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二○○六年统招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热烈欢迎报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六级硕士研究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在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现有八个博、硕士学位授予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60名(各专业均可招收定向、委托培养研究生)。

现将有关事宜作以下说明:

 

一、报考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愿为我国公共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中心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2006年硕士生报名分两种形式

(一)网上报名

我中心2006年硕士研究生考生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日期:20051010-31日每天8:00-23: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www.chinayz.com.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我中心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等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上述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校正网报信息。

(二)所有考生均须到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

1.报考点现场确认时间:200511101114

2.现场确认地点:考生到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网上公告中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确认网报信息、缴费和照相。

3.确认程序

1)考生持本人身份证(应届毕业生加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查验;考生确认本人网报信息;

2)考生按规定交纳报考费;

3)报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

 

三、考生资格审查

1.我中心将在复试阶段对考生学历证书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在教育部2006年正式向社会公布《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分数基本要求》后,要求达到国家分数线的所有考生须在10天内(以邮戳为准)将以下资格审查资料递交(或邮递)到我中心教育培训处,逾期均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我中心将不予安排复试。参加复试的考生届时须携带所有以下复印材料的原件供审查。

(1) 有考生本人签字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年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情况登记表》(届时可在我中心网站《招生招聘》栏目下载),要求粘贴近期免冠彩色照片;

(2) 《准考证》复印件;

(3) 身份证复印件;

(4) 英语四、六级证书复印件;

(5) 往届本科生提供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并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本科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复印件;

(6) 应届本科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大学期间的成绩单(可为复印件,但必须加盖学校教务部门红章);

(7) 考生个人陈述(届时可在我中心网站《招生招聘》栏目下载文本格式),供复试专家组参考;

(8) 个人近期免冠一寸照片2张。

邮件请寄往以下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政府街1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育培训处(邮编:102200),并在信封上注明“资格审查资料”。

2.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四、综合考试有以下几类,所含内容如下所示:

1.西医综合(306):全国统一命题;

2.生物综合(311):含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

3.卫生综合(312):含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4.化学综合(313):含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5.放射医学综合(314):含放射毒理学、卫生统计学、放射损伤与防护;

放射防护综合(315):含核物理学、辐射防护学。

 

五、录取为硕博连读研究生基本条件:统考成绩总分至少高于国家线30分以上。

 

六、部分专业业务课有选考科目,请在报名登记时相应栏目内注明,否则由我中心指定应试科目。

 

七、有关参考书目说明

1.部分统考专业科目的参考书目请查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2.未列出参考书目的统考科目请按照大学本科最新统编教材复习;

3.我中心不提供考研参考书,概不出售往年试题。

 

八、关于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相关信息如有更改,请随时浏览教育部有关网站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www.chinacdc.cn《招生招聘》栏目上公布,请考生注意上网查询。

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单位代码:84503            单位名称: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人:孙国顺

    话:010--67017755—371   址:北京市天坛西里2      邮政编码:100050

 

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导师

备注

100102免疫学

2

 

 

 

01生物技术药物生物学活性及质量研究

1

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1免疫学④411生物化学

王军志

研究员

 

02免疫遗传标记基因检测

1

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1免疫学④411生物化学

岳秉飞

研究员

 

100103病原生物学

3

 

 

 

0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1

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2 微生物学④411生物化学

王佑春

研究员

 

02病毒分子生物学

 

1

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2 微生物学④411生物化学

祁自柏

研究员

 

03病毒免疫和分子生物学

1

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2 微生物学④411生物化学

俞永新

院士

 

100704药物分析学

4

 

 

 

01抗生素质量分析

 

1

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3 分析化学④412有机化学

金少鸿

研究员

招收委培生

02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1

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3 分析化学④412有机化学

丁丽霞

研究员

 

03假药的识别体系

 

1

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3 分析化学④412有机化学

胡昌勤

研究员

 

04生物技术类新药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1

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9 药理学④411生物化学

李波

研究员

 

05中草药有效成分及中药质量控制研究

1

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3 分析化学④412有机化学

林瑞超

研究员

 

06生物材料及组织工程

1

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3 分析化学④412有机化学

奚廷斐

研究员

 

 

专业课参考书目请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统编教材。

以上各专业可招收委培生。

公告:84503(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报考必读

1、考生应认真阅读全部公告信息,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考生报考前,应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主页(http://www.chinayz.com.cn),查阅“2006年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了解报考信息。

3、网上报名日期:2005108日至31日每天8:00-23:00。在上述报名日期内,除“报考点”和“报考单位”等信息外,其他已提交的网报信息,考生仍可通过输入报名号和密码登录网报系统,进行修改。但“报考点”和“报考单位”一经确认提交,将不允许修改,请考生慎重选择。本单位只招“全国统考”的考生。

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即“全国统考”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u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u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u       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u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报考;

(3)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4)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本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应按以下要求正确选择报考点,并务必于1110日至14日到现场确认网报信息

1)北京考生,应选择北京报考点1184

2)外地考生,可在当地报考点报名并参加考试。

3)如外地考生选择了北京报考点1184,则必须在北京参加考试。

4)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应选择推荐学校设置的报考点。

5、选择各报考点的考生,提交网报信息后,必须以“网上支付”方式缴纳报考费,得到缴费成功信息后,方可持报名号到选择的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否则报名无效。

6、本单位各专业可招收委培生,其中金少鸿研究员只招委培生。

7、未按公告要求,错选报考点,考生网报信息无效,网上支付的报考费不退;错报招生单位的考生,亦需在1031日前重新报名、缴费,逾期亦不再补报。

8、未按规定时间(20051110日至14日)到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报名无效。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