箱研招办

邮政编码:10002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招办

2008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单独考试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9年国际贸易学专业单独考试

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考生的学历、经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2)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3. 在企业或经济管理部门担任中高层职位;

4.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

5.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二、报名

1、所有准备报名参加国际贸易学单独考试的考生,均需提前将本科毕业证书送交“中国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认证处”进行认证,否则不予报名。

认证处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38号柏彦大厦701室(北航北门向东200)邮政编码:100083,学历认证咨询热线:010-82338424/82335424,学历认证传真:010-82338426,网址为:http://www.chsi.com.cn/xlrz

2、网上报名: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http://yz.chsi.com.cn),一般从1010左右开始到10月底结束,具体报名时间和报名网址见当年国家教育部的具体规定或于9月在我校研究生部主页上查询。

3、现场确认:时间见当年教育部的具体规定或于10月在我校研究生部主页上查询,一般在1110左右。在规定的时间内考生须持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学历认证报告的原件及复印件网上报名编号,到我校办理现场确认手续和照相。

4、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考生的报名信息务必准确、翔实,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将被取消考试成绩或录取资格,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5、考生必须选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为报考点报名,并在我校参加考试。

三、考试

(一)初试

1. 单独考试的初试科目全部由我校自行命题。考试科目为:①111政治理论100分;②288英语100分;③788单考专业基础150分;④888单考贸易综合150分。 外国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不计入初试成绩。

2. 初试时间为20091月中旬,具体日期以教育部的通知为准。

(二)复试

3. 复试时间一般在4月,复试名单及具体复试要求将在我校研究生部主页上公布,请自行查询。

4. 实行差额复试。具体复试方式由院系根据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确定。复试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

5. 复试报到时进行报考资格审查。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我校将通知其所在单位,按教育部《关于违反研究生入学考试规定行为的暂行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四、体检

体检复试期间统一进行,新生入学时复检,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体检医院为北京市体检中心或我校校医院。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五、录取

1.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按照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结合综合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录取,优先录取与我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单位的单考考生。

2. 录取类别为委托培养。考生人事档案、户口不转入我校,毕业后须回原委托培养单位工作。不安排住宿。

3. 学制3年。按规定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且符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的相关条件者,颁发学历证书,并授予硕士学位。

4. 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

六、招生咨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生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参考书目及有关注意事项可登录研究生部主页(http://www.uibe.edu.cn/upload/up_yjsb)查询。

咨询电话:010-64492202/2151010-64495202(fax)

子邮件:yzbtao@126.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6#信箱

邮政编码:10002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招办

2008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规定,任何考生只能报考一所学校,凡报考两所或以上的报名无效,我校均不予承认。
   
我校不接受任何外校调剂生,欢迎有志于攻读我校MBA的考生踊跃报考。

一、MBA教育简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国内最早设置工商管理专业的高校之一。

1987年获得联合国(UNDP/ITC)项目的支持,成立了国际工商管理教育中心,全部师资被派往英、美和加拿大著名大学培训学习,引进了欧美本科和研究生全套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是迄今为止在国际工商管理教育方面,联合国对华援助的最大项目。

1988年纽约州立大学董事会颁发证书,承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硕士学位等同于美国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在国内尚属首例。

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开始招收工商管理硕士,旨在培养具有现代管理意识,掌握经营管理的知识和技巧;能在国内外市场开展经营与竞争,具有战略眼光、决策应变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的国际导向型、务实型和复合型的管理人才。

国际商学院一贯秉承管理教育的国际化特色,注重管理学科的系统化综合运用,外语与专业并重,大量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和案例授课。在MBA教育中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授授课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注重国内外学术交流,跟踪国际上MBA教育的发展动向,不断调整和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近年来,学院与美国的哈佛大学、马里兰大学、西东大学,英国的兰卡斯特大学,法国国际企业管理教育基金会等欧美著名大学以及摩托罗拉、西门子、爱立信、普华永道等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该院研究生代表队曾于19972001年连续五年蝉联全球企业管理挑战赛(GMC)中国赛区第一名,2000年、2001年代表中国连续两年夺得GMC全球总决赛冠军。2004年获得“欧莱雅商业在线策略竞赛”全国总决赛冠军。每年有部分优秀的MBA学生被交换到美国进行访问学习。

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学制二年,分为英文教学班和普通教学班授课,学校安排住宿。非全日制(在职不脱产)学制三年,授课时间为每周五晚、周六全天,学校不安排住宿。

研究方向由考生根据课程模块、个人兴趣和毕业论文选题确定。按规定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且符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的相关条件者,颁发学历证书,并授予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录取规模:200名左右。

二、报考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从本科毕业之日到录取当年的91,下同);

2)或大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3)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毕业后没有参加就业或就业时间不符合要求者不许报考。

3.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三、报名

1.网上报名: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http://yz.chsi.com.cn),一般从1010左右开始到10月底结束,具体报名时间和报名网址见当年国家教育部的具体规定或于9月在我校研究生部主页上查询。

2.现场确认:时间见当年教育部的具体规定或于10月在我校研究生部主页上查询,一般在1110左右。在规定的时间内考生须持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毕业证书原件和网上报名编号,到我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办理现场确认手续并照相。

3. 考生只能选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报考点报名,并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参加考试。

4. 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考生的报名信息务必准确、翔实,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将被取消考试成绩或录取资格,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

四、考试

(一)初试

1. MBA联考的初试科目:①199MBA综合能力、②299MBA英语。外国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不计入初试成绩。

2. 参考书目:《2009年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联考大纲及辅导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有关参考书如购买不便,可与我校出版社读者服务部联系,电话:010-64492338

3. 初试时间:20091月中旬,具体日期以教育部通知为准。

(二)复试

4. 复试时间一般在4月,复试名单及具体复试要求将在我校研究生部主页上公布,请考生自行查询并下载相关材料。

5. 我校将根据教育部有关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结合本年度招生计划和生源质量情况,确定本校复试分数线。

6. 实行差额复试。具体复试方式以及初试、复试成绩所占权重由院系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确定。

7. 复试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

8. 复试报到时进行报考资格审查。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我校将通知其所在单位,按教育部《关于违反研究生入学考试规定行为的暂行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五、体检

体检复试期间统一进行,新生入学时复检,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体检医院为我校校医院。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六、录取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按照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结合综合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录取。

录取类别分为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两种类型,其中:

1. 自筹经费(培养费自负)全日制考生须将人事档案等转入我校,可转户口(除北京地区散居户口外),毕业时按“双向选择”方式落实工作单位。

2. 委托培养(培养费由委托单位负担)考生人事档案不转入我校,不转户口,毕业后回委托培养单位工作。

3.申请非全日制攻读MBA,不调档,不转户口,不安排住宿,不参加就业派遣。

4.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MBA学费均为6.8万元,可一次性缴清,也可按年度缴纳。

七、其他

1.达到国家复试最低控制线,而由于名额所限未能被我校录取的考生需自行联系调剂单位。

2. 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

八、招生咨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生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参考书目及有关注意事项可登录研究生部主页(http://www.uibe.edu.cn/upload/up_yjsb/index.htm)查询。

咨询电话:010-64492202/2151010-64495202(fax)

电子邮件:yzbtao@126.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6号信箱研招办

邮政编码:100029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招办

20087

北方民族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方民族大学2009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方民族大学是我国唯一建立在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部属综合性民族高校,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研究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重要基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基地,为西北民族地区特色经济服务的科研基地,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

学校始建于1984年, 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5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绩优秀。2008416,教育部下文正式批准建立北方民族大学。

学校总占地面积766671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280175平方米。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设施完备,校园环境幽雅。学校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部门绿化400佳单位”荣誉称号,并被银川市人民政府命名为“花园式单位”。后勤服务于2004年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学校设有文学、历史学、法学、理学、工学、经济学和管理学7个学科门类;45个本科专业;17个教学院(部、中心);10个硕士点;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6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硕士研究生、本科生、预科生三个层次的全日制在校生1万余人,包括赫哲族、普米族、高山族等14个人口较少民族的50个民族的学生在校共同学习、生活。

二十多年来,学校共培养了1.5万名毕业生,其中80%的毕业生在民族地区基层工作,成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践行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者,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者,边疆稳定、国家统一的捍卫者。

    学校坚持“建设人才绿洲,超越人才绿洲”的理念汇聚英才,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通过实施“名师工程”和“学位提升工程”,制定了引进两院院士、特聘教授、优秀学科带头人、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通过多种形式,加大重点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的培养力度。

学校在粉体材料与特种陶瓷研究,域外西夏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贺兰山、大麦地岩画研究,计算流体力学与工程数值模拟研究,回族伊斯兰文化研究,少数民族艺术研究,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及北方语言研究等方面的成果影响较大,特别是在英藏黑水城文献整理与研究、贺兰山与大麦地岩画研究、粉体材料和特种陶瓷研究,少数民族史学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自2000年以来学校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14项,其中国家级26项、省部级13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79项,取得专利5项,实现科技成果转让2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0项。

随着学校办学实力的不断提升,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也积极而广泛地展开。学校与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以及美国Shaw大学、英国威尔士大学、日本东京都立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建立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校非常重视研究生教育。从2003年开始起步,经过两次申报,现拥有中国少数民族史、专门史、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电路与系统、生态学等十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导师队伍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主要研究方向特色鲜明,与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北方民族大学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民族高等教育特殊规律,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坚持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民族高校。 欢迎广大考生积极报考我校。

  

 

 

 

北方民族大学硕士学位点一览表

序号

硕士点 名称

研究方向

所在学院

导师队伍

招生人数

备注

1

中国少数民族史

西北边疆民族史研究

文史学院

5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1

4

 

伊斯兰文化与回族社会变迁研究

2

专门史

西北区域社会史

6人,其中教授3人,博士4

7

 

西北区域文化史

西北民族关系史

西北区域宗教史

西夏研究

3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现代汉语

4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1

14

 

语用学

汉语史

4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3人,其中教授2

10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

5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7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1

8

 

思想政治与民族地区道德建设

6

应用数学

最优化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

7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4

16

 

经济与金融数学

生物数学

工程中的数学问题及其数值方法

应用概率统计与非线性动力系统

7

计算数学

科学计算与数值模拟

12

 

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最优化方法与软件

智能计算及其应用

小波分析与信息处理

8

计算机应用技术

信息系统分析    及集成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8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2

14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及应用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9

电路与

系统

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5人,其中教授4

8

 

计算机控制系统

10

生态学

种群与植物生理生态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4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1

7

植物资源与利用

生态保育与恢复

 

 

 

 

 

 

 

 

北方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一览表

 

性别

学历

职称

所在硕士点

主要研究方向

 

硕士

教授

中国少数民族史

回族历史与文化

闵文义

硕士

教授

中国少数民族史

民族经济与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丁明俊

学士

教授

中国少数民族史

回族历史与伊斯兰文化

束锡红

博士

教授

中国少数民族史

民族学、社会学

武宇林

博士

教授

专门史

民族学、民俗学

丁万录

学士

教授

专门史

回族历史文化、中国北方民族史

东·华尔丹

硕士

副教授

专门史

哲学、藏学和少数民族文化

 

博士

副教授

专门史

中国民族史、中国政治思想史

 

博士

副教授

专门史

边疆历史地理学、西夏学

纪振奇

博士

副教授

专门史

中国近现代史

李小宁

硕士

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学士

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

 

硕士

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教育、教育心理学

冯雪红

博士

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学、民族学

马惠兰

硕士

副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学、民族理论

王建伟

硕士

副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硕士

副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博士

教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汉语语言学

许钟宁

学士

教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体修辞学、公关语言学

李生信

学士

教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

左宏阁

硕士

教授

中国古代文学

汉魏六朝文学

张维民

学士

副教授

中国古代文学

词学研究

王引萍

硕士

副教授

中国古代文学

明清小说

张春雨

硕士

教授

计算数学

相对论电子学中的数值计算

高岳林

博士

教授

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最优化理论方法及应用、金融数学与工程

李春光

博士

教授

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计算流体力学工程数值模拟

田俊忠

学士

教授

应用数学

应用概率统计、随机过程

张学东

博士

教授

计算数学

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证券投资与风险管理

高建国

学士

教授

应用数学

生物数学

黄永东

博士

副教授

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小波分析与信息处理、工程中的数值方法及其应用

保文星

博士

副教授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图形学、智能计算

 

硕士

副研究员

计算机应用技术

信息系统工程、软件工程

冯祖洪

学士

教授

计算机应用技术

数据库技术

 

博士

教授

计算机应用技术

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

石奋谡

学士

副研究员

计算机应用技术

多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软件

张春梅

硕士

教授

计算机应用技术

图像处理及应用

 

学士

教授

电路与系统

智能仪器

蔡静之

学士

教授

电路与系统

测控技术、机电控制工程

王福平

学士

教授

电路与系统

信息检测与计算机控制技术

楚栓成

学士

高工

电路与系统

电子与无线通信技术

虎恩典

学士

教授

电路与系统

机电系统自动控制、计算机控制

赵海燕

博士

教授

生态学

植物种群与生理生态

 

硕士

研究员

生态学

细胞遗传学、植物资源生态学

张靠稳

学士

副教授

生态学

植物病理学

君迈

学士

副教授

生态学

植物资源的利用及开发

 

注:我校共有51名硕士导师,上表所列45位为我校计划安排200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导师。

 

 

 

 

 

 

 

 

 

 

一、报考条件:

1我校各专业的考生必须符合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各项报考条件。

2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必须是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毕业2年或2年以上,并参加过本专业5门以上本科课程学习(附成绩证明),报名时应附大专毕业证书及成绩证明。初试成绩合格后,复试时需加试两门以上本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所考课程不能与本人参加初试的各科考试科目相同。

 

二、其它:

   1.我校各专业均招收委托培养及自筹经费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2.本目录所列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人数为准。

   3.学校设有“优秀研究生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公费计划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文昌北路204  

邮政编码:750021

联系部门: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处  

电话:09512068203

传真:09512066637         

联系人:杨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30404中国少数民族史

01西北边疆民族史研究

02伊斯兰文化与回族社会变迁研究

 

4

101统考政治

201统考英语

611民族学概论

811中国民族史

中国民族史(北方部分,包括藏族史)

 

同等学力加试:

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史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

0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02思想政治与民族地区道德建设

8

101统考政治

201统考英语

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815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同等学力加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1现代汉语

02语用学

03汉语史

14

101统考政治

201统考英语

614现代汉语

816古代汉语及语言学概论

 

同等学力加试;

文字学,语言学概论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01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02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

10

101统考政治

201统考英语

615中国古代文学

817文学概论与写作

 

同等学力加试: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060105专门史

01西北区域社会史

02西北区域文化史

03西北民族关系史

04西北区域宗教史

05西夏研究

7

101统考政治

201统考英语

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历史学专业基础为国家统考

 

同等学力加试:

古代汉语,中国通史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70102计算数学

01科学计算与数值模拟

02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03最优化方法与软件

04智能计算及其应用

05小波分析与信息处理

12

101统考政治

201统考英语

612数学分析或301数学(一)

812高等代数

 

业务课一可由612数学分析或301数学(一)中任选一门

 

同等学力加试:

离散数学、复变函数

 

070104应用数学

01最优化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02经济与金融数学

03生物数学

04工程中的数学问题及其数值方法

05应用概率统计与非线性动力系统

16

101统考政治

201统考英语

612数学分析或301数学(一)

812高等代数

 

业务课一可由612数学分析或301数学(一)中任选一门

 

同等学力加试:

离散数学、复变函数

071012生态学

01种群与植物生理生态

02植物资源与利用

03生态保育与恢复

7

101统考政治

201统考英语

616生态学

820基础生物化学或821植物学

业务课二可由820基础生物化学或821植物学中任选一门

 

同等学力加试:

植物学或基础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

080902电路与系统

01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

02计算机控制系统

8

101统考政治

201统考英语

301数学(一)

818模拟和数字电路819自动控制原理

01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方向选818模拟和数字电路

02计算机控制系统方向选819自动控制原理

同等学力加试:

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01信息系统分析及集成

02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及应用

03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14

101统考政治

201统考英语

301数学(一)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为国家统考

 

同等学力加试:

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

                    北方民族大学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

参考书名

出版社

作者

 

611民族学概论

 

 

811 中国民族史 

 

 

 《民族学通论》

 

 

《中国民族史》

(北方部分,包括藏族史)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林耀华主编

 

 

王钟翰主编

 

 

612数学分析

 

 

 

812高等代数

 

 

《数学分析简明教程》

 

《数学分析》

 

 

《高等代数》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三版)

 

 

邓东皋、尹小玲编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

 

北京大学数学系编

 

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815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月第2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月第1版,20062月第二版

 

肖前主编

 

 

 

 

 

邱伟光主编

614现代汉语

 

 

 

816古代汉语及语言学概论

 《现代汉语》(上、下册)

 

 

 

《普通语言学概论》 

 

 

《古代汉语》

(上、中、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增订三版,20039月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月第2

 

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

 

 

伍铁平主编

 

 

郭锡良主编

 

 

 

考试科目

参考书名

出版社

作者

 

615中国古代文学

 

 

 

 

817文学概论与写作

 

《中国文学史》(14册)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共六册)

 

 《文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袁行霈主编

 

朱东润主编

 

 

童庆炳主编

 

616生态学

 

 

 

820基础生物化学或821植物学

 

《普通生态学》

 

 

《基础生物化学》

 

《植物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月第1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月第1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月第二版

 

李博、杨持、林鹏编著

 

郭蔼光主编

 

周云龙主编

 

918模拟和数字电路

 

 

 

 

 

819自动控制原理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电路逻辑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理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版)

 

科学出版社

2002年第四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第二版

 

童诗白、华成英主编

 

王毓银主编

 

 

胡寿松主编

 

 

邹伯敏主编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