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5-06-19 01:38:32
经济学定义与核心概念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分配有限资源以满足无限需求的社会科学。其核心在于分析个体、企业、政府等经济主体在资源稀缺条件下的选择行为。
一、基本定义
罗宾斯定义:"研究目的与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关系的人类行为科学"(Lionel Robbins, 1932)
萨缪尔森补充:"研究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在不同人之间进行分配"(Paul Samuelson)
二、主要分支
分支 | 研究对象 | 典型问题 |
---|---|---|
微观经济学 | 个体决策单元(家庭/企业) | 价格如何决定?企业如何制定产量? |
宏观经济学 | 整体经济现象 | 失业率与通胀的关系?GDP增长因素? |
国际经济学 | 跨国经济互动 | 汇率波动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利弊? |
发展经济学 | 经济成长过程 | 贫困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 |
三、核心理论框架
供求理论: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
边际分析:决策者权衡增量成本与收益
机会成本:选择某方案时必须放弃的其他最佳选择
比较优势:贸易互利的基础原理
四、经济学方法论
实证分析:描述经济现象(如"最低工资提高10%会导致失业率上升多少?")
规范分析:提出价值判断(如"政府应该提高最低工资")
模型构建:通过简化假设揭示经济规律(如供需曲线模型)
五、现代经济学发展
20世纪后出现的新兴领域:
行为经济学(心理因素对决策的影响)
实验经济学(实验室验证经济理论)
大数据经济学(海量数据驱动的新分析方法)
注:经济学与数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学科存在广泛交叉。